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会和司法制度,比现在强太多了

北洋政府时期建立三权分立制度,以此为基本原则,限制大总统权力,防止个人独裁,使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尊重和保障。1917年5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宣战问题上,国务总理段祺瑞提参战案,而国会拒绝合作。段不断对国会施压,国会则改组内阁,暂缓讨论参战问题,最终大总统黎元洪在国会要求下解除段祺瑞的职务。当时的国会真正起到监督政府、制约行政权的作用,并非“橡皮图章”、“表决机器”。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后被国共史学家描述为府院之争

宪法同时保障司法独立,规定独立、公开审判的司法原则。1913年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杀案中,地方检察厅可以公开传讯国务总理赵秉钧;又如1925年10月京师地方监察厅派检察官翁敬棠调查“金佛朗案”事件,外交总长沈瑞麟、财政总长李思浩、前司法总长章士钊全被审查,期间,中央政府没有干涉,反映出当时司法的独立性。
20
分享 2019-08-29

32 个评论

说到底,在铁拳来临之前,中国人还是觉得生活水平的重要性高于三权分立。
还是要向前看,今天如果要引进一个制度,还是得参考美国的来。
但是,至少要准备三十年,让老百姓先找到宗教信仰。
军队没国家化,国家处在一种四分五裂到处都是军阀和武装匪徒的状态下,在这种环境下特别容易滋生像共产党这样的极端组织,再好的宪法也没卵用。
。。。又见宗教论的,说宗教和民主有关的自行参考俄罗斯,你觉得普京式选举算民主就好。更何况国内基督教根基还不如伊斯兰深,我相信这里的人并不追求伊朗、土耳其式的民主。另外国内大环境导致基要主义、原教旨主义占绝对主流,这类人给个机会你看他选政教合一还是民主
北洋政府是清后对文明的。但是有点超前。
一个小八卦:中国国会打架其实不是民进党首创。在北洋时期,国民党议员是最早在国会里上演全武行的政治家。曾经有某国党议员骂到激愤,随手抄起桌上的砚台扔向议长,砸伤议长眉角,当时血流如注,之后议会便将所有议员桌上的砚台全部钉死了。。。。。
真要講這個,那也不是中國首創
美國曾有人在國會裡當眾槍殺國會議員,這可比丟硯台嚴重多了
vitamin 黑名单
然而香港废青孙中山拿了毛子的钱和枪……后面湖南废青不说了
黨國來實現統一
日本是什麼都拜吧?
那時西方還有一言不合就決鬥的封建思想...
民間信仰算無神論?
已隐藏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世界第一强肯定美国。发展最快盲猜一个印尼。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471256
印尼人口世界第四,gdp规模万亿,正在继承中国的密集制造业。
中国人可能最不希望印尼来一次中国式的快速发展。
因为打脸太厉害,印尼几乎集中人中国人看不上的几个要素。
一是反共。印尼可能是地球上反共最极端的国家。1965年930事件,印尼发生了反共大屠杀,把共产党员和亲共的全部抓起来枪毙。据说杀了50万人、而且至今官方不反省不认错。
二是排华,苏哈托要求印尼教材称呼中国为支那。到了98年黑色五月还搞起排华大屠杀,至今印尼对华人依然有戒心。
三是民主。印尼最近20年民主化较为成功,如军队国家化。政党分野现代化,19大选之后已经被认为是一个民主国家。民主指数6分以上。
四是宗教。印尼2亿人口是穆斯林。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并且世俗化做得很好。

所以,这样一个反共排华民主还是伊斯兰国家,若是经济起飞,那绝对是狠狠抽中国人大嘴巴子。因为在中国人眼中,民主意味着社会分裂,反共意味着贫富分化,排华意味着没有外部市场,伊斯兰意味着原始愚昧。
然后若是你印尼还能继承中国劳动密集产业快速致富,那不是说我中国起飞和特色社会主义毛关系没有。因为一个意识形态完全相反的国家也能用劳动密集制造业快速致富。
已隐藏
只是奇怪把民间信仰和无信仰歸為一類==
那个不是信仰,不是什么神,只是尊重自然和生命罢了,没什么理论体系去解释世界,跟其他宗教有显著的差异。吃饭前说的“いたたきます”,就是感谢食物中的生命的意思。
已隐藏
已隐藏
強又如何, 還不是倒掉了?
太优秀了所以挡不住共产党这种。
老乡袁世凯可惜了,明明可以比中国华盛顿还牛的历史名声,结果被儿子坑爹。
不过也没办法,当时的当权者都是没有民主思想的保守派。
流血革命永远是逆淘汰,如果黄花岗72烈士当权都比后面的人强多了。
中国需要理想主义者。
政教分离肯定是大原则,还有就是宗教多元化可以写进新宪法,要他们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基督教内部要天主教新教相互制衡。基要派肯定是新教搞的东西。俄罗斯是自然资源诅咒的结果。
對, 中國人只有為利益維權, 沒有幾個為建設健全社會努力。最可笑的是以己度人, 以為天下眾生都跟自己一樣, 只有生理需要。
别集中了,好听点叫贵族共和,难听就是小圈子独裁。参见长老院
这跟封建没关系,中国封建几千年也没有决斗的传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大陸的教育系統對「封建社會」和「封建制度」兩個概念的內涵的並不做區分,統一指中國秦朝以後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

近年來,始有大陸學者提出廓清這個概念的要求,如馮天瑜認為:「『封建』本義為『封土建國』、『封爵建藩』。封建制的基本內涵是世襲、分權的領主經濟、貴族政治,古來漢字文化圈諸國大體在此義上使用『封建』一名,並展開『封建論』。……五四時期,陳獨秀忽略中日、中歐歷史差異,引入西歐及日本近代化進程中的『反封建』命題,形成『封建=前近代=落後』的語用範式。……建議秦至清主要時段社會形態的名目,宜以『宗法地主專制社會』更替『封建社會』;秦至清兩千餘年可簡稱『皇權時代』。」[5]
https://medium.com/@LiuZhongjing/新舊羅馬與現代世界-321da675f311
「羅馬相對於希臘城邦有異乎尋常的長壽性,因此最後變成了永恆和穩定的一個代名詞。 羅馬的混合政體、穩定性和普世性,這三者其實是有內在聯繫的。 我們回顧希臘城邦的世界,他們基本上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謂那六種政體(三種以全體公民的共同利益為目標的政體:君主、貴族、公民(共和);它們的劣化變體(不以共同利益為目標):僭主、寡頭、平民(民主)。參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第三卷)以不同比例的組合。 最初是一個阿伽門農(Agamemnon)式的傳統君主和貴族的統治,然後貴族削弱君主的權力,平民削弱貴族的權力,政體在不斷演化的過程中漸漸演化成為民主政治,又由民主政治演化成為暴民政治,暴民政治最終演化為僭主政治。 民眾領袖依靠群眾的力量,最終摧毀了原有的傳統政治機構的力量,壟斷了政權,然後他自己就變成不再需要群眾的暴君,而且這個暴君跟以前的國王和貴族不一樣,不再受傳統習慣的約束。 於是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這就是一個天然的政體循環。 在這個政體循環的起點,是根據傳統統治的君主;在這個政體循環的終點,是不根據傳統權利,而是根據自己武斷意志統治的僭主。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城邦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希臘人普遍認為,雅典這樣的城邦之所以政體多動亂,是因為它在民主化和群眾化方面的速度走得比較得快;而斯巴達的政體之所以比較穩定,是因為它的民主因素雖然也在不斷增強,但是在大部分時間內,國王、元老和監察官仍然分享著很多權力。 但是即使是斯巴達,它也逐步地向民主方向改革。 最後,國王的群體中間終於也出現了利用群眾的意志來推翻監察官和元老約束的現象。 從破壞財產權、重分土地開始,加強國王的個人權力,最終導致斯巴達的政體瓦解。 在政體瓦解以後,斯巴達傳奇式的戰鬥力也就基本消失了。 而羅馬給希臘人帶來的一個奇特的印象就是,在希臘城邦眼中,羅馬政體似乎是永恆的,似乎是超出了希臘人所熟悉的那種迅速的政體演變。
希臘城邦的政體演變有的時候是非常快的。 像克基拉(Korcyra)和敘拉古(Syracuse)這樣的二級城邦,也就是說是由原先的城邦的移民團體在海外建立的城邦,發展的速度尤其快。 經常在那幾十年的時候,由第一代移民組成的貴族團體就被推翻了,然後迅速地經過民主政體,演化成為僭主政體。 像西西里的敘拉古以擅長於出產僭主而出名(柏拉圖三次受僭主之邀前往敘拉古)。 現代人以為是希特勒、斯大林或極權主義國家所特有的許多技術,其實在敘拉古的僭主手中就已經存在了。 敘拉古經常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例如它的僭主以人民領袖自居,為了奪取人民的擁護,就屠殺本地的富人,把他們的財產和妻子、女兒分配給城邦內部的貧下中農。 諸如此類的手段,在中世紀中斷了歷史以後一度曾經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其實在古希臘的城邦民主中是經常見到的。
希臘人對羅馬有一個印象,就是他們見到的羅馬似乎是處在混合政體的均衡狀態,而它似乎長期在這個均衡狀態中間沒有發展,始終保持穩定,於是他們就認為羅馬得到了諸神的保佑,因此它的混合政體始終處在黃金的平衡狀態。 但這個說法其實不對。 其實,我們如果把整個羅馬歷史前後連貫起來,可以發現,亞里士多德他們曾經看到過的那種希臘城邦的政體發展史,其實也是適用於羅馬的。羅馬本身只有兩個特點。 第一就是它的發展速度特別慢,在希臘城邦只用幾十年、頂多幾百年就走完的歷程,在羅馬就走了長得多的時間。 但是基本的趨勢其實還是一致的:從君主制開始,到貴族制,然後貴族和平民分權的時候,它的政體達到了最佳的平衡和穩定狀態 — — 希臘人所看到的羅馬就處在這一階段 — — 但是隨後,在格拉古兄弟(The Gracchus brothers)時代以後,群眾運動也逐漸興起,得到民心的凱撒主義者最終還是奪取了權力。 只不過這個過程發展得比其他人想像的要長得多。 所以他們在羅馬的黃金時代看​​到羅馬,就誤以為羅馬是受到天神的特殊保佑,是特別穩定的。
另一個特點就是,希臘城邦絕大多數都是只限於它自己一個局部城邦的規模,而羅馬最終變成世界的統治者, 因此,羅馬的民主和群眾化,跟羅馬征服世界的過程,平行而相互支持。 羅馬的民主化本身就是羅馬征服世界的一個主要動力。 因為穩定的貴族團體恪守城邦的憲法,不願意破壞憲法平衡,也就會要求他的城邦無論怎麼戰勝攻取的話,都不大會超出原來的範圍。 但是人民的人口越來越多,他們越來越多的要求戰利品,要求福利。 福利的一個重要性形式,就是戰爭勝利中獲得戰利品以及征服其他城邦獲得的新的土地,這些土地可以分給羅馬的公民戰士和老兵。 他們退伍的犒賞,本質上講是一種民主化、福利化的產物。...」
他是搞君主立憲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17428
日本信神道教
从历史上来说神道教确实是为了与佛教区别而出现的。但它本质上就是宗教,而且是泛神论。你原文说的是无神论,建议了解一下有神论-泛神论-理神论-无神论这几个概念再下判断。无神论和有神论不是完全对立,而是有过渡的。
我支持你的这个论断,只是反驳你认为日本是无神论国家。你应该修补一下这个证明过程,用日本做例子是不可靠的。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