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了解台灣對中港澳地區出口

以下數據來自經濟部國貿局
https://cus93.trade.gov.tw/

以貨品代碼4碼區分,只截出口金額佔比 >1% 的所有貨品項

https://i.ibb.co/5rN5Yzf/export-1.png
https://i.ibb.co/MSSgvv3/export-2.png

第一名是佔比高達44.8%的積體電路 (芯片),包含所有邏輯、存儲(DRAM) IC
代表性的出口商為台積電(TSMC)、聯電(UMC)、美光(Micron)
美光雖然是外資,但當年把台灣的存儲廠併購光了,所以產線主力在台灣

第二名是液晶面板(TFT-LCD)
本項商品受中國本地削價競爭壓力,連年走跌,佔比剩4.5%
代表性的出口商為奇美、友達

第三名佔比2.87%
該分類的品項很多,實際上細項拆下去看都是「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即磁碟機與NAND
台灣出口是以NAND為主,代表性的廠商一樣是美光(Micron)

第四名佔比2.5%
該分類也是品項很多,細項拆下去是以LED晶粒、被動元件、石英晶體(晶振)等等電子元件為主
代表性的出口廠商是 晶電(磊晶)、國巨(被動元件)、晶技(晶振)
都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本分類的產品可替代性高,主要競爭對手是日廠

第五名佔比2.45%
本項是更瑣碎的電子產品零組件,各種連接器什麼的,也是屬於技術含量較低、靠品質和價格競爭的類型

第六名是PCB板 2.4%
這個也是一大堆中小企業搶市場的行業,主要就台日韓中四國在競爭
台廠在市佔和技術面都是全球第一,不過老實說這個行業的技術壁壘不算高

第七名佔比2.14%
本項是通訊零組件 (和第五名的電子零組件不同)
射頻天線、放大器、濾波器這類的東西
這類的出口是由於台灣在特殊製程晶圓代工的領先地位
像穩懋、世界先進這類的廠商接單出口

第八名佔比1.5%
本項是聚苯乙烯類產品,細項拆下去會發現幾乎都是ABS樹脂,這是電子工業的重要原料
代表性出口廠商是奇美、台化
奇美是全球ABS樹脂市佔最大、技術領先的廠商

第九名 1.2%
大立光,全球塑膠鏡片之王...應該不用多解釋

第十名 1.19%
石化相關的電子材料(PC/Epoxy),PC用於熱塑性零件,Epoxy用於接著劑
代表性廠商台塑/長春

第十一名 1.095%
銅箔,鋰電池的基礎材料
長春化工為全球技術最領先的電解銅箔廠
唯一能和日本壓延銅箔競爭的電解銅箔

第十二名 1.02%
半導體相關製造設備
台灣是主要進口國,有一些國內設備廠商,但技術含量都不高
產品也以內銷為主(TSMC的設備國產替代計劃..漫漫長路..)

看完以上數據,大致可以感受到台灣對中國的貿易概觀

其中
1/6/7/9/11 (合計約51-52%)
這五項是由於台灣技術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須向台灣進口

4/5/8/10 (合計約7-8%)
是競爭較激烈的零組件與原料,同時需要重視價格與品質。
不一定要從台灣進口,替代廠商主要在日、韓,或者品質差一點也能使用中國自產的。

2/3 (合計約7-8%)
面板和NAND是中國主要近兩三年力推進口替代的行業,也略有小成。
預期未來幾年這兩塊的佔比會進一步下降。
7
分享 2020-08-21

18 个评论

所以中國整天說讓利讓利
讓一些水果之類的
根本都排不上號
台灣主要產品都不是這些
碰到可以取得技術的時候就會用補貼把你的市場殺得乾乾淨淨
還說讓利要台灣人感恩??
所以中國整天說讓利讓利讓一些水果之類的根本都排不上號台灣主要產品都不是這些碰到可以取得技術的時候就會...


對,農產觀光那些都不是重點,佔比微乎其微。ECFA早收清單在吵的東西也完全不是重點,佔比還不到5%。停或不停,對兩岸貿易沒有太大影響。

兩岸貿易中電子產業鏈相關的貿易,佔了七成以上的比重
其他貨物和服務都是附帶的而已

中國的對台政策有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堅持要把一個實質上的外交問題交給一個權責模糊又缺乏外交專業的國台辦來處理,但外交部又不可能完全放手。結果就變成一個涉外關係有兩個主管部門,他們的KPI互相相反的可笑狀態…

如果中國有意識到台灣掌握著整個中國電子製造業 (=外匯主要來源) 的控制權,就該趁2008-2016台灣的中華主義者執政,台灣電子業敗給三星,意圖聯中抗韓的那個時代,盡快展開對等政治談判。

結果中國逆向操作,把台灣越推越遠,等於親手斬斷自己的經濟命脈。然後現在台灣完全倒向美國,晶片斷供、電子產業鏈撤退,中國才像大夢初醒一樣在那邊無能狂怒。

可憐哪...
對,農產觀光那些都不是重點,佔比微乎其微。ECFA早收清單在吵的東西也完全不是重點,佔比還不到5%。...


應該說 從習近平上任以來 中共就沒有戰略這種東西 不管是經濟政治 外交內政
不是拍腦袋決定 就是剩下天朝上國的傲慢 會走到今天 總加速師居功厥偉
激光熊 灰名单
簡單講 中國負責組裝 組裝廠通常也是台廠 或是上游蘋果指定 

四十趴中有三十趴以上 我可以在印度越南組裝

中國最大出口商是台資 前20大一半是台資

是中國強烈希望台資留下 那當然從台灣進口零組件

然後對外在宣傳台灣依靠我天朝

真的吃乾抹盡
基本上這些出口到中國的電子零件還是出到台資企業,中國只是出土地跟人力,其他訂單收款跟中國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現在台資組裝廠慢慢撤離中國了,我真的很想看看戰狼粉紅的臉變怎麼樣.
把台廠出到台廠中國工廠的出口額說成是台灣依賴中國,真是搞不清楚狀況的蠢貨,中國只是工廠,是可以被取代的~越南 印度早就等不及了啦!
什么限制陆客来台,什么不买台湾农产品,都搞了好几年了,台湾经济就没受什么影响。两岸局势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狂吹台湾没了大陆会崩溃,结果恰恰是自己最离不开台湾。
台灣出口關鍵零組件賺中國的美金
中國組裝出口賺美國的美金

說穿了美國才是市場
天天吹中國市場無敵論的粉紅不會懂得
如果中國市場無敵
人幣早就是國際通用了
對,農產觀光那些都不是重點,佔比微乎其微。ECFA早收清單在吵的東西也完全不是重點,佔比還不到5%。...


沒得談吧
習近平上台以後
「台灣問題不能永遠拖下去」
「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談就是談台灣無條件投降
還有啥好談??

本來一直有各種灰色空間可以談判
可以進行各種政治操作的
慢慢以商圍政溫水煮青蛙都好
被習包子幾句話抹平
然後又對香港施暴
讓大家看到一國兩制啥下場
徹頭徹尾就是個騙局
真是他X的奇才
人蠢無藥醫
放個西瓜在習的位子都會做得比他好
所以中國整天說讓利讓利讓一些水果之類的根本都排不上號台灣主要產品都不是這些碰到可以取得技術的時候就會...

台湾农产品出口就应该面向日本--日本地理位置偏北,除了冲绳有少量热带水果之外几乎全境不产热带水果。日本人生活水准极高,又对台湾友善,地处北方更稀奇热带水果,奇货可居,因此台湾水果对接日本市场是最佳选择。中国人生活水准低,台湾优质水果没有价格优势,而且中国人奸诈狡猾,不是好的商业伙伴。
台湾农产品出口就应该面向日本--日本地理位置偏北,除了冲绳有少量热带水果之外几乎全境不产热带水果。日...


的確台灣水果賣最賺的就是日本,台灣的水果有分等級的,賣日本是賣品質最好的。
台湾农产品出口就应该面向日本--日本地理位置偏北,除了冲绳有少量热带水果之外几乎全境不产热带水果。日...

你忽略了國際競爭這點,熱帶水果實際上不缺賣家。
尤其是東南亞和南美州,他們的產量更高人力成本更低,臺灣在這方面完全沒有競爭優勢。

後來就我所知,臺灣這邊開始推動產品差異化的品種改良,使用大量技術去培養出更好的新品種,雖說頗有成效,但價格上還是居於劣勢。
的確台灣水果賣最賺的就是日本,台灣的水果有分等級的,賣日本是賣品質最好的。

这是肯定的。台湾香蕉的历史我看了之后就觉得KMT真的混蛋。好好的金字招牌硬生生打烂。
台湾农产品出口就应该面向日本--日本地理位置偏北,除了冲绳有少量热带水果之外几乎全境不产热带水果。日...


台灣自己搞砸的...早期做日本殖民地的時候,日本就是專注發展滿洲跟(北)朝鮮工業(有礦跟水力等可以發展工業),台灣基本只當作農業基地,種植米跟製糖用甘蔗等等運到日本,所以兩邊一開始就有農業上聯繫。舉個例子,以前日本大部份吃台灣香蕉,香蕉大王陳名列台灣首富前五名。後來美資大公司殺入日本市場,在菲律賓請人大量種植,採下青蕉運到日本運用美國技術再催熟,品相完美沒有斑點,不會成熟時間參差不齊,可以久放,適合吹毛求疵的日本人,沒幾年就把台灣香蕉趕出市場......其他產品也差不多,這就是台灣農業的問題,大公司很少,一堆小農耕種,年輕的人才不太進入這個產業,小公司跟農會合作社等資本不夠也沒有高要求,不採用高技術,土法煉鋼得過且過,常常一批貨內部之間品質不太一樣...以前獨霸世界的台灣蘭花也被高成本精密溫室種植的荷蘭殺得狗血淋頭,市場差不多都被荷蘭搶了
的確台灣水果賣最賺的就是日本,台灣的水果有分等級的,賣日本是賣品質最好的。


賣到中國大陸,賣一噸市場上就出現幾十噸,都是假冒的台灣水果...
賣到中國大陸,賣一噸市場上就出現幾十噸,都是假冒的台灣水果...

最后肯定是连品种带品牌全部山寨过去,然后税费给你加一堆,最终导致根本没有市场。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