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习 说 习 自 己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说,德行浅薄却地位尊崇,智能低下却图谋大事,力量弱小却负担重任,这样的情况,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
来源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08/29/c_1124934655.htm
来源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08/29/c_1124934655.htm
33 个评论
有视频吗?
他真敢自己这么说自己?
他真敢自己这么说自己?
不同意的请举手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求求伟大领袖习主席了,别再拿你看着都头大的文言文掉书袋了行不行,处处是陷阱,挖坑给您跳啊。您是背着毛主席语录长大的,是看着日人民报社论长大的,您的脑子就是为文革时代的革命斗争词汇而生的。不信大家看看习主席宣讲「伟大斗争」的时候,那是绝对不带卡壳吃螺丝的,口条绝对顺畅,思维绝对清晰。反正您现在也「定于一尊」说一不二了,您今后讲话就放心大胆的引用毛主席语录,张牙舞爪搞斗争好了,俺们屁民绝对不敢说半个不字(敢说的都坐牢了),毛左更会热泪盈眶欢呼伟大领袖再世。
给他撰稿的人为啥还没被换下去。
这都是伟大领袖亲笔批示拍板认可的,谁敢换他?
给他撰稿的人为啥还没被换下去。
因为陛下自己都不懂这段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因为陛下自己都不懂这段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坑了他不止一次了,就没有人提醒他吗?之前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我就不信习维尼连“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都不懂
包子心思都在权斗上,对文言文了解不深,以及性格上的缺陷,我记得有个葱友说过,包子的性格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袁绍,大权在手,却刚愎自用,一手好牌活生生的打臭了
坑了他不止一次了,就没有人提醒他吗?之前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一个小学博士,连“甚”、“湛”、“谨”都分不清楚,如何理解“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的道理?
考虑到中国有限而单一的税收来源、薄弱的经济基础,严管新疆一个地区就已经是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搞威权统治,得先严管一个地方,管好了在搞下一个地方。同时搞新疆严管、香港镇压、一带一路、大外宣等多个目标,靠滥印纸币维持,这本身就反映了像你我这样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小学生智商。
考虑到中国有限而单一的税收来源、薄弱的经济基础,严管新疆一个地区就已经是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搞威权统治,得先严管一个地方,管好了在搞下一个地方。同时搞新疆严管、香港镇压、一带一路、大外宣等多个目标,靠滥印纸币维持,这本身就反映了像你我这样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小学生智商。
显然包子自己不这么认为啊,皇上九五至尊,如何德薄?小学生博士,何以知小?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何以力少?
哈哈哈哈哈,我就猜到会这样的理解~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都敢说。反正他一小学博士就愿意引用文言文, 毕竟写作班子标好拼音了。德薄(读báo) 、鲜(读xiān)不及矣, 哈哈哈哈哈
这一段文言文又不难,也没什么生僻字,大概只有小学生水平的人看不懂吧…
阴毒的白区党师爷们真是把山东老干部的后代往死里坑。但是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在这种地方坑老干部后代。没能发动十月政变,就说明他们是期货死人了。
不怕看不懂,就怕不会读。好几个多音字呢,太难为小学博士了
后面这两个谚语问题在哪里啊
坑了他不止一次了,就没有人提醒他吗?之前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关键是还在电视节目公开处刑:
习主席曾引用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哪你知道吗?
https://haokan.baidu.com/v?vid=12396103168878249604
之后赵忠祥赶紧转移话题到另外一首《悯农》
后面这两个谚语问题在哪里啊
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http://www.shicimingju.com/351.html (墙内链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出自《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译文: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
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 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恃才放达睥睨自己的名士很是嫉妒怨恨,盛孝章因此曾经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他进行迫害。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A%E7%9B%9B%E5%AD%9D%E7%AB%A0%E4%B9%A6(墙内链接)
https://youtu.be/WxmC76j3LjQ?t=1071 (可選繁體字幕)
前立法局議員、新界鄉議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對現在的香港政府有同樣的評價
前立法局議員、新界鄉議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對現在的香港政府有同樣的評價
????
高级黑???
直球黑自己??
太魔幻了,看不懂
高级黑???
直球黑自己??
太魔幻了,看不懂
给他撰稿的人为啥还没被换下去。
因爲念稿的人蠢,根本不知道這是高級黑,所以還美滋滋的念下去——我青年時代就度過……
给他撰稿的人为啥还没被换下去。
可能已经换了好几轮了,奈何习自己水平太低,换谁都要出问题
他要是有能明白过来的能力肯定会把写稿子的那人剐了
他就是個小丑,但是,我們只能在網路上嘲笑他,包子,包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