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浏览器在隐私模式状态下仍收集览网站及时间,搜寻字串、手机IMEI,SIM卡、IP
李建军:UCWeb在印尼的版本,会为每一位用家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用户编号,如果你未有仔细分析,是不会知道这个用户编号,不论你用「无痕模式」,还是普通模式,浏览器都会将你浏览过的网站,浏览时间,搜寻字串、手机IMEI,SIM卡、IP等等资料,一五一十送到阿里巴巴的主机中,无一幸免。而UCWeb亦未有按最新苹果iOS的私隐功能要求,容许用户关闭应用程式的追踪功能。换言之,不论你翻墙与否,你浏览过甚么网站,阿里巴巴公司都会有纪录,亦意味著,如果中国当局有需要时,只要向阿里巴巴查阅你的优视浏览纪录,一切就无所遁形,所以这件事是十分之恐怖。
李建军:基本上,你只有停用UCWeb优视浏览器,防止未来进一步资料外泄。但如果你用中国手机SIM卡,由于中国实施手机实名制,你要预期中国当局可以透过阿里巴巴在UCWeb资料库中,取得你曾浏览敏感网站的纪录。
这次阿里巴巴公司追踪用户的行为十分恶劣,即使用户开启「无痕模式」都照搜集敏感资料,这种做法,根本是出卖用户的信任。很多人以为「无痕模式」相当安全,可以保障私隐,但其实完全不安全,还让当局有机会搜集到你不希望当局知道的浏览纪录,这实在是十分过份的事。
问:对中国用户而言,甚么浏览器比较安全,无法被追踪?
李建军:首先,中国公司所写的浏览器都假定不安全,因为中国公司连「无痕模式」都可以暗中搜集资料,你唯一可以做是假定中国公司的软件,一律有不为人所知的后门,而你可以做,就只有杯葛不用中国公司所出的浏览器。就算是挂名欧洲公司推出的Opera浏览器,仍然有相当的风险,因Opera现时大股东是中国公司,仍有可能出现与UCWeb优视一样的问题。
因此,任何浏览器的开发公司,如果由中国公司主导,都只能一律假定不能用。
如果你下载Safari、Mozilla和Chrome以外的浏览器,你必须充分掌握相关公司的背景方能使用,否则你无意中用了中国公司软件都不知,因为中国公司很爱收购其他国家的公司,或在其他国家开设空殻公司,但实际上开发仍然在中国进行,亦与中国当局关系密切,如果他们照阿里巴巴一样的做法,届时你的处境就十分之危险,不明来历公司所出的浏览器,你都一律不能用。
以保安角度,最安全当然是以Tor为基础的Onion洋葱浏览器,除了开放源码,而且设计上就是为了高度保护私隐,只不过,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用Tor的浏览器。如果以普通浏览器而言,Mozilla其实对用户的私隐最为有利,因为Mozilla基金会并非商业机构,都会坚守一定程度上的私隐保障。
另外,属于苹果和谷歌两大集团的Safari或Chrome,虽然都以开放源码软件为基础,也不会像阿里巴巴这样离谱,持续追踪用家的资料,但两间公司都有本身的商业考虑,而过往的保安公司研究都显示,谷歌仍然在「无痕模式」搜集少量资料的纪录,因此,如果你十分之关注私隐问题,由商业上中立的Mozilla基金会所推出的Mozilla浏览器,是合符你安全的需要。
李建军:基本上,你只有停用UCWeb优视浏览器,防止未来进一步资料外泄。但如果你用中国手机SIM卡,由于中国实施手机实名制,你要预期中国当局可以透过阿里巴巴在UCWeb资料库中,取得你曾浏览敏感网站的纪录。
这次阿里巴巴公司追踪用户的行为十分恶劣,即使用户开启「无痕模式」都照搜集敏感资料,这种做法,根本是出卖用户的信任。很多人以为「无痕模式」相当安全,可以保障私隐,但其实完全不安全,还让当局有机会搜集到你不希望当局知道的浏览纪录,这实在是十分过份的事。
问:对中国用户而言,甚么浏览器比较安全,无法被追踪?
李建军:首先,中国公司所写的浏览器都假定不安全,因为中国公司连「无痕模式」都可以暗中搜集资料,你唯一可以做是假定中国公司的软件,一律有不为人所知的后门,而你可以做,就只有杯葛不用中国公司所出的浏览器。就算是挂名欧洲公司推出的Opera浏览器,仍然有相当的风险,因Opera现时大股东是中国公司,仍有可能出现与UCWeb优视一样的问题。
因此,任何浏览器的开发公司,如果由中国公司主导,都只能一律假定不能用。
如果你下载Safari、Mozilla和Chrome以外的浏览器,你必须充分掌握相关公司的背景方能使用,否则你无意中用了中国公司软件都不知,因为中国公司很爱收购其他国家的公司,或在其他国家开设空殻公司,但实际上开发仍然在中国进行,亦与中国当局关系密切,如果他们照阿里巴巴一样的做法,届时你的处境就十分之危险,不明来历公司所出的浏览器,你都一律不能用。
以保安角度,最安全当然是以Tor为基础的Onion洋葱浏览器,除了开放源码,而且设计上就是为了高度保护私隐,只不过,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用Tor的浏览器。如果以普通浏览器而言,Mozilla其实对用户的私隐最为有利,因为Mozilla基金会并非商业机构,都会坚守一定程度上的私隐保障。
另外,属于苹果和谷歌两大集团的Safari或Chrome,虽然都以开放源码软件为基础,也不会像阿里巴巴这样离谱,持续追踪用家的资料,但两间公司都有本身的商业考虑,而过往的保安公司研究都显示,谷歌仍然在「无痕模式」搜集少量资料的纪录,因此,如果你十分之关注私隐问题,由商业上中立的Mozilla基金会所推出的Mozilla浏览器,是合符你安全的需要。
40 个评论

誰會用uc?我在用fx nightly
UC浏览器从塞班系统用到现在。现在用的少,下一步准备删了,浏览器就用Safari替代了。更简洁更快一点。
UC浏览器n年前已经自带GFW,不知道是不是阿里巴巴接手后才加强的,UC内嵌的新闻更是十分恶心舔共审查而且难以屏蔽,用阿里云内置木马翻墙也是十分恶心,所以说马云的阿里巴巴一直用技术手段在暗中替中共开发审查工具

我記得15年前用過maxthon傲遊。電腦裝的browser有fx、fx nightly、chromium、vivaldi、epiphany、midori
平時只用fx nightly
平時只用fx nightly

為什麼美國fbi,cia對這些東西就永遠查不到,還不能拿出來制裁共匪的垃圾企業,繼續眼睜睜讓它們擾亂世界市場,劣幣驅良幣?
>>请问常见的浏览器安全点我说的锦衣卫还是必应谷歌对吗?输入法中文那个更安全?翻墙软件最牛的是哪个...
瀏覽器我推薦fx,中文輸入我用過scim的cangjie5和fcitx的cangjie5
ms-edge名聲也不錯
Firefox ftw
UC是广州的,服务器在深圳,目前逐渐被阿里巴巴抛弃,阿里现在正在推另一款夸克浏览器,UC撑不了多久了。
自从UC浏览器置顶包子的相关新闻后,就果断卸载了。
UC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360浏览器。这些一个个的真的很不堪入目。
上述浏览器从来不用。
谷歌的Chrome已经成主力。
当然还有火狐。
UC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360浏览器。这些一个个的真的很不堪入目。
上述浏览器从来不用。
谷歌的Chrome已经成主力。
当然还有火狐。
微软的edge呢?据我所知一部分开发人员在苏州,会不会也有内鬼。
凡是背后有匪区资金的都不可靠,很久之前还会使用Opera看敏感资料的,现在不可能了!
https://zh.wikipedia.org/zh-cn/Opera%E9%9B%BB%E8%85%A6%E7%80%8F%E8%A6%BD%E5%99%A8
Opera被中国财团收购后,于纳斯达克上市前的所有权结构[sup][8][/sup][sup][9][/sup]
周亚辉:Keeneyes Future Holdings (19.5%)
周亚辉:北京昆仑科技(48%)
奇虎360:Qifei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 Limited(27.5%)
金砖资本私募股权基金(5%)
捆绑流氓软件
Opera 6.04之后的数个中文版,曾捆绑流氓软件3721上网助手。
https://zh.wikipedia.org/zh-cn/Opera%E9%9B%BB%E8%85%A6%E7%80%8F%E8%A6%BD%E5%99%A8
Opera被中国财团收购后,于纳斯达克上市前的所有权结构[sup][8][/sup][sup][9][/sup]
周亚辉:Keeneyes Future Holdings (19.5%)
周亚辉:北京昆仑科技(48%)
奇虎360:Qifei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 Limited(27.5%)
金砖资本私募股权基金(5%)
捆绑流氓软件
Opera 6.04之后的数个中文版,曾捆绑流氓软件3721上网助手。
用中共国的浏览器来翻墙,那不是作死的行为吗,赶紧换赶紧换
这是公开的秘密 谢谢
>>实际输入法据说搜狗讯飞都是特务软件。手机自带的输入法呢?
電腦用scim-cangjie5、fcitx-cangjie5,手機用ms-swiftkey倉頡

请注意,任何浏览器的隐私模式,都是正常收集数据的。隐私模式的定义是不在本机上留下浏览记录,但是对外的数据传输,是没有任何其他特殊的加密通道的。
如果要保护自己在互联网身份的话,请不要依赖隐私模式!任何浏览器的隐私模式!包括你以为可信的标准版Chrome,Safari,Firefox,以及国产品牌!
请务必使用额外的VPN,Tor等服务!!
如果要保护自己在互联网身份的话,请不要依赖隐私模式!任何浏览器的隐私模式!包括你以为可信的标准版Chrome,Safari,Firefox,以及国产品牌!
请务必使用额外的VPN,Tor等服务!!
>>Fx就是firefox?是你在搞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FX
Firefox命名時歷經波折,最初取名為「Phoenix」,取自神話中從自身灰燼復活的不死鳥,代表新的瀏覽器從Netscape灰燼中浴火重生。但因為和鳳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英語:Phoenix Technologies))名稱衝突而改為「Firebird」。後來,這個新名稱又與另一個開放源碼的數據庫系統Firebird發生了衝突[28][29],Firebird的開發社群要求以全稱「Mozilla Firebird」來標識這個專案或重新命名,避免混淆。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改稱「Mozilla Firefox」,簡稱「Firefox」[30],正式縮寫為「Fx」或「fx」[31],不過常被簡稱「FF」[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