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新民主,保衛自由,促進人權,抵禦專制威權的「復興」:我對2021年12月民主峰會的分析和淺見
提要(tl;dr)
一,峰會背景:民主面臨來自威權國家、獨裁者、以及自身内部的挑戰
二,峰會關鍵詞:民主的煥新(renew)
三,峰會三大議題:抵禦威權主義、打擊腐敗、推動人權
四,峰會對所邀國家的選擇(本節有大量數據整理,是本文重點)
結論:此次峰會開創了諸多先例,值得期待。對於峰會的結果和後續影響,我認爲一切皆有可能。目前看來,它也許僅僅只是一場民主國家的綫上演講大會,但後世也許會將它作爲新的自由國家聯盟的雛形而銘記。
由美國總統拜登召集,定於2021年12月9-10日期間於網路上舉行的民主峰會已經邀請台灣(Taiwan)。此消息一出,全球各大媒體爭相轉載。截至發帖之時谷歌搜索結果已經超過十頁。本文旨在對美國國務院官網關於此峰會的内容進行重點翻譯,結合數據進行解讀。有需要先瞭解相關新聞的蔥友可移步至以下鏈接:
路透社: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biden-administration-invites-taiwan-its-summit-democracy-2021-11-24/
CNBC:https://www. cnbc.com/2021/11/24/biden-administration-invites-taiwan-to-its-summit-for-democracy.html
台灣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1245002.aspx

民主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必須保衛她,為她奮鬥,使她強大並煥然一新。
——拜登總統,2021年2月
一,民主所面臨的挑戰(官網譯文)
民主和人權在世界各地都受到威脅。民主國家——無論是轉型中的還是發展了幾十年的——都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嚴峻挑戰。公眾的不信任、政府在實現公平和可持續的經濟和政治進步方面的失敗,都加劇了政治兩極分化和破壞民主規範和制度的領導人的崛起。放眼全球,國家薄弱、法治脆弱、高度的不平等和腐敗持續侵蝕民主。與此同時,威權主義國家領導人正在跨國破壞民主——從有針對性地攻擊記者和人權維護者,到干預選舉——並散播虛假信息以宣稱他們的模式更適合為人民服務。敵對行為者越來越多地操縱數字信息和傳播虛假信息來削弱民主凝聚力,從而加劇了上述趨勢。
正如拜登總統所說,我們必須證明民主仍然有效,能切實地改善人們的生活。要做到這一點,民主國家必須團結起來——對内振興和改善我們開放的、尊重權利的社會;對外團結一致抵禦獨裁者的威脅、表明我們可以解決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的危機。峰會將提供一個反思、傾聽、學習、規劃和行動的機會,從而為我們全球的民主煥新奠定共同的基礎。
原文:https://www.state.gov/further-information-the-summit-for-democracy/
二,在民主峰會的官方介紹和其它外交場合,「煥新」(renew)這個詞被反復提及
——在美國和世界範圍讓民主煥新對於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前所未有的挑戰至關重要。
——2021年12月9-10日,拜登總統將主持兩次民主峰會中的第一次。該峰會將匯聚政壇、公民社會和企業界的領袖來共同議定一份主動的集體行動議程。該議程旨在讓民主煥新及應對這個時代的民主所面對的諸多巨大威脅。
——對於美國來說,此次峰會將提供一個聆聽、學習、參與(政壇、公民社會和企業)各界同仁的契機,這些同仁的支持和承諾對於讓全球民主煥新至關重要。此次峰會也將展現民主的獨特優勢之一,那就是:認識到其自身的不完美,並且開放地、透明地應對這些不完美,從而使我們能如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所說「建立一個更完美的聯邦」。
以上節選自 https://www.state.gov/summit-for-democracy/
——2021年11月20日,美國主管國民安全、民主與人權的國務次卿 Uzra Zeya 女士在立陶宛的「民主之未來」論壇演講,可以看作是為此次峰會進行預熱。她的演講中九次提到 renew,演講内容包含美國國内和全球範圍的民主煥新。
見:https://www.state.gov/under-secretary-zeyas-remarks-at-the-future-of-democracy-forum-in-vilnius-lithuania/
三,峰會的議題和形式
在第一次峰會召開之前,我們已經在洽詢來自政府、跨國組織、慈善、公民社會和企業各界的專家,以獲取以下三大方面的大膽且現實的想法:
各界領袖將被鼓勵針對以上目標做出有意義的內部改革和國際倡議、承諾和具體行動計劃。
公民社會參會者將根據地域、政治議題和專業領域參加專家座談會和市政廳會議。
原文:https://www.state.gov/summit-for-democracy/
四,峰會邀請國家

圖片來源:Axios
1,官方解釋:為什麼有的國家被邀請了,有的國家沒有被邀請?
美國以地區多元化為考量向諸多成熟的和新生的民主國家發出了邀請。這些國家的進步和承諾將推動一個更加公正與和平的世界。
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展現包容性。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所有相關的聲音和觀點都融入峰會進程。
我們將繼續和峰會國家及世界上的其他政府合作,對抗國內外的民主倒退、促進尊重人權和打擊腐敗——無論這些工作是在峰會框架之内還是之外進行。
我們尋求與所有表現出真誠意願支持峰會目標並做出承諾的國家進行接觸。
原文:https://www.state.gov/further-information-the-summit-for-democracy/#FAQ
2,Freedom House 評分:政治權利 + 公民自由 = 政治自由度
此次峰會共邀請了110個國家和一個非國家政治實體(歐盟)。按照Freedom House的排名和分類,在這110個國家中,自由國家77個,部分自由國家30個,不自由國家3個(分別為Angola、Iraq、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Freedom House根據政治權利(40分)和公民自由(60分)兩項成績總和,對全球210個國家及部分特殊地區的政治自由度排名。滿分為100分。總分0-34被定義為不自由國家;35-71為部分自由國家;71-100為自由國家。
全球自由度得分最高的國家為芬蘭、挪威、瑞典,皆爲100分,全球排名前三(得分相同的國家,按首字母排列);
日本得分96,全球排名13;
台灣得分94,去年得分93,全球排名22;
最近與台灣加强往來的立陶宛得分90,全球排名43;
韓國和美國同獲83分,全球排名61和62;
在部分自由和不自由國家與地區中,香港今年得分52,去年得分55,目前全球排名120;
新加坡得分48,全球排名125;
俄羅斯得分20,全球排名174;
中國得分9,全球排名196,倒數第15;
北朝鮮得分3,全球排名205,倒數第6;
全球排名倒數第一的是西藏,得分1。
如圖,綠色塊為受民主峰會邀請的國家

根據上表所示
全世界自由國家共83個,其中77個受邀,佔此類國家總數93%
部分自由國家共61個,其中30個受邀,佔此類國家總數49%
不自由國家共66個,其中僅3個受邀,佔此類國家總數5%
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院官方聲明中提到了新生的,處於轉型中的民主國家。Freedom House 的另一個排名表列舉了全球29個轉型中的國家,轉型狀態包括既成民主、半成型民主、轉型或混合政體、半成型專制和既成專制等五種。
在這29個轉型國家中,民主峰會邀請了除了既成專制之外的幾乎所有國家。如圖,綠色塊為峰會邀請國家:

3,台灣正式邦交國政治自由度和民主峰會獲邀情況
台灣十五個正式邦交國,有九國獲邀。除Paraguay(65)名列部分自由國家之外,其餘八個國家皆屬於自由國家:Tuvalu(93);Nauru(77);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91);Saint Kitts and Nevis(89);Saint Lucia(91);Belize(87);Marshall Islands(93);Palau(92)。括號内為 Freedom House 政治自由評分,下同。
未受邀的六個台灣正式邦交國家中除梵蒂岡教廷地位特殊外,皆為部分自由或不自由國家:Guatemala(52);Honduras(44);Haiti(37);Nicaragua(30);Eswatini(19)。
另外,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後棄台灣並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有五個:São Tomé and Príncipe(84)受邀;Panama(83)受邀;Dominican Republic(67,部分自由)受邀;El Salvador(63,部分自由)未受邀;Solomon Islands(79)受邀。
4,中國周邊國家自由度和民主峰會獲邀情況
4.1 陸地接壤國家
India(67,部分自由)獲邀
Mongolia(84,自由)獲邀
Nepal(56,部分自由)獲邀
Pakistan(37,處於不自由的邊緣)獲邀
Afghanistan(27,不自由)未獲邀
Bhutan(61,部分自由)未獲邀
Kazakhstan(23,不自由)未獲邀
Kyrgyzstan(28,不自由)未獲邀
Laos(13,不自由)未獲邀
Myanmar(28,不自由)未獲邀
North Korea(3,極度不自由)未獲邀
Russia(20,不自由)未獲邀
Tajikistan(8,不自由)未獲邀
Vietnam(19,不自由)未獲邀
4.2 南海九段綫爭議國家
Taiwan(94,自由)獲邀
Indonesia(59,部分自由)獲邀
Philippines(56,部分自由)獲邀
Malaysia(51,部分自由)獲邀
Vietnam(19,不自由)未獲邀
Brunei(28,不自由)未獲邀
4.3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涉中國一帶一路(BRI)的國家獲邀情況。(如圖,綠色塊為受邀國家)

以上名單來自美國外交協會(CFR)的最新報告。目前涉一帶一路的國家共計139個,含中國。其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25國,歐洲和中亞34國,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18國,中東和北非17國,南亞6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39國。
此次民主峰會共邀請涉一帶一路國家69個,佔一帶一路國家50%。其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14國,歐洲和中亞24國,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13國,中東和北非2國,南亞3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13國。各地區中的一帶一路國家被邀請的比重如下:

本貼中所有表格皆由本人整理。如有謬誤,敬請指正。
總結和展望(以下主要為個人觀點)
以這種形式召集的本次峰會堪稱史上首次。首先,台灣以Taiwan之名參加屬首次。對我來説,這是一件相當鼓舞和值得慶賀的事。
受邀國家一方面不拘于單個地區、貿易或地緣政治議題,另一方面又共同具有相當程度的自由民主水平,這種超越地緣政治的民主國家集合更堪稱史上首次。
峰會議題一方面是爲了共同抵禦威權國家的擴張和信息戰,促進人權,另一方面又關注民主國家自身的腐敗和社會問題,此峰會不拘於外交議題,可謂立意宏大。
峰會提出了抵禦威權國家向外擴散其專制意識形態,防止威權國家干涉和侵蝕民主,明確將中國、俄羅斯以及一衆政治自由紀錄惡劣的國家排除在峰會之外。同時,峰會又從戰略上降低對某些國家的門檻,在涉足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尤其注重包容其中的歐洲、中亞、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我認爲這是非常明顯的戰略設計。
基於以上因素,我對這次峰會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但是,由於此種形式尚屬首次,且由於疫情的影響,必須網路連綫進行,峰會究竟能夠達成什麽樣的結果尚不明瞭。與會各國究竟能拿出一份什麽樣的聯合宣言或行動計劃(或者是否能夠達成任何正式文件),現在看都爲時過早。這些可能必須等到明年的真人第二次峰會才能明確。
所謂一切都有可能。此次網路峰會也許僅僅只是一場民主國家演講大會。但誰又能說它不會成爲取代已經被獨裁國家污染的聯合國舊體制的新自由國家聯盟機制的雛形呢?
煥新民主,保衛自由,促進人權,抵禦專制,預祝峰會成功!
相關問題
新聞分享-蔥油們這幾個月關注的民主峰會,已確認台灣受邀,大家有何看法? - 新·品葱 by @來閒逛的台灣人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43189
台湾蔡总统能否参加今年12月9-10日的民主峰会?要促成此事有哪些关键因素和障碍?中共有哪些牌可打? - 新·品葱 by @pmjt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41132
參考資料
David Sacks. Countries in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ho’s In And Who’s Out. March 24, 2021. https://www.cfr.org/blog/countries-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whos-and-whos-out
Freedom House. Countries. https://freedomhouse.org/countries/freedom-world/scores
U.S. Department of Senate. The Summit for Democracy. https://www.state.gov/summit-for-democracy/
一,峰會背景:民主面臨來自威權國家、獨裁者、以及自身内部的挑戰
二,峰會關鍵詞:民主的煥新(renew)
三,峰會三大議題:抵禦威權主義、打擊腐敗、推動人權
四,峰會對所邀國家的選擇(本節有大量數據整理,是本文重點)
- 官方解釋:地區多元化原則,新老民主國家兼顧,真誠承諾是前提
- 政治自由度高是大多數受邀國家的共同特徵
- 台灣正式邦交國家中的自由國家全部被邀請
- 對中國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的邀請顯示出明顯的戰略意圖
結論:此次峰會開創了諸多先例,值得期待。對於峰會的結果和後續影響,我認爲一切皆有可能。目前看來,它也許僅僅只是一場民主國家的綫上演講大會,但後世也許會將它作爲新的自由國家聯盟的雛形而銘記。
由美國總統拜登召集,定於2021年12月9-10日期間於網路上舉行的民主峰會已經邀請台灣(Taiwan)。此消息一出,全球各大媒體爭相轉載。截至發帖之時谷歌搜索結果已經超過十頁。本文旨在對美國國務院官網關於此峰會的内容進行重點翻譯,結合數據進行解讀。有需要先瞭解相關新聞的蔥友可移步至以下鏈接:
路透社: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biden-administration-invites-taiwan-its-summit-democracy-2021-11-24/
CNBC:https://www. cnbc.com/2021/11/24/biden-administration-invites-taiwan-to-its-summit-for-democracy.html
台灣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1245002.aspx

民主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必須保衛她,為她奮鬥,使她強大並煥然一新。
——拜登總統,2021年2月
一,民主所面臨的挑戰(官網譯文)
民主和人權在世界各地都受到威脅。民主國家——無論是轉型中的還是發展了幾十年的——都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嚴峻挑戰。公眾的不信任、政府在實現公平和可持續的經濟和政治進步方面的失敗,都加劇了政治兩極分化和破壞民主規範和制度的領導人的崛起。放眼全球,國家薄弱、法治脆弱、高度的不平等和腐敗持續侵蝕民主。與此同時,威權主義國家領導人正在跨國破壞民主——從有針對性地攻擊記者和人權維護者,到干預選舉——並散播虛假信息以宣稱他們的模式更適合為人民服務。敵對行為者越來越多地操縱數字信息和傳播虛假信息來削弱民主凝聚力,從而加劇了上述趨勢。
正如拜登總統所說,我們必須證明民主仍然有效,能切實地改善人們的生活。要做到這一點,民主國家必須團結起來——對内振興和改善我們開放的、尊重權利的社會;對外團結一致抵禦獨裁者的威脅、表明我們可以解決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的危機。峰會將提供一個反思、傾聽、學習、規劃和行動的機會,從而為我們全球的民主煥新奠定共同的基礎。
原文:https://www.state.gov/further-information-the-summit-for-democracy/
二,在民主峰會的官方介紹和其它外交場合,「煥新」(renew)這個詞被反復提及
——在美國和世界範圍讓民主煥新對於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前所未有的挑戰至關重要。
——2021年12月9-10日,拜登總統將主持兩次民主峰會中的第一次。該峰會將匯聚政壇、公民社會和企業界的領袖來共同議定一份主動的集體行動議程。該議程旨在讓民主煥新及應對這個時代的民主所面對的諸多巨大威脅。
——對於美國來說,此次峰會將提供一個聆聽、學習、參與(政壇、公民社會和企業)各界同仁的契機,這些同仁的支持和承諾對於讓全球民主煥新至關重要。此次峰會也將展現民主的獨特優勢之一,那就是:認識到其自身的不完美,並且開放地、透明地應對這些不完美,從而使我們能如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所說「建立一個更完美的聯邦」。
以上節選自 https://www.state.gov/summit-for-democracy/
——2021年11月20日,美國主管國民安全、民主與人權的國務次卿 Uzra Zeya 女士在立陶宛的「民主之未來」論壇演講,可以看作是為此次峰會進行預熱。她的演講中九次提到 renew,演講内容包含美國國内和全球範圍的民主煥新。
見:https://www.state.gov/under-secretary-zeyas-remarks-at-the-future-of-democracy-forum-in-vilnius-lithuania/
三,峰會的議題和形式
在第一次峰會召開之前,我們已經在洽詢來自政府、跨國組織、慈善、公民社會和企業各界的專家,以獲取以下三大方面的大膽且現實的想法:
- 抵禦威權主義
- 認識和打擊腐敗
- 推動對人權的尊重
各界領袖將被鼓勵針對以上目標做出有意義的內部改革和國際倡議、承諾和具體行動計劃。
公民社會參會者將根據地域、政治議題和專業領域參加專家座談會和市政廳會議。
原文:https://www.state.gov/summit-for-democracy/
四,峰會邀請國家

圖片來源:Axios
1,官方解釋:為什麼有的國家被邀請了,有的國家沒有被邀請?
美國以地區多元化為考量向諸多成熟的和新生的民主國家發出了邀請。這些國家的進步和承諾將推動一個更加公正與和平的世界。
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展現包容性。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所有相關的聲音和觀點都融入峰會進程。
我們將繼續和峰會國家及世界上的其他政府合作,對抗國內外的民主倒退、促進尊重人權和打擊腐敗——無論這些工作是在峰會框架之内還是之外進行。
我們尋求與所有表現出真誠意願支持峰會目標並做出承諾的國家進行接觸。
原文:https://www.state.gov/further-information-the-summit-for-democracy/#FAQ
2,Freedom House 評分:政治權利 + 公民自由 = 政治自由度
此次峰會共邀請了110個國家和一個非國家政治實體(歐盟)。按照Freedom House的排名和分類,在這110個國家中,自由國家77個,部分自由國家30個,不自由國家3個(分別為Angola、Iraq、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Freedom House根據政治權利(40分)和公民自由(60分)兩項成績總和,對全球210個國家及部分特殊地區的政治自由度排名。滿分為100分。總分0-34被定義為不自由國家;35-71為部分自由國家;71-100為自由國家。
全球自由度得分最高的國家為芬蘭、挪威、瑞典,皆爲100分,全球排名前三(得分相同的國家,按首字母排列);
日本得分96,全球排名13;
台灣得分94,去年得分93,全球排名22;
最近與台灣加强往來的立陶宛得分90,全球排名43;
韓國和美國同獲83分,全球排名61和62;
在部分自由和不自由國家與地區中,香港今年得分52,去年得分55,目前全球排名120;
新加坡得分48,全球排名125;
俄羅斯得分20,全球排名174;
中國得分9,全球排名196,倒數第15;
北朝鮮得分3,全球排名205,倒數第6;
全球排名倒數第一的是西藏,得分1。
如圖,綠色塊為受民主峰會邀請的國家

根據上表所示
全世界自由國家共83個,其中77個受邀,佔此類國家總數93%
部分自由國家共61個,其中30個受邀,佔此類國家總數49%
不自由國家共66個,其中僅3個受邀,佔此類國家總數5%
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院官方聲明中提到了新生的,處於轉型中的民主國家。Freedom House 的另一個排名表列舉了全球29個轉型中的國家,轉型狀態包括既成民主、半成型民主、轉型或混合政體、半成型專制和既成專制等五種。
在這29個轉型國家中,民主峰會邀請了除了既成專制之外的幾乎所有國家。如圖,綠色塊為峰會邀請國家:

3,台灣正式邦交國政治自由度和民主峰會獲邀情況
台灣十五個正式邦交國,有九國獲邀。除Paraguay(65)名列部分自由國家之外,其餘八個國家皆屬於自由國家:Tuvalu(93);Nauru(77);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91);Saint Kitts and Nevis(89);Saint Lucia(91);Belize(87);Marshall Islands(93);Palau(92)。括號内為 Freedom House 政治自由評分,下同。
未受邀的六個台灣正式邦交國家中除梵蒂岡教廷地位特殊外,皆為部分自由或不自由國家:Guatemala(52);Honduras(44);Haiti(37);Nicaragua(30);Eswatini(19)。
另外,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後棄台灣並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有五個:São Tomé and Príncipe(84)受邀;Panama(83)受邀;Dominican Republic(67,部分自由)受邀;El Salvador(63,部分自由)未受邀;Solomon Islands(79)受邀。
4,中國周邊國家自由度和民主峰會獲邀情況
4.1 陸地接壤國家
India(67,部分自由)獲邀
Mongolia(84,自由)獲邀
Nepal(56,部分自由)獲邀
Pakistan(37,處於不自由的邊緣)獲邀
Afghanistan(27,不自由)未獲邀
Bhutan(61,部分自由)未獲邀
Kazakhstan(23,不自由)未獲邀
Kyrgyzstan(28,不自由)未獲邀
Laos(13,不自由)未獲邀
Myanmar(28,不自由)未獲邀
North Korea(3,極度不自由)未獲邀
Russia(20,不自由)未獲邀
Tajikistan(8,不自由)未獲邀
Vietnam(19,不自由)未獲邀
4.2 南海九段綫爭議國家
Taiwan(94,自由)獲邀
Indonesia(59,部分自由)獲邀
Philippines(56,部分自由)獲邀
Malaysia(51,部分自由)獲邀
Vietnam(19,不自由)未獲邀
Brunei(28,不自由)未獲邀
4.3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涉中國一帶一路(BRI)的國家獲邀情況。(如圖,綠色塊為受邀國家)

以上名單來自美國外交協會(CFR)的最新報告。目前涉一帶一路的國家共計139個,含中國。其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25國,歐洲和中亞34國,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18國,中東和北非17國,南亞6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39國。
此次民主峰會共邀請涉一帶一路國家69個,佔一帶一路國家50%。其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14國,歐洲和中亞24國,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13國,中東和北非2國,南亞3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13國。各地區中的一帶一路國家被邀請的比重如下:

本貼中所有表格皆由本人整理。如有謬誤,敬請指正。
總結和展望(以下主要為個人觀點)
以這種形式召集的本次峰會堪稱史上首次。首先,台灣以Taiwan之名參加屬首次。對我來説,這是一件相當鼓舞和值得慶賀的事。
受邀國家一方面不拘于單個地區、貿易或地緣政治議題,另一方面又共同具有相當程度的自由民主水平,這種超越地緣政治的民主國家集合更堪稱史上首次。
峰會議題一方面是爲了共同抵禦威權國家的擴張和信息戰,促進人權,另一方面又關注民主國家自身的腐敗和社會問題,此峰會不拘於外交議題,可謂立意宏大。
峰會提出了抵禦威權國家向外擴散其專制意識形態,防止威權國家干涉和侵蝕民主,明確將中國、俄羅斯以及一衆政治自由紀錄惡劣的國家排除在峰會之外。同時,峰會又從戰略上降低對某些國家的門檻,在涉足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尤其注重包容其中的歐洲、中亞、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我認爲這是非常明顯的戰略設計。
基於以上因素,我對這次峰會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但是,由於此種形式尚屬首次,且由於疫情的影響,必須網路連綫進行,峰會究竟能夠達成什麽樣的結果尚不明瞭。與會各國究竟能拿出一份什麽樣的聯合宣言或行動計劃(或者是否能夠達成任何正式文件),現在看都爲時過早。這些可能必須等到明年的真人第二次峰會才能明確。
所謂一切都有可能。此次網路峰會也許僅僅只是一場民主國家演講大會。但誰又能說它不會成爲取代已經被獨裁國家污染的聯合國舊體制的新自由國家聯盟機制的雛形呢?
煥新民主,保衛自由,促進人權,抵禦專制,預祝峰會成功!
相關問題
新聞分享-蔥油們這幾個月關注的民主峰會,已確認台灣受邀,大家有何看法? - 新·品葱 by @來閒逛的台灣人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43189
台湾蔡总统能否参加今年12月9-10日的民主峰会?要促成此事有哪些关键因素和障碍?中共有哪些牌可打? - 新·品葱 by @pmjt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41132
參考資料
David Sacks. Countries in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ho’s In And Who’s Out. March 24, 2021. https://www.cfr.org/blog/countries-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whos-and-whos-out
Freedom House. Countries. https://freedomhouse.org/countries/freedom-world/scores
U.S. Department of Senate. The Summit for Democracy. https://www.state.gov/summit-for-democracy/
23 个评论
受邀國家一方面不拘于單個地區、貿易或地緣政治議題,另一方面又共同具有相當程度的自由民主水平,這種超越地緣政治的民主國家集合更堪稱史上首次。
峰會議題一方面是爲了共同抵禦威權國家的擴張和信息戰,促進人權,另一方面又關注民主國家自身的腐敗和社會問題,此峰會不拘於外交議題,可謂立意宏大。
峰會提出了抵禦威權國家向外擴散其專制意識形態,防止威權國家干涉和侵蝕民主,明確將中國、俄羅斯以及一衆政治自由紀錄惡劣的國家排除在峰會之外。同時,峰會又從戰略上降低對某些國家的門檻,在涉足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尤其注重包容其中的歐洲、中亞、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我認爲這是非常明顯的戰略設計。
感謝兄整理如此詳盡的資料與總結,獲益良多
對於這次與明年的第二次峰會亦抱有期待
希望不會僅僅是次民主國家演講會
满满的诚意和干货,楼主辛苦了! 中国政治权利一项分数居然是负的,奇葩的国度!!
110个国家!如果都接受邀请,就算一个国家一名代表,两天的线上讨论我觉得想达成实质的意向实在太难了。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结果是线上聊完之后大家都认真准备明年的第二次真人峰会,在那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过这个邀请名单确实相当有趣,尤其是拆一带一路那个表,不知道中南海那一票棺材瓤子如何气急败坏,小粉红如何玻璃心碎。。。
图表我收藏了,等有机会乳滑用,楼主不介意吧?🤭
图表我收藏了,等有机会乳滑用,楼主不介意吧?🤭
可惜只能給一個讚,資料詳盡,標注美觀,整理得如此好的資料!

已隐藏
>> 110个国家!如果都接受邀请,就算一个国家一名代表,两天的线上讨论我觉得想达成实质的意向实在太难了。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结果是线上聊完之后大家都认真准备明年的第二次真人峰会,在那取得实质性进展。
很同意。關於此次峰會能達成的結果,我只能說謹慎樂觀,但還是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在目前階段東道主美國已經計劃明年舉行第二次真人峰會,説明有務實的想法。另根據官網上的峰會後續欄目:
本次峰會將開啓一個參會國家的「行動之年」使各自的民主更有效更堅韌,互相合作,構建民主煥新的共同體。後續目標包括:强化執政和問責、擴大經貿機會、保護人權和基本自由、保障生活尊嚴、應對武漢肺炎疫情、氣候變化、不平等加劇等。
美國還將宣佈在强化自由和獨立媒體、打擊腐敗、保衛自由公平的選舉、强化公民社會能力、促進女性和邊緣化群體的政治領導和參與、以及和民主煥新相關的技術革新等各方面的承諾。然後,通過之後幾個月的洽詢、整合和行動,總統將主持明年的由真人出席的峰會。https://www.state.gov/further-information-the-summit-for-democracy/
拭目以待。

做得好。
Social credit+15
Social credit+15
BBC中文的《台湾确认参加拜登“民主峰会”,北京未受邀请,美中角力再掀波澜》(作者:吕嘉鸿)有几段值得一看。
转几段过来:
美国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BBC中文分析称,此线上领导人峰会并非旨在解决美中所有问题:“我想中国也预计美国会继续做出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包括邀请台湾参加这个民主峰会。”
葛来仪之前便评论说,关键一直都不在于台湾是否会与会,而是以什么角色参与。葛来仪对BBC表示:“不过台湾总统没有被邀请,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反应不会太激烈。”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在分析民主峰会的政治意涵时对BBC称,该峰会的主要功能不是用来建立地缘政治联盟,“相反的,峰会目的是为那些志同道合的国际成员提供一个机会,为增进自由国际秩序的弹性韧性,编织一个安全网。”
……
美国国务院一位不具名的发言人对台湾媒体中央社说,这两人与会是展现台湾在透明治理、人权与对抗假讯息等议题上的“世界级专业知识”,也符合美国“一中政策”。他说,台湾在发展防范假讯息与外国干预、利用新兴科技让政府治理变得更透明及更能回应民情,以及在促进与保护LGBTQI+族群(性少数)人权问题上,都位于全球前沿。
国际关系学者、台湾中山大学政研所副教授沈旭晖则称,这次峰会出席名单包括公民社会组织和私营机构,“这种定义巧妙地回避了主权国家、外交承认一类被中国骑劫已久的议题,重新厘定何谓“unit actor”(行为者),这在国际关系本身,可能比民主峰会更有划时代意义”。
不过,也有许多评论批评这份获邀名单战略意义上充满矛盾,譬如与美国战略合作关系良好的越南及新加坡都没获邀。
宋文笛则告诉BBC,这次峰会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共同的标准和议程,希望将政府治理能力和共同的民主价值观重新纳入国际组织议程:“特别是在美国过去几年长期缺席,以及中国在联合国体系机构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之后”。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59413540
转几段过来:
美国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BBC中文分析称,此线上领导人峰会并非旨在解决美中所有问题:“我想中国也预计美国会继续做出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包括邀请台湾参加这个民主峰会。”
葛来仪之前便评论说,关键一直都不在于台湾是否会与会,而是以什么角色参与。葛来仪对BBC表示:“不过台湾总统没有被邀请,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反应不会太激烈。”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在分析民主峰会的政治意涵时对BBC称,该峰会的主要功能不是用来建立地缘政治联盟,“相反的,峰会目的是为那些志同道合的国际成员提供一个机会,为增进自由国际秩序的弹性韧性,编织一个安全网。”
……
美国国务院一位不具名的发言人对台湾媒体中央社说,这两人与会是展现台湾在透明治理、人权与对抗假讯息等议题上的“世界级专业知识”,也符合美国“一中政策”。他说,台湾在发展防范假讯息与外国干预、利用新兴科技让政府治理变得更透明及更能回应民情,以及在促进与保护LGBTQI+族群(性少数)人权问题上,都位于全球前沿。
国际关系学者、台湾中山大学政研所副教授沈旭晖则称,这次峰会出席名单包括公民社会组织和私营机构,“这种定义巧妙地回避了主权国家、外交承认一类被中国骑劫已久的议题,重新厘定何谓“unit actor”(行为者),这在国际关系本身,可能比民主峰会更有划时代意义”。
不过,也有许多评论批评这份获邀名单战略意义上充满矛盾,譬如与美国战略合作关系良好的越南及新加坡都没获邀。
宋文笛则告诉BBC,这次峰会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共同的标准和议程,希望将政府治理能力和共同的民主价值观重新纳入国际组织议程:“特别是在美国过去几年长期缺席,以及中国在联合国体系机构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之后”。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59413540
昨天看江峰的节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P3z_5BoiU
18'40" 他说到这个峰会好像很不感冒
说务虚无用, 还说这个所谓的民主大家庭名单在地缘政治上不宽容还缺乏战略智慧
还说会把中俄甚至东盟给挤到一起去
不知楼主怎么看?
18'40" 他说到这个峰会好像很不感冒
说务虚无用, 还说这个所谓的民主大家庭名单在地缘政治上不宽容还缺乏战略智慧
还说会把中俄甚至东盟给挤到一起去
不知楼主怎么看?
>> 昨天看江峰的节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P3z_...
听江峰有段时间了。术业有专攻,江峰《历史上的今天》和广播剧比他的时评高出好几个档次。这方面的意见姑且一听,我觉得不用太认真。他说“务虚无用”,我不以为然。他现在这种态度和解读支共党八股时的态度有点自相矛盾(其实这是很多反共时评博主的共同问题)。今天的政治文书还有什么比党八股更虚的东西吗?这种态度反映出很多华人反共时评都透着一种急躁的心情,对民主意见的自由产生和成形的过程缺乏亲身经历和了解,有点揠苗助长的感觉,挺让人遗憾的。
>> 强化自由和獨立媒體、打擊腐敗、保衛自由公平的選舉、强化公民社會能力、促進女性和邊緣化群體的政治領導和參與、以及和民主煥新相關的技術革新
台湾的唐凤和这上面的每一点都很贴,这么看感觉还不错。但最近有好几篇新闻说台湾总统没有受邀,是为了避免刺激墙国。象这个:https://mainichi.jp/english/articles/20211124/p2g/00m/0in/061000c
感觉这好像是墙国最后的一点安慰了,红线是已经退到只要不请台湾的国家元首就可以吗?
这倒让我感兴趣其它国家都是什么级别的人参会。看这篇白宫新闻稿,加拿大应该是特鲁多总理亲自参加吧。。。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11/19/readout-of-president-bidens-meeting-with-prime-minister-justin-trudeau-of-canada/
Re @October: 我沒有看這期節目。從您轉述的他這個説法來看,我只能說持保留意見吧。我覺得,一切都從地緣政治出發思考,本身就帶有一種中式傳統的思維慣性。
在國際關係學理論中,强調地緣和力量平衡的,堅持以主權國家為行動和研究單位的Realism只是一家之言(雖然它聲音最大)。論壇無用論、多邊機制無暴力機關保障論、唯地緣論——如,無論所涉國家持何價值,只要在地緣政治上對我國重要就要遷就結盟(非常類似黑貓白貓論)——這些觀點不能說絕對不對。但是在時代演變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阿拉伯之春以後,主張Realism的國際關係學者也發現有越來越多傳統理論不能解釋或預測的事情發生了。所以,主張Realism的學者中,也很多將注意力轉向非國家實體、國際組織、以及跨國公民社會組織等新型研究單元的。
因此我在考慮受邀國家分析的時候,注意到了此次峰會受邀與否和政治自由度高度相關(而非外在民主程序、傳統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或地緣政治。)我傾向於認爲這將是一場以政治生活方式劃綫區分國家的活動,兼顧了美國當下的戰略需要,尤其是防止中國滲透到歐洲和美洲的後花園地區。如果說峰會的議程可能全然務虛,也不可否認峰會邀請或不邀請國家的目的是很務實很明確的。
@pmjt 說很多華人反共都傳達出一種急躁,我有同感,也有共情。這種急躁也許是因爲有切膚之痛的緣故,也可能是對某些事情的接受和認知受到過往教育和經歷的限制。
Re @Joshua: 謝謝分享。我很贊同您的第二段。
也許是我翻譯得不到位,也許是因爲by accident的多重内涵,我讀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沒有問題,能和峰會的介紹無縫銜接,翻譯的時候未作過多發揮。其實按照我的理解,我寧可說,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需要人來做事去實現的,或者借用甘迺迪總統的話:
按照中文意涵來講,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都是無關人為的,就是瓦房店馬列常説的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混賬話)。而此處的not by accident,就是在說,民主是需要人爲的。
這句話,按照我的理解,既否定了福山的民主乃歷史之終點論(該論被民主之倒退一再打臉),也否定了民主空降論,即隨便一個地方都能移植一套現成的民主制度變成民主國家。這句話引出後面的峰會口號,人們得守護民主、爲她奮鬥、使之强勁、使之歷久彌新,民主才能活下去。那無論對現任總統過去和現在的政策持何態度,我覺得他這段話説的是很有見識的。
在國際關係學理論中,强調地緣和力量平衡的,堅持以主權國家為行動和研究單位的Realism只是一家之言(雖然它聲音最大)。論壇無用論、多邊機制無暴力機關保障論、唯地緣論——如,無論所涉國家持何價值,只要在地緣政治上對我國重要就要遷就結盟(非常類似黑貓白貓論)——這些觀點不能說絕對不對。但是在時代演變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阿拉伯之春以後,主張Realism的國際關係學者也發現有越來越多傳統理論不能解釋或預測的事情發生了。所以,主張Realism的學者中,也很多將注意力轉向非國家實體、國際組織、以及跨國公民社會組織等新型研究單元的。
因此我在考慮受邀國家分析的時候,注意到了此次峰會受邀與否和政治自由度高度相關(而非外在民主程序、傳統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或地緣政治。)我傾向於認爲這將是一場以政治生活方式劃綫區分國家的活動,兼顧了美國當下的戰略需要,尤其是防止中國滲透到歐洲和美洲的後花園地區。如果說峰會的議程可能全然務虛,也不可否認峰會邀請或不邀請國家的目的是很務實很明確的。
@pmjt 說很多華人反共都傳達出一種急躁,我有同感,也有共情。這種急躁也許是因爲有切膚之痛的緣故,也可能是對某些事情的接受和認知受到過往教育和經歷的限制。
Re @Joshua: 謝謝分享。我很贊同您的第二段。
也許是我翻譯得不到位,也許是因爲by accident的多重内涵,我讀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沒有問題,能和峰會的介紹無縫銜接,翻譯的時候未作過多發揮。其實按照我的理解,我寧可說,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需要人來做事去實現的,或者借用甘迺迪總統的話:
With a good conscience our only sure reward, with history the final judge of our deeds, let us go forth to lead the land we love, asking His blessing and His help, but knowing that here on earth God's work must truly be our own.
按照中文意涵來講,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都是無關人為的,就是瓦房店馬列常説的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混賬話)。而此處的not by accident,就是在說,民主是需要人爲的。
這句話,按照我的理解,既否定了福山的民主乃歷史之終點論(該論被民主之倒退一再打臉),也否定了民主空降論,即隨便一個地方都能移植一套現成的民主制度變成民主國家。這句話引出後面的峰會口號,人們得守護民主、爲她奮鬥、使之强勁、使之歷久彌新,民主才能活下去。那無論對現任總統過去和現在的政策持何態度,我覺得他這段話説的是很有見識的。
>> 新加坡李家獨大不是民主國家阿 而且我記得有翻牆的人過來講說為什麼我們都不罵新加坡 他們總理也講...
三个原因,第一没有新加坡人逃亡出国控诉暴政,第二太小,即使出一个暴君,也造成不了国际威胁,第三,境内没有反抗势力。
第一种情况,国际社会会谴责。第三种会选边站支持。只有第二种才会引起危机意识。
中国经济变强当然是主要原因,然而并不是墙内宣传的为了经济本身,经济强代表的是集权的危险程度。
一部电影就能洗白朝鲜战争,几个网文就能抹去对民众开枪,几千万人的灾难性死亡。这样的社会如果有强劲的经济做后盾就会非常危险,任何事情几篇宣传稿都可以变成正义,只要随便写写日本人恶意出口致癌产品到中国,美日联合研究中国人基因制造基因武器等等,几天内就会有无数人打日本我捐一年工资。
这样的国家如果象缅甸那样经济落后,没有人会在意,但成为经济的巨无霸后,自然就成了世界的威胁。 感谢总加速师让西方社会认识到集权社会的危险,虽然已经有点晚了,但好过傻乎乎地毫无认识。
建立新的国际群体框架,架空联合国等一系列当前的国际团体,将来做什么决定,民主峰会投票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联合国了。
一帮政客在那务虚罢了。
紫苏紫苏紫苏紫苏紫苏
紫苏紫苏紫苏紫苏紫苏
感谢楼主认真细致的整理
这个帖子让我对整个峰会有了很多期待
周末的时候一直在油管上听峰会涨了不少见识
有些话题虽不很关心也不怎么了解,但权当练听力了
但大多数演讲真的很好很具体
上面说务虚然后扭头就走的人显然都不看的
大概三分之一的演讲人都不是什么政府高官
而是学者,NGO组织和实际做事部门的人员
愿楼主今后能继续跟进分享【民主峰会行动年】的信息
先谢过了 o(_ _)o
读了不少时政圈里圈外对峰会的评论
也包括这楼上面的
我有点凌乱
我不懂为什么同样是务虚的政治会议
北京的只要一开就一堆人聚精会神捕风捉影
恨不得每一段套话里都能听出未来五到十年的兴衰成败
而外国的不管怎么开都一堆人七嘴八舌冷嘲热讽
恨不得每一篇演讲不管多么精炼有力都是说说而已
再不就是牛扒大餐中间的甜点
我只知道
北京的各类会议的小组讨论都是秘密的、受控的
华盛顿的这次峰会的小组讨论是公开的、透明的
也许我阅历不够涉事不深
我反正是不懂
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会议内容一惊一乍
对看得见听得到的会议内容熟视无睹
这是什么【成熟的】猎奇心态咩 ┑( ̄Д  ̄)┍
这个帖子让我对整个峰会有了很多期待
周末的时候一直在油管上听峰会涨了不少见识
有些话题虽不很关心也不怎么了解,但权当练听力了
但大多数演讲真的很好很具体
上面说务虚然后扭头就走的人显然都不看的
大概三分之一的演讲人都不是什么政府高官
而是学者,NGO组织和实际做事部门的人员
愿楼主今后能继续跟进分享【民主峰会行动年】的信息
先谢过了 o(_ _)o
读了不少时政圈里圈外对峰会的评论
也包括这楼上面的
我有点凌乱
我不懂为什么同样是务虚的政治会议
北京的只要一开就一堆人聚精会神捕风捉影
恨不得每一段套话里都能听出未来五到十年的兴衰成败
而外国的不管怎么开都一堆人七嘴八舌冷嘲热讽
恨不得每一篇演讲不管多么精炼有力都是说说而已
再不就是牛扒大餐中间的甜点
我只知道
北京的各类会议的小组讨论都是秘密的、受控的
华盛顿的这次峰会的小组讨论是公开的、透明的
也许我阅历不够涉事不深
我反正是不懂
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会议内容一惊一乍
对看得见听得到的会议内容熟视无睹
这是什么【成熟的】猎奇心态咩 ┑( ̄Д  ̄)┍
當我唐鳳的影像被掐掉的那瞬間
民主鋒會就變成了一場鬧劇
這本來就是反共包圍網的點名
結果還怕共匪
這不跟共匪的北上抗戰是同一回事
笑死~
民主鋒會就變成了一場鬧劇
這本來就是反共包圍網的點名
結果還怕共匪
這不跟共匪的北上抗戰是同一回事
笑死~
结果因为NGO的地图颜色问题被掐视频了。。好民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