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我不喜欢B站的《后浪》视频

(轉自微信公眾號嚴肅旅行)


作者|姚璐1226


昨天晚上,B站视频《后浪——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在朋友圈刷屏。

看那么多人热血转发,我就打开看了。

不看不要紧,一看就把自己恶心得不行。煽动性的演讲、混剪的视频、激昂的BGM,都掩盖不了语言的漏洞百出,每一句话都让人有吐不完的槽。

但那么多人在弹幕里打出“泪目”、“青春万岁”,那么多人在朋友圈慷慨激昂地转发,再一次让我感慨:大众太容易被煽动性的口号鼓动,而不去深究这些语言是否真的真的正确。

演讲≠真理

演讲者的语句表达、坚定的语气,很容易让人误认他说的是真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比如那句:

因为只有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听到这句话时,我脑中闪过了一丝困惑。因为就在看这个视频前,我还在整理阿拉伯的劳伦斯自传《智慧七柱》的读书笔记,其中麦加谢里夫之子费萨尔说过一句话:

一个积弱不振的民族对他们自己的软弱是会急着辩驳的。

《智慧七柱》上册第98页


我需要定下心来考虑这两句话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到底哪句话更正确,但视频一闪而过,继续说别的内容去了。如果你不停顿一下、不加思考,很容易就真的相信了演讲者的说辞,被BGM煽动了情绪,然后大呼一句:“说得好!”

但这句话改一下呢?是不是更有道理了呢?

“因为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敢于嘲讽与否定,内心弱小的人,总是不吝阿谀和赞美。”

这样的演讲短片,说到底是一种营销活动,营销的目的是传播,而不是教人思辨。每句话是否逻辑严密、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视频、音乐和演讲一起组成的作品,可以煽动大众的情绪,让他们血脉喷张、让他们积极转发,让他们成为忠实用户。

但情绪有时是非理性的,它让人盲目、让人跟风、让人忘记了情绪过后还应该有思辨、有反思。

讽刺的是,学习、阅读、思考、反思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可这个阿臾后浪、“鼓舞人心”的视频的广泛传播,仰仗的正是人们的不思考。


通篇的漏洞

我花了点时间才下定决心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既然要批判这个视频,我就不得不逐字逐句再看一遍视频,这简直让我恶心。我的五四青年节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读书,而不是再去看一遍垃圾。

但指出视频的错误、弘扬真正的五四精神,也很有意义,似乎可以抵消掉我再看一遍视频的生理不适。我不想逐句批判,只挑我认为问题最大的部分,节省我的时间,也节省大家的时间。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这句话表述的事实部分是正确的,互联网的发展确实降低了知识的获取门槛。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耶鲁、哈佛等顶级大学的公开课,看到BBC等制作的高质量纪录片,甚至通过线上的方式“参观”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

但并不是“所有的”。别忘了我们上不了维基百科,上不了谷歌……我们所能获取到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是被筛选过的、阉割过的。

况且,除了这些人类积攒的财富之外,“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还包括取之不尽的综艺节目、游戏、直播、剧……这些东西消磨人的时间、消耗人的意志,让人更倾向于嘻嘻哈哈度过一个毫无营养的周末,而不是钻研那些需要开动脑力、挑战固有认知、让人“痛苦”的知识财富。

这句开篇的话,极具煽动性。被调动起情绪的人,似乎产生了一种诡异的认知:那些知识财富都在互联网上,就等于自己拥有了那些东西。

不,你要知道,纵使网上有千千万万纪录片、公开课,千千万万学习资料、电子书,你不去自发学习,那就都与你无关。互联网发达的作用只是呈现学习资料,但学习的过程是冗长的、需要刻苦和自律的。千万不要被一句“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冲昏了头脑。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如果单论凭相同爱好而交友,人与人之间的壁垒相比于过去确实被打破了。但“壁垒”的定义不该这么简单。实际上,在民粹主义越来越兴盛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壁垒反而是被加固了。

互联网用大数据算法,给人们推送符合自己趣味和观点的内容。久而久之,人的思想被固化,无法接受异见(指的是可以论述清晰的见解,而不是胡说)。

群情爱国的时刻,任何稍有不同的声音都会遭致铺天盖地的谩骂,更别提坐下来耐心、冷静地讨论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什么是政治制度了。

这种壁垒的加固令人恐惧,不仅是因为他可以轻易以“言论不当”就公开批斗一个人或一群人,更因为,讨论的不充分甚至被扼制,造成的结果是人们缺乏思辨能力,更容易被煽动、被情绪裹挟,做出群体性的疯狂行为。

说“你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就更好笑了。是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选择追哪个剧、看哪个直播、玩哪个游戏,也有学习一门语言、看某部被允许在国内放映的电影、看某本未被禁止的书籍的权利,但这个“权利”是被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

写文章同样如此。我可以尽情写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但哪怕我在豆瓣上发表沙特女权和大男子主义的文章,都要等待一个晚上的审核。我们有娱乐的充分选择权,却在严肃问题、严肃表达上处处受限。

所以这句话的恶心之处在于,它透露出一个逻辑:肤浅的乌合之众拥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关于严肃知识的探讨和表达却不配拥有那样的权利。

所以,你们在欢呼什么?欢呼压抑严肃、鼓励娱乐吗?你们真的认为,这样的社会,是值得被疯狂歌颂的吗?

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说这句话时,你们是否忘了网上四处讨伐“不当言论”的小粉红们?他们四处征战,举报大学教授、批判芳芳,恨不得用口水淹死那些与他们有不同意见的人们。

这种将“年轻的身体”与“容得下更多元”联系起来的说法过于简单粗暴。要知道,容得下更多元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的,不是身体的年轻与否,而是见识是否丰富、是否有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可以站在情绪之外去洞悉本质。

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表达的“自我”只限于吃喝玩乐和无关痛痒无伤大雅的内容。如果你胆敢像李文亮医生那样吹哨、胆敢像芳芳那样记录疫情、表达自己的看法,胆敢批判多于歌颂,胆敢表达所谓“不当言论”,你就没有资格表达自我,而只能被禁言、被封号。


真正的五四精神

回顾完视频内容,我再次感叹,这个视频的广泛传播,仰仗的正是人们的不思考。它一边对年轻人阿谀奉承,把他们吹捧为未来的希望;一边利用着人们的不思考,完成一次成功的营销事件。

所以,你们真的认为,广泛的不思考,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吗?

对于那些热血转发的人们,我只想奉劝一句:看完视频不要自我感动,问问自己,你真的在利用互联网吸收人类千百年来的辉煌知识成果,而不是垃圾吗?你真的能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如与穆斯林做朋友、与和你意见迥异的香港人台湾人理性讨论分歧,倾听他人对你有理有据的激烈批评吗?你真的有充分的选择权利吗?你真的在追求个人进步、并推动社会进步吗?你真的配得上“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这句话吗?

想一想李文亮医生,想一想封城期间的武汉,想一想至今还在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武汉人,这些不过都是发生在今年年初或正在发生的事。这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反思的事情。社会的进步仰仗的不是无尽的溢美和吹捧,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现问题、表达看法、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这样的视频、这样肤浅而轻率的话语,放在五四这个日子,更令人感到不适。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1919年五月四日的学生运动,呼吁青年人参与到社会运转、在公共领域发声。这个视频作为B站宣传片,没什么大问题,但作为今年五四广为流传的代表短片,却严重曲解了五四精神。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真正配得上五四的那些话语,洗洗眼睛吧。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胡适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蔡元培

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鲁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陈独秀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2APKjAH1Fyvqch46lHruYQ
79
分享 2020-05-06

51 个评论

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着你们
像我一样
(你们不要在看了,没有哪一代不怕上一代这么死死订着他们)
我看着你们
满怀羡慕
(羡慕我们房价高呢,还是羡慕我们有雾霾吸,哦哦哦,你一定是羡慕我们996)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万用万灵的话,希特勒可以对犹太少女说,日本天皇可以对昭和少年说,准备的礼物有集中营和原子弹)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
可以尽情的享用
(说得好像不用花钱一样)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
(等等等,什么叫自由学习,自由是可学可不学,你在学校和社会的竞争中有选择的余地吗?)
学习一门手艺
(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有以前学不到的手艺,参考东莞绝技,什么水上铁骑,冰火毒龙都可以申请世界遗产)
欣赏一部电影
(特别是日本各位老师的爱情动作片)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底层那些能不能跨省游啊)
很多人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是很多中产或中产以上的家长才不惑,因为他们什么都想让自己的子女学)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
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是说你们自己呢?何冰1968年出生,他21岁那年应该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是个大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在天安门广场和成千上万有着相同爱好的人朋友干杯)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选择的权利
(有没有选择执政党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们有幸
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你问一下富士康的厂妹热不热爱装配流水线)
我看着你们
满怀敬意
像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
(能不要放屁吗,你们掌握着金钱与权利,对年轻人一点尊重没有,不然给我加工资啊?)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传统已经被你们绝了,经典已经被我们毁了,学术是你们敛财的工具,民族已经被韩国人注册了)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
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
(你指色情主播还是东莞?不是被你们禁了吗?)
像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讲给外交部听啦,要他们赞美一下美国)
像你们的大气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满山遍野都是小人,君子呢,君子在哪里啊?)
更年轻的身体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你问过网管没有啊)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
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
你们也在启发我们
怎样去更好的生活
(终于不小心说出大实话了,其实你们一直都在教我们如何生活,生怕我们不按照你们要求的方式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喜欢我们放出去的病毒吗?)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
就不再是忧伤、迷茫
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1分钟不到又来教我们生活了,不准忧伤迷茫,只准善良无私是不是啊)
是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所以你们想象我们是心里没火,眼里没光,一天到晚帮你们996?)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像力不足以
想象你们的未来
(但你们用你们不足的想象力帮我们规划好了未来,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领袖)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的祝福
那么
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和1.3亿B站年轻人
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好吧,沙滩见)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沒死。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0-05-09
  • 浏览: 1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