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为何贫瘠-历史的视角
这篇文章起于我在中国文化荒漠问题下的一个回答,文化的话题或者说视角一直也是我关心的。最近提笔了好多个文章,最后基本都只是存在自己的草稿里了(懒、写文章真的耗时)。也就这篇文章坚持下来了。
这自然是个大话题,我也感觉越写越大,把框架搭好之后,深感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根本支撑不了这个大议题。大概需要一个专著的内容量。
我对中国报纸、杂志、出版、音乐、电视、电影的制作质量和大众审美一直感觉很强烈。特别是这些年的感受愈发强烈。下次有空也许也单独说一些某些行业的差距。
这篇供大家娱乐的小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古典文化与流行文化
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位置
三、中国流行(现代)文化落后的原因
第一部分 [b]古典文化与流行文化[/b]
文化基本可以分为这几种
我认为的古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区别主要是
这种分类其实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但这也是现实的情况。
古典(贵族)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文化延展。
古典文化集中在欧洲,流行文化集中在美国。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位置
大家会发现,在这种现实下,其他文明只能被放到世界文化里面,并不是当今文化的主流。具体到中国。
第三部分 中国流行(现代)文化落后的原因
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依然有很多自己优秀甚至独有(从自己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但根本上还是在西方流行文化系统来表达的)的文化产品。为什么中国不太强呢。
先上结论,中国错过了现代文化发展的起点,发展和黄金时间,仅有的文化又被中共消灭,在现代又被各种因素制约了发展。
我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历史和现实。
历史:流行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历史:“割裂与反复”的现代化进程
历史:中国流行(现代)文化的起点
中共的文化“先破后立”,凭空而起,在苏联的衣钵上嫁接了一整套的系统。(举个有趣的例子,毛泽东死后被保存在水晶棺里,而水晶棺其实是东正教的宗教传统,最早是列宁死后,斯大林想模仿东正教的传统。这个小事情说明两件事情,中共文化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伟大领袖等同于上帝)
现实:中共体制的制约
这自然是个大话题,我也感觉越写越大,把框架搭好之后,深感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根本支撑不了这个大议题。大概需要一个专著的内容量。
我对中国报纸、杂志、出版、音乐、电视、电影的制作质量和大众审美一直感觉很强烈。特别是这些年的感受愈发强烈。下次有空也许也单独说一些某些行业的差距。
这篇供大家娱乐的小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古典文化与流行文化
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位置
三、中国流行(现代)文化落后的原因
文化基本可以分为这几种
- 古典文化(古典音乐、戏剧、诗歌、雕塑、战前建筑、绘画艺术...)
- 大众流行文化(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爵士、摇滚、R&B、电子)...广告、游戏)
- 世界(民族)文化
我认为的古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区别主要是
- 古典文化是 临场的、低商业化的、面向贵族和皇室的、审美标榜的
- 流行文化是 依托于大众传媒技术、商业化的(赚钱为目的)、面向大众的、
这种分类其实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但这也是现实的情况。
古典(贵族)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文化延展。
古典文化集中在欧洲,流行文化集中在美国。
大家会发现,在这种现实下,其他文明只能被放到世界文化里面,并不是当今文化的主流。具体到中国。
- 中国文化丰厚的部分是在古典时代,而每个民族(文明)都有自己厚重的古典文化,所以中国也没有特别值得骄傲
- 他并不是被广泛接受的古典文化,而是中华文明特有的古典文化,(在其他文明看来就是exotic)
- 其次这种文化也没有(不能)孕育出当代的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的系统都是长在基督教的西方文明上的,比如爵士和摇滚hip-pop都是从美国黑人文化孕育出来的。所以厚重的古典文化并没有卵用。依然是被人认为是民族文化的一种。
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依然有很多自己优秀甚至独有(从自己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但根本上还是在西方流行文化系统来表达的)的文化产品。为什么中国不太强呢。
先上结论,中国错过了现代文化发展的起点,发展和黄金时间,仅有的文化又被中共消灭,在现代又被各种因素制约了发展。
我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历史和现实。
- 流行文化基本起源于20世纪,伴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发展、全球化。这会中国在干嘛,还在着急推翻帝制。不过这也不要紧,很多传统文化强国也是这个时候才开始接受新技术。
- 20世纪这100年非常重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上是指数增长的,越往后越快。所以历史进程在最近的200年格外重要。在ccp的历史教育下大家基本对100年的世界历史是空白的。而这个共产党参政和执政的100年恰恰是各种技术发展的时间。
- 二战后的70年时间,是美国建立秩序且不断强大,也是流行文化真正发展的时间。恰巧也是中国执政的时间。
-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割裂的,不断的在切换道路,特别是战乱1912-1949(中间小段部分和平时期国民政府也有不错的成绩)和中共乱搞1949-1980年,大体上是被浪费的。
- 中国没找着方向,可以说今天中国还在找方向。这里有巨大的文化惯性的因素,也有中国社会心理的问题。在应对一个庞大的“西方体系”,是该脱亚入欧还是中学为体还是四个自信。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核心议题。
- 日本的近代化是连续的,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很快脱亚入欧的声音成为了主流。整体上是脱亚入欧然后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质,融合的比较好。是唯一一个西方文明之外被广泛认可的发达文明
- 二战和国共内战结束之后,大量的专业人士和企业离开中国大陆,也包括许多文化届的人士。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基本去了香港,国民政府文化移去了台湾。经过了长时间地积蓄与发展,他们都引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也是华语音乐和华语电影的黄金时期。
- 中共在53-56年三大改造期间消灭了“阶级”、“文化”和“社会”。
中共的文化“先破后立”,凭空而起,在苏联的衣钵上嫁接了一整套的系统。(举个有趣的例子,毛泽东死后被保存在水晶棺里,而水晶棺其实是东正教的宗教传统,最早是列宁死后,斯大林想模仿东正教的传统。这个小事情说明两件事情,中共文化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伟大领袖等同于上帝)
先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新闻业。中国新闻业的实在是太过落后,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专业性上。
这种落后其实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共体制,那么今天中国的新闻业应当是很繁盛的。
凭什么这么判断?因为专业新闻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只考虑专业严肃新闻,也就是说单吧受众集中在中产和精英群体身上。那这个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比如大家对于货币政策、房产政策的专业解读的需要。
但这个市场被低效率、言论控制的官媒占据着。同时因为中国政策制定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制度的落后(中共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新闻发布会部门主官可以不用来,而且每个人都坐着的发布会),记者能获取的信息实在不够多。
习近平上台之后调查记者已经被消灭了。城市新闻也基本死亡了。
于是大家都只能在公众号里满足需求,一些连基本排版也做不好的人替代了专业新闻,更别说插画了。中国互联网内容由大量非专业的运营生产,极大的拉低了内容质量。
所以中国的新闻业天生就是残废,而且被用于宣传的目的。这个产业还没有开始真正发展,就被更加严格的管制和更低劣的互联网内容给截断了。专业的新闻精神、高质量的排版和插画甚至数据化新闻、这些本该传承和发展到互联网内容里的部分,完全消失了,什么都不剩。
00后的小孩只能在充斥着娱乐、八卦、的碎片化视频和推文及马上要被404的公众号散文评论中选择。这是多么的悲哀。
而他们也许永远也不知道,新闻和新闻评论(opinion)的区别、什么是op-ed。
- 长城防火墙和出版限制。导致大家信息接收非常的匮乏和单一。信息输入的少,那在输出端也会变少。
- “马克思主义”及宣传部的伟大指导。
- 这种强制规定的意识形态的挂帅,极大的限制了艺术的自由表达。这意味着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主题都被人为规定好了,典型的例子是是春晚的小品总是要破涕为笑重归于好。
- 这让作品缺乏批评,同时批评的作品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市场是规避风险的,于是市场只能选择做更多娱乐化的作品。
- 而这种缺乏批评会让像journalism一类的行业缺乏了存在的价值,而导致产业上实际的空白。
- 垄断以及非专业化的运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由党企党媒在垄断办理。
- “愚化教育” 充满欺骗谎言的价值空洞的教育系统使学生在价值上充满仇恨且愚蠢。另一方面为了使高考更加“公平”高度平均的教育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要向落后地区平均。填鸭式标准答案式的考试教育,让学生缺少创造性的思维。
- 苏式艺术院校系统 这套系统挑选了一些学习成绩不够好的人去艺术院校,而不是对艺术有兴趣的人。同时艺术院校由高度的掌握各行业的资源。艺术院校本身的恶臭氛围让行业里的人同样散发着恶臭。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些年广泛报道的艺术院校性侵事件。
- 人文教育的缺乏 艺术创造是需要深厚的人文背景的,不然就会缺乏内容,只有技巧而缺乏表达。
24 个评论
好久不見唉 留言後看 資磁!
好久不見唉 留言後看 資磁!
支持还不点赞🙃
“专制国家的教育所寻求的是降低人们的心智。专制国家的教育必须是奴隶性的,甚至对那些权柄在手的人,奴隶性的教育也有好处,因为在那里没有当暴君而不同时当奴隶的” 孟德斯鸠

真是好久不见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核平到底有没有道理?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504652
其实,核平一个前提就是姨学是路径依赖,说白了就是历史不是必然的。
大洪水是历史必然,但是诸夏是不是可以提升德性那就不一定了。
秦刘对谈,秦晖上来就抛出一个论点:你刘仲敬批评的大一统,也就是法家秦制帝国,恰恰就是为了结束诸夏而设计出来的。
因为战国春秋的确是中国德性的最高点,百家争鸣产生的思想之丰富,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世界!
但是最后历史事实就是,天下归于秦,归于法家,直到今天。
那你的诸夏怎么能保证秦制不会卷土从来呢?
这个精准打击的确让阿姨没法接招,之后阿姨举了好多例子,但是都是在说,小国家就算专制,也容易被推翻等等。但是他都无法把这一点完美地论述出来。
这使得核平的前提直接就不存在了。
最后秦甚至有些讥讽地说,斯宾格勒等人,都不是进步主义者,民族有周期,那就意味着世界就不会进步。人类也不会进步。
这一点阿姨也没有正面回应,可见他也明白如果仅仅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推动进步的话,姨学很快就会沦为法家帝王之术的工具而已。
所以,我并不支持核平。

建議樓主把"深度"兩字去掉。多讀書是好事,但把書讀死了就不好了。
世界大部分事都很簡單。
中國的文化,從周文王創華夏,一直到明亡,皆燦若星瀚。自從華夏文化隨著明亡而斷掉了,中國人纔變得沒文化。
文化是根植於欲望的,一個社會如果批判欲望,文化就會衰敗。這是中國近現代文化貧瘠的原因。
文化皆有特定受衆,並沒有普適性。世界性文化是個偽概念。簡單的例子,因為中國、日本使用漢字,是象形文字,所以中日的文化品偏抽象,像是書法,國畫,宮廷樂,浮世繪,二次元文化。歐美使用拼音文字,所以歐美的文化品偏寫實,像是油畫,雕塑,交響樂,3D動畫/遊戲。
世界大部分事都很簡單。
中國的文化,從周文王創華夏,一直到明亡,皆燦若星瀚。自從華夏文化隨著明亡而斷掉了,中國人纔變得沒文化。
文化是根植於欲望的,一個社會如果批判欲望,文化就會衰敗。這是中國近現代文化貧瘠的原因。
文化皆有特定受衆,並沒有普適性。世界性文化是個偽概念。簡單的例子,因為中國、日本使用漢字,是象形文字,所以中日的文化品偏抽象,像是書法,國畫,宮廷樂,浮世繪,二次元文化。歐美使用拼音文字,所以歐美的文化品偏寫實,像是油畫,雕塑,交響樂,3D動畫/遊戲。
同意楼主文化连续性的观点。
不过在文化分类上希望和楼主商榷。我更倾向于传统的阶级分法,就是大众文化——精英文化(high culture),因为这样更便于解释新媒介的精英主义倾向(电影、绘画都有大众精英的分野)。两者在文艺复兴以来就是并存且由上自下渗漏的关系,前者今日事实还是客观存在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对关于日韩文化的看法也有不同,从阶级两分的角度出发,当代日韩不能并论。因为十九世纪成功的经济转变和政体转变,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有成体系的近代艺术史和艺术教育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它的大众文化形成主要源自精英文化在明治时代的下沉,形成了一个有力量的,向普罗宣道的文化精英阶层为大众文化奠基。所以日本文化对东亚其他民族来说总是强势的和壮硕的。
又因为日治时代、起步晚、大部分精英都忙着救亡图存去了等等一堆理由的缘故,韩民族很遗憾,虽然诞生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但没有(虽然很多同胞坚持说有,但我更倾向是民族自尊在作祟。以后可能有,现在真的没有)诞生完善的近代精英文化体系。近年来虽然韩国的电影和文学很强势,但局限在社会题材,而“社会批判”实际是大众文化的概念。因此说韩国现代流行文化强势有道理,去掉流行就有些不准确。
——————————————————————————————————————————
补充一下对中日韩现代文化的看法:
日本相比中韩是幸运的。因为明治时代革命太快太顺利,以及昭和时期大东亚主义对传统民族主义的替代,日本没有诞生成体系的血缘论的民族主义,压制了民族主义的大众文化的发展,使日本的精英文化得以保全,并和同时代欧美精英文化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精英阶层。
而中韩就没那么幸运,殖民统治导致的旧精英文化的消失迅速被民族主义的“救亡图存”替代,到最后,连群体的精英阶层也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救亡图存”上,诞生的是自下而上的、妄图以粗鄙的单一民族主义价值向多元的精英世界入侵的伪精英怪胎。韩民族目前已经有一半摆脱了这个奇怪的姿态,但吐毒可能还要很多年,同时在美国强势大众文化冲击下,时间上也不清楚是不是还来得及。
不过在文化分类上希望和楼主商榷。我更倾向于传统的阶级分法,就是大众文化——精英文化(high culture),因为这样更便于解释新媒介的精英主义倾向(电影、绘画都有大众精英的分野)。两者在文艺复兴以来就是并存且由上自下渗漏的关系,前者今日事实还是客观存在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对关于日韩文化的看法也有不同,从阶级两分的角度出发,当代日韩不能并论。因为十九世纪成功的经济转变和政体转变,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有成体系的近代艺术史和艺术教育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它的大众文化形成主要源自精英文化在明治时代的下沉,形成了一个有力量的,向普罗宣道的文化精英阶层为大众文化奠基。所以日本文化对东亚其他民族来说总是强势的和壮硕的。
又因为日治时代、起步晚、大部分精英都忙着救亡图存去了等等一堆理由的缘故,韩民族很遗憾,虽然诞生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但没有(虽然很多同胞坚持说有,但我更倾向是民族自尊在作祟。以后可能有,现在真的没有)诞生完善的近代精英文化体系。近年来虽然韩国的电影和文学很强势,但局限在社会题材,而“社会批判”实际是大众文化的概念。因此说韩国现代流行文化强势有道理,去掉流行就有些不准确。
——————————————————————————————————————————
补充一下对中日韩现代文化的看法:
日本相比中韩是幸运的。因为明治时代革命太快太顺利,以及昭和时期大东亚主义对传统民族主义的替代,日本没有诞生成体系的血缘论的民族主义,压制了民族主义的大众文化的发展,使日本的精英文化得以保全,并和同时代欧美精英文化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精英阶层。
而中韩就没那么幸运,殖民统治导致的旧精英文化的消失迅速被民族主义的“救亡图存”替代,到最后,连群体的精英阶层也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救亡图存”上,诞生的是自下而上的、妄图以粗鄙的单一民族主义价值向多元的精英世界入侵的伪精英怪胎。韩民族目前已经有一半摆脱了这个奇怪的姿态,但吐毒可能还要很多年,同时在美国强势大众文化冲击下,时间上也不清楚是不是还来得及。
谈一些自己对于文化的看法。马尔库塞曾经论证过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反对的势力,一种历史可能性的倾向。
例如我们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是有批判精神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为一种潜在的,要求恋爱自由的倾向发了声。而在当代的中国,实际上大多数人已经被所谓的语文教育剥夺了批判的能力,他们无法想象出一种截然不同的,与现实状况不一样的社会,所以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大多不过是一种对混乱的不合理的社会的一种质疑和哀叹,而并没有认清真正的问题,连问题都没有发现,自然就不可能有有效的批判。第二点来说是中国当代的确没有给予艺术家足够的空间。第三是当代的商业模式要求作者创造适合于大众的,取悦大众的作品,真正曲高和寡的有内涵的作品很难在中国创作出来,就算写出来了,对于它能起到的影响我也持悲观态度。总之当代中国文化之所以衰落,中国文化传统的断代,制度的系统压制和商业化的社会都有责任,再说了小布尔什维克要什么文化。
例如我们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是有批判精神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为一种潜在的,要求恋爱自由的倾向发了声。而在当代的中国,实际上大多数人已经被所谓的语文教育剥夺了批判的能力,他们无法想象出一种截然不同的,与现实状况不一样的社会,所以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大多不过是一种对混乱的不合理的社会的一种质疑和哀叹,而并没有认清真正的问题,连问题都没有发现,自然就不可能有有效的批判。第二点来说是中国当代的确没有给予艺术家足够的空间。第三是当代的商业模式要求作者创造适合于大众的,取悦大众的作品,真正曲高和寡的有内涵的作品很难在中国创作出来,就算写出来了,对于它能起到的影响我也持悲观态度。总之当代中国文化之所以衰落,中国文化传统的断代,制度的系统压制和商业化的社会都有责任,再说了小布尔什维克要什么文化。

只有讓被統治者精神貧困,成為純粹的唯物主義者,成為無法獨立思考而且無法接觸到正確資訊的白癡,被統治者才會對自由民主人權失去興趣,才會擁護共匪的統治,中國社會的精神貧困是共匪造成的。
我不懂啊,可是搖滾是美國黑人玩出來的嗎?
爵士是沒錯,但那些人是基督徒嗎?
這個是因爲時代問題。現代的流行文化中有一些在未來會變成古典,古典也是曾經的流行
之所以你覺得古典面向貴族,是因爲在現代成爲古典的時期(基本上,莫扎特的時期)貴族是主要客戶群
莫扎特那個時代還沒有現代的「偶像」概念,最早的偶像式的音樂家是李斯特。李斯特就比莫扎特更加商業化,粉絲甚至會收集他的周邊物品,和現代追星族差不多
而李斯特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可能會被劃分在古典的了。將來可能有一天久石讓也會成爲古典,誰知道呢?
你説古典集中在歐洲,流行在美國,也是因爲美國歷史還不夠成爲古典而已
其實你去看音樂史,或者任何藝術史(個人比較熟悉音樂史,所以談音樂史)就會發現流行不是過去100年的特色
未必,日本也是經歷了各種痛苦才有今天
首先是明治維新,説難聼一點就是個日本版本的破四舊,從寺廟神社到曆法都無一幸免,甚至有不少文物因此遺失或被破壞,比文革好了一點但沒好太多
然後短短的大正時期以後就是衆所周知的招核時期,根性論、等級制度占據日本人的心,敵視外國的一切,完全沒有任何脫亞入歐過的痕跡了。陸軍甚至拒絕使用英文的術語,只爲了英美是敵國
現在的保留文化特質,在漫畫裏畫一些忍者武士之類的,都是戰後的事了。美國強洗一波的結果而已
除此之外,我很同意樓主,尤其是最後一段和樓主説到「錯過機會」
爵士是沒錯,但那些人是基督徒嗎?
我认为的古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区别主要是
- 古典文化是 临场的、低商业化的、面向贵族和皇室的、审美标榜的
- 流行文化是 依托于大众传媒技术、商业化的(赚钱为目的)、面向大众的、
這個是因爲時代問題。現代的流行文化中有一些在未來會變成古典,古典也是曾經的流行
之所以你覺得古典面向貴族,是因爲在現代成爲古典的時期(基本上,莫扎特的時期)貴族是主要客戶群
莫扎特那個時代還沒有現代的「偶像」概念,最早的偶像式的音樂家是李斯特。李斯特就比莫扎特更加商業化,粉絲甚至會收集他的周邊物品,和現代追星族差不多
而李斯特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可能會被劃分在古典的了。將來可能有一天久石讓也會成爲古典,誰知道呢?
你説古典集中在歐洲,流行在美國,也是因爲美國歷史還不夠成爲古典而已
其實你去看音樂史,或者任何藝術史(個人比較熟悉音樂史,所以談音樂史)就會發現流行不是過去100年的特色
日本的近代化是连续的,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很快脱亚入欧的声音成为了主流。整体上是脱亚入欧然后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质,融合的比较好。是唯一一个西方文明之外被广泛认可的发达文明
未必,日本也是經歷了各種痛苦才有今天
首先是明治維新,説難聼一點就是個日本版本的破四舊,從寺廟神社到曆法都無一幸免,甚至有不少文物因此遺失或被破壞,比文革好了一點但沒好太多
然後短短的大正時期以後就是衆所周知的招核時期,根性論、等級制度占據日本人的心,敵視外國的一切,完全沒有任何脫亞入歐過的痕跡了。陸軍甚至拒絕使用英文的術語,只爲了英美是敵國
現在的保留文化特質,在漫畫裏畫一些忍者武士之類的,都是戰後的事了。美國強洗一波的結果而已
除此之外,我很同意樓主,尤其是最後一段和樓主説到「錯過機會」
我就是在国内艺术学校毕业的,国内艺术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很多老师没有实践经验,就拿着教材按本宣科的来。培养方案过于笼统,各种内容都涉猎一点,但都没办法深入解读(老师没那个水平阐释,学生也没有人文底蕴来理解)导致学生压根啥也没学到。
因為中共國不是真正的國家啊,他們是黑幫,是恐怖組織,以武力俠持者人民,奴役著人民,文化如果無法產生收益,自然不被考慮。
现在新闻出版,电影都归宣传部管,文化部移交过去了。所以中国哪里有文化?拿什么输出?
感谢!写的非常深刻!
如何看待睡前消息

已隐藏

已隐藏
说一句:中国文化贫瘠是因为缺少巫术,过早地净化了巫术体验。
现代以前,中国没有艺术的概念。
“‘中国艺术’是新创造的词汇,它的出现时间不足百年。虽然本书中出现的纺织品,书法,绘画,雕塑,陶器以及其他艺术品来自5000年的漫长时代,但是按材质分类并命名为‘中国艺术’仅仅是非常短暂的历史。尽管中欧有漫长而富有经验的书写艺术的传统,世世代代贵人文人爱好收藏,陈列以及消费艺术品,但是在19世纪以前,无人将这些物品视为同一领域的组成部分…… ‘艺术’实际上是欧洲传统,并且扩展到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牛津艺术史》p9)
在中国,艺术家是官窑中的工匠,民间的绣娘,或者宫廷的画师,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没有应得的身份和地位。反观欧洲的文艺复兴,艺术家是受到尊重和支持的。
“美第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乔凡尼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个赞助艺术的。援助马萨其奥并且定货重建圣洛伦佐教堂。科西莫·德·美第奇著名的艺术性的合作者是多那太罗和菲利普·利皮。那段时期里最灿烂的一笔就是米开朗基罗,从洛伦佐开始他在几代人的时间里都为美第奇家族效劳。除了委任艺术和建筑方面的工作外,美第奇家族也进行大量收藏,现在他们的收藏是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的核心展品。
在建筑方面,美第奇家族给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皮蒂宫和波波里庭院等。除了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成就,该家族在科学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赞助了达芬奇和伽利略这样的天才。这些惊人的成就使得美第奇家族被称为文艺复兴教父(The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在中国艺术家为奴为婢,无名无利。在欧洲艺术家,受人尊重,闻名全国。不仅收到赞助,赞助人也礼遇有加。“儒略二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知名的艺术赞助人,艺术家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皆为其好友。”(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儒略二世)
中国的古话叫“玩物丧志”和“惟有读书高”,早已限定了中国人发展以及创造空间,读过书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官员如此选拔,整个社会风气也就如此。
中国传统不追求艺术,追求的实用主义和教化作用,换言之更强调物质追求和精神洗脑,文化衰落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从思想层面改变,还是会步上文化贫瘠的老路。
“‘中国艺术’是新创造的词汇,它的出现时间不足百年。虽然本书中出现的纺织品,书法,绘画,雕塑,陶器以及其他艺术品来自5000年的漫长时代,但是按材质分类并命名为‘中国艺术’仅仅是非常短暂的历史。尽管中欧有漫长而富有经验的书写艺术的传统,世世代代贵人文人爱好收藏,陈列以及消费艺术品,但是在19世纪以前,无人将这些物品视为同一领域的组成部分…… ‘艺术’实际上是欧洲传统,并且扩展到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牛津艺术史》p9)
在中国,艺术家是官窑中的工匠,民间的绣娘,或者宫廷的画师,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没有应得的身份和地位。反观欧洲的文艺复兴,艺术家是受到尊重和支持的。
“美第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乔凡尼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个赞助艺术的。援助马萨其奥并且定货重建圣洛伦佐教堂。科西莫·德·美第奇著名的艺术性的合作者是多那太罗和菲利普·利皮。那段时期里最灿烂的一笔就是米开朗基罗,从洛伦佐开始他在几代人的时间里都为美第奇家族效劳。除了委任艺术和建筑方面的工作外,美第奇家族也进行大量收藏,现在他们的收藏是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的核心展品。
在建筑方面,美第奇家族给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皮蒂宫和波波里庭院等。除了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成就,该家族在科学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赞助了达芬奇和伽利略这样的天才。这些惊人的成就使得美第奇家族被称为文艺复兴教父(The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 1419年,乔凡尼委任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重建圣洛伦佐教堂。
- 科西莫委任布鲁内莱斯基继续未完成的圆顶聖母百花大教堂,1436年当时世界最大的穹顶完工。
- 托莱多的埃利诺拉,科西莫一世的妻子,购买皮蒂宫1550年。
- 科西莫一世资助创建乌菲兹美术馆的乔治·瓦萨里(1560年)并且建立设计学院1562年。
- 玛丽·德·美第奇,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遗孀,路易十三的母亲,是彼得·保罗·鲁本斯的油画《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在马赛登陆》中(1622年-23年)的主角。”(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美第奇家族)
在中国艺术家为奴为婢,无名无利。在欧洲艺术家,受人尊重,闻名全国。不仅收到赞助,赞助人也礼遇有加。“儒略二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知名的艺术赞助人,艺术家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皆为其好友。”(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儒略二世)
中国的古话叫“玩物丧志”和“惟有读书高”,早已限定了中国人发展以及创造空间,读过书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官员如此选拔,整个社会风气也就如此。
中国传统不追求艺术,追求的实用主义和教化作用,换言之更强调物质追求和精神洗脑,文化衰落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从思想层面改变,还是会步上文化贫瘠的老路。
奴隶会生产艺术吗?会吧,那也要看奴隶主的心情,奴隶的艺术也是为奴隶主服务的。东亚洼地不是徒有虚名的,即使是历史上的那些所谓的中华文明灿烂成果,本质上也都是西内亚外来的奴隶主贵族们带来的舶来品。底层的小黄人奴隶及其后代的最高的文化成果也就是跟风借鉴模仿甚至抄袭海外自由民文化的拙劣山寨货(喊麦等),要他们自己发明,真发明不出什么高质量的东西。
自由独立是当今艺术的土壤,不幸的是中国最缺的就是自由独立,从古至今都是。即使是《诗经》里古代“民歌”(风),也是“国民”的歌,有点历史知识基础的人都知道那会儿的国民都是指哪种人吧,那也是有资格居住在首都大城市里的底层贵族。识字学礼那是贵族阶级的特权,住在“国外”的叫野人都是大字不识不知礼数的,天天像牲畜一样劳作求生还要供养“国内”的贵族哪有什么自由和条件作歌唱歌。对比现今,中国的普罗大众不也是当代的“野人”吗?看看中国那些闻名国际的文学家艺术家哪个不是出身名门望族或乡下豪绅,就连当代中国能打的流行文化中的歌星演员导演也都是出自比之大陆更自由开放、人均生活更富足的港台,让中国影坛大放异彩的第五六代导演也基本都是发迹于“新中国”历史上回光返照的改革开放以后,再看和谐时代之后他们再有什么好作品没有?到了现在连曾在世界影坛中有一席之地的香港电影都奄奄一息半死不活了……
为什么说艺术是贵族精英的特权,因为从其根源来看,简单粗暴点讲可以说艺术是财富和权力的衍生物。
中国自古以来至少自秦以来就是一个超级大农场,农场里只有奴隶主和奴隶,而他们之中只有占比例极少数的奴隶主(贵族精英阶层)才有创作艺术的条件和资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这么贫瘠的根本原因。
自由独立是当今艺术的土壤,不幸的是中国最缺的就是自由独立,从古至今都是。即使是《诗经》里古代“民歌”(风),也是“国民”的歌,有点历史知识基础的人都知道那会儿的国民都是指哪种人吧,那也是有资格居住在首都大城市里的底层贵族。识字学礼那是贵族阶级的特权,住在“国外”的叫野人都是大字不识不知礼数的,天天像牲畜一样劳作求生还要供养“国内”的贵族哪有什么自由和条件作歌唱歌。对比现今,中国的普罗大众不也是当代的“野人”吗?看看中国那些闻名国际的文学家艺术家哪个不是出身名门望族或乡下豪绅,就连当代中国能打的流行文化中的歌星演员导演也都是出自比之大陆更自由开放、人均生活更富足的港台,让中国影坛大放异彩的第五六代导演也基本都是发迹于“新中国”历史上回光返照的改革开放以后,再看和谐时代之后他们再有什么好作品没有?到了现在连曾在世界影坛中有一席之地的香港电影都奄奄一息半死不活了……
为什么说艺术是贵族精英的特权,因为从其根源来看,简单粗暴点讲可以说艺术是财富和权力的衍生物。
中国自古以来至少自秦以来就是一个超级大农场,农场里只有奴隶主和奴隶,而他们之中只有占比例极少数的奴隶主(贵族精英阶层)才有创作艺术的条件和资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这么贫瘠的根本原因。
每次有点积累就被北方来的悍匪给风卷残云,剩下一群两脚羊,还能谈什么艺术,只能考虑生存,现在不是又进入这个循环了,文艺界直接给你搞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