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国力远远超过蜀汉,为什么长期是蜀汉北伐曹魏?

如题。曹魏拥有远胜于蜀汉的人口,优良耕地和矿产资源,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时期,都是蜀汉主动出击较多。而蜀汉建国后曹魏大规模南下进攻只有曹爽(惨败于蜀汉)和最后的邓艾,钟会灭蜀。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奇怪的现象?
Pullthetrigger 愚蠢是原罪
并非魏国放弃经略汉中,而是汉中秦岭地势险要,运粮困难,魏国转向经济发展拖垮蜀汉,蜀汉自知长期消耗对自己不利,只有军事上的短平快才有希望,所以北伐一直是蜀汉的基本战略之一。这也是蜀汉一直积极北伐,而魏国表现得相对被动的主要原因。


蜀汉的北伐自刘备魏延时期的坚守防御,到诸葛亮的5次主动出击,到蒋琬的“北伐”改“东进”上庸,再到费祎的回归防守,最后到姜维的十一次疯狂北伐失败而告终。

蜀汉真正对北伐有主动姿态就是在诸葛亮与姜维两个时期,(蒋琬的北伐由于主张水路得不到支持而提前宣告GG),诸葛亮对于北伐的尝试可以看出其军事上的机智,积极调整方案,因为运粮极为困难,提出驻地屯田,使得当时的北伐胜多输少。

而姜维则主张无脑猛攻,因为有胡和羌族的支持,姜维并不认为解决军粮是头等大事,甚至放弃诸葛亮时期的屯田方案,陈寿对其评价:“粗有文武”,真的是不委屈,也纳闷KOEI给姜维文武数值那么高到底是怎么想的?

蒋琬时期姜维就提出快速进攻,被无视;费祎时期姜维又提出快速进攻,再被无视,领兵数量被限制在一万人以下,不得不说蒋琬费祎对于姜维的认识着实为蜀汉政权延长了寿命。

费祎死后姜维掌握蜀汉,姜维彻底放飞自我,一味地进攻忽略粮草供给,最终输给邓艾,而邓艾制订的战略恰恰就是“稳定屯田”。
地圖和歷史詳細看一下,再想一下當時的交通條件來慢慢思考,以下是我的看法:

對魏國來說主動打一個又遠又小又沒有經濟效益的小國,意義何在?魏文帝曹丕成長時,中原早就已經動盪不安很久了,既然自己已經坐擁了最富庶和熟悉的地區,伐蜀根本是沒事給自己找事,從經濟、戰略價值和私人情感來看,要戰爭也是吳國的優先度更高,事實上魏文帝曹丕就是這麼幹的;等到魏明帝曹叡接手,他成長的時候,基本上中原分裂已經是既成事實了,以他的角度來看,感謝爸爸和爺爺的努力,他只要穩穩發展,蜀吳遲早會因為發育不良被魏國併吞,沒有也根本無所謂,要不是蜀漢一天到晚騷擾魏國邊境地區,對魏國來說蜀國大概國內高級布料進口區的名字而已。
皇帝自己這麼想,魏國上下也是這麼想,不論是曹爽還是司馬昭的伐蜀行動,都是出於政治考量,一個是想逼司馬懿退休怕被非議,一個是捅出殺死皇帝的簍子要趕快找事情轉移焦點,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沒被追究自己之前幹的一攤爛事就可以了。

然而蜀國就不一樣了,就像魏明帝想的一樣,蜀國地小人口少,然而就這點地方,益州派和荊州派還能有巨大的分歧,諸葛亮北伐和曹爽、司馬昭伐蜀一樣,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統治基礎而採取的一種手段,不過諸葛亮當權的時候行政效率和廉潔度比後來高很多,益州本土人士傻傻的出錢出力陪諸葛亮北伐鞏固荊州派的政治利益,等到諸葛亮過世,後來幾個掌權者竟然幾乎沒有本地出身的人,益州派就此轉向投降論,後來鄧艾爬山爬得灰頭土臉,戰鬥力及其低落時,居然有人直接開城投降,我的解讀是,蜀漢後期荊州派老的老死的死,年輕一輩又沒融入當地,反而靠身分享受榮華富貴,益州本地人沒有想要幫外來政權的權貴打仗,說不定給曹魏統治自己還更有前途哩。
cornerx 残酷的生存真相
刘备的“北伐”是假装出来的空口号,实际上也就向东打一下夷陵、荆州,而那一片原来还是自己的地盘,被孙权抢走了。
不过刘备的荆州益州的地盘也是通过肮脏的手段得来的。刘璋收留他那丧家之犬,给兵马粮草他出去创业,没想到他以给得少为由,回过头来干掉恩人,抢了恩人的地盘。道德极度败坏。
Ganondorf 塞尔达传说玩家
北伐是蜀汉的政治正确,也有利于诸葛亮集中权力。北伐主要是接应在凉州对曹魏政权不满的一些小诸侯,以及呼应像柯比能这样对中原虎视眈眈的鲜卑军事集团,给曹魏统治带来压力,消耗资源真打是要竭力避免的。田余庆分析过,像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以及后来诸葛亮对魏延的掣肘,很大程度在于北伐的目的不是要真的光复汉室(可能除了最后一次),而是给曹魏带来军事压力,顺便做些统战工作,赚点小实惠,有点三足鼎立格局形成后官子的意思。
其实很好理解,蜀汉内部是分两派的,益州本地的益州派和刘备等人的外来派,刘备死后,诸葛亮需要借着北伐的名头来掌控军权,其次也需要树立魏国这个外敌来团结内部,这跟今天的朝鲜很像。
维尼熊吃包子 萨格尔王,格萨尔王。萨格格萨格格萨尔王
建议你玩一个1994年的日本老游戏《三国志2》。
在那个游戏里,你去试试进攻29郡(川东北),你就知道有多不好打了。
zsy2023 魔鬼是上帝派来净化世界的使者
这就和缅北猪仔一样,基本跑缅北的都是活不起了,要么有案子在身,要么一身负债,只能拿命去缅北搏一把,都觉得自己有两下子,去缅北能搞到钱。有几个家庭条件优渥的愿意去缅北捞金的!你看吴国咋就不像蜀国常年出兵找机会打仗呢,因为它也知道自己弱,也能维持国内局面。
springwood 既来之则润之
因为蜀汉认为自己是正统,需要收复失地,就像50-60年代台湾想反攻大陆一样的
蜀汉和台湾一样
时间间长了
老一辈人(大陆来的)
死了
就不想统一了啊
魏晉的南征其實很危險,光打一個蜀漢,就要將二三十萬的兵權交予出征將領,看看結果,鄧艾、鍾會這兩個主要將領後來都有謀反的意圖(不論是否被逼),用這手上的兵力偏安蜀地當山大王真的爽

這也是為什麼,曹家只會將大軍權力交給自家人(曹、夏侯家)的緣故,只有家人可信,外姓將領不可信
蜀汉内部比曹魏团结,团结的政权才能主动出征
之江新军 你拥有粉红色纯洁的心 热爱小狗小猫蝙蝠果子狸 要听话别再攀岩爬墙壁 爷爷知道了又要怀念你 你说你很努力 不换肩走了十里 扛着棉花采着她爱的蜂蜜共同富裕 拼了命要脱贫 每天到韭菜园里 收割撒币月领一千真开心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力远远超过俄罗斯联邦。但在,中国共产党心里,俄爹永远是俄爹。
实际上曹魏也在谋划进攻蜀汉,230年曹真主导了一次四路大军进逼汉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曹真率领的一路因为大雨被堵在子午谷,无功而返,回去曹真就死了。武威那一路还被魏延吴壹防反打崩了。费祎时期曹爽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伐蜀,但被王平挡住,草草收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后,魏吴、魏蜀之间都是互有攻伐,但都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战果。很少有人提的诸葛亮遣陈式北伐反而是领土变动最大的一次,抢走了陇右的两个郡
Tonelowya 璗烙雅
要從經濟角度去思考蜀國為何北伐.
1.從蜀國貨幣強勢的情況來思考,蜀國的國力也許沒有想像中的弱.
2.而蜀國的經濟支柱是蜀錦.而蜀錦要賺錢必須靠外匯.從成都到絲路這中間的貿易障礙必須用武力清除.這才是北伐真正的用意.子午谷打長安就明顯不符合這個目標.
3.如果無法使沿路的羌氐降伏,那派武裝部隊保護蜀錦商路也是必要的手段.買賣不是只做一次才會出現多次北伐.當時真正的戰爭都需要一年半載以上的準備時間備糧整武.多次北伐看起來就不像正經的戰爭!
吴国打了几下合肥纯粹是防御性进攻后就不打了,吴国也不是正统没兴趣夺取什么中原,蜀国没办法本来就是外来政权不反共复国忽悠大家跟他一起怎么长期稳固政权
萨格尔王吃冰棒 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自讨苦吃、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因为蜀汉的统治合法性就是光复汉室,你不打曹魏就是自绝合法性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已永久退蔥,後會無期,莫聯繫,莫回覆,莫邀答
因為你看的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正經歷史,和倚天屠龍記張無忌禪讓朱元璋差不多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9-15
  • 浏览: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