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爆中国女性荒,有组织大量搜集女性个人信息意图不明
自由亚洲 | 中国180万女性资料外泄
原文
[justify]文章原标题:中国人隐私任宰割 180万女性资料外泄[/justify]
[justify]2019年3月9日,葛弗斯在社交网发文,指有超过 180 万名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外泄。 (葛弗斯Twitter截图)[/justify]
[justify]曾揭露大陆社交媒体讯息,被政府全面监控的荷兰黑客,再爆出有超过180 万名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外泄,包括她们是否「具有生育能力」等,目前未知外泄资料的来源。外界担心中国的生育率日渐下滑,当局会花更大力气让妇女生育。有人权组织认为,事件造成社会恐慌,质疑中国政府大规模收集民众的个人资料。 (刘少风 报道)[/justify]
[justify]英媒《卫报》周一(11日)报道,荷兰网络安全组织(GDI Foundation)研究员维克多•葛弗斯(Victor Gevers)早前研究中国的公开数据时,发现不安全的「数据快取」(data cache)。他近日在社交网发文,指有超过 180 万名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外泄,包括她们的电话号码、地址和她们是否「具有生育能力」(Breed Ready)等资讯。[/justify]
[justify]葛弗斯在帖文指,在这些女性中,被界定为「具有生育能力」的人,平均年龄高于32岁,年纪最小的18岁。而她们全部都是单身、已离婚或是寡妇,其中约八成人住在北京。他表示,相信是因为中国女性人口不足,所以有机构开始建立资料库,纪录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justify]
[justify]报道指,目前不清楚这些资料是来自交友软件、政府机构,还是其他组织或公司,并引述大陆网友猜测,事件可能是与中国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在2015年遭黑客入侵有关。[/justify]
[justify]本台记者周二(12日)致电中国网信办查询,值班人员指不清楚有关事件,要求记者在网上自行搜寻。[/justify]
[justify]值班人员说:不清楚,你(记者)可以查一下网上有没有相关的渠道,可能了解到这种泄露情况。[/justify]
[justify]大陆人权组织「女权之声」成员熊婧对本台表示,目前无法判断有关消息,但近年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亦加强对普通人的监控,当局有可能正大规模收集普通人的个人资料,造成社会恐慌。[/justify]
[justify]熊婧说:我不确定这个是否中国应对这个老龄化之类的一种方式,我觉得现在目前能知道的是,(当局)现在正在收集一些讯息,但是并不知道这些讯息会被用作什么用(途),但是我觉得在普通人看来,这个确实会造成很多的恐慌,涉及到非常切身,是很恐怖的事情。[/justify]
[justify]外媒报道指,中国出生率逐年下降,有关女性生育能力的数据泄漏更令人担忧。中国女权倡议者近来除了批评中国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担心政府会「再花更大力气让妇女生育」。[/justify]
[justify]熊婧表示,中国近年推出的政策未能有效刺激生育率,希望当局设法保障妇女权益,避免她们成为生育工具。[/justify]
[justify]熊婧说:全面二胎之后,过了这几年,并没有让生育率提高,相信政府也会想一些办法包括一些保障女性权益的办法,(妇女)不生孩子也是担心生了孩子之后,事业、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是很切实的考虑,当然会担心会不会像「使女的故事」,那个美剧一样,女人被当作生育机器,来应对这个老龄化的问题等等。[/justify]
[justify]天津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不清楚有关女性资料外泄的事。但他指出,近年中国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在改革开放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考虑到经济成本及精神上的压力,而不愿意生育。[/justify]
[justify]原新说:不愿意多生的原因,一个是养育成本太高,不只是中国,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普遍遇到的问题,还有监护成本,譬如说养孩子花费的时间、精力等等都在增加,因为现在养孩子的方式跟过去也不一样了,尤其像大陆现在的孩子,上辅导班、校外班等等,父母亲都在陪着,所以这个时间和精力成本都是非常大的。[/justify]
[justify]原新指,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出「家庭支持政策」以配合生育,包括幼托服务、减少税收等,以支持妇女生育。[/justify]
[justify]葛弗斯早前踢爆深圳人脸识别技术公司,怀疑受中国政府资助,监控新疆穆斯林,并在本月初发现有大量中国网民私人聊天纪录,被储存至一个巨大的网络数据库,显示出与微信、QQ 等六个社交媒体平台相关,数据可能是被相关软件收集。[/justify]
[justify]对于接连踢爆中国个人资料外泄问题,葛弗斯回应《卫报》时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令这些资料受到保护。他又表示正尝试联络有关的受害者,了解她们是否知情。[/justify]
原文
[justify]文章原标题:中国人隐私任宰割 180万女性资料外泄[/justify]
[justify]2019年3月9日,葛弗斯在社交网发文,指有超过 180 万名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外泄。 (葛弗斯Twitter截图)[/justify]
[justify]曾揭露大陆社交媒体讯息,被政府全面监控的荷兰黑客,再爆出有超过180 万名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外泄,包括她们是否「具有生育能力」等,目前未知外泄资料的来源。外界担心中国的生育率日渐下滑,当局会花更大力气让妇女生育。有人权组织认为,事件造成社会恐慌,质疑中国政府大规模收集民众的个人资料。 (刘少风 报道)[/justify]
[justify]英媒《卫报》周一(11日)报道,荷兰网络安全组织(GDI Foundation)研究员维克多•葛弗斯(Victor Gevers)早前研究中国的公开数据时,发现不安全的「数据快取」(data cache)。他近日在社交网发文,指有超过 180 万名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外泄,包括她们的电话号码、地址和她们是否「具有生育能力」(Breed Ready)等资讯。[/justify]
[justify]葛弗斯在帖文指,在这些女性中,被界定为「具有生育能力」的人,平均年龄高于32岁,年纪最小的18岁。而她们全部都是单身、已离婚或是寡妇,其中约八成人住在北京。他表示,相信是因为中国女性人口不足,所以有机构开始建立资料库,纪录中国女性的个人资料。[/justify]
[justify]报道指,目前不清楚这些资料是来自交友软件、政府机构,还是其他组织或公司,并引述大陆网友猜测,事件可能是与中国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在2015年遭黑客入侵有关。[/justify]
[justify]本台记者周二(12日)致电中国网信办查询,值班人员指不清楚有关事件,要求记者在网上自行搜寻。[/justify]
[justify]值班人员说:不清楚,你(记者)可以查一下网上有没有相关的渠道,可能了解到这种泄露情况。[/justify]
[justify]大陆人权组织「女权之声」成员熊婧对本台表示,目前无法判断有关消息,但近年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亦加强对普通人的监控,当局有可能正大规模收集普通人的个人资料,造成社会恐慌。[/justify]
[justify]熊婧说:我不确定这个是否中国应对这个老龄化之类的一种方式,我觉得现在目前能知道的是,(当局)现在正在收集一些讯息,但是并不知道这些讯息会被用作什么用(途),但是我觉得在普通人看来,这个确实会造成很多的恐慌,涉及到非常切身,是很恐怖的事情。[/justify]
[justify]外媒报道指,中国出生率逐年下降,有关女性生育能力的数据泄漏更令人担忧。中国女权倡议者近来除了批评中国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担心政府会「再花更大力气让妇女生育」。[/justify]
[justify]熊婧表示,中国近年推出的政策未能有效刺激生育率,希望当局设法保障妇女权益,避免她们成为生育工具。[/justify]
[justify]熊婧说:全面二胎之后,过了这几年,并没有让生育率提高,相信政府也会想一些办法包括一些保障女性权益的办法,(妇女)不生孩子也是担心生了孩子之后,事业、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是很切实的考虑,当然会担心会不会像「使女的故事」,那个美剧一样,女人被当作生育机器,来应对这个老龄化的问题等等。[/justify]
[justify]天津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不清楚有关女性资料外泄的事。但他指出,近年中国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在改革开放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考虑到经济成本及精神上的压力,而不愿意生育。[/justify]
[justify]原新说:不愿意多生的原因,一个是养育成本太高,不只是中国,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普遍遇到的问题,还有监护成本,譬如说养孩子花费的时间、精力等等都在增加,因为现在养孩子的方式跟过去也不一样了,尤其像大陆现在的孩子,上辅导班、校外班等等,父母亲都在陪着,所以这个时间和精力成本都是非常大的。[/justify]
[justify]原新指,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出「家庭支持政策」以配合生育,包括幼托服务、减少税收等,以支持妇女生育。[/justify]
[justify]葛弗斯早前踢爆深圳人脸识别技术公司,怀疑受中国政府资助,监控新疆穆斯林,并在本月初发现有大量中国网民私人聊天纪录,被储存至一个巨大的网络数据库,显示出与微信、QQ 等六个社交媒体平台相关,数据可能是被相关软件收集。[/justify]
[justify]对于接连踢爆中国个人资料外泄问题,葛弗斯回应《卫报》时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令这些资料受到保护。他又表示正尝试联络有关的受害者,了解她们是否知情。[/justify]

大佬啊就不能先翻譯一下嗎
算了我來翻譯翻譯吧
維克托-格弗斯
@0xDUDE
在中國大陸,女性短缺的問題很嚴重。所以有個組織建了一個囊括一百八十多萬女性之個人信息的資料庫。這些信息包括她們的手機號,住址,受教育程度,所處位置,身份證號,婚姻狀況和一個“可以受孕”的狀態記錄。
https://mobile.twitter.com/0xDUDE/status/1104482014202351616
維克托-格弗斯
@0xDUDE
回复@0xDUDE
這個資料庫中最年少的只有十五歲,擁有可以受孕“1”狀態的女性中,最年少的為十八歲。平均年齡大約是三十二歲,最年長的擁有可受孕“1”狀態的為三十九歲而擁有可受孕“0”狀態的最年長女性為九十五歲。資料庫中的女性皆為單身狀態,其中未婚人數佔百分之八十九,離異人數佔百分之十,守寡人數佔百分之一。同時,庫中有大約百分之八十二的人生活在北京市。
維克托-格弗斯
@0xDUDE
回复@0xDUDE
這個未經保護的資料庫在過去五個小時內已無法訪問,我們會持續關注這個IP地址一段時間以確定它不會重新上線。目前為止我們仍不知道網站的所有者及其目的,如果哪天搞清楚了的話我們會將其公之於眾的。
算了我來翻譯翻譯吧
維克托-格弗斯
@0xDUDE
在中國大陸,女性短缺的問題很嚴重。所以有個組織建了一個囊括一百八十多萬女性之個人信息的資料庫。這些信息包括她們的手機號,住址,受教育程度,所處位置,身份證號,婚姻狀況和一個“可以受孕”的狀態記錄。
https://mobile.twitter.com/0xDUDE/status/1104482014202351616
維克托-格弗斯
@0xDUDE
回复@0xDUDE
這個資料庫中最年少的只有十五歲,擁有可以受孕“1”狀態的女性中,最年少的為十八歲。平均年齡大約是三十二歲,最年長的擁有可受孕“1”狀態的為三十九歲而擁有可受孕“0”狀態的最年長女性為九十五歲。資料庫中的女性皆為單身狀態,其中未婚人數佔百分之八十九,離異人數佔百分之十,守寡人數佔百分之一。同時,庫中有大約百分之八十二的人生活在北京市。
維克托-格弗斯
@0xDUDE
回复@0xDUDE
這個未經保護的資料庫在過去五個小時內已無法訪問,我們會持續關注這個IP地址一段時間以確定它不會重新上線。目前為止我們仍不知道網站的所有者及其目的,如果哪天搞清楚了的話我們會將其公之於眾的。
天天就是这个人啊 victor
感觉这个oxdude很可疑,每次都像是在帮中共的忙,告诉中共你们有秘密要泄露了哦,然后中共连忙封堵,其他人就不能看到这些秘密了。。。。
哈!我大强国还需要你外国小黑客的帮助吗?这些是强国女性自愿登记的,你们弱国黑客懂什么?
我已经想到未来的一个可能性了:对适龄未孕女性的税收以及服务价格歧视性提高,在娱乐活动上对她们进行限制并显示生育有关的广告,简而言之就是对她们的生活各种不顺利。当然,这肯定不是最糟糕的情况......
“Breedready”一词中的breed在英语常用于形容家畜,用这个词描述女性是不恰当的,所以引起了外网的注意。不少外媒报道时配上了《使女的故事》的图片,十分惊悚。
但即使这只是一个翻译失误,breedready对应的是育龄,这个数据库仍然十分诡异。有人推测是相亲网站,但其中最小的只有15岁,并不合理。有人推测是医院,但一个医院数据库只包括单身,离异,丧偶的女性也不合理。
除非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不然我个人怀疑有一些动作。
毕竟女性缺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哪怕所有女性都结婚,仍然有大量男性多余。虽然女人不能分裂,但是子宫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但即使这只是一个翻译失误,breedready对应的是育龄,这个数据库仍然十分诡异。有人推测是相亲网站,但其中最小的只有15岁,并不合理。有人推测是医院,但一个医院数据库只包括单身,离异,丧偶的女性也不合理。
除非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不然我个人怀疑有一些动作。
毕竟女性缺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哪怕所有女性都结婚,仍然有大量男性多余。虽然女人不能分裂,但是子宫是可以重复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