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军事装备研发的疑问

中国的那些飞机,舰艇之类的军事装备的研发部门要么是国企,要么是军工科研所,都是体制内单位。

我对体制内的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理解就是:效率极低,人浮于事,欺上瞒下。

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年不停的有新的军事装备研发出来,有些还吹的特别厉害。

我认为有以下可能性:
1. 虽然效率极低,多数人都在混日子,但投入很高的话,也是会有些成果。
2. 军队没有别的选择,即使研发出来的装备再烂,他们也得接受。有总比没有强。宣传上,吹就行了。反正没法去验证。
3. 难道也有效率还行的军工部门?不是所有的都是腐败不堪人浮于事?

苏联再烂,计划经济下也能搞出些科研成果。党国体制内比苏联可能还烂,但总也能捣鼓出点东西?

希望了解的朋友介绍下相关情况。
8
分享 2020-01-02

23 个评论

至少外观看着是那么回事 但是使用率 损坏率 怎么样也没人知道  明显的是外贸的武器这几年都不怎么样 
自己订购一本(航空制造技术)专业杂志好了,里面的数据会震惊到你。
自己订购一本(航空制造技术)专业杂志好了,里面的数据会震惊到你。

请直说谢谢。
请直说谢谢。


中共统治下的战机核心叶片的铸造成功率才30%,半数以上的叶片热处理不过关歪了。整体式切削工艺的涡轮空气压缩机太重导致歼20必须有两个破鸭翼提供升力,否则飞行重心前移没法完成起飞。
中共统治下的战机核心叶片的铸造成功率才30%,半数以上的叶片热处理不过关歪了。整体式切削工艺的涡轮空...

不是用的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嘛?
不是用的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嘛?


一个德行,俄罗斯毛子的发动机也是铁心大王八。
一个德行,俄罗斯毛子的发动机也是铁心大王八。

但推重比数据看着跟西方的差不多啊
那么多985毕业生去研究院的,怎么都能撑起来吧?
党国科研部门的混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只挑见效快的做”。因为党委不懂技术又热衷“献礼”,经常瞎JB催,技术人员为了交差就各种应付,细节不良是常态,但一般还是能拿个凑合用的东西出来。

部队一般来说给什么用什么,基层意见会上报,听不听改不改另说。太怨声载道的有可能会改,比如95式突击步的人机工程恶评如潮,后继型号就老老实实改回AK布局了。
在一些可能出人命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地方部队会比较强硬,比如早期的WS10无条件退货,空军高层明说“拒绝拿飞行员的命去做实验”。直到2012年(14年?记不清了)WS10解决了喷零件问题,空军才勉为其难允许J11上WS10。
如果一项技术的研发周期超过一个领导任期,几乎没有人会有动力去主动研究,除非更高层推。

而军工体系是由大量不起眼,但研发周期长可靠性提高更长的细微技术组合起来的一整套体系。

研发人员要花大量精力应付外行,也就是机关那帮爷,当然是什么东西出成果快研究什么东西。

外行领导内行,必然导致内行欺骗外行。有能力的人想着如何当官,没能力的一心一意混日子。
> “中国的那些飞机,舰艇之类的军事装备的研发部门要么是国企,要么是军工科研所,都是体制内单位。”
这样认为只能说明你还有些天真。
在大陆,不存在任何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行业或者部门或者单位。。。。
连通常我们观念里最纯洁无瑕的校园,都是一般黑!
作者好像陷入一个误区,中共研制出来什么了?中共的军工业和中国的产品一样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造裤子袜子衣服这些,同理中共的军工业就是子弹机枪这些产品,中共出口最多的军工产品就是廉价的子弹和仿制苏联的ak47这些没有科技含量的玩意,没有正常国家会去批量购买中共自己生产的科技军事产品比如空空导弹大型雷达主力战机这些武器。中共并没有研制任何武器,它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别人基础上面仿制,j10是仿制以色列的技术,核弹是俄国提供,航母大家都知道怎么来的,至于它们那个所谓隐形战机j20,根本就是个底下人用来骗钱的项目,你觉得这个隐形战机会参加实战吗?如果它永远不参加实战,那么这个战机是不是真的能隐形是不是它们自己说了算?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语言只是信息承载工具,用于信息交流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194225
汉语主要问题是:体制削弱了信息承载量,弱化了交流功能

单纯从语言学来说,英语不如韩语设计得严谨。比如:韩语可以做到见字就能读,而且读音是唯一的。英语很多发音依然是遵循习惯的。比如coupon('kuːpɒn]Q-pon), San Jose(jose读[həʊˈzeɪ],西班牙语。), VS(读['vɝsəs],来自于拉丁文,不是就读“V""S"两个字母)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英文今天是世界上说的人最多,流传度最广,信息承载量最大的语言。

========================================
专制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要阻滞信息的流动。
从信息管理角度讲,统治者就是要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最好就是自己知道一切,但是其他人都不能知道。

所以古代中国几乎所有专制律法,都是相仿设法实现阻碍民间信息的交流,只保留自下而上的信息通道。
比如户籍制度,就是不让人离开土地,这样它们携带的信息就无法传播开。再比如重农抑商,因为商人自己会携带大量信息,有利于信息传播。还有就是道路收费,古代官道都会设置层层关卡收费,也是为了把人民禁锢住,防止信息的流动。

今天的中国依然如此,所有我们感觉不合理的政策,本质上都是因为它们是从阻碍信息流动角度设计的。

民主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流动性比专制政府大得多。民主社会,也会去阻止一些有害信息流动,比如儿童色情信息等等,但是政府几乎不会去阻碍民众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的背后,是人类思想的碰撞,这也是为什么:民主制度有着专制无可比拟的创造力。
如果分开市场,各自封闭发展,那么民主国家的科技很快就能吊打专制国家。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过这一点。

回到汉语上,汉语本身的工具性,其实还算可以。它有自成体系的诗词歌赋,也有复杂文艺作品,法律文书。在古代大家都是专制的时候,它的信息承载量和其他国家差不多。只不过它体量较大,显得信息更多。因此看起来比较先进。

但是到了现代,由于民主制度无可比拟的信息流动优越性,汉语承载的信息越来越少。中共专制制度确立后,依然遵循了信息封闭控制原则,到了文革刚结束的时候,人民的思想几乎是荒漠。当时刚刚恢复高考,很多人连学习资料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后来改革开放,开始大量翻译外国信息,才使得汉语承担的信息量重新恢复了一些,直到今天。
然而今天来看,中文信息承载量依然受制于体制,一个直观比较就是wiki词条数目:
https://www.wikipedia.org/
中文词条比日文还要少,只有法语的一半,英文的1/5的。

而另一方面,专制也使用了很多大量无效信息,去污染整个社会的信息环境:

张维迎:中国语言腐败前所未有 中文已失去交流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_eHivAe9jk

这使得,官方中文的交流信息功能非常低效,我们看中共官员报告,经常不知所云,昏昏欲睡,很简单的事情一定要长篇大论,避重就轻,甚至正话反说。每次领导下命令,都十分不明确,要下面人拼命揣摩上意。

这和民主政府的文书形成极度反差。比如美国政府从来不会下达什么"XXX精神”,它通知下级做什么,一定是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指令。

所以,我对于汉语的前途的确有一丝担忧。语言是一种信息承担工具,用于人们的交流,但是如果语言的交流功能丧失,那么汉语的前途的确不妙。
中国的军事不透明政策,保证了中国军队装备的任何数据指标都是不公开的秘密,军事论坛上那些讨论,全部都是基于猜测和意淫
中国从来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类似ioc的形成战斗力的标准,也从来没有公开的提交审查机关的对军事装备的评价和报告

最后,众所周知,21世纪是码农的世纪,F-35战机是史上代码量最多的战机,据说洛克希德马丁其实是美国最大的it公司,洛马每年代码量比微软苹果亚马逊都多。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中国的军事装备要达到他所宣传的能力,那么就必须要有非常高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中国的军工企业达到至少不低于阿里巴巴,华为,百度之流的代码水平。这要求虽然跟苹果微软亚马逊比差远了,但对于中国的国有军工企业来说是显而易见不可能的任务。

中国军工一直靠的人才都是生化环材劝退专业和高考一失足成千古恨选错院校专业的大学生中没有成功转专业以及没能找到本专业以外工作的那帮剩下的“人才”,而现代武器要求这些军工企业必须去和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抢人才,必须要抢985清北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到山沟沟里面做月薪两三千的工作,而我们都知道的事实是,就连二本大专水平的码农,脑子有坑才会去搞军工
中国的军事不透明政策,保证了中国军队装备的任何数据指标都是不公开的秘密,军事论坛上那些讨论,全部都是...

说的很好。
F35那航电的水平,中国军工是不可能搞出来的。
好码农根本没有。
党国科研部门的混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只挑见效快的做”。因为党委不懂技术又热衷“献礼”,经常瞎J...

那军队有没有什么定型指标之类的,来保证接收的武器符合要求呢?标准是否严格执行?
还是基本上弄出来能凑合用就行了?
那军队有没有什么定型指标之类的,来保证接收的武器符合要求呢?标准是否严格执行?还是基本上弄出来能凑合...


太细节的不了解,下次有机会可以问问
上面的讨论基本都是错的。我作为雇佣兵参与过几个项目,没挣到几个钱,还把自己累个半死。我看到的都是2015年之后的情况了,而且是以海军为主。
项目失败的后果十分严重,因为这让共产党没了面子,他们会把相关的事情全力压下去,所以在外面能看到的都是成果。就算是设计一件衣服,所有人都要签“军令状”:如果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自愿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在这种压力下,外加工作条件差,工程师猝死很常见,比如某锅炉项目四年一共死了15个人,包括很多返聘的老人。不过现在抚恤做的还可以,基本上家里人也算衣食无忧了。一般是将偷出来的性能参数作为基准,通过讨论得出一个验收标准。每个研究所都有配套的工厂,如果是大件,两者合体直接做产品。
工厂方面,一般没有竞争,直接从研究所拿到原型和图纸生产,由军代表验收。军代表虽然只在洗浴中心呆着,但是该有的验收手续都有,有些牛一点的厂子根本不理军代表。
感觉研究所和工厂的风气都有问题。我这两年跟中科院接触的比较多,感觉他们的体制改革挺成功的,这种类似合伙人的制度也可以引进军工单位,不过那就不是我操心的事情了。
上面的讨论基本都是错的。我作为雇佣兵参与过几个项目,没挣到几个钱,还把自己累个半死。我看到的都是20...

感谢指导。
请问你对这种体制的效率怎么看?
是西方私有军工企业效率更高,还是党国军令状强压的效率更高呢?
我感觉这样的体制只能模仿现有产品,创新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永远只能追赶。
那么多985毕业生去研究院的,怎么都能撑起来吧?

进了体制以后废掉的也大有人在
感谢指导。请问你对这种体制的效率怎么看?是西方私有军工企业效率更高,还是党国军令状强压的效率更高呢?...

你的感觉是对的,目前中国的军工大体还是以仿造为主,只有在少部分细节的地方有所创新,不过我觉得这些创新有可能只是因为没有获得相关情报导致的误判。但是很难说就是体制的问题,我接触过一些来自Raytheon和Analog Device的人,感觉就体制上来说并没有优劣之分。更多的是潜在的技术基础不牢靠,导致出成果慢,遇到的坑多,分散了太多的精力。Raytheon跟14所收集到的人水平差不多,14所还做民品,双方的差距大概在10年以内,比起其它的领域要好上很多。这是因为双方的基础差距不大,所以有追上的可能。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防火长城促进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吗?假如没有墙,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国产企业还能崛起吗?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304656
相反,极大以制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首先,破除一个误区是,拥有高技术公司,不一定是 : 拥有大量用户的大公司。
因为大公司都是收购或者强行抄其它小公司的好产品出来的怪物。

真正的技术水平要看整体环境。

其实美国大科技企业也不都是高新技术真正的原创者,它们也是到处收购,玩大鱼吃小鱼资本怪物。
但是,你想吃小鱼,你先得有个足够大的池塘让你有小鱼生长。

这个池塘,就是硅谷千千万万个中小公司,背后是美国发达自由的市场,对人才极度有吸引力的商业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的法治。而带来的极其强大的创新力。

而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更是跟着美国大企业后面,利用中国工程师红利,模仿抄袭而已。

所以,你说墙给了中国互联网什么,一个封闭的市场,就叫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有利了吗?

错。

防火墙,导致中国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生存发展环境很恶劣,你做一个公司,抄国外的,抄得没大公司快。自己开发新的,要么最后一看国外已经有了,你因为防火墙不知道,要么最后大公司一看,立刻抄一个一样的,把你竞争下去。

比如今天人人用的微信,你可以搜一搜一个叫悠信的软件,看看悠信图标和微信有什么区别。然后你再看看悠信是哪年做出来的,又是哪年倒闭的。而微信是什么时候抄它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根本不注重创新,而是注重版本的快速更迭。国外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所以,中国工程师,几乎很难有美国工程师那样的学习和开发生活。中国企业由于劣币效应,大家最后都在疯狂压榨人力成本,很多技术员的青春都被消耗在不合理的版本更新速度,以满足上级的业绩指标。最后丧失健康和对技术的热爱。

这使得,中国互联网虽然用户很多,工程师很多。但是技术的池塘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小鱼。
就像华为一样,表面风光,背后还是依靠美国的大树。

只不过,软件产品抄袭起来非常容易。国外难以像制裁华为那样去禁止中国使用国外的软件产品。

但是,最近几年防火长墙和民族主义反而在加速脱钩。

一方面号称要自己造操作系统,要自己操一切轮子。一方面又在不停地禁用更多的类库。我期待git彻底被墙的那一天,看看中国互联网技术水平到底如何。
==========================

最后我说说阿里,很多人都赞同没有防火墙,阿里也是世界级企业。

阿里的确和防火墙直接关系不大,但是我认为没有防火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没有对外资的不合理管制。

阿里能起来是因为第三方支付,但是你们要知道第三方支付能崛起的背后,是中国银行业由国企垄断,五大行和中共一切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内赚钱,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银行,谁也没有动力去推进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说白了,还是因为中共的经济独裁导致的:个人信用分数比互联网出现得还晚。

这个现象说明了中共独裁是多么的不合理,个人征信其实根本不需要互联网技术,可是直到阿里钻了空子中国政府才反应过来。

反过来,假设中国在80年代,就是个民主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外国银行、外国企业可以在中国境内开展正常个人业务。那么以当时欧美计算机电算化的发展程度,以及人民对外贸易的诉求,中国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只会比互联网更早。

如果2000以前中国人就已经用上支票,信用卡,那么2000之后,阿里本土化做得再好,也不会发展得如今天这么好。
为什么你觉得Raytheon没有体制优势呢?难道垄断的私企也跟国企一个德行?还有,10年有点不敢相信...

这我就不知道了,没了解过驱逐舰这一块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