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撤了!中国网民集体哀叹:一个时代结束

都撤了!中国网民集体哀叹:一个时代结束

原文:https://www.backchina.com/news/2024/09/19/934885.html

要探究全球产业在面临将业务迁出中国和保持现状的矛盾时可能做出何种反应,台企的处境和选择或许能够成为某种先兆。

四十多年前,重新开放的中国开始吸引境外投资者,这一群体之前曾被革命者赶出中国。台湾人率先在中国设立工厂。随后,日本人、美国人和欧洲人也纷至沓来。

如今,来自台湾的制造商、餐饮业主和其他企业主再次引领潮流,但这一次,是全球企业撤出中国的潮流。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去年年底接受调查的约610家台湾企业中,有超过57%的企业正在或考虑从中国大陆迁出,还有少数一些公司正在或考虑从台湾迁出,背景是中国营商环境日益恶化,而且对台海可能爆发战争的担忧挥之不去。

  总体而言,跨国公司正在撤出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外商对中国工厂、商店和其他硬资产的投资下降了31.5%。对于一个多年来一直是外资聚宝盆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甘思德的研究发现,有多达57%的台湾企业倾向于将部分业务迁出中国,比例远高于其他企业。根据甘思德的研究,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正在考虑或已经开始迁出中国,这样做的欧洲和日本企业占比也只有约10%。

“台湾公司可能是‘矿井里的金丝雀’,”甘思德的研究指出,“这些企业的观点和行为预示着,在面对是将业务迁出中国还是留在中国的相互对抗的力量时,全球公司可能会如何行动。”

  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都发觉自身难与中国切割。它们在艰难应对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然不足,以及最近中国政府对任何西方事物都越来越怀疑的局面。然而,由于中国市场规模庞大,这些企业仍认为留在中国至关重要。

  例如,尽管大量享受补贴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涌入欧洲导致欧盟和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德国企业正继续扩大在华业务。虽然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竞争加剧,但星巴克(Starbucks)等西方消费品牌仍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甘思德在研究中指出,除了对中国风险敞口高度担忧外,台湾企业“似乎是出于对冲风险、实现地区和全球生产布局多元化的考虑,而不是要与中国彻底脱钩。”

  这就是我的同事Jon Emont和其他人在过去一年记录的“中国+N”(China-plus-many)战略。例如,苹果公司(Apple)一直在越南和印度(专题)扩展业务,同时在中国保持庞大的生产规模。

向印度多元化发展

  甘思德的研究显示,台湾公司越发有兴趣将部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南亚和中亚,主要是印度,印度是中国一个日益崛起的地缘政治对手。

  我今年7月前往台北时,当地一些企业高管告诉我,在总统赖清德的领导下,政府明确推动台湾企业向亚洲(不含中国大陆)多元化发展,这是高管们所说的新政府“对抗中国”战略的举措之一。

  这些台企高管告诉我,目的是在北京对台湾的威胁越来越大之际,加强台湾与亚洲其他国家的联系,同时提高台湾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将台湾视为其主权领土。

  北京方面已注意到外国企业对中国的兴趣正在减弱。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留住这些企业,包括一再承诺开放经济。

然而,从根本上讲,这一努力与习近平(专题)的总体国家安全议程相冲突,该议程的重点是使中国摆脱对西方产品的依赖,抵御所谓的外国威胁。这使得对华投资成为外国企业的潜在雷区。

  在中国经济因私人投资和消费疲软而陷入困境之际,另一个关键的增长引擎正在被扼杀。

  中国消费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当以小笼包闻名的台湾品牌连锁餐厅鼎泰丰8月份宣布将在中国关闭14家门店时,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出了集体叹息,哀叹一个时代逝去。
6
分享 2024-09-18

16 个评论

民进党可是非常了解共产党的。当初武汉肺炎时,全世界都在观望情况下,民进党第一时间暂停了与中国的往来,并将口罩等列为国家战略物资禁止出口,才让台湾在一段时间维持低感染率
富士康都从印度搬回荷兰了 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相关的新闻

低技术 密集劳动 且无政治风险的产业链会一直留在你支
说白了就是比下限 由于支那厂狗太过下贱且能采用军事化管理 类似富士康的密集劳动产业链是不会搬走的

你支需要外汇 跨国集团需要厂狗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小弟,40年前是美國號召一群小弟進去中國設廠,台灣因為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所以是眾國家中,投入金額最多的。

美國打貿易戰後,台灣又響應美國,於是很多台商都回流到台灣了,或是改去南亞或東南亞設廠。
https://i.imgur.com/bFreGJY.jpeg
>>富士康都从印度搬回荷兰了 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相关的新闻低技术 密集劳动 且无政治风险的产业链会一直留...


之前荷兰富士康有40万员工 现在找回来多少?5万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小弟,40年前是美國號召一群小弟進去中國設廠,台灣因為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所以...

跟隨美利堅爸爸的總路線,向大日本天皇效忠
板哉!板哉!板板哉!
>>之前荷兰富士康有40万员工 现在找回来多少?5万


肺炎那会加了产能 现在人数下去很正常
>>肺炎那会加了产能 现在人数下去很正常


找借口没意思 富士康全国各地撤了很多厂 郑州找补回来5万这种个例不说明任何问题
今年最新的iPhone 16 pro已经开始印度生产了 还会搬回来么?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我对印度不是很了解,但也觉得印度将来会是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
主要是印度的人口和地理环境实在比中国有得一比。
众所周知,印度的人很快超过中国,而印度经济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它有足够的廉价劳动力。
印度的地理位置也相当不错,它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不错,粮食产量足。
它有着很长的海岸线,向东两三千公里就到东南亚,向西两三千公里就是非洲和中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就是欧洲,只是去南北美就稍微费点劲,但对于远洋船队来说,也就是多跑几天的事。
但为什么印度至于还没超过中国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宗教原因。宗教是把双刃剑,在维持阶层稳定的同时,也会造成阶层固化,精神束缚,认知狭隘等问题。很多印度人宁愿过得穷些也不愿进厂打工改善自己的生活。
2、基础设施落后。这点中国倒是做得比较超前,早早就进行了基础建设。2010年前,中国的农村停电还是常见的事情,后来几乎就不再停电了。而开工厂,最怕就是停电。
3、民俗习惯。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说的是印度人进城工作,受民俗的影响,不能在外面吃饭,每天都要家里人做好饭装进一个大铁罐里,外面写好名字,再统一经火车送进城并到每个务工人员的手里。当时我想:吃个饭都那么费劲,还能好好干活吗。
4、工人素质。中国经过多年动乱,养成中国人为了吃饱饭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心理。但凡能赚到钱,什么离乡背井,抛家弃子,甚至违法乱纪都敢做,而且是打破头抢着做。加上中国政府在劳资纠纷上有意偏向资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劳动者忍气吞声为结果。而印度人则比较懒散,迟到、矿工是常有的事,会干的活就磨洋工,不懂的技术更是懒得学习‌,工作效率低下。
5、边境稳定问题。因为历史问题,印度跟三个邻国的关系都不怎么样,跟中国偶有摩擦,跟巴基斯坦你死我活,跟孟加拉又快打起来了。这就使得投资方要着重考虑资产安全问题,毕竟在战争升级后,政权强制没收外资资产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使得投资者执谨慎态度。
但我始终觉得,印度是很有机会超过中国的,因为它的体制相对来对还是比较开放,对西方文化科技吸引得也比较好,只是受制于多年的宗教和民俗影响,导致现在发展速度不快。但只要人们的思想放开,它就可以起飞了。当然,我觉得这需要百年的时间。一如当年满清末年到实现共和。
如果簡單粗暴地將中國經濟騰飛的因素就劃分為“吃時代的紅利”和“中國的優勢”,那我覺得應該是64開的,而那些大内宣卻往往是說19開,以此誇贊中國人民,變相誇贊中共領導有方。實際上美國也有功勞:電腦的普及,互聯網技術,WTO,以及批准各種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等等,實際上就是美國對中國伸出橄欖枝,中國就上坡;美國開始對中國關門,中國就下坡。
只是又一次應驗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的可行性而已,習近平公然挑戰美國,這本身就是對自身實力和所處環境的認知有問題,如今不過是吃下惡果,全中國一起陪葬。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自以为别人傻(玩韬光养晦),最后 眼看他“求仁得仁” 楼塌了。
>>富士康都从印度搬回荷兰了 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相关的新闻低技术 密集劳动 且无政治风险的产业链会一直留...


但是苹果并未降低印度产能和投资,反倒是iphone 16 pro系列已经开始从印度出货。
苹果的摊子太大, 不可能一夜之间卷铺盖跑路,河南政府也直接跪求富士康和苹果不要走,库克多少都会保留一些产能在中国大陆的,但是现在整体的大环境和形势就摆在这里,只能是走下坡路,十几年内都不可能再恢复到往日的热火朝天十八连跳了。

现在因为黎巴嫩真主党成员BP机爆炸这件事,墙内的支那人又开始造谣说苹果手机特斯拉汽车这些外国品牌电子设备都能远程遥控起爆,这就是趋势,民粹主义正在兴头上,砍日本孩子只是刚刚开始,苹果和富士康的厂房设备迟早也是要面临一次打砸抢大洗劫的。

“这是俺拾滴,俺寻思这机器在厂里没人要呢,就拾回家去了”
>>我对印度不是很了解,但也觉得印度将来会是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主要是印度的人口和地理环境实在比中国有得...

别介,印度就是第二个支那,一旦发展壮大,就会成为新的法西斯国家。
跟俄中联合成新的独裁三角。
那就麻烦了。
印度千万不要发展起来,
西方也得吸取教训见好就收。
习近平新时代过去了,习近平新新时代来临了
ddzdas 新注册用户 (待解除)
中国人都开始炒作印度人打螺丝不如中国人打螺丝好了。
匪陆缺钱厕所敛财:
https://i.imgur.com/npOiIgx.jpeg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IT男,生于北京,痛恨共匪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9-26
  • 浏览: 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