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再度弯道超车?
不再被“卡脖子”?中国芯片销售再超台湾
芯片作为此轮中美大国角力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命脉。美国行业机构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曾经在芯片供应上被“卡脖子”的中国,如今已经超过台湾,虎视全球第二。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销售占额已经超过台湾,紧追欧洲和日本。但距离2020年分别位居一、二位的美国和韩国尚有一段距离。
5年前,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还只有3.8%。经历了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芯片供应的全面狙击之后,中国自主生产销售的芯片2020年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比大约9%。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从销售额的角度来看,中国实现了从5年前的130亿美元,到2020年398亿美元的急速提升。仅2020年一年的增长率就达到30.6%。
这也已经是中国在全球芯片销售额占比上连续第二年超越台湾。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估,如果中国按照2020年的速度继续发展,而其他国家基本保持目前生产速度的话,到了2024年,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销售占比就能达到17.4%,远远领先欧洲、日本和台湾,基本追上位于第二的韩国,但距离在芯片市场占比大约为40%的美国尚有一段距离。
大量新玩家入场
报告指出: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冲进半导体行业的新公司的数量。2020年,中国境内新注册为半导体生产企业的数量为大约15000家。这些公司里,很大一部分专注图形处理单元、电子设计自动化、逻辑芯片、AI计算等高端领域。
而上述数据只是截止到2020年的统计。在中美全面对抗的背景下,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中兴在内的中国芯片制造商2021年已经实现了多个突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掌握的信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2021年10月推出了5纳米的服务器中央处理单元以及7纳米的云AI芯片。中兴也几乎于同一时间推出了5纳米的5G基站处理器。百度也于2021年8月推出了7纳米的云服务器用芯片。
但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中国最大的芯片生产商是隶属于华为集团的海思半导体。该公司全年销售额约为75亿美金,几乎是第二名中芯国际(43亿美金)和长电科技(41亿)的总和。而销售额增幅最快的是中兴,达到118%。除此之外,年增长率分别为92%和63%的智芯公司与豪威集团也来势汹汹。
新科技老面孔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专注半导体研发生产的企业之外,如今中国芯片制造领域的另外一个生力军就是由家电生产商或OEM代工厂商组成的生产力。这其中既有长虹、TCL、康佳这样年代久远的老牌电器厂商,也有小米、oppo、VIVO、华米这样的新兴消费电子品牌。
从2021年中国至少新建28座芯片制造厂的情况来看,该国仍将继续在这一领域保持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中央政府的坚定承诺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机构认为:虽然中国要赶上现有的行业领导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先进的节点代工生产以及设备和材料方面。但随着中国政府在当前的第14个五年计划中加强对半导体产业自力更生的关注,预计未来十年的中国与行业领先国家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新闻内容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版
所以这是中又赢了?还是就像粉蛆们说的美帝无理制裁反而使种花家在逆境成长?葱油们如何看待?
芯片作为此轮中美大国角力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命脉。美国行业机构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曾经在芯片供应上被“卡脖子”的中国,如今已经超过台湾,虎视全球第二。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销售占额已经超过台湾,紧追欧洲和日本。但距离2020年分别位居一、二位的美国和韩国尚有一段距离。
5年前,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还只有3.8%。经历了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芯片供应的全面狙击之后,中国自主生产销售的芯片2020年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比大约9%。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从销售额的角度来看,中国实现了从5年前的130亿美元,到2020年398亿美元的急速提升。仅2020年一年的增长率就达到30.6%。
这也已经是中国在全球芯片销售额占比上连续第二年超越台湾。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估,如果中国按照2020年的速度继续发展,而其他国家基本保持目前生产速度的话,到了2024年,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销售占比就能达到17.4%,远远领先欧洲、日本和台湾,基本追上位于第二的韩国,但距离在芯片市场占比大约为40%的美国尚有一段距离。
大量新玩家入场
报告指出: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冲进半导体行业的新公司的数量。2020年,中国境内新注册为半导体生产企业的数量为大约15000家。这些公司里,很大一部分专注图形处理单元、电子设计自动化、逻辑芯片、AI计算等高端领域。
而上述数据只是截止到2020年的统计。在中美全面对抗的背景下,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中兴在内的中国芯片制造商2021年已经实现了多个突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掌握的信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2021年10月推出了5纳米的服务器中央处理单元以及7纳米的云AI芯片。中兴也几乎于同一时间推出了5纳米的5G基站处理器。百度也于2021年8月推出了7纳米的云服务器用芯片。
但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中国最大的芯片生产商是隶属于华为集团的海思半导体。该公司全年销售额约为75亿美金,几乎是第二名中芯国际(43亿美金)和长电科技(41亿)的总和。而销售额增幅最快的是中兴,达到118%。除此之外,年增长率分别为92%和63%的智芯公司与豪威集团也来势汹汹。
新科技老面孔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专注半导体研发生产的企业之外,如今中国芯片制造领域的另外一个生力军就是由家电生产商或OEM代工厂商组成的生产力。这其中既有长虹、TCL、康佳这样年代久远的老牌电器厂商,也有小米、oppo、VIVO、华米这样的新兴消费电子品牌。
从2021年中国至少新建28座芯片制造厂的情况来看,该国仍将继续在这一领域保持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中央政府的坚定承诺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机构认为:虽然中国要赶上现有的行业领导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先进的节点代工生产以及设备和材料方面。但随着中国政府在当前的第14个五年计划中加强对半导体产业自力更生的关注,预计未来十年的中国与行业领先国家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新闻内容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版
所以这是中又赢了?还是就像粉蛆们说的美帝无理制裁反而使种花家在逆境成长?葱油们如何看待?
28 个评论
從兩個爛尾晶片項目一窺中國追趕先進製程晶片製造為何折戟
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原本計劃生產出與台積電和三星電子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不相上下的晶片。結果,它們卻從未實現任何晶片的商業化生產。
近年來,中國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試圖幫助國內廠商追趕世界上的先進製程晶片製造商。
兩個晶圓代工項目從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為什麼中國仍未成功。這兩個項目由一位鮮為人知的企業家在他30多歲時參與牽頭成立。
這兩個項目分別位於中國的武漢和濟南,原本計劃生產出與行業領導者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簡稱﹕台積電)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不相上下的晶片。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均擁有數十年的晶片製造經驗。
中國政府提供了數億美元計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初創企業,不過很快就發現計劃過於雄心勃勃,當地官員低估了製造高端先進製程晶片的難度和成本。
這兩家晶圓代工企業是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Wuhan Hongx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和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uanxin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Jinan) Co.)。它們的資金很快消耗殆盡,但從未實現任何晶片的商業化生產。
武漢弘芯於2021年6月正式關閉。濟南泉芯尚在,但已暫停運營,該公司未回覆置評請求。
根據公司聲明、官方媒體報導、地方政府文件和企業註冊數據庫天眼查的數據,在過去三年裡,至少有六個新的大型晶片製造項目在中國以失敗告終,其中包括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文件顯示,這些項目至少投入了2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政府。有些項目從未生產過哪怕一片晶片。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了一位自稱曾參與牽頭組建武漢弘芯和泉芯集成電路相關項目的男子。天眼查數據庫的資料顯示此人名為曹山,曾任泉芯集成電路首席執行官,是武漢弘芯前董事會成員,還曾是這兩家公司的大股東。《華爾街日報》還為此文採訪了泉芯集成電路的前員工和其他知情人士。
面對爛尾的半導體項目,中國官員和投資人正在探索,希望能挽救一些資源,同時也在制定更嚴格的規則,以防未來再造成資源浪費。
據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多年來一直非正式地要求某些晶片製造商為新項目尋求審批,現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約1.5億美元的項目必須經過審批。
中國晶片集團紫光集團有限公司(Tsinghua Unigroup)去年12月表示,兩家國資背景的半導體風投公司牽頭的財團將成為其戰略投資者。過去一年裡,紫光集團數十億美元的債券發生違約。
對中國來說,生產更多的半導體是重要優先事項。據行業諮詢和分析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數據顯示,中國晶片製造商生產的晶片只能滿足國內約17%的晶片需求,中國因此依賴於外國晶片生產商。
專家表示,當涉及到製造最先進製程晶片,比如用於智能手機和電腦處理器的晶片,中國可能落後更多。美國的制裁限制一些公司獲得某些晶片製造技術,這讓中國受到衝擊。
參與制定中國半導體政策的兩個部門——国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工業和資訊化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去年12月底,依賴外國晶片引發民眾挫敗感的跡象在中國出現,先前美國晶片製造巨頭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 INTC)致信要求供應商不要從新疆進行採購,中國政府在新疆開展了針對信教少數群體的同化運動。
中國社交媒體用戶認為受到輕視而感到憤怒,他們批評英特爾,一些人感嘆中國缺乏足夠先進的國產晶片來替代英特爾的晶片。
英特爾道歉並稱寫這封信只是為了遵守美國法律。
2014年左右,中國政府開始公布產業支持計劃,其中包括一個220億美元的中央政府晶片投資基金,被稱為大基金。地方政府也設立了類似基金。2019年,中國政府設立了約300億美元的第二隻国家半導體基金。
很快,投向晶片領域的資金便在中國各地涌動。據來自天眼查數據庫的資訊,數以萬計的中國公司註冊時把半導體相關業務納入經營範圍,包括一些主要業務涉及餐廳和水泥製造的公司。
中國在晶片製造的某些方面確實有所改進,包括設計晶片。但業內專家表示,一些公司因為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術或資金而倒閉。
據公司資料和政府文件,武漢和濟南的這兩個項目當初打算先製造14納米或以下的晶片(該領域由台積電和三星電子主導),然後在幾年內把製程提升至7納米。
武漢弘芯曾聘請台積電的一位前高管擔任首席執行官。據前僱員稱,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從台灣招募了數十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有些來自台積電,並提供了相對較高的薪酬待遇。
據國有媒體報導,有一件事很快就變得清晰明了,武漢弘芯大大缺乏製造先進製程晶片所需資金;先進製程晶片的商業化生產可能需要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
前員工說,泉芯的工作進展緩慢。其中一個人說,儘管泉芯招聘的工程師具有晶片製造技術方面的知識,但泉芯缺乏整合這些技術的能力。
據官方媒體報導,2020年8月,武漢地方政府表示,由於財政困難,弘芯項目被暫停;該項目於2021年被正式註銷。
知情人士稱,在其他幾個政府資助的晶片項目也失敗後,濟南政府接管了泉芯,並開始遣散員工。
濟南高新區的一位官員說,該公司的業務已經暫停。濟南高新區是泉芯所在的商務區,由濟南市政府管理。
《華爾街日報》通過天眼查數據庫中與泉芯主要股東之一相關的電話號碼,找到了這名自稱是這兩個項目組織者之一的男子。
這名男子稱,雖然他在公司文件中使用曹山這個名字,但他的真名是鮑恩保。他表示,他在幫助這些項目籌備技術和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用曹山這個假名是為了避免在台灣招聘時遇到麻煩。台灣一直在嚴控大陸挖人才的做法。
他說,他在這個行業有大約15年的經驗,2005年他成立了一家晶片設計公司,因曾在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簡稱﹕台積電)流片而與台積電的人員建立了聯繫。當被問及國內媒體報導暗示他的某些行為可能並不光明正大時,他說:「你覺得地方政府那麼好騙嗎?」
他說,他與高管就如何發展武漢弘芯項目意見相左,隨後於2018年10月離開了該項目。他稱,隨著北京方面加強對晶片項目的審查,他於2020年12月離開了濟南泉芯項目,5月份,濟南政府將他經營的公司剔除出主要股東的名單。
武漢和濟南政府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隨著武漢弘芯等項目出現問題,中國政府重新調整了策略。2020年10月,中國的經濟規劃部門国家發改委表示,沒有人才、經驗和足夠技術的公司盲目地設立半導體項目,那麼支持這些項目的官員將被追究責任。
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原本計劃生產出與台積電和三星電子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不相上下的晶片。結果,它們卻從未實現任何晶片的商業化生產。
近年來,中國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試圖幫助國內廠商追趕世界上的先進製程晶片製造商。
兩個晶圓代工項目從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為什麼中國仍未成功。這兩個項目由一位鮮為人知的企業家在他30多歲時參與牽頭成立。
這兩個項目分別位於中國的武漢和濟南,原本計劃生產出與行業領導者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簡稱﹕台積電)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不相上下的晶片。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均擁有數十年的晶片製造經驗。
中國政府提供了數億美元計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初創企業,不過很快就發現計劃過於雄心勃勃,當地官員低估了製造高端先進製程晶片的難度和成本。
這兩家晶圓代工企業是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Wuhan Hongx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和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uanxin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Jinan) Co.)。它們的資金很快消耗殆盡,但從未實現任何晶片的商業化生產。
武漢弘芯於2021年6月正式關閉。濟南泉芯尚在,但已暫停運營,該公司未回覆置評請求。
根據公司聲明、官方媒體報導、地方政府文件和企業註冊數據庫天眼查的數據,在過去三年裡,至少有六個新的大型晶片製造項目在中國以失敗告終,其中包括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文件顯示,這些項目至少投入了2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政府。有些項目從未生產過哪怕一片晶片。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了一位自稱曾參與牽頭組建武漢弘芯和泉芯集成電路相關項目的男子。天眼查數據庫的資料顯示此人名為曹山,曾任泉芯集成電路首席執行官,是武漢弘芯前董事會成員,還曾是這兩家公司的大股東。《華爾街日報》還為此文採訪了泉芯集成電路的前員工和其他知情人士。
面對爛尾的半導體項目,中國官員和投資人正在探索,希望能挽救一些資源,同時也在制定更嚴格的規則,以防未來再造成資源浪費。
據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多年來一直非正式地要求某些晶片製造商為新項目尋求審批,現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約1.5億美元的項目必須經過審批。
中國晶片集團紫光集團有限公司(Tsinghua Unigroup)去年12月表示,兩家國資背景的半導體風投公司牽頭的財團將成為其戰略投資者。過去一年裡,紫光集團數十億美元的債券發生違約。
對中國來說,生產更多的半導體是重要優先事項。據行業諮詢和分析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數據顯示,中國晶片製造商生產的晶片只能滿足國內約17%的晶片需求,中國因此依賴於外國晶片生產商。
專家表示,當涉及到製造最先進製程晶片,比如用於智能手機和電腦處理器的晶片,中國可能落後更多。美國的制裁限制一些公司獲得某些晶片製造技術,這讓中國受到衝擊。
參與制定中國半導體政策的兩個部門——国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工業和資訊化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去年12月底,依賴外國晶片引發民眾挫敗感的跡象在中國出現,先前美國晶片製造巨頭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 INTC)致信要求供應商不要從新疆進行採購,中國政府在新疆開展了針對信教少數群體的同化運動。
中國社交媒體用戶認為受到輕視而感到憤怒,他們批評英特爾,一些人感嘆中國缺乏足夠先進的國產晶片來替代英特爾的晶片。
英特爾道歉並稱寫這封信只是為了遵守美國法律。
2014年左右,中國政府開始公布產業支持計劃,其中包括一個220億美元的中央政府晶片投資基金,被稱為大基金。地方政府也設立了類似基金。2019年,中國政府設立了約300億美元的第二隻国家半導體基金。
很快,投向晶片領域的資金便在中國各地涌動。據來自天眼查數據庫的資訊,數以萬計的中國公司註冊時把半導體相關業務納入經營範圍,包括一些主要業務涉及餐廳和水泥製造的公司。
中國在晶片製造的某些方面確實有所改進,包括設計晶片。但業內專家表示,一些公司因為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術或資金而倒閉。
據公司資料和政府文件,武漢和濟南的這兩個項目當初打算先製造14納米或以下的晶片(該領域由台積電和三星電子主導),然後在幾年內把製程提升至7納米。
武漢弘芯曾聘請台積電的一位前高管擔任首席執行官。據前僱員稱,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從台灣招募了數十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有些來自台積電,並提供了相對較高的薪酬待遇。
據國有媒體報導,有一件事很快就變得清晰明了,武漢弘芯大大缺乏製造先進製程晶片所需資金;先進製程晶片的商業化生產可能需要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
前員工說,泉芯的工作進展緩慢。其中一個人說,儘管泉芯招聘的工程師具有晶片製造技術方面的知識,但泉芯缺乏整合這些技術的能力。
據官方媒體報導,2020年8月,武漢地方政府表示,由於財政困難,弘芯項目被暫停;該項目於2021年被正式註銷。
知情人士稱,在其他幾個政府資助的晶片項目也失敗後,濟南政府接管了泉芯,並開始遣散員工。
濟南高新區的一位官員說,該公司的業務已經暫停。濟南高新區是泉芯所在的商務區,由濟南市政府管理。
《華爾街日報》通過天眼查數據庫中與泉芯主要股東之一相關的電話號碼,找到了這名自稱是這兩個項目組織者之一的男子。
這名男子稱,雖然他在公司文件中使用曹山這個名字,但他的真名是鮑恩保。他表示,他在幫助這些項目籌備技術和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用曹山這個假名是為了避免在台灣招聘時遇到麻煩。台灣一直在嚴控大陸挖人才的做法。
他說,他在這個行業有大約15年的經驗,2005年他成立了一家晶片設計公司,因曾在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簡稱﹕台積電)流片而與台積電的人員建立了聯繫。當被問及國內媒體報導暗示他的某些行為可能並不光明正大時,他說:「你覺得地方政府那麼好騙嗎?」
他說,他與高管就如何發展武漢弘芯項目意見相左,隨後於2018年10月離開了該項目。他稱,隨著北京方面加強對晶片項目的審查,他於2020年12月離開了濟南泉芯項目,5月份,濟南政府將他經營的公司剔除出主要股東的名單。
武漢和濟南政府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隨著武漢弘芯等項目出現問題,中國政府重新調整了策略。2020年10月,中國的經濟規劃部門国家發改委表示,沒有人才、經驗和足夠技術的公司盲目地設立半導體項目,那麼支持這些項目的官員將被追究責任。
不清不楚的數據,什麼叫做「銷售佔比」?
講點實際的,晶片製造,中共國領先世界的企業有哪些?
晶片設計,中共國領先的又有哪些?
只要回答了上面兩個問題,就可以得知「銷售佔比」這個東西和技術實力幾乎不可能會有太大關係,至於拿所謂「銷售佔比」這個說法來說嘴替中共國敲鑼打鼓吹噓的,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也就昭然若揭了
講點實際的,晶片製造,中共國領先世界的企業有哪些?
晶片設計,中共國領先的又有哪些?
只要回答了上面兩個問題,就可以得知「銷售佔比」這個東西和技術實力幾乎不可能會有太大關係,至於拿所謂「銷售佔比」這個說法來說嘴替中共國敲鑼打鼓吹噓的,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也就昭然若揭了
>> 不清不楚的數據,什麼叫做「銷售佔比」?講點實際的,晶片製造,中共國領先世界的企業有哪些?晶片設...
这也是我纳闷的地方,汉芯紫光暴死的现今阿里的倚天710又自称自用不售卖,支国究竟哪来的货可以填那所谓的销售占比?
前天在听一个研讨会的时候,
一位大陆背景的教授跟我们说,
因为中美关系问题而已发的半导体行业混乱,政府投入了超过9trillions的资金,
一夜之间超过2000家大陆企业宣称自己拥有芯片制造能力,从而谋取一杯羹。
援引的是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现在去看好像已经404了。
一位大陆背景的教授跟我们说,
因为中美关系问题而已发的半导体行业混乱,政府投入了超过9trillions的资金,
一夜之间超过2000家大陆企业宣称自己拥有芯片制造能力,从而谋取一杯羹。
援引的是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现在去看好像已经404了。
我說,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積電不是中國第一大企業嗎?所以中國超越了台灣,等於中國超越了中國?整天拿中國又怎樣超越了台灣說嘴,其實,大部份的中國媒體、企業甚至是政府官員,都很清楚台灣不屬於中國,正常人不會每天在嘴自己又超越了自己
所以,辱華還是承認台灣不屬於中國,自己選一個吧。
所以,辱華還是承認台灣不屬於中國,自己選一個吧。

銷售 == 製造 ?

我们的半导体被境外敌对势力卡脖子就是因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情报组织、科研院校、血汗工厂以及二道贩子没有用习近平思想武装头脑。我们只要把100%的精力用在学习强国刷分上,我们的半导体制造业保证在三年内做到宇宙第一。
"彎道超車" 可見五粉毛們大多沒車沒駕照, 要説大陸法律皆不行唯獨交法稍好點.
彎道超車是被交法禁止的, 出事故彎道超車者負全責.
若說競技賽車的話, 彎道超車又如何, 假定共黨極權彎道王怎麽落後的不清楚嘛?
直綫車速不行啊, 出彎之後的車程還得落後.
#技術
沒影的事就此打住, 芯片行業可粗分爲兩大塊, 一是技術設備常年荒廢要持久補課才行.
其二, 設計能力才是重災區, 研發不行帶動不了第一塊.
技術方面沒得打鷄血, 西奧·德若特對軟件品質的論斷我是很贊同的.
共黨極權只要技術沒得輸入工業就會劣化, 歷史和現在都是如此.
#技術五毛
因也看[科技袁人]技術五毛頻道, 對共黨極權的科技力表示安心.
[在工业软件领域,中国为何错失良机,给了国外垄断的机会?] https://youtube.com/watch?v=QJ72CmkrFJs
片中問題料想依然如故永遠也不會得到解決, 在年輕時也參與過數個國家級項目,
對科委及當初發改委, 都是什麽德行很清楚.
非要彎道超車的話怕是會翻車吧. 雖然結果是我樂見的.
彎道超車是被交法禁止的, 出事故彎道超車者負全責.
若說競技賽車的話, 彎道超車又如何, 假定共黨極權彎道王怎麽落後的不清楚嘛?
直綫車速不行啊, 出彎之後的車程還得落後.
#技術
沒影的事就此打住, 芯片行業可粗分爲兩大塊, 一是技術設備常年荒廢要持久補課才行.
其二, 設計能力才是重災區, 研發不行帶動不了第一塊.
技術方面沒得打鷄血, 西奧·德若特對軟件品質的論斷我是很贊同的.
共黨極權只要技術沒得輸入工業就會劣化, 歷史和現在都是如此.
#技術五毛
因也看[科技袁人]技術五毛頻道, 對共黨極權的科技力表示安心.
[在工业软件领域,中国为何错失良机,给了国外垄断的机会?] https://youtube.com/watch?v=QJ72CmkrFJs
片中問題料想依然如故永遠也不會得到解決, 在年輕時也參與過數個國家級項目,
對科委及當初發改委, 都是什麽德行很清楚.
非要彎道超車的話怕是會翻車吧. 雖然結果是我樂見的.
>> 这也是我纳闷的地方,汉芯紫光暴死的现今阿里的倚天710又自称自用不售卖,支国究竟哪来的货可以填...
因为你不要光是看高性能芯片, 人家说的全球占比其实还是墙内占比, 墙内占比飙升是真的, 主要起贡献的还是各种低制程芯片, 一是这类芯片生产门槛低, 二是仿制难度足够小
中芯国际还是可以的。毕竟有梁孟松这种大牛的帮助下,大陆的芯片产业飞速发展,虽然和台积电、三星比还有代差,但是低廉的价格可以快速占领下沉市场。
>> 原文内容有提到所谓的“全球市场销售额占比”指的是自个儿内销?
我寻思这不是中共常用话术吗..., 自己占了全球芯片市场总份额中不小比例, 然后就可以内销份额大增=国际份额大增, 虽然你看起来国际份额是大增, 但是贡献的都是墙内市场自产自销

还记得董明珠小姐的企业在国外被罚多少钱
依据一个“销售总额”就得出“弯道超车”的结论,没有说服力。有如说你吃的红薯(额)超出人家的牛排(额),你就弯道超车了
“如果中国按照2020年的速度继续发展,而其他国家基本保持目前生产速度的话,”这样的话语更加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中国按照2020年的速度继续发展,而其他国家基本保持目前生产速度的话,”这样的话语更加让人哭笑不得
份額是增加了 但都是低端產品 實際代差和技術差距因爲技術封鎖更大了
中共這種只靠砸錢是砸不出來的 自90年代的“龍芯”“中芯”等一系列造假事件以來
中共是弄明白了裝糊塗 他們知道芯片是制度問題 但他們不可能改制度來威脅自己
馬佐平(美籍华裔电机工程学家美國院士)早在10幾年前接受采訪時說
芯片是中國發展的”本質“問題 可惜現在完整的訪談視頻都被刪除了
只有一些不那麽敏感的片段https://tv.sohu.com/v/dXMvMzM1OTQxOTg5LzE5NzcwMDA3Mi5zaHRtbA==.html
馬佐平説得也比較委婉 但是有心人能聼出來他的意思
這個本質問題説白了就是制度问题 而不僅僅是科技 人才儲備的問題
一 ”既當選手又當裁判“
芯片關係到國家命脈 中共只有讓國企或者隱性國企(比如華爲)來做才放心
擧個例子 比如哪個私企在芯片裏裝個後門 在中共類似”共同富裕“的屠刀下來時
通過後門把89 64 或者一些中共醜聞放出來 甚至廢掉芯片 玉石俱焚怎麽辦?
二 芯片是一個需要前期長期投入的行業 可能10幾年甚至幾十年都要砸錢
而可能看不到一點成績和收穫 而張忠謀就是清楚這一點 所以放棄設計只做代工
但是中國雄心勃勃 妄圖設計研發生產一條龍 甚至喊口號連光刻機都要自己做
要知道哪怕强如美國 都不能在離開其他各國的技術支持下 製造出一臺先進的光刻機
国企领导必須出成绩 出政績才能得到升职 你讓他好幾年甚至十年都埋頭積纍打基礎
沒有油水 沒有任何政績 國企大多兩届8年就要挪窩 最終可能就是給繼任者做嫁衣
這期間還要防著官場傾軋勾心鬥角 説不定過兩年就拿他沒有任何成績爲理由被貶官
不像私有制企业主会为自己的利益 把企业长远发放在第一位
即使砸錢請來專家人才 可他們沒有決定權 儅專業的建議和領導利益相悖的時候
自然只能犧牲他們和企業的利益 來成就領導的仕途或者私人利益
比如清華紫光09年左右就因爲要照顧大領導的親戚 用了一批次貨的塗料
導致一大批出產的屏幕瑕疵率大幅升高 收回並賠償的次品 造成了當年巨虧
所以根本不會老老實實搞科研積纍技術專利 ”買技術“和”誇大“來媚上只是常規操作
一些膽子大的 直接找些手套聯合起來”造假“諞補 然後拿著騗來的錢甩下爛攤子”高升“
三 國企擁有豐富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反過來又壓制了私企 和私企進行不公平競爭
沒有充分競爭的市場 只會提高成本 遏制了技術和生產力的提高
比如很多國企都什麽都不幹 不搞科研不幹業務 就靠著”放高利貸“吃得滿嘴流油
銀行放貸因爲政策原因和安全原因(國企大多資產豐厚又有政府保底不怕破產)
更傾向把錢給國企 特別以前每次政策收緊閙錢荒的時候 私企根本融不到錢
只有高利息像國企借貸 國企只靠吃利息差就躺著賺錢 實際推高了生產成本
這個成本又提高了產品價格 相當於多了”利息稅“ 又轉嫁到賣家顧客頭上了
所以從90年代初砸錢砸到現在除了一次次”造假“”騗補“醜聞 中國芯片只有些許進步
再説臺積電 這時不得不佩服李登輝先生
他全力支持張忠謀 頂住了當時台灣各方勢力 不惜和黨内大佬翻臉
沒讓任何人把手伸進臺積電 拒絕了把臺積電變爲”黨產“的黨内呼聲
好吧 那我們來改革?毛臘肉復生都不敢也成功不了 下場只有政變身死
首先國企央企和公務員一樣是”特權階級“ 事少油水多 是中共忠心支持力量
這些國企央企裏面不少關係戶趙家人甚至紅二代 黨政軍各方勢力
比如兩桶油在每年巨額補貼的情況下 不管國際油價高還是低 一直莫名其妙巨虧
但是從江胡到習 哪怕石油係暗助周永康 誰都沒有敢捅這個馬蜂窩
因爲這兩個世界前10和前20的巨人企業牽扯到太多黨軍政的各路諸侯勛貴
子孫 親朋 家奴 説不定哪個処級幹部背後就有個國部級幹部的遠親
説不定一個廳級幹部後面就有個什麽上將什麽常委騎在頭上拿錢
毛鄧江胡習可以處理一兩個中石油石化的高官 但是要是全面反腐
那就是得罪軍政兩界 各個派系甚至包括他自己手下人 瞬間光桿司令
所以有意思的是 習軍政金融政法都搞了個遍 但是兩桶油一直沒什麽大動作
就如同現在的經濟困境 習也只敢拿私企開刀 ”共同富裕“
那麽多年年浪費巨額補貼”養蛀蟲“的僵尸國企央企 他敢動嗎?
毕竟”稳定“大于一切 自己的權位和性命大於一切
中共這塊韭菜地的江山永固大於一切 而不是人民大于一切
不是國家利益大於一切 中共不可能自己削弱威脅自己 不會自己革自己的命
即使黨内真有“聖人”願意這樣幹 胡耀邦 趙紫陽(雖有私心)的下場在前
誰還敢去這麽幹 誰又會心甘情願跟著“聖人”去挖黨的墻角
消除黨經濟政治一系列特權 進而削弱自己和子孫後代的特權福利和財富呢?
這也是馬佐平完整視頻爲什麽被刪掉的原因
中共這種只靠砸錢是砸不出來的 自90年代的“龍芯”“中芯”等一系列造假事件以來
中共是弄明白了裝糊塗 他們知道芯片是制度問題 但他們不可能改制度來威脅自己
馬佐平(美籍华裔电机工程学家美國院士)早在10幾年前接受采訪時說
芯片是中國發展的”本質“問題 可惜現在完整的訪談視頻都被刪除了
只有一些不那麽敏感的片段https://tv.sohu.com/v/dXMvMzM1OTQxOTg5LzE5NzcwMDA3Mi5zaHRtbA==.html
馬佐平説得也比較委婉 但是有心人能聼出來他的意思
這個本質問題説白了就是制度问题 而不僅僅是科技 人才儲備的問題
一 ”既當選手又當裁判“
芯片關係到國家命脈 中共只有讓國企或者隱性國企(比如華爲)來做才放心
擧個例子 比如哪個私企在芯片裏裝個後門 在中共類似”共同富裕“的屠刀下來時
通過後門把89 64 或者一些中共醜聞放出來 甚至廢掉芯片 玉石俱焚怎麽辦?
二 芯片是一個需要前期長期投入的行業 可能10幾年甚至幾十年都要砸錢
而可能看不到一點成績和收穫 而張忠謀就是清楚這一點 所以放棄設計只做代工
但是中國雄心勃勃 妄圖設計研發生產一條龍 甚至喊口號連光刻機都要自己做
要知道哪怕强如美國 都不能在離開其他各國的技術支持下 製造出一臺先進的光刻機
国企领导必須出成绩 出政績才能得到升职 你讓他好幾年甚至十年都埋頭積纍打基礎
沒有油水 沒有任何政績 國企大多兩届8年就要挪窩 最終可能就是給繼任者做嫁衣
這期間還要防著官場傾軋勾心鬥角 説不定過兩年就拿他沒有任何成績爲理由被貶官
不像私有制企业主会为自己的利益 把企业长远发放在第一位
即使砸錢請來專家人才 可他們沒有決定權 儅專業的建議和領導利益相悖的時候
自然只能犧牲他們和企業的利益 來成就領導的仕途或者私人利益
比如清華紫光09年左右就因爲要照顧大領導的親戚 用了一批次貨的塗料
導致一大批出產的屏幕瑕疵率大幅升高 收回並賠償的次品 造成了當年巨虧
所以根本不會老老實實搞科研積纍技術專利 ”買技術“和”誇大“來媚上只是常規操作
一些膽子大的 直接找些手套聯合起來”造假“諞補 然後拿著騗來的錢甩下爛攤子”高升“
三 國企擁有豐富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反過來又壓制了私企 和私企進行不公平競爭
沒有充分競爭的市場 只會提高成本 遏制了技術和生產力的提高
比如很多國企都什麽都不幹 不搞科研不幹業務 就靠著”放高利貸“吃得滿嘴流油
銀行放貸因爲政策原因和安全原因(國企大多資產豐厚又有政府保底不怕破產)
更傾向把錢給國企 特別以前每次政策收緊閙錢荒的時候 私企根本融不到錢
只有高利息像國企借貸 國企只靠吃利息差就躺著賺錢 實際推高了生產成本
這個成本又提高了產品價格 相當於多了”利息稅“ 又轉嫁到賣家顧客頭上了
所以從90年代初砸錢砸到現在除了一次次”造假“”騗補“醜聞 中國芯片只有些許進步
再説臺積電 這時不得不佩服李登輝先生
他全力支持張忠謀 頂住了當時台灣各方勢力 不惜和黨内大佬翻臉
沒讓任何人把手伸進臺積電 拒絕了把臺積電變爲”黨產“的黨内呼聲
好吧 那我們來改革?毛臘肉復生都不敢也成功不了 下場只有政變身死
首先國企央企和公務員一樣是”特權階級“ 事少油水多 是中共忠心支持力量
這些國企央企裏面不少關係戶趙家人甚至紅二代 黨政軍各方勢力
比如兩桶油在每年巨額補貼的情況下 不管國際油價高還是低 一直莫名其妙巨虧
但是從江胡到習 哪怕石油係暗助周永康 誰都沒有敢捅這個馬蜂窩
因爲這兩個世界前10和前20的巨人企業牽扯到太多黨軍政的各路諸侯勛貴
子孫 親朋 家奴 説不定哪個処級幹部背後就有個國部級幹部的遠親
説不定一個廳級幹部後面就有個什麽上將什麽常委騎在頭上拿錢
毛鄧江胡習可以處理一兩個中石油石化的高官 但是要是全面反腐
那就是得罪軍政兩界 各個派系甚至包括他自己手下人 瞬間光桿司令
所以有意思的是 習軍政金融政法都搞了個遍 但是兩桶油一直沒什麽大動作
就如同現在的經濟困境 習也只敢拿私企開刀 ”共同富裕“
那麽多年年浪費巨額補貼”養蛀蟲“的僵尸國企央企 他敢動嗎?
毕竟”稳定“大于一切 自己的權位和性命大於一切
中共這塊韭菜地的江山永固大於一切 而不是人民大于一切
不是國家利益大於一切 中共不可能自己削弱威脅自己 不會自己革自己的命
即使黨内真有“聖人”願意這樣幹 胡耀邦 趙紫陽(雖有私心)的下場在前
誰還敢去這麽幹 誰又會心甘情願跟著“聖人”去挖黨的墻角
消除黨經濟政治一系列特權 進而削弱自己和子孫後代的特權福利和財富呢?
這也是馬佐平完整視頻爲什麽被刪掉的原因
算是陈进那些应该是再再超车
为什么那么多再呢
为什么那么多再呢
就只是瘟疫造成各地停工
大陸的占比自然提高而已
芯片又不是只有一種
低端的芯片跟台灣的關聯性本來就比較次要
台灣壟斷的是高端芯片的市佔率
說說吧,5納米以下級別的芯片
大陸有幾%?
0阿
就專制體制的尿姓
在給半個世紀也追不上好嗎
真以為能靠大躍進搞出高端芯片??
這玩意需要自由發散的思想
以及寬容的市場環境才搞得出來
要不是外國給的技術
大陸現在別說納米及
微米及搞不好都弄不出來呢
大陸的占比自然提高而已
芯片又不是只有一種
低端的芯片跟台灣的關聯性本來就比較次要
台灣壟斷的是高端芯片的市佔率
說說吧,5納米以下級別的芯片
大陸有幾%?
0阿
就專制體制的尿姓
在給半個世紀也追不上好嗎
真以為能靠大躍進搞出高端芯片??
這玩意需要自由發散的思想
以及寬容的市場環境才搞得出來
要不是外國給的技術
大陸現在別說納米及
微米及搞不好都弄不出來呢
中国不管是什么科学领域,尤其是基础科学领域、都落后国外一大截,并且很多方面要依赖国外提供的生产设备,原材料,配件(芯片)
中国这么多年发展的更多是组装产业链和原材料供给产业链。很多技术多数靠合资技术转让,千人计划盗取等手段,本土人才基本不可用不可靠,最高学府清北人才大量出国和寻求移民,成为国外的人才。其根本上是制度问题,外行领导内行压迫的结果(各行各业都有这种现象)
一个小到连圆珠笔芯,对接螺丝,都无法生产的国家、尖端科技就别更加别想了。中国人唯一有创新的我觉得就是在餐饮上,各种吃法料理
中国这么多年发展的更多是组装产业链和原材料供给产业链。很多技术多数靠合资技术转让,千人计划盗取等手段,本土人才基本不可用不可靠,最高学府清北人才大量出国和寻求移民,成为国外的人才。其根本上是制度问题,外行领导内行压迫的结果(各行各业都有这种现象)
一个小到连圆珠笔芯,对接螺丝,都无法生产的国家、尖端科技就别更加别想了。中国人唯一有创新的我觉得就是在餐饮上,各种吃法料理

在口炮上一直是弯道超车,什么都可以口炮解决,宣传而已,别认真😄

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市场,只要有人肯用你的东西,总归可以形成正向反馈,持续迭代改进。
这其实是美国封锁技术的最大风险,举个例子,我们公司需要调试CAN协议,以前都是用的欧美的软件,国产供应商连门都不进来。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技术负责人直接对国产供应商说:“只要你们能把这1,2,3点给做出来,我们马上可以切成你们的系统。我理解你们解决这几个问题要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希望是越快越好”。
从以前根本不考虑国产软件,到现在先上了再说,关键是现在中国的企业都形成了这种共识,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东西用的好好的,竟然还能被乙方给断供了。
乙方还能卡甲方,其实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这其实是美国封锁技术的最大风险,举个例子,我们公司需要调试CAN协议,以前都是用的欧美的软件,国产供应商连门都不进来。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技术负责人直接对国产供应商说:“只要你们能把这1,2,3点给做出来,我们马上可以切成你们的系统。我理解你们解决这几个问题要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希望是越快越好”。
从以前根本不考虑国产软件,到现在先上了再说,关键是现在中国的企业都形成了这种共识,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东西用的好好的,竟然还能被乙方给断供了。
乙方还能卡甲方,其实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报道来源于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一篇blog,
标题是China’s Share of Global Chip Sales Now Surpasses Taiwan’s, Closing in on Europe’s and Japan’s,
链接地址是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chinas-share-of-global-chip-sales-now-surpasses-taiwan-closing-in-on-europe-and-japan/
在SIA的报道中并没有“卡脖子”、“弯道超车”这种具有中共特色的词语,
标题的意思可以翻译成:中国的全球芯片销售份额超过台湾,接近欧洲和日本。
同时文章也强调,中国在高端的芯片与先进的领导者仍有距离。
如果说这篇文章灭了反共人士的志气,涨了中共的威风,那也是反贼们的玻璃心,容不得说共匪的有了一些进步。除非你说SIA也被共匪渗透了,故意发出这篇文章,借用SIA做内宣。
现在中国是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国,反贼们就说中国出口的都是中低端产品,质量极差。无论你怎么挑刺,中国是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国这个事实还是存在的。
例如,世界塑胶行业,世界著名的塑胶公司有杜邦、陶氏和巴斯夫等等。但深圳东莞苏州无锡的小塑胶厂也在向世界各地出口塑胶产品,它们不一定做得到杜邦陶氏巴斯夫那么高端的,就做塑胶凳,塑胶杯,键盘,烟灰缸等等。只要把这些小零件的销售额加起来,说中国占世界塑胶很大的份额。这完全合理。
你见过贴着杜邦陶氏巴斯夫牌子的塑胶凳 塑胶杯 键盘和烟灰缸吗?就算有杜邦牌烟灰缸,可以用10年,但深圳小厂的烟灰缸用7年,价格是杜邦的十分之一。消费者会怎么买?
同样芯片也一样,共匪做不了高端芯片,不等于共匪在芯片的份额上不增加。世界各种家电、消费电子又不是都需要高端芯片。一个几百块钱的电饭煲、面包机、蓝牙音箱、手机等等,里面的芯片不需要很高端。只要把这些普通的家电、消费电子的销售额加起来,中共的芯片份额增长了,完全合乎逻辑。
人的消费又不是都追求高端的,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很穷,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买不起高端产品的消费者。这就给中共国内的小加工厂,小芯片厂有了目标市场。
至于中共国会不会超越台日欧美,正所谓习匪所说“时与势在我们这边”,只要共匪不死,猥琐发育,慢慢蚕食,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也会慢慢增加。台日欧美的芯片不断攀高峰,但是再高的山峰也有个极限,共匪也会一点点的爬上去。除非台日欧美把共匪踹下山,让共匪摔死。你不把共匪踹死,它就一直跟着慢慢爬上去。
1860年代,西方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00年代,西方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世界的科技完全碾压,高了不止一个次元。那时候西方不把中国完全打死,现在中国在科技领域也有了进步,而且还占了不少的份额。现在台日欧美的芯片领先优势,有没有1900年代西方和中国科技的差距那么大?要不想共匪在世界芯片份额增长,除非你把它打死。用台日欧美的高端芯片制造出最先进最精确的导弹,直接将习近平和整个共匪集团消灭。否则它们现在没有高端芯片,但是一定会慢慢地从低端芯片慢慢爬升,蚕食芯片市场份额。
标题是China’s Share of Global Chip Sales Now Surpasses Taiwan’s, Closing in on Europe’s and Japan’s,
链接地址是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chinas-share-of-global-chip-sales-now-surpasses-taiwan-closing-in-on-europe-and-japan/
在SIA的报道中并没有“卡脖子”、“弯道超车”这种具有中共特色的词语,
标题的意思可以翻译成:中国的全球芯片销售份额超过台湾,接近欧洲和日本。
同时文章也强调,中国在高端的芯片与先进的领导者仍有距离。
如果说这篇文章灭了反共人士的志气,涨了中共的威风,那也是反贼们的玻璃心,容不得说共匪的有了一些进步。除非你说SIA也被共匪渗透了,故意发出这篇文章,借用SIA做内宣。
现在中国是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国,反贼们就说中国出口的都是中低端产品,质量极差。无论你怎么挑刺,中国是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国这个事实还是存在的。
例如,世界塑胶行业,世界著名的塑胶公司有杜邦、陶氏和巴斯夫等等。但深圳东莞苏州无锡的小塑胶厂也在向世界各地出口塑胶产品,它们不一定做得到杜邦陶氏巴斯夫那么高端的,就做塑胶凳,塑胶杯,键盘,烟灰缸等等。只要把这些小零件的销售额加起来,说中国占世界塑胶很大的份额。这完全合理。
你见过贴着杜邦陶氏巴斯夫牌子的塑胶凳 塑胶杯 键盘和烟灰缸吗?就算有杜邦牌烟灰缸,可以用10年,但深圳小厂的烟灰缸用7年,价格是杜邦的十分之一。消费者会怎么买?
同样芯片也一样,共匪做不了高端芯片,不等于共匪在芯片的份额上不增加。世界各种家电、消费电子又不是都需要高端芯片。一个几百块钱的电饭煲、面包机、蓝牙音箱、手机等等,里面的芯片不需要很高端。只要把这些普通的家电、消费电子的销售额加起来,中共的芯片份额增长了,完全合乎逻辑。
人的消费又不是都追求高端的,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很穷,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买不起高端产品的消费者。这就给中共国内的小加工厂,小芯片厂有了目标市场。
至于中共国会不会超越台日欧美,正所谓习匪所说“时与势在我们这边”,只要共匪不死,猥琐发育,慢慢蚕食,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也会慢慢增加。台日欧美的芯片不断攀高峰,但是再高的山峰也有个极限,共匪也会一点点的爬上去。除非台日欧美把共匪踹下山,让共匪摔死。你不把共匪踹死,它就一直跟着慢慢爬上去。
1860年代,西方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00年代,西方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世界的科技完全碾压,高了不止一个次元。那时候西方不把中国完全打死,现在中国在科技领域也有了进步,而且还占了不少的份额。现在台日欧美的芯片领先优势,有没有1900年代西方和中国科技的差距那么大?要不想共匪在世界芯片份额增长,除非你把它打死。用台日欧美的高端芯片制造出最先进最精确的导弹,直接将习近平和整个共匪集团消灭。否则它们现在没有高端芯片,但是一定会慢慢地从低端芯片慢慢爬升,蚕食芯片市场份额。
通篇胡說八道,作者根本不懂得半導體產業怎麼運作的
終端晶片銷售的佔比根本就沒有意義
你看它2020年的數據海思是75億美金
2021年海思的銷售額是多少? 10億美金。
(2020年這75億美金的銷售額可能有70億是賣給華為的
光是芯片又不能出貨,要裝進華為設備才能出貨)
晶片的終端銷售額根本就是個假數據,哪有人在用「代工生產出來的中間財」計算產業實力的?
第一這些銷售中間財,也就是工業半成品,不具有市場意義
第二你銷售的產品是依賴別人生產,不掌握技術
既沒有市場又沒有技術的東西,能代表產業實力嗎???
文中又舉阿里巴巴、百度這些新玩家快速向5nm以下的ICDesign前進
這些新興晶片設計的領域,都是依賴TSMC的生態圈才有辦法生長的
離開TSMC直接死去,要怎彎導超車..
終端晶片銷售的佔比根本就沒有意義
你看它2020年的數據海思是75億美金
2021年海思的銷售額是多少? 10億美金。
(2020年這75億美金的銷售額可能有70億是賣給華為的
光是芯片又不能出貨,要裝進華為設備才能出貨)
晶片的終端銷售額根本就是個假數據,哪有人在用「代工生產出來的中間財」計算產業實力的?
第一這些銷售中間財,也就是工業半成品,不具有市場意義
第二你銷售的產品是依賴別人生產,不掌握技術
既沒有市場又沒有技術的東西,能代表產業實力嗎???
文中又舉阿里巴巴、百度這些新玩家快速向5nm以下的ICDesign前進
這些新興晶片設計的領域,都是依賴TSMC的生態圈才有辦法生長的
離開TSMC直接死去,要怎彎導超車..
>> 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市场,只要有人肯用你的东西,总归可以形成正向反馈,持续迭代改进。这其实是美国...
說的對啊,最重要的是市場,你去半導體產業問一圈吧
中芯的製程有多少市場??
2021年我在中國半導體製造產業沒看到任何國產化項目有實質推進
倒是一堆IC設計業的抱著台積電大腿喊真香
一堆手機製造商抱著聯發科大腿喊真香

最简单的列子,我们自己最自豪的华为有多少次宣传即将要自产的芯片,大家有看到什么样子吗?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企业一直觊觎台湾的台积电,一直盯着荷兰的光刻机技术,不是要自产吗?大家有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