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喜欢去美国上市是否说明对党国前途没有信心?
didi被整肃据南华早报消息来自最高层的命令。这种控制需要最高层干啥大概对党国不是好消息。如何看待在如今中国的政治环境下依然很多公司愿意去美国上市?
只要市场没有彻底消失,只要资本还能流动,只要资本投资于市场还能获利,资本的逐利活动就不会消失。
中国企业在美国、香港上市的根本目的是绕开中共政府的限制政策融资。
中国大陆是受到中共严格管制的半开放市场。从2001年加入WTO至今已有20年,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核心领域,从来没有向国外资本开放过。加上严格的外汇管制,中国境内的资本市场只是个自己人玩的政治游戏场。
所以,如果企业打算在A股上市,将面临如下问题:
1. A股主板、创业板都是核准制,科创板的注册制也只是形式。
2. A股主板、创业板都有利润要求。互联网企业大多暂未盈利。
3. A股受中共政策影响大,环境不确定性高。
4. 外资基金无法在A股市场上退出。
5. 外资不能直接投资A股股票。
第4条、第5条的决定了这类企业必须要在美国、香港上市。如果企业决定在A股上市,一开始外资就不会投。拿不到投资的企业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论做大了。指望中共拯救么?
美国与香港是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两地上市,尤其是美国,可以吸引到全球的投资。这是A股根本比不上的。所以从外资基金在风投阶段的投资开始,就已经安排了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完成退出。
另一个角度,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封闭的互联网世界。中国企业对于境外资本是高增长的投资选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境外投资者嘴上批评中共,身体却很诚实:投资中国企业回报真香。
阿里、百度、腾讯、知乎、京东,包括滴滴,哪个不是外资在输血?给它们输血也就是给中国经济输血,给中共续命输血。这种互利关系,的确在经济上起到了维系了中共的统治的作用。
如果哪天中共把美国香港融资这两个渠道作没了,那真的离死不远了。
另外纠正个概念。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架构上为了在海外上市绕过中共国法律限制构建的,实际产生收入的还是境内的企业。境内企业与境外壳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往往是同一人。所以有答主把VIE架构说成是境外企业是不正确的。
中国企业在美国、香港上市的根本目的是绕开中共政府的限制政策融资。
中国大陆是受到中共严格管制的半开放市场。从2001年加入WTO至今已有20年,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核心领域,从来没有向国外资本开放过。加上严格的外汇管制,中国境内的资本市场只是个自己人玩的政治游戏场。
所以,如果企业打算在A股上市,将面临如下问题:
1. A股主板、创业板都是核准制,科创板的注册制也只是形式。
2. A股主板、创业板都有利润要求。互联网企业大多暂未盈利。
3. A股受中共政策影响大,环境不确定性高。
4. 外资基金无法在A股市场上退出。
5. 外资不能直接投资A股股票。
第4条、第5条的决定了这类企业必须要在美国、香港上市。如果企业决定在A股上市,一开始外资就不会投。拿不到投资的企业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论做大了。指望中共拯救么?
美国与香港是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两地上市,尤其是美国,可以吸引到全球的投资。这是A股根本比不上的。所以从外资基金在风投阶段的投资开始,就已经安排了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完成退出。
另一个角度,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封闭的互联网世界。中国企业对于境外资本是高增长的投资选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境外投资者嘴上批评中共,身体却很诚实:投资中国企业回报真香。
阿里、百度、腾讯、知乎、京东,包括滴滴,哪个不是外资在输血?给它们输血也就是给中国经济输血,给中共续命输血。这种互利关系,的确在经济上起到了维系了中共的统治的作用。
如果哪天中共把美国香港融资这两个渠道作没了,那真的离死不远了。
另外纠正个概念。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架构上为了在海外上市绕过中共国法律限制构建的,实际产生收入的还是境内的企业。境内企业与境外壳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往往是同一人。所以有答主把VIE架构说成是境外企业是不正确的。
VAT架构本来就算不上是中国公司,国外投资集团借助中国公司的壳把企业办大,往中国扔了不少钱没错,但本质还是境外企业。相当于他们一轮又一轮,扔了几亿到中国,然后在美国上市,从美国人手里吸引几十亿接盘,自己撤出。这是最基本的投资经济模式。
结果就是美国流动性跑到了中国,中国经济越来越强。投资集团主要经济活动都在中国之外,可以降低政策风险。
因为自由世界不能强行控制经济流动,我们就只能希望包弟自己加速了。
结果就是美国流动性跑到了中国,中国经济越来越强。投资集团主要经济活动都在中国之外,可以降低政策风险。
因为自由世界不能强行控制经济流动,我们就只能希望包弟自己加速了。
在上市都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为什么要去美国
大概还是主要股份持有人希望把资产放在美国的缘故
也就是不看好财富留在中国的前景
大概还是主要股份持有人希望把资产放在美国的缘故
也就是不看好财富留在中国的前景
簡單說,土韭菜是要時間生長的。
其實小丑再這麼弄個幾次,絕對是好事,它們以為洋韭菜跟土韭菜一樣,隨便割。
是時候讓它們嚐嚐甚麽是集體訴訟了。
其實小丑再這麼弄個幾次,絕對是好事,它們以為洋韭菜跟土韭菜一樣,隨便割。
是時候讓它們嚐嚐甚麽是集體訴訟了。
对于匪区的前途不知道,但对于匪的人品显然是没信心的
中国稍微正经点的公司都是去美国香港上市的
不用说现在他们去有很大的套现意味
不用说现在他们去有很大的套现意味
通常来说 哪国上市就是割哪国的韭菜 想想看 IPO过程中 到底是谁和谁的钱 给了谁和谁 就不难明白
滴滴被整治大概是有别的原因 就像蚂蚁那样 共党想敲打一下而已
不见得和去美国上市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滴滴被整治大概是有别的原因 就像蚂蚁那样 共党想敲打一下而已
不见得和去美国上市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首先從選擇來看,中國A股主板准入門檻高,要求上市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而滴滴長期虧損;中國科創板則對模式創新類的企業不「感冒」。
相比之下,赴香港上市似乎成為一個更合理的選擇。但港交所在合規問題上要求也不少。與滴滴業務類似的「嘀嗒出行」,去年10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本想搶下「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名頭,無奈遲遲不能過審,今年4月招股書就已失效,嘀嗒五天後再次遞交,依然還未有結果。
如此看來,美國似乎成為滴滴僅剩的選擇,而且美股上市門檻低於中國和香港,成功機率大得多。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7726858
結論:滴滴就算想在中國上市都可能沒辦法,其他所謂「願意去美國上市」的很多可能也都是因爲類似問題
前面朋友有些答到点上了 其实在哪上市最主要的还是由上市准入制度决定的
在国内上市需要连续3年稳定盈利 这对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陆上市制度落后于经济及市场发展 我认为那些海外上市的公司并没有太多政治方面考量 只是单纯想尽快融资 早期投资人能尽快变现
在国内上市需要连续3年稳定盈利 这对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陆上市制度落后于经济及市场发展 我认为那些海外上市的公司并没有太多政治方面考量 只是单纯想尽快融资 早期投资人能尽快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