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如何评价日治时期?台湾人比较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还是日本人?

有个叫史尼育唔汉名“李光辉”的台籍日本兵,在日本投降后独自在印尼战斗了31年,下面是维基copy

史尼育唔在日治时期叫“中村辉夫”,汉名叫“李光辉”,是属于阿美族台湾原住民。1943年10月15日入选高砂族“陆军特别志愿兵”,而离开家乡台东厅新港郡都兰庄(今台东县东河乡),先在新竹湖口基地(当时加入台湾军第一联队),接受陆海空三栖特种作战训练6个月后,以陆军一等兵的身份,于1944年5月28日从高雄港出发,前往印尼摩罗泰岛驻守,在7月12上岸,旋即被日本军编入“辉第2游撃队”,不久美军于9月15日发起海空攻击行动,随后采取登陆作战,在美军猛烈的攻击下,此时担任侦查兵的中村辉夫和部队离散了,就深入丛林中潜伏伺机行动,利用野外求生的技能继续支撑著,并不知道日本已经1945年8月15日宣告投降,所以仍然一直坚守奋战不懈,在丛林中独自顽抗度过了31年。

虽然1956年在这个岛,发现了其他9个日本兵(3个日本人,6个台湾人),但依旧遗漏了中村辉夫,尔后期间有所听闻却都不以为意。直到1974年11月中,“辉第2游撃队”前队长、陆上自卫队退役陆将补(少将)川岛威伸带团前往摩罗泰岛吊祭时,听闻到还有日本兵残留,就坚持印尼政府要协助搜寻;印尼政府马上派遣11人组成的搜寻队,终于在12月17日发现其踪迹,隔日早晨一行人唱着日本国歌君之代,中村辉夫听到歌声就惊讶的出来探望,随后被搜索团带回基地。1974年12月25日,日本驻印尼大使馆接获“寻获日本兵”通报,28日大使馆防卫驻在官武官)汤野正雄飞赴摩罗泰岛基地,会见在医院中接受体检的中村辉夫。面对武官的询问,中村极为清晰的以日语一一回答。当武官告知中村,30年来的世局变化,同时台湾与日本已经一分为二时,中村依然冷静回答:“日本没有输,我要回日本!”(日本は负けてはおりません,自分は日本に帰りたい。)12月29日,日本大使馆为中村辉夫于雅加达举行国际记者会,会中虽备有福建语翻译,但中村坚持使用日语全程回答,此举让中华民国政府甚觉颜面无光。

在双方政府角力下,“最后的帝国军人”中村辉夫兵长,还是以“李光辉”的新身份送返台湾。当时获得日本政府补偿金和民间捐款及台湾政府的救助金共约100万台币(800万日圆)。于1975年1月8日回到台湾,可惜造化弄人,在机场的欢迎会中,得知妻子改嫁时还暴怒,当时出生仅一个月的儿子,已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虽然部落乡亲亦在泰源小学举办盛大的欢迎会,但毕竟离开故乡31年了,还是相对非常生疏,更何况回家乡后,他的心理和生活都受了巨大转变,自此在心情、作息、饮食都不健康的情况下,罹患肺癌并于1979年6月病逝于台大医学院[sup][9][/sup]。

由于印尼人的观念,认为是日本帮助了印尼独立建国,所以对日本很友善,摩罗泰岛特别也建立了二战博物园区,并于2012年9月14日,建造了中村辉夫的纪念铜像,且巂文说道:“一个守护印尼摩罗泰岛而对抗殖民者奋战不懈的战士”。
Daredeer 观察 國民黨現在只要靜靜不作怪,就可以等民進黨自己爆炸。
我自己的認同:臺灣人>中國人(文化層面)>>>>>>>>日本人
日治時期有好有壞,壞的是日本人在初期真的不把臺灣人當人看,屠殺原住民,欺騙大陸沿海居民來台開墾。
臺灣農民被壓榨、森林資源大量砍伐、梅花鹿也是在那時絕種的。
好的是,那是引進了很多西方的制度,星期制、時間制、解放纏足(雖然只是為了增加生產力)、禁鴉片(雖然是被臺灣知識份子抗議到國際去)。但為了保護自己,他們也努力建設臺灣的衛生醫療、教育還有農事水利。
臺灣在1895年就開始蓋學校(雖然還是有洗腦成份在),1943年實施全臺的國民義務教育。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要不是接手日本人留下來的教育資源,恐怕他們自己也很難把義務教育辦起來。
所以…有好有壞,讀過真正的歷史就會覺得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權衡和爭奪協商。
尼哥素卡 從品蔥看品蔥
那個,日本文化輸出很強,你看一大堆戰狼、小粉紅一邊說要打擊日本鬼子,一邊用舌頭舔著螢幕,幻想著裡面的日本來的二次元紙片人…………嗯,有點噁心。

嗯,小粉紅、戰狼可以哈日然後又喊日本鬼子???

臺灣老人確實有 ““日本情節”” ,但是那像是一種人會懷念年少的時光,或是那是他們當年的夢想。其實懷念大於認同,他們會懷念,但是不認同。

年輕人喜歡日本,更像是對於先進國家的嚮往,乾淨的街道、漂亮的景點、先進的科技、禮貌的人民、  ““““   二次元   ”””” (這才他媽是重點!!!)
其實不少人更喜歡韓國,沒錯,那實際上跟歸屬感沒什麼關係,單純只是對於先進國家的嚮往。

相信我,其實大部分臺灣人對於日本深層文化哲學沒興趣,只是喜歡外表而已。所以自然而然對於日本沒有多少認同。

相信我把我們丟到美國旁邊,我們會開始哈美國跟加拿大的!!!
尻尻丸 Winnie Happy Organization
當然是覺得自己是台灣人阿...
每次看到網路上的五毛或9.2在那日畜、皇民的罵我一點都不生氣,只覺得一群智障...因為他們講的跟事實根本一點都不符合阿,
台灣人是親日,但那也只是文化情感上面的,
你去問台灣人覺得自己是不是日本人這種問題,十個有十個跟你說自己是台灣人
我為秋香 非大中華膠
認識台灣人聽他們親身說過日治時期的事,當日本完全佔領台灣之後,基本已經把台灣當成日本領土看待,日本派憲兵去維持治安,深入到農村教台灣人耕種、紡織、識字(老一輩的台灣人幾乎通竅日文)、通自來水管⋯這些都是台灣朋友告訴我的事,日治時期是他們過去的事情,也許殖民時期開始時候那段血腥野蠻,但也會經歷磨合建設和發展階段,因此台灣人並不仇日,但他們更認同台灣人的這個身份
台湾和日本不只是历史上有过一次渊源,归根结底是两者地缘上实在太近了,是防范中国进入太平洋的两尊门神,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两个国家关系是不可能差的。可以预想到未来的台湾本土派,会越来越亲日。
konami 請明澤姊姊跟我進行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
先聲明,我對目前少部分台灣人,可以因為憎惡國民黨而過度戀殖,感到極不可思議,但必須為日本人講句公道話:
台灣的現代化基礎,是在日本人手上打下的。他們的殖民政策有長遠而全盤的規劃,縝密思考如何有效率的經營(壓榨)寶島,最終也執行了。所有曾殖民台灣的國家或政權,只有日本有這等能力跟眼光。

至於國民黨來台灣能僥倖不死,在日本人留下的基礎上重建、維修跟改造,最終活了下來而壯大,那又屬於另一個發生在台灣的奇妙故事了。

利申:國族認同就是台灣人,中國是有親緣的其他國家。日本則是有特殊淵源的另一個國家。
臺灣人對日治時期的評價有好有壞。好是好在在這段期間,日本政府帶了許多制度以及建設讓人民的生活品質水準提升。壞處則在於日警與在臺人民的權利不平等與壓迫。
基本上,我們會認同自己是臺灣人,除非家族中有人具日本血統,或是灣生。
相信我,年輕人崇拜日本只有他們的漫畫跟旅遊
老人是因為受過日本教育想要緬懷時光
宇宙主席刁近平 願世界再無戰爭
我認為現在中國人對於台灣人的認識還停留在二戰到國共內戰那時候的認識,

也有可能是中共宣傳上的認識,導致對於台灣人認識過於單一純粹。

其實再把時間拉長一點,台灣本土並不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或者日本人,

或者更開玩笑地說自己是荷蘭人,以歷史組成來說台灣涵蓋了海域周遭的各部分人,

直到現在還是不斷地搓合中,比較新的族群就東南亞過來的新住民,

你問這新加入的族群說你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你覺得他們會回這兩者之一嗎?顯然不會阿

所以你看看大多回答都停留在以前某段時間去回溯,我只能笑笑地說,歷史是不斷推進的。

你問我我是哪裡人,顯而易見的我是台灣人啊,歷史的演進是不可逆的拉。
說說身分認同,目前基本上不會有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黨國教育、民主教育下的台灣人以及往後的千禧世代,都很清楚認知到台灣與日本是兩個不同國家,基本上不會出現身分認同的混淆。
曾經生活在日治時期的老人們不在此列,他們比較特殊,是由於日本殖民統很徹底,他們絕大多數認為自己的國籍與民族都是日本,尤其是出生在當時的人,日治時期五十年,相當於一個人的大半輩子,要這一代人在步入中老年後突然改變身分認同是有困難的。然後國民軍來台的前一段時間治理非常差,所以當時有一部分的人在懷念日治時期。
接觸到日治時期的應該都85歲上下了
你如果是60~70年前問,可能會有,畢竟有既得利益者

這應該只是跟日本文化接觸比較多產生的親近感
在網路速度與影像畫質不發達時就有日本節目在電視上播出
也常有文化交流,久了熟悉就會有親近感

但這跟會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是兩回事
就像你跟隔壁老王關係很好,但你不會認為你應該姓王吧
我不在乎
漂亮的女孩子随便哪个国家啦,都可以的。我觉得在你首先是一个日本或台湾人之前,你先是个人。所以没事啦。
飯沼勛 厭倦之軀
沒有日治時期,國民黨佔領后台灣現在不過就是小中華罷了.而且大中華不是殖民的產物嗎?
認同這件事本來就不是基於血緣而是基於地緣和文化,透過認知與互動形塑民族共同體,
日治早期的反抗以及二戰後的喜迎中國軍在到228事件,台灣人一直都在找尋自己的民族定位,
只因三百年來台灣政權更替不斷,日治中後期的皇民化運動那時候大概是認同日本人多一些的。
怎麼會有認同日本人這個選項?
親戚家族世代都是務農的中部雲林人, 那邊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家普遍會說日語, 但是提起那時候的日本人都是恨得要死 (被打被欺負的經驗)
台独总部国台办 本部听从ccav4 海峡两岸 最高指示
请看李敖《二二八研究》,当时台湾人称外省阿山是猪,日本人是狗,猪不如狗……用会闽南语和会唱日本国歌来分辨本省人和阿山。然而日治时期全台湾的大学只有10%的学生是本省人,还只能学规定的几门专业。全台湾的公务员本省人最高只做到科员。日本培养了几万名台湾籍浪人在大陆沦陷区做流氓,这些人是二二八本省人使用暴力的事件的主要力量。
  楼上说老人们怀念旧时光,大概是日治时期民生上比光复初期好的多吧。
分享一小段關於日本治台與國民黨治台的差別
https://www.facebook.com/momogaga0/posts/2518054125095784?__tn__=-R

二戰前的日本對台灣有好有壞,那當然台灣對日本是又愛又恨。

二戰後的國民黨對台灣有好有壞,那當然台灣對國民黨是又愛又恨。

到底台灣人是恨國民黨多一點還是愛日本多一點?當然是恨國民黨多一點呀~所以有一句話叫「狗去豬來」。

--

現在的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

這是最理智、最能面對現實的觀念,如果有台灣人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或中國人,歡迎該國的人去情緒勒索他,他會很容易上當的,因為他是白痴。
潛水艇 (と・てノ)
在台灣,只要看是使用"日治時代"還是"日據時代"就可以知道使用者對該時代的基本評價。

我認為好過民國初期,因為日治時代是台灣第二波現代化、西化的時期(第一波是清末)。

另外提一點,現代的台灣會親日,其實跟日治時代沒有太大關係,主要是80、90年代的互相通商、技術轉移,還有之後90後更進一步的文化輸出。
我個人的民族認同
台灣人>>>>>>>>>>>>>>>>>>>>>>>>>>>>>>>>>>>>>>>日本人>中國人
因為我阿公與外公都出生於日本時代當過日本兵,說他們是日本人都不為過,自己也住過日本
我家族長輩對中國人的印象就是國民黨像難民一般出現執行白色恐怖
到我阿嬤前幾年過世,過世前還可以講出當年鄰居的孩子被國民黨消失了,她一生都恨死中國人了
不管是國民黨統治還是日本統治都有做好事也有做壞事
但我家是老人會比較懷念的是日治時期,大概因為日本重法治講規矩吧
比較不會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就被消失,
對現在我的同輩不會分本省人外省人,大家都是台灣人,如果要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也行,個人自由
但還是那一句[100個台灣人有100個兩岸觀點]
屋下有雨 膜包的日子不遠了,坐等下一個上台的大撒幣。
這就好比問中國人你是蒙古人還是清朝人,十個有十個回答清朝人。
末影人 台灣共和國
台灣親日的關係單純都是地震帶的國家,台灣921 日本311互相幫忙,    台灣人就是喜歡幫忙,日本人感激念念不忘  就這樣互相幫忙一來一往這樣而已,沒那麼複雜啦
台湾人是不是更认同福佬人或客家人的身份?
外省的我看已经都没有原省籍认同了?看郭台铭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土著台湾人了。
curiousgeorge life is worth losing
日治时期的台湾,至少在皇民化教育之前,应该是不太认同日本的。但是随着殖民统治日久,也产生了分别于中国的认同。可以参考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刻画了当年台湾知识份子因为身份认同问题产生的不安。还有蒋渭水和史明,甚至李登辉,对中国都曾经有过向往。蒋渭水在国民政府统治台湾前就过世了,史明和李登辉则变成了独派。
ping2019 心存希望但不過度樂觀
日治時期對台灣的建設和現代化沒什麼好說的,水利,鐵路,公衛...雖然是為了經濟利益和統治方便。
如果去看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作品,可以看到當時日本人對台灣人民的壓迫所造成的悲劇和痛苦。
如何評價看個人,對我來說就是一件件的看過去,了解背景和影響,。

至於認同,已經說過很多次,個人的認同是:我是地球人,出生在台灣,目前國籍是中華民國,但是希望改成台灣。文化方面喜歡多元,除了違反人權的部份,沒有什麼不能欣賞的。
必然是台灣人啊,如果有人問我「你認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基本上就像問我認不認同自己是法國人、阿根廷人或者加拿大人一樣,荒謬而不可想像。其實我在現實生活中、在網路上都完全沒碰過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的人,日治時代離我們已經太遙遠了,不過要是問祖父母那一輩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畢竟他們那一代確實是受日本教育長大的。

有一年回鄉下看外公,老人家已經失智認不得誰是誰了,而我們這些在都市長大的小輩完全不諳族語,他也不懂國語,接著我唸日文系的妹妹開始用日文和他溝通,兩個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來。(日文極為破爛的本人只能在旁邊聽)
我沒有遇過台灣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的。
我對日本跟國民黨政府(中華民國)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台灣一日是殖民地,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尊重。
但日本比國民黨略好一點點,日本比國民黨好有幾個原因。
1.紀律/自律
從軍隊紀律到人民自律程度都有差別,這是我外公跟我說的。
他說日本人不能隨便搶奪居民的財物,但國民黨卻縱容自己的軍人隨意劫掠。
2.建設
日本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日本人建設台灣很多,甚至有認同台灣甚過日本的。
當時國民黨政府來台遣返很多日本人,很多人自願留下卻被趕走。
我的外公的至交好友就是這樣離開了台灣。
3.日本人不會想把台灣送給獨裁政權
目前大概就想到這些。
已删除
不過n2不改名 所謂的自由,不是你可以做任何事,而是你可以不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
蔡總統推特都用的日語。台灣整體還是很親日的,不是有句話叫做狗去豬來
全靠同行襯托。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支那人來了,才知道日治時期原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想想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
我沒經歷過日治期也沒經歷過國民黨逃跑來台灣時期
但看那些遺留下來的話,國民黨太爛了以致於會讓人覺得日治時期還好一點

然後有經歷過的都是老人家了吧?中年人以下的都不會覺得自己是日本人吧?除非是混血的
konatsu konatsu
我覺得這應該分兩個層次來看吧。如果單就出生地來說,即便是李登輝這樣的老人家,也都會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畢竟是來自台灣。至於國籍的方面,至少要八、九十歲以上的台灣長輩才有可能會說自己當過日本人,那是因為他們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確實是日本人,但認同就不一定了。不過,我家族包括我媽的娘家在內,是大商人與地方仕紳的結合,他們對日治時代以及對當時日本人的評價,都是讚美大過於批評。但是呢,祖父母那一輩也很常諷刺日本人有禮無體之類的。

說點教育選擇的事情。當時台灣的富裕人家,也是可以將小孩送進日本人的學校就讀,以增加競爭力。我的祖父母輩有不少人是這類學校畢業,再不然就是直接被家人送到日本、歐美求學。所以,今天可以看到很多當時學音樂、法律等的台籍精英,就是走離台求學的道路。當時的女孩子要上大學,也是送到日本讀書。之前也有學者統計過,對於當時台灣中南部的中產家庭而言,到台北讀書跟去日本讀書的花費差距不大,因此他們更傾向將孩子送往日本。


要說親日的話,這樣的家庭肯定是親日居多,也有後來轉而跟國民黨合作。至於認同方面,跟現在的台灣人沒什麼兩樣,都是說自己是台灣人。這是我週遭的例子。


但當時台灣的知識份子,除了醫生與教師是首選職業外,另外就是考進國營事業的單位。我自己就認識一位朋友,他家中長輩就曾經是日治時期國營事業的廠長,然後,據我奶奶說,爺爺當年的部屬,也多半是日籍工程師,不過他因為不想改日本姓,就再也升不了官啦XDrz。


對於國民黨的評價喔,套句我奶奶有次無意間說溜嘴的話:「在日本時代喔,妳阿公才不用半夜哭著偷燒《資本論》這類的書呢。」(當年的文青不讀馬克思,根本沒臉說自己是文青。)


至於我們這代也幾乎都是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我自己也是。皇民後裔更多是我們這種本省家庭的小孩拿來自嘲用的。或是吐槽14年選舉時郝伯村說過的話。
沒有任何台灣人認同自己是日本人

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是次等公民,但日本人再怎麼樣,也比中國政府來台屠殺要好。
B612 90後跳痛台灣人。「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台灣90後
看著多年前的歷史,我會恨那群「百人斬」的日本人,看著我喜歡的聲優上節目拿著日本刀,說實在我內心會略微妙
日治時期有宵禁不能集會結社,那麼不自由,人人自危,當然犯罪率就低
但現在自由了閒的蛋疼的人多了犯罪率提升了,老一輩的人就懷念那個能夠夜不閉戶的年代,過度美化那個年代
這邏輯根本有病好吧,看事情拜託看看全貌

我沒有一秒鐘覺得自己是日本人過,被統治都是75年前的事情了,三四代了都,還有人拿這個說事我只覺得特別特別荒謬
爲甚麼總是喜歡用那些極少數的案例當成全部?不懂。
李光輝、李登輝等人都在日本統治時代而有日本名。那時候也有爲了鼔勵台灣說日語、改日本習俗而弄什麼國語家庭。
可是,那是受經濟所迫的決定。

如果大陸推普時,弄個普通話家庭,說得一口標準普通話,弄普通話家庭,生活會過更好,我猜大陸人一定會搶著改說標準普通話。😂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