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互联网上的荣誉感

一旦不再在意别人对我们自身的看法,那么无聊的争论/猜忌/站队现象也会少很多很多(所谓的支性减少)

本文只针对「荣誉感」本身

1个例子:
托马斯·韦斯是一个手工制作学徒,他报复谋杀了自己的师傅,“在执行死刑的那 天早上,监狱牧师很早就来到犯人的身边准备为他服务。韦斯举止安静,对于牧师的劝告没有丁点儿的兴趣,相反,他心里 唯一惦记着的事情,就是在那些目睹他结束自己可耻一生的群 众面前,能够壮起胆子,表现出勇气。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韦斯步行穿过大院向在监狱里搭起的绞刑架走过去的时候, 他高声发话——以便让旁边的人能够听见:‘啊!正如多德博 士所说的,我很快就要知道那一个伟大的秘密了!’当时他被绑着臂膀,但他不用别人的搀扶就迈上了绞刑架的梯子。走 上梯子以后,他向左、右两边方向朝观望者鞠躬。聚集在下面 的人群对此举立即报以雷鸣般的赞许声。”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例子:一个人已经可以看见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了,此身 之后,将是那漫漫无涯的永恒。但此时此刻,他并不关心别的, 只是专心一意地要给那群凑热闹的乌合之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上文中操控托马斯韦斯的就是「荣誉感」

叔本华原话总结:“只要荣誉感建筑在这一人性上,那么,他就是道德的代替品”

这一人性具体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想获得别人好评的雄心 受到任何意义上和程度上的挫折,或者,当他们受到别人轻视、 不敬、怠慢时,都肯定会难过、伤心,很多时候还会感受到深 刻的创痛,但是只要某种赞扬在一个人所期望的范围内,即便那个赞扬明显是虚伪不真实的,赞扬也会让他感到高兴。

分析:荣誉感可以成为道德代替品,我们为了道德观念做某事,在人生的某些时刻,也可以为了某个特定情形下的荣誉感去做某事(例:大洪水时代的荣誉感和和平时代的道德观念)
但无论如何,驱动我们的若是对荣誉感的渴望,那么,荣誉感永远不会变成道德本身,而是道德的代替品(例:在沙漠中极度口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喝尿,但是尿永远不是水,而是水的代替品,为了「解渴」这一目的)

这里就涉及到,「什么时候」荣誉感会成为道德代替品?--------问题1

其次,为何例子1中的主角给大多数人有直观的「好感」?那是因为荣誉感会驱使人去做一些「他们觉得善良和正面积极」的事情,但是,即便这件事情在表现上看上去再怎么「正面积极」,对于内部的动机来说,那也是为了荣誉感而生的(例:不论你养的兔兔有多可爱,都是因为你作为挑选宠物的主人喜欢兔兔,所以兔兔存在在你的卧室里的)

对于问题1,什么时候荣誉感会代替道德成为某种驱动人们去做「好」事的要素?

这里的「好」指的是符合「外界的道德规范」或者「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1.当荣誉感带来的正面影响在某个情境下可以直观地改变现实情况时,而那个现实情况明确地为了个人的意志而服务
举例:如果我是tg安排在品葱的间谍,那么我一定要玩弄我的荣誉感,沽名钓誉,发表高论,得到支持,成为别人眼中值得信任的人,然后。。。(虽然在某个角度并不是为了间谍本人服务,而是为了习近平服务)
这也是「支黑可以达到反向维稳效果」的预兆

得出结论:从一个人的表现举动是无法看出任何东西的,这些都是表象,内在的动机才是我们衡量的标准,但是不巧就不巧在内在的动机我们是无法直接准确地观察到,因为这种局限性,所以我们「不得不」发明了「行为规范」等等,以便于我们直接通过观察表象来间接地评估人的内在动机。最残酷的结局就是墙国天网的出现。。。
所以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我们是否渴望看透其他人的内在动机」,如果渴望,那么天网出现是可以被原谅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有必要看透他人的内在动机」,我觉得没必要。

2.当荣誉感的存在感压过了自身原有的道德观,而荣誉感和自身原有的道德有明显差异
举例:从未思考过杀人是否道德的新兵在战场上「杀人」,包括墙国的军国主义洗脑,(品葱屠支
有趣的是,这种情境下,荣誉感很有可能最后变成道德观的一部分,从新兵到老兵的蜕变中,自身持久的观念逐渐被一时兴起的荣誉感所长远地改写,而这种情境下,悲惨的是,「荣誉感」的诞生,往往出自于外界的期望

3.当荣誉感的存在感压过了自身原有的道德观,但是荣誉感和自身原有的道德没有必要的联系
举例:我去肯德基打工时,表现的特别勤快,因为我很在乎我的工作表现(小小的荣誉感),但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在粪坑国这个快完蛋的国家有没有好好工作的必要,更没有(也无法)把这个想法上升到道德高度
可能是「岁月静好」的原理。。。所以击溃岁月静好的方式就是「击溃生活带来的荣誉感」


至于这个语境下的「道德」,说白了就是从“同情”(希望别人快乐)作为唯一原点出发,所做的一切事情的性质
具体表现是「恻隐之心」等等
Schopenhauer将动机分为了「同情」,「利己」,「恶毒」,只有「同情」动机具有道德价值

当然,在很多现实情境下「同情」是和「利己」相对立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同情」,因此有些人成为了屠支大佐,,,但是不论是「同情」还是「利己」,都没有错。(外人也没有资格说你错了)

所以为什么不应当过于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1.荣誉感会影响我们自身的道德,或是改写道德观,或是长久地忽视道德观,或是直接替代道德观
2.荣誉感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外部世界而存在的,本身是我们头脑中的「自恋的客体」和他人头脑中「浅薄的主体」所组合而成的「虚拟的现实」,或者「不符合客体预期的现实」,只有你自己最应当也最有能力了解你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别人替代你
3.即便荣誉感促使我们做出很多符合预期的良好的行为,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明显违背个性的,作为一个「反贼」,那么必须得捍卫自己的个性才是。。。否则和我们的对手有什么区别?

新结论:荣誉感可以是各种形状的,荣誉感可以随时出现,可以无限微小但是威力无穷,也可以无限辉煌但是影响甚微,因为荣誉感是完全唯心的一个东西
但是「道德(价值)」是一种有着固定规律的东西,是一种有方向且有明确定义的东西,如果把荣誉感比作液体,道德(价值)更像是一条河流

(道德价值牵扯到了主体,道德本身可以被单独拎出来怀疑,「德行」值的实际上就是「做出有道德价值的事情的行为」)

9.8日更新:罗翔的自省:要珍惜德行不要成为荣誉感的奴隶,其实这句话不仅是送给红方阵营的,这句话是送给全人类的
13
分享 2020-09-06

29 个评论

极端的言论多多少少让人变得虚伪
我好像没有解释荣誉感和道德的本质差别在哪了

粗略解释一下,道德一定要出于『同情』,即让别人感到快乐的内在动机,当然仅限于这篇文章的语境
显然,共产党的行为因此确实是根源性地不道德的,是一群被荣誉感,对财产的渴求驱动的野兽
如果樓主把『道德』定義成『完全是為了讓別人感到快樂,也就是完全利他的行為模式或動機』
那本文中的『榮譽感』,聯繫上下文猜測,是不是『考慮到周遭對自己的看法的模式或動機』?
那請問,如果是『為了讓自己感到精神上的愉悅,比方說助人為樂』的,算是道德還是榮譽感嗎?還是在此不作討論?
>>如果樓主把『道德』定義成『完全是為了讓別人感到快樂,也就是完全利他的行為模式或動機』那本文中的『榮譽...

如果那个人是我的话,我觉得是「利己」,本质上没有道德价值,因为动机是为了自己,但是所呈现出的表象符合外界的道德规范,但是,这个真实的答案,可能需要让那个『為了讓自己感到精神上的愉悅,比方說助人為樂』人来回答。。。
>>如果樓主把『道德』定義成『完全是為了讓別人感到快樂,也就是完全利他的行為模式或動機』那本文中的『榮譽...


因此就诞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助人为乐会让那个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我想还是因为荣誉感吧,但是,我不是那个人,我无法代替他来评估很多细节
>>因此就诞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助人为乐会让那个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我想还是因为荣誉感吧,,我不是那个人...

有的時候人不是介意周遭看法但是會感覺好,比方說被說謝謝就會感到快樂,這歸根究底是在利己但是和利他的助人幾乎不可分割,甚至利他的動機都可以認為是利己(例:麵包超人說助人時感覺胸口暖暖的)這之間的距離很難拿捏甚至本質上可能是一樣的
可利己的快樂和榮譽感也會比較接近。所以到底是榮譽感是道德的替代品,還是道德只是包裝得漂亮到能欺騙自己的榮譽感?
海贼王就是从这个找到灵感的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的時候人不是介意周遭看法但是會感覺好,比方說被說謝謝就會感到快樂,這歸根究底是在利己但是和利他的助...

额,荣誉感成为道德的替代品的前提是:去做一些表象上符合了社会道德规范或者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和他人期望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去做」的意志的话,那么荣誉感就「无法」成为道德的代替品,因为前提没有达到。
「利己」属于驱动的动机,荣誉感属于一种目的,至于你说的利他就可以是利己,我个人觉得如果一定要从「利他」和「利己」中挑一个,我觉得更加本源的驱动是「利己」,还有我不使用「利他」这个词,因为「利他」这个词也有点拘泥于表象,「利他」这个词是绝对不同于「同情」的,我觉得「同情」这个词更加适合。总而言之如果我是面包超人的话,如果我要帮助一个人,我一定得确保我是尽我所能去完全共情他之后再去帮他,先达到「同情」,然后再「利他」
利己动机导致的快乐确实和荣誉感本身很接近,或者这么说吧,两者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利己动机导致的快乐本身没有道德价值,荣誉感本身也没有道德价值
但是没有道德价值并不能代表什么
>>有的時候人不是介意周遭看法但是會感覺好,比方說被說謝謝就會感到快樂,這歸根究底是在利己但是和利他的助...


我个人也不相信道德本身有多美好,但我在这里把道德描述得如此美丽完全是为了衬托出「人们为了展示出自身完美的表象有多拼命」,因为人们展示出自己完美的表象的时候,他们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那个道德行为规范」,然而可笑的是,他们的「内在利己动机」却又让他们只是刚好「歪打正着」地达成了看似美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但是如果你直接考虑道德本身,不去考虑别的,只是单纯考虑道德本身的话,我会说道德是发明出来的东西,道德价值当然也是人为赋予的概念。可以说是为了嘲讽而故意定义了道德吧
iso 新注册用户
如果我们是出于某些动机——如自我利益——而不是义务去行动的话,那么,我们的行为就缺乏道德价值。

我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的行动应该是出于“义务”行动,而不是“同情”。
例如:有道德的厌恶人类者
         一个利他主义者遭受了一种不幸,使他对人类的爱不复存在。他变成了一位恨世者,缺乏所有的怜悯和同情。然而,这个冷心肠的人将自己从冷漠中扯了出来,并着手帮助他的同胞。由于没有任何帮助的倾向,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义务”。那么,他的行为才第一次具有了道德价值。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都是一种古怪的评判。康德有意要把厌恶人类者界定为道德榜样吗?不一点儿也不是。从做好事中获得乐趣,并不一定破坏其道德价值。康德告诉我们,重要的是,人们之所以做某件好事是因为它是正当之事——而无论这样做是否给我们带来快乐
epmzr 回复 iso 新注册用户
>>我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的行动应该是出于“义务”行动,而不是“同情”。例如:


我更加能够理解康德的说法,总而言之在当今互联网上,估计所有人「做出任何行动」的前提和目的,都是「快乐」吧,在互联网上能够同情就已经很难了,做到康德那样的,估计更难
不管墙内墙外都是这样吧。

沉浸在情绪里,就忘记了思考。

这个陷阱大多数人都会陷进去,而且在各个地方。
有收藏功能啊
epmzr 回复 iso 新注册用户
>>我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的行动应该是出于“义务”行动,而不是“同情”。例如:


问题出在康德的道德是先验且得拥有「普遍性」(所谓的「可普遍化」)的,也就是你说的「义务」本身是一种既服从于我又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就是绝对命令,但价值的来源是你所说的义务),但这篇文章下的道德价值完全源于自己内心的动机,道德价值本身我实在是不想去管,道德价值多少都和我无关,问题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连道德的门槛都没有触及

我本人对道德什么的也是完全不在乎
所以互联网共趣的实质便是如此了,除了模糊的自我认知和一大坨散发着恶臭的荣誉感在驱动他们敲打键盘使用黑话「激昂文字」「开除左籍」以外也别无他物,对他们的人生没有根本的帮助
把「左」换成「右」,那么也同样成立
>>所以互联网共趣的实质便是如此了,除了模糊的自我认知和一大坨散发着恶臭的荣誉感在驱动他们敲打键盘使用黑...


最极端的情况就是马列毛主义者那种,推翻一切,极端唯我,与天斗其乐无穷,除我之外都是右,或者除我之外都是敌人,但马列毛主义者不过是超人的拙劣抄袭版本,就像尿之于水,只是呈现出了相似的表面现象
epmzr 回复 中華自由 黑名单
>>这个文章写得太好了。品葱应该有个收藏夹功能。---------------------不管墙内墙外都...

这不是陷阱,这是人性
病入膏肓的Pincong
iso 新注册用户
但这篇文章下的道德价值完全源于自己内心的动机,道德价值本身我实在是不想去管,道德价值多少都和我无关,问题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连道德的门槛都没有触及



         诚然人们为了他们“倾向性的动机”(针对所有企图满足我们的各自期望、欲求、偏好和渴望的行为而言)而作出的行为并不具有道德价值。

         我们不仅时受感官所产生的快乐与痛苦支配的感性存在,同时也时理性的存在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如果理性决定我的意志,那么,这种意志就会成为一种不受自然或倾向所支配而进行选择的力量。(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康德并不是在断言,理性总是支配我的意志。

       一个理性的存在……有两种立场,从中他可以关注到自己,也可以知道那些支配他的所有行为的法则。他可以认为自己首先服从于自然法则(他律)——只要他属于这个感性世界;其次服从于这样的法则——只要他属于理智世界:该法则独立于自然,它并非经验性的,而只以理性作为基础。

         康德坚决主张,只有从这第二种(理智的)角度,我们才能把自己看作自由的,“因为独立于感知世界各种原因的支配(这也是理性必须总是归功于自己的东西),就是自由。”


        如果我仅仅是一个经验性的存在,那么我就不能自由;每一次意志的运用,都要受到某些利益或欲望的制约。所有的选择都将是他律性的选择,说至于某种目的的追求。我的意志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第一原因,而仅仅是某种现在的原因的结果,是这种或那种冲动或倾向的工具。

        只要我们将自己看作自由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将自己之看作经验性的存在。“当我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时候,我们就将自己转化为理智世界的成员,并且认识到意识的自律及其结果——道德。”


       要记住,康德承认我们不仅仅是理性的存在,我们不仅仅居住于理智世界。如果我们仅仅是理性存在,不受自然法则和自然需要的制约,那么,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将始终与自律的意志相一致”。由于我们同时栖居于两种立场之中——必然的王国和自由的王国——所以在我们所做的之间,在事物所是的方式与它们所应当是的方式之间,就总是存在一个鸿沟。
范松忠 黑名单
还好,我不会吧,假如不是政治庇护需要,我就再也不需要提品葱,留作自己知道的美好的回忆,举个例子。

假如某天,我在品葱提出一个想法,就像当年柏林墙一样,因为我的一个想法搞掉了中共,我成为非常有功勋的功臣,那我会拿来炫耀吗?我想不会。我想彻底与中国划清界限,如同我从来没存在过。

那以后,我就隐退了,中文我也不想接触了,虽然我不是极端分子,但我对“被母语”的中文的感觉就像习匪围剿少数民族语言,我也需要围剿中文,保持会,懂的状态,很多词生疏、不懂、不记得,那是我的愿望。

我觉得我放下这个心,我也不需要当第一任总统,或者高级、低级公职人员,因为我不想加入。求新中华联邦注销我的国籍,让我永世不得前往中国,我就感激不尽了。不敢奢望新中华联邦政府能还我几十年的青春,让我重新活一次,我的青春都被中共和中国耽误了!本来可以周游全球的,可以和马斯克聊天的,都被耽误了!
epmzr 回复 范松忠 黑名单
>>还好,我不会吧,假如不是政治庇护需要,我就再也不需要提品葱,留作自己知道的美好的回忆,举个例子。假如...


其实这个荣誉心并不是从「肯定」的角度诞生的,而是从「否定」的角度,所以你要设想的情况是:如果你提出的那个想法搞掉了中共,但是品葱的其他人不仅没有给你炫耀的机会,还暗地陷害你,故意污蔑你抢夺你的荣誉,在这个情况下,「荣誉感」出现了,你会怎么做?和品葱的这些人平个你死我活吗
范松忠 黑名单 回复 epmzr
>>其实这个荣誉心并不是从「肯定」的角度诞生的,而是从「否定」的角度,所以你要设想的情况是:如果你提出的...


嗯,有道理,有可能不仅没给荣誉,还泼脏水,好在品葱能匿名,骂死范松忠,也没问题。完全我可以消失,对吧。

公道自在人心,不用着急的,几百年后再评价,一个人随便在网上一说,就成了最后一根压死习匪的稻草,这个人,会得到公正的。
epmzr 回复 范松忠 黑名单
>>嗯,有道理,有可能不仅没给荣誉,还泼脏水,好在品葱能匿名,骂死范松忠,也没问题。完全我可以消失,对吧...


这个想法才是正确的,我想说的就是这点,可能对其他人,新中国建立后这个荣誉心就可以驱使他们做出很多很多还不如共产党的事情了

或者说,这个想法是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你心里有上帝和信仰,很好
范松忠 黑名单 回复 epmzr
>>这个想法才是正确的,我想说的就是这点,可能对其他人,新中国建立后这个荣誉心就可以驱使他们做出很多很多...


当然,多数人都有,我也有,难道我不想当国父/国母?当然也想,不过因为另一个原因,你知道,我从小被汉文化欺压的太惨了,所以,我不愿意和汉人政权有任何关系,这才是我绝对不需要出来当“国父”的根本原因。

对,赶走了战狼,新的政府搞不好是毒蛇、豹子、恐龙……更恐怖。
点个赞再看,品葱很少看到这种烧脑讨论了。
>>点个赞再看,品葱很少看到这种烧脑讨论了。


我个人不是很懂政治学
>>我个人不是很懂政治学


无论是不是政治,只要不是情绪化的都挺爱看的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