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對自己女權的一點看法

我一直很討厭西方媒體一說到女權就說科技公司ceo女人很少,就算科技公司高層都是女性,我相信對大部分女人也是毫無幫助的。

我認為對女性最大挑戰的是女性自身而不是社會的壓迫,我不是說社會沒有不公平,這點已經很多人說了。  我想說的是,女性無論生理和心理結構都與男性不同,而在性別平權語境下以前這些都是可以正常討論的也變成道德禁區了。  中國人不是有一句話什麼不要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女性得憂鬱症的機率跟男性比的話我記得美國是2比1,就是每一個男人有憂鬱症的話,那麼就有兩個女性也是有憂鬱症的,而台灣數據我記得更糟糕。 根據以前政治極為不正確的美國醫學報告來看的話,很多女性得到的還是嚴重的憂鬱症,而男性症狀相對較輕。  在現在這個政治環境下,都是社會的錯。

而我認為女性天性敏感,事實上當年美國醫學政治不正確報告也是這麼寫的,面對外部壓力女性相較男性容易陷入恐慌。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下我自己,我很自戀我知道沒辦法。  我在這裡說過很多次,我以前家境貧困,學校環境糟糕。  但是我沒有說的是,因為我是女性的關係加上成績的加持,其實我一路以來是得到很多人的愛護。  我一直不知道跟我是否好看有沒有關係,其實我也不太知道我當年好不好看。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明,作為一個家境貧困的女性,如果你成績好,容貌不算太糟糕。 這個社會其實對待你比對待同等家境貧困,成績也相當優良的,甚至算是好看的男性會好太多了。  我是這麼看的,因為這是我個人經歷。   我也不清楚這是不是社會普遍現象,因為就是真的不清楚。  

那麼這種女性比如我得到比同樣條件的男性多的幫助是女性特權嗎,我覺得並不是,我認為因為像我這種女性是屬於非常少數。  因為實在太少了,這種女性會一下子得到很多關注。   所以如果有人有印象的話,會知道我很迷韓國女團。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很想看到一個從小家境貧困,沒有家庭溫暖的少女成為知名女團一員,是有三個左右吧,跟韓國男團一堆家境貧困,沒有家庭溫暖還有幾個父親是家暴男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這三個人裡面,其中一個已經自殺死了。。。。

但是到了今天,女權叫的最大聲,是接受大學教育的女性,家庭看起來中產甚至有錢階級,抱怨社會沒有足夠女性ceo。  當然站在她們角度,這個確實是對她們來說是最巨大的問題之一。  而我了,這麼多年來很好奇為什麼像我這種女性較男性少那麼多,我不認為是社會壓迫,我說了社會甚至會相對優待這種女性。  

對我來說,女權就是女性有能夠真正掌握自己情緒的力量,而學校並不會教這些
35
分享 2019-10-28

61 个评论

我不知道题主觉得女性privileged之前,是否先思考自己是不是privileged了。我也是农村家庭出身,我所见的,是哪怕被超生罚款也要生男孩,姐姐的衣食住行要向弟弟让步,地方基层教育者对女性能力的否定……

再说所谓的「女權叫的最大聲,是接受大學教育的女性」,说这种话的人恰恰很难说对「底层」有什么真正的关注。不知道题主是否知道马泮艳事件,是否知道春蕾计划事件?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是结构性的,绝不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而那些受害者,可能确实没有办法用精致的语言去表达这种不公,但不代表她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对,具体你可以看看马泮艳在微博上的表达。

最后,我看到这个问题底下的评论还是蛮失望的。女权是对父权制结构、对权力问题的反思。诸位在中国生活,应该深知权力如何方方面面地干涉了我们的生活。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决不天然压过了对女权问题的关注,恰恰相反,两者本来就应该交替地进行思考。

说到底,那些不愿意认真思考、了解女权,拎着几个稻草人就喊着「要特权」的,和李子暘那句「你要自由干什么」有什么区别呢?自由本是应有之意,无需被赋予,不应被夺走,所以更不需要向谁证明自由何用。平等亦然,如果真正认同平等是自己的事业,如果承认社会上依然存在着对女性的不平等,就不要老是要女权主义者如何如何自证,而是自己要把性别平等纳入自己的考虑中。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