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否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
“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美国原副国务卿Richard N.COOPER先生在演讲中指出,上海有非常大的雄心壮志,在2020年成为国际的金融中心,必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是规模,必须要达到一个最基本、最小的规模,这肯定不存在问题;第二,要实现人民币百分之百的完全可兑换;第三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争端处理机制。“
“台積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顯示,在去年2019年一年,包括台灣廠區、WaferTech、台積電(中國)、台積電(南京)、採鈺公司,台積電全球能源消耗量為143.3億度,比五年前增加了54.12億度,近五年每年平均年增長率12.5%”
有人講上海有條件的,狗不理為一本小書毀掉一座國際化城市先不講,阿共垮臺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強國也無完善的法律和安全兌換的貨幣。台灣需要第三產業作吃電怪獸晶片產業的補充,加上蔡英文願意收留一部分港人難民,成為金融中心的希望比上海大吧?
“台積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顯示,在去年2019年一年,包括台灣廠區、WaferTech、台積電(中國)、台積電(南京)、採鈺公司,台積電全球能源消耗量為143.3億度,比五年前增加了54.12億度,近五年每年平均年增長率12.5%”
有人講上海有條件的,狗不理為一本小書毀掉一座國際化城市先不講,阿共垮臺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強國也無完善的法律和安全兌換的貨幣。台灣需要第三產業作吃電怪獸晶片產業的補充,加上蔡英文願意收留一部分港人難民,成為金融中心的希望比上海大吧?
肯定不行,金融服务有“流量惯性”
纽约,伦敦,香港,悉尼这些城市能够成为金融服务大咖并不是因为他技术门槛多高,而是众多金融服务机构、企业和法务集中的服务了几十年,大家用习惯了,在这个环境里又方便又安全。
就和手机系统似的,最开始的苹果和安卓,无论好坏,你都要用,你越用越方便,越用越习惯,他则是拿着你的钱,越发展越完善,市场占有量越大。
Swift在纽约的跨境结算服务吞吐量一天就能达到亚投行一年总量的三倍多;高盛一家公司每年服务的净壳置换和直销资产包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你和小伙伴有一个新点子,开一个网络销售平台,要挂上支付业务,让用户能在你平台使用信用卡等,你找任何机构办理,最后都会到摩根士丹利全球那1千多家网点。
这东西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少林寺,他武功未必贼几把高,问题当全武林都默认他老大,那么人人都会幻想着有那么一个扫地僧,做他坚强的后盾。 地球上纽约就是少林寺,伦敦就是武当山。香港和悉尼是地理和地缘的产物,前者是因为亚洲地区庞大的战后发展潜力和中国闭关锁国的情况逼出来的,悉尼则是因为南半球独一份,和地球天生的南半球群岛分布。 这四家也代表了人类经济发展史的普遍规律,除了日本这个金融怪胎,没有任何其他例子打破这种格局。
再当今世界金融服务已经定型的状态下,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除非美元石油体系有变,否则不会再出现伦敦级别的金融居兽,更不会有纽约这种金融霸主。 尤其美国,也绝不容许第二个日本出现。
纽约,伦敦,香港,悉尼这些城市能够成为金融服务大咖并不是因为他技术门槛多高,而是众多金融服务机构、企业和法务集中的服务了几十年,大家用习惯了,在这个环境里又方便又安全。
就和手机系统似的,最开始的苹果和安卓,无论好坏,你都要用,你越用越方便,越用越习惯,他则是拿着你的钱,越发展越完善,市场占有量越大。
Swift在纽约的跨境结算服务吞吐量一天就能达到亚投行一年总量的三倍多;高盛一家公司每年服务的净壳置换和直销资产包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你和小伙伴有一个新点子,开一个网络销售平台,要挂上支付业务,让用户能在你平台使用信用卡等,你找任何机构办理,最后都会到摩根士丹利全球那1千多家网点。
这东西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少林寺,他武功未必贼几把高,问题当全武林都默认他老大,那么人人都会幻想着有那么一个扫地僧,做他坚强的后盾。 地球上纽约就是少林寺,伦敦就是武当山。香港和悉尼是地理和地缘的产物,前者是因为亚洲地区庞大的战后发展潜力和中国闭关锁国的情况逼出来的,悉尼则是因为南半球独一份,和地球天生的南半球群岛分布。 这四家也代表了人类经济发展史的普遍规律,除了日本这个金融怪胎,没有任何其他例子打破这种格局。
再当今世界金融服务已经定型的状态下,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除非美元石油体系有变,否则不会再出现伦敦级别的金融居兽,更不会有纽约这种金融霸主。 尤其美国,也绝不容许第二个日本出现。
台湾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都没有且不应该且不可能脱离日本经济圈。只此一点就决定了台湾不可能成为金融中心。台湾的最佳经济定位必然是衔接太平洋经济圈中心日本与东南雅和南雅的节点,运用东南雅/南雅人力资源优势和日本技术秩序优势,成为日本扩展东南雅南雅影响力的最佳助手,实业立国。
我匪大跃进。我匪拥有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四座世界级金融中心。我匪经济世界第一。我匪金融世界第一。我匪全球老大。美欧日纷纷跪拜大兲朝出钱武统小台湾。
来句难听的,香港这个一国两制都能被干烂,台湾成为金融中心总加速师还不把你梧桐了
不要小瞧他们的贪婪
不要小瞧他们的贪婪
通常是要以放棄農業製造業為代價, 這個值得嗎?
我觉得,世界上不会再出现新的金融中心了,原有的金融中心也会逐渐消散,就从业聚集地来看,金融产业的去中心化在逐渐进行
我认为金融互联网化是发展趋势
目前金融产业对于地域其实是完全没要求的
我认为金融互联网化是发展趋势
目前金融产业对于地域其实是完全没要求的
不行
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太大
而且我認為成為那個中心對本土住民沒什麼太大好處
除非你家擁有大量的不動產(指地皮而非套房)
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太大
而且我認為成為那個中心對本土住民沒什麼太大好處
除非你家擁有大量的不動產(指地皮而非套房)
國際金融中心幾個條件:金錢自由進出,人才自由進出,採用英美普通法,足夠的精通英語人口,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人才專業認證與國際接軌
台灣全部沒有,而且官僚跟民意都不打算往這方面開放
所以基本上來講,沒可能
台灣全部沒有,而且官僚跟民意都不打算往這方面開放
所以基本上來講,沒可能
金融中心需要英美法系,紐倫港三座城市都是英美法系⋯
台灣是歐陸法系
並且台灣的定位就是製造業中心,金融中心確實擔當不來
台灣是歐陸法系
並且台灣的定位就是製造業中心,金融中心確實擔當不來
光憑那個銀行下午三點半就關門打烊的鬼邏輯就不可能
很抱歉,不能,香港后是中国,东京后是日本,韩国超过台湾尚且不是国际金融中心,更不必说台湾
英美法系并非是金融中心的毕业条件
金融中心的前提是资本自由和政局稳定
以及城市资本集中程度足够高
台湾不可能是因为没有那个大国会允许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同时被一个地方给掌握
金融中心的前提是资本自由和政局稳定
以及城市资本集中程度足够高
台湾不可能是因为没有那个大国会允许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同时被一个地方给掌握
不可能的,台灣還不算發達國家,除非台北能改名並且進一步集中發展。
亞洲並不需要金融中心,亞西關係就應該像日美關係一樣,才算健康 所以日本建立小香港是可行的,上海則已經是另一個低配金融中心。 新加坡,韓國是会衰落,他們在政治上過於親中,最后会導致依賴上海
亞洲並不需要金融中心,亞西關係就應該像日美關係一樣,才算健康 所以日本建立小香港是可行的,上海則已經是另一個低配金融中心。 新加坡,韓國是会衰落,他們在政治上過於親中,最后会導致依賴上海
亚太营运中心(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er,APROC)是台湾方面曾经推动的经济建设政策之一。所谓营运中心是指六项专业中心,包括制造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媒体中心
本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在1993年间提出,当时萧万长采纳了这个想法,并将「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作为接下来几年国民党的经济政策主轴与口号。原本制定推动的时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95年至97年,第二阶段为97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则从2000年开始;三阶段的目标分别是改善台湾经济体质、调整经济结构,并在2000年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后继续巩固这个地位。但由於政党轮替和国际情势的变化,发现本计画推动并未如预期中顺利。当年当选的陈水扁将计画改为建设台湾成为「绿色矽岛」,因此亚太营运中心计画在2000年后就不再是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轴。2008年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后,又尝试让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但仍不被看好……
很可惜。相对新加坡和香港、日本,台湾还是有点成本优势的。
本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在1993年间提出,当时萧万长采纳了这个想法,并将「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作为接下来几年国民党的经济政策主轴与口号。原本制定推动的时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95年至97年,第二阶段为97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则从2000年开始;三阶段的目标分别是改善台湾经济体质、调整经济结构,并在2000年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后继续巩固这个地位。但由於政党轮替和国际情势的变化,发现本计画推动并未如预期中顺利。当年当选的陈水扁将计画改为建设台湾成为「绿色矽岛」,因此亚太营运中心计画在2000年后就不再是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轴。2008年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后,又尝试让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但仍不被看好……
很可惜。相对新加坡和香港、日本,台湾还是有点成本优势的。

已隐藏
狗不理為一本小書毀掉一座國際化城市先不講
什麽意思?
中國人管理的城市就不要癡心妄想成爲國際金融中心了,香港是因爲英國管理了超過100年才成形的。無論法制、對個人資產的尊重、自由、語言等兩岸都不具備條件。
在台灣有核彈,跟隔壁達成恐怖平衡之前都不可能
金融要对应市场,香港金融是和中共一起剥削鼠人的结果,所以它落得如今地步或许是惩罚——台湾好好做台积电吧,我讨厌金融
人工智能之泪,你每一次的剥削都暗藏危机
人工智能之泪,你每一次的剥削都暗藏危机

我早就这么想,香港能够免税到这种程度,台湾为何不能是一个“大香港”(习安法之前)模式?那不就都可以了么。
除非成为洗钱中心,否则不可能
香港新加坡其实就是洗钱中心
香港新加坡其实就是洗钱中心
你想多了吧…………
如果你说的是取代香港,去香港的资本最终是要去大陆的,大陆台湾关系这么紧张,双方都有那么多限制,那些资本不去香港也不可能去台湾的。新加坡机会更大。
如果你说的是取代香港,去香港的资本最终是要去大陆的,大陆台湾关系这么紧张,双方都有那么多限制,那些资本不去香港也不可能去台湾的。新加坡机会更大。

我認為不能,我們跟香港差太多了,定位不同,目前能取代香港的還沒找到
台湾虽然可怜,但也可恶,没什么信誉,之前的电信诈骗都是台湾人做的。金融中心能建在骗子窝么?东亚目前没有比香港更合适的金融中心,只有次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