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经济的未来
虽然说越南崛起啥的,但越南的产业依然处在很低端的位置,而且体量终归不够大。在印度真正崛起前,没有国家能真正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中国除了低人权优势外,体量造成的规模优势和产业链完整优势,除了未来的印度也没有国家能取代。
虽然总说人口问题,但中国的人口还是太多了,就算每年平均减少500万,100年后还剩9亿,依然是一个体量巨大的怪物。
而正统经济学能不能很好描述中国经济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中国的本质只不过是一个巨型的奴隶工厂。出口一直增加,进口停滞不前,消费减少,但奴隶工厂根本不用在乎奴隶的生活质量啊,只要能和其他自由人换取硬通货就行了,只要用奴隶的低成本把其他自由人的生活也拉下水就行了。
虽然总说人口问题,但中国的人口还是太多了,就算每年平均减少500万,100年后还剩9亿,依然是一个体量巨大的怪物。
而正统经济学能不能很好描述中国经济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中国的本质只不过是一个巨型的奴隶工厂。出口一直增加,进口停滞不前,消费减少,但奴隶工厂根本不用在乎奴隶的生活质量啊,只要能和其他自由人换取硬通货就行了,只要用奴隶的低成本把其他自由人的生活也拉下水就行了。
16 个评论
中国出口仍然很强劲
但共匪竭泽而渔刮地皮,现在又搞动态清零,国内民众已经没钱了
但共匪竭泽而渔刮地皮,现在又搞动态清零,国内民众已经没钱了
第一,越南不需要超越中国体量,人均gdp超越中国就赢了。
第二,这次转移不是一个国家,是整个东南亚加印度,这绝对是对中国的打击。
第三,看最近两个月媒体对越南报道数量,就说明问题了。
第四,中国人口多,但是消费水平不行,美国也早就看明白了,现在房地产预冷,百姓消费会更谨慎,只有人口没有消费能力,人口再多,也只是一对数字而已。
第二,这次转移不是一个国家,是整个东南亚加印度,这绝对是对中国的打击。
第三,看最近两个月媒体对越南报道数量,就说明问题了。
第四,中国人口多,但是消费水平不行,美国也早就看明白了,现在房地产预冷,百姓消费会更谨慎,只有人口没有消费能力,人口再多,也只是一对数字而已。
你推测的人口数完全是扯淡,还有生育率低后果更严重的是人口结构问题,人口数量倒是其次

按现在的出生人口趋势,中国接下来70年之内,将灭绝掉70%以上的人口。
也就是70年之后中国只剩下4亿多人口了,汉族灭绝率更大。
比如60年代出生人口每年接近3000万,而这些人口大规模死亡之时,对应出生人口大概只有500万,年灭绝数量会超过2000万,10年就能灭绝掉2wl亿以上人口,20年就能灭绝掉5亿以上,100年之后还剩下9亿?会不会数数的?
也就是70年之后中国只剩下4亿多人口了,汉族灭绝率更大。
比如60年代出生人口每年接近3000万,而这些人口大规模死亡之时,对应出生人口大概只有500万,年灭绝数量会超过2000万,10年就能灭绝掉2wl亿以上人口,20年就能灭绝掉5亿以上,100年之后还剩下9亿?会不会数数的?
中共根本不在乎人口结构问题,就算老龄化照样可以用延迟退休和不发养老金把老年人榨干。而且就算老龄化,年轻人绝对输了还是远多于印度外其他国家
>>你推测的人口数完全是扯淡,还有生育率低后果更严重的是人口结构问题,人口数量倒是其次
楼主不懂接下来70年之内灭绝掉70%全国人口的严重性,房地产第一个废了,学校、婴幼儿产业什么都倒闭了……
抱歉,打擾一下,你講的是理論,而理論跟實際,有著巨大的鴻溝
中國有沒有人力? 這個有,有巨大的人力,問題是,這些人願意進廠嗎?
年輕人寧願去服務業,去送外賣都不想進廠,敢問要怎麼把這些人弄進去?
拿鐵鍊綁上手腳嗎?
另外,要人更願意進廠,一要改善待遇,二要增加工資,如何去說服工廠
花費更多成本,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能不能給幾個具體可行的做法?
話說,到底為何只有印度能取代中國,產業鏈是世界性的,一個國家負責幾個部分
並不一定要一個國家,就要全部都會,聚在一起,只是降低成本,並不是沒聚在一起
,就要活不下去,從中國撤出的工廠多的是,有哪幾個去到外面水土不服,還想回
中國的?
你一下說人口多是優勢,一下又說人口還是太多,有沒有覺得前後邏輯哪裡出了問題?
人多就是優勢,那印度人不是更多,所以印度優勢比中國大? 東協勞工更便宜,那東南亞
不就吊打中國,更適合去設廠。
奴隸工廠不用在乎奴隸的生活質量??? 你到底在講啥? 你一個月兩千,去深圳找工人,
看找不找的到人,低於城市的基本消費,活都活不下去了,還當工人勒?
還有,要提中國經濟,就不能不提中國政治,對於工廠主而言,這個政府就是最大的風險
喊清零就清零,喊停工就停工,缺錢就要企業報效,五險一金,越收越高,缺自信就放黨委
干涉經營,生意不好想關門各種限制,缺錢想貸款求告無門,在這環境,誰能安心好好生產?
把企業當韭菜,想割就割,毫無法治精神,政策拍腦袋,說變就變,上海一停工就好幾個月,
這損失,黨要出嗎? 面對習包子常在異想天開,誰能控制得住它?
中國有沒有人力? 這個有,有巨大的人力,問題是,這些人願意進廠嗎?
年輕人寧願去服務業,去送外賣都不想進廠,敢問要怎麼把這些人弄進去?
拿鐵鍊綁上手腳嗎?
另外,要人更願意進廠,一要改善待遇,二要增加工資,如何去說服工廠
花費更多成本,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能不能給幾個具體可行的做法?
話說,到底為何只有印度能取代中國,產業鏈是世界性的,一個國家負責幾個部分
並不一定要一個國家,就要全部都會,聚在一起,只是降低成本,並不是沒聚在一起
,就要活不下去,從中國撤出的工廠多的是,有哪幾個去到外面水土不服,還想回
中國的?
你一下說人口多是優勢,一下又說人口還是太多,有沒有覺得前後邏輯哪裡出了問題?
人多就是優勢,那印度人不是更多,所以印度優勢比中國大? 東協勞工更便宜,那東南亞
不就吊打中國,更適合去設廠。
奴隸工廠不用在乎奴隸的生活質量??? 你到底在講啥? 你一個月兩千,去深圳找工人,
看找不找的到人,低於城市的基本消費,活都活不下去了,還當工人勒?
還有,要提中國經濟,就不能不提中國政治,對於工廠主而言,這個政府就是最大的風險
喊清零就清零,喊停工就停工,缺錢就要企業報效,五險一金,越收越高,缺自信就放黨委
干涉經營,生意不好想關門各種限制,缺錢想貸款求告無門,在這環境,誰能安心好好生產?
把企業當韭菜,想割就割,毫無法治精神,政策拍腦袋,說變就變,上海一停工就好幾個月,
這損失,黨要出嗎? 面對習包子常在異想天開,誰能控制得住它?
现在彻底把中国人看清了,他们不管承受多大的苦难也永远不会反抗,比奴隶还奴隶,这就是中国最大的优势,所以中国不可替代
中国经济还有未来吗
恐怕没有
投资?外资大量撤离,这个政治环境谁敢投资
消费?房地产已经榨干韭菜,只能维持基本开支
出口?也就出口能拿得出手了,但供应链转移只是时间问题
恐怕没有
投资?外资大量撤离,这个政治环境谁敢投资
消费?房地产已经榨干韭菜,只能维持基本开支
出口?也就出口能拿得出手了,但供应链转移只是时间问题
你可以读读杜甫的诗歌
看看中国历史过得下去到吃人肉的转变一个样本
通常没有外部秩序输入会非线性恶化的飞快(而不是你的减法)
看看中国历史过得下去到吃人肉的转变一个样本
通常没有外部秩序输入会非线性恶化的飞快(而不是你的减法)
中国未来的经济肯定就是发展速度放缓。还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为之前的计划生育年轻人口和老年人口悬殊特别大,再过个二三十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绝对比日本的还严重,到时候人口下降的速度和规模绝对无法想象。
战争。不要忘了战争也是一个选项
你的模型首先就不對
應該計算的是2040年中國如果只剩下3~6億人口 其中有多少老年人 多少青年人 多少孩童
上限約等於法德市場的消費力 下限大致是巴西或是露西亞
應該計算的是2040年中國如果只剩下3~6億人口 其中有多少老年人 多少青年人 多少孩童
上限約等於法德市場的消費力 下限大致是巴西或是露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