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葱的各位男士,你们中有多少是可以接受小孩跟母亲姓的?
本人男,听说我爸是入赘的,具体不清楚,反正我和我弟是不同姓的,我跟我妈姓,我弟跟我爸姓。但我这个人,非常反感这些狗屁传统,成年后就自己给自己改了姓,跟我爸一个姓了,但在中国,你们知道的,改身份证姓名非常麻烦,去问了几次,不是直接说改不了,就是说改起来非常麻烦,劝我不要改了,反正我现在在外都用自己改的这个姓名,只有在正规文件的签名用身份证的姓名,就好像成龙一直用成龙,法律文件上他就签房仕龙一样。这里就不吐槽天朝体制了,单说姓名问题。我本身是个平权思想的人,我觉得小孩跟父亲还是母亲姓,都一样(为什么我自己很讨厌原来的姓氏,跟平权说法有矛盾呢,这个是因为我特别讨厌传统的入赘什么的概念,反叛行为),目前面临结婚,婚后如果有小孩,我想小孩跟妈妈姓,或者我跟老婆抓阄,抓到谁就跟谁姓。
我想问一下各位男士反贼,你们是否也能接受自己的小孩跟老婆姓?如果你不接受,你的理论是什么。各位女反贼也可以谈谈看法(不过女士们应该是支持的)。
我想问一下各位男士反贼,你们是否也能接受自己的小孩跟老婆姓?如果你不接受,你的理论是什么。各位女反贼也可以谈谈看法(不过女士们应该是支持的)。
包养我不用上班的话 别说不随我姓 孩子不是我的都行
我就吐个槽,你们点不点赞无所谓。
表面上看是随母亲的姓,但实际上还是随孩子姥爷的姓。
表面上看是随母亲的姓,但实际上还是随孩子姥爷的姓。

我家一向是跟女姓的,我父亲和大伯都是跟奶奶姓,所以看不出问题在哪
跟谁姓无所谓,但是社会需要有一个共识,有一个主流的,被广泛认可的操作。要么男方,要么女方,或者题主遇到的更复杂一点的规矩,区分入赘的情况。总之,要有一个可遵循的标准。
否则,这种事情,很容易引起纷争。
女方有钱,想要冠名,男方官大,也想冠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就来了。这个已经很纷乱的社会不应当再徒增纷争。
所以,如果一种文化中已经约定俗成男方冠名,就不要乱改,如果已经公认女方冠名,也不要乱改。平白无故为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社会内耗,真是太不值得了。
当然,就个体来说,如果夫妻双方都无所谓,那就随便了。如果将来的社会可以发展到大部人对孩子的姓氏──或者像在大部份国家,对家庭的姓氏──都无所谓的时候,那就都随便吧。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看不到这样的社会。
否则,这种事情,很容易引起纷争。
女方有钱,想要冠名,男方官大,也想冠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就来了。这个已经很纷乱的社会不应当再徒增纷争。
所以,如果一种文化中已经约定俗成男方冠名,就不要乱改,如果已经公认女方冠名,也不要乱改。平白无故为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社会内耗,真是太不值得了。
当然,就个体来说,如果夫妻双方都无所谓,那就随便了。如果将来的社会可以发展到大部人对孩子的姓氏──或者像在大部份国家,对家庭的姓氏──都无所谓的时候,那就都随便吧。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看不到这样的社会。
我本人是接受的。但是我不会真的这么去做,因为这样对小孩不公平。
这个社会目前还是默认一个人的姓跟他爸爸一样。如果我姓李,我老婆姓王,我小孩姓王,他的同学或者朋友知道他跟我的姓不一样,孩子嘛,不懂事,问来问去,我的孩子会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和非议,说不定还有好事者造谣说他父母离婚了,或者爸爸不要他了之类的,这个压力纯粹来自于我们父母所谓的平权主义的价值观,强行给了孩子,这对他不公平。
我也认为,谁觉得孩子总是跟爸爸姓不合理的话,他们应该自己去改自己的姓,改成跟自己的妈妈一样,以身作则。而不是通过孩子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
最后,我并不支持把这个事小题大做。跟谁的姓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是的,这是过去父权社会的legacy,那又怎样?改了变成母权社会就公平了吗?其实也没有。
这个社会目前还是默认一个人的姓跟他爸爸一样。如果我姓李,我老婆姓王,我小孩姓王,他的同学或者朋友知道他跟我的姓不一样,孩子嘛,不懂事,问来问去,我的孩子会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和非议,说不定还有好事者造谣说他父母离婚了,或者爸爸不要他了之类的,这个压力纯粹来自于我们父母所谓的平权主义的价值观,强行给了孩子,这对他不公平。
我也认为,谁觉得孩子总是跟爸爸姓不合理的话,他们应该自己去改自己的姓,改成跟自己的妈妈一样,以身作则。而不是通过孩子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
最后,我并不支持把这个事小题大做。跟谁的姓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是的,这是过去父权社会的legacy,那又怎样?改了变成母权社会就公平了吗?其实也没有。
就是一个“纸头上显示代号”的问题,不用那么纠结,一张纸,一个注册完全解释不了你是谁,你自己喜欢怎样,怎样舒服才最重要。
我们家四口人,四个姓,三种国籍,一出门就和八国联军似的,每次参加活动主办方也会以我的姓氏报“XX family” ,我老婆在这种场合也会自我介绍的时候把我的姓冠在自己名字之前,就是入乡随俗便于其他人理解,仅此而已。
我跟我的孩子说,你们自己考虑清楚了现在的名字(包括姓)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趁早改,晚了改麻烦。
名字这种东西实在不必纠结,就算纸面上的改不了,日常称呼改了就好,随你本心。
我们家四口人,四个姓,三种国籍,一出门就和八国联军似的,每次参加活动主办方也会以我的姓氏报“XX family” ,我老婆在这种场合也会自我介绍的时候把我的姓冠在自己名字之前,就是入乡随俗便于其他人理解,仅此而已。
我跟我的孩子说,你们自己考虑清楚了现在的名字(包括姓)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趁早改,晚了改麻烦。
名字这种东西实在不必纠结,就算纸面上的改不了,日常称呼改了就好,随你本心。

我们萨鲁娃克族靠抓阄,抓到谁跟谁姓。仅限于父母二人。
入赘了当然要随母姓,在这种婚姻下,女方提供了大量政治经济资源,得到冠名权没有问题。相信这也是入赘条件之一,当初令尊自己也同意了。
你遇到的问题是中国特有的改名难问题,这跟冠名权无关。成年之后应该有改名的权利,如果你不愿意接受来自母方的经济政治资源支持,或者双方能达成协议,完全可以改名。国家不让你改那就不是令堂方面的问题了。出国吧。
你遇到的问题是中国特有的改名难问题,这跟冠名权无关。成年之后应该有改名的权利,如果你不愿意接受来自母方的经济政治资源支持,或者双方能达成协议,完全可以改名。国家不让你改那就不是令堂方面的问题了。出国吧。
姓什麼真的重要嗎?
姓氏代表的可能是祖輩的榮耀與恥辱,可是既然是祖輩的事情,好像跟我沒關係吧?
說實話我連名字叫什麼都不是很在意,我更想要別人專注在我本人。
姓氏代表的可能是祖輩的榮耀與恥辱,可是既然是祖輩的事情,好像跟我沒關係吧?
說實話我連名字叫什麼都不是很在意,我更想要別人專注在我本人。
在国外姓什么不要紧,不过夫妻同姓在国外还真方便,很多地方扫一眼姓氏就知道是夫妻,省的麻烦
至于孩子,我觉得还是随父姓方便,和平权什么没太大关系,主要是一家子同姓方便使用
借用我媳妇的话,是否随我姓不重要(她愿意改,但我没同意),重要的是我是否有担当,是否能尊重维护宠她
在中国牵扯太广,还有重男轻女形成的极端倒插门模式,在变态环境中不合他们规矩都会被视为异端。他们用自己制作的规矩限制常人的自由。建议你还是从了吧,环境脏换个标签也没意义
至于孩子,我觉得还是随父姓方便,和平权什么没太大关系,主要是一家子同姓方便使用
借用我媳妇的话,是否随我姓不重要(她愿意改,但我没同意),重要的是我是否有担当,是否能尊重维护宠她
在中国牵扯太广,还有重男轻女形成的极端倒插门模式,在变态环境中不合他们规矩都会被视为异端。他们用自己制作的规矩限制常人的自由。建议你还是从了吧,环境脏换个标签也没意义
在我看来,姓氏真的不代表啥,我不但可以接受孩子跟妈妈姓,我改姓女朋友的姓都没关系。
虽然从父姓在国外比较常见,但是在支那,从父姓习俗则是支那畜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隐含了极强的儒家宗法孝道和支那恶臭蝈蝻的传宗接代思想
But支蝻,尤其是汉蝻,却是真实阶级地位最低的类人生物,对99%的洼地汉来说,想要脱支,改变自己生来下等人的地位,就应该从与支那原生家庭决裂开始做起(至少在精神思想上抛弃支那家庭文化),第一件事就是要抛弃父姓,最好还应该抛弃汉姓,使用拉丁化名称
But支蝻,尤其是汉蝻,却是真实阶级地位最低的类人生物,对99%的洼地汉来说,想要脱支,改变自己生来下等人的地位,就应该从与支那原生家庭决裂开始做起(至少在精神思想上抛弃支那家庭文化),第一件事就是要抛弃父姓,最好还应该抛弃汉姓,使用拉丁化名称
这种事情无所谓吧?自己的孩子跟谁姓夫妻间商量下不就完事了么。
如果有两个孩子,一个跟父亲姓,一个跟母亲姓。
跟母亲姓也没什么很大的问题。
你是在养育一个小孩,不是在养育他的名字。
如果有两个孩子,一个跟父亲姓,一个跟母亲姓。
跟母亲姓也没什么很大的问题。
你是在养育一个小孩,不是在养育他的名字。
这事在墙内完全无法做到夫妻决定,而是受制于父母,法律,愚蠢的舆论
理論上我應該不會有小孩,所以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會變成「我能接受領養的小孩跟我不同姓嗎?」這樣。
我覺得我應該可以接受孩子跟我不同姓這部分,因為對於小孩來說那是他們的過去。
除非將來孩子在成年後說想要改成我的姓氏,不然我覺得這樣就好。
所以,我認為你的問題應該要稍微變動一下。
1.假設小孩跟你不同姓,你仍然能給予他和與你同姓氏的孩子相同的愛情嗎?(如果你們生二胎,一個姓隨你,一個姓隨你妻子)
2.如果小孩將來跟你說他因為冠母姓而被親戚、同儕、老師等人輕蔑嘲笑時,你有辦法創造出讓冠母姓/父姓的孩子也能抬頭挺胸的環境嗎?
3.雖然你說想讓小孩跟媽媽姓,但這不代表小孩將來就真的想要繼承媽媽的姓氏。我覺得你也要考慮到這一點。
等你想完這三個問題之後,我認為你應該就有自己的定見了。
我覺得我應該可以接受孩子跟我不同姓這部分,因為對於小孩來說那是他們的過去。
除非將來孩子在成年後說想要改成我的姓氏,不然我覺得這樣就好。
所以,我認為你的問題應該要稍微變動一下。
1.假設小孩跟你不同姓,你仍然能給予他和與你同姓氏的孩子相同的愛情嗎?(如果你們生二胎,一個姓隨你,一個姓隨你妻子)
2.如果小孩將來跟你說他因為冠母姓而被親戚、同儕、老師等人輕蔑嘲笑時,你有辦法創造出讓冠母姓/父姓的孩子也能抬頭挺胸的環境嗎?
3.雖然你說想讓小孩跟媽媽姓,但這不代表小孩將來就真的想要繼承媽媽的姓氏。我覺得你也要考慮到這一點。
等你想完這三個問題之後,我認為你應該就有自己的定見了。
我連小孩子都不生了,還說什麼跟父姓跟母姓?
在這世代生孩子就是作孽;當父母就是禽獸。自己過苦日子就好了,還要跟心愛的人多帶一個人到來受苦?何苦來?
在這世代生孩子就是作孽;當父母就是禽獸。自己過苦日子就好了,還要跟心愛的人多帶一個人到來受苦?何苦來?
要是女方家里想要个男性继承人,过继一个跟母亲姓也是可以的。跟谁姓主要是继承权的问题。
可以接受随母姓,但如果选择随母姓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平权或者因为女方赚钱多之类的,就觉得挺没劲的。
上边的葱友提到的独生子女必有一半家庭断子绝孙的问题是个大事实, “断子绝孙”这种思想表面上看起来是封建落后的,但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生物会希望自己存在的尽头是消逝,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应当是每一个生物的本能。
导致的现象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双姓的名字:“李马洋子” 之类的。 又刻意,又难听。
所以我认为“冠姓权”的争夺背后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两点:
1、男女平权问题。
2、基因延续的焦虑。
我对第二点的思考就是精神世界越空虚的人,越会在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时把这个意义锁定到后代身上,也就越会纠结于此,受空虚所限,思考往往止于“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延续我老刘家的香火”这个层次,以这个“老刘家”为“意义的地基”,如果3代单传的儿子没姓“刘”, 这座数代人盖起来的“生命存在之意义大厦”可就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以捍卫生命的劲头来捍卫冠姓权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你的对象如此在乎冠姓权的话,你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你俩的合适程度。
毕竟我认为孩子的名字“好听”“有意义”“不媚俗”,可比孩子到底是叫“李马洋子”还是“马李洋子”重要多了。
上边的葱友提到的独生子女必有一半家庭断子绝孙的问题是个大事实, “断子绝孙”这种思想表面上看起来是封建落后的,但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生物会希望自己存在的尽头是消逝,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应当是每一个生物的本能。
导致的现象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双姓的名字:“李马洋子” 之类的。 又刻意,又难听。
所以我认为“冠姓权”的争夺背后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两点:
1、男女平权问题。
2、基因延续的焦虑。
我对第二点的思考就是精神世界越空虚的人,越会在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时把这个意义锁定到后代身上,也就越会纠结于此,受空虚所限,思考往往止于“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延续我老刘家的香火”这个层次,以这个“老刘家”为“意义的地基”,如果3代单传的儿子没姓“刘”, 这座数代人盖起来的“生命存在之意义大厦”可就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以捍卫生命的劲头来捍卫冠姓权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你的对象如此在乎冠姓权的话,你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你俩的合适程度。
毕竟我认为孩子的名字“好听”“有意义”“不媚俗”,可比孩子到底是叫“李马洋子”还是“马李洋子”重要多了。
朋友小孩是雙姓,雙姓來源他自己X跟老婆的Y,XY或YX當初猜拳決定,也同意小孩日後可以自己改姓或從特定一方的姓
这个已经很纷乱的社会不应当再徒增纷争
笑了 反贼还说这种话? 越乱越好 冠母姓 冠外婆姓 谁生的跟谁姓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问😃
笑了 反贼还说这种话? 越乱越好 冠母姓 冠外婆姓 谁生的跟谁姓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问😃
我喜欢蒙古族还有藏族的叫法,没姓,为什么非要有姓
无非是巨婴和观念问题,而“入赘”翻译一下就是男方“嫁给”女方,所以要和女方姓。
至于为什么会有“入赘”这种观念,首先这是糟粕,其次男方或女方都没有能力独立成家,有社会原因,也有自身原因,比如经济能力达不到。第三为何男方和女方都接受不独立成家而啃老,那无非就是巨婴思想作祟,等父母安排一切。
至于为什么会有“入赘”这种观念,首先这是糟粕,其次男方或女方都没有能力独立成家,有社会原因,也有自身原因,比如经济能力达不到。第三为何男方和女方都接受不独立成家而啃老,那无非就是巨婴思想作祟,等父母安排一切。
我對自己姓什麼沒什麼想法。但反過來說子從父姓不也是一種傳統概念嗎?
喜歡改那改就好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don't think too much
喜歡改那改就好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don't think too much
姓氏最重要的是涉及了家族继承关系,不过自共匪专政以后就失去了这个作用,何况421模式下必然是有一方要断子绝孙的,以支国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别人占便宜的心理,选个自己喜欢的第三姓氏岂不更好,法律也是允许的。
本人女
個人覺得最理想是大家都不要有姓
孩子成年後自己決定
隨父姓這種擺明了封建餘毒竟然沒被批鬥
不過話說西方女士也很直接冠夫姓
有可能真正平權之後反而就沒甚麼所謂了
比如丈夫是真的跟妻子自己一家人
不用拖拉著一堆長老過活之類XD
個人覺得最理想是大家都不要有姓
孩子成年後自己決定
隨父姓這種擺明了封建餘毒竟然沒被批鬥
不過話說西方女士也很直接冠夫姓
有可能真正平權之後反而就沒甚麼所謂了
比如丈夫是真的跟妻子自己一家人
不用拖拉著一堆長老過活之類XD
无所谓,我的观念是孩子毕竟是父母基因共同合作的产物,姓改不了生物基础,给钱姓王都可以。
我无所谓啊 小孩以后都要叫英文名字了 无所谓姓啥了 反正都不是那个字了。
我可以。
而且我觉得,随着单身母亲和同居生子越来越多,未来可能会滑回母系社会。
又及:我个人不觉得这个是平权的一部分。
而且我觉得,随着单身母亲和同居生子越来越多,未来可能会滑回母系社会。
又及:我个人不觉得这个是平权的一部分。

我是极端分子,你们可以打我了。
不仅非要跟母亲姓,国籍绝对不加入中共国,第一次教写字一定用左手,坚决只教叉子,而不提供筷子,教第一句话,一定用英语,坚决不接受自己的孩子跟我说中文。
说到做到,一定要去中国化,这里指的是去一切中国文化对我的控制,不管是跟父姓的这种恶心的中国文化,还是用筷子用叉子,都必须和中国相反!
还有,共为的认证匪都比你思想开放,女儿姓孟和姓姚,毛匪女儿也姓李。
不仅非要跟母亲姓,国籍绝对不加入中共国,第一次教写字一定用左手,坚决只教叉子,而不提供筷子,教第一句话,一定用英语,坚决不接受自己的孩子跟我说中文。
说到做到,一定要去中国化,这里指的是去一切中国文化对我的控制,不管是跟父姓的这种恶心的中国文化,还是用筷子用叉子,都必须和中国相反!
还有,共为的认证匪都比你思想开放,女儿姓孟和姓姚,毛匪女儿也姓李。
这种问题还有什么好纠结的?要我说,直接拿个骰子决定就得了。
跟母姓是还是跟姥爷的姓氏。更彻底的应该是跟孩子姥姥的姓氏。
我个人是发明了新姓氏,这样我就是这个姓氏的开山鼻祖了……想想也有点小兴奋呢。
我个人是发明了新姓氏,这样我就是这个姓氏的开山鼻祖了……想想也有点小兴奋呢。

上面有提到去中国化的,其实妻不随夫姓才是中国特色。因为人的生物性,随父姓才能成为主流文明的传统。只有男性才有亲子不确定性问题,而一个名誉性的奖励“冠姓权”,就能让男性持续不断地对孩子投入资源,这方面女性是占了大便宜的。
安徽省长丰县出过一个政策,小孩随母姓可以奖励1000元,什么是中国化,这就是中国化。
安徽省长丰县出过一个政策,小孩随母姓可以奖励1000元,什么是中国化,这就是中国化。
女方够漂亮,有钱,忠诚而且还是日本人的话别说小孩了,我跟她姓都没问题。
不接受。
人的社会学属性远大于生物学属性,社会学上来说姓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并非如很多人所说不重要。也就是国内传统的大家庭解体比较厉害,其他的宗教学上的,社区的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孩子的归属通常就只剩下小家庭内部父母双方的选择了。而父母双方在这么小的个体上,选择谁的姓最多也就是到父母双方的家庭,也就是祖父这一辈的家庭的博弈,其他的社区或者更大的团体提供的保障基本都是没有的,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国内选择母姓比例相对其他国家很高的情况。
如果是大家庭的传统还在,或者是伊斯兰,基督教这种社区的影响还在,选择男方的姓氏是接受孩子成为男方大家庭,或者男方社区的一员,选择母姓却很可能不被母亲原所在大家庭或者社区自然的接纳。那么这种情况下选择母姓的是相对较少的。
作为自己个体来说,我是希望恢复这个传统,重建至少是大家庭的这个环境。原子化的个体对抗风险的能力太差了。那么很自然的,我的孩子肯定会选择父姓,我自己也有这个决心和能力承担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的责任。
人的社会学属性远大于生物学属性,社会学上来说姓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并非如很多人所说不重要。也就是国内传统的大家庭解体比较厉害,其他的宗教学上的,社区的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孩子的归属通常就只剩下小家庭内部父母双方的选择了。而父母双方在这么小的个体上,选择谁的姓最多也就是到父母双方的家庭,也就是祖父这一辈的家庭的博弈,其他的社区或者更大的团体提供的保障基本都是没有的,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国内选择母姓比例相对其他国家很高的情况。
如果是大家庭的传统还在,或者是伊斯兰,基督教这种社区的影响还在,选择男方的姓氏是接受孩子成为男方大家庭,或者男方社区的一员,选择母姓却很可能不被母亲原所在大家庭或者社区自然的接纳。那么这种情况下选择母姓的是相对较少的。
作为自己个体来说,我是希望恢复这个传统,重建至少是大家庭的这个环境。原子化的个体对抗风险的能力太差了。那么很自然的,我的孩子肯定会选择父姓,我自己也有这个决心和能力承担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的责任。
太有意思了。随父姓多少年来都没人讲什么前提,一说随母姓,各种前提都来了。楼主更好笑,因为讨厌传统所以改回父姓 --- 你可知随父姓就是传统的典型代表之一?
建議取消姓氏的家族屬性,姓+名改成名+名,順序無意義。命名上有更大自由度,也省去爭冠姓權的麻煩。當然要將名字隨長輩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取名為[父親名之一]+[母親名之一]。
家里虽然传统挺重,但我个人感觉姓氏跟父跟母都无所谓,要是姥姥高兴,跟姥姥也成。
从生物学角度讲,线粒体只传女,Y染色体只传男。所以,女孩当随母姓,男孩当随父姓。这样族谱就不会乱,根本形式上杜绝男尊女卑,源头上实现男女平等。
父母姓皆可,夫妻协商决定。僵持不下就两字并叠。
成年后给小孩以更改姓氏的自由,比如他觉得【上官】很吊,想姓上官也应该是他的自由。
他要是川粉,想姓Trump也应该是他的权利。名字是自己的,公民有处置他的私有财产的神圣权利,其中包括姓名。
成年后给小孩以更改姓氏的自由,比如他觉得【上官】很吊,想姓上官也应该是他的自由。
他要是川粉,想姓Trump也应该是他的权利。名字是自己的,公民有处置他的私有财产的神圣权利,其中包括姓名。
和妈姓,因为妈的姓很独特很好听,我的就很一般了
我不能接受。小孩跟母亲姓,那就等于你是倒插门。我嫌丢人
什么时候能问问孩子自己意见。。。
孩子出生时候扔一本姓名字典,孩子趴哪个就是哪个。
以后孩子自己不行自己去换呗
除非太伤风化再介入。
孩子出生时候扔一本姓名字典,孩子趴哪个就是哪个。
以后孩子自己不行自己去换呗
除非太伤风化再介入。
看到這種問題和許多人的回答,居然還有人問為什麼女權低落,連冠姓權都不平等還說甚麼性別平權(個人認為的女權定義)呢?
我们家族一直有一些人随母姓,但是不是入赘婚姻
我个人能接受子女跟随母姓,不过我还在墙内,我在墙内是不会结婚的。
如果以多个孩子为前提,我只要求有一个男孩随我这个父亲姓就行,毕竟男权社会基本要求还是满足下吧,其他的孩子跟我或者跟孩子他妈姓我都无所谓,我这人对男女平等看得很开的
女表示:什麽叫應該是支持?個人覺得姓氏只有繼承單邊的話根本沒有意義,真要有姓氏,就該學學西班牙人,把祖宗十八代的姓氏都寫在裏面辣辣長,用的時候只用名就好
本來姓氏的用處就是分辨一個人的血統
假設世界上第一個姓張的人叫張一,而張一的孩子叫張二,張二的孩子叫張三,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張三一定是繼承了張一的血統。張二如果還有一個雙胞胎兄弟張乙,張乙的孩子叫張丙,我們就知道了張丙和張三是有血緣關係的,如果兩者是異性他們就能借此避免近親繁殖了
本來姓氏最大的功用就如此而已
但要是只有一方的姓氏會被繼承,但血統卻是雙方的血統都會繼承,那就失去了對一方血統的追蹤
比方説,如果張乙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她和李家李三結婚生下的孩子叫李四,那張三和李四依然是有血緣關係,卻因爲不同姓氏而表面上不同,如此一來姓氏就失去了存在意義
沒有存在意義的東西本來就不該存在
你説還能增加家族認同感?你家的小狗旺財沒和你姓(好吧,是有很多人會給狗起名跟著自己姓……但更多人沒有)你不也把他當成一家人?你那討厭的只有過年才會見到一次的遠房親戚老張也和你姓一樣,你對他有認同嗎?所以説姓氏和認同是兩回事
本來姓氏的用處就是分辨一個人的血統
假設世界上第一個姓張的人叫張一,而張一的孩子叫張二,張二的孩子叫張三,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張三一定是繼承了張一的血統。張二如果還有一個雙胞胎兄弟張乙,張乙的孩子叫張丙,我們就知道了張丙和張三是有血緣關係的,如果兩者是異性他們就能借此避免近親繁殖了
本來姓氏最大的功用就如此而已
但要是只有一方的姓氏會被繼承,但血統卻是雙方的血統都會繼承,那就失去了對一方血統的追蹤
比方説,如果張乙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她和李家李三結婚生下的孩子叫李四,那張三和李四依然是有血緣關係,卻因爲不同姓氏而表面上不同,如此一來姓氏就失去了存在意義
沒有存在意義的東西本來就不該存在
你説還能增加家族認同感?你家的小狗旺財沒和你姓(好吧,是有很多人會給狗起名跟著自己姓……但更多人沒有)你不也把他當成一家人?你那討厭的只有過年才會見到一次的遠房親戚老張也和你姓一樣,你對他有認同嗎?所以説姓氏和認同是兩回事
跟父姓有两个前提,一是姓本身不难听,二是对姓氏持有方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家没有恶感,二者有一个条件具备,就可以随母姓了。
兩件事:
1. 很多蔥友在外國,估計不太可能會有老婆及子女
2. 在國內的蔥友大多數是社會底層,也估計不太可能會有老婆及子女
所以問題不成立
1. 很多蔥友在外國,估計不太可能會有老婆及子女
2. 在國內的蔥友大多數是社會底層,也估計不太可能會有老婆及子女
所以問題不成立
随母姓不是支国田园女拳发明出来的吗?印象中西方只有那种在乱世因奸成孕,都不知道父亲是谁的那种,才会这么弄,每次看见这群女拳在瞎搞都觉得尴尬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