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隐藏

9
分享 2019-11-02

22 个评论

时代革命 已停用 ?
已隐藏
好文,根据此文这里简化总结一下她的核心政策。

财政上,向顶级富人/公司收财富税分配给中产和基层。
经济上,拆分大企业托拉斯。
政治上,减少大公司对政府的游说行为,强化学者和智囊制定政策的作用。

——
补充:看到有楼下有比较yang的ubi和warren的富人开刀两者的可行性,再多说一句。我认为这条可以讲只是技术性问题,具体怎么税收劫富怎么分配济贫都可以调整。而且劫富济贫在北欧加拿大等福利国家早有先例,这类左派思想在美国已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但比起来,后两条的推行难度更大,毕竟人数众多的中产和基层对这两点不见得能有什么切身感受会举手赞成。但我仍然觉得后两条非常有眼力。
回复@葱侠,是的应该让policy making回归专业。但落实去做的话得看她上台后的执行力。按照由难到易依次排序大概是,立法案、制定内部行政code、形成内部行政惯例、偶尔几次做做样子。
这些一定要在中共倒台后做,现在不合时宜
师从FDR,但最重要的就是FDR的基本行政理念--试试这个方案,不行就换一个。
hiyoall 已停用 ?
我今天倒是看了些andrew yang的东西,我看到他抨击warren的政策都是过时了的。是在用欧洲试过的但是不成功的方法想拿来美国试验,例如对富人收更高的税。还有他说拆分也是老办法针对新问题。

他提议的UBI貌似真的效果可以的。然后说与其拆分还不如让我们直接从这些网站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广告当中获益(具体他也没讲)。

这位亚裔老兄我看了一下这个刚出来2天的int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yIQZnW_PQ&t=2177s

我很被impress到,他讲话让人很舒服,而且他很有charisma的(反正我有被吸引到)。感觉他后劲很猛(如果他自己没吹的话)。上个quarter他说筹到了1000w美金,比之前加起来筹到的2倍还多。

然后他也提到他很能融合俩派。因为据他说10%的trump supporter说了会转而支持他。

我也看了new yorker的一篇关于他的文章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al-comment/andrew-yang-and-the-political-narratives-of-asian-americans。后面有提到关于他采取了obama的做法刻意淡化身份政治以获得工人阶级白人支持,new york times也有一篇关于他的身份政治的问题。

感觉他是个极度务实的人,虽然UBI给人感觉很高调,听起来很不靠谱。但是其实UBI是被实体在欧洲证明有效了的。但他interview也说其实他不是美国第一个提的人。martin luther king当时也有过类似的概念,除了大家所普遍知道的“i have a dream”以外。。。
游说制度不但使政客成为大企业利益代言人,而且还给中共黄金蓝开了后门,危害国家利益
曼昆分析的结论是Warren的税收政策可行性很差,将很难有效果;Andrew Yang的VAT+UBI更有效可行:https://www.nytimes.com/2019/09/27/business/yang-warren-taxes-mankiw.html

从常识上来讲不难理解。以Warren,Sanders为代表的各种传统性的针对性收税、针对性扶贫的方案,规则复杂且实行的过程中需要“特事特办”——需要政府人员一个一个决定谁该被收多少税、谁该拿多少福利,不但存在各种可以钻的漏洞,还附带有极高的行政成本、需要依赖臃肿的行政权力,必然滋生腐败,最终的结果恐怕是富人的税收不上来,还出现很多和中共国一样骗低保、骗廉租房的事情。

这哪里是什么重塑资本主义,这就是在搞中国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之所以可恨,不是因为它们平等,而是它们假平等之名垄断国家资源、扩大行政权力,最终结果是人民因为资源被政府控制而被奴役,既失去了自由又得不到平等。

而杨安泽的VAT+UBI,则是将同一个最简单基本的规则,平等施加到所有人头上,几乎没有行政成本、不依赖臃肿的行政权力,不需要政府对任何人进行调查、评估,没有任何人能决定其他人失去多少、得到多少——有的只是每个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交同等比例的税、每个人每个月拿相同额度的福利。这种精炼优雅的方式,既降低了贫富差距,又保持了社会的自由,这才叫21世纪新资本主义。
现阶段这些候选人都没有提到国际政策,不清楚他们怎么想。
中共对美国是有威胁,但如果从美国角度说,打击到其不能威胁美国即可,我不认为美国有动机主动有力地帮中国人民驱逐共匪。
沃伦,太过于理想化,感觉上跟上世纪搞共产主义的左人类似,想法很好,但注定不会成功。

我倒是希望杨能赢得大选,其实人工智能化后的未来,机器完全替代人进行简单劳作后,杨的方案不失为有远见性的。不妨试试看效果如何?如果正经踏入人工智能时代,每个人都有机器奴隶,社会状态会极其相似于罗马帝国或者希腊时代,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急需要提前实验积累经验,而沃伦一群人高课税打压大公司客观上影响历史进程,延缓进入了走向希腊的过程。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一点微小的黑屁,现在川普怎么看都是赢,我希望杨上来也没用。
主要是你拆分了大公司,共匪收购不就轻而易举了
针对于沃伦拆分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张,我来谈谈我的浅见。

我认为拆分大型科技企业,短期内有可能利于政府监管,促进竞争,但长期以后,有可能出现过度竞争和削弱企业竞争力的情况,经济中规模效应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研发,从而最终伤害到美国的利益。我先来谈谈美国电信业AT&T拆分案。1980年ATT公司的资产总额超过1250亿美元,当时美国82%的电话业务和90%的长途业务由ATT经营。1984年美国司法部依据《反托拉斯法》拆分了ATT,分拆出新的ATT公司和七个贝尔电话公司。再加上其他的电信公司,当时美国有大约十几二十家电信公司。然而由于通信业的天然垄断性,中小规模的电信公司无法承担高额的通信设施的研发和建设费用。在经历多年以后,中小公司不断合并,美国电信也重新走向寡头垄断,目前剩下4家主要的电信公司,分别是ATT,Verizon,T-mobile USA 和 sprint。 市场上还有一些小型电信公司,但他们主要是通过租赁四大电信公司的网络来参与运营。前两年,ATT尝试收购T-mobile, 但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没有批准,而且近来sprint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可见美国电信业仍然存在进一步合并的压力。因此,大型科技企业是否需要拆分应具体析,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今天,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大多数都参与全球竞争,如果盲目拆分,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他们将如何与高度垄断,政府大量补贴的中共企业竞争?事实上,在1984年以后,美国并没有一例新的垄断企业拆分案。

另一方面,大型科技企业的拆分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实践问题。例如,拆分的方式,是按照业务区域来拆分,是按照业务模型来拆分,还是按照产品种类拆分,抑或其他方式的拆分? 拆分的数量多少合宜? 拆分数量多少能保证消除了垄断,又不至于过度竞争?有些问题在前度调研分析往往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在拆分以后后验才能得出结论。而这个时候,如果拆分决定错误,what is done is done。同时,科技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拆分的实践需要大量高水平科技专家参与。在微软反垄断案中,一个有名的争论,“IE是否属于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可见,当时大量的法庭参与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资质。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今天仍然存在。而且,科技企业拆分的过程本身就将投入大量的政府资源,这也是一个问题。

另外简单谈下桑德斯和杨。桑德斯比几年前参选有了更多的支持,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意识到他提出的问题。杨的VAT+UBI我感觉目前有些超前。至于他所担心的人工智能问题,这显然是正确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威胁还不会在短期内到来。至少不会在下一个美国总统任期内到来。
如果大家关注Warren的话,会发现她在这两天发布了一份9000字的关于healthcare(她的三大议题之一)的报告。里面详细的描述了healthcare目前的问题,以及她要采取的措施,其中不乏大量数据支撑,非常值得一读。我们先不说她的方案可不可行,但至少对目前美国healthcare面临的困境会有一个非常好的了解。纵观所有候选人,Warren的真诚跟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

美国的healthcare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寡头垄断的问题,Warren提出的所有的政选口号都跟反垄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她的方案真的看得让人捏一把汗,恐怕Medicare for All最终可能只是变成征收富人税的一个理论借口了。她自己报告里也说到打击了这些医疗界和保险界的寡头之后,10年内美国healthcare的缺口有$52 trillion,但是她对这笔钱的解决方案竟然是靠征收富人税...这恐怕把这些富人的血都吸干也不够补上这项缺口吧,更别说她的三大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都是靠征收富人税。

由此看来,Warren真正在乎的是碳排放么?是Big Tech么?是医疗巨头么?恐怕她的核心理念是劫富济贫。对大公司的限制也只是通过打击大公司来接济小公司。但现在的美国,光劫富是远远不够济贫的,还是需要有更实质上的改革才行吧。目前的民主党人又有谁有更好的办法?所以现在选民们真的很矛盾,是接着让共和党执政继续培养市场,但同时也更加纵容巨头,大部分利润还是跑到了巨头的腰包;还是换上民主党打击一波巨头,吃一点点巨头挤出来的血,但是却丧失对整体市场的推动呢?

如果这个时候谁能放下两党的党争和成见,综合制定政策,谁就能拿下明年大选了吧...
"The trouble with Socialism is that eventually you run out of other people's money."
谢谢举例。
自由放任的话,资本有天然的聚集、垄断效应。站远一点看,30年代的拆分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石油托拉斯,80年代拆分了三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电信托拉斯,今次有点要拆分新时代的互联网托拉斯的味道。
拆分当然有削弱全球竞争力这个坏处,但不拆我看到有对美国国内更严重的坏处。这也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悖论,究竟是美国国内人民生活优先,还是某几个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先,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
先说说我认为的坏处,一是价格垄断骑劫普通人,孟山都华尔街这些大家都明白。
二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就是一些互联网企业科技巨头已经出现「往其它产业融合的趋势以脱离监管」。例如今年国会沸沸扬扬的fb与Cambridge Analytica勾兑事件。fb因其海量的用户数据,已经从它定位的个人社交媒体,染指到事实上的传媒新闻业了,而能比传统媒体更高效地影响大选了。例如google的广告/内容推送机制也完全有能力做这件事情。以后applepay会不会强大到涉足金融呢?amazon会不会强大到涉足物流呢?可能是无限的。
如果不拆,除非放任不管,否则只会导致更庞大的监管平台,那就走向大政府了。那还是拆了,分类监管好。
当然,这只是一个思潮一个方向,不见得会步子走得很急很快。按warren要找专业人士学者做政策的思路,这是个耗时长久的工程。
hiyoall 已停用 ? 回复 品姜
多谢你给我科普了电信公司的例子。

对于和中共企业竞争或者对华策略怎么样说实话我其实不太care。因为要搬到美国我肯定会优先考虑国内政策是否可以帮助到民生。是否有把美国往我所期望的方向推动。

至于中共企业尤其电信行业这类,我想无论如何美国政府和主流民意也不会让国内企业真的进到美国市场做大的。欧洲也是一个意思。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国内企业在高科技玩的多high也不可能被欧美主流接受的,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中国的企业被中共控制的太多了,谁也不敢冒着信息安全这样的风险让国内高科技企业真的进入欧美。参见华为的例子。包括大疆的无人机美国现在在决定军事方面要完全弃用了。

sanders或者yang或者warren我都不介意说实话。但我目前看了yang之后我比较倾向于他的vat+ubi,尤其是你给我科普了拆分之后。我觉得vat听起来更加实际。

人工智能已经到来了。你别把人工智能想的太复杂。尤其在制造业里面的机器人,什么机械臂之类的我觉得都能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听起来太fancy了,说的简单点就是机器人。这些早就已经进入ohio, michigan这些mid-west州的制造业了。你也可以看看美国工厂这部片子,到最后已经开始用机械臂代替人工了。那一幕我觉得很体现美国未来的要面临的制造业趋势。因为美国本土的人工贵,就算按trump的想法把企业弄回美国本土了,我觉得很可能大家都倾向于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了。美国的工业电又不贵,机器人24小时可以全年无休还不用交那些社保,多划算啊。包括我朋友的爸爸ohio好几年前的时候就跟我说他们工厂流水线已经完全替换成了日本来的机器人。。。这些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了。

所以我觉得这样看我们真的很需要andrew yang的政策。只是现在大家的关注点都在warren身上,不知道下一次辩论andrew yang会不会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度。但按照andrew yang从一开始被媒体blackout到现在上季度筹款1000w美金,我觉得他起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我也已经打算从他那里购买yang gang的tshirt什么周边产品支持他了哈哈。

关键他年轻。sanders和warren给我的感觉就是住一个社区里的老年人。我见面了也只会say hi,但是懒得和他们交谈。尤其sanders说实话让我想到我公公。像yang这种他说话举止interview里的那种demeanor真的是我喜欢的风格哈哈哈。
hiyoall 已停用 ? 回复 pc6650
nyt这篇文章可惜我看不了了,这个月nyt的免费文章额度已经用完。目前正在考虑付费订阅。。。

你后面说的这些观点可实施性是nyt这篇文章的观点吗?我想说你的论点还是很说服我的。。。我觉得我之前没怎么关注yang,但是看了他一些东西之后有迅速建立起对他的好感确实是。我正在动员认识的registered dem去投他做candidate,但好像效果不怎么大。大家普遍觉得投除了biden和warren之外的人意义不大。因为yang目前来看民调还是很落后。
我同意她拆分大公司的想法,不过不知道Google,FB,Amazon这些资产在开曼群岛公司拆分的联邦法律依据在什么地方。像Google完全可以在美国市场拆成几个公司,然后再ROW还是以Google运行,这样美国也管不着。还有这种拆分会不会影响在高科技研发领域与中共的BBAT,Huawei的竞争。

Warren的Healthcare Plan太难了,相比之下expand现在的TrumpCare(ObamaCare)还是一个更加实际的方案。
nyt那篇文章是曼昆写的,曼昆也在一次授课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视频在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cL8kM0fXQc
关于Warren那种富人税的可实施性方面,在nyt的文章中曼昆讲得比较多,比较具体地讲到了资产评估的复杂性,以及规避富人税的各种手段。在视频中曼昆也肯定表述了两种政策在行政成本上的差异。至于上升到中苏社会主义层面的部分是我个人补充发挥的。
曼昆虽然认为杨的二次分配政策更好,但曼昆本人并不太支持二次分配:https://scholar.harvard.edu/files/mankiw/files/defending_the_one_percent_1.pdf
我仅仅是就Warren和Yang的两种不同的二次分配政策哪个更有效、哪个真能“重塑资本主义”这一点而评论,但是该不该“重塑资本主义”是另一个问题。
我感到近些年的美国社会的确越来越有撕裂的趋势,我也认同AI自动化产业升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不久的将来,影响还会加速增大。我的确希望一种有效的方式能使美国在保持传统价值与竞争力的情况下缓解一点贫富差距使美国社会更加团结以应对某些国际恶棍,所以的确被VAT+UBI这种二次分配方式吸引了。
但是就现在看来,杨安泽的外交政策过于幼稚,居然说美国不该把中国当对手。
一码是一码,我现在也没有确定该不该推荐别人给杨投票。
而说到Biden,他儿子前不久都还在中国任职,不得不说,民主党建制派里的这批人,更让人不放心啊。
"然后说与其拆分还不如让我们直接从这些网站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广告当中获益(具体他也没讲)。" 这个貌似是说,对公司的收集/利用/转让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收税。
hiyoall 已停用 ? 回复 呜啦啦
是的
hiyoall 已停用 ? 回复 pc6650
多谢提供资料。视频会去看的,那个scholarly article就算了啊,我一看到scholar就不太想打开了,感觉亚历山大。

为什么一想到社会主义一定要奔向中国苏联去?我每次在国外想到社会主义都是往北欧去想。。。从来不会想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也不是那么社会主义而且体制也真的差很多吧。。。

这个重不重塑的我也不是太在乎。我反正一看到美国提资本主义就烦。已经够资本了,能不能就考虑一下中产和底层?就像你说的,我觉得美国真的在社会福利和贫富差距这点得加强,基本上在发达国家当中,美国就现有的这些,做的就是他们当中底层的程度。提到传统价值我也烦,就是这个国家国度强调自由而忽略了“公平”的传统价值才造成资本肆无忌惮,枪支泛滥和社会撕裂吗?事实就是,这种依托在传统价值之上的美国梦已经越来越难真正实现了。

yang的外交政策我没有看过。我关注大选主要就是马上会移到美国。所以我更关注他们的国内政策,是不是在往我所期望的方向推动美国。这个yang既然已经觉悟到深红区的工人阶级的种族歧视者的选票他是可以争取的,应该悟性那么高的他不久就该意识到他的对华政策也要开始强硬起来吧。。。

建制派真的没话讲。。。当年hillary华尔街内部的演讲曝光也是的,说什么她会坚持站在华尔街背后blablabla。。。我觉得美国的这俩派都得改。因为美国的这些政治理念相对欧洲我真的觉得落后好多啊。那个共和党现在都还在纠结什么堕胎问题, excuse me?能不能把那些迂腐的宗教价值剔除一下?这个宗教要干涉到什么时候去啊。。。trump说要给大企业减税到9016年都有人买账, excuse me?大资本还不够猖狂吗?嫌大企业税交的还不够少?我都觉得莫名其妙。。。连warren都不那么在乎环保。。。而且这些政治家个个身价都那么高了让人厌烦。yang保守估计好几亿美金,那他本来就是企业家我觉得当然okay啊,但据说他都是这些候选人当中垫底的了。。。我觉得美国的政治家真的太脱离群众了。。。我比较欣赏默克尔这样的政治家,下班了还自己一个人去超市默默买菜
不談warren的具體措施,但其提出的改革方向是有一定道理的。

目前出現的利率倒掛問題,實際就是分配向1%過分集中造成的。 沒有了足夠的消費者,資本家製造出來的產品也是無法兌現成利潤。

至於壟斷企業該不該拆分,看看矽谷在谷歌和臉書之後,再無明星高科技企業出現就知道了。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