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认为是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还是日本的粗放的户籍制度对人口的了解、掌握、管理更加到位呢?
中国和日本所有人都必须有户口,但是日本的户口可以随意迁移,而中国不能。除了户口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叫做“档案”的东西辅助人口管理。看上去好像中国那边更加到位吧?
但是假设,中国的政府采用和日本同样的方法,邮寄接种券,请问你,或者在座的各位,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收到自己的那份接种券呢?
我的答案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收到,这其中还包括户籍所在地还有人帮着转寄的那部分。以我自己而言,我没有外出务工,但是我的户籍资料登记的住址是我十几年前的住址,现在早就不在那儿了。
而日本,采用全面邮寄的方法,目前并没有人表示自己收不到。日本几乎所有的政府的交税单,儿童补助金领取单,医疗消费记录,包括上次的防疫补助金申领单,等等等等都通过邮寄,并没有很多人申称自己收不到该有的东西,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所以就以上情况来看,抛开邮寄的方式是不是过时,单就社会管理水平,对国民的掌握程度而言,日本是远远高于中国的,且是在中国的制度看上去更加严格的前提下。
所以建议大家心里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态度,那就是中国很多看上去很高级很高效很完爆的东西,其实是不是像它看上去那么好?
对了,这里应该不会有但是知乎等地方应该会有很多杠精来说这个:中国人多,不好管。然后洗地。这种借口非常白痴,因为中国人多,但官也多;中国地方大,但是县乡级行政单位也多。中国基层的乡镇,具有完整的社会管理功能,其服务的人口数和日本的地方自治体都在一个数量级,不存在难度上的差别。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邮寄的问题,首先很简单,是惯性使然,社会形成了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又没有明显的问题,那么自然会延续。其次,人民保有邮箱,或者不保有邮箱,都可以收到邮寄的东西,而人民不保有手机或者电脑,他就无法通过网络操作——然而人民没有保有通信机器的义务。如果只有网络方式,那就是等于给人民强加了必须保有通信机器的义务,这可能违宪。
当然,在中国,几乎没有政府会考虑自己的政策和什么法律会有抵触,更遑论宪法了。
中国和日本所有人都必须有户口,但是日本的户口可以随意迁移,而中国不能。除了户口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叫做“档案”的东西辅助人口管理。看上去好像中国那边更加到位吧?
但是假设,中国的政府采用和日本同样的方法,邮寄接种券,请问你,或者在座的各位,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收到自己的那份接种券呢?
我的答案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收到,这其中还包括户籍所在地还有人帮着转寄的那部分。以我自己而言,我没有外出务工,但是我的户籍资料登记的住址是我十几年前的住址,现在早就不在那儿了。
而日本,采用全面邮寄的方法,目前并没有人表示自己收不到。日本几乎所有的政府的交税单,儿童补助金领取单,医疗消费记录,包括上次的防疫补助金申领单,等等等等都通过邮寄,并没有很多人申称自己收不到该有的东西,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所以就以上情况来看,抛开邮寄的方式是不是过时,单就社会管理水平,对国民的掌握程度而言,日本是远远高于中国的,且是在中国的制度看上去更加严格的前提下。
所以建议大家心里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态度,那就是中国很多看上去很高级很高效很完爆的东西,其实是不是像它看上去那么好?
对了,这里应该不会有但是知乎等地方应该会有很多杠精来说这个:中国人多,不好管。然后洗地。这种借口非常白痴,因为中国人多,但官也多;中国地方大,但是县乡级行政单位也多。中国基层的乡镇,具有完整的社会管理功能,其服务的人口数和日本的地方自治体都在一个数量级,不存在难度上的差别。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邮寄的问题,首先很简单,是惯性使然,社会形成了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又没有明显的问题,那么自然会延续。其次,人民保有邮箱,或者不保有邮箱,都可以收到邮寄的东西,而人民不保有手机或者电脑,他就无法通过网络操作——然而人民没有保有通信机器的义务。如果只有网络方式,那就是等于给人民强加了必须保有通信机器的义务,这可能违宪。
当然,在中国,几乎没有政府会考虑自己的政策和什么法律会有抵触,更遑论宪法了。
好的社会是全面照顾的。既要想法迁移到先进手段,譬如电子邮件、电子支付。
又要注意不能侵犯隐私。
并且也要注意老年人和不愿意用电子手段的人。
这些都是管理成本。我在的新加坡,这些细节都考虑到的。
譬如简简单单的,政府说让有资格的人申请疫情补助。不仅仅是电视上、报纸上,Facebook上说下就行了。还要想法发传单,还要议员上门来访。不然不看电视不用电脑的人岂不是不知道?
譬如中国牛逼的健康码,这健康码本身没啥问题,可以追踪。但有很重要的两点:
1. 数据政府疫情后会销毁吗?
2. 据我所知,中国和新加坡这里的健康码,本质的区别就是,中国的需要把绿、红、黄码给别人看,这样就可以群众监督。
但新加坡的健康码,首先没有红、绿、黄。然后扫完后界面所有人相同。别人看不出你是什么状态,只知道你扫过了。只有卫生部知道你的行踪,然后如果你接触到敏感人群,卫生部会打电话给你。
看见区别了吧。就这两点,就是独裁和民主的区别。即使我本人已经是阳性患者,我违反禁令出门逛街,扫健康码的时候,别人也不知道。这就是区别。当然我违反禁令,那法院可以按照传染病法来告我。但不能让群众来斗我,排挤我。
------
最后,有些东西,是不适合电子的,譬如选票。选票一定是要纸质的才行。
又要注意不能侵犯隐私。
并且也要注意老年人和不愿意用电子手段的人。
这些都是管理成本。我在的新加坡,这些细节都考虑到的。
譬如简简单单的,政府说让有资格的人申请疫情补助。不仅仅是电视上、报纸上,Facebook上说下就行了。还要想法发传单,还要议员上门来访。不然不看电视不用电脑的人岂不是不知道?
譬如中国牛逼的健康码,这健康码本身没啥问题,可以追踪。但有很重要的两点:
1. 数据政府疫情后会销毁吗?
2. 据我所知,中国和新加坡这里的健康码,本质的区别就是,中国的需要把绿、红、黄码给别人看,这样就可以群众监督。
但新加坡的健康码,首先没有红、绿、黄。然后扫完后界面所有人相同。别人看不出你是什么状态,只知道你扫过了。只有卫生部知道你的行踪,然后如果你接触到敏感人群,卫生部会打电话给你。
看见区别了吧。就这两点,就是独裁和民主的区别。即使我本人已经是阳性患者,我违反禁令出门逛街,扫健康码的时候,别人也不知道。这就是区别。当然我违反禁令,那法院可以按照传染病法来告我。但不能让群众来斗我,排挤我。
------
最后,有些东西,是不适合电子的,譬如选票。选票一定是要纸质的才行。
我也问过日本人这个问题。他的答复:辉瑞疫苗不是日本生产,日本政府在等辉瑞的时候在,处于被动状态。astrazeneca 也是近期才开始在日本生产。等待期间,除了几项防止蔓延的措施之外,在国民面前不能长时间没有举措,于是邮件疫苗登记卡,以显得政府还是做了点什么的。 日本也不是因为是先进国家就什么政策都更好。 安培在疫情开始时还把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在给每家每户邮寄免费口罩的傻事上呢。
至于说发达国家不让国民digitally divided, 在这个事情上就是有点扯。政府只需要设立几个电话号,让大家打电话去就可以登记了,老人不一定要会上网。
发达国家都是同时有不同的登记方式。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大量邮寄纸质登记卡的。既低效率,又不环保,人为出错的可能性更高。
至于说发达国家不让国民digitally divided, 在这个事情上就是有点扯。政府只需要设立几个电话号,让大家打电话去就可以登记了,老人不一定要会上网。
发达国家都是同时有不同的登记方式。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大量邮寄纸质登记卡的。既低效率,又不环保,人为出错的可能性更高。
老龄化,你不能指望老人都会用电脑手机。
不如说支国式全面电子化才是反人类的。
不如说支国式全面电子化才是反人类的。

我就喜歡日本這種保守的生活習慣。不像中國有了移動支付,手機app,點菜也要手機,暴雪遊戲身份認證逼你用微信。低人權國科技大躍進,不考慮父老鄉親的感受,迎合那些新潮城市白領。科技公司大撈錢,管你樂不樂意,就是要強行改變你的生活習慣。習包子高興看到中國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共產黨左派本色
因为不需要。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都非常成熟,居民也非常习惯。
支那能发展起来IT这些新兴产业是因为传统产业都被国企给占据了,而国企的效率大家都懂得。
民间为了求财,把眼光放到外国,因此IT这样新兴产业才在支那发展起来,但其实支那的各个市场生态链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可以说目前是这个世界最混乱的。
支那能发展起来IT这些新兴产业是因为传统产业都被国企给占据了,而国企的效率大家都懂得。
民间为了求财,把眼光放到外国,因此IT这样新兴产业才在支那发展起来,但其实支那的各个市场生态链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可以说目前是这个世界最混乱的。

日本本来无现金支付等等比中共国先进多了,后来就是发现地震等天灾会弄到这些东西失效,日本才保留原始手段的。
现在日本很多家庭也都备用收音机,想象不到的“落后”吧?
现在日本很多家庭也都备用收音机,想象不到的“落后”吧?
因為樓主在中國住太久,才會認為這樣的做法奇怪。
在美帝,邮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机构。因为一切正式的文件比如法院、DMV(车管所)、移民局、保险公司的文书以及政府的通知、罚单、支票等都得用纸质文件邮件寄达,特别重要的文件还得用挂号信。所有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都不能作为寄达的法定依据。
日本對文化傳承十分重視,紙質書本報章販賣量/人口,全球居冠
貴支善於使用lT技術監視控制韮菜賤畜一舉一動,故技術愈發達,有正常自由意志的人便倍感痛苦
貴支善於使用lT技術監視控制韮菜賤畜一舉一動,故技術愈發達,有正常自由意志的人便倍感痛苦
我在美国就见过老人去cvs询问为什么一直收不到通知疫苗接种的信。然后营业员帮他手动登记了一下,然后表示道歉。
不是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机。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用智能手机。
不是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机。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用智能手机。
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这样 邮政系统实质是中央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一个组成
现代邮政体系和邮票发明源自英国的皇家邮政,在地方自治极为发达的英美,邮政是中央王权的一种象征,邮差隶属全国统一的行政雇员,邮件送达本身就属于广义的国家行政行为之一
南北战争的时候,总统派到各州的公务员根本没人搭理,只能睡在当地的邮政局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美国大选中邮寄选票会引起地方的反感 因为邮政体系本身就是中央行政权的势力 很容易滋生腐败
战后日本实际上也引入了地方分权和自治的体系 疫苗防疫作为中央政府推行的政策 用邮件告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现代邮政体系和邮票发明源自英国的皇家邮政,在地方自治极为发达的英美,邮政是中央王权的一种象征,邮差隶属全国统一的行政雇员,邮件送达本身就属于广义的国家行政行为之一
南北战争的时候,总统派到各州的公务员根本没人搭理,只能睡在当地的邮政局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美国大选中邮寄选票会引起地方的反感 因为邮政体系本身就是中央行政权的势力 很容易滋生腐败
战后日本实际上也引入了地方分权和自治的体系 疫苗防疫作为中央政府推行的政策 用邮件告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国外就是有选择的自由。
日本现在是既可以在网上预约,也可以等来信通知。年轻人可以直接在上网申请了。
但是毕竟还有好多老年人不会弄,日本的这个方法肯定比支国没有手机就不让上车的强多了。
日本现在是既可以在网上预约,也可以等来信通知。年轻人可以直接在上网申请了。
但是毕竟还有好多老年人不会弄,日本的这个方法肯定比支国没有手机就不让上车的强多了。
看看支付宝的发家史就知道了啊
因为中国人之间没有最基本的信任
交易双方,都不敢直接把钱货给对方,中间人的支付宝就显得很必要了
现在日本除了大大小小的个人网站,乐天的卖家也支持普通的银行汇款
中国现在被迫一切电子化,明明就是民间基础结构崩溃的证明
就别担心日本了
因为中国人之间没有最基本的信任
交易双方,都不敢直接把钱货给对方,中间人的支付宝就显得很必要了
现在日本除了大大小小的个人网站,乐天的卖家也支持普通的银行汇款
中国现在被迫一切电子化,明明就是民间基础结构崩溃的证明
就别担心日本了
在中国你所享受的政府服务和福利是根据你的户籍所在地而来且无法随意迁移
这就使绝大部分人身份证上的地址成为了一种摆设和象征 - 因为改不改都没什么影响
相反在国外因为没有户籍的限制(或有户籍也可以随意迁移)
所以家庭住址就关乎着你是否能享有所在地的政策、福利、你孩子的学区甚至你汽车保险的价格
所以外国人对于住址是很重视而且也是保持随时更新的
这就让住址在国外成为了一种命中率很高的通信方式(虽然效率很低)
因此大到起诉书小到停车罚单都是以你的地址为准
这就使绝大部分人身份证上的地址成为了一种摆设和象征 - 因为改不改都没什么影响
相反在国外因为没有户籍的限制(或有户籍也可以随意迁移)
所以家庭住址就关乎着你是否能享有所在地的政策、福利、你孩子的学区甚至你汽车保险的价格
所以外国人对于住址是很重视而且也是保持随时更新的
这就让住址在国外成为了一种命中率很高的通信方式(虽然效率很低)
因此大到起诉书小到停车罚单都是以你的地址为准
用纸质的信恰恰是发达国家的标志。
日本的情况不清楚,但是在美国除了homeless每个人都无论租房还是有房都有一个地址。而且这个地址非常简单仅仅由“门牌号+街道+市+州”组成,如果是租住公寓则再加一个unit号。如此,信件就能高效投递到每一个人,同时在很多场合用地址就能indentify到一个人非常方便。
反观中国大陆,不仅地址写的很麻烦要加上你在哪个区,还有单元这种不知所谓的东西难道不能像美国一样给所有unit统一编号吗?每次往国内寄东西,最让人头疼的是居然要写收件人电话号码否则寄不到,简直不可思议。这和打电话到楼下再让大爷喊你接电话有什么区别?邮箱都是摆设。这点落后美国100年都不止。大陆是因为没有办法在社会的基础硬件层面触及到每一个人所以才喜欢什么事儿都用手机。
日本的情况不清楚,但是在美国除了homeless每个人都无论租房还是有房都有一个地址。而且这个地址非常简单仅仅由“门牌号+街道+市+州”组成,如果是租住公寓则再加一个unit号。如此,信件就能高效投递到每一个人,同时在很多场合用地址就能indentify到一个人非常方便。
反观中国大陆,不仅地址写的很麻烦要加上你在哪个区,还有单元这种不知所谓的东西难道不能像美国一样给所有unit统一编号吗?每次往国内寄东西,最让人头疼的是居然要写收件人电话号码否则寄不到,简直不可思议。这和打电话到楼下再让大爷喊你接电话有什么区别?邮箱都是摆设。这点落后美国100年都不止。大陆是因为没有办法在社会的基础硬件层面触及到每一个人所以才喜欢什么事儿都用手机。
为什么就一定要觉得全面IT化是必然的,是代表了优秀呢?不光是日本,德国更加喜欢邮政服务,还有很多欧洲国家。
我一直是反对那种鼓吹电子化的,这种想法酱缸味太大了,粉红又特喜欢吹电子化( ̄O ̄;)
我换句话说,你家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用智能产品方便吗?自己搞得定吗?最后很多老人都是把智能机和密码交给工作人员去完成一件事,遇到坏人怎么办?为什么不能留一条路给不用智能设备的人?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一个国家有能力有实力把邮递做得好,不比电子设备差,才能体现其优越性。酱缸过多少政府官网申请打不开,慢的要死还不如书信
我一直是反对那种鼓吹电子化的,这种想法酱缸味太大了,粉红又特喜欢吹电子化( ̄O ̄;)
我换句话说,你家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用智能产品方便吗?自己搞得定吗?最后很多老人都是把智能机和密码交给工作人员去完成一件事,遇到坏人怎么办?为什么不能留一条路给不用智能设备的人?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一个国家有能力有实力把邮递做得好,不比电子设备差,才能体现其优越性。酱缸过多少政府官网申请打不开,慢的要死还不如书信
本来就该用信件寄,墙国用不了信件是因为各种偷信偷快递的,而且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家家一个信箱,你信件还没拿到很可能就已经丢了。日本你在超市买了一袋咸菜忘记拿走都不会丢,别人看见了能给你送回超市前台
不要光嘴日本 麻煩瞭解一下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 再來一起嘴豈不是更便捷
台灣疫苗現在比較少,只能接種高年齡族群,針對這些族群,各縣市也都是採用紙本作業喔。就是利用台灣強大的民/戶政系統,里長一戶一戶造訪轄區內的所有高齡老人,不管你戶籍是否在他轄區,他都會逐一詢問確定施打時間,然後登記造冊,上傳到地方政府(這邊才是電子化)。
柯文哲一開始也是打算推網路預約系統,放棄紙本/造冊就被民眾幹翻。柯文哲還說可以拜託兒女使用網路預約,但85歲的老人兒女通常也65歲了啊xddd
所以實際上紙本造冊配合臺灣百年來完善的戶政系統,反而能夠很有效照顧到電子弱勢的高齡族群。
柯文哲一開始也是打算推網路預約系統,放棄紙本/造冊就被民眾幹翻。柯文哲還說可以拜託兒女使用網路預約,但85歲的老人兒女通常也65歲了啊xddd
所以實際上紙本造冊配合臺灣百年來完善的戶政系統,反而能夠很有效照顧到電子弱勢的高齡族群。
支国电子化的问题已经不是老年人digital divide的问题了。
而是实名制+毫无隐私保护的情况下,
电子化是数字极权的一部分。
反正我日常使用现金,拒绝支国电子化。
而是实名制+毫无隐私保护的情况下,
电子化是数字极权的一部分。
反正我日常使用现金,拒绝支国电子化。
日本的老年人和独居老人太多。
经济缺乏投资,社会缺乏活力,家庭缺乏成员。
所以你觉得不ok的方式或许才更适合日本。
日本在极端恶劣的人口结构中,依靠所谓落后的方式,仍维持了较高的国民收入和基本的体面。
時点 年齢階級 区分 単位 男女計 男 女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総数 人口 万人 12547 6102 644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0歳~4歳 人口 万人 456 234 222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5歳~9歳 人口 万人 500 256 24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0歳~14歳 人口 万人 533 273 260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19歳 人口 万人 561 287 27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20歳~24歳 人口 万人 640 330 309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25歳~29歳 人口 万人 635 328 30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30歳~34歳 人口 万人 651 333 318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35歳~39歳 人口 万人 732 371 36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40歳~44歳 人口 万人 819 414 40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45歳~49歳 人口 万人 971 491 48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50歳~54歳 人口 万人 895 450 44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55歳~59歳 人口 万人 783 391 392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0歳~64歳 人口 万人 738 364 37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5歳~69歳 人口 万人 796 386 410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70歳~74歳 人口 万人 969 457 51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75歳~79歳 人口 万人 676 302 37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80歳~84歳 人口 万人 550 229 32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85歳~89歳 人口 万人 386 139 24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90歳~94歳 人口 万人 191 54 13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95歳~99歳 人口 万人 58 11 4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00歳以上 人口 万人 8 1 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未満 人口 万人 1488 762 726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64歳 人口 万人 7425 3760 366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5歳以上 人口 万人 3634 1580 205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75歳以上 人口 万人 1869 737 1132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85歳以上 人口 万人 643 206 43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未満 割合 % 11.9 12.5 11.3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64歳 割合 % 59.2 61.6 56.9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5歳以上 割合 % 29.0 25.9 31.9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75歳以上 割合 % 14.9 12.1 17.6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85歳以上 割合 % 5.1 3.4 6.8
经济缺乏投资,社会缺乏活力,家庭缺乏成员。
所以你觉得不ok的方式或许才更适合日本。
日本在极端恶劣的人口结构中,依靠所谓落后的方式,仍维持了较高的国民收入和基本的体面。
時点 年齢階級 区分 単位 男女計 男 女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総数 人口 万人 12547 6102 644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0歳~4歳 人口 万人 456 234 222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5歳~9歳 人口 万人 500 256 24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0歳~14歳 人口 万人 533 273 260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19歳 人口 万人 561 287 27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20歳~24歳 人口 万人 640 330 309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25歳~29歳 人口 万人 635 328 30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30歳~34歳 人口 万人 651 333 318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35歳~39歳 人口 万人 732 371 36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40歳~44歳 人口 万人 819 414 40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45歳~49歳 人口 万人 971 491 48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50歳~54歳 人口 万人 895 450 44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55歳~59歳 人口 万人 783 391 392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0歳~64歳 人口 万人 738 364 37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5歳~69歳 人口 万人 796 386 410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70歳~74歳 人口 万人 969 457 51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75歳~79歳 人口 万人 676 302 37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80歳~84歳 人口 万人 550 229 321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85歳~89歳 人口 万人 386 139 24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90歳~94歳 人口 万人 191 54 13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95歳~99歳 人口 万人 58 11 4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00歳以上 人口 万人 8 1 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未満 人口 万人 1488 762 726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64歳 人口 万人 7425 3760 3665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5歳以上 人口 万人 3634 1580 2054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75歳以上 人口 万人 1869 737 1132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85歳以上 人口 万人 643 206 437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未満 割合 % 11.9 12.5 11.3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15歳~64歳 割合 % 59.2 61.6 56.9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65歳以上 割合 % 29.0 25.9 31.9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75歳以上 割合 % 14.9 12.1 17.6
2021年6月1日現在(概算値) うち85歳以上 割合 % 5.1 3.4 6.8
都這樣啊,沒學nhk一樣上門發接種券以日本而言算時髦的
老齡化不解釋問題,因為完全可以短信郵件雙管齊下或者用電話回call的方式
但郵件的確除了慢了點、有被遺失或攔截的風險以外沒多大弱點。對日本這種基本上不會有遺失問題的認真國家而言,又不趕時間(就算收到你也不一定能馬上去接種)剛好
老齡化不解釋問題,因為完全可以短信郵件雙管齊下或者用電話回call的方式
但郵件的確除了慢了點、有被遺失或攔截的風險以外沒多大弱點。對日本這種基本上不會有遺失問題的認真國家而言,又不趕時間(就算收到你也不一定能馬上去接種)剛好
日本的信息化办公稍显落后确实是事实,当然,现在也在大力推进中
1.老人不會用網路登記
2.外包開發的登記APP有問題
現在的日本行政體系本來就是反應遲緩特別跟相關財閥交好也影響了新創發展
現在許多新的研究案或者系統建置都是先感利益財團或者成立法人,再準備給旗下公司,旗下子公司再轉包給其他公司。疫情之下荒繆的事情層出不窮。
所以唐鳳在日本很有名到一直有演講跟訪問邀約
2.外包開發的登記APP有問題
現在的日本行政體系本來就是反應遲緩特別跟相關財閥交好也影響了新創發展
現在許多新的研究案或者系統建置都是先感利益財團或者成立法人,再準備給旗下公司,旗下子公司再轉包給其他公司。疫情之下荒繆的事情層出不窮。
所以唐鳳在日本很有名到一直有演講跟訪問邀約
为了保护隐私,肯定需要你本人才知道的信息来预约接种。对比邻国韩国,人人都用身份证号,就可以用来预约。而在日本マイナンバー还是个新生事物,完全没普及,所以需要一个别的号码来管理接种信息。为了准确地送到每个人的家里,当然就选择邮送接种券。
如果中国也采用登记预约的方式来打疫苗,大概率会采用上门登记加电话的方式。
上面有不少人说,因为照顾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那邮寄的老年人还有不识字的。
目前中国的打疫苗的方式是,不管户籍,你去打就有,不需要预约。
上面有不少人说,因为照顾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那邮寄的老年人还有不识字的。
目前中国的打疫苗的方式是,不管户籍,你去打就有,不需要预约。
不是同一个制度体系怎么相比?没有那个是绝对好或者坏的我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