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玻璃心又要碎了! 港人推美國2020人口普查填「香港人」

来源:新闻

链接:https://www.eatnews.net/article-1/20200316-1?format=amp&__twitter_impression=true


美國政府將從4月起,將舉行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美國政府會根據統計結果決定未來十年政府資源分配和政策。而歷次的人口普查中,有一個問題是填寫自己的「種族」,然而選項中僅有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選項,對此有在美港人發動「2020人口普查:我係香港人」的活動,在美國宣揚香港本土文化,從而塑造及強化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美國港人組織「We The Hongkongers」近日在募資平台「Go Fund Me」發起活動,他們表示,美國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問卷會問及每個家庭單位成員的種族,但亞洲人一欄只包括中國人、菲律賓人、印度人,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及其他亞裔(可自由填寫)的選項。他們呼籲所有居住在美國的香港人:無論你是在香港出生、你的家人在香港出生、或者你的家族有香港人的根源,請在人口普查種族一欄選擇「其他亞洲人」,並填上「香港人」或「Hongkonger」。如果您是混血或您認同於多個種族,您可以填選多於一個選項。

「We The Hongkongers」在募資網站上表示,若活動進行成功,將有助美國普查局準確統計在美港人的數字,促成有益在美港人的政策。決策者往往會參考統計數據以制定教育、保健、房屋、基建等各方面的政策。公營或私營機構亦能參照數據來配合不同團體的需要。由此可見,準確的人口普查將惠及在美港人的權益。

發起人之一的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新聞系香港留學生許穎婷(Frances Hui)向我們表示,相信過往一直有很多香港人已經在普查上填寫自己是香港人,但這次應該是第一次發動這樣的活動。之所以會發動,許穎婷說,是因為有聽到台灣人的「Write In Taiwanese campaign」,覺得為什麼香港人沒有。她說,其實她也是在二月中時才想到,那時候覺得已經趕不及辦,可是後來又覺得十年一次真的不可以再等,所以就硬着頭皮去開始。

許穎婷也說,根據美國普查局在2017年的估計報告指出,大概有235,705個香港人居住在美國,這個數字只包括在香港出生的人,並不包括在美國出生的香港人或在香港家庭成長的美國人。

其實台灣人在10年前,已在美國發起類似活動!台灣同鄉會、台灣會館等台僑組織2010年發動「We are "TAIWANESE", not Chinese」的活動,呼籲台美人填上台灣人,以免失去很多應得的福利。此外,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用這種方式統計出來的台裔美國人至少有14萬人;2010年的統計,約21.5萬人在種族該題寫自己是台灣人。如今10年過去,決定人口普查的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仍未將「台灣人」放入種族選項,這次台美公民協會(Taiwanese American Citizens League)呼籲台裔民眾在種族項目寫下自己是「台灣人」


至於為何人口普查填上台灣人或香港人如此重要?根據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網站指出,依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二款的第三項,美國每10年必須作人口普查。傑佛遜總統(Thomas Jefferson)在1790年依美國憲法規定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而後每十年進行一次。美國人口普查當天在美國(包含50州、首都華盛頓特區、波多黎各、美屬維京島、關島、美利安娜及美屬薩莫亞)的所有的人都會被點數一次,不問年齡、種族、公民或非公民,即或是非法居民或觀光客,都應填表。


依照美國憲法,眾議院的席次的多少是由人口普查的結果來決定。此外聯邦政府以及各級政府的撥款也是根據人口普查的結果。這包括每年有將近3000億美元的聯邦預算。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沒有完全被掌握,而少算了,那損失十分慘重,例如舊金山在2000年人口普查少算了10多萬人,依最保守的估計,結果每年該市由聯邦撥款數少了2100萬美元,10年下來少了2億1千萬。不僅如此,有不少公司企業也用人口普查資料來決定公司的投資發展,以及回饋社區資源的應用,人口普查資料同時也是社區發展、學校增減、醫院、公路、托兒所、老人院等的依據。
7
分享 2020-03-16

2 个评论

為什麼不直接點,做一個香港人選項?
一個港青 🤬不友善用户 回复 Akeria
為什麼不直接點,做一個香港人選項?

第一次先證明有大量香港人,再爭取做一個香港人選項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有道之邦以例不以智,亡國之民師智不師古。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0-03-17
  • 浏览: 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