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视剧是否加重了大陆人的支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开始直到现在,香港的那些支性爆炸的金庸剧,黄飞鸿,陈真,霍元甲,周星驰,林正英,东厂等。一直在中国很受欢迎,广泛传播,更是很多人的启蒙影视剧,如果不了解历史。还以为义和团是香港发起的。后来中国的那些支性严重武侠仙侠等,基本也都是深受金庸作品的影响。
当然,香港那些支性爆炸的东西,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说香港才导致大陆的支性,中国人的支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这里的问题是,香港是否在近几十年,作为大陆影视作品主要影响来源,传播并加重了中国人的支性。
当然,香港那些支性爆炸的东西,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说香港才导致大陆的支性,中国人的支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这里的问题是,香港是否在近几十年,作为大陆影视作品主要影响来源,传播并加重了中国人的支性。
19 个评论

也不能講都是香港人的鍋,而是在資本主義的環境下 儒家支人就吃這一套民族主義 ,就這一套有市場。
有市場自然就會繼續拍阿。 加上越戰過後 政治正確自由進步主義崛起 大推李小龍之如此類的“神秘東方”初代戰狼。
主要核心關鍵問題還是英國人 看不上你廣東窪地 。英國人要是真看上你廣東窪地,有一千萬个辦法 打造成下一個美澳紐加。 強制幫你脫支脫儒幇你香港支 “昂撒化”繼承英國傳統。
有市場自然就會繼續拍阿。 加上越戰過後 政治正確自由進步主義崛起 大推李小龍之如此類的“神秘東方”初代戰狼。
主要核心關鍵問題還是英國人 看不上你廣東窪地 。英國人要是真看上你廣東窪地,有一千萬个辦法 打造成下一個美澳紐加。 強制幫你脫支脫儒幇你香港支 “昂撒化”繼承英國傳統。

必须这样才能回复一下用户 上帝不反共 : (洼地同胞 : 英国这么做太傻了,有什么好处, 五眼联盟 里 美加澳新不还是脱离英国独立了么,简直“愚蠢”,唯有统一指挥 指哪儿打哪儿 “高度自治” (你想啊,新疆,内蒙古,西藏,他们还美其名曰“自治区”呢。。。就这种“自治”法?鬼才信呢,不要命了。。。),他们认为唯有“高度自治” 才不会兄弟间闹不和 才不会兄弟砌墙。你这么说又有什么用,没准在洼地墙内 很多人还会觉得 大英帝国 日薄西山 没本事了呢。)
我某程度上同意,70-90年代的港產影視有蠻濃厚的愛國色彩,其一原因是很多幕後人都是來自大陸,另一原因是香港人有受英國人的氣。
没错,香港影视和文学作品的确给中国人洗脑了。虽然我从小就反共,追求民主自由,但是由于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当年港澳回归中国的时候,我也兴奋了好一阵子。在当时的我看来,中共是王八蛋,但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是中国,所以该庆祝还得庆祝。
也就是说在我看来,为了中国的利益,让香港人,澳门人受到中共的压迫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想法和现在一边骂中共,一边盼台湾回归的粉红本质是一样的。
直到2000年以后,在天涯和凯迪看了很多东西,思想才慢慢转变。过去的想法是国家>人民>政权>君主,也就停留在君轻民贵社稷次之的程度。但是后来,我慢慢把人民提到国家之上的地位了。
也就是说在我看来,为了中国的利益,让香港人,澳门人受到中共的压迫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想法和现在一边骂中共,一边盼台湾回归的粉红本质是一样的。
直到2000年以后,在天涯和凯迪看了很多东西,思想才慢慢转变。过去的想法是国家>人民>政权>君主,也就停留在君轻民贵社稷次之的程度。但是后来,我慢慢把人民提到国家之上的地位了。
我覺得不太會
首先,毫無支性的人是不會因為看了支性就覺醒支性的
就像很多腦袋正常的民主人,包括歐美人都愛看這些所謂『支性滿滿』的功夫片。但人家就看個動作,打得爽不爽,價值觀方面似乎不太介意
只有本來就有支性的人才可能被一部電影加深
更不要說一些對支性有瞭解但打算脫支的人或有脫支潛力的人可能看了電影會反思支的害處而更堅決脫支
(就這點,我個人是對金庸評價比較中性的。我理解休息天看個課外業餘讀物就不想看得很憋屈的心情,但既然他寫的是中國古代那種遍地支人又很憋屈的時代,那就該寫成那樣。過於美化把中國古代寫成文藝復興才有問題,不想憋屈的可以去看文藝復興,別看中國古代)
再說對於那些內地人而言,和大內宣比,算比較不支的了
首先,毫無支性的人是不會因為看了支性就覺醒支性的
就像很多腦袋正常的民主人,包括歐美人都愛看這些所謂『支性滿滿』的功夫片。但人家就看個動作,打得爽不爽,價值觀方面似乎不太介意
只有本來就有支性的人才可能被一部電影加深
更不要說一些對支性有瞭解但打算脫支的人或有脫支潛力的人可能看了電影會反思支的害處而更堅決脫支
(就這點,我個人是對金庸評價比較中性的。我理解休息天看個課外業餘讀物就不想看得很憋屈的心情,但既然他寫的是中國古代那種遍地支人又很憋屈的時代,那就該寫成那樣。過於美化把中國古代寫成文藝復興才有問題,不想憋屈的可以去看文藝復興,別看中國古代)
再說對於那些內地人而言,和大內宣比,算比較不支的了
>>没错,香港影视和文学作品的确给中国人洗脑了。虽然我从小就反共,追求民主自由,但是由于受到香港文化的影...
即便是现在,那种认为统一大于党派分歧的依然大有人在
比如俄爹打乌克兰的时候,就有一些反共人士呼吁中共应该北上收复失地,不收复失地就是千古罪人
然而俄爹再怎么垃圾也是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怎么也比拆尼斯这种纯粪坑自由得多。干嘛要“回归”
99年澳门沦陷的时候,封从德(流亡八九领袖)感动得落泪呢
相信现在还有人是这副德性,虽然反对中共统一台湾,但是一旦真的武统成功了也会为领土统一而感动。
>>即便是现在,那种认为统一大于党派分歧的依然大有人在比如俄爹打乌克兰的时候,就有一些反共人士呼吁中共应...
我到现在还深刻的记着《霍元甲》的歌词 :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哪个愿臣虏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到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彩锋岭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苦笑,哈哈(现在来看 你国家确实有病。。。痴线来着。。)当时觉得歌词很燃,现在则觉得歌词很“屌”(这里的 屌 很明显是贬义)。
香港七八十年代那些武侠战狼片确实也不是只有大陆人爱看和看过,可以说是 两岸三地 乃至于全世界华人 在那个时代都热追和捧起来过的(说白了 都特么算“有份参与”,也都不无辜。) 没有谁比谁更“清白”了,所以一些人现在也当还“当年债”了。
就好像左派代表魯迅的描寫鄉村的作品,既有描寫為本土情懷自豪又有批判腐朽傳統的一面,有描寫農民純樸勤勞卻又有愚昧麻木的一面,其實就充滿愛恨交叉的劇烈矛盾。蕭若元的《大地恩情》也如是,既有批判傳統,希望學習西方民主自由的一面,又有支持民族統一抗擊外敵的需要。徐克拍黃飛鴻獅王爭霸結局時,不是批判傳統民族性時也振聾發聵嗎?但這點首先是站在各族被統一的基礎上說的。香港影業確實是依靠當時共匪趕下來的文人作為發展奠基人的,輿論上大中華膠是主流,所以香港人大多既想各族統一,又想有西方民主自由,但最終要到2014年幻想才破滅了。雖然香港影視業的資本力量軟弱市儈,甚至要靠黑社會,容易被共匪大陸吞噬,但這也不能掩蓋掉英殖時期香港電影的積極性,畢竟還有《顛佬正傳》這類反映社會殘障問題,《虎度門》這類反映倫理類的優秀影片。
>>必须这样才能回复一下用户 上帝不反共 : (洼地同胞 : 英国这么做太傻了,有什么好处, 五眼联盟 ...
不是傻不傻 幫不幫的問題,而是你廣東香港窪地 根本沒有 美澳紐加 的那樣的自然風光 生態環境 沒有讓昂撒人為之動容。
在十九世紀的英國 ,你就算免費請一個英國本地人去香港玩,別人都不願意。 叫英國本地人 去香港 那是比去印度還慘的事,那是一句徹底罵人的話。你可想而知。
我還是那句 如果你廣東窪地 有澳美紐加那樣的生態 環境 平原, 不需要你叫英國人幇! 你趕他都趕不走。
>>即便是现在,那种认为统一大于党派分歧的依然大有人在比如俄爹打乌克兰的时候,就有一些反共人士呼吁中共应...
所谓北上收复失地要的是地又不是人。鹅爹占的大清地盘上的华人都被屠光了,现在这些地盘上都是俄罗斯人,中国要是收复了这些地盘当然也要把这些俄罗斯人都赶回俄国,压根也不用他们考虑为什么要“回归”。你难道以为反共的中国人是想解放这些地方的毛子吗?怎么可能。你为什么要为鹅爹着想?反共不反俄,在我看来是难以理解的。毛子始终是中国大患,这和台湾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今天受到共产党的迫害,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挨着这个恶邻。我无时无刻不想把毛子统统赶回欧洲,西伯利亚一寸地盘都不给它留着。
其实对于包帝来说,打台湾只能留下千古骂名,而要是灭了毛子还真可能圆他千古一帝的梦想。只可惜核弹在上没法儿打。
>>我某程度上同意,70-90年代的港產影視有蠻濃厚的愛國色彩,其一原因是很多幕後人都是來自大陸,另一原...
幕後人都是國民黨的,關大陸什麼事。只不過最近年被共產黨撿了回來而已
大中华主义取代所谓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主义
所以说现在港台开始进化到分离主义了,而low逼的大陆人拿着当年港台输入的那一套大中华主义来压港台
这到底是颠倒歧视链呢还是港台求仁得仁呢
所以说现在港台开始进化到分离主义了,而low逼的大陆人拿着当年港台输入的那一套大中华主义来压港台
这到底是颠倒歧视链呢还是港台求仁得仁呢
之前我也好奇过这个问题。
但是看了一些西方的影视作品突然感觉解答我的疑惑。
例如有名的游戏改编的动画,《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其中有浓烈的反资本色彩。这其中根究的原因是极大的贫富差距。
香港凭借极低的税收制度吸引了各国的资本投资。例如是个人所得税最高17%。这类征税的设计有利也有弊。弊处毫无疑问就是拉大了贫富差距,基尼指数高居亚洲第一0.53。而欧洲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均在0.3以下。
看到这里,你就不疑惑为何香港居然会有黄秋生这种表面“毛左”。
但是这种对大陆均贫富的向往,只是一种空想。2013年,有西南财经政法大学调查出,中国的基尼指数为0.61。此后北大也接连下场调查。最后官方再也不敢公布相关数字。
黄秋生貌似最后跑去英国…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港独份子。
说到这里,香港最近上映的电影《毒舌律师》,也是包含很大的反资色彩。 如果香港政府真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考虑对税制下手,而不是想着投入共产主义的怀抱。
但是看了一些西方的影视作品突然感觉解答我的疑惑。
例如有名的游戏改编的动画,《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其中有浓烈的反资本色彩。这其中根究的原因是极大的贫富差距。
香港凭借极低的税收制度吸引了各国的资本投资。例如是个人所得税最高17%。这类征税的设计有利也有弊。弊处毫无疑问就是拉大了贫富差距,基尼指数高居亚洲第一0.53。而欧洲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均在0.3以下。
看到这里,你就不疑惑为何香港居然会有黄秋生这种表面“毛左”。
但是这种对大陆均贫富的向往,只是一种空想。2013年,有西南财经政法大学调查出,中国的基尼指数为0.61。此后北大也接连下场调查。最后官方再也不敢公布相关数字。
黄秋生貌似最后跑去英国…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港独份子。
说到这里,香港最近上映的电影《毒舌律师》,也是包含很大的反资色彩。 如果香港政府真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考虑对税制下手,而不是想着投入共产主义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