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看到知乎的一个回答,才发表24小时就有几千赞,搬运来这里:
有一位人物大家不敢说,那我就先说了。
他早在一战后不久便投身革命。在党内沉浮近二十年之后终于掌握最高权力。面对法西斯强盗的入侵,政府军不堪一击,他却带领军队成为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他将游击战术发扬光大,以至于强大的敌人也难以奈何他麾下的军队。二战结束后,他在一片废墟之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多民族国家。5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他决定与苏联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自60年代起,国家的经济问题逐渐浮现。在此期间,他所做的一系列决策事后被证明不能挽救经济,反而给国家带来了深层意义上的危害。他迫害知识分子与右派的做法也饱受争议,给众多无辜者带去了苦难。尽管如此,他去世后仍深受人民爱戴,至今仍被群众纪念。
他就是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国父。
先回答问题,郭沫若算不算晚节不保?可能中年就不保了。下面是我想说的话:
看到有人说昂山素季黑化,那我提供一个不太一样的视角,当然在国际媒体眼中她确实黑化了。
缅甸是一个比较原教旨的佛教国家,和沙特阿拉伯类似,你去缅甸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广告牌上面的人物是高僧大德,这在一般佛教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也是缅甸人整体信仰非常虔诚所致。仰光的大金塔,和麦加类似,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人去祈祷诵经禅修。不过和沙特等中东国家不同的是,佛教徒一般比较宽容,因此即使在几乎全民信佛的情况下,仍然允许其他宗教发展,比如你可以看到教堂还有清真寺。不得不提的是,当你去仰光/曼德勒等地的集市,可以发现非常多的生意人是带着白帽子的穆斯林,甚至你会有穆斯林控制部分商业的错觉。这一方面是佛教徒不喜欢杀生,捕鱼/屠宰/冻肉几乎交给穆斯林,另一方面,穆斯林在商业活动中也展现了惊人的团结性,这和古代欧洲的犹太人有几分类似。同样,青海/安多和西藏的经济也部分被穆斯林把持,反正在品葱上面就有个被封禁的kafkas声称要尽快把西藏变成穆斯林国家,你们可以想象。另一个佛教国家斯里兰卡,在首都科伦坡的繁华地带一样有非常多的穆斯林商人和不少清真寺,数量繁多令人震惊,我甚至感觉占到了科伦坡人口的20%到30%,斯里兰卡炸掉教堂的嫌犯也是个穆斯林巨富的儿子。整体而言,佛教国家对穆斯林的喜爱可能不多,但如果说蓄意迫害,是肯定不太站得住脚的。
谈罗兴亚人可能要说到历史问题。其实你仔细观察缅甸的穆斯林,和缅甸的主流民族缅人长得其实不太相似,缅人像是华人和印度人的中间体,而穆斯林一般黑瘦,和孟加拉人非常像。在历史上,缅甸境内,甚至包括罗兴亚人聚集的西部,是没有太多穆斯林的,那这些人是怎么来到缅甸的呢?答案是,在英国殖民统治缅甸的时期,由于不放心使用当地人作为下属统治缅甸,因此英国人把印度/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带了过来,让他们作为所谓的“假洋鬼子”来监管缅甸人,因为这样的话罗兴亚人可能不太有顾忌,该镇压就镇压,该下手就下手。在这个时期,大量的穆斯林也渗透进了缅甸的经济文化中,这一切都是拜英国殖民者所赐。
其实英国人这么干不止一次了,他们很喜欢用少数民族A统治当地民族B,然后把殖民者和当地人的矛盾,转嫁给当地人和外来族裔,因为外来族裔是干脏活的,英国人就可以做一些高大上的善事。
CCP其实也学会了英国佬这一套,比如领导既要也要,甩锅给下属,自己伟光正,脏活下属干,矛盾转移给下属(通常是HR)和底层员工。
在缅甸解放之后,英国人跑路,而留在缅甸境内的穆斯林就成了问题。这些人面临的是缅人的愤怒,毕竟这帮人其实帮助英国人镇压了缅人蛮久。加上本来就有宗教矛盾(这个你们懂的),所以缅人和罗兴亚人的矛盾开始升级。虽然穆斯林比较武德充沛,但他们人少,而且缅人非常尚武不是吃素的,所以罗兴亚人占据下风,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说到缅人尚武,其实缅甸在古代是个首屈一指的东南亚帝国,和同为佛教国家的泰国不停打仗几百年,互相抢夺佛塔舍利子等等。此外,缅甸也曾经和中国开战,可以说完全不顾及佛教徒的情面,虽然两国都把宗教力量放在很高的位置。缅甸这个国家比较像蒙古,在古代一般是军屯制,也就是国王喜欢用军队+农民来统治,但是大量的军队没法养活,所以就要到处打仗。可以说,也正因为缅人武德充沛,因此在历史上抵挡住了穆斯林的进攻,你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这块南亚大陆就基本在穆斯林的武德之下被打的稀巴烂。
对于昂山素季而言,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此西方国家对她的期望很高。但罗兴亚人属于国仇家恨,即使她想要缓解局面,老百姓和军方,甚至宗教上面也是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的,如果她不屈服,国家很可能再次陷入动荡,导致来之不易的和平再度失守。此外,我感觉各大城市缅甸人在日常生活中和穆斯林相处的蛮好,虽然不是同样的文化,但一起做生意啥的毫无压力。毕竟,大多数老百姓都没那么虔诚。而边疆的一部分罗兴亚人,则成为了王国的死结,想回到孟加拉国对方不收,缅甸则厌倦了罗兴亚人的暴戾,不想屈服并划一块土地给他们,所以我觉得这反而是可歌可泣的,毕竟西方国家有些时候不太关心别国老百姓的死活,只是喜欢说人道主义和政治正确罢了。就比如前段时间谈论的苏丹,独裁者巴希尔杀死了那么多老百姓,西方国家基本上不闻不问,后面还准备和巴希尔讲和,也就美国坚持制裁苏丹,理由还是和本拉登沆瀣一气。
至于罗兴亚人的脾气到底是啥样,我不得而知,不过我国接受了为数不少的罗兴亚人,主要在云南,听说风评非常之差。最后,说说我对缅甸的感觉,这个国家老百姓非常淳朴,是我在东南亚唯一没有被坑过的旅游地点,过海关没人收小费,也没人故意宰客,虽然我不会说缅语,但感觉非常好,我个人是不太相信缅人是天生的暴徒。
至于昂山素季,确实有晚节不保的嫌疑,但她毕竟是缅人,所以可能很多事情还是身不由己。知乎不是说佛教徒都有费拉不堪的嫌疑吗?缅甸的佛教徒就比较凶悍,这和民族性有关,当然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联想到中国:1)老百姓想过什么样的日子需要靠自己,西方国家不是救世主,很多时候也是利益驱动,甚至有的时候我觉得为了政治正确不顾一切;2)对于新疆局势我是很担心的,毕竟如果汉人vs维吾尔人变成了国仇家恨,即使没有缅甸那样的血海深仇,但其后果也是很难想象的。
看到有人说昂山素季黑化,那我提供一个不太一样的视角,当然在国际媒体眼中她确实黑化了。
缅甸是一个比较原教旨的佛教国家,和沙特阿拉伯类似,你去缅甸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广告牌上面的人物是高僧大德,这在一般佛教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也是缅甸人整体信仰非常虔诚所致。仰光的大金塔,和麦加类似,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人去祈祷诵经禅修。不过和沙特等中东国家不同的是,佛教徒一般比较宽容,因此即使在几乎全民信佛的情况下,仍然允许其他宗教发展,比如你可以看到教堂还有清真寺。不得不提的是,当你去仰光/曼德勒等地的集市,可以发现非常多的生意人是带着白帽子的穆斯林,甚至你会有穆斯林控制部分商业的错觉。这一方面是佛教徒不喜欢杀生,捕鱼/屠宰/冻肉几乎交给穆斯林,另一方面,穆斯林在商业活动中也展现了惊人的团结性,这和古代欧洲的犹太人有几分类似。同样,青海/安多和西藏的经济也部分被穆斯林把持,反正在品葱上面就有个被封禁的kafkas声称要尽快把西藏变成穆斯林国家,你们可以想象。另一个佛教国家斯里兰卡,在首都科伦坡的繁华地带一样有非常多的穆斯林商人和不少清真寺,数量繁多令人震惊,我甚至感觉占到了科伦坡人口的20%到30%,斯里兰卡炸掉教堂的嫌犯也是个穆斯林巨富的儿子。整体而言,佛教国家对穆斯林的喜爱可能不多,但如果说蓄意迫害,是肯定不太站得住脚的。
谈罗兴亚人可能要说到历史问题。其实你仔细观察缅甸的穆斯林,和缅甸的主流民族缅人长得其实不太相似,缅人像是华人和印度人的中间体,而穆斯林一般黑瘦,和孟加拉人非常像。在历史上,缅甸境内,甚至包括罗兴亚人聚集的西部,是没有太多穆斯林的,那这些人是怎么来到缅甸的呢?答案是,在英国殖民统治缅甸的时期,由于不放心使用当地人作为下属统治缅甸,因此英国人把印度/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带了过来,让他们作为所谓的“假洋鬼子”来监管缅甸人,因为这样的话罗兴亚人可能不太有顾忌,该镇压就镇压,该下手就下手。在这个时期,大量的穆斯林也渗透进了缅甸的经济文化中,这一切都是拜英国殖民者所赐。
其实英国人这么干不止一次了,他们很喜欢用少数民族A统治当地民族B,然后把殖民者和当地人的矛盾,转嫁给当地人和外来族裔,因为外来族裔是干脏活的,英国人就可以做一些高大上的善事。
CCP其实也学会了英国佬这一套,比如领导既要也要,甩锅给下属,自己伟光正,脏活下属干,矛盾转移给下属(通常是HR)和底层员工。
在缅甸解放之后,英国人跑路,而留在缅甸境内的穆斯林就成了问题。这些人面临的是缅人的愤怒,毕竟这帮人其实帮助英国人镇压了缅人蛮久。加上本来就有宗教矛盾(这个你们懂的),所以缅人和罗兴亚人的矛盾开始升级。虽然穆斯林比较武德充沛,但他们人少,而且缅人非常尚武不是吃素的,所以罗兴亚人占据下风,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说到缅人尚武,其实缅甸在古代是个首屈一指的东南亚帝国,和同为佛教国家的泰国不停打仗几百年,互相抢夺佛塔舍利子等等。此外,缅甸也曾经和中国开战,可以说完全不顾及佛教徒的情面,虽然两国都把宗教力量放在很高的位置。缅甸这个国家比较像蒙古,在古代一般是军屯制,也就是国王喜欢用军队+农民来统治,但是大量的军队没法养活,所以就要到处打仗。可以说,也正因为缅人武德充沛,因此在历史上抵挡住了穆斯林的进攻,你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这块南亚大陆就基本在穆斯林的武德之下被打的稀巴烂。
对于昂山素季而言,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此西方国家对她的期望很高。但罗兴亚人属于国仇家恨,即使她想要缓解局面,老百姓和军方,甚至宗教上面也是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的,如果她不屈服,国家很可能再次陷入动荡,导致来之不易的和平再度失守。此外,我感觉各大城市缅甸人在日常生活中和穆斯林相处的蛮好,虽然不是同样的文化,但一起做生意啥的毫无压力。毕竟,大多数老百姓都没那么虔诚。而边疆的一部分罗兴亚人,则成为了王国的死结,想回到孟加拉国对方不收,缅甸则厌倦了罗兴亚人的暴戾,不想屈服并划一块土地给他们,所以我觉得这反而是可歌可泣的,毕竟西方国家有些时候不太关心别国老百姓的死活,只是喜欢说人道主义和政治正确罢了。就比如前段时间谈论的苏丹,独裁者巴希尔杀死了那么多老百姓,西方国家基本上不闻不问,后面还准备和巴希尔讲和,也就美国坚持制裁苏丹,理由还是和本拉登沆瀣一气。
至于罗兴亚人的脾气到底是啥样,我不得而知,不过我国接受了为数不少的罗兴亚人,主要在云南,听说风评非常之差。最后,说说我对缅甸的感觉,这个国家老百姓非常淳朴,是我在东南亚唯一没有被坑过的旅游地点,过海关没人收小费,也没人故意宰客,虽然我不会说缅语,但感觉非常好,我个人是不太相信缅人是天生的暴徒。
至于昂山素季,确实有晚节不保的嫌疑,但她毕竟是缅人,所以可能很多事情还是身不由己。知乎不是说佛教徒都有费拉不堪的嫌疑吗?缅甸的佛教徒就比较凶悍,这和民族性有关,当然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联想到中国:1)老百姓想过什么样的日子需要靠自己,西方国家不是救世主,很多时候也是利益驱动,甚至有的时候我觉得为了政治正确不顾一切;2)对于新疆局势我是很担心的,毕竟如果汉人vs维吾尔人变成了国仇家恨,即使没有缅甸那样的血海深仇,但其后果也是很难想象的。
补充一个,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从“人权斗士”到“种族屠杀”辩护者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50729180
昂山素季曾被视为一座人权灯塔,一个愿意放弃个人自由,与缅甸无情的军政府斗争的有原则的活动家。
1991年,在缅甸被尊为“夫人”的昂山素季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诺奖委员会主席称她为无权者力量的杰出典范。但2019年,昂山素季将在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庭上出庭,为缅甸政府面临的实行种族灭绝指控进行辩护。
由于缅甸军队的镇压,数十万罗兴亚穆斯林从缅甸逃往邻国孟加拉国,他们对此感到愤怒,他们指责昂山素季拒绝谴责势力强大的军队,拒绝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强奸、谋杀甚至种族清洗的暴行,拒绝承认有关暴行。
昂山素季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国际支持者反驳说,她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努力治理着一个有着复杂的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人口的多数佛教徒对罗兴亚人缺乏同情。
他们还指出,缅甸军方在国家政治中仍然维持着很大权力,并不会放弃对安全部队的控制。
但批评人士说,昂山素季已经失去了道德地位,失去了不顾个人得失、愿意为人权挺身而出者的崇高声誉。
2017 年 8 月,缅甸若开邦警察局遭到致命袭击后,缅甸军队开始对少数民族进行残酷镇压,迫使数十万人越过边境逃往孟加拉国。
批评人士说,昂山素季在谴责缅甸军方方面做得不够。她和缅甸国家现在面临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的诉讼,昂山素季将如何应对针对缅甸政府实施种族灭绝的指控,引起国际关注。
自上台以来,昂山素季及其全国民主联盟政府还因利用殖民时代的法律起诉记者和维权人士而受到批评。
缅甸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步,但军队继续占据议会席位的四分之一,并控制着包括国防、内政和边境事务在内的主要部委。
2018年8月,昂山素季称内阁中的将军们“相当可爱”。
分析人士们说,缅甸的民主过渡似乎已经停滞。
昂山素季:从“人权斗士”到“种族屠杀”辩护者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50729180
昂山素季曾被视为一座人权灯塔,一个愿意放弃个人自由,与缅甸无情的军政府斗争的有原则的活动家。
1991年,在缅甸被尊为“夫人”的昂山素季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诺奖委员会主席称她为无权者力量的杰出典范。但2019年,昂山素季将在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庭上出庭,为缅甸政府面临的实行种族灭绝指控进行辩护。
由于缅甸军队的镇压,数十万罗兴亚穆斯林从缅甸逃往邻国孟加拉国,他们对此感到愤怒,他们指责昂山素季拒绝谴责势力强大的军队,拒绝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强奸、谋杀甚至种族清洗的暴行,拒绝承认有关暴行。
昂山素季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国际支持者反驳说,她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努力治理着一个有着复杂的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人口的多数佛教徒对罗兴亚人缺乏同情。
他们还指出,缅甸军方在国家政治中仍然维持着很大权力,并不会放弃对安全部队的控制。
但批评人士说,昂山素季已经失去了道德地位,失去了不顾个人得失、愿意为人权挺身而出者的崇高声誉。
2017 年 8 月,缅甸若开邦警察局遭到致命袭击后,缅甸军队开始对少数民族进行残酷镇压,迫使数十万人越过边境逃往孟加拉国。
批评人士说,昂山素季在谴责缅甸军方方面做得不够。她和缅甸国家现在面临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的诉讼,昂山素季将如何应对针对缅甸政府实施种族灭绝的指控,引起国际关注。
自上台以来,昂山素季及其全国民主联盟政府还因利用殖民时代的法律起诉记者和维权人士而受到批评。
缅甸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步,但军队继续占据议会席位的四分之一,并控制着包括国防、内政和边境事务在内的主要部委。
2018年8月,昂山素季称内阁中的将军们“相当可爱”。
分析人士们说,缅甸的民主过渡似乎已经停滞。
在台湾的话,施明德可能算一个。施明德如果不搞红衫军的话,他在绿营里面的名声不会这么差,今天的绿营普遍认为施明德是民进党的叛徒。如果施明德当年死在监狱里面,那么他绝对是比郑南榕还知名的民主英烈。施明德2006年和蓝营合作搞红衫军也是可以理解的。施明德主要是和陈水扁有私仇,因为1996年的时候,陈水扁害他当不上立法院长。
邓小平在某些层面上也算是晚节不保了。如果邓小平在1988年和同学蒋经国同时去世,那么今天人们给邓小平的评价也会高很多。虽然邓小平在1989年之前也做了恶事,但是其他的恶事都没有六四屠杀的公关效果大。如果没有发生六四的话,邓小平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会高得多。
民运界的话,应该是刘宾雁。刘宾雁晚年到美国之后,他其实是非常反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的,他到死都认为自己是共产主义者。而且他还曾经说过民主自由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并且晚年他还支持委内瑞拉的查维斯,去搞所谓的第二种忠诚,并且死了之后还把骨灰埋在北京。一辈子转来转去,还是没有走出共产党的圈子,确实很可悲。
邓小平在某些层面上也算是晚节不保了。如果邓小平在1988年和同学蒋经国同时去世,那么今天人们给邓小平的评价也会高很多。虽然邓小平在1989年之前也做了恶事,但是其他的恶事都没有六四屠杀的公关效果大。如果没有发生六四的话,邓小平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会高得多。
民运界的话,应该是刘宾雁。刘宾雁晚年到美国之后,他其实是非常反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的,他到死都认为自己是共产主义者。而且他还曾经说过民主自由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并且晚年他还支持委内瑞拉的查维斯,去搞所谓的第二种忠诚,并且死了之后还把骨灰埋在北京。一辈子转来转去,还是没有走出共产党的圈子,确实很可悲。
太多人不知道什么叫政府,什么叫国家。国家是你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它已经有了几千年。政府只是管理这片土地的那个组织,它根本就不是国家。清政府灭亡了,但是这个国家还在;北洋政府灭亡了,但是这个国家还在。我很爱国,但是我不会爱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懂呢? 他手握枪炮,你拿个菜刀就算凶器;他左拥右抱,你嫖个妓女就算流氓;他钞票成吨,你摆个摊位就算违法;他豪宅无数,你搭个窝棚还要被强拆……我就不明白,他一个当仆人的,怎么这么牛逼?! 美国《独立宣言》讲的不是群体、国家,甚至没有讲民主,讲的只是三大权利: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三大权利都是个人的权利,不是哪个群体的权力、国家的权力,这样的文化,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强大。美国的强大不是军事、经济、国土的强大,是思想的强大。 亡国是个伪命题,国是个不动产,只能亡统治者。古人说国破山河在。庄园烧尽有枯井。就是说这个道理。外夷入侵,走了,国人重整河山。日寇来了,走了,大好河山还在。不过现在这个古人也没料到。空气脏了,水脏了,山河石油、矿产、煤炭……挖空卖了,卖的人带钱移民外国走了,这真是国破山河无啊! 七十年代中学毕业后,国人脑袋都装满了如下内容:李鸿章丧权辱国,义和团保家卫国,蒋介石只会摘桃子,地主个个是周扒皮,旧社会暗无天日。有人评价这种人就是一个中国傻X的标准配置。你要是跟他说:你最好多看几本书,动点脑子再说话。他立马眼珠一翻:你也是汉奸! 祖国,政府,党派是三个概念。 1、祖国是为民众而存在的。 2、政府,是暂时获得管理权的物业公司,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不是用来爱的,是被人们使用,监督和选举的。 3、党派,只是党员的组织,和非党人士没有任何关系。爱国,毫无疑问。爱国就是爱自己,爱自己更是爱国。 不要说政治和你无关,除非你打算像猪一样的活着,否则政治会随时来找你的麻烦;不要说民主不能当饭吃,没有约束的权力随时会让你没有饭吃;不要说他人的苦难和你无关,这种苦难随时会降临到你身上!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1、教育,2、医疗,3、法律。无论社会多么不堪,只要教育优秀公平,底层就会有上升希望;只要医疗不黑暗堕落,生命就会得到起码的尊重;只要法律秉持正义,社会不良现象就能被压缩到最小……如果三大底线全部洞穿!这个社会就是地狱! 一个国家奴才多不多,只要看媒体对领导赞美有多少就知道了。一个国家奴隶多不多,只要看民众遇到不公正有多少人沉默就知道了。一个国家自由不自由,只要看有多少敏感词就知道了。一个国家有没有尊严,只要看人们怎么样对待弱者就知道了。一个国家有没有未来,只要看孩子读什么书就知道了。 小人都想扮成君子,可见君子是受人尊重的;荡妇也想装成淑女,可见淑女是受人喜爱的;懦夫也想有勇士的行为,可见勇士是受人尊崇的;连专制的朝鲜都想炫耀自己是民主,可见民主一定是个好东西。 中国的教育不是启迪人思考,而是规定“你必须这么想”。不是教人如何分析问题,而是规定“这就是答案”。这种教育的结果,是让人缺乏独立思考,容易思想统一,从而便于驾驭,但却聚天下英才而毁之。无良学者到处都有,但数量如此之众,就是制度问题。资中筠先生说得好: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悳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悳邪!”
会孙权禽羽,获其衆,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藩,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顇,泣涕顿首。帝慰喻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魏书载制曰:“昔荀林父败绩于邲,孟明丧师于淆,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
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慙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p.s.画有关羽水淹七军的陵屋画像,据悉在两千年初的盗墓挖掘中因为作为地砖铺在地面不被重视而遗失。
会孙权禽羽,获其衆,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藩,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顇,泣涕顿首。帝慰喻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魏书载制曰:“昔荀林父败绩于邲,孟明丧师于淆,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
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慙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p.s.画有关羽水淹七军的陵屋画像,据悉在两千年初的盗墓挖掘中因为作为地砖铺在地面不被重视而遗失。
要數算的人物十分多,我這兒先引薦一位老兄:《漢書》作者班固。
這位老兄年少得志,語無倫次。我們看看《漢書》中寫了甚麼?
〈司馬遷傳〉:
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
(司馬遷)判斷是非正確並非依從聖人(儒家)的標準,而是以黃老學說為主,以六經為輔;
評江湖人物,反對隱姓埋名的人,而是讚揚姦雄;
評經濟,崇尚權勢財利,而羞辱貧賤。
「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班固諷刺司馬遷不能明哲保身,被漢武帝切JJ受宮刑,拐個彎說他的聰明才智不行。再配上〈敘傳〉,就知道他在讚自己比司馬遷更棒。
然後班固這垃圾就被人下獄去世,下場比司馬遷更不堪,連《漢書》都未寫完。(司馬遷是寫完《史記》後被武帝砍了一部分)。
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你自己在說自己對吧?
這位老兄年少得志,語無倫次。我們看看《漢書》中寫了甚麼?
〈司馬遷傳〉:
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
(司馬遷)判斷是非正確並非依從聖人(儒家)的標準,而是以黃老學說為主,以六經為輔;
評江湖人物,反對隱姓埋名的人,而是讚揚姦雄;
評經濟,崇尚權勢財利,而羞辱貧賤。
「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班固諷刺司馬遷不能明哲保身,被漢武帝切JJ受宮刑,拐個彎說他的聰明才智不行。再配上〈敘傳〉,就知道他在讚自己比司馬遷更棒。
然後班固這垃圾就被人下獄去世,下場比司馬遷更不堪,連《漢書》都未寫完。(司馬遷是寫完《史記》後被武帝砍了一部分)。
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你自己在說自己對吧?
袁世凯,恢复世袭皇帝,可惜晚清时候皇权意识形态已经崩溃了。
我只有一句: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
汪兆銘如是丶司徒華如是丶將來梁天琦⋯⋯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
汪兆銘如是丶司徒華如是丶將來梁天琦⋯⋯
因为这个人是当代人物 所以说不上历史人物
但从今年一年来看 有点晚节不保
明明开了一整年的倒车 加速的好好的
最后这几天有点踩刹车的意思
但从今年一年来看 有点晚节不保
明明开了一整年的倒车 加速的好好的
最后这几天有点踩刹车的意思
法國元帥貝當
一戰總司令 國家英雄
二戰當上了汪精衛,戰後差點被判死刑
一戰總司令 國家英雄
二戰當上了汪精衛,戰後差點被判死刑
邓吧。
如果1989年能够和平处理,不以流血收场,那会是十分伟大的政治家。
如果能够果断更近一步,顺天应人,下放权力,进行政改,走蒋经国的路的话,那甚至有可能做成中国百年来最大的伟人。
一念之差,一党私利,竟落了个自己挫骨扬灰,经改成果面临被刁推翻的下场。
如果1989年能够和平处理,不以流血收场,那会是十分伟大的政治家。
如果能够果断更近一步,顺天应人,下放权力,进行政改,走蒋经国的路的话,那甚至有可能做成中国百年来最大的伟人。
一念之差,一党私利,竟落了个自己挫骨扬灰,经改成果面临被刁推翻的下场。
孫文吧
鼓吹革命但三次背叛初衷
鼓吹排滿,卻改口五族共和
鼓吹民主,卻反對聯省自治
依靠日本,卻改投蘇俄赤匪
這三條都害死了全國人民。如果放棄關外,就不用浪費資源防範獨立運動;如果聯省自治,就不用北伐生靈塗炭;如果拒絕赤匪,就沒有中國共產黨。
孫文此人不愛理想,他要的是權力與名聲而已。
鼓吹革命但三次背叛初衷
鼓吹排滿,卻改口五族共和
鼓吹民主,卻反對聯省自治
依靠日本,卻改投蘇俄赤匪
這三條都害死了全國人民。如果放棄關外,就不用浪費資源防範獨立運動;如果聯省自治,就不用北伐生靈塗炭;如果拒絕赤匪,就沒有中國共產黨。
孫文此人不愛理想,他要的是權力與名聲而已。
袁世凱
本來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如果他讓宋教仁成功組閣,則可以把國家引向更好的方向,
在後世的史書上,袁就是中國的明治天皇,宋就是中國的伊藤博文。
可惜他暗殺宋教仁,後來更是腦抽去稱帝,為天下所共伐。
不過袁還算有底線和羞恥心,主動取消帝制, 恢復共和,也算是認錯了。
比習匪這個怙惡不悛的大傻屌還是好一點的
本來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如果他讓宋教仁成功組閣,則可以把國家引向更好的方向,
在後世的史書上,袁就是中國的明治天皇,宋就是中國的伊藤博文。
可惜他暗殺宋教仁,後來更是腦抽去稱帝,為天下所共伐。
不過袁還算有底線和羞恥心,主動取消帝制, 恢復共和,也算是認錯了。
比習匪這個怙惡不悛的大傻屌還是好一點的
终南山是一个吧,从三月份到现在,短短几个月,声名狼藉口碑直下三千尺。
钱学森:从两弹元勋到论证亩产万斤,间接导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不计其数。又推广气功研究(至于产出什么研究成果,我暂时蒙在气功锅里),成功证明中国傻子遍地,给各路气功大师们指引了发财之路。
牛顿:晚年醉心于研究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算不算晚节不保,存疑)
牛顿:晚年醉心于研究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算不算晚节不保,存疑)
唐玄宗,青年上马提刀平叛,中年开元盛世,晚年安史之乱。
唐太宗,壮年贞观之治,晚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唐太宗,壮年贞观之治,晚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摩西?亞伯拉罕諸教的先知,希伯來人的民族領袖,曾帶領希伯來人走出埃及,被認為是猶太教的創建者。最後因為敲石頭的姿勢不對,被上帝拒絕進入應許之地
希特勒肯定是,如果他在1940年死了的话,肯定会被德国人当作历史第一大伟人,也会被世界各国的德粉当成神来膜拜。
看看他1933到1940年的表现吧,短短几年带德国摆脱经济危机,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同时成功跳出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迅速恢复军备。并且轻松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一个半月击溃了当时被认为是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兵临英吉利海峡。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成了铁杆盟友,西班牙的佛朗哥跟德国眉来眼去暧昧不清。德国可以说是掌控了除英国和苏联之外的整个欧洲。
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死掉,绝对要在历史上封神,亚历山大,凯撒,阿提拉,拿破仑这些人的评价都不一定有他高。
看看他1933到1940年的表现吧,短短几年带德国摆脱经济危机,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同时成功跳出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迅速恢复军备。并且轻松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一个半月击溃了当时被认为是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兵临英吉利海峡。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成了铁杆盟友,西班牙的佛朗哥跟德国眉来眼去暧昧不清。德国可以说是掌控了除英国和苏联之外的整个欧洲。
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死掉,绝对要在历史上封神,亚历山大,凯撒,阿提拉,拿破仑这些人的评价都不一定有他高。
于禁吧 年轻时被曹操重用,走路有风,将军一个。
败仗坐牢后,老年一个惨字。
还有薄熙来 本来是领导人接班人 变成 坐牢了
败仗坐牢后,老年一个惨字。
还有薄熙来 本来是领导人接班人 变成 坐牢了
司马懿?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251年司马懿死亡。
早死两年估计会成为和诸葛亮一样伟大的忠臣。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251年司马懿死亡。
早死两年估计会成为和诸葛亮一样伟大的忠臣。
活得长的,又在权力(不一定必须是政治权力)中央的人都差不多晚节不保。
钟南山。
前期义无反顾前往武汉令人感动
中期没头没脑来一句武汉可能不是病毒源地 也许是言不由衷
最后成了党的喉舌,捎带手为伊利带货,对不起,您的信用已经透支殆尽了
前期义无反顾前往武汉令人感动
中期没头没脑来一句武汉可能不是病毒源地 也许是言不由衷
最后成了党的喉舌,捎带手为伊利带货,对不起,您的信用已经透支殆尽了
说句题外话,铁托的比喻不太好。
铁托的南斯拉夫,经济搞的还不错。遗留下来的是政治跟民族的问题。
铁托的南斯拉夫,经济搞的还不错。遗留下来的是政治跟民族的问题。
马云正在同一条路上迈步前进(东哥已经自毁了
看现在的形式可能这一天快了
看现在的形式可能这一天快了
Henry Ford - 福特汽车创始人。此人对犹太人有疯狂偏见,晚年发布了很多反犹言论,遗臭万年。
成虫算一个吧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

活得越长,越容易晚节不保,在年轻时就去世的像霍去病这种,有不同看法,但大争议很少吧
当然是川宝了,本来当一辈子大商人多好,结果非要从政,然后就被白左打成带恶人了。

Hitler
其实我觉得作者可以换个标题:如果早一点死可能会更好的历史人物
1933年前一直是个革命代表,后来发动了大屠杀。
其实我觉得作者可以换个标题:如果早一点死可能会更好的历史人物
1933年前一直是个革命代表,后来发动了大屠杀。
其实仔细想想,从秦开始,华人就一直在被统治阶级阉割,再往上看历史,商朝明显是个高度发达的食人族文明,往下看,汉人在发达时对其他种族也是不断同化不断吞噬。我认为中华文明从本质上一直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一模一样,都是严重中二加被害妄想症严重,所以才会不断通过对外敌对来增加安全感。同样,统治阶级也在不断压迫人民来获得统治的安全感。
汪精卫算一个吧。自带民国四大美男buff。
刺杀摄政王失败,留下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孙中山左膀右臂,被袁世凯耍了一刀,远赴法国。
抗战后满怀欣喜找日本人签合约,被耍了一刀,贪慕权势放弃底线,甘当走狗。
刺杀摄政王失败,留下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孙中山左膀右臂,被袁世凯耍了一刀,远赴法国。
抗战后满怀欣喜找日本人签合约,被耍了一刀,贪慕权势放弃底线,甘当走狗。
康熙也能算上一個吧。
年少執政,智退鰲拜奪回實權。當政期間思想開明,創下清朝康雍乾盛世之始。
然而到了晚年,對繼任人一事糊塗無能,最終演變成九龍奪位,清皇室陷於內鬥及分裂。
年少執政,智退鰲拜奪回實權。當政期間思想開明,創下清朝康雍乾盛世之始。
然而到了晚年,對繼任人一事糊塗無能,最終演變成九龍奪位,清皇室陷於內鬥及分裂。
对老百姓真坏
活得长的,又在权力(不一定必须是政治权力)中央的人都差不多晚节不保。活得长的,又在权力(不一定必须是政治权力)中央的人都差不多晚节不保。
活得长的,又在权力(不一定必须是政治权力)中央的人都差不多晚节不保。活得长的,又在权力(不一定必须是政治权力)中央的人都差不多晚节不保。
他姓江,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和一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女人保持了十几年的不正常关系。他姿势水平很高,曾经声名显赫于九十年代,活跃于报纸电视的头条,和记者朋友官府要员谈笑风生。他和一个姓毛的人从事相同的工作,因他而死的人数不胜数。现在的他虽然退居二线,但发生事端时,他依旧垂帘听政,幕后操作,他的意见仍然相当重要。谣言曾说他已去世,他也渐渐被世人淡忘,很少有人还继续关注他的故事了,如今也只有少数几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他就是江户川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