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人,文革之後無信仰,改革之後無道德

1.崖山之后无中国:

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崖山海战是宋朝与蒙元的最后一次正面交锋,是南宋的汉族政权对蒙古军队的最后一次有组织抵抗。这场战争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告终,宋朝就此灭亡。同样标志着作为非汉族政权第一次在地域上全面征服以往数千年的汉族中原政权并造成传统华夏政权在文明政治上的断层,因此在日韩史学界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认为自崖山之役后古典的华夏文明被外族人彻底摧毁,文化层面上的正统中国已不复存在。

2.明亡之后无华夏:

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

明朝时期,虽然渐渐光复,但是汉文化已经沾染了胡人的暴戾和专制,丧失华夏文明中开明和自由的气息,但是明时期不断唤醒的华夏意识,使得明末觉醒了华夏意识,学术风范大盛,内阁组党之风流行。然而此时不幸发生了,在天灾与人祸之下,中原爆发了严重的内战,当汉民族伤痕累累的时候,满蒙组成联军进入了中华腹地。完成了对中原的奴役和支配,残酷扼杀了华夏文明复苏的一次大好机会。

鲁迅曾经这样评价: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时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比较地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州人以异族入侵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

明亡之后无华夏,可能更多地来自外邦如日本、韩国(朝鲜)对于汉文化的继承所造成的一种文化争论,华夏文明的传承至此存疑。

日本、韩国(朝鲜)在历史上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甚至把中国说成是他们的文化母国;朝鲜、日本文明都是受中国文化的哺育,尤其是深受中国“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唐宋时期自不必说,下面以明代阳明心学为例。

王学对近代日本产生巨大影响,高濑武次郎在《日本之阳明学》中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藤树之孝,蕃山之经论,执离之熏化,中乔之献身事业,乃至维新诸豪杰之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王学所赐予。”

韩国岭南大学教授崔在穆说“起源于中国的王阳明思想,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产生了一新概念——‘阳明学’。”而“一生伏首拜阳明”这一著名诗句即为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人生信条。

3.满清之后无汉族:

满清统治中国以后,日本人对满清中国才开始真正鄙夷不屑起来,将其当成蛮夷来看待,即便在满清武力最鼎盛的时候也是如此。甚至一些人认为这时候日本才有资格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中国。“比如1669年山鹿素行的《中朝事实》、1672年林鹅峯的《华夷变态》都已经开始强调,应当把‘本朝’当作‘中国’,这是‘天地自然之势,神神相生,圣皇连绵’”,“使日本形成……真正中华文化对蛮夷清国的观念。”“著名的近松门左卫门所编,1715年演出的《国姓爷合战》,则以郑成功为基础想象一个出身日本的唐(明)忠臣,驱除鞑靼恢复国家的故事,更显示了日本对清国的敌意。”

《华夷变态》一书的书名,可能最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对中国看法的转变,那是在延宝二年(1674),明清易代不久,林罗山之子林恕为《华夷变态》作序文时说,‘崇祯登天,弘光陷虏,唐、鲁才保南隅,而鞑虏横行中原,是华变于夷之态也’,这时的日本,就已经开始把中国视为鞑虏。……但是事实上,在17世纪以后的日本,情况却有很大的变化,他们提出,什么是‘中华’或‘中国’?他们认为礼俗最文明、秩序最安定、历史最绵延、风土最秀丽、人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中国’或‘中华’,这‘中国’或‘中华’并不是地理名词,却仿佛是一个文化象征,它不一定就是那个大清帝国。贺茂真渊(1697~1769)在《国意考》中就说,‘他邦(中国)虽有博识之士,观其作为,不及天地之智也,其道可行于世者,几近于无……盖彼邦之学,因其始于人智而多邪理,其意旨亦易得也。而吾皇国之古道,自天地伊始,平坦宽阔,为其不可道破,后人亦难知之矣。吾邦古道,虽言绝迹,室则与天地共存,永无止境也’。因此,当他们越来越不认同清帝国的文化时,他们就不再把现实的‘大清帝国’看成是‘中华’,而把自己说成是‘中国’了,现在的研究者已经多次指出,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者,常常有这样的议论。”

在日本人看来,中华文化其实已经和满清统治之现实中国是两码事情了。

疑问渐渐地形成了这样的后果:在一些日本文人学者心目中,原本的一个中国变成了两个,一个是存在于他们记忆和想象中的、以汉唐中华为基础的“历史和文化的中国”,一个是在他们面前客观存在、大清帝国所呈现的“现实和政治的中国”。在那个时代,他们虽然还对“历史和文化的中国”怀有敬意,然而却已经开始蔑视这个“现实和政治的中国”。

4.文革之后无信仰:

国人为什么缺乏信仰?这话如果放在一百多年以前,显然是错误的。至少在那个时代,作为大清皇帝的子民,第一可以信仰孔子,如果不行的话,还有佛祖、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再不行,还可以崇拜满清的皇帝,所谓天地君亲师,作为延续下来的香火尚未消散的天的儿子,其实也是国民信仰的一部分。

进入民国,孙中山先生一帮人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并因此陆续放开了妇女的裹脚,男人剪了辫子,断了公众对皇权的一点幻想。但是此时的国民,在思想深处仍然保留较多原来信仰的遗存。似乎可以这么说:后来思想界的种种反复,都与此有关。

五四运动以后,西风逐渐压倒东风,对科学和民主的追求成为思想界的主流。但是,由于决定社会走向的社会基础没有改变,因而宪政无法具体实施。所以在民国后的很长时期里,实际统治中国的乃是一群政客和军阀,科学、民主成为一种憧憬而非实在的建筑物。很不幸地,在此后数十年间,在思想发生催化和转变的几十年过程中先是爆发了内战,然后是抗战,再然后是内战。

新中国建立以后,思想被高度统一。但是激进的措施毕竟无助于经济的建设,革命的非常时期所造就的非常手段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先是“反右”,然后是自然灾害,再后来是“文革”,一直到后来的拨乱反正。

这其中,“文革”时期,在极端口号的鼓动下,社会忽左忽右,打、砸、抢手段统统派上用场,无所不用其极,社会发展基本停滞。这个时候,国人经历了“破四旧、立四新”、“批林、批孔”以及“上山下乡”等运动,原有的伦理观念一下子荡然无存。好的、坏的,统统到爪哇国去了。

“文革”打乱了公众的思维,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生态。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文革”结束以后,由于当时思想界仍处于“文革”的后期影响之中,中国知识界难以对“文革”时期的种种错误进行反思和纠正,以至于我们民族丧失了最宝贵的反省机会。

当今中国,公众为什么缺乏信仰?这其实与信仰本身能否取得公众的信任有关。不能取信于民,说得天花乱坠,老百姓打死也不相信。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种种思潮,但是多数是短命的。民主和科学固然是美好的,但是中国实行宪政的道路一直遥遥无期。民主和科学并没有从心底里把老百姓呼唤起来,由于民族的惰性和小农意识的作怪,绝大多数国人不是刀压到脖子上,是不会主动起来追求民主和宪政的。换句话说,老百姓本身没有从宪政身上得到好处,这个科学和民主的东西没有办法取信于民,那么关于民主和科学的信仰从何而来?!

当今中国,公众为什么缺乏信仰?个人感觉,具体地说,与两个问题有关。

其一,近百年来,国人经历的东西太多了,被打倒的东西太多了。先是满清皇帝,然后是儒教和文言文,再后来是繁体字,接着是孔子个人,再接着就是所有的传统文化了。这其中当然也有不同的的,比如对秦始皇这个暴君的平反和崇拜,对法家的颂扬;再比如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整个社会的拜金热潮。——综观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何其不幸,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到空中再到地上的过程。整个民族都懵了,思想界都懵了,又何况普通民众?

其二,是打倒的太多,洗脚水和孩子都泼出去了,而本该树立起来的没有被树立起来。俗话说:不破不立。但是,由于该破的破了,不该破的也破了;能破的破了,不能破的也破了,最终必然导致标准的丧失。原本应该树立起来的科学、民主和自由观念,五四以后,由于抗战和内战的原因,所以没有能够实现。新中国建国以后,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冒进主义、“文革”和“反右”的摧毁手段,使得当代社会已经难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同时又能够被公众所认可的社会伦理体系了。

5、改革之后无道德:

在社会伦理体系和政治文化思想还未得到恢复时,新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无疑过于加快融合步伐,以至于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严重破坏,西方道德体系则见缝插针,被引入中国,直至如今这摸样。虽然传统道德也得到一定恢复,但是现在一再强调的道德理念已经非是原来面目了。
10
分享 2024-07-27

31 个评论

共匪之后无文明: 全体野蛮血腥畜生化,冷血嗜杀残忍暴虐动辄打骂杀戮互害相残,野兽性相越来越明显。
皇军当年的苦心有谁懂?为了保护人类不受你支这个恶种的侵害,背上了这么大的冤屈。
文革除了革掉信仰外,道德也一同革掉了,那用等到改革之後。
禮、義、廉、恥,四維全無才是牆国的實況
宋朝的农民叛乱并不少,而且是标准的社会主义体制,暴利行业全部国营,没钱了就用通货膨胀收割底层
>>文革除了革掉信仰外,道德也一同革掉了,那用等到改革之後。禮、義、廉、恥,四維全無才是牆国的實況


老生常談了,禮指的不是禮貌而是禮制。君主要像君主,要割韭菜,臣子要像臣子,要當走狗,那叫禮制。官大一級壓死人,那叫禮制
中國華夏歷史三千年從沒斷過,從來都是割與被割、官大一級壓死人、父親虐待兒子天經地義的
>>老生常談了,禮指的不是禮貌而是禮制。君主要像君主,要割韭菜,臣子要像臣子,要當走狗,那叫禮制。官大一...
禮制是後來儒家為統治者奴化平民所倡導的,真正的禮應是君臣各盡本分,君有作君的規範。當然,只要看看歷史就知這最終全屬空談,在大一統,君主權力無限制的情況下,最終這如你所說的一樣。權力使人腐化。
但這在戰國那種環境下,孟子還可以說出:“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還可以做做樣子,到了中共上台後,這種說辭便成了妄議中央。
又吹大宋朝了是吧,大宋朝经济科技得当发展,府库充实?这真是把母猪当貂蝉了
總結得不錯
宋明如果真的相对蒙古和后金是优势文明,又怎会在民族人口有至少20倍优势的情况下被征服?改革之后无道德的原因就是文革时人的道德湮灭了
我求你們醒醒吧醒醒吧醒醒吧,

別再當復讀機了好不好?!

從來就沒什麽中國!


宋朝也不是什麽中華!



中華是


清末的


梁啓超


提出來的!




記住了嗎?!


所以


宋朝算他媽的哪門子中華?!宋朝用清朝概念叫自己?!


我知道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很荒謬


但是你們整天在這上演什麽用後朝的劍指向前前前朝朝的官帽的戲碼……


太陽都笑得從西邊蹦起來了


還有你們似乎已經忘記了


也罷,畢竟幾百年了

再提醒你們一下吧


漢人這個詞


蒙古人


征服中原之後


爲了區分自己和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韭菜們


給出的概念


你們這群兩腳羊,


用著蒙古爹賜給你們的名號反蒙古?


口口聲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口口聲聲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你們霸占著疆藏、内蒙、東三省,

占得很爽嘛


甚至還想吞了蒙古國全境以及西伯利亞遠東部分地區??



既要又要的精神是吧?


看來這片土地確實不只有共產黨有問題……
我管你共匪還是漢文化,管你漢朝唐朝宋朝明朝,管你民國還是共和國,你這片土地給我留下無數陰影,從共匪到民間的人性到你們心愛的傳統文化都給我留下傷害,我這輩子絕不會原諒這片土地的
改革之後無道德

前几句且不论,说出这句话的是什么成色那挺可想而知的。

可能你们所谓的“道德”就是给共产党当牛做马,哦不,我是说“学雷锋做好事”吧。
道德对于集权是可怕的,集权的体系最好不能有太多道德,这不利于去操控,这在这几十年尤为突出,打杀地主乡绅,举报父母子女,看看三国演义里很多有情有义的人,我下个定论越是集权道德水平就越差
>>禮制是後來儒家為統治者奴化平民所倡導的,真正的禮應是君臣各盡本分,君有作君的規範。當然,只要看看歷史...

你只是換了一個說法說這個奴化理論而已
所謂的君臣各盡本分就是個奴化理論。臣的本分是什麼?聽君主的話,當君主的走狗
不,不該是盡臣的本分!臣在是臣之前,更是一個國民,在是國民之前,更是一個人。首先先要做人,然後再要做民,而臣只不過是一個職業而已
君臣之間關係再怎麼好,這個構圖裡有屁民嗎?沒有。臣不需要為民負責,臣只需要服務自己的上級就行了
整篇文章满满都支味😅

通篇都是抱怨外国侵略者为什么这么可恶,可恨,如果不是你们,我们大中国早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灯塔了是吧

5000年了,这片土地有过民主的一刻吗?用孙红雷的话说,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啊?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猛晃秃头)  
🫳
😅 
洼地就是洼地,命运是注定的,5000年了,折腾来折腾去改朝换代多少次了,也没民主,还赖外族入侵,

美国建国几百年,怎么就民主了?

说白了就是人种不行

在我看来外部因素根本不重要,中国人自己闭门造车研修这个主义那个主义还不如像日韩那样直接让美国人来殖民我们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恰恰是灭掉宋的元朝,lz你多读点书吧
又來

宋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技的領先者?
都是被蒙古人搞爛了?
重文抑武?
其他時期的國家重武的然後呢?

黃金家族根本沒將宋國看在眼裡
天生背信棄義就是宋國人的標籤

btw
能不要再朝不朝的好嗎?
宋國就宋國
唐帝國就唐帝國
甚麼朝不朝的
那是個獨立的國家
不是你的朝

媽的孫文梁啟超都過去多久了
這套皇漢中華
拿來誆騙清末農民的東西還改不掉

你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喔???!!!!!!
他这句话的下文说得好像是西方道德(这什么词?)把传统道德(这又是什么词?)给破坏了一样…
>>我求你們醒醒吧醒醒吧醒醒吧,中華是記住了嗎?!所以我知道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很荒謬但是你們整天在這上...


汉支天生就天赋异禀能把天文地理历史乃至生物学都能脑补成自己就是天选之人万物无法相比的模样,连周作人都摇头叹息着这种不要脸的天赋而写了阿Q正传与之讽刺着汉支既狂妄又自卑的蠢样。这种天上地下为我獨尊的心态也只有同样支到爆的韩国棒子所能擬比了。
剛剛寫的不夠辛辣,重發

### 1. 崖山之后无中国

反驳:
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了国家军事力量的严重不足。在面对蒙古入侵时,宋朝无力抵抗,最终导致了崖山海战的惨败。宋朝的灭亡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失败,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崩溃。宋朝官员贪污腐败,治理无能,使得社会风气日益恶化。这些问题使得宋朝在面对蒙古的侵略时,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崖山之后,中华文明陷入了长期的低谷,汉族文化的自信和精神活力大大削弱。面对外族的入侵和统治,汉人表现出极度的顺从和无能,缺乏有效的反抗和文化复兴的能力。

### 2. 明亡之后无华夏

反驳:
明朝虽然恢复了汉族政权,但其后期的腐败和专制导致了社会的严重倒退。官僚体系腐败,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面对满清入侵,明朝统治者无能为力,甚至在满清入侵时毫无抵抗之力。明朝的灭亡不仅是政治上的失败,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崩溃。汉人在明末表现出的内斗和分裂,使得中华文明再次面临毁灭性的打击。明朝末年的党争和内乱,暴露出汉人缺乏团结和有效治理能力,使得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陷入了深深的危机。

### 3. 满清之后无汉族

反驳:
满清统治期间,汉族文化遭受了极大的压制,传统文化被打击,汉人的自尊和文化认同感大幅削弱。清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贬低和对满洲文化的推崇,使得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陷入了深深的文化危机。日本学者对清朝的蔑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满清统治下中国的轻视和不屑。满清的专制和腐败,使得中国在国际上丧失了话语权和尊严。汉人在清朝统治下,表现出极度的顺从和无能,缺乏有效的反抗和文化复兴的能力。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贬低和精神上的萎靡,使得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 4. 文革之后无信仰

反驳: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传统信仰和文化体系被彻底摧毁。极端的政治运动使得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一片混乱。文革的极端破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信仰体系,还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道德和精神的真空。文革结束后,中国未能及时反思和重建信仰体系,导致社会信仰严重缺失。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信仰危机,不仅仅是文革的后遗症,更是社会整体道德滑坡和信仰体系崩溃的结果。人们在面对信仰问题时,表现出极度的迷茫和无所适从,这是长期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直接表现。

### 5. 改革之后无道德

反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道德却急剧滑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使得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传统道德观念被弱化,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人们对道德和诚信的重视程度急剧下降,整个社会充斥着贪污腐败、道德败坏的现象。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不仅是外部文化冲击的结果,更是自身在转型过程中未能有效建立起新的社会伦理体系的表现。这种道德上的堕落,使得社会风气恶化,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整个社会陷入了信任危机和道德崩溃的状态。

### 6. 中共之下无希望

反驳:
中国共产党自建国以来,通过极权统治和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使得社会整体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党内的腐败问题屡禁不绝,政治斗争激烈,导致国家治理效率低下。中共的专制统治使得中国社会缺乏民主和法治,人民无法享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面对外部世界,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因为中共的独裁统治和人权问题而备受质疑。中共统治下的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社会道德和文化却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中共通过对教育和媒体的控制,灌输单一的价值观,使得社会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人民的思想日益狭隘和固化。长期的独裁统治和对异见的压制,使得中国社会缺乏反思和进步的动力,整体文明水平停滞不前。在中共的统治下,中国不仅在国际上孤立无援,国内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信任危机。这种局面,使得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阻碍。
>>你只是換了一個說法說這個奴化理論而已所謂的君臣各盡本分就是個奴化理論。臣的本分是什麼?聽君主的話,當...
我對儒家是完全不感冒,我說的是禮是儒家獨霸前的禮,那禮是對各種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表達,君臣關係本應像上司與下屬,各有職務,各自是獨立的人。
但儒家是將之完全奴化,儒家推廣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種將臣完全致於君的按制之下,臣是君的附屬物,在這方面共慘黨倒是完全繼承下來。
>>整篇文章满满都支味😅通篇都是抱怨外国侵略者为什么这么可恶,可恨,如果不是你们,我们大中国早就超越美...


我也不跟它們這群漢支廢話,我甚至都懶得多看它這篇文章半眼。我直接用英語的地位還有中國人用腳投票懟它們:只要英語還是世界通用語,只要你們這群講中文的韭菜還在排隊走綫移民歐美,就別在我面前吹你們那啥狗屁種花文化😁
漢人整天罵蒙古人是黃禍,笑死,人家蒙古國可沒有像它漢支那樣瘋狂打壓外資趕走歐美公司,也沒有像某個漢人占比全國總人口的90%的天朝大國那樣力挺哈馬斯塔利班耶,蒙古人有組團去日本搶鹽強奶粉搶馬桶圈嗎?蒙古人有組團到港澳掃貨導致港澳本地小嬰兒不夠奶粉嗎?蒙古人有隨便在世界各地大街上噓噓便便嗎?蒙古國有給哈馬斯塔利班俄羅斯伊朗洗地嗎?沒聽過蒙古國人整天喊辱蒙,倒是蒙古國下面那個地圖長得跟個野鷄似的、漢人占比總人口90%的兩腳羊國整天高潮大喊辱華😅
不同意改开之后无道德。改开是共匪执政后,唯一的一次,各方面开始走向正常。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夫妻互相举报,儿女告发父母比比皆是。那时候才是中国人最缺德的时候。可能有人不同意,说地沟油什么的。可是你知道,那时侯的人写一封举报信,8分钱的邮票,就把人弄得家破人亡。
>>我對儒家是完全不感冒,我說的是禮是儒家獨霸前的禮,那禮是對各種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表達,君臣關係本應...


儒家獨霸之前的禮就是之後的禮。孔丘生前說要禮,那會時候獨霸了嗎?獨霸了還用得著周遊列國?早被某國當活神供起來了吧
>>儒家獨霸之前的禮就是之後的禮。孔丘生前說要禮,那會時候獨霸了嗎?獨霸了還用得著周遊列國?早被某國當活...
漢儒及以後的儒家跟春秋戰國的儒就已經不是同一回事,孔丘說禮之前禮已存在,孔丘說的禮也跟周公旦說的不一樣。
儒家除了孟子外基本上都只是一幫主持禮儀的角色。
>>漢儒及以後的儒家跟春秋戰國的儒就已經不是同一回事,孔丘說禮之前禮已存在,孔丘說的禮也跟周公旦說的不一...


但中文裡本來的禮儀和現代人以為的禮儀根本就不一樣
英文裡的manner來自中古法語maniere,習慣、傳統、流行……符合習慣的,也就是符合manner的
中文裡的禮儀為什麼要有『儀』?請問這個『儀』你怎麼解釋?『儀式』『儀仗』的『儀』?
我說的是古代的“禮”,不是後來的禮儀。
黄汉在面对残酷的现实之后选择了逃避事实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7-30
  • 浏览: 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