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震惊了,大家都以为高考很公平,揭秘神秘的“点招”制度

点招制度一直存在,简单点来说,就是学校直接给省教育厅下文件。指名道姓要哪个学生就行了。如果走流程,一般清华等高校还是需要学生过一本线的,但是如果关系够硬就没有任何限制。下面贴一篇报道
不得出台涉及“点招”录取及收费办法,深入开展以防止“点招”为重点的招生专项治理……2013年,教育部有关通知严令禁止“点招”。
 
所谓“点招”,也称选择性招生,是对一些分数达到最低控制线而又上不了学校投档线的考生点名录取,享受普招学生的待遇。这个从未被认可的招生形式,却从未绝迹。眼下正值各地高招如火如荼,记者调查发现,严令之下“点招”不但没有禁行,反而潜行得更加隐蔽,且收费更高。
 
分不够钱来凑 一个“点招”一百万
 
“江苏点招网”“求校教育”……网上热闹的“点招”网站,让今年江苏省的招生新规有些尴尬,因为根据《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江苏取消了选择性招生。
 
“见面谈好--身份信息验证--签订协议--交订金--落实名额--学校交费--考试院录取查询--没录取三天内全额退费”--这是“求校教育”在网上“勾画”的“点招”基本流程图。
 
这一网页上同时有一份“2013年江苏省高考点招高校目录”,列明各高校录取批次和“点招”名额,并且留下一段意味深长的说明:“点招名额一般为学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今年只有1%的计划,所以你懂的。”
 
记者通过网页上的联系方式与一位陈老师联系获知,“点招”学校须是考生志愿填报的学校,收费因校而异。就记者提出的南京某高校,他开出了100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中介”中有一部分是纯骗钱的,但有一部分是确实能起作用的,他们一般都与高校或多或少有些关系,或是在学校工作过,或是认识学校有关负责人等。
 
“点招”中介开出的价格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南京某本科院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点招”指标大大下降,只有去年的五分之一,但价格也上涨了5倍,去年一个“点招”指标二三十万,今年起码要100万元。
 
记者调查还发现,在一些地方,“点招”名义上已关上大门,却打开了另一窗。
 
“‘点招’的说法已经过时,现在艺术类招生和自主招生是比较通行的做法。”山东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山东某高校以前对本校的子弟有一些优惠政策,这两年都转移到自主招生和艺术类招生了。
 
艺术类招生的“空子”较大,一是“校考”时有关系的家长会跟考官联系,保证孩子的分数不会太低;二是艺术类招生是招生学校单独划线,“基本是学校想要谁就是谁了,不过费用不低,光打通关系就得10万元以上。”这位家长说。
 
某高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每年“点招”收费都在1000万以上,已经成为教师福利和学校发展经费的重要来源。
 


上文这个一百万可以去的南京某高校不出意外是南京大学,点招缩招之后仍有1%的名额。而缩招之前高达5%。这是什么概念呢?假设一年新生5000人,那么就有250人不是和大家一个标准进来的。大家可以算算江苏厅局级干部一共才多少,这些干部又有多少子女符合年龄标准。根据我的一点点耳听为虚,市常委所在市的学校孩子过一本线就可以去985,如果这地方够黑例如北方某些省,什么条件都不符合都可以去。

关于高考,其实可以说的太多了。最近出现很多冒名顶替的其实都是弱爆了。十几年前,高考报录才统一联网,被叫做阳光高考。

在此之前各大高校自己随意招录学生的现象都很正常。再没关系一点,某些县市也出现过很多收买整个考点的监考人员,把好学生放进一堆交钱的学生中间让大家随便抄。当然也得给头头上贡。

当然这些事近几年应该很少了。普通人想要高考走捷径已经很困难了。只剩达官贵人才有的点招通道。而这些普通人是不知道的。不同于欧美国家私立大学是明着搞,我们是暗里搞,仅此而已。

在一个极权国家,竟然很多反贼都相信高考公平,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无语。大家请坚信,共产党根本不可能搞什么公平,想都别想。所谓公平只是小富二代和小官二代和小老百姓之间的,要不然习的博士咋来的?
11
分享 2020-07-05

21 个评论

不是大家都以为高考很公平,是只有你以为
把一群猴子一个一个关进笼子,哪个碰了笼子里的香蕉,就会被通电,害大家一起被电击
然后来了一只新的猴子想要碰香蕉,其他猴子就一起上去揍

国家设立高考制度本身是为了招安平民子弟中的人才,让民间人才变成废人,离开了体制就无用武之地
平民参加高考,是为了把其他寒门子弟干掉,就像笼子里的猴子一样,是不会去想怎么把电断开之类问题的
已隐藏
不是大家都以为高考很公平,是只有你以为


你可以看看最近有个帖子说高考公平的,整整两页跟帖都在说什么北京人容易之类的所以不公平,没一个提到点招,所以我才发了这个帖子
你可以看看最近有个帖子说高考公平的,整整两页跟帖都在说什么北京人容易之类的所以不公平,没一个提到点招...

高考的公平是针对寒门子弟圈子的,圈子以外不适用
父母辈和爷爷辈浴血奋斗,就是为了不让子孙和寒门子弟平等竞争。这才是正常的社会规则
高考的公平是针对寒门子弟圈子的,圈子以外不适用父母辈和爷爷辈浴血奋斗,就是为了不让子孙和寒门子弟平等...


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是真的不知道这些。他们都以为市长的孩子也是正常考的
已隐藏
我一個高中同學,趙家人。成績非常一般,高考考了一所名牌大學辦的一個民辦學院,勉強能上本科。後來他家裡人找關係,直接安排他上了那個名牌大學本校。
已隐藏
這批人被洗腦了。 具體參見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日本帝國🇯🇵整個世界觀都是扭曲的。不要說什麼總體正確,...

第3条是真的,欧洲医生经验真不丰富。因为欧洲的医患比没中国那么低,欧洲医生还那么多假期。
合同工,合同工选调,都是内部人士的绿色通道。只有毛爷爷可以震慑住这群官僚腐败分子。不过毛爷爷76年就没有了。回头想想文革的初衷是为了底层人民的,文革担心社会会变成今天的样子,官僚和资本控制一切
被顶上来了,

我听说过的两个情况,两个都是在军中挺高的级别,子女一个相当于保送进了军校,另一个也能选择军校,没去,上了某重点大学,我估计也不是正当途径。
点招制度确实存在。但是用这个的很多不是权贵子弟,因为真正的红色贵族是不会在中国上大学的。
xpl 灰名单
《七年之痒》校草王林钦 家族掌控北辰洲际大酒店
考北大的分数为男朋友擅改自愿到南大,爷爷获悉震怒,开学前依旧顽固坚持再改回北大
最近的美国电影电视剧,如果为了表现某个人学识渊博,就会让他说几句口音奇特的中文。这说明美国人潜意识里还是把中国当成一个文明国家来看待,没有认清中国文化的野蛮本质
虽然但是,除了既得利益者和弱智应该没人觉得高考公平吧……
个人认为高考的公平,是针对寒门子弟的。
有钱人,要么是出国上大学,要么就是分数不够,靠点招去上好大学。

而且穷人家的孩子就算学习努力到极点,也往往没有富人家的孩子学习好。

因为现在国家的“双减”政策一实施,穷人家的孩子没法去通过补课渠道提高成绩。
这样,富人家的孩子就可以1对1聘请高级教师上门补课。穷人家的孩子就只有无尽刷题一种方式了。

“这就是差距。”
這個一直都有 只是一般老百姓不太知道 稍微有些權勢的都知道
我再補充幾個 1. 特招 比如體育生特長生 這個砸錢就可以
一邊是給大學招生的砸夠錢 二是給評判等級的考官砸夠錢
外加意思一點給高中老師校領導還有教育局的小官
讓他們閉嘴別壞事就行
2.  預招 就是大學先自主考試  語言學習翻譯學校奧數這些多見
先去參加考試 根據你考試成勣給予減分政策 
只要錢夠 考試的分數和名次就可以“操作”
3. 頂替 直接冒用別人的成績和身份"冒名頂替"
這種早些年相對多一些 都是事先無色好的一些衝擊名牌大學的尖子生
如果他們考得不好想重考 老師和學校就會“拉皮條”
甚至有的貧困學生主動“賣成績” 大多都是事先買通了被頂替者的
之後被頂替者又用個新身份來考試 所以這裏邊還需打點公安局
當然有些有點小錢的“低端玩家” 事先不和被頂替者勾兌好
又沒有足夠的財富和能量打通足夠的關節 就有了很多“王娜娜”事件

4. 最厲害的 直接改寫高考成績和檔案 
這是頂級官二代和紅二代的操作 不要説什麽最頂級的都去留學了
有一些觀念不一樣 就去清華北大 或者讀研才出國
比如令谷就是個例子 他們身份證都有好幾個
直接讓教育系統改高考成績 甚至改一個身份和檔案
隱瞞身份進入校園 比如葉選廉的私生子 直接做了個新身份“路征”
PCSD 观察
你要是觉得不公平你就不考呗,多简单的事。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永远的在野党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2-02-10
  • 浏览: 1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