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的互联网产业没有发展起来?

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无论是北上日韩,南下东盟澳洲,西去香港大陆,东去北美,都十分方便。本来应该是很有潜力成为亚太区域信息流通的中心的。

但事实上台湾本土却并没有诞生如日本NTT、香港PCCW这样的Tier 1 ISP,国际知名的IDC在亚太的节点除了日本,基本都是首选新加坡和香港,台湾似乎反倒被边缘化了。

补个全球海缆分布图的链接,可以发现香港取代了台湾本应有的地位。

https://www.submarinecablemap.com/
[url=#][/url]
fish 周宇哲 We can be good friends if you let go of our people and land
如果你說海底電纜的分布,不見得跟互聯網產業有關。反而跟該地點的區域角色有關。

新加坡是南亞的入口,因此成為南亞的hub,先連到新加坡,再轉到南亞各國

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沒有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好。若要在東亞找個hub服務東亞各國,包括人口眾多的南中國,不會選擇台灣。

台灣的互聯網產業為何沒有起來?

互聯網產業需要的是對新創公司的保護。台灣的新創環境在2000年左右有了關鍵性的改變。

2000年時,為了租稅公平,台灣政府取消了『創投投資抵減制度』。所謂的『創投投資抵減制度』,就是投資人投早期新創,即可抵投資額20%的稅。自此以後,台灣新創募資每況愈下。早期投資總案件數由2000 年的 687 件跌到 2011 年只剩 57 件。

2000~2010年能成功的新創公司不多。人才多還是在硬體為主的傳統公司,如華碩或宏碁
最近這幾年,在台灣創新的環境又漸漸地好起來。但已經錯過了互聯網崛起的時機,但在其他領域還是有機會的

另外就是人口紅利 - 台灣的人口不算多,比較難撐起低利高量的互聯網產業

隔壁的大陸市場雖然人口眾多,同樣使用中文,但因為文化與法律等種種因素,要適應當地的風土民情,要做的改變很多。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市場。
  1. 被大公司垄断了(这并不好)。诸如此类问题还可以衍生下去:为什么日本互联网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英国互联网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德国互联网产业没有发展起来?……
  2.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多亏了防火墙阻挡潮流文明,中国大公司靠【不断抄袭】经营,并且配合当局添加诸如木马、病毒、后门之类的恶意代码(我不是程序员,不知道这样表述是否严谨?)只要是中国公司的软件(包括硬件)产品,只要能联网的,无一不毒!
  3. 台湾人使用的软件和互联网产品环境是世界通用的,符合国际标准。


补充:黄之锋的苹果手机被港警破解,而周庭的Pixel却未能破解。这是为什么?
  1. 苹果在硬件层面几乎是登峰造极,和Pixel应该是同一个层面。
  2. 谷歌在隐私方面的名声已经不那么好了(不作恶信条被移除),这方面和苹果也差不多。
  3. 苹果手机和Pixel产地都是大陆,唯一区别就是苹果在贵州有icloud云服务,有中国区的应用商店。而谷歌在中国没有。
  4. 苹果在中国销量巨大,而谷歌(广告)却没有那么过份倚重中国市场。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猜:没有中国政府和苹果公司在背后的协助,港警是不太可能有能力破解苹果手机的。
台灣以前還有點自己的東西
搜尋引擎就有 奇摩、Pchome、蕃薯藤
Blog 有 痞客邦 無名小站 天空部落 ⋯⋯等等
我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算是
年代久遠了有的都是我學生時代的東西了
應該還有點別的想不起來了

好像自從fb youtube google 通訊app
這些東西開始流行之後
台灣就不太有新的東西了
本來的blog網站有的也走入歷史了
除了碼農不值錢以外,
隔壁還有個特愛偷技術、喜歡不惜成本砸錢搶人的奇怪鄰居
這個道理差不多所有產業都可以通用
Tyreal 新注册用户 没有好说的
的确被边缘化了,之前优先考虑是香港,背后影响者是美国。
而现在,由美国主导,香港开始被剔除,考虑台湾了,这才刚刚开始。
希望香港有良知的民众不要反抗了,能走就走吧,它已经黯淡无光了,因为没有光照进来了。
还是市场太小了,整个繁体中文圈就那么几个使用者,同时有好用的外国社交软件,没有特别的动力去发展。还不如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强项上,有个回答说的很好,台湾如果有23亿人口早就有碾压BAT的巨头了。
han_chinese 灰名单
互聯網聯結的是區域金融中心。
日本東京是東亞金融中心,新加坡是東南亞金融中心,香港是中國金融中心。
台灣的金融業僅服務台灣本土。
Cros Engineer
台灣若要作為數據運算中心還是可以的,有足夠的人才可以支撐。

但是應用端就不行,
台灣用戶相當保守,大多排斥以網路和手機進行操作。
特別是非常多的年長者不想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現在口罩可以用app購買,很多老人只覺得要學習操作一個新的app好麻煩,寧可花一堆時間去排隊。
金融應用也不行,台灣金融業太故步自封一直被國內投資人所詬病。
人口优势,台湾没有人口优势天然难做大,你开发一个软件一个是几亿用户市场一个是几千万用户市场怎么搞?
人口太少,两方面影响,第一市场不够大,互联网公司不能在台湾搞规模效益,更何况又没有墙,美国的互联网不香吗,本土的自然很难做大

另一方面,台湾本身有自己的支柱产业,电子制造业本身就已经吸收了绝大部分就业人口和高端人才,互联网产业是人力密集产业,台湾剩下的人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互联网公司的需要了
已退葱的陈士杰 ? 天涯未远 江湖再见
台湾人口太少了,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口基础。台湾如果有23亿人,台湾的互联网公司绝对碾压BAT。
和欧美公用一套数字工具可以显著降低沟通成本
Dionho ? Free is free
人口多的中國人特別喜歡問這種數量問題,想暗示什麼就不說破!
1.台灣人口數不夠支撐,14億跟2300萬比什麼?
2.台灣融入歐美市場,法治社會不可能人治壟斷
3.軟體應用面恰恰是最沒有技術回收保障的類別,台灣花資源做這個幹嘛(中國山寨盜版知道吧)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