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拜腾汽车被申请破产,五年没做出一台车、但光是员工一年吃零食就用掉两亿台币
原文网址 :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8497-having-said-he-wanted-to-beat-tesla-chinas-baiteng-motor

中国“拜腾汽车”是这几年在中国被瞩目的电动车公司之一,他们的首款量产车型M-Byte曾于2019年在美国电子消费展上亮相,还说过将于2020年中正式投入量产。但截至目前,M-Byte一台车都没有做出来。现在已经跟紫光集团一样,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紫光跟拜腾都是所谓的“被破产”,什么叫“被破产”呢?根据中国的“破产法”的规范,当一间公司具有相关申请破产的事宜,但是公司不愿意自己申请破产程式,被公司的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相关的破产。
简单来说,就是拜腾跟别人借的钱还不出来,然后对方就把拜腾告上法院,要求法院清算这间公司,把能卖的东西拿出来卖,好偿还债务。
“拜腾汽车”是由中国原东风英菲尼迪(Infiniti)总经理戴雷于2016年参与创立,是最早成立的中国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之一。

而鸿海集团在今年1月初才宣布与拜腾汽车合作,要推动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1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当时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还参与拜腾汽车全员会,发表“让拜腾赢”的演讲。
事实上,拜腾汽车已经长时间处于摇摇欲坠状态。从2020年4月份开始,拜腾公司美国分公司有50%的员工被安排休假。与此同时,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下令对拜腾的德国子公司Byton GmbH进行临时破产管理,慕尼黑律师迈克尔·鲍尔接任该职位,担任临时破产管理人。
而据拜腾汽车在中国的员工透露,在去年12月31日,拜腾汽车也公告表示,在经历了6个月停工停产后,中国所有公司目前仍不具备复工复产的条件,经研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延长停工停产期6个月,至2021年6月30日止。
烧光84亿人民币却造不出一台量产车
其实拜腾汽车在中国的电动车阵容中,人才可以说是最有看头的,他们有在BMW工作了二十年,打造出BMW i8的Carsten Breitfeld(中文名:毕福康),以及在中国推动Infiniti品牌、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的Daniel Kirchert(中文名:戴雷)。

有这样强的阵容,拜腾汽车在资本市场上一度左右逢源。成立至今,拜腾汽车先后进行了6次融资,其中,前四次融资总额已到84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一汽集团、宁德时代和富士康等,最新一轮融资时间是今年的1月6日。
拜腾的车款不仅标榜将搭载脸部辨识、血压监测、手势控制,以及云端平台连动等科技应用,甚至可透过识别乘客身分自动调整座椅高度及偏好娱乐内容等个人化,并且强调将整合多项第三方应用服务,搭配自动驾驶功能,让驾车旅游变得更有乐趣。
但多次融资之后,这五年拜腾汽车交出来的,只有M-Byte和K-Byte的“现代感”概念车型。而这两个创始人,毕福康在前年跑去了另一家具有争议的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担任CEO,戴雷则在今年跑去另一间中国车厂“恒大汽车”担任副总裁。
2020年6月底,央视还曾点名拜腾汽车,直指其“烧光84亿,还造不出车”。

为了打造顶级品牌形象,烧钱无节制
为了强调品牌的顶级形象,拜腾在供应商遴选上坚持强调“最贵、最好”的原则。他们自建工厂也提高了造车成本,整车产线的设备与特斯拉看齐,某些元件研发投入远超过豪华车标准。据传拜腾曾以近亿元人民币的开发价,将整车控制器(VCU)外包给了德国顶级供应商,而市面上一般VCU开发价约几百万元人民币。
而后,2018年左右,拜腾与澳洲一家知名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开发公司Seeing Machines宣布一项金额近5000万美元的合作计划。知情人士表示,拜腾当时强调,“所有东西都要用最顶级的”。
此外,拜腾位于上海的首个品牌店开业时,店员服装都是量身定制、从德国进口;中国区员工名片也要采用进口环保材料,一盒名片费用高达上千元人民币。
另外,在2018年,拜腾300余人规模的北美办公室仅零食采购费就用掉了700多万美元,相当于平均每人一年吃掉了近2万美元的零食。同年,拜腾在上海长宁来福士广场1号楼26层租了一整层楼办公,员工午饭后谈论的,都是何时把这个豪华电动车品牌推上市。
2020年1月参加北美CES展时,拜腾还花了约30万美元把车空运到美国,再海运回中国,花费远超市场行情价11万美元。
有业界人士指出,一般的汽车企业有完善且强有力的管理制度,由成本控制部门对资金进行把控。而在拜腾,计划的预算及预算追加等支出,只需要部门主管点头,报批后直接从财务拿钱,缺少管控。结果就是,钱烧完了,车却没造出来。
虽然说现在拜腾破不破产还不好说,但是两个创始人走了,东西也都还没做出来,一手好牌也没了。年初本来以为找到鸿海结盟会是他们的解药,但是现在到底鸿海能不能“让拜腾赢”,恐怕也很难说。
===============================================
零嘴都吃这么多了
哪几家好吃也说出来分享分享一下呗......

中国“拜腾汽车”是这几年在中国被瞩目的电动车公司之一,他们的首款量产车型M-Byte曾于2019年在美国电子消费展上亮相,还说过将于2020年中正式投入量产。但截至目前,M-Byte一台车都没有做出来。现在已经跟紫光集团一样,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紫光跟拜腾都是所谓的“被破产”,什么叫“被破产”呢?根据中国的“破产法”的规范,当一间公司具有相关申请破产的事宜,但是公司不愿意自己申请破产程式,被公司的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相关的破产。
简单来说,就是拜腾跟别人借的钱还不出来,然后对方就把拜腾告上法院,要求法院清算这间公司,把能卖的东西拿出来卖,好偿还债务。
“拜腾汽车”是由中国原东风英菲尼迪(Infiniti)总经理戴雷于2016年参与创立,是最早成立的中国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之一。

而鸿海集团在今年1月初才宣布与拜腾汽车合作,要推动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1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当时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还参与拜腾汽车全员会,发表“让拜腾赢”的演讲。
事实上,拜腾汽车已经长时间处于摇摇欲坠状态。从2020年4月份开始,拜腾公司美国分公司有50%的员工被安排休假。与此同时,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下令对拜腾的德国子公司Byton GmbH进行临时破产管理,慕尼黑律师迈克尔·鲍尔接任该职位,担任临时破产管理人。
而据拜腾汽车在中国的员工透露,在去年12月31日,拜腾汽车也公告表示,在经历了6个月停工停产后,中国所有公司目前仍不具备复工复产的条件,经研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延长停工停产期6个月,至2021年6月30日止。
烧光84亿人民币却造不出一台量产车
其实拜腾汽车在中国的电动车阵容中,人才可以说是最有看头的,他们有在BMW工作了二十年,打造出BMW i8的Carsten Breitfeld(中文名:毕福康),以及在中国推动Infiniti品牌、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的Daniel Kirchert(中文名:戴雷)。

有这样强的阵容,拜腾汽车在资本市场上一度左右逢源。成立至今,拜腾汽车先后进行了6次融资,其中,前四次融资总额已到84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一汽集团、宁德时代和富士康等,最新一轮融资时间是今年的1月6日。
拜腾的车款不仅标榜将搭载脸部辨识、血压监测、手势控制,以及云端平台连动等科技应用,甚至可透过识别乘客身分自动调整座椅高度及偏好娱乐内容等个人化,并且强调将整合多项第三方应用服务,搭配自动驾驶功能,让驾车旅游变得更有乐趣。
但多次融资之后,这五年拜腾汽车交出来的,只有M-Byte和K-Byte的“现代感”概念车型。而这两个创始人,毕福康在前年跑去了另一家具有争议的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担任CEO,戴雷则在今年跑去另一间中国车厂“恒大汽车”担任副总裁。
2020年6月底,央视还曾点名拜腾汽车,直指其“烧光84亿,还造不出车”。

为了打造顶级品牌形象,烧钱无节制
为了强调品牌的顶级形象,拜腾在供应商遴选上坚持强调“最贵、最好”的原则。他们自建工厂也提高了造车成本,整车产线的设备与特斯拉看齐,某些元件研发投入远超过豪华车标准。据传拜腾曾以近亿元人民币的开发价,将整车控制器(VCU)外包给了德国顶级供应商,而市面上一般VCU开发价约几百万元人民币。
而后,2018年左右,拜腾与澳洲一家知名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开发公司Seeing Machines宣布一项金额近5000万美元的合作计划。知情人士表示,拜腾当时强调,“所有东西都要用最顶级的”。
此外,拜腾位于上海的首个品牌店开业时,店员服装都是量身定制、从德国进口;中国区员工名片也要采用进口环保材料,一盒名片费用高达上千元人民币。
另外,在2018年,拜腾300余人规模的北美办公室仅零食采购费就用掉了700多万美元,相当于平均每人一年吃掉了近2万美元的零食。同年,拜腾在上海长宁来福士广场1号楼26层租了一整层楼办公,员工午饭后谈论的,都是何时把这个豪华电动车品牌推上市。
2020年1月参加北美CES展时,拜腾还花了约30万美元把车空运到美国,再海运回中国,花费远超市场行情价11万美元。
有业界人士指出,一般的汽车企业有完善且强有力的管理制度,由成本控制部门对资金进行把控。而在拜腾,计划的预算及预算追加等支出,只需要部门主管点头,报批后直接从财务拿钱,缺少管控。结果就是,钱烧完了,车却没造出来。
虽然说现在拜腾破不破产还不好说,但是两个创始人走了,东西也都还没做出来,一手好牌也没了。年初本来以为找到鸿海结盟会是他们的解药,但是现在到底鸿海能不能“让拜腾赢”,恐怕也很难说。
===============================================
零嘴都吃这么多了
哪几家好吃也说出来分享分享一下呗......
22 个评论
笑死
支那那几个新势力都这个吊样吧
区别是有些公司多少有点廉耻 知道尊重下观众 至少找了个力帆什么的垃圾厂代工做个东西出来
像这家就是真的不要碧莲明着骗了
支那人也很好笑 3W让它买个力帆它绝对不买 但30W让它买个力帆电驴他反而感觉值得不得了
支那那几个新势力都这个吊样吧
区别是有些公司多少有点廉耻 知道尊重下观众 至少找了个力帆什么的垃圾厂代工做个东西出来
像这家就是真的不要碧莲明着骗了
支那人也很好笑 3W让它买个力帆它绝对不买 但30W让它买个力帆电驴他反而感觉值得不得了
看看这些就知道2025有多逗逼了
5202丫都没戏
5202丫都没戏
人均两万零食费确实过分了,里面肯定有高管洗钱。正常来说,人均不应该超过一千,算上厨房租金也不应该超过人均两千。
>> 笑死 那几个新势力都这个吊样吧 区别是有些公司多少有点廉耻 知道尊重下观众 至少找了个力帆什么...
https://xueqiu.com/6104881650/156161568
小石头他爸
2020-08-08 23:09
蔚来—江淮代工
理想—力帆代工
小鹏—海马代工
恒大—神仙都代不了工,一口气6台车
这就是所谓的造车新势力,把前面的名字去掉,这些都要破产的车企造的车,你会要买吗?为什么他们自己都造不好车,换成给新势力代工就能把车造好?
传统车企造车要讲三大件,要安全性,要品质,要稳定性,要少故障…
但换成新势力造车,只要装个电池,包个皮,套个壳,好像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只要换上电动化智能化的外衣,制造业金字塔顶端的汽车工业就立刻变成了小儿科了!
是我太愚蠢还是造车势力太疯狂?前有乐视不引以为戒,后续飞蛾扑火持续上演!
不要以特斯拉去对标,这只是个幸存者,没有有比性,更没有有复制性。汽车行业不是互联网,不存在一家独大赢者统吃的局面,所以靠烧钱的路是走不通的!
别忘了,汽车行业的周期性,无法爆款那就是血洗,期待产生国内特斯拉的这一满腔热血迟早要冷却,静待造车新势力再一次泡沫破灭!
引用包帝新国师张维为一句著名发言:这就是中国。
吃了84亿闭门造不出车,中国又赢了~
吃了84亿闭门造不出车,中国又赢了~
这倆创始人到底是洋垃圾还是专门来坑钱走人的
也许钱都花在空运庆丰包子到北美上了。
共产主义的精髓 骗吃骗喝吹吹牛
就是骗中央补贴呗 贵支由于瓦房店化的特性是不会有什么技术积累的
>> 是西方的「擁抱熊貓派」。戴雷(Daniel Kirchert)他老婆據傳是中國人。
也是蛮有意思的 中国人一边说 不吃西方那一套 在墙内/外也爱喊 反对崇白思想 结果 身体倒是很诚实 看到这样明显的"白人门面" 还是不由自主吃了好几套...
一看就是割韭菜的项目--两个履历过硬的洋高管做门面博得市场信任,造车高大上为借口,韭菜割的盆满钵盈。这种公司必然巨亏啊--亏的越多,花出去的钱越多,割的韭菜才越多,转移出去的资产才越多啊。
所以他们人均两万吃零食,试出来哪家最好吃了吗?
蔚蓝汽车什么时候倒闭?
很期待!
很期待!
巨嬰慣例,行都還沒行好,就想跑步了。事事都未準備好,只能亂來。
反贼装小粉红加速也就图一乐,真加速还得看这些骗经费的造车造芯的
已转移水区,水区内容不会在首页出现。若您认为本次转移有误,请在本帖操作栏中选择「投诉 - 请求移出水区」;发帖投诉或直接回复管理员不会得到处理。
【理由】重复:重复性话题,或多次出现过的类似内容。请善用搜索,或适度拓展
【理由】重复:重复性话题,或多次出现过的类似内容。请善用搜索,或适度拓展
在支那做什么奢侈品, 奢侈品只有赵家人的公司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