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試圖分散中國風險 調查:47%另尋商業夥伴遇困難

(中央社台北3日電)疫情後,德國企業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現況終於得到反思,「去風險」成為德國對中關係關鍵詞。但德國工商組織評估後發現,多達47%的海外德企在另尋合適的供應商、商業夥伴時遇到困難。

德國安戰略報告未提台灣 但稱中國威脅日增
德國之聲:外企不滿習近平經濟路線 中國負面效應浮現
路透社報導,德國工商業組織「德國工商總會」(DIHK)日前發表「德國海外商會聯盟全球商業展望」評估報告指出,海外德企目前正盡力使其產業鏈多樣化,但上述比例的德企卻遇到了障礙。這項報告是其針對旗下5100個會員調查所得。

DIHK外貿領域負責人特賴爾(Volker Treier)2日表示,對許多企業來說,如今「多樣化」是必須的,但一切並不是水到渠成的,許多事情「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

報導指出,COVID-19疫情讓許多德企意識到過於依賴中國等海外供應商,俄烏戰爭爆發後更加凸顯,德國即因為對俄羅斯天然氣高度依賴,一度面臨能源危機。

根據DIHK先前調查,2/3的德企因此開始尋找新的或額外的供應商,其中一些德企已經找到了這樣的供應商。

特賴爾表示,很明顯地,德國經濟界並不只是簡單地恢復日常業務,而是正在全面分析疫情的影響和新的地緣政治風險。企業們感受到了多重危機,而先前這些危機很少被放在商業戰略中加以考量。

他指出,德國企業如今開始用「更廣泛的架構」審視商業模式,以便在發生危機時有更好的準備。為此,在一些情況下「需要巨大的投資」,目標是在供應鏈、生產地及銷售市場都要分散風險,建立彈性。

根據報導,受訪的德企中,86%表示整個分散風險的過程帶來了挑戰;29%認為在尋找合適的銷售、採購市場方面存在挑戰;14%認為在尋找具有合適基礎設施的生產地方面存在挑戰;27%認為「成本」是多樣化值得注意的因素。

特賴爾表示,分散風險還存在「政治障礙」因素。「供應鏈盡職調查法、個別國家不透明的法規和貿易壁壘,會減緩多樣化的步伐」。而有34%的企業認為,法律和監管問題的增加是挑戰;不到25%的企業認為,「貿易壁壘」是問題。(編輯:邱國強/陳沛冰)1120703
1
分享 2023-07-03

1 个评论

沒有努力過就什麼都不想開拓的話,當年西歐的白人祖先在奧斯曼帝國鉗製住一半地中海時就應該等死,等被伊斯蘭軍隊侵略,被強姦婦女,屠殺男人才對啊,但歷史上能奪得領先地位的種族從來不會這樣為苟活而存在。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