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镇反运动?中共背信弃义大开杀戒
(原文:https://www.china5000.us/?p=152325)

中共在镇反运动中,对已经得到承诺既往不咎的起义投诚人员也大肆滥杀。(网络图片)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极其残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据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在1954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说,镇反运动共杀了71万2千人,判刑劳改129万人,管制120万人(实际杀死的人很可能还远不止71万,毛泽东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就说过,镇压反革命,杀了一百多万)。
在中共建政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镇反运动中被杀、关、管的人数是最多的,然而在国内学术界,对镇反运动的评价的争议却是最少的。他们无非是认为,一个靠暴力起家的革命政权,在建政之初用暴力严厉镇压形形色色的反革命活动,实为情理中事;在镇压过程中犯有扩大化的错误,也比其他运动的扩大化情有可原。我以为,这种评价是基于对镇反运动的性质的严重误解,所以是站不住脚的。
中共发动镇反运动其实是借题发挥
在中共于1950年3月18日发布的第一份镇反文件《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里明确宣布,镇反的对象是:反革命武装暴动,抢劫公粮和物资,破坏工厂、铁路、仓库,造谣及鼓动群众闹事;还有就是追捕那些隐瞒其反革命罪行、改名换姓、乔装打扮藏匿于社会的反革命罪犯,等等。从中共的角度,上述这些人自然是要严厉镇压的。但问题就在这里:作为革命政权,中共在建政初期镇压大大小小的反革命活动本是例行公事,是中共各级领导早就在做、而且一直在做的事。既然如此,哪里还用得着最高领导人特地出面发文件,专门搞成一场全国性的大运动呢?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共发动镇反运动其实是借题发挥,是假借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名义,或者说在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掩护下,实际上去镇压另外的群体,去镇压那些并没有从事过上述反革命活动的另外的群体。
黄钟先生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的文章《第一次镇反运动考察》里写到:“镇反运动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党内秘密文件发起,并由一系列党内秘密文件所指导和推动”,“而被视为反革命分子的人,往往就是根据他们无从得知、无由得见的秘密文件而被杀、关、管、放”。这就是说,很多在镇反运动中被打成反革命分子遭到镇压的人,如果他们根据中共公开文件中的反革命分子定义来对照自己,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反革命;可是他们终究还是被当作反革命镇压了,因为按照中共内部的秘密文件,他们就是反革命,镇反运动就是要镇压他们这种人。”
我们知道,早在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与朱德签署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共八条规定,又称“约法八章”。其中第五条宣布,“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属国民党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小官员,‘国大’代表,立法、监察委员,参议员,警察人员,区镇乡保甲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另外,在国共三年内战中,共军消灭了大量国军,除毙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起义和投诚”的。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绩公布,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177万人。中共宣称对起义投诚人员有一贯的政策:“爱国一家,既往不咎,一视同仁,量才录用,妥善安置。”
然而,以后的事实证明,所谓镇反,实际上就是镇压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因此得到中共承诺宽大处理的国民党政府人员,甚至包括那些得到中共承诺既往不咎、一视同仁的起义投诚人员。镇反运动是中共出尔反尔、自食其言、背信弃义的登峰造极。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改变了对镇反运动的态度
镇反运动过去60多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镇反运动的档案还很不开放。我们只知道当年搞镇反有很多绝密文件,但是不知道那些文件到底是怎么说的。不过,仅仅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仅仅根据中共当年的种种外部行为,我们也可以知道,镇反到底是针对谁。
在1950年3月,中共发出第一份镇反运动的文件后,公安部紧接着就做了一件事,在许多城市开展了敌特党团人员的登记工作,通过警告、检举等上下结合的方式,逼使原国民党特务机关人员及其国民党和三青团骨干分子主动交代身份。这就意味着,所谓镇反运动,实际上针对的就是那些早就放弃反抗,并得到新政权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
在镇反运动初期,毛泽东不大积极。毛泽东强调要考虑统一战线,不要四处出击,不可树敌太多。毛泽东说,不是不要搞镇反运动,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急躁。
显然,在这里,毛泽东不是指暴动、暗杀、破坏一类反革命,因为对这些种类的反革命必须及时镇压,不存在统战不统战的问题,也不存在应该缓一缓、不能急躁、不要树敌太多四面出击的问题。毛无非是说,对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已得到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的镇压应该缓一步,现在先不要碰。由此可见,在毛那里,在中共高层领导人那里,所谓镇反运动,要镇的就是旧政权人员;他们搞镇反的目的,就是要对那些他们先前承诺过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算旧账、开杀戒。
朝鲜战争一爆发,毛泽东对镇反运动的态度立刻就变了。1950年10月8日,中共正式决定出兵朝鲜。两天后,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了《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又称《“双十”指示》)。毛泽东对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说:“千载难逢”,“不要浪费了这个时机,镇压反革命恐怕只有这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了。”
这话看上去很奇怪:怎么叫“千载难逢”,“只有这一次”呢?如果反革命是指“武装暴乱,打游击、暗杀,投递反动信件,杀人、放火、投毒”之类,现在有,现在要镇压;以后有,当然也要镇压,怎么可能“只有这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了”呢?可见,这里说的镇压反革命,并不是指做出“杀人、放火、打游击、武装暴动”等反革命行为的人,也就是说,不是指例如中共1950年3月18日关于镇反运动的文件里说的那些反革命,而是专指那些没有做过上述行为即没有任何现行反革命行为的原国民党政府军政人员。刘少奇说得很直白:“因为抗美援朝的锣鼓响起来,响得很厉害,土改的锣鼓、镇反的锣鼓就不大听见了,就好搞了。”《“双十”指示》的精神就是反右倾。指示明确提出:“在镇压反革命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右的偏向。”
何谓“反右倾”?说来很简单。在镇反运动初期,很多地方领导吃不透中央的意图。他们以为,镇压反革命就是镇压3・18文件所说的那些造谣攻击、杀人放火、打游击、搞暴动的反革命。他们不知道,中央实际上是要他们对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得到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开刀,这就成了中央眼里的“右倾”。例如上海,包括市长陈毅在内的大小干部,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的人员登记,交代历史;一方面又说,“只要坦白,决不追究”。毛泽东对此很不满,一度再三督促,这就是所谓“反右倾”。后来,上海方面终于领会了中央意图,于是上海地区的镇反运动进入高潮。
1951年春,镇反运动进入高潮。在已经捕杀了相当一批反革命之后,各大中城市又依据最新的杀、关、管计划,在三、四月间的某一天,采取了大规模的逮捕行动,一捕就是数千人。例如重庆的3・13大逮捕,一夜之间就抓了4000多人;上海则有4・28大逮捕,于4・27午夜之后在全上海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突击搜捕行动,一举拘押了10000多人,如此等等。
试问,这一夜之间就逮捕的成千上万反革命是怎么回事?难道一下子就发现和破获了这么多杀人放火、造谣投毒等反革命活动,或者是一下子就发现和查明了这么多改名换姓隐藏下来的反革命罪犯吗?当然不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人其实都是早就放弃反抗,先前登记过,并已经获得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当局照着花名册抓人,只要一声令下,想抓多少是多少,所以才能在一夜之间就取得如此的“辉煌战果”。
在镇反运动初期,起义投诚人员大体上并未列入镇压对象,但是到了运动的中后期,大量的起义投诚人员也遭到残酷的镇压。可见是中共杀红了眼,杀上了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前朝人员一次性全解决。如果说对已经得到承诺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的镇压是极大的背信弃义,那么,对已经得到承诺既往不咎的起义投诚人员的镇压就是更大的背信弃义。
中共在镇反运动中大开杀戒
历史上也有过一些政治集团对已经投降归顺的敌人横施暴虐,例如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军降卒;楚王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为什么要坑降卒?有说是粮食不够,几十万降卒供不起;有说是降卒们其心不服,要是造起反来不得了;再有就是制造极度的恐惧,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等等。但中共的镇反运动还要恶劣的多。毕竟,坑降捽发生在战争时期;中共的镇反却是发生在赢得战争、赢得政权后的和平时期,对坑降卒的几条解释一条都用不上。坑降卒的暴行受到千年诅咒,中共的镇反更无半点可辩护的余地。
一场镇反运动,单单是杀死的国民政府党政军特人数,就远远超过了国共内战三大战役国军伤亡之总和。中共在夺权之后杀的人,要远远超过它在夺权之前杀的人。这是一个最不寻常、也最为恶劣的事实。凯撒、成吉思汗和拿破仑是为了征服而屠戮,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泽东却是为了屠戮而征服。这正是极权暴政和历史上其他暴政的一个重大区别。
毛泽东说,镇压反革命必须开杀戒,但是我们只杀小蒋介石,大蒋介石一个不杀。这说明,中共搞镇反,完全不是出于维护政权安全的考虑。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大蒋介石们是象征,有人脉有号召力。如果旧势力想造反想复辟,必然要由大蒋介石们出头,至少也要打着某个大蒋介石的名义。所以新生的革命政权要是出于安全考虑而对前政敌开杀戒,必定是杀大蒋介石,小蒋介石们倒不必杀,不必多杀。可是中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可见中共搞镇反,完全不是出于维护政权安全的考虑。
大凡一个新政权镇压前政敌,总是依据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分别给予不同轻重的惩罚。中共却反其道而行之,而一般人又习惯于沿用过去的经验去思考,这就可以造成十分强烈的欺骗效果。苏共杀死了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中共却特赦了末代皇帝溥仪。于是很多人就误以为,中共对政敌没有苏共那么残忍。至于说中共杀害了好几百万旧政权的中下层官员,由于这些人默默无名,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76年,毛死江囚,中共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先期做的一件事就是平反冤假错案,镇反运动中的很多案子也得到平反或摘帽。早在1979年1月,中共就发出一份内部文件,给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平反。然而,和其他平反冤假错案相比,为镇反运动受害者的平反进行得静悄悄,一般人几乎都不知道或没察觉。按说这是当局做的一件好事,可是它为什么进行得如此低调?
想想也不难明白,给镇反运动受害者平反,对当局而言,实在是太尴尬、太难堪了。它几乎找不到一个下台阶,找不出一种措辞自圆其说。文化革命是错误路线,是十年浩劫,所以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一风吹,是拨乱反正,名正言顺;反右是正确的但是犯了扩大化的毛病,所以要改正;土改是必要的,地主不是平反,是摘帽,等等。唯有这镇反的案子怎么说呢?当初说好的不抓不判,既往不咎,可是就是把人家抓了、判了甚至还杀了。在天下所有的罪错中,出尔反尔、自食其言、背信弃义未必是最严重的,但无疑是最不可辩解的。
历史上,也许有的政治迫害事件比镇反更残暴,但不会比镇反更背信弃义;也许有的比镇反更背信弃义,但不会比镇反更残暴。作为政治迫害事件,镇反应是背信弃义+残暴的史上之最。这就是对镇反运动的盖棺定论。
作者: 胡平

中共在镇反运动中,对已经得到承诺既往不咎的起义投诚人员也大肆滥杀。(网络图片)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极其残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据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在1954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说,镇反运动共杀了71万2千人,判刑劳改129万人,管制120万人(实际杀死的人很可能还远不止71万,毛泽东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就说过,镇压反革命,杀了一百多万)。
在中共建政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镇反运动中被杀、关、管的人数是最多的,然而在国内学术界,对镇反运动的评价的争议却是最少的。他们无非是认为,一个靠暴力起家的革命政权,在建政之初用暴力严厉镇压形形色色的反革命活动,实为情理中事;在镇压过程中犯有扩大化的错误,也比其他运动的扩大化情有可原。我以为,这种评价是基于对镇反运动的性质的严重误解,所以是站不住脚的。
中共发动镇反运动其实是借题发挥
在中共于1950年3月18日发布的第一份镇反文件《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里明确宣布,镇反的对象是:反革命武装暴动,抢劫公粮和物资,破坏工厂、铁路、仓库,造谣及鼓动群众闹事;还有就是追捕那些隐瞒其反革命罪行、改名换姓、乔装打扮藏匿于社会的反革命罪犯,等等。从中共的角度,上述这些人自然是要严厉镇压的。但问题就在这里:作为革命政权,中共在建政初期镇压大大小小的反革命活动本是例行公事,是中共各级领导早就在做、而且一直在做的事。既然如此,哪里还用得着最高领导人特地出面发文件,专门搞成一场全国性的大运动呢?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共发动镇反运动其实是借题发挥,是假借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名义,或者说在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掩护下,实际上去镇压另外的群体,去镇压那些并没有从事过上述反革命活动的另外的群体。
黄钟先生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的文章《第一次镇反运动考察》里写到:“镇反运动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党内秘密文件发起,并由一系列党内秘密文件所指导和推动”,“而被视为反革命分子的人,往往就是根据他们无从得知、无由得见的秘密文件而被杀、关、管、放”。这就是说,很多在镇反运动中被打成反革命分子遭到镇压的人,如果他们根据中共公开文件中的反革命分子定义来对照自己,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反革命;可是他们终究还是被当作反革命镇压了,因为按照中共内部的秘密文件,他们就是反革命,镇反运动就是要镇压他们这种人。”
我们知道,早在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与朱德签署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共八条规定,又称“约法八章”。其中第五条宣布,“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属国民党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小官员,‘国大’代表,立法、监察委员,参议员,警察人员,区镇乡保甲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另外,在国共三年内战中,共军消灭了大量国军,除毙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起义和投诚”的。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绩公布,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177万人。中共宣称对起义投诚人员有一贯的政策:“爱国一家,既往不咎,一视同仁,量才录用,妥善安置。”
然而,以后的事实证明,所谓镇反,实际上就是镇压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因此得到中共承诺宽大处理的国民党政府人员,甚至包括那些得到中共承诺既往不咎、一视同仁的起义投诚人员。镇反运动是中共出尔反尔、自食其言、背信弃义的登峰造极。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改变了对镇反运动的态度
镇反运动过去60多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镇反运动的档案还很不开放。我们只知道当年搞镇反有很多绝密文件,但是不知道那些文件到底是怎么说的。不过,仅仅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仅仅根据中共当年的种种外部行为,我们也可以知道,镇反到底是针对谁。
在1950年3月,中共发出第一份镇反运动的文件后,公安部紧接着就做了一件事,在许多城市开展了敌特党团人员的登记工作,通过警告、检举等上下结合的方式,逼使原国民党特务机关人员及其国民党和三青团骨干分子主动交代身份。这就意味着,所谓镇反运动,实际上针对的就是那些早就放弃反抗,并得到新政权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
在镇反运动初期,毛泽东不大积极。毛泽东强调要考虑统一战线,不要四处出击,不可树敌太多。毛泽东说,不是不要搞镇反运动,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急躁。
显然,在这里,毛泽东不是指暴动、暗杀、破坏一类反革命,因为对这些种类的反革命必须及时镇压,不存在统战不统战的问题,也不存在应该缓一缓、不能急躁、不要树敌太多四面出击的问题。毛无非是说,对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已得到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的镇压应该缓一步,现在先不要碰。由此可见,在毛那里,在中共高层领导人那里,所谓镇反运动,要镇的就是旧政权人员;他们搞镇反的目的,就是要对那些他们先前承诺过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算旧账、开杀戒。
朝鲜战争一爆发,毛泽东对镇反运动的态度立刻就变了。1950年10月8日,中共正式决定出兵朝鲜。两天后,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了《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又称《“双十”指示》)。毛泽东对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说:“千载难逢”,“不要浪费了这个时机,镇压反革命恐怕只有这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了。”
这话看上去很奇怪:怎么叫“千载难逢”,“只有这一次”呢?如果反革命是指“武装暴乱,打游击、暗杀,投递反动信件,杀人、放火、投毒”之类,现在有,现在要镇压;以后有,当然也要镇压,怎么可能“只有这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了”呢?可见,这里说的镇压反革命,并不是指做出“杀人、放火、打游击、武装暴动”等反革命行为的人,也就是说,不是指例如中共1950年3月18日关于镇反运动的文件里说的那些反革命,而是专指那些没有做过上述行为即没有任何现行反革命行为的原国民党政府军政人员。刘少奇说得很直白:“因为抗美援朝的锣鼓响起来,响得很厉害,土改的锣鼓、镇反的锣鼓就不大听见了,就好搞了。”《“双十”指示》的精神就是反右倾。指示明确提出:“在镇压反革命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右的偏向。”
何谓“反右倾”?说来很简单。在镇反运动初期,很多地方领导吃不透中央的意图。他们以为,镇压反革命就是镇压3・18文件所说的那些造谣攻击、杀人放火、打游击、搞暴动的反革命。他们不知道,中央实际上是要他们对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得到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开刀,这就成了中央眼里的“右倾”。例如上海,包括市长陈毅在内的大小干部,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的人员登记,交代历史;一方面又说,“只要坦白,决不追究”。毛泽东对此很不满,一度再三督促,这就是所谓“反右倾”。后来,上海方面终于领会了中央意图,于是上海地区的镇反运动进入高潮。
1951年春,镇反运动进入高潮。在已经捕杀了相当一批反革命之后,各大中城市又依据最新的杀、关、管计划,在三、四月间的某一天,采取了大规模的逮捕行动,一捕就是数千人。例如重庆的3・13大逮捕,一夜之间就抓了4000多人;上海则有4・28大逮捕,于4・27午夜之后在全上海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突击搜捕行动,一举拘押了10000多人,如此等等。
试问,这一夜之间就逮捕的成千上万反革命是怎么回事?难道一下子就发现和破获了这么多杀人放火、造谣投毒等反革命活动,或者是一下子就发现和查明了这么多改名换姓隐藏下来的反革命罪犯吗?当然不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人其实都是早就放弃反抗,先前登记过,并已经获得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当局照着花名册抓人,只要一声令下,想抓多少是多少,所以才能在一夜之间就取得如此的“辉煌战果”。
在镇反运动初期,起义投诚人员大体上并未列入镇压对象,但是到了运动的中后期,大量的起义投诚人员也遭到残酷的镇压。可见是中共杀红了眼,杀上了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前朝人员一次性全解决。如果说对已经得到承诺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的镇压是极大的背信弃义,那么,对已经得到承诺既往不咎的起义投诚人员的镇压就是更大的背信弃义。
中共在镇反运动中大开杀戒
历史上也有过一些政治集团对已经投降归顺的敌人横施暴虐,例如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军降卒;楚王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为什么要坑降卒?有说是粮食不够,几十万降卒供不起;有说是降卒们其心不服,要是造起反来不得了;再有就是制造极度的恐惧,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等等。但中共的镇反运动还要恶劣的多。毕竟,坑降捽发生在战争时期;中共的镇反却是发生在赢得战争、赢得政权后的和平时期,对坑降卒的几条解释一条都用不上。坑降卒的暴行受到千年诅咒,中共的镇反更无半点可辩护的余地。
一场镇反运动,单单是杀死的国民政府党政军特人数,就远远超过了国共内战三大战役国军伤亡之总和。中共在夺权之后杀的人,要远远超过它在夺权之前杀的人。这是一个最不寻常、也最为恶劣的事实。凯撒、成吉思汗和拿破仑是为了征服而屠戮,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泽东却是为了屠戮而征服。这正是极权暴政和历史上其他暴政的一个重大区别。
毛泽东说,镇压反革命必须开杀戒,但是我们只杀小蒋介石,大蒋介石一个不杀。这说明,中共搞镇反,完全不是出于维护政权安全的考虑。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大蒋介石们是象征,有人脉有号召力。如果旧势力想造反想复辟,必然要由大蒋介石们出头,至少也要打着某个大蒋介石的名义。所以新生的革命政权要是出于安全考虑而对前政敌开杀戒,必定是杀大蒋介石,小蒋介石们倒不必杀,不必多杀。可是中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可见中共搞镇反,完全不是出于维护政权安全的考虑。
大凡一个新政权镇压前政敌,总是依据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分别给予不同轻重的惩罚。中共却反其道而行之,而一般人又习惯于沿用过去的经验去思考,这就可以造成十分强烈的欺骗效果。苏共杀死了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中共却特赦了末代皇帝溥仪。于是很多人就误以为,中共对政敌没有苏共那么残忍。至于说中共杀害了好几百万旧政权的中下层官员,由于这些人默默无名,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76年,毛死江囚,中共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先期做的一件事就是平反冤假错案,镇反运动中的很多案子也得到平反或摘帽。早在1979年1月,中共就发出一份内部文件,给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平反。然而,和其他平反冤假错案相比,为镇反运动受害者的平反进行得静悄悄,一般人几乎都不知道或没察觉。按说这是当局做的一件好事,可是它为什么进行得如此低调?
想想也不难明白,给镇反运动受害者平反,对当局而言,实在是太尴尬、太难堪了。它几乎找不到一个下台阶,找不出一种措辞自圆其说。文化革命是错误路线,是十年浩劫,所以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一风吹,是拨乱反正,名正言顺;反右是正确的但是犯了扩大化的毛病,所以要改正;土改是必要的,地主不是平反,是摘帽,等等。唯有这镇反的案子怎么说呢?当初说好的不抓不判,既往不咎,可是就是把人家抓了、判了甚至还杀了。在天下所有的罪错中,出尔反尔、自食其言、背信弃义未必是最严重的,但无疑是最不可辩解的。
历史上,也许有的政治迫害事件比镇反更残暴,但不会比镇反更背信弃义;也许有的比镇反更背信弃义,但不会比镇反更残暴。作为政治迫害事件,镇反应是背信弃义+残暴的史上之最。这就是对镇反运动的盖棺定论。
作者: 胡平
28 个评论
杀这么多人尸体怎么处理的?....…........
谁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所谓“承诺”谁倒霉倒到死
如果你球所有人都是共产党说什么就信什么,那被统治也是活该。爸爸投错票,儿子就得革命。
国内执政党有个特点不会变的,前面做一套后面做一套,
相信共產黨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杀人的数量是有科学依据的,你猜猜现在中国有多少科级以上干部,大概不到二百万,那时候人口少,镇反的杀人数量正好可以把前政权的官僚机器骨架清除掉。不带价值判断的讲,在中俄这种国家清算前政权是必须的,因为前政权是集权镇压机构,死灰复燃非常可怕。美国革命为什么没有这档子事情,因为美国人市镇自治百余年了,没有那么多前朝余孽需要杀,没必要自己杀自己。
杀这么多人尸体怎么处理的?....…........
又不是同时在一个地方杀的
唉,这锅中国人该和共产党一起背,一码归一码。
参见李鸿章苏州杀降,英国人戈登悲愤地提枪要去找李鸿章拼命……
这两百年我们不知不觉接受了很多西方价值观了,是个好事
参见李鸿章苏州杀降,英国人戈登悲愤地提枪要去找李鸿章拼命……
这两百年我们不知不觉接受了很多西方价值观了,是个好事
当年的红卫兵也是一个下场,在毛重新掌权之后,红卫兵就没用了。
杀人的数量是有科学依据的,你猜猜现在中国有多少科级以上干部,大概不到二百万,那时候人口少,镇反的杀人...
“杀人是必须的”只有野蛮的土匪暴君及其走狗才说得出口,比如中国共产党这种以杀人为乐趣为生存必需条件的混账玩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野兽垃圾就是靠着不断持续的杀人才滴血白骨地生存至今,你这么喜欢杀人,怕是家族甚至自己手上也鲜红滴淌着华族人的血迹吧?没有一个政权清算前政权的血腥屠杀是必须的,只有独裁暴君嗜杀成性的屠夫如此自我欣赏之。
“杀人是必须的”只用野蛮的土匪暴君及其走狗才说得出口,比如中国共产党这种以杀人为乐趣为生存必需条件的...
你别逗我了行不,国民党是不是列宁党,屠杀广州商团和台湾人时候有没有手软,这玩意你给他打趴下不杀干净能睡安稳。
你别逗我了行不,国民党是不是列宁党,屠杀广州商团和台湾人时候有没有手软,这玩意你给他打趴下不杀干净能...
所以说你是喜欢杀人呢,跟土匪中国共产党和你攻击的杀人国民党或列宁党一个恐怖模样嗜血面孔:凡以任何借口屠杀的皆独裁暴君,不管是国民党共产党列宁党或你,像你推崇的屠杀中国人的共产党杀了一批又一批如今还在杀,这种血腥贱货只有畜生才喜欢。
所以说你是喜欢杀人呢,跟土匪中国共产党和你攻击的杀人国民党或列宁党一个恐怖模样嗜血面孔:凡以任何借口...
喊口号有什么用,我可没说喜欢,我只是分析权力平衡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你无需躁狂症般怒吼,显人有童年阴影。
喊口号有什么用,我可没说喜欢,我只是分析权力平衡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你无需躁狂症般怒吼,...
别狡辩啦!你说中国共产党屠杀镇压是必须的,这和说喜欢中国共产党屠杀镇压没有区别,五毛共匪走狗都这么说,连中国共产党自己也这么说:独裁暴政都是杀遍天下同时说自己杀人是必须的,是“权力平衡过程出现的一种现象”,就像你家每日三餐一样那么自然普通必须平常,对吧?反对血腥杀人的是燥狂症般怒吼,拥护屠杀的是分析可爱聪明智慧冷静镇定 ———纳粹在德国屠杀犹太人时,俄共在苏联肃反屠杀时,中国共产党屠戮中华民族同胞时,都这么冷静镇定可爱必须地实现着权力平衡附带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正巧是鲜血淋漓骨肉横飞人头滚滚落地生蛆,你这么巧妙分析中国共产党屠夫的野蛮血腥残忍疯狂,却说你不喜欢,有点矛盾不是?
别狡辩啦!你说中国共产党屠杀镇压是必须的,这和说喜欢中国共产党屠杀镇压没有区别,五毛共匪走狗都这么说...
你这感叹号用得,还有斥责的语气,这文风好像似乎是小粉红和红卫兵风格的奇妙混合物。
你这感叹号用得,还有斥责的语气,这文风好像似乎是小粉红和红卫兵风格的奇妙混合物。
行啦别为你支持土匪共产党屠杀狡辩胡扯啦,杀人屠戮的红卫兵不就是你自己吗,共匪就爱玩你这套把自己的罪恶往对手身上栽赃:你吹捧狡辩共产党的无情屠杀是必须必然,又胡扯指责你对共匪屠杀的吹捧是小红粉红卫兵,小红粉红卫兵就是你吹捧的杀人共产党啊,满脑子浆糊语无伦次啦
匪共以后科级以上的干部一个都跑不了。全图图了😆
>>你别逗我了行不,国民党是不是列宁党,屠杀广州商团和台湾人时候有没有手软,这玩意你给他打趴下不杀干净能...
看到您这么说 我更气 ! 麻辣隔壁,因为 国民党这玩意儿就是 广东出来的 后又因军阀混战 处于下风,于是 场外求助call out 招呼来了 当时 刚建立起来(的苏联),当时 国际社会都没什么人 敢鸟他的 苏联,最后 被国民党 孙文等集团 因为 一己私利 和 逐鹿中原的自私之心, 成功引狼入室 并在广州 建立 黄埔军校,于是 开始 北伐 !
要明白,国民党 前身 同盟会 兴中会(顾名思义 兴起中国之会) 以及 后来的 国民党这个党 本身就是 大中华主义 那一批 海外广东地区人(当然,包括在美国从事餐饮清洁工作的孙中山)鼓捣出来的,这批广东人 估计都是受了 当年 洪秀全 的“刺激”,保皇派有 康&梁, 共和派 有 孙文,都是广东人 鼓捣出来的,不知该笑 还是 该哭,你现在说 自己广东如何如何受罪?该,(子不教父之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怜台湾,要奉外国人 孙中山 为 “国父”,这才是哪门子道理。奉当年那批(福建共和国)军阀 为国父 都比奉孙中山说的过去,当然,台湾本身就具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台湾的国父 应该属于 日治时代 诞生的那一批台湾“本省”政治家 里面 诞生,而 绝非什么 外国人孙文之流,至于国民党?建议 广东或者浙江国 拆吧 拆吧 各自带一部分 回老家 分了算了,害人破党。
>>美国有句俗话说“You vote your way into communism, but you ...
但实际上整个世界没有任何共产党是靠选票持政的,都是靠血腥杀戮上台。
你们恐怕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共军凡是进如一个城市,基本都会最先杀的就是投票选出来的官员,然后就是国民党的党组织部门,以及有威望的人,接着就进入地方的镇杀地主和商人。
后来再举行的镇反革命其实就是把前朝政府的人以及商人全部处决掉,整个军政党体系,这杀掉的可不止毛泽东所说的一百多万,而是杀了两百多万,关押了牵连人数几十万,跟杀地主也是一个特性,杀地主就是为了抢地,很多地方没有地主就杀有钱有名望的人,以实现共产党的基层权威,而杀前朝军政的人就是为了瓦解有可能的造反,基本把国民党中基层彻底清空了。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共产党那么两三年就能控制基层呢?主要是这些人认不清楚形势,以为跟清朝被民国取代一样,基本放弃了抵抗,如果他们知道屠杀会降临他们身上,可能蒋介石也不至于退守台湾了,有个例子马步芳的回族军就是了,共产党打马步芳损失可是惨重!
后来再举行的镇反革命其实就是把前朝政府的人以及商人全部处决掉,整个军政党体系,这杀掉的可不止毛泽东所说的一百多万,而是杀了两百多万,关押了牵连人数几十万,跟杀地主也是一个特性,杀地主就是为了抢地,很多地方没有地主就杀有钱有名望的人,以实现共产党的基层权威,而杀前朝军政的人就是为了瓦解有可能的造反,基本把国民党中基层彻底清空了。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共产党那么两三年就能控制基层呢?主要是这些人认不清楚形势,以为跟清朝被民国取代一样,基本放弃了抵抗,如果他们知道屠杀会降临他们身上,可能蒋介石也不至于退守台湾了,有个例子马步芳的回族军就是了,共产党打马步芳损失可是惨重!

已隐藏
共產黨這三個字不會殺人
殺人的是中國人自己
殺人的是中國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