回忆中的《故事会》
突然想起《故事会》这个期刊。已经好多年没买过了,不知道现在卖多少钱一本。
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买故事会看。那时候两块五一本,一个月买一回。书店里还有其他类似的期刊,像《上海故事》什么的,偶尔也买来看看。但最经常买的还是故事会。
感觉看故事会和现在的刷微博刷抖音差不多,薄薄一本,十几个故事一天就能看完,看完什么也记不住。无聊的时光也消遣过去了。
故事会无非那么点内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翻来覆去的讲,却怎么也看不腻。可能是当时没有太多窥探世界的方式吧。后来还买路边摊的鬼故事书,然后有一段时间共产党打击这类书,路边摊和书店里的鬼故事小册子都没了。又回到故事会。
故事会有时候会有一两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就是里面约略有几句色色的描写。这种情节就会看好几遍,甚至能背下来。看这种故事也成了买故事会的一大动力。(其实在这方面有一个更劲爆的杂志叫《茶余饭后》,年幼的我一直不敢买…)后来在学校听说有个同学通晓红楼梦里所有色情内容的所在章节位置,顿感人外有人。
后来又买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等各种杂志,里面的故事淡淡的,渐渐的没有了看故事会的感觉。再后来互联网兴起,看纸面的东西更少了。加上住的地方附近没有报刊亭和书店,因此纸质杂志逐渐远离我的生活。
似乎网络红人凤姐爱读故事会,也有人说知乎是故事会,故事会好像成了一个贬低人或事物的用词。我倒觉得当年的故事会比现在的知乎强多了。
再给我一本故事会,以我现在的耐心可能读不完一个故事。很怀念多年前那种感觉,那种看一个故事就窥见了一个新世界的感觉。现在的生活,像一潭死水。而我再也找不到像故事会一样的石头了。
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买故事会看。那时候两块五一本,一个月买一回。书店里还有其他类似的期刊,像《上海故事》什么的,偶尔也买来看看。但最经常买的还是故事会。
感觉看故事会和现在的刷微博刷抖音差不多,薄薄一本,十几个故事一天就能看完,看完什么也记不住。无聊的时光也消遣过去了。
故事会无非那么点内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翻来覆去的讲,却怎么也看不腻。可能是当时没有太多窥探世界的方式吧。后来还买路边摊的鬼故事书,然后有一段时间共产党打击这类书,路边摊和书店里的鬼故事小册子都没了。又回到故事会。
故事会有时候会有一两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就是里面约略有几句色色的描写。这种情节就会看好几遍,甚至能背下来。看这种故事也成了买故事会的一大动力。(其实在这方面有一个更劲爆的杂志叫《茶余饭后》,年幼的我一直不敢买…)后来在学校听说有个同学通晓红楼梦里所有色情内容的所在章节位置,顿感人外有人。
后来又买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等各种杂志,里面的故事淡淡的,渐渐的没有了看故事会的感觉。再后来互联网兴起,看纸面的东西更少了。加上住的地方附近没有报刊亭和书店,因此纸质杂志逐渐远离我的生活。
似乎网络红人凤姐爱读故事会,也有人说知乎是故事会,故事会好像成了一个贬低人或事物的用词。我倒觉得当年的故事会比现在的知乎强多了。
再给我一本故事会,以我现在的耐心可能读不完一个故事。很怀念多年前那种感觉,那种看一个故事就窥见了一个新世界的感觉。现在的生活,像一潭死水。而我再也找不到像故事会一样的石头了。
41 个评论
故事会比较火的时候应该是90年代和00年代初吧,还有读者也可以,虽然现在想想编的是大多数,但是编的也不错,那时的人文环境比现在好太多太多了。感谢我没有再早出生20年或者晚出生20年(早出身10年倒是极好的),早20年要变成共产党的傀儡,晚20年也一样。90到95这些人虽然不及80到89这批,但是也好过剩余的中国人了。
我对故事会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的故事,而是各种麻醉药/春药/枪支/千术教学的广告,特别刺激,,,
以前好像是一塊錢一本?小時我特別好奇內容都是編輯自己編的還是收集回來
故事会有意思的是早期最后一页的广告,气枪麻醉弩催情药,电表倒转器,鱼豆腐赚钱秘籍,透视眼镜,扑克麻将必胜秘籍等等等等
以前好像是一塊錢一本?小時我特別好奇內容都是編輯自己編的還是收集回來
兩千年已經兩塊五了,然後來美後也是同價,第一次覺得人民幣與美元同等價值。
我对故事会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的故事,而是各种麻醉药/春药/枪支/千术教学的广告,特别刺激,,,
还有回信就送礼的广告 大概和重金求子差不多
以前爱买,旧书摊有以前旧的,买了很多,因为没什么娱乐,只能看看书。记得有一些中篇故事还不错
互联网时代以前的奶头乐
我对故事会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的故事,而是各种麻醉药/春药/枪支/千术教学的广告,特别刺激,,,
是的,女性防狼电击器真是,我这辈子看过最多款式的就是故事会上的。不同功率和款型的,我那时候都有过买个标称十万伏特的电击器玩玩的想法。现在想想,那些也是瓦房店技术+虚假宣传。
还有武术学校、警官学校的招生广告,很有趣。现在加上回忆滤镜想想,它们也成我心中的good old-fashioned了
纸媒荣光,05年后质量就急转直下了,甚至需要去网络抄段子。大多故事比较趋同,偶然会见一两个文字高手。听说韩寒他老爸总在上面发东西。另外插图也是一大特色。
故事会是很多70,80后学生时代的回忆了,确实不能记住什么故事,但当时就是看的不亦乐乎。
印象中有一个长篇故事是吃人奶的,说一些女的为了赚钱还债,隔着一块木板中间挖两个孔给有钱人喝奶。后来中介使坏,那块木板突然打开,客户扑了过来。。。
对于当时小学生的我真的是精神核弹……
对于当时小学生的我真的是精神核弹……

n中篇小说选、飞碟世界、民间文学、大众电影、读者(文摘)、少年科学、我们爱科学、知音、武林
只有故事会是符合“国情”的
只有故事会是符合“国情”的
一个时代的结束,何社长都退休好几年了。你们看的电击器捕鱼广告,我记住的是整页的彩铃下载,还是有五年左右的代沟哈哈哈
印象中有一个长篇故事是吃人奶的,说一些女的为了赚钱还债,隔着一块木板中间挖两个孔给有钱人喝奶。后来中...
我了个去…还有这么猛的故事?!
我记得当时每次读故事会的高潮就是 最后的中篇故事 哈哈哈哈

當年 ,我讀的都是 读者,意林,格言
故事會沒有買過
讀者是最愛!
故事會沒有買過
讀者是最愛!

我只看幽默大师 字少
看的最多的还是《科幻世界》
只记得阿P
记得小时候店里来个阿姨说你不应该看这个,有点那个她又说不出口,哈哈,不就是后期有点擦边的小姑事嘛, 我也都不稀罕,还不如看泳装挂历
虽然故事会很low,但是阅读对人脑的好处多少比视频强点。

我打算在广播站 ,分享一篇我在 读者还不知道是格言 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疯娘》
《疯娘》
我了个去…还有这么猛的故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193759/answer/427226900
里面的卖淫黑社会官员贪污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
我记得《故事会》每一期的中间有两页是漫画,每次买来先找漫画看。那时候还有国内的作者发表讽刺漫画。

好久都没见过故事会了
以前经常买,两周一刊,直到报亭关门后就再也没买过了
以前只看笑话,中间的故事因为插画太抽象,一度不敢看。
有一些奇幻的故事我还挺喜欢的,不过大部分都不太爱看~

q确实好多年没看了,己得好多年以前喜欢抱着不撒手,那种阅读的渴望,此刻脑海满是回忆。
很多年前看到那个叫北岛的诗人,我以为是日本人,当年年纪轻,看到他的诗会很难过,惆怅,现在再也没这样的感觉了!
我对故事会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的故事,而是各种麻醉药/春药/枪支/千术教学的广告,特别刺激,,,
那是假故事会,专门搞这些广告的
>>n中篇小说选、飞碟世界、民间文学、大众电影、读者(文摘)、少年科学、我们爱科学、知音、武林只有故事会...飞碟探索
>>我对故事会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的故事,而是各种麻醉药/春药/枪支/千术教学的广告,特别刺激,,,
没错哈哈哈老司机了啊!都在最后一页!还有伟哥广告。那里是唯一能看性感比基尼的地方。

以前有朱森林的幽默大師也很好啊,現在卻變了完全弱智無聊,很多雜誌,在共匪領導下,越辦越差,這本來也是中國特色。
我也是很久没有看到故事会了,也好久没看过了,之前看到好像有电子版的
喺我很小陣就睇過,一晃十多年冇見過呢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