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共統戰組織多種方式分化美國 除發假消息 亦集中廣傳爭議議題加劇民眾對立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最新一期揭露至少600個與中共有聯繫的組織,在美國進行滲透分化的統戰工作,方式包括利用社交平台假賬號操縱公眾輿論、集中討論容易造成分化的議題、又或引用如《紐約時報》等有公信力的新聞來源以及民權組織的帖文,去加劇美國的分化及不平等不滿呼聲。
報道指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國際網絡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Cyber Policy Centre)今夏曾分析數千篇Twitter和facebook帖文,這些與中共相關的社交平台假賬號試圖在美國大選前操縱公眾輿論,而假賬號及其活動看上去十分業餘。
以今年2月至7月當中3個賬戶發出的帖文為例,只是發表對美國政治及社會的批評,或發表不滿總統特朗普的個人意見等,而多個賬戶的發佈內容看上去都幾乎一模一樣,用語不自然或包含強烈情緒,又或粗略繙譯美國的社會不公義新聞,有時內容甚至會出現中文字。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孔誥烽說:「中國人真的不擅長開設虛假的社交網賬戶,行文上不太令人信服。」事實上,國際網絡政策中心發現在分析的2,240個帖文當中,有99%獲得不足兩個讚好、回應及轉發。
然而,《新聞周刊》指這些源自中國的活動,在某些情況下能產生作用。這些活動與俄羅斯2016年干預美國大選很不一樣,帖文未有明確的黨派意向,例如會同時支持「黑人命可貴」(Black Lives Matter)和「警察命可貴」(Blue Lives Matter)活動,重點並不是傾向一方立場,而是透過充滿情緒的觀點去造成分歧。
除了散佈假資訊,有些統戰活動亦會分享一些有公信力的新聞來源,例如《紐約時報》及MSNBC的報道,又或轉發當地一些關注美國種族不公及社會不平等的民權組織的帖文,意圖加劇美國的分裂及民眾對立情況。
報道指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國際網絡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Cyber Policy Centre)今夏曾分析數千篇Twitter和facebook帖文,這些與中共相關的社交平台假賬號試圖在美國大選前操縱公眾輿論,而假賬號及其活動看上去十分業餘。
以今年2月至7月當中3個賬戶發出的帖文為例,只是發表對美國政治及社會的批評,或發表不滿總統特朗普的個人意見等,而多個賬戶的發佈內容看上去都幾乎一模一樣,用語不自然或包含強烈情緒,又或粗略繙譯美國的社會不公義新聞,有時內容甚至會出現中文字。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孔誥烽說:「中國人真的不擅長開設虛假的社交網賬戶,行文上不太令人信服。」事實上,國際網絡政策中心發現在分析的2,240個帖文當中,有99%獲得不足兩個讚好、回應及轉發。
然而,《新聞周刊》指這些源自中國的活動,在某些情況下能產生作用。這些活動與俄羅斯2016年干預美國大選很不一樣,帖文未有明確的黨派意向,例如會同時支持「黑人命可貴」(Black Lives Matter)和「警察命可貴」(Blue Lives Matter)活動,重點並不是傾向一方立場,而是透過充滿情緒的觀點去造成分歧。
除了散佈假資訊,有些統戰活動亦會分享一些有公信力的新聞來源,例如《紐約時報》及MSNBC的報道,又或轉發當地一些關注美國種族不公及社會不平等的民權組織的帖文,意圖加劇美國的分裂及民眾對立情況。
6 个评论
老方法了,只是科技化,當初鬥地主也是先分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