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根據《乾坤萬年歌》,推測諸夏、中國未來的編年體歷史時代

今人習慣看編年史。比如說蒙古滅西夏(1227)以後怎樣,定國號為元(1271)以後怎樣,滅南宋以後又怎樣(1279),等等,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而易學讖書,則常常打亂尚未發生之事的時序,讀者需要根據剝復、邏輯等推出編年體順序。大眾在閱讀《中國預言七種》等書涉及到未來的內容時,如果不能立即猜出其歷史時代背景,就容易在理解上遇到障礙。

不過,這也有例外。《乾坤萬年歌》就是一部廣受讚譽的編年體預言。其內容以「明人不說暗話」為主,很少陰陽怪氣,正好適合為清末民初以後的中國歷史勾畫出一個時代輪廓。當然,這假設《乾坤萬年歌》是基本正確的。如果它是基本錯誤的,那麼以下的編年體時代輪廓,就完全是文學虛構了。

為了行文簡明,節省時間,我在本文中不再重複易學基礎知識。需要補充易學基礎知識的蔥友,可以訂閱(水平遠比我高的台灣易學家)大金人的油管頻道,擇日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c/大金人/videos

(溫故而知新,歷史上的)【滿清時代】

《乾坤萬年歌》:
十八孩兒跳出來,蒼生方得蘇危困。
相繼春秋二百餘,五湖雲擾又風顛。

這裡「十八孩兒」是「李」字,暗示李自成。「跳」字音似「逃」,指出明末(小冰期的)張獻忠、李自成「大洪水」,是在李自成被清軍擊敗、逃出北京時結束。此後,是一統「五湖」的滿清兩百多年,而這個時代是「雲擾」、「風顛」。

【中華民國大陸時代(Minkoku period)】

《乾坤萬年歌》:
人丁口取江南地,京國重新又一遷。

「人丁口」可能暗示何應欽、蔣介石。

可能也是關於中華民國大陸時代的其他預言:

《梅花詩》其六:
漫天一白漢江秋,憔悴黃花總帶愁。
吉曜半升箕斗隱,金烏起滅海山頭。

「漫天一白」暗示青天白日。「秋」除了有蟋蟀、秋季的意思以外,還有豐收、取得政權的意思。「箕斗」出自成語「南箕北斗」,是兩個星座,趣談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藍色一角撕去以後,背後藏著中共的五顆星。「金烏起滅」暗示舊日本帝國在東亞的擴張和覆亡。

金批本《推背圖》第37象:
https://i.imgur.com/ZuC6Fpa.jpg
第三七象 庚子 ䷩ 震下巽上 益

讖曰:
   漢水茫茫 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 和衷與共
頌曰:
   水清終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王 半凶還半吉

聖歎曰:「此象雖有元首出現,而一時未易,平治亦一亂也。」

這個「與共」(最終還是給予了中共)好幽默的感覺。

《馬前課》:
第十課 ●○●○●● 中下
豕後牛前 千人一口
五二倒置 朋來無咎
證曰:陰陽陰陽陰陰在卦為蹇

「豕後牛前」是鼠。1912中華民國元年是鼠年。「千人一口」暗示「和」字,即走向共和。「五二」對應易學中的君主和平民。「五二倒置」暗示「民主」。「朋來無咎」語出易經,意思是說,(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朋友來相助(才克服困難),不必責怪自己。

《金陵塔碑文》(民國27年版):
拆了金陵塔,軍民自己殺。 草頭相對草頭人。到尾只是半縮龜,洪水橫流成澤國,路上行人背向西。 日出東,日沒西。家家戶戶受慘淒。 德逍遙,意逍遙,百載繁華一夢消。 紅頭旗,大頭星。家家戶戶吊伶仃。 三山難立足,五子齊榮升。 心忙忙,意忙忙,清風橋拆走如狂。 爾一黨時我一黨。 坐高堂,食高粱,全不計及他人喪。 廿八人,孚眾望,居然秧針勝刀槍。

「清風橋拆走如狂」好好笑哦,與中共大內宣的「飛奪瀘定橋」、「紅軍不怕遠征難」唱反調。「三山」可能是暗示「匪」字。「廿八人」可能是「共人」的隱語。

【兩個中國時代(Futatsu-chu period)。約109年】

《乾坤萬年歌》:
兩分疆界各保守,更得相安一百九。

這裡「一百九」是數字109的文言寫法,不是190。如果是190的話,《乾坤萬年歌》可能會說「相安一百九十載」、「相安一百九十年」等。比如說,《乾坤萬年歌》上半部分的「江東復立做皇州。相傳一百五十載…」,指的是魏晉後的南北朝(265-420),經歷約一百五十年的歷史(誤差5年)。

《乾坤萬年歌》下文緊接有「手執金龍步玉階」的話。金龍年應該是2060年,距離1949年是111年,與109年誤差2年。

《乾坤萬年歌》這一句,也有版本作「两分境土各備守,更得為君一百九」。

兩個中國時代也就是中華民國台灣統治台灣、中共國統治大陸的時代。可能關於台灣的其他預言:

金批本《推背圖》第40象:
https://i.imgur.com/UtalA5T.jpg
第四十象 癸卯 ䷑ 巽下艮上 蠱

讖曰:
   一二三四 無土有主
   小小天罡 垂拱而治
頌曰:
   一口東來氣太驕 腳下無履首無毛
   若逢木子冰霜渙 生我者猴死我雕

聖歎曰:「此象有一李姓,能服東夷,而不能圖長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亂,有獸活禽死之意也。」

二戰後,斯大林(史達林)提出了毛共換滿洲的條件,像《英蘇百分比條約》一樣,蔣中正允許滿洲成立蘇聯衛星國,而斯大林會將殺害親蘇中共幹部的毛共流放到西伯利亞。然而,蔣中正做着「世界四強」的大一統美夢,口氣太驕傲,拒絕了斯大林。這使得斯大林轉而援助毛共,以三大戰役佔領滿洲工業基地,隨後國軍潰敗千里。大概就是為了點明這一事實,金批本《推背圖》才說「一口東來氣太驕」。

「木子」暗示李登輝。「冰霜渙」暗示陳水扁,本名陳水遍。「猴」暗示袁世凱、孫中山。金聖歎批文(揣着明白裝糊塗)的「東夷」指共產黨人。在文言和易學中,共產黨人一般稱為「東人」。比如說,下文《孔明下降之乩語》的「東人首肯易調停」(共產黨人由於肯定馬歇爾將軍,使得他容易調停)、「東土不知西土樂」(社會主義陣營不知自由世界的情況),都是這樣的用法。

至於文言、讖書為何把共產黨人稱為「東人」,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易經中,「西」有傳承傳統、建構秩序的意思,而「東」有破壞傳統、解構秩序的意思。另一說是古代中國的地圖,是「坐北朝南,左東右西」,不像現在「坐南朝北,左西由東」。因此,「東人」指自法國大革命起,在議會中坐在「東邊」的人。當然還有一種講笑的說法,就是共產黨人崇拜毛澤東,因此稱「東人」。

《黃蘗禪師詩》其12、其13:
中興事業付麟兒,豕後牛前耀德儀;
繼統偏安三十六,坐看境外血如泥。

赤鼠時同運不同,中原好景不為功;
西方再見南軍至,剛到金蛇運已終。

「豕後牛前」是鼠年,可能暗示1972年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三十六」對應「血如泥」,有可能是說台灣偏安期間,中國大陸經歷了學運、肅反等。

「赤」、「鼠」暗示中共國和台灣。台灣島形似一隻可愛的小老鼠。「鼠」也可以暗示年份,比如說1996年台海危機。「好景不」三個字連續出現,暗示(中共國的改革開放)「好景不長」。「西方」在五行裡屬金;而「金」,如同上文的「白」、下文的「紅」等,都是指政權的代表色;「蛇」,這一期間的蛇年有2013黑蛇年、2025青蛇年等。

至於中共國統治的中國大陸,則可以大致分為(1)定都北京的專制時期,和(2)退居「秦州」的軍閥割據時期。
以下是可能關於中共定都北京時期的其他預言:

《孔明下降之乩語》:
東土不知西土樂,五羊風雨見悲傷。
水巷仍須是樂邦,諸生不用走茫茫。
錢財散去猶小事,性命安全謝上蒼。
今宵畧說言和語,留與明宵說短長。

「東土」、「西土」即蘇東社會主義陣營和自由世界。「不知」暗示封鎖外部消息。「五羊」應該是指廣州;「水巷」,香港。

《燒餅歌》:
黃龍早喪赤城中,豬羊雞犬九家空。飢荒災害皆並至,一似風登民物同。


《金陵塔碑文》(民國27年版):
大海落門閂,河廣未為廣。 良田萬頃無男耕,大好蠶絲無女紡。 麗人偏愛將,爾我互相幫。 四水幸木日,三虎逞豪強。 白人誠威武,因心花鳥慌,逐水去南汗,外兒歸母邦。 靈山遭浩劫,烈火倒浮濤。劫劫劫,仙凡逃不脫。[...]

「四水幸木日」應該是「澤東」。「三虎」是「彪」,暗指林彪。「白人」是「伯」,暗指陳伯達。「因心」是「恩」,暗指周恩來。「逐水去南汗,外兒歸母邦」可能是指1992年鄧小平南巡、1997年香港淪陷(匪語稱「香港回歸」)。

金批本《推背圖》第41象:
https://i.imgur.com/fSHIxK1.jpg
第四一象 甲辰 ䷝ 離下離上 離

讖曰:
   天地晦盲 草木蕃殖
   陰陽反背 上土下日
頌曰:
   帽兒須戴血無頭 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錯 稱王只合在秦州

聖歎曰:「此象一武士擅握兵權,致肇地覆天翻之禍,或一白姓者平之。」

「天地晦盲」可能是指2020年6月21日的華南日蝕。「草木蕃殖」可能是指由於疫情原因,經濟活動驟減,雜草叢生。「陰陽反背」可能出自紫微斗數的「日月反背」格局,用作「加速主義」的隱語。「上土下日」語出易經,意思是日落西山、陷入黑暗。「帽兒須戴」,把帽子戴在鬍鬚上,就是戴口罩的意思。1921年中共成立,到2020年武肺疫情擴散全球,正好是99年。金聖歎批文(揣着明白裝糊塗)裡面的「白姓者平之」可能是避諱,直說的話就是「習姓者近平」。

《劉伯溫燒餅歌(增訂本)》、《劉伯溫救劫碑文》: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雙眼。天也翻,地也翻。逍遙在,樂無邊。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貧富若不回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平地無有五穀種,謹防四野絕人煙。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期。行善之人得一見,作惡之人不得觀。世上有人行大善,即速抄寫四方傳。[...]遭了此劫不上算,還有十愁在眼前。一愁天下紛紛亂。二愁東西餓死人。三愁湖廣遭大難。四愁各省起浪煙。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間。七愁有飯無人吃。八愁有衣無人穿。九愁屍骨無人檢。十愁難過豬鼠年。若得過了大劫數,才是世間不老仙。

「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倒是很符合劉仲敬先生「人民幣變糧票」、「盒飯三千」、「殺豬過冬」的預言。在中國農曆(陰曆)中,「十月」大約相當於公曆(陽曆)十一月,也就是2019年武漢肺炎出現的時間。「豬鼠年」可能是指2019年和2020年。

《地母經》:
詩曰︰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饑渴。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卜曰︰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詩曰:太歲辛丑年,疾病稍紛紛。吳越桑麻好,荊楚米麥臻。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桑葉樹頭秀,蠶姑自歡欣。人民漸蘇息,六畜瘴逡巡。卜曰:辛丑牛爲首,高低甚可羨。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

「庚子年」是2020年。「辛丑年」是2021年。「高低」分別指桑樹和稻麥。

金批本《推背圖》第43象:
https://i.imgur.com/F9aqW9V.jpg
第四三象 丙午 ䷱ 巽下離上 鼎

讖曰:
   君非君 臣非臣
   始艱危 終克定
頌曰:
   黑兔走入青龍穴 欲盡不盡不可說
   唯有外邊根樹上 三十年中子孫結

聖歎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亂國未終,君臣出狩,有一傑出之人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後。」

「黑兔走入青龍穴」,如果暗示黑兔青龍年的話,那麼黑兔青龍年是2023-2024年。「三十年中子孫結」,也有一些版本作「三十山中子總活」、「三十三上子孫活」等。金聖歎批文(揣着明白裝糊塗)中的「君臣出狩」可能影射了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和光緒向西安方向倉促逃跑。顧及面子,清廷將其婉稱為「西狩」,也就是西行打獵的意思。易經鼎卦,有政權更替、改朝換代的意思。

《馬前課》:
第十一課 ○●○○●○ 中下
四門乍闢 突如其來
晨雞一聲 其道大衰
證曰:陽陰陽陽陰陽在卦為離
按:此課與第二課重出,非吉兆也。

根據大金人的解說,「四門乍闢」是「共」字。「突如其來」語出易經離卦,這一句話的全文是「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晨雞」如果是暗示年份的話,那麼這一期間,2017年、2029年是雞年。「晨雞一聲」也可能暗示「牝雞之晨」、第3象的「喔喔晨雞」;而這兩句「晨雞一聲,其道大衰」即「牝雞之晨,家道大衰」的詼諧幽默。

「第二課」是西晉,也以離卦為證。西晉之後是五胡亂華。「非吉兆也」暗示中共末年會有類似災禍。

《梅花詩》其七:
雲霧蒼茫各一天,可憐西北起烽烟。
東來暴客西來盜,還有胡兒在眼前。

「雲霧蒼茫各一天」應該指兩岸分治。「胡兒」的「兒」可能避諱俄羅斯的「俄」字。

以下是可能關於中共退居「秦州」時期的其他預言:

《黃蘗禪師詩》其11:
紅雞啼後鬼生愁,寶位紛爭半壁休;
幸有金鰲能戴主,旗分八面下秦州。

除了「牝雞之晨」外,「雞」字也可能暗示年份。這一期間的雞年有2017紅雞年、2029黃雞年。「鬼」字有可能是「匪」字的通假、避諱。

《金陵塔碑文》(民國27年版):
[...] 靈山遭浩劫,烈火倒浮濤。劫劫劫,仙凡逃不脫。 東風吹送草木哀,洪水滔天逐日來。六根未淨隨波去,正果能修往天臺。二四八,三七九。禍源種已久。民三民十民三七,錦繡河山換一色。 馬不點頭石沉底,紅花開盡白花開,紫金山上美人來。 一災換一災,一害換一害。[...]

我猜測,這是中共退居「秦州」前夜的一系列大洪水。「東風吹」如果是指「東風吹,戰鼓擂」,也就是政治運動、冷戰恐嚇外交,那倒還好。「東風吹」如果是指東風飛彈發射升空,那就不妙啦。

清抄彩繪本《推背圖》,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辛亥
影曰:數人於水中行
詩曰:
   西山犬吠數十聲 東海人忙災萬層
   運動張弓千里外 金刀土木共埀名

假如「犬吠」暗示年份,那麼這一期間的狗年是2030年。「金刀土木」如何解呢?金批本《推背圖》講到二戰末期,中華民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四國接受日本的投降時,就說過「木火金水,洗此大恥」。日本在五行中屬土。美國在五行中屬金。因此,「金刀」可能暗指美軍。「埀」是「垂」的異體字。「共埀名」可能是共產黨名譽掃地的意思。

李世瑜收藏版《推背圖》:
第51象 甲寅 地澤臨
圖說:一河水立四個氈帳,左右卷旗相對。
詩:
   西山犬吠四千聲 東海人亡鬧萬層
   運動長安千里外 金刀土木共尋名

以上兩個版本的《推背圖》讖詩,可能揭示了中共退居「秦州」的原因。中共既然「張弓」到了「千里外」金、土、木三國的「長安」,那麼人家也會「張弓」反擊,核平帝都。於是,中共就不得西遷至「秦州」了。

金批本《推背圖》第46象:
https://i.imgur.com/eI1ipDZ.jpg
第四六象 己酉 ䷺ 坎下巽上 渙

讖曰:
   黯黯陰霾 殺不用刀
   萬人不死 一人難逃
頌曰:
   有一軍人身帶弓 只言我是白頭翁
   東邊門裏伏金劍 勇士後門入帝宮

聖歎曰:「此象疑君王昏瞶,一勇士仗義興兵、為民請命,故曰萬人不死一人難逃。」

在冷戰題材的讖書中,彈道飛彈稱為「弓」。中程、長程彈道飛彈稱為「中弓」。洲際彈道飛彈稱為「長弓」。「殺不用刀」與「身帶弓」呼應,暗示這一災難的原因是彈道飛彈。「白頭翁」如果理解成「白」字上有「翁」,即「公習」。「東邊門裏伏金劍,勇士後門入帝宮」,李世瑜收藏版《推背圖》作「手邊門裡伏金刀,無事離家入東京。」易經渙卦,有渙散、化解危險的意思。

《梅花詩》其八、其九、其十:
如棋世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
豹死猶留皮一襲,最佳秋色在長安。

火龍蟄起燕門秋,原璧應難趙氏收。
一院梨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須愁。

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复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

根據《梅花詩》的觀點,中共退居「秦州」時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西北烽煙」、「東客西盜」、「胡儿眼前」導致的「如棋世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共濟」主持各方與中共的和談,希望回到過去勾兌發財的日子,結果卻引發了「大難」。「豹死猶留皮一襲」,哈哈哈,這個可能是諷刺共產黨政權做臘肉。列寧、史達林、毛澤東等死後都被做成了臘肉,供粉紅膜拜。「豹死」音似暴死。「襲」是龍衣的合字。這裡的「最佳秋色……」或許暗示中共的哈佛才女總書記坐鎮長安。

第二階段,起義軍以強大的軍力控制了「燕門」(「火龍蟄起燕門秋」),使得連普通人都能看出,中共已經沒有再度統一中國大陸的可能了(「原璧應難趙氏收」)。這一階段,亂世仍未結束,因此是「連宵風雨」。「火龍」如果暗示年份的話,那麼這一期間的龍年有2036年(火龍年)、2048年(土龍年/黃龍年)。「燕門」如果是指(古長城的要塞)燕門郡的話,那麼燕門郡位於今天的山西右玉一帶。「原璧」指和氏璧,是漢地、中原的詩歌雅稱。

第三階段,是戰爭結束以後,諸夏已光復地區的經濟復甦。「欲將剝复問前因」的答案是易經中的名句「否極泰來」,也就是之前的戰亂造成的破壞太嚴重了。因此,戰後重建就呈現出「天地春」的景象。最後兩句講的可能是百年黃明以後的柳宋,因為「四海為家」暗示「宋」字。「寰中」是人間的意思。「承平」語出《漢書·食貨志》:「王莽因漢承平之業,匈奴稱藩,百蠻賓服」。

《燒餅歌》:
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人方罷休。炮响火煙迷去路,遷南遷北六三秋。
可憐難渡之門關,摘盡李花胡不還。黃牛山上有一洞,可投拾萬八千眾。
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難恕有罪無不罪,天下算來民盡瘁。
火風鼎,兩火初興定太平。火山旅,銀河織女讓牛星。

「可憐難渡之門關」,有些版本做「可憐難渡雁門關」。「火風鼎」在易經中是改朝換代的意思;「火山旅」是喪失家園、被流放的意思。織女星(天琴座α),在阿拉伯語中被稱為「落鷹星」。牛郎星(天鷹座α),又名大將軍,在阿拉伯語中被稱為「飛鷹星」。

金批本《推背圖》第49象:
https://i.imgur.com/KuFBJfh.jpg
第四九象 壬子 ䷁ 坤下坤上 坤

讖曰:
   山谷少人口 欲剿失其巢
   帝王稱弟兄 紛紛是英豪
頌曰:
   一個或人口內啼 分南分北分東西
   六爻占盡文明見 棋布星羅日月齊

聖歎曰:「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數然也。然有文明之象,當不如割據者之紛擾耳。」

窩小猜測,這一象是講中共退居「秦州」時期,中國大洪水,各路軍閥討共剿匪的事情。「六爻占盡」一語雙關。這可以理解為易學六爻,也就是「一三、二五、三六」的地利、人和、天時。這也可以理解為歷史路徑按易經坤卦從「初六」到「用六」的規律發展:秋霜警示世人寒冬將臨,然後是正大無習,再然後是有文采的人可守貞也可侍奉帝王,再然後是守口如瓶,再然後是穿樸實無華的褲子或裙子,再然後是一場血戰、新王朝誕生,最後是祝愿新王朝永遠堅守美德與誠信。

清抄彩繪本《推背圖》,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丙辰
影曰:黑墨作三叚一錠
詩曰:
   生家盡哭兒和女 殺盡三山見明主
   爛木將來塞北門 門門災患又還生

「三山」可能是指「匪」字。「明主」可能是指明天子黃將軍。

湯瑪仕 & 眾連登仔(英:七劍浣春秋)《願榮光歸香港》:
黎明來到 要光復 這香港
同行兒女 為正義 時代革命
祈求 民主與自由 萬世都不朽
我願榮光歸香港

「明」字暗示了中共「秦州」時期之後的朝代,國號是明。「同行」可能語出《彌迦書》:「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金批本《推背圖》第44象:
https://i.imgur.com/xRXudh9.jpg
第四四象 丁未 ䷿ 坎下離上 未濟

讖曰:
   日月麗天 群陰懾服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頌曰:
   中國而今有聖人 雖非豪傑也周成
   四夷重譯稱天子 否極泰來九國春

聖歎曰:「此象乃聖人復生,四夷來朝之兆,一大治也。」

「雙羽四足」可能是暗示「燕」字。如果「雙羽四足」用來表示「百靈(即名門望族)來朝」的目的地的話,那麼這有可能是指燕門郡,位於山西右玉一帶。根據大金人的說法,「周成」是周公和成王,也就是如同歷史上的周朝分封諸侯。

「日月麗天」語出易經「日月麗乎天」,有可能是指明天子黃將軍定國號為「明」的年份。而「雙羽四足」除了暗示「燕」字外,也可能是指雞狗年。這一時期的雞狗年有2041-2042年、2053-2054年。

易經未濟卦,本意是尚未渡河,引申為尚未得到援助。卦辭中有「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沒有得到援助的時候出征,是不吉利的;得到援助以後,甚至可以渡過大河)、「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靜待時機,是吉利的;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出征,事後會後悔。條件成熟後,大舉出兵討伐土匪,苦戰三年才獲勝,然後會得到大國的獎賞)這樣的話。

《步虛大師降壇預言》:
世宇三分,有聖人出。玄色其冠,龍彰其服。
天地復明,處治萬物。四海謳歌,蔭受其福。


【黃明九國時代(Kyūgoku period),天子分封諸侯。100年承平】

《乾坤萬年歌》:
那時走出草田來,手執金龍步玉堦。
清平海內中華定,南北同歸一統排。
誰知不許乾坤久,一百年來天上口。

「走出草田」就是「黃」字,應該是指分封九國諸侯的明天子黃將軍。「金龍」如果暗示年份,那麼金龍年是2060年。「南北同歸一統排」也有些版本作「南北同歸一統非」。按照大金人的說法,「排」就是聯邦的意思。「天上口」是「吳」字,可能暗示新的「張獻忠」吳將軍,也可能暗示天上開口,也就是彗星撞擊等,標誌著黃明九國時代的結束。

可能也是關於九國時代的其他預言:

《藏頭詩》:
太宗曰:「何為文明?」
淳風曰:「此人頭一瓮,兩手在天,兩足入地,腰縏九觔帶,身穿八丈衣。四海無內外,享福得安寧。秀士登紫殿,紅帽無一人。」

「兩手在天,兩足入地」可能暗示「黃」字。

金批本《推背圖》第47象:
https://i.imgur.com/Hy5UT0g.jpg
第四七象 庚戌 ䷅ 坎下乾上 訟

讖曰:
   偃武修文 紫微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評
頌曰:
   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舊書多讀到 義言一出見英明

聖歎曰:「此象有賢君下士、豪傑來歸之兆,蓋輔助得人,而帝不居德、王不居功,蒸蒸然有無為而治之盛。此一治也。」

「來自田間第一人」可能就是「黃」字。這裡「明」字出現了兩次。易經中的訟卦是指爭吵、訴訟的意思。這裡可能暗示「偃武」以後,大明聯邦舉行選舉,黃將軍勝出,就任聯邦總統。

《燒餅歌》:
一個鬍子大將軍,按劍馳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愛,永享九州金滿籯。
[...]
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咸亨一樣形。
琴瑟和諧成古道,左中興帝又中興。
五百年間出聖君,周流天下賢良輔。


《馬前課》:
第十二課 ●○○○○● 上中
拯患救難 是唯聖人
陽復而治 晦極生明
證曰:陰陽陽陽陽陰在卦為大過

《馬前課》也點出了國號「明」字。易經大過卦,含有把房子建得過大,而導致棟樑被壓得扭曲的意思。前朝中共國是大一統,而黃明是天子分封諸侯,允許各地自治、獨立,正好符合易經大過卦「棟橈,利有攸往,亨」(棟樑扭曲以後,最好就應該遷離這大房子,才能亨通)的說法。《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

易經大過卦的最後一句是「上六,過涉滅頂,凶,无咎」。《馬前課》以大過卦為證,可能暗示黃明最終被大海嘯所滅。

《金陵塔碑文》(民國27年版):
十九佳人五五歲,地靈人傑產新貴。 英雄拔盡石中毛,血流標桿萬人號。 頭生角,眼生光,庶民不用慌。國運興隆時日到,四時下種太平糧。

如果「十九佳人五五歲」是指100年間的黃明朝總統的話,平均每個總統的任期是五年多。民間有說法「頭生角,眼生光」是指黃明朝廷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用警車捉拿中共戰犯,因此「庶民不用慌」。

《步虛大師降壇預言》(句子順序有調整):
棺蓋定,功罪分。
茫茫海宇見承平,萬里山河處處青。
百年大事渾如夢,南朝金粉太平春。


金批本《推背圖》第51象:
https://i.imgur.com/S8i7Chb.jpg
第五一象 甲寅 ䷒ 兌下坤上 臨

讖曰:
   陰陽和 化以正
   坤順而感 後見堯舜
頌曰:
   誰云女子尚剛強 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見中天新氣象 卜年一六壽而康

聖歎曰:「此象乃明君得賢后之助,化行國內,重見昇平,又一治也。」

「明君」可能指的就是黃明的國君。易經臨卦是治理的意思。

清抄彩繪本《推背圖》,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戊申
影曰:一人紅袍騎馬,前三甲士。
詩曰:
   顏色黃開結子鮮 天子孫男多少年
   且問此王何日到 但此寰區永晏然

「黃」可能暗示黃總統。「結子」可能暗示結果實、子孫結。後面兩句是不是說彼時是黃總統像我們的蔡總統一樣,雖然名義是上大明聯邦或中華民國的總統,但是實際上九國各自自治。

九國時代結束於彗星事件。以下是可能關於彗星事件的其他預言:

金批本《推背圖》第52象:
https://i.imgur.com/ofEA4B8.jpg
第五二象 乙卯 ䷊ 乾下坤上 泰

讖曰:
   慧星乍見 不利東北
   踽踽何之 瞻彼樂國
頌曰:
   欃槍一點現東方 吳楚依然有帝王
   門外客來終不久 乾坤再造在角亢

聖歎曰:「此象主東北被夷人所擾,有遷避南方之兆。角亢,南極也。其後有明君出,驅逐外人,再慶昇平。」

近地彗星是可以被天文望遠鏡及早觀測到的,而這裡「彗星乍見」,暗示特權階級封鎖信息,普通人眼見異常明亮的彗星時才知不妙。「不利東北」,就是利西南。東亞窪地的西南部是青藏高原。「踽踽」(音同舉舉)語出《詩經》的「獨行踽踽」。「踽踽何之」的意思可能是,親人都死了,我孤零零的一個人應該去哪裡呢。「瞻」是向遠處看的意思。

「欃」粵音同蚕,普通話音同禪。「欃槍」是彗星的意思,其中「欃」字藏有「木兔」,可能是說彗星撞擊造成的亂世,直到西元2215木兔年才結束。「吳楚」可能是指(殘暴如黃巢、張獻忠的)吳將軍控制的湖北地區。

角宿是南十字星座。亢宿在旁邊。「角亢」就是正南方。東亞窪地的正南方大約是康頓尼亞、香港。「瞻彼樂國」呼應「角亢」,告訴了倖存的小朋友們,夜晚要向南十字星座的方向遠行。我康頓尼亞、大宋聯盟的勇武義士們擔憂這樣寫預言,會不會導致災後大量難民湧向南方,給公共賑災系統造成巨大壓力(笑)?

湯瑪仕 & 眾連登仔(英:七劍浣春秋)《願榮光歸香港》:
在晚星 墜落 徬徨午夜
迷霧裡 最遠處吹來 號角聲
捍自由 來齊集這裡 來全力抗對
勇氣 智慧 也永不滅

ㄣ,來投名參軍就好。就怕那種混吃混喝、打仗沒膽,衹識坑蒙拐騙的心術不正之輩。

《金陵塔碑文》(民國27年版):
一氣殺人千千萬,大羊殘暴過豺狼。 輕氣動山嶽,一線鐵難當。人逢猛虎難迴避,有福之人住山莊。 繁華市,變汪洋。高樓閣,變坭崗。 父母死,難埋葬。爹娘死,兒孫扛。 萬物同遭劫,蟲蟻亦遭殃。幸得大木兩條支大廈。 鳥飛羊走返家邦。能逢木兔方為壽,澤及群生樂且康。 有人識得其中意,富貴榮華百世昌。

層樓壘閣聳雲霄,車水馬龍竟夕囂。 淺水鯉魚終有難,百載繁華一夢消。

「一氣」可能指彗星。「大羊」可能暗示吳羊。「輕氣動山嶽」講的可能是彗星撞擊的衝擊波。「猛虎」可能是指張獻忠食人族。「繁華市,變汪洋。高樓閣,變坭崗」講的可能是彗星撞擊引發的大海嘯。

「大木兩條」是「林」字。「鳥飛」可能是北方胡虜(雙頭鷹旗)撤出的意思。「羊走」可能是吳羊敗亡的意思。「木兔」是「柳」字。這裡講,九國時代末年出現了彗星撞擊和大海嘯,而柳宋是在大海嘯以後一統山河的。

「淺水鯉魚」,一可能暗示短視、信息不靈通之人;二可能暗示沒能「住山莊」、為了小利逗留在沿海城市的人;三可能與淺水灣、鯉魚門有關,暗指(封鎖消息的)特權階級。他們可能雖然躲進了掩體,但是在海嘯後被憤怒的倖存者和柳宋軍團兵處決。

《燒餅歌》:
宮女勤針望夜月,乾坤有象重黃金。北方胡虜害生靈,更會南軍誅戮行。

如果是在月明之夜都能看見這顆彗星的話,那麼這彗星的視星等(apparent magnitude)比織女星還亮。

【柳宋時代(Ryūsō period),一統山河。約209年四海治世】

《乾坤萬年歌》:
木邊一兔走將來,自在為君不動手。
又為棉木定山河,四海無波二百九。

「木邊一兔」可能是「柳」字。「棉木」是「宋」。寶蓋頭「宀」的讀音就是「棉」。《幼學瓊林》中有「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的話。因此,「四海無波」可能有聖人治世、在四塊大陸上實行神權統治的意思。

可能也是關於柳宋時代的其他預言:

金批本《推背圖》第54象:
https://i.imgur.com/GHgt2NR.jpg
第五四象 丁巳 ䷪ 乾下兌上 夬

讖曰:
   磊磊落落 殘棋一局
   啄息苟安 雖笑亦哭
頌曰:
   不分牛鼠與牛羊 去毛存鞟尚稱強
   寰中自有真龍出 九曲黃河水不黃

聖歎曰:「此象有實去名存之兆。或如周末時,號令不行,尚頒止朔,亦久合必分之徵也 。」

這可能講柳宋初年,取代黃明,標誌著明天子分封諸侯的九國時代的結束。「磊磊落落」暗示光明磊落。「去毛存鞟」就是去毛存皮,可能是說彗星大海嘯以後的黃明九國殘餘,後勤體系瓦房店不堪,衹有土拔鼠等小動物吃,卻要互相進攻、爭霸。而柳宋軍團的後勤補給應該十分強勁(有牛羊肉吃)。

易經夬卦,其「夬」字可以理解為「決」。澤天夬,就是漫天萬里都有大暴雨的意思,引申為飢荒、秩序崩潰、大洪水。夬卦的卦辭中有「夬,揚于王庭」(在亂世中,公開處決大批罪犯)、「莫夜有戎」(黃昏和夜晚有武裝賊人來犯)、「牽羊悔亡,聞言不信」(後悔沒有把羊綁起來,當初沒能聽信告誡)、「无號,終有凶」(如果在多數民眾不支持的情況下稱王稱霸,那麼最終會有凶險的結局)這類的話,暗示被柳宋所滅的各路軍閥不得民心,徒有黃明諸侯國的虛名,卻沒有宋天子柳將軍「健而悅,決而和」那種在亂世中重建秩序、贏得民心的品質。

《馬前課》:
第十三課 ○●●○○○ 上中
賢不遺野 天下一家
無名無德 光耀中華
證曰:陽陰陰陽陽陽在卦為大畜

我猜測,「賢不遺野」可能是指彗星撞擊以後,人類文明差點終結。而如果住在山莊的倖存賢士,由於害怕賊匪,繼續隱居在山野的話,是不利於重建文明的。因此,柳將軍把他們請出來,應算一樣功績。「天下一家」暗示「宋」的國號。「無名無德」可能講帝國暮年的官員匿名制和遍地缺德惡行。「光耀中華」極為隱晦,用古代儒家占星術語「光耀」(《說日》:「夜無光耀,星乃見…」)暗示柳宋帝國末期,星月旗的伊斯蘭土元入主,柳宋遂喪失中原。

易經的大畜卦,本意是蓄養很多牲畜,卦辭中還有「童牛之牿」(把小牛的角牿起來)、「豶豕之牙」(把豬閹割使其不咬人)之類的話。用大畜卦來證柳宋,這很不樂觀。可能是說柳宋朝廷,把國民當畜生養,不僅嚴禁持槍習武,而且連生育權都加以限制。

金批本《推背圖》第58象:
https://i.imgur.com/VbHESFm.jpg
第五八象 辛酉 ䷮ 坎下兌上 困

讖曰:
   大亂平 四夷服
   稱弟兄 六七國
頌曰:
   烽烟淨盡海無波 稱帝稱王又統和
   猶有煞星隱西北 未能遍唱太平歌

聖歎曰:「此象有四夷來王,海不揚波之兆。惜乎,西北一隅尚未平靖。猶有遺憾,又一治也。」

「大亂平,四夷服」,其隱含主語的政權不僅平定了東亞大陸的戰亂,還航海遠征外國。咦?中國什麼時代有如此實力?應該就是柳宋初年啦。彗星事件後,柳宋較早安邦定國,然後依靠其一統東亞的雄厚實力,以大帆船、陸戰隊遠征海外,冊封王侯,並成為了基督教陣營的宗主國。《乾坤萬年歌》的「四海無波」和這裡的「海無波」可能暗示沒有再發生彗星撞擊,也暗示柳宋行神權統治。「波」與「和」呼應出現,可能暗示像《西伐利亞和約》一樣的和談,標誌著彗星亂世時期的結束。「西北」可能指大元大土耳其國,當時還衹是地區強權,不過憑藉其中東原油和伊斯蘭教,最終強勢擴張,成為了柳宋亡國的「煞星」。「太平歌」可能指基督教讚美詩歌。

易經困卦,本意是地上的水乾渴。第58象選了困卦,可能暗示預言講述的是彗星大海嘯退去不久的事。

《藏頭詩》:
太宗曰:「亂後如何?」
淳風曰:「大亂之後,又有真主出焉。無口無目,無手無足,觀之不見人,聽之不聞聲。當是時也,天下文明,皆知禮俗、尚淳厚。三代而後,此為有道之世也。」

這位柳宋的開國之君,《乾坤萬年歌》說他「自在為君不動手」;《馬前課》說他「無名無德」;《藏頭詩》說他「無口無目,無手無足,觀之不見人,聽之不聞聲」。這是什麼意思,讓人有些困惑。窩小猜測,會不會是像《戰鎚40K》中的神皇,被人致命一擊後成了植物人,然而卻被萬千信眾供奉在永恆宮殿中,繼續擔任人類帝國的領袖?

金批本《推背圖》第59象:
https://i.imgur.com/7iCa7qM.jpg
第五九象 壬戌 ䷞ 艮下兌上 咸

讖曰:
   無城無府 無爾無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頌曰:
   一人為大世界福 手執籤筒拔去竹
   紅黃黑白不分明 東南西北盡和睦

聖歎曰:「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際,飲和食德,當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數已終,其或反本歸原,還於混噩歟。」

「天下一家」,把「天」的第一橫取下來,旋轉90度,放在下面,再加一個寶蓋頭,就是「宋」字。

這一象應該是講《中國預言七種》的仙人作者們,也就是清溪散人的道院漢學家們,參觀柳宋歷史博物館和建築遺跡的時候發出的感慨。「無城無府」暗示後來土元滅柳宋時,戰火破壞很嚴重。因此,前柳宋的建築沒有流傳下來。「治臻」可能暗指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柳宋、土元相爭時,由於土元控制中東石油產區,因此柳宋研發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新能源技術,與之對抗(從神學的角度講,這彷彿是在召喚妖魔來對抗神的意志,凶)。「大化」暗示(西元645年日本的)大化改新,也就是搞大一統中央集權、搞「缺少土豪的世界」(劉仲敬語)。

「手執籤筒拔去竹」可能是說仙人作者們,一邊品嚐按柳宋古法釀製的酒,一邊撰寫《推背圖》等預言。「紅黃黑白」可能是暗示那時,大元大土耳其國(紅底白星月旗)和大宋民國(黑底金十字旗)都已經成為歷史;也可能是這兩大宗教不再分割(遙遠未來的)大明的意思。

金聖歎批文(揣着明白裝糊塗)中「人生其際,飲和食德,當不知若何愉快也」意思是,凡人如果生在柳宋時代,享受着華夏文明巔峰時期的料理、禮儀、和音樂,那是多麼愉快美好的樣子,仙人作者們衹能羨慕啊~。「反本歸原」暗示「反本歸元」,意思可能是柳宋的殘兵敗將偏安香港島等海島、大陸上沒跑的宋人歸順土元。易經的咸卦,意思是感慨、羨慕。

我們這些生在華夏文明尚是活生生的文明時的諸夏人,恐怕不會認為柳宋是個什麼好政權。貧富懸殊、費拉不堪、內捲化嚴重,粵港權貴頤指氣使,白宋菁英盛氣凌人。宋國特權階級控制政府,壟斷商業,貪汙腐敗,喪盡民心。港宋當局高壓禁絕槍支彈藥、嚴禁民間習武、嚴禁民間自建長槍黨民兵。如果柳宋平民,在窮凶極惡的政府黑警前來絕育殺嬰之時,手無寸鐵,那麼,柳宋平民又如何能在土元「豺狼」蜂擁入關之年,捍衛自己的信仰、祖國、和家庭呢。

湯瑪仕 & 眾連登仔(英:七劍浣春秋)《願榮光歸香港》:
何以 這恐懼 抹不走
何以 為信念 從沒退後
何解 血在流 但邁進聲 響透
建自由 光輝 香港

「抹」字藏有柳宋的國號。「為信念」、「血在流」,可能暗示柳宋當局以「穆斯林生育限制法」來控制穆斯林人口,結果穆斯林越禁越多。最終,柳宋當局氣急敗壞,來了個逆向版「亞美尼亞大屠殺」,引爆天怒人怨,全球譴責,大哈里發宣布對宋聖戰。然後,就情況大不妙了。(你們就不能學學歷史上的鄂圖曼帝國,讓每個教派都成立米利特,然後教派自治麼。劉仲敬怎麼講的,要相信自發秩序啊~。這下好,直接把基督教陣營加速到滅亡,萬千基督徒給穆斯林跪下,做奴做婢兩百年。)

金批本《推背圖》第56象:
https://i.imgur.com/nIBxmzg.jpg
第五六象 己未 ䷇ 坤下坎上 比

讖曰:
   飛者非鳥 潛者非魚
   戰不在兵 造化遊戲
頌曰:
   海疆萬里盡雲烟 上迄雲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 干戈未接禍連天

聖歎曰:「此象行軍用火,即亂不在兵之意。頌云海疆萬里,則戰爭之烈,不僅在于中國也。」

我猜測這是說由於上述矛盾,柳宋(五行屬水)後期與土元(五行屬火)開戰。「造化遊戲」暗示宗教戰爭。「戰不在兵」呼應「金母木公工幻弄」,可能暗示柳宋與土元的衝突,背後是由「金」國國母、「木」國公爵的認知戰和假情報煽動而誘發的。易經比卦中有「不寧方來,後夫凶」(不安寧的各國選擇了歸順。最後遲遲不歸順的國家,凶)、「比之无首,凶」(領袖沒有了以後才歸順,凶)這樣的話。

金批本《推背圖》第50象:
https://i.imgur.com/jGudMra.jpg
第五十象 癸丑 ䷗ 震下坤上 復

讖曰:
   水火相戰 時窮則變
   貞下起元 獸貴人賤
頌曰:
   虎頭人遇虎頭年 白米盈倉不值錢
   豺狼結隊街中走 撥盡風雲始見天

聖歎曰:「此象遇寅年必遭大亂。君昏臣暴,下民無生息之日,又一亂也。」

我預感這個「虎頭人遇虎頭年,白米盈倉不值錢」頗有柳宋末年,「八個大大」("al-Baghdadi")入關之徵兆。俗話說,災禍來時「有槍的沒有餓死的,餓死的都是有糧的」。既然「白米盈倉不值錢」,那麼值錢的是什麼呢?應該就是槍支彈藥。

易經復卦,本意是回家,卦辭中有「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這樣的話。

這一象可能是描述土元滅柳宋時,土元軍攻入關內,征服柳宋的慘象。「時窮」、「虎頭年」、「風雲」濃密竟然遮住了天空,這些可能暗示宋元大戰的同時,世界正經歷(由於核戰爭或者火山爆發導致的)無夏之年。

《藏頭詩》:
太宗曰:「如是者幾何年?」
淳風曰:「如是者二百八十年。迨後,立不立,天下無日;坐不坐,地下無貨。安之曰安,一不成;危之曰危,二不成,而混世之王出焉。男女皆去衣而行,禽獸皆著衣而走,海內之地幾無人類矣。幸太原有人主之分,而天下始平。」

「天下無日」暗示星月,是大元大土耳其國旗。「男女皆去衣而行,禽獸皆著衣而走」大概就是描寫伊斯蘭性聖戰(taharrush)的可怕景象。

《燒餅歌》:
聖人能化亂淵源,八面夷人進貢臨。
[...]
匹馬單騎安外國,眾君揖讓留三星。

「聖人」可能是指柳將軍。「亂淵源」可能是指彗星海嘯後的幾十年黑暗時期。「匹馬單騎安外國」,這似乎是借古喻今。法國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當年就是「匹馬單騎安外國」。「留三星」可能是指柳宋被土元滅國後,其殘存勢力退居到了(比如說台灣、英倫、香港島這樣的)三個海島。

李世瑜收藏版《推背圖》:
第63象 丙寅 雷山小過

圖說:樹上掛一弓,岸上有一豬,水中有一鱉。
詩:
   一止存心直四休,將弓掛在柳梢頭。
   八牛枉費千斤力,依舊還元二百秋。

這應該是講柳宋末年。「柳」就是指柳宋。「八牛」是「朱」字,可能是柳宋的抗土將領,為了捍衛聖心而頑抗土軍。「元」應該是指(大約西元25世紀初)一統東亞大陸的土元(蘇丹時期約200年,憲政時期約250年),而不是蒙元(1271-1368,總計97年)。

「柳梢頭」和「千斤力」呼應,這很科幻。是不是說柳宋末年像電遊《命令與征服》的全球防禦組織(GDI)一樣,雖然科技先進,但是由於四塊大陸超過一半都被諾德兄弟會(Brotherhood of Nod)所佔,因此發射數千枚運載火箭,在近地軌道建了一座巨型空間站,以此與之對抗?

金批本《推背圖》第48象:
https://i.imgur.com/tczYsVU.jpg
第四八象 辛亥 ䷌ 離下乾上 同人

讖曰:
   卯午之間 厥象維離
   八牛牽動 雍雍熙熙
頌曰:
   水火既濟人民吉 手執金戈不殺賊
   五十年中一將臣 青青草自田間出

聖歎曰:「此象疑一朱姓與一苗姓爭朝綱,而朱姓有以德服人之化。龍蛇相鬥,想在辰巳之年,其建都或在南方。」

「卯午之間」可能暗示柳宋(五行屬水)與土元(五行屬火)之間。這可能講的是柳宋戰敗後,朱將軍的空間站和退居海島的基督徒民兵。可能與無夏之年、與土元滅柳宋(金批本推背圖第50象)有關的西元2430年是庚寅年。其後的「辰巳之年」有2432-2433年、2444-2445年、2456-2457年等等。易經同人卦,本意是周天子會見諸侯,引申為和談、商討。

清抄彩繪本《推背圖》,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丁巳
影曰:一河源四泒,上有三山錦一幅。
詩曰:
   此時兵亂知多少 五帝三王分土早
   憂家憂國小人民 直待人王學古老

「人王」是「全」字。這四句詩可能總結了柳宋失敗的教訓,也就是搞大一統,使國民過於依賴中央政府,而沒有像「五帝三王」那樣「分土早」。這使得政府軍,不敵天災和兵亂而潰敗時,宋國的費拉基督徒卻缺乏民兵和自組織。於是,柳宋境內很多地方都成了「張獻忠地區」。最終,宋人不得不跪迎土軍入關。

「分土」可能一語雙關,既指應該儘早分封國土,也指如果及早分裂的話,一些宋人國家就能夠從大元大土耳其國分離了。「三山錦」就是三個海島的繪畫,可能暗示柳宋殘兵所退守的三個海島。

【土元時代(Togen period)。200 + 250 = 約450年】

《乾坤萬年歌》:
王上有人雞上火,一番更變不須說。
此時建國又一兀,君正臣賢垂黼黻。
平定四海息干戈,二百年來為社稷。
二百五十年中好,江南走出釗頭卯。
[...]

「王上有人」是「全」字,同時也暗示神權國家、蘇丹上面還有全地大哈里發。「雞上火」是火雞(Turkey),可能是大土耳其國的蔑稱。「一兀」是元。「不須說」暗含有《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中「言之慟心,談之汙舌」的意思。「君正臣賢垂黼黻」倒是很符合過去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政治文化。「二百年來為社稷」可能暗示200年蘇丹時期。「二百五十年中好」可能指250年坦誌麥特(改革重組)時期。「釗頭卯」即「劉」字。劉將軍起兵,標誌著土元時代的結束。

「一番更變不須說」,有些版本作「一番更變称胡虜」,大概是說宋人戴上白帽、頭巾,皈依伊斯蘭教的意思。

可能也是關於土元時代的其他預言:

台北國家圖書館《中國預言八種》,白鶴山僧守元在《馬前課》後的評語:
至十四課止者,兩次來複之期也。殿以未濟,以見此後又一元矣。

易經「未濟」是沒能渡過大河或海峽的意思。「又一元」就是第二個元朝,即伊斯蘭教土元。

《燒餅歌》:
上元復轉氣運開,大修文武聖主裁。上下三元無倒置,衣冠文物一齊來。
七元無錯又三元,大開文風考對聯。猴子沐盤雞逃架,犬吠豬鳴太平年。

「聖主」應該是指大元蘇丹。伊斯蘭教都征服東亞窪地了,「大修文」就好了,為何要「大修文武」呢?這應該是說,土元衹是統一了大陸體系,沒能吞掉海洋體系。「猴子」、「雞」、「犬」、「豬」,剛好是十二生肖中的最後四個。「沐盤」是淋浴普及前,古人洗澡時向身體潑水所用的盤子。有些工藝精美的皇宮沐盤成為了後世的博物館展品。

《藏頭詩》:
太宗曰:「此後復何如?」
淳風曰:「此後衣冠文物之世。而大聖生於言午,相之者又桑中,白玉上黃盤河中。而天下有三日,地無一石。生在此時者,皆享莫大之福也。」

「大聖」可能是指大元蘇丹。「桑中」語出《詩經》,意思是約會、婚戀。

湯瑪仕 & 眾連登仔(英:七劍浣春秋)《願榮光歸香港》:
何以 這土地 淚再流
何以 令眾人 亦憤恨
昂首 拒默沉 吶喊聲 響透
盼自由 歸於 這裡

「土地」可能暗示被土元征服之地。「淚再流」、「拒默沉」可能暗示在伊斯蘭教法下,基督徒女奴起訴穆斯林男主人虐待,需要有男性穆斯林做人證。而這在實踐中是幾乎不可能的。這就使得土元200年蘇丹時期的萬千基督徒女奴,在遭到穆斯林男主人的虐待時,沒有公正的渠道申冤。而貿然去法庭上訴的話,一旦法官認為證據不成立,反而會涉嫌誣告,甚至被關進伊斯蘭宗教警察的特殊監獄,受盡折磨。

土元可能因此重蹈覆轍,像晚期的鄂圖曼帝國一樣,由於奴隸問題,國內遍地示威,國外被憤怒的基督教國家制裁。於是,蘇丹不得不坦志麥特(改革重組)、改行憲政。1839年,鄂圖曼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Sultan Abdülmecid)頒布《花廳御詔》,宣布:
「在法律面前,所有鄂圖曼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一律平等。」

《燒餅歌》前言:
帝曰:「雖然自古興亡原有一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
基曰:「洩漏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方敢冒奏。」
帝即賜以免死金牌,基謝恩畢,奏曰:「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方終滅北方興,雖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原有一定」可能暗示土元曾一統天下。

【南北朝時代(Nanboku-chō period)、劉將軍起義。年數不詳,可能不到100年】

《乾坤萬年歌》:
[...]江南走出釗頭卯。
一兀山河又二分。幸不全亡莫嫌小。
兩主相和百忙中。治世天子一ㄙ弓。

「釗頭卯」即「劉」字。「一兀」是元。「兩主相和百忙中」,有些《乾坤萬年歌》的版本作「兩主相和百歲中」。有可能是《中國預言七種》的清溪散人認為這裡「百忙」比「百歲」更好。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說明南北朝時代的起止時間比較模糊。另外,按照窩小對地緣政治的直覺,南北朝時代的北元大土耳其國,其勢力圈可能以西安為其東亞的要地,也就是絲綢之路的東端。

可能也是關於南北朝時代的其他預言:

《藏頭詩》:
太宗曰:「若此者多少年?」
淳風曰:「如此者六百年。後來,天出口,山內水鳴,始壞國家。於是,人民惶惶,魔王生焉。人皆四目,牛無足,頭生於背,尾生於口,而天下大亂。有口者曰妖,二目者曰魔。鼠生當陽,群魔盡焉。背上生子,腰中出手,天上無星辰,地下無山河。幸有向日之主出焉,貧者憐之,富者仰之,而人皆享福。當時,二人一處生,二天不外走,大者須供,小者又要走。」

「天出口」可以理解為土元末年,可能又有彗星或小行星撞擊,衹是破壞沒有九國末年嚴重。「魔王」可能就是在這樣的亂世產生的。

《燒餅歌》:
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
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

「一戊丁」可能是「成」字。土元末年可能出現了某種大災,因此才講「流離散亂」。

【弘天子時代(Kō-tenshi period),一統四海。約200年】

《乾坤萬年歌》:
[...]治世天子一ㄙ弓。
江南江北各平定。一統山河四海同。
二百年來為正主。一渡顛危猴上水。
別枝開花果兒紅。復取江南如舊許。

「ㄙ弓」是「弘」。這個弘天子有可能是興起了一個類似於歷史上大英帝國的海權超級大國,因此他才會先平定東南沿海(「江南」)的劉將軍,然後再平定內陸(「江北」)的北元政權。「四海同」也暗示了這一點。弘天子時代可能是我們所在的鐵器時代文明的巔峰和最後兩個百年。此後文明大崩潰,世界進入黑暗時代。

至於弘天子時代的國號,我猜有可能是藏在「治世天子」中的「天」字。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一時代也可以稱為「弘天時代」(Kōten period)。

在弘天子時代末年,「別枝開花果兒紅」似乎是指王位繼承權危機,側室的兒子率領海軍叛變,再度像200年前(西元28~29世紀)的弘天子一樣,(在水猴年)以登陸戰的形式攻取江南(「復取江南如舊許」),標誌著弘天子時代的結束。

可能也是關於弘天子時代的其他預言:

金批本《推背圖》第57象:
https://i.imgur.com/RzDTHSN.jpg
第五七象 庚申 ䷹ 兌下兌上 兌

讖曰:
   物極必反 以毒制毒
   三尺童子 四夷讋服
頌曰:
   坎離相剋見天倪 天使斯人弭殺機
   不信奇才產吳越 重洋從此戢兵師

聖歎曰:「此象言吳越之間有一童子,能出奇制勝,將燎原之火撲滅淨盡,而厄運自此終矣,又一治也。」

「坎離」對應水和火,可能暗指五行意義上的弘天子海洋帝國與北元大土耳其國。「相剋」,在五行中,水剋火。「天倪」本意是天涯、自然的分際,這裡「見天倪」可能暗示這一象講的是弘天子建功立業、開創天朝的故事。金聖嘆批文(明白裝糊塗)中的「燎原之火」可能暗示「燎元之火」,也就是前朝土元崩潰後,南北朝時代各地衝突戰亂的景象。「厄運自此終矣」可能暗示伊斯蘭教統治東亞時期的終結。

「以毒制毒」可能暗示這位「童子」、「奇才」是將來會孕育新文明的鐵器時代末期新宗教的領袖。亞伯拉罕哲學,就是在青銅器晚期文明大崩潰前的最後兩百年誕生的。對於今人來說,亞伯拉罕哲學是美好的傳統和家庭價值觀。然而,對於青銅器時代背信棄義、食人扒皮的索多瑪人來說,亞伯拉罕部落則是佔山割據的宗教極端主義。如果土元帝國崩潰後的南北朝時代充斥著物質主義和伊斯蘭極端主義(「物極必反」),那麼這名「童子」率領(同樣被認為是極端主義的)新興天教軍隊平定重洋,就會很符合「以毒制毒」這四個字。

易經兌卦,本意是交談、說服。卦辭中有「九二,孚兌,吉,悔亡」(有誠信的兩人對話,是吉利的事,不會後悔)、「九五,孚于剝,有厲」(如果相信邪道的話,會有危險)這樣的話。另外,「兌」也可以理解為「悅」的古字。此象標題中「兌」字出現了三次,讀起來很像拉丁語的gloria連唱三次、希伯來語的hallelujah連唱三次,或者阿拉伯語的mashallah連唱三次,可能暗示這位「奇才」是亞伯拉罕諸教所預言的下一位先知。

《藏頭詩》:
太宗曰:「以後何如?」
淳風曰:「此後二百年間,雖治亂相循,然不至於大亂。過此以往,海內又有海,天上更有天,人馬東南走,苦死中原人。有也常在側,貓兒不輕身。見之者曰有耳,視之者曰無形,而天下大亂者,六十餘年。」


【中國黑暗時代(Ankoku period)。約200年】

《乾坤萬年歌》:
二百年來衰氣運,任君保重成何濟。

「衰氣運」的黑暗時代成因,可能與歷史上的西羅馬帝國末年相似,也有可能是自然災害,比如說地球進入了一個小冰川時期。

可能也是關於黑暗時代的其他預言:

《藏頭詩》:
太宗曰:「此後又如何?」
淳風曰:「此後一治一亂,兩兩相至。酉戌之年,人數盡矣,天地合矣。」
太宗歎曰:「噫,朕知之矣!」


【潘天子時代(Han-tenshi period)。約900年】

《乾坤萬年歌》:
水邊田上米郎來,直入長安為皇帝。
行仁行義立乾坤,子子孫孫三十世。
我今只算萬年終,剝復循環理無窮。
知音君子詳此數,今古存亡一貫通。

「水邊田上米」可能是「潘」字。「直入長安為皇帝」,《中國預言八種》的版本作「直入長安加整頓」。

至於潘天子時代的國號,我猜有可能是藏在「直入長安」中的「安」字。原因是,「安」這個字正好難拆。「棉女」?「家下女」?「女上家」?聽起來都不倫不類的。如果潘天子的政權以「安」為國號,那麼這一時代也可以稱為「潘安時代」(Han-an period)。

「三十世」是900年。潘天子的安朝為何如此長命?我腦洞一下,猜測那時候安朝可能發展出了先進的科技,通過虛擬現實,用過去的戰爭選拔當代青年中的貴族,這就實現了文明季候論中長盛不衰的可能。然而,安朝最終還是三十世而亡了。是什麼原因呢?我猜測有可能是安朝最後兩百年,各宗教、各族群的利益沒有協調好,導致小規模的抗爭長期化,變成中等規模的動盪,然後升級成大規模的起義,再來了一次「黎明來到,光復香港」。於是,潘安朝廷不得不改制、放權,不久以後就改朝換代了。

可能也是關於潘天子時代的其他預言:

金批本《推背圖》第53象:
https://i.imgur.com/vvAqu3A.jpg
第五三象 丙辰 ䷡ 乾下震上 大壯

讖曰:
   關中天子 禮賢下士
   順天休命 半老有子
頌曰:
   一個孝子自西來 手握乾綱天下安
   域中兩見旌旗美 前人不及後人才

聖歎曰:「此象乃一秦姓名孝者,登極關中,控制南北,或以秦為國號,此一治也。」

「天子」可能暗示潘天子是弘天先知的後裔。「禮賢下士」是禮遇有德與有才之人的意思。「乾綱」可能是指天教的天條。「天下安」中有「安」字,可能暗示安朝一統天下,可能也同時暗示(天朝名存實亡的)黑暗時代之後是安朝。隨後的「域」可以看作沒有方框的「國」,暗示那時的東亞已經成為了安朝的一個地區。金聖歎批文(明白裝糊塗)中的「秦姓」可能以字面暗示姓秦,也可能是來自於秦百家姓的姓氏,比如「…雲蘇潘葛…」中的「潘」姓。「關中」位於今西安市及附近,彼時可能是「東方的伊斯坦堡」、前土元帝國的舊都。

易經的大壯卦有強盛的意思,也有「大戕」的意思。大壯卦的卦辭中有「大壯,利貞」(掌握強大的武力,有利於構建秩序和誠信)、「小人用壯,君子用罔」(小人使用蠻力,君子運用計謀)、「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公羊把角撞入藩籬,拔不出來,又無力把藩籬衝碎,這是沒有好處的。相反,冷靜一點,最終會有好的結果。)

【安朝以後】

安朝以後是什麼朝代呢?我大膽猜想一下,有可能是「日月循環,周而復始」(金批本《推背圖》第一象)所暗示的明朝和周朝,再度天子分封諸侯。

【後語】

窩小水平有限,以上不免存在錯漏,拍磚請品蔥各位志士輕拍。本文涉及聖賢言語,內容又較長,原本存在大量錯字和疏漏。因此,窩小在發表後進行了多次編輯、訂正,願不冒犯天父。

最後,允許我引用易學愛好者wei lee請教大金人老師時的一段話:

我想從動機方面胡謅幾句推背圖,請教於大金人老師,我想能費心做出這麼多準確預言的高人,又不留名他絕對不可能是閒著無聊才做的,必定是有些動機。

姑且假定“清溪散人”熟知未來的歷史走向,之後才編寫的這個預言那我猜想其目的之一或許是為了最後在關鍵的節點來改變歷史的發展。基於此可以推論將來華夏民族的命運一定是極為不妙,搞不好被開除球籍也有可能。道理很簡單,如果華夏未來的運勢極好,那麼清溪散人就絕對不會試圖去通過預言改變華夏向好的趨勢。[...]

目的之二, 我猜想“清溪散人”思考了推演窮盡了多種華夏歷史發展的可能發展的路徑之後,依然得出了不妙前景,其結果不可改變,不可影響, 回天無力,那麼,盡量把書寫的令絕大多數人解不出,看不懂,便可以篩選出少數那些真正能讀懂推背圖的人,或許會按照“清溪散人”的指點,在不影響歷史發展和預言未來的準確性的前提下,盡量做出安全的選擇,後世的高人們或“大隱隱於朝”,或“小隱隱於野”,或遠避海外,子孫以降不再自認為華夏子孫。如此也是功德無量。

PS,以本人對當今國際局勢的觀察,基督教的一元復興正在逐漸明顯,單純經濟上的全球化由於收到各國文化和體制的制約,已經走不下去,如果我們假定地球人的文明還能向上發展,衝出太陽系,必定會要求全體地球人在經濟政治和思想上走向一元統一而不是分散的多元化發展,否則我們會面臨低效和巨大資源浪費。這個過程應該會導致大部分的弱勢文化融合,消逝在歷史長河裡,華夏文化如果總是站在普世價值的對立面,其結果將是可想而知的,從這次疫情的發展我想各位“金友”們就能看的很分明。

PS,一直以來大金人老師給了眾多啟發和思考,再次感謝,祝平安。
1
分享 2021-09-18

2 个评论

《乾坤萬年歌》是中國本位的預言書,諸夏愛國者應努力令書中不利於中國的預言成真,利於中國的預言不成真。
窩小人家在編排出來以上編年體朝代以後,感到金批本《推背圖》裡面最恐怖的就是第50象。這一象講的是柳宋末年,「八個大大」("al-Baghdadi")入關、柳宋亡國時的暗黑、血腥、悲慘之景象。以下詳解。

【歷史背景】

柳宋是彗星撞地球以後,粵港地區以柳將軍為領袖的倖存者,擊敗各地窮兵黷武、以「牛鼠」為食的匪幫以後,一統東亞,而建立的大帝國。這個帝國的工業區可能位於受彗星海嘯破壞較少的青藏高原,而原漢地十八省則是她的富饒農業區。按今人對國名的審美,柳宋的正式國號,我猜是「大宋民國」(Republic of Sung)。

金批本《推背圖》第52象暗示柳宋的起源地和首都在「角亢」。角宿是南十字星座。亢宿在旁邊。漢地的正南方是香港。因此,香港,或者稱香京,可能就是大宋民國的首都。不在青藏高原建一個類似於《戰鎚40K》的雪山聖城為都,而是在海洋貿易的樞紐建立香京,這說明柳宋是一個親海洋體系的政權,依賴海洋貿易。那麼,她的海外貿易夥伴是誰呢?我認為,應該就是歐美的基督教諸王國,而大宋民國自身,正是一個費拉基督教大帝國。所謂費拉基督教,就是「左手聖經右手槍」的亞伯拉罕真理,祗學愛與和平那一半的基督教。

東南沿海的海港經貿區,加上青藏高原的科技、工業區,這在夜間從衛星看,就是一個大U型(或者按古地圖坐北朝南,就是一個交集的符號∩)。講風水的話,這有很不祥的徵兆。

從《乾坤萬年歌》可知,柳宋在彗星撞地球後,興旺發展了兩百多年,中後期應該是成為了超級大國、基督教陣營的第一列強,科技和海軍世界第一。《馬前課》的作者陰陽怪氣地稱讚她是「無名無德,光耀中華」(然後又用「明者自明,昧者自昧」八個字加以評價)。

柳宋的社會結構,我猜應該包括極少數的柳系元老後裔,也就是粵港基督新教財閥;大量初期由於熱烈支持柳將軍,而成為平民的黃宋國人;再就是北美,因彗星事件,紅脖大批湧入避難海岸,圈地和排擠世俗派白人,那麼這些世俗派白人裡面的專家(也就是可以通過移民局這一關)的,很多就會移民大宋民國、歸化成白宋國人。長此以往,兩百多年,白宋國人應該已經自成一個階級,也就是大宋民國的上層中產、特權階級,是支撐大宋民國科技、商業、和海軍霸業的棟樑。

柳宋必然面對一個極度不好的外部環境。彗星撞地球這種災難,將會使得西方無力再繼承以前大英、美國的解體鄂圖曼戰略。這個戰略是祗有基督教世界在實力上遠強於土耳其的時候,才可能維繫的。不然,土耳其就會「或躍在淵,飛龍在天」,通過統一中東,而控制全球60%的原油生產,並成為伊斯蘭教征服世界的強勁引擎。由於猾人喜歡稱霸,大宋民國,作為基督教陣營的宗主國,大哥總要保護小弟,就會在五洲四海到處駐軍、參戰,使得國運更加不樂觀。假設在彗星撞擊以後170年,柳宋的海洋勢力圈就受到了強勢擴張的伊斯蘭教衝擊,那麼到金批本《推背圖》第50象的柳宋末年,大宋民國已經在戰事中苦撐了39年。

第五十象 癸丑 ䷗ 震下坤上 復

讖曰:
   水火相戰 時窮則變
   貞下起元 獸貴人賤
頌曰:
   虎頭人遇虎頭年 白米盈倉不值錢
   豺狼結隊街中走 撥盡風雲始見天

聖歎曰:「此象遇寅年必遭大亂。君昏臣暴,下民無生息之日,又一亂也。」


【時代定錨】

讖曰裡面有個「起元」,暗示講元朝初期的事。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元朝。一個是1271-1368年的蒙元,另一個是大約2370-2820年的土元。蒙元滅南宋,其五行元素是金、木。土元滅柳宋,其五行元素是火、水。讖曰首二字就是「水火」,因此可以確定是土元滅柳宋沒錯。

【虎頭人遇虎頭年】

老虎有什麼特點?老虎愛吃人。這一句的字面意思似乎是,食人軍閥遇到了食人之年。為何會出現食人之年?泛讀一下,最後一句是「撥盡風雲始見天」,似乎暗示原因。我大宋民國,萬里江山、千里洋場,竟然會有風雲把其全部遮住?!我猜測,應該是柳宋末年出現了類似於1815年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爆發的情況,導致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遮天蔽日,造成了1816的無夏之年(Year Without a Summer)。我也聽說過,有易學家猜測是爆發了核戰爭,導致了類似的無夏之年。

如果連科技、海軍世界第一的大宋民國都無法維持治安和秩序,導致境內出現食人軍閥的話,那麼這個災難應該是很嚴重。

「虎」也指出了這一食人之年是虎年。2370年就是虎年。金聖歎批註也說了「寅年」。2370年正是庚寅年。

當然,讀者也可以援引姨學,說中國人本來就是食人族。因此,「虎頭人遇虎頭年」的意思就是中國人遇到了食人之年,紛紛去各地的「張獻忠美食城」歡慶虎年(黑色幽默)。

【白米盈倉不值錢】

這句詩,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精製稻米很多,可是卻不值錢。這,我們可以理解為,大宋民國掌握先進的立體農業技術,可以在無夏之年生產很多糧食。至於很多災區失序,大宋民國國軍和國民警衛隊能不能把糧食送達,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無法送達的地方,就出現了上述的食人現象。

再深一層,中國有句俗話是「有槍的沒有餓死的,餓死的都是有糧的」,把槍和糧直接相對。因此,這句詩也可以理解為,由於人們紛紛買槍自衛,槍支彈藥突然變得非常值錢。

這句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上面讖曰說了「人賤」,暗示「白米」是一種人。「白米」是什麼人呢?唉……應該就是白種美國人的意思,指大宋民國兩百年間移民、歸化的白種美國裔專業人士。這些人大多是原美國的城鎮世俗主義者,以一技之長移民到大宋民國,粵港新教貴族寵愛他們的專業才能,使得他們領高薪、住豪宅、有長假,生活優越尊貴。而在無夏之年,他們卻缺乏領兵打仗的才能,不是大宋民國亟需的,因此才說「不值錢」。

「盈倉」還有一個細思極恐的意思。白宋國人原本住在豪宅,為何被塞滿了倉庫?說明豪宅已經被人霸占了。霸占豪宅的應該就是下述的「豺狼」,也就是大元大土耳其帝國的聖戰士民兵和正規軍。而「不值錢」還有沒有付錢、沒有賠償的含義,也就是被土軍蹂躪了。這樣理解,「白米盈倉不值錢」頗有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湧入大教堂避難的歐洲人被鄂圖曼軍人殺戮、就地蹂躪的慘象。

【豺狼結隊街中走】

狼攻擊力較強。豺雖然攻擊力較弱,但是出現時數量更多,同樣危險。這裡的「豺狼」應該就是指大元大土耳其帝國的聖戰士民兵和正規軍。聖戰士民兵數量眾多。正規軍數量少,但是戰力強大。

字面上理解這句詩,可以是大宋民國很多城鎮,由於無夏之年而荒廢,變成了虎狼之地。而理解成聖戰士和正規軍的話,這個意象就極度恐怖了。

首先,「豺狼結隊街中走」可以是描述戰爭的慘狀。城市變成了瓦礫堆,路上沒有塞車,因此屢戰屢勝的土軍士氣高昂,像納粹的褐衫隊(Sturmabteilung)一樣,在大街的中央行走。

還有,「結隊」有排隊的意思。「街」有街區、城區的意思。「走」這個字更是頗有深意。作者沒有說他們街中行,或是街中步,而是用「走」。在易學中,「走」有離開,出走的意思。這樣看,「豺狼結隊街中走」可以理解為土軍戰士一個街區接一個街區地殺戮、排著隊蹂躪婦幼、並且還把很多宋國婦幼抓走了。

【撥盡風雲始見天】

這句詩,字面的意思是,(火山爆發或者核戰爭導致的)大氣層中的黑雲散去以後,上帝治世,宋國人的災難就基本結束了。

然而,作者並沒有說風雲散去,而是說「撥盡風雲」。人怎麼能「撥盡風雲」呢?人祗能撥開窗簾。祗有上帝才能撥盡風雲。因此,這句詩隱含的主語其實是上帝。這裡,我們可以做兩種理解。

一是但凡帝國亡國之前,都會有人力挽狂瀾。可以想見,柳宋末年,也會有人聲稱大宋的國祚將會有五百年、會有一千年等,眼前這個困難是可以克服的。然而,當上帝「撥盡風雲」以後,宋國人才明白,原來柳宋的滅亡是天意不可違也。

二是風雲散去是自然,而風雲被「撥盡」則是超自然。柳宋末年這些人道主義災難像《聖經》裡的索多瑪末年一般慘。有可能是上帝看不下去了,大發慈悲,降下了某種神蹟,使得這一切災難突然停止。

最後,頌曰的四句可能藏有嵌字。比如說,首詞分別是「虎頭人」(食人族)、「白米」(白種美裔宋國人)、「豺狼」(聖戰士和土軍)、「撥盡」(脫光衣服)。這應該就是作者在控訴大元大土耳其帝國的罪行,「罄南山之竹簡,寫不盡彌天罪孽;決東海之波濤,洗不淨滿地淫污」的意思。

【水火相戰】

「水火相戰」,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水深火熱,還有戰亂。這似乎暗示災難與洪水和火山爆發有關。

同時,在易學和讖書中,常用五行元素指代朝代、帝國。因此,「水火相戰」,就是大元大土耳其帝國與大宋民國激烈交戰的意思。這裡,「相戰」理解為「巷戰」的諧音。

「相」還有親自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此前,兩國為了避免戰事升級,仍以代理人戰爭為主。而「時窮則變」也就是無夏之年以後,發展成兩國軍力正面交戰。

「相」還有物理量作正弦變化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土軍和宋軍的戰鬥多陷入拉鋸戰,十分血腥、殘酷。

最後,大元大土耳其帝國的國旗是飾有白色星、月的紅旗,是火元素的顏色。而大宋民國的國旗很可能是深藍色的、水藍色的、或者是黑色的,正好是水元素的顏色。

【時窮則變】

「時窮則變」,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水本來是克制火的,但是)天時窮盡了以後,小水就不能克制大火了,因此戰事突然陷入對大宋民國十分不利的局面。

「時窮則變」也可以理解為由於無夏之年,災區失序、災禍連連,因此人民都變得很窮困,這是戰局突然轉變的原因。為什麼窮困會使大宋民國突然喪失軍事優勢呢?有可能是因為大元大土耳其帝國是個伊斯蘭教國家,穆斯林們遭遇無夏之年,寧肯餓死也不會自相殘殺。而費拉不堪的宋國,就遍地黃巢、張獻忠了。這是柳宋突然感到力不從心的原因。

【貞下起元】

根據詩句結構,「貞」與「元」直接相對,有可能點出大宋民國總統的名字,貞(Jen)。因此,這句話在字面上解釋,就是貞總統下臺(根據語境,有可能是下令投降)了,大元在東亞興起了。

然而,作者沒有用貞辭元興、貞降元亨一類的言辭。根據大金人的推背圖講解和考證,我們知道,金批本《推背圖》的作者在易經、歷史、漢學方面都是大師。為什麼他偏要選擇「下」和「起」這兩個如此粗鄙的字呢?

這就讓人細思極恐了。

「下」可以有下體、按在地下摩擦的意思。「起」可以有勃起、生出庶子的意思。「貞下起元」可以理解為,貞總統在投降後,被猥瑣好色的土軍將士淫辱。同時,讖第三句「貞下起元」也可以與頌第三句「豺狼結隊街中走」對應,將「貞」理解為宋國忠貞的人妻和少女。那麼,「貞下起元」就是宋國的人妻和少女,成了聖戰士和土軍將士實施伊斯蘭性聖戰(taharrush jinsi)的對象,生出了萬千庶子。這些庶子為大元大土耳其帝國提供了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使得土元的東亞各省此後經濟崛起。

另外,如果「貞」確實是大宋民國總統的名字的話(可能是貞妮、貞娜等),作者有意沒有把她的全名拼出來。連第二個字都沒有。這有可能是想影射歷史上的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Jeanne d'Arc)。貞德出身貧寒,是在西元15世紀的20年代,法軍屢戰屢敗的情況下,接管法軍指揮權的。貞德雖然才能非凡,屢戰屢勝,但是後來她被英軍俘獲,並被火刑殺害。

【獸貴人賤】

「獸貴人賤」,字面意思就是,在無夏之年的戰亂中,野獸逍遙自在,而人民則生不如死。

「獸」可以對應「豺狼」,也就是聖戰士民兵和土耳其正規軍。按「時窮則變」倒推的話,無夏之年以前應該是人貴獸賤,也就是以白宋國人為代表的大宋民國菁英,住在豪宅里;而聖戰士和土軍,可能由於戰事艱難,住在行營帳篷裡。

無夏之年開始,聖戰士和土軍住進了豪宅,而原本體面的宋國菁英被塞滿了倉庫,被殺戮和強暴。這就是「獸貴人賤」。用「獸」(animals)來稱呼聖戰士和土耳其正規軍,表達了作者對土軍彌天罪孽的無比憤慨。

當然,「獸貴人賤」還可以理解為土軍將領在征服大宋民國以後,掠奪了很多戰利品。而很多宋國人被劫掠以後,變得一無所有。

此外,讖曰的16個字還可以與行文方向垂直、呈90度來讀:「水貞火下,相起戰元。時獸窮貴,則人變賤。」這意思大概是,柳宋的聖女貞德,在土元大軍的壓迫下,從鄉(「相」的諧音)下起兵,與元寇激戰。這個時代,禽獸不如的聖戰士和土軍,竟然能從貧窮變為富貴,而宋國人卻變成了被蹂躪的賤民。

【看大畫面】

讖曰和頌曰這8句裡,沒有一個與黃人、漢人有關的字。唯一提到黃宋國人的地方,就是把他們形容成「虎頭人」。這讓人細思極恐。有可能是「虎頭人」大多在「張獻忠美食城」把同類吃掉了。也有可能是黃宋基督徒費拉不堪。他們見勢不妙,就投降土軍了。

另外,在結構和形式上,金批本《推背圖》的作者把「水」和「貞」對應,明確暗示了貞代表著柳宋。作者把「時窮」與「獸貴」對應,辛辣地諷刺了無夏之年大災難中,佔據豪宅、吃香喝辣、玩弄性奴的土軍將領。作者把「時窮」和「白米」對應,是對(此前生活優越、沒有意識到)災難將會來臨的警示。

(為了讀者閱讀方便,再重複引用一次)
第五十象 癸丑 ䷗ 震下坤上 復

讖曰:
   水火相戰 時窮則變
   貞下起元 獸貴人賤
頌曰:
   虎頭人遇虎頭年 白米盈倉不值錢
   豺狼結隊街中走 撥盡風雲始見天

聖歎曰:「此象遇寅年必遭大亂。君昏臣暴,下民無生息之日,又一亂也。」


【震下坤上 復】

「震下坤上」,意思是地下打雷。易經的復掛,意思是回家:「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 六五,敦復,无悔。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以上這段翻譯成現代文,可以解釋為:回家,能讓將來更順利。出門和回家都沒有遇到麻煩。朋友來了,沒有壞事。(出門和回家都)應該走同一條路,往返需要七天。[...] 六五,勸人回家的話,(不管勸言是否被聽取)都不必後悔。上六,迷路而不能回家,凶,有天災和人禍。出動軍隊,(戰鬥一段時間以後)最終遇到大規模慘敗,危及國家的君主,凶。結果是,將來數十年都無力再出征。

「以其國君」這四個字,更暗示了「貞」有可能是柳宋的國君。

【經驗教訓】

在金批本《推背圖》中,卜卦一般用來對應讀者可以從這一象、這一歷史事件中學到的智慧。作者的原意,或許是說,大宋民國不應該在此前把戰線拉得那麼長,而是應該果斷棄守一些戰區,讓大宋民國國軍能夠充分防守本土。

台北國家圖書館的清抄彩繪本《推背圖》,在講到這一事件時,採取了姨學的觀點:
丁巳
影曰:一河源四泒,上有三山錦一幅。
詩曰:
   此時兵亂知多少 五帝三王分土早
   憂家憂國小人民 直待人王學古老

這就是說,宋國搞大一統,是覆滅的原因。如果及早分封諸侯的話,那麼諸宋各國的自發秩序和自組織會好很多。這樣就不會出現大宋民國國軍主力被殲滅以後,一潰千里的問題。

「人王」、「王上有人」可能就是指比土元蘇丹權位更高的伊斯蘭教全地大哈里發(Caliph)。「直待人王學古老」,意味著土元滅柳宋以後,可能連大哈里發也感覺這元帝國太大了,決定在各地分封一些大公(emirs)和總督(beylerbeys)等,讓一些地方自治。

窩小人家認為,無夏之年宋國人紛紛採購槍支彈藥,將其價格炒得很高,說明平時準備不充分,國內沒有訓練有素的民兵。粵港新教貴族和白米,可能由於對黃宋國人心懷恐懼,沒能允許民間組織民兵、沒有允許民間擁有槍支彈藥。這使得大宋民國一旦喪失主力軍,宋國平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至此,我們終於可以讀懂金聖歎序言、和金批本《推背圖》的第1象了:
金聖歎序:[...]毋以天之驕子自處也。


第一象 甲子 ䷀ 乾下乾上 乾

讖曰:
   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 周而復始
頌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 虎鬥龍爭事正奇
   悟得循環真諦在 試於唐後論元機

「唐後」是五代十國和趙宋,其形勢很像共產紅朝以後的黃明九國和柳宋。歷史上,五代十國和趙宋時期的漢人多不相信未來會有亡國、蒙元一統中原的可能。然而,趙宋特權階級「西湖歌舞」、「湖山一梦」,當局高壓禁絕民間習武。當時,宋遼邊境、代州燕門關的進士李光輔,僅僅由於尚武好劍,就被獨裁者趙恆遣還。趙宋「守內虛外」,所謂的軍隊主要用於對內鎮壓,把廣大國民威逼成了文弱溫順、任人宰割的畜生。這樣的費拉大帝國,將來不被外族征服、蹂躪才怪。

「試於唐後論元機」的意思,大概就是希望各位愛讀《中國兩千年之預言》、《中國預言八種》的漢學、易學(、姨學)愛好者們,試着推理一下,在黃明九國和柳宋的政治格局下,「八個大大」("al-Baghdadi")入關、華夏文明覆滅的可能性有多大?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預言八種》等書,正是清溪散人等仙人作者們寫給兩中、九國、柳宋時代人們的警告。如果「愚者醒悟,天堂路通」,諸夏蒼生萬眾一心,改以尚武敬天,節義畏地,那麼華夏文明的毀滅或許可以避免。如果其不可以避免,那麼極少數醒悟的智者,或許可以遠避海外,去中國化去費拉化,成為「左手持經右手槍」的紅脖。這樣也是重獲新生。

【土元滅柳宋以後】

大宋民國不一定完全滅亡了(「眾君揖讓留三星」)。世界第一的大宋民國海軍,哪怕遭遇了「斯卡帕灣」(Scapa Flow),守住幾個島,應該還是可以的吧。因此,有可能殘餘的柳宋軍民和朱將軍的基督教民兵,戰敗以後撤退到了台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劉仲敬關於台灣有一天將面對海峽對岸一個「中華伊斯蘭共和國」的警句,將不幸一言成讖。

從歷史的大勢來講,柳宋敗亡以後,統治東亞的大元大土耳其帝國,並不是一個很壞的朝代。相反,土元應該算東亞歷史上比較好的一個朝代。《乾坤萬年歌》也說土元「君正臣賢垂黼黻,平定四海息干戈。二百年來為社稷,二百五十年中好。」《劉伯溫燒餅歌》說,「上元復轉氣運開,大修文武聖主裁。上下三元無倒置,衣冠文物一齊來。」

「君正臣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大土耳其蘇丹十分虔誠,而土元東亞各省(Doğu Asya eyalets)的大臣特別賢能。「垂黼黻」也暗示了土元並沒有把東亞各省當作蓄奴佔領區來經營,而是當作了自己的國土來悉心經營。土耳其菁英是很瞭解窪地費拉的,知道費拉為了一點稀飯錢就會撒謊、就會裝假虔誠。因此,如果土元繼承鄂圖曼土耳其歷史上的制度,那麼同在憤怒上帝手中的白宋費拉和黃宋費拉,不是僅僅皈依伊斯蘭教,就能進入社會中上層的米利特的。他們需要參軍打仗,立下戰功,和土軍一起到處燒殺搶掠,然後才能進入世代穆斯林的米利特。

這樣的制度,有利於培養出一大批封建武士類型的宋人穆斯林貴族。有了這麼一批貴族,再遇到天災人禍,土元東亞各省就能及早地在民間消滅黃巢化、張獻忠化的苗頭。這,可能就是此後四個世紀,雖然也有不少危機,但是伊斯蘭東亞再也沒有爆發大洪水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元滅柳宋雖然是一場可怕的大洪水,但是它卻是一場避免了將來很多大洪水的大洪水。

《乾坤萬年歌》的「二百年來為社稷,二百五十年中好」可以理解為土元統治東亞的前兩百年是蘇丹統治的絕對君主制時期。而後,土元遇到某種外部衝擊了,被迫坦志麥特(改革重組),實行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白宋人和黃宋人都可以不再「為社稷」,也就是可以選舉自己的政治家、實現自治。「中」除了有「……期間」的意思外,「中好」也可以理解為土元的二百五十年坦志麥特時期,中間是最好的,而開始被迫搞坦志麥特的時候,和最後被迫退守、接受南北朝現狀的時候,都是不太好的。

《乾坤萬年歌》說,土元晚期,江南出了一個造反的劉將軍。這就讓窩小人家有些困惑了。絕對君主制時期,蘇丹那麼凶,你們都不造反。而坦志麥特以後,宋人可以民主自治了,過去很多不能由宋人擔任的官都可以由宋人擔任了,甚至蘇丹本人都來受難者紀念園給你們道歉、謝罪了,你們怎麼就造反了呢?

而且,更讓我小人家感到困惑的是,海洋帝國的國君弘天子,進入東亞以後首先就打擊劉將軍的南朝。南朝有什麼可恨的?不會是類似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暗中扶持、反鄂圖曼帝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武裝吧。

【結語】

將來如果有人做關於這個題材的電遊,我會很樂意購買,帶著必死的決心,在波斯灣駕駛艦載機起飛,炸翻大元的產油腹地。我想,那時,宋軍的很多將士,也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如同日本的軍歌《元寇》所唱,「身死亦為護國之鬼,遂立誓言於箱崎」(死して护国の鬼と,誓いし箱崎の)。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黎明來到 要光復 這香港 同行兒女 為正義 時代革命 祈求 民主與自由 萬世都不朽 我願榮光歸香港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1-09-19
  • 浏览: 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