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此時推動香港「真正回歸」?中美脫鉤大歷史下的解釋

來源: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7%82%BA%E4%BD%95%E4%B8%AD%E5%9C%8B%E6%AD%A4%E6%99%82%E6%8E%A8%E5%8B%95%E9%A6%99%E6%B8%AF-%E7%9C%9F%E6%AD%A3%E5%9B%9E%E6%AD%B8-%E4%B8%AD%E7%BE%8E%E8%84%AB%E9%89%A4%E5%A4%A7%E6%AD%B7%E5%8F%B2%E4%B8%8B%E7%9A%84%E8%A7%A3%E9%87%8B/?fbclid=IwAR1OfMZ5nHUbzRkOBN_QOR0NAijHsDrlnmwoXpLkcbTJO6HPv2VTF_-Ljlw

為甚麼中國會在此時推《國安法》?香港近年形勢並非主因,而是中國現時內外交困,才是領導層行 brinkmanship(邊緣策略)主因。一個政權如果有條件,行事就會保守和 play safe,如果走向激進,就是安於現狀的既得利益已經不存在,令政權覺得不再需要維持現狀。

香港:Dead on arrival?

《國安法》可能令香港經濟信譽受損,影響國企在香港集資,即到頭來可能損傷中國經濟。在《國安法》宣佈之前,香港對中國的金融重要性其實反而在上升軌道。5 月初,美國勞工部長 Scalia 通知聯邦養老儲蓄投資委員會主席 Michael Kennedy,聯邦養老儲蓄基金不能再投資中國股票,也就是「截水」;最近美國當局對中國股票在美國上市,也不斷收緊門檻,要求中企以美國標準核數。中國瑞幸咖啡因而瞞不下去,4 月自爆造 22 億人民幣假數;納斯特交易所則表示,希望收緊上市門檻,可能要求核數師「有美國上市公司工作經驗」等等;納斯特克亦表示,中國、比利時、法國及香港四個地方,拒絕向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交數」,不肯分享企業財務紀錄及核數詳細資料。

加上武漢肺炎重創中國,近年不斷有生產鏈轉移到越南、印尼等地,中國經濟由金融到製造業,都恐怕沒有出路。照常理中國應該更需要香港幫國企上市集資,然而香港的金融作用,視乎環球市場承認。如果中國評估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要截斷中國水源,要將中國踢出「全球」。那麼中國亦會估評美國應已計劃制裁香港,從而最終截斷中國吸納外資的能力。因此既然在美中衝突的展望之中,香港早已 dead on arrival,長久以來維持表面上一國兩制的誘因亦預期會消失,所以中國在枕戈待旦之時亦覺得可以放手一搏,推行「真正回歸」。

Brinkmanship 以「攬炒」的姿態開始,卻期望以現實政治告終。驅使中國大動作搞事的「底氣」,在於中國已經有北韓化鎖國政策的最壞打算。中國經濟已無法回復舊觀,北京已經接受,習近平也說「不以 GDP 論英雄」。中國經濟規模收縮已成定案,政治先於經濟,「保衛政權」,就自然是既定政策,在此形勢下,香港的經濟作用與共產黨的生死存亡相比,當然毫不重要;當然中國期望一個較好的 end game,就是西方世界只出聲譴責,在《國安法》出聲之後,繼續死死地氣通過香港投資中國。那麼中國就既完成了香港真正回歸,也沒有完全輸掉金融戰線,迫西方承認中國完全掌握香港的既定事實,將會是中國外交一大勝利。

至於美國和台灣在香港議題,大概早已準備離開中美共識政治(以及隨之衍生的一國兩制),既然不再需要「和中」,亦不需要給香港特殊待遇。香港在這些國家的定位,會變成越戰時的西貢、冷戰時的西柏林,由朝貢現場變成對抗前線。長期拉鋸早已上演,磨掉的必然是香港自身血肉。新冷戰的第一衝擊波,上帝選擇了由香港人承受。就像基輔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很重要的城邦,但城邦的宿命是死,共和國才是未來。

舊政治光譜即將崩潰

在此形勢下,香港整個公民社會的形式都會改變。很多香港人懷念以前香港政治不會各走極端,親中親英都有計傾,一切都有轉圜餘地。然而不管是民主黨模式,還是民建聯模式,皆產生於中美共識政治的政治空間,當中美不再和鳴,他們也將會面臨轉營壓力。

民主黨的愛國不愛黨模式,自然會受到苦大仇深的香港民意所擠壓;民建聯等等作為親中勢力的代理人,在一國一制年代,油水亦不見得可以維持一樣規模。本地共產黨尚且不能見用於朝廷,「中間派」迅速衰落,共產黨還需要那麼多西裝革履的演員去搞「人心回歸」?親中群眾反正已經親中,其他就急速深黃化乃至擁抱獨立,作為「長期過渡」所需的民主回歸派、商界乃至親中派,大概都會面臨失業,或者被投閒置散。

議席當然要找人填充,但李慧琼模式在一國一制並不吸引,最低限度也要做到像何君堯,中國愛國者激進化,才可能引起北京留意;但最終中國會直接派人下來,香港人無論怎樣愛國,都始終不及北京自家人。

香港政治光譜,在過渡期是這樣的:
  • 民主回歸派(民主黨等)
  • 民族回歸派(民建聯等)
  • 親英派
  • 中間派 / 北京

在我們最近的十幾二十年,即中美蜜月期,光譜這樣演變:
  • 愛國民主派(民主黨)
  • 法治教派(公民黨)
  • 工運派(職工盟街工等)
  • 議會激進派(社民連人力熱普城等)
  • 民族獨立派(本民青獨派,議會外的各種陣線)
  • 建制派(民建聯工聯會)
  • 激進建制派(何君堯、中聯辦牽線的KOL等等)
  • 中聯辦

在可見將來,光譜將會由非常紛雜重新回歸到非常簡單:
  • 香港人(親西方)
  • 親中香港人(親中國)
  • 中國統治者親兵

然而「親中香港人」的生存空間,會先收縮,因為一國不需要那麼多代理人,間接管治終結的時候,總是買辦首先蒙受其害。

「香港愛國者」是過渡期「餘孽」唯一出路

最終香港政治光譜,只會剩下「香港愛國者」和「中國愛國者」。即使你今日不情不願,不用聽我說,形勢會迫人歸邊。正如香港大部份善男信女,總是崇尚中間文明思維,擁抱混雜都會,瞧不起任何一種國族主義,然而當社會主義鐵拳打到來,有人因言入罪、因為思想而入獄,兩邊著墨的難度就會越來越高。開明親中現在都被投閒置散,最終只能走向抵抗或走人。正如現在你也很難一邊親西方一邊親中國。

形勢製造民心,正如五十幾歲的中年女士,本來示威都是叫「林鄭下台」,現在都認為「根本唔獨立唔得」,民心只會不斷擴散。這個金融城市的功能,背後是中國和世界打得火熱,大家買入了「中國將會自由化」這隻股票。現時歷史走向終結,股票跌到變仙股;那種歷史衍生的「世界意識」也會終結。世界觀念慢慢收縮成香港意識,中國由「阿爺」變成敵國;支持香港民主自由的人,最終都只有「成為香港愛國者」此唯一出路。
7
分享 2020-05-27

11 个评论

已隐藏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大家是从什么时候发现中共气数已尽的?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440535
习上台之后第一天开始,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新闻头条,永远都是习近平的活动报道,再无真正的热点新闻。

我就是从这一点嗅出了味道不对。这种污染式的宣传和之前互联网的风气完全不同。

之后事实证明也如此,中国社会的新闻内容,在逐渐地被中共全部控制。
习之前,我还有习惯去看看新浪新闻,因为上面还真有一些热点。
习之后,人们只能通过微博热搜等间接指标,去感受到底最近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
而今天,微博热搜也开始逐渐被人为操控,撤热搜是常态,而一些狂热的中国主义内容会被人为提高,灌输给民众。

中国普通民众,正在逐渐和世界脱节。
即使是中国大城市内的互联网用户,也无法得知中国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以外的人正在想什么。
农村地区更是几乎对外界一无所知。

在不知不觉间,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能接触的中,已经只剩下中共的宣传资料和影视娱乐。
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失去交流功能,当下人唯一能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组织起来的交流团体,是粉丝后援会。
(这使得粉丝经济成为互联网最后的圈钱区域)

而一切的开始,就是习上台的之后对新闻报答内容只能有他的要求,这一点就反映出他对于中国言论空间的控制需求,和对权力的不安全感。

很多人觉得中共还能挺几十年,我并不这样觉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习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独裁者,某种意义上,他的确是中共亡党亡国的罪魁祸首。
在我看來弄香港僅是為了轉移中共武漢肺炎世界焦點, 兩個都輸賭哪一個輸的小
明明當初只要讓林鄭和她的班子下台,就能很大程度上化解怨氣。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不用這種成本最低的方法去化解問題,而是要一直拖,等事情越搞越大。
依家粵語都有「社會主義鐵拳」的講法啦?維尼加速有功噢https://i.imgur.com/1AXInz3.gifhttps://i.imgur.com/1AXInz3.gif
明明當初只要讓林鄭和她的班子下台,就能很大程度上化解怨氣。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不用這種成本最低的方法去化...

你理解不了为什么的。一尊这么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从来都没法从正常人脑子去分析他的想法,但是总能从他的行为模式预测他会做什么
明明當初只要讓林鄭和她的班子下台,就能很大程度上化解怨氣。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不用這種成本最低的方法去化...


專制國家,帝王的臉面重於一切。

包子不是完整版的皇帝,真正完整版的皇帝,情勢真的不妙時,可以下罪己詔,然後政策轉向。習不行,即便他想成為千古一帝,但他不是真正的皇帝,罪己詔一下,他就等著被反對者生吞活剝,所以他不能有錯,有錯也該是別人的錯,或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一條路只能走到黑。
在可見將來,光譜將會由非常紛雜重新回歸到非常簡單:
  • 香港人(親西方)
  • 親中香港人(親中國)
  • 中國統治者親兵


這也是中國國民黨為什麼會走下坡的原因,因為他們還想代表中國人,
越來越不能代表台灣人。而台灣居民的認同越來越傾向台灣人,雙重認同越來越少。
專制國家,帝王的臉面重於一切。包子不是完整版的皇帝,真正完整版的皇帝,情勢真的不妙時,可以下罪己詔,...


能力完全配不上野心。就老毛當年也會假惺惺地自我批評一下,真不知道包子哪來的自信自己能夠超越老毛。
一個港青 🤬不友善用户 回复 miule236236 黑名单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