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反驳一下这个人说苏联粮食并不短缺,商店大排长队都是西方宣传战的效果?
都说苏联农业差,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特别是对斯大林时期农业的污蔑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即使刨除失去了 芬兰、波兰、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地区和国家在沙皇俄国崩溃后独立)的情况下,
但事实究竟如何呢?本穷恰好找出了一本《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750-1993年》(欧洲卷第四版),这本书最大的优点首先是尽可能的给出了逐年数据,其次是给出了不同数据的统计口径,尤其是考虑到领土变动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数据对应的领土范围。后一点对评价斯大林时代的农业尤其重要,因为只需要对近代欧洲历史有最简单的了解就可以知道:沙俄不等于苏联。沙俄在一战之后分成了至少6个国家——苏联、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领土(比萨拉比亚)落到了罗马尼亚手中。)
沙俄时期粮食最高产量是8600万吨,而沙俄确包含了五分四的波兰领土 及整个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人口也接3亿。
而1937年的苏联仅谷物产量就达到9700万吨,整整超过了沙俄最高产量的三成。
像《大国崛起》等片子中就说了谎,说斯大林死时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一直都还没有超过沙俄。的确斯大林死时的1953年粮食产量只有8300万吨,但那是经历了二战后的恢复期,同时苏联可没有像沙俄那样有五分之四的波兰领土及整个的芬兰!其次在斯大林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实现了机械化,农村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这样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是惊人的。
苏联七八十年代的粮食产量在2.1亿吨左右,最高记录是2.3亿吨,一般时期人均粮食产量是800公斤左右(就连很多不停贬低苏联农业的资料、文章中,也能算出苏联人粮食产量也是800公斤,可他们是不是糊涂了!这个数字是今天中国人均粮食产量400多公斤的近两倍),这样的农业差么?
很多人指责说苏联消费工业轻工业差,佐证就是苏联解体后中国用衣服、罐头、食品就能换大飞机、高性能车床,但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消费品的库存及折旧时间通常只有几周到一年时间不等,而苏联解体后,大家都知道的俄罗斯的开工率只有苏联时期的十分之一不到,如果今天中国或者美国休克,开工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你说今天的中国、美国休克了会不会出缺罐头等换飞机的情况?
至于工业,下面引用一下英国人帕克的超级大国美苏1980年对比的一些数据: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人不是从历史看待苏联,而是从冷战宣传的笑话演议看待苏联。人均粮食产量800公斤到1吨的苏联要饿死人,现在人均粮食产量400多公斤的中国、德国等就应该全国饿死光。苏联的粮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中上游的水平,而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世界前几位的。苏联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与美国一样都是75公斤,人口也一样,如果说苏联饿死多少,那么美国就应该饿死多少。
——————
自己看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俄罗斯政府的数字,如果说社会主义的苏联说谎,资本主义的俄罗斯该不会了吧。
Таблица 3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основных видов сель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й продукции (тысяч тонн)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Росстат,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9, с 458 )
表.3 俄罗斯历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千吨)(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俄罗斯统计年鉴2009,458页)(译者注,此表中1970年,1980年和1990年的数字仅代表当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С.Ф.С.Р)的粮食产量,并非全苏联的粮食总产量)
http://review.youngchina.org/wp-content/uploads/2011/01/e8a1a832.jpg
_________________
Потребление мяса и мясопродуктов, молока и молочн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на душу населения
俄政府网站上的
第一行是资本主义俄罗斯联邦的,下面的是分地区的我就不列了。
1990年,包括下水和猪膘油的肉类,人均消耗75公斤(今天的中国才50公斤左右),到2000年俄罗斯只有45公斤,而今天的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不到50公斤。
1990年,牛奶和奶制品消费,人均消耗387升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位,而到2000年只有215升,
注意,1990年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起1988年已经发生了急剧下降,如果对比1988年和2000年的话差距会更显著。
即使刨除失去了 芬兰、波兰、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地区和国家在沙皇俄国崩溃后独立)的情况下,
但事实究竟如何呢?本穷恰好找出了一本《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750-1993年》(欧洲卷第四版),这本书最大的优点首先是尽可能的给出了逐年数据,其次是给出了不同数据的统计口径,尤其是考虑到领土变动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数据对应的领土范围。后一点对评价斯大林时代的农业尤其重要,因为只需要对近代欧洲历史有最简单的了解就可以知道:沙俄不等于苏联。沙俄在一战之后分成了至少6个国家——苏联、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领土(比萨拉比亚)落到了罗马尼亚手中。)
沙俄时期粮食最高产量是8600万吨,而沙俄确包含了五分四的波兰领土 及整个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人口也接3亿。
而1937年的苏联仅谷物产量就达到9700万吨,整整超过了沙俄最高产量的三成。
像《大国崛起》等片子中就说了谎,说斯大林死时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一直都还没有超过沙俄。的确斯大林死时的1953年粮食产量只有8300万吨,但那是经历了二战后的恢复期,同时苏联可没有像沙俄那样有五分之四的波兰领土及整个的芬兰!其次在斯大林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实现了机械化,农村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这样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是惊人的。
苏联七八十年代的粮食产量在2.1亿吨左右,最高记录是2.3亿吨,一般时期人均粮食产量是800公斤左右(就连很多不停贬低苏联农业的资料、文章中,也能算出苏联人粮食产量也是800公斤,可他们是不是糊涂了!这个数字是今天中国人均粮食产量400多公斤的近两倍),这样的农业差么?
很多人指责说苏联消费工业轻工业差,佐证就是苏联解体后中国用衣服、罐头、食品就能换大飞机、高性能车床,但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消费品的库存及折旧时间通常只有几周到一年时间不等,而苏联解体后,大家都知道的俄罗斯的开工率只有苏联时期的十分之一不到,如果今天中国或者美国休克,开工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你说今天的中国、美国休克了会不会出缺罐头等换飞机的情况?
至于工业,下面引用一下英国人帕克的超级大国美苏1980年对比的一些数据: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人不是从历史看待苏联,而是从冷战宣传的笑话演议看待苏联。人均粮食产量800公斤到1吨的苏联要饿死人,现在人均粮食产量400多公斤的中国、德国等就应该全国饿死光。苏联的粮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中上游的水平,而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世界前几位的。苏联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与美国一样都是75公斤,人口也一样,如果说苏联饿死多少,那么美国就应该饿死多少。
——————
自己看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俄罗斯政府的数字,如果说社会主义的苏联说谎,资本主义的俄罗斯该不会了吧。
Таблица 3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основных видов сель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й продукции (тысяч тонн)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Росстат,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9, с 458 )
表.3 俄罗斯历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千吨)(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俄罗斯统计年鉴2009,458页)(译者注,此表中1970年,1980年和1990年的数字仅代表当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С.Ф.С.Р)的粮食产量,并非全苏联的粮食总产量)
http://review.youngchina.org/wp-content/uploads/2011/01/e8a1a832.jpg
_________________
Потребление мяса и мясопродуктов, молока и молочн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на душу населения
俄政府网站上的
第一行是资本主义俄罗斯联邦的,下面的是分地区的我就不列了。
1990年,包括下水和猪膘油的肉类,人均消耗75公斤(今天的中国才50公斤左右),到2000年俄罗斯只有45公斤,而今天的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不到50公斤。
1990年,牛奶和奶制品消费,人均消耗387升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位,而到2000年只有215升,
注意,1990年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起1988年已经发生了急剧下降,如果对比1988年和2000年的话差距会更显著。
苏联时期排队不是个例更不是短期现象,【贫困与饥荒】一书开头就说了: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
所以不论看苏联整体的粮食产量或是进出口,都未必能够证明苏联的粮食不存在短缺,因为首先,苏联他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独裁者的特殊魅力也就在于此。
即便在大饥荒的年代,苏联也和它的小兄弟中国一样,大量出口粮食,而他进口来的少量的粮食用来做什么呢?
1930年代上半叶,进口的食品和日用品只能或优先通过外宾商店的渠道进入苏联商贸系统。比如,只有在外宾商店才能买到进口的肉类。油脂、罐头食品、橄榄油。外宾商店按照采购价购入进口商品,无须支付进口关税。”考虑到19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事实上将所有外汇都用于为大型工业企业在境外购买原料、机器和设备,并禁止使用外汇进口非工业品,那么,外宾商店所获的消费品进口权就绝不是一项小特权。但是,外宾商店的进口和它的经营活动一样,追求的不是人道主义,而是经济利益--外宾商店以非常昂贵的价格把进口商品转卖给苏联顾客。
在1930年代上半叶的日常生活中,有相对幸福和平静的时期,也有大饥荒的悲惨年份。这是否反映在外宾商店进口采购的商品品类中呢?从所能找到的极少的1931年进口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外宾商店当时在境外采购的主要是满足精英(当时的精英)需求的工业品--幸福生活中的小东西:自行车、缝纫机、缝针、指甲刀、伞和手杖、绘画用品、夹鼻眼镜。随着苏联顾客涌向外宾商店以及饥荒的爆发,越来越多的食品出现在外宾商店的进口品类中,但商品品类并没有“宣扬”这个悲剧。不知道当时苏联发生了什么的人仅从外宾商店1932-1933年境外采购商品品类中完全猜不出数百万人死于饥饿。在1932年的进口商品中,约70%为工
业品,包括人们不太需要的滑雪板和滑雪鞋、鞋子、针织品、羊毛面料。随着大饥荒的爆发,在外宾商店最被需要的商品成了面粉--人们成袋地买走面粉,外宾商店时常断货,各家商店恳请管委会加强供应。外宾商店1933年的计划进口量巨大--达到了1000万卢布,但面粉不在其列--苏联当时还在向西方市场倾销谷物,在进口计划中仅仅在糁的名目下采购了少量大米。在 1933年的进口计划中,以肉类和动物油脂为主的粮食进口额仅占 16%。超过一半(55%)的进口资金被用于采购纺织品一面料、针织品、服饰用品,剩下的用于采购鞋子、皮革,以及各种东西-留声机、照相机、钟表、打字机、美国汽车。
1932-1933年外宾商店的进口结构证明,进口并不是为了缓解国内的大饥荒。外宾商店并未在境外采购当时主要的食品--面粉、糁、植物油,而是通过盘剥定量配给和国有营利性商贸机构从国内本就贫乏的供应中获取这些食品。例如,1933年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与劳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维·米·莫洛托夫电报批准了从各地的供应储备及领导储备中向外宾商店拨付面粉、糁和大米:政府没有把这些储全部拿出来供应,是为了利用这些商品抽取人民的外汇。在饥荒的那几年,外宾商店进口的粮食对于饥饿中的国家而言微不道:1933年,计划采购425吨油、1000箱鸡蛋、300吨奶酪、1000吨猪肉、500吨牛肉92如果把这些分配给1.6亿人,那就能得出外宾商店进口业务微不足道的结论。更何况,1933年1000万卢布的进口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而已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监察人民委员部的委员会在1933年检查了外宾商店,他们要求其减少进口量。委员会指责外宾商店倾销本国食品,仓库里的日用品长期积压,而偷盗行为规模巨大,由此要求将进口压缩到200万卢布,其中50万卢布用于采购工业品。””在上级干涉之下,进口计划被大幅削减。
1933年,外宾商店在境外只采购了 400万卢布的商品,但卖给饥民获得了2100万金卢布!在境外的牛奶采购价为5戈比1升,而在国内的销售价为16-20戈比/升;奶酪采购价为45戈比1千克,销售价为1卢布90戈比/千克;咖啡采购价为50戈比,销售价为3卢布50戈比至4卢布。国家从饥民所需商品的采购和销售价差上所获的“油水”更加惊人。在境外的肉类采购价为13戈比/千克,销售价则为1卢布75戈比/千克,销售价约为采购价的14倍!1933年,对于进口商品的加价比例为:腌猪肉和羊毛--150%,柑橘--200%,调味品--400%,服饰百货--300%,大米和可可豆--500%,棉花、钟表和留声机--250%。
1934年的计划允许外宾商店采购240万卢布进口商品。这个计划9个月就完成了,似乎,外宾商店又向政府讨来了50万卢布的额外进口额。领导人试图通过进口商品维持顾客对外宾商店的消费兴趣-事实上在饥荒消退后消费兴趣已大幅下降。根据193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超过一半的进口量为食物,主要是精致的食品:咖啡、可可、无花果、扁桃、橄榄油、调味料、柑橘、腌猪肉、猪肉、牛奶、奶油、奶酪、鸡蛋。1934年,外宾商店管委会实施了“进口工业化”方针:考虑到在国内生产成品对于解决外汇更有利,外宾商店在境外的采购大部分为原料和半成品。在外宾商店工作转变措施中,在新的条件下,贸易人民委员罗森戈尔茨下令仿制进口样品,实质上就是抄袭西方:“在为外宾商店生产的企业中设立专门的样品室,产品应当按照样品生产。从进口计划中划拨5000卢布用于进口上文所指的样品。”为了在国内生产具有“进口品质”的商品,外宾商店开始在境外采购设备,例如,用来生产1930年代中叶流行的无檐帽的机器。
--------【苏联的外贸商店】
不说粮食,排大队就一定是买食物吗?商店是卖日用品的地方,日用品暂时紧俏不一定排长队,就像我们现在核酸封城,如果不是动不动就封,一封就封死特谁他妈没事去超市大扫荡啊,苏联在非饥荒年代一样是排长队,有一本美国记者在70年代造访苏联写的一本传记【俄国人】第二章就提到了排队的现象:(非常的生动形象)
外国人在估计苏联的生活水平时,总觉得很难选定用以衡量这种水平的尺度。根据苏联过去的情况看来,它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但是根据工业化的欧美国家的情况看来,它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正如格特鲁德·施罗德所说的,“虽然取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成绩,苏联人民1970年的生活水平只能抵上美国的三分之一,相当于英国、法国或西德的一半左右,可能比意大利或日本还要低一点,大大低于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东欧共产党国家。”这个差距可能会在七十年代中期有所缩小,但也不过是略为缩小一点而已。不仅是生活在俄国人中的西方人有这样的反应。一位在俄国工作过几年的东德科学家也对我吐露,他“对普通俄国人的生活如此贫困感到震惊”。其他一些东欧国家的人也有类似的反应。
苏联官方就经济先后缓急次序所作出的抉择,对俄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首先提出的要求是提供统计数字来比较一下苏联和西方的生活水平,他们常常对房租的惊人低廉而吃饭穿衣要花那么许多钱产生深刻印象。我记得有一次在飞往塔什干途中同一位妇女的谈话。她镶有九颗金牙,同丈夫一起在纺织厂工作。她说,他们俩一个月总共挣得二百一十卢布(二百八十美元)。一家三口(他们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吃饭就要花去三分之二的收入,而两间一套的住房只要十二卢布(十六美元)。余下的五十六卢布(七十五美元)就用在衣着、交通、娱乐、香烟以及交一些微不足道的税上。
但是,这些数字并不能反映苏联消费者生活的真相,也不能反映俄国人每天为购物备受折磨和美国人那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别。我的俄国朋友们听说美国郊区的家庭妇女每周两次乘上面包车赶到超级市场或市中心的商业区去买食品,都觉得很有趣。因为他们总是每天都要上商店去买食品,常常要走很多路,而且还得跑好几家商店,一家买面包,另一家买奶制品,再一家买肉,等等。有些人愿意到市中心的商业区去买食品,因为那里的几个超级市场供应的商品比较丰富,然后还得费力地拖着大包小包坐公共汽车成地铁回家。其他一些人之所以不得不到市中心商业区去买东西,是因为许多新住宅区虽然已经分配给居民住了两、三年,却还没有供应生活必需品的商店,住房建设和商业布局配合得很差。我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人发牢骚说,为了修一双鞋或者其他一些必要的小修小补竟要走一哩路。
苏联经济尽管经过各种修修补补的改革,但仍然是按照上面的计划来经营管理,而不是为了满足下面的消费者的需要,因此造成了商品品种不齐,花色单调。商品是为了完成计划,而不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这种荒唐的现象有时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列宁格勒可能有堆积如山的越野滑雪鞋,却几个月买不到洗餐具用的肥皂。在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我看到手风琴供应充足,但是,当地老百姓却抱怨说有好几个星期买不到普通的汤匙以及俄国式茶炊。我认识一家莫斯科的人家,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工夫拚命到处寻找,要买一只小孩用的尿盆,而无线电收音机却在市场上存货过剩。在罗斯托夫六月里最热的一天正午,气温高达华氏九十四、五度,可是,冷饮摊却在下午两点钟就全都收摊了,一位导游者告诉我说,这是因为整个地区的冰淇淋都脱销了,而且每天都是如此。一位来访的美国记者想买几颗打火机上用的电石,吸烟的俄国人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电石在莫斯科已缺货两个月了。
缺货的商品确实是数不胜数。虽然不是永久性的缺货,但是,谁也没法预料什么时候有货,诸如牙膏、毛巾、斧头、锁、吸尘器、陶瓷餐具壁炉柴架、地毯以及从烘烤面包器或照相机到汽车等的零配件、时新服装以及美观大方的鞋子,只消提一提苏联报纸上列举的一小部分就够了。我在苏联各州旅行时,还看到了象肉类这种基本食物匮乏的情况。在下瓦托夫斯克和布拉茨克这样的城市,到了冬天,食品商店里的肉品部干脆关门大吉,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的家在加里宁市附近,这个城市有三十八万人,位于莫斯科西北一百五十哩。他告诉我,他每次回家探望父母,总要带一些肉回去,因为在加里宁市除了熏红肠和香肠外,什么东西都买不到。
俄国人为了对付这种情况已经创造出一整套的窍门了。他们知道有些苏联工厂特别是波罗的海沿岸加盟共和国的工厂出产一些好东西,如稍为入时的女式服装、鲜艳的男衬衫、优质的睡袋、收音机以及小型马达等,只要这些商品一出现,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莫斯科的一个中年妇女还告诉我说机关职员们如何组织合伙买东西的互助团体(类似美国家庭妇女合资购买一辆汽车),然后每天轮流为大家购买食品。她又说,在她们办公室的这个小“集体”中,有人甚至在吃午饭时间去为大家买主食品,以免每一个人在下班以后还要到商店去你推我挤地排队受累。妇女们还经常在上班时间轮流溜出去,到市中心区的大商店去侦察一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商品,如果发现东西很多需要大量购买,就赶快回来通风报信讨救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倒卖投机活动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看到一个妇女,网线袋里装着二十支一般人很爱用的南斯拉夫信号牌牙膏上了公共汽车。乘客们就立即七嘴八舌地问她是在什么地方买到的,有几个人就悄悄地提出愿意多出几个钱向她买几支。
在最近的美国历史上,人们真正体验到不辞艰辛地熬夜买东西的滋味的就只有那么一次,那是在1973 --1974年冬季发生汽油危机的时候。天还没亮,人们就在加油站前排队。当时在美国产生了一阵民族自怜感。但那是暂时的现象,而且只是为了一种商品而排队。请想一想买各种各样东西都要排队、时时刻刻都要排队的情况,你就可以了解到,苏联人买东西就象一年到头都在抢购圣诞节物品一样了。按照一般标准,苏联妇女每天要花两小时排队,一星期七天,她们每天所受的罪比美国家庭主妇每周在超级市场所受的一两次罪还多一倍。我从苏联报纸上看到,俄国人每年光在排队买东西上就花掉了三百亿个工时,这还不包括花在裁缝店、理发店、邮局、储蓄所、干洗店、各种空瓶回收站等候的几十亿个工时。但仅就三百亿个工时来说,就足以使一千五百万工人按每周四十个工时计算劳动一年了。
我就亲耳听说过有些人为了买四个菠萝排了九十分钟的队;为在公园里乘坐两分钟的空中转轮等了三小时;为买三棵卷心菜排了三个半小时,结果是在快要轮到他买时,卷心菜已卖光了;为了登记日后可以买到的一张地毯站了十八小时;为了在购买汽车的单子上登上个名字,在冰天雪地的十二月排一整夜的队,实际交货还得等十八个月,即使这样也算是十分走运的了。队伍之长可以从几码到半个街区,乃至将近一哩;而且往往是以使人难熬的爬行速度前进。我们有些住在莫斯科西南区的朋友,曾看到一支四人一排的队伍,穿过一大片公寓区,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他们给这个场面拍下了照。他们估计排队登记买地毯的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因为这种机会在莫斯科的那个地区一年也只有一次。有些人在雪地上点起篝火来取暖,木头的噼噼啪啪声和不断谈话的喧闹声吵得我们的朋友通宵不能入睡。
尽管排队是这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的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还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排队心理有它自己的一种吸引力。俄国人一再告诉我说,谁只要看到前面有人急急忙忙地排进了队伍,他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那里准在出售值得为之排队的东西。至于出售什么东西,那是无关紧要的。先排进了队伍,再打听卖什么。等你排到了前面,就会知道在卖些什么,也许在此之前人家会传话告诉你。一位女律师对我说,有一次她见到一支庞大的队伍,从莫斯科百货商店的前门排到后门,她问问队尾的人在出售些什么东西,“他们有的回答说不知道,有的向我嚷嚷,叫我别打扰。我往前走了二三十码,再问问排队的人,还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最后我就不再问了。”
不知道岁数大的苏联人会不会也像洼地的某些老年人回忆起这段往事甚至能够有种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啊之类的怀念,就我身边确实就有怀念上山下乡吃大锅饭的老年人,被历史进程深埋至此仍心存感激,所以我挺赞成上边的评论, 你找一个岁数大点的俄罗斯人问问不就知道了么,那肯定的是最容易证实的方法,但是他们对这段往事持什么样的态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外还是同人不同命,吃特供的体制内是看不到这些糟心事儿的,苏联人排队不排队,你看看早期的中国不就有那个逼数了吗,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意味着没被计划到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连三年大饥荒都有人一板一眼的给洗白,老历史虚无主义了,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粉红被铁拳砸遍了还要用最后一口气骂一句资本,没挨砸说西方报道是抹黑是宣传战,被砸疼了跑西方微博下边叫爸爸救我,这种人铁证在眼前也要辩一辩,辩不过就学赵立坚,他们的信息来源全是过过筛子的,你像沈志华这种苏联研究专家的书现在大多都买不到了,就是让这种人嘴硬到死的。
所以不论看苏联整体的粮食产量或是进出口,都未必能够证明苏联的粮食不存在短缺,因为首先,苏联他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独裁者的特殊魅力也就在于此。
即便在大饥荒的年代,苏联也和它的小兄弟中国一样,大量出口粮食,而他进口来的少量的粮食用来做什么呢?
1930年代上半叶,进口的食品和日用品只能或优先通过外宾商店的渠道进入苏联商贸系统。比如,只有在外宾商店才能买到进口的肉类。油脂、罐头食品、橄榄油。外宾商店按照采购价购入进口商品,无须支付进口关税。”考虑到19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事实上将所有外汇都用于为大型工业企业在境外购买原料、机器和设备,并禁止使用外汇进口非工业品,那么,外宾商店所获的消费品进口权就绝不是一项小特权。但是,外宾商店的进口和它的经营活动一样,追求的不是人道主义,而是经济利益--外宾商店以非常昂贵的价格把进口商品转卖给苏联顾客。
在1930年代上半叶的日常生活中,有相对幸福和平静的时期,也有大饥荒的悲惨年份。这是否反映在外宾商店进口采购的商品品类中呢?从所能找到的极少的1931年进口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外宾商店当时在境外采购的主要是满足精英(当时的精英)需求的工业品--幸福生活中的小东西:自行车、缝纫机、缝针、指甲刀、伞和手杖、绘画用品、夹鼻眼镜。随着苏联顾客涌向外宾商店以及饥荒的爆发,越来越多的食品出现在外宾商店的进口品类中,但商品品类并没有“宣扬”这个悲剧。不知道当时苏联发生了什么的人仅从外宾商店1932-1933年境外采购商品品类中完全猜不出数百万人死于饥饿。在1932年的进口商品中,约70%为工
业品,包括人们不太需要的滑雪板和滑雪鞋、鞋子、针织品、羊毛面料。随着大饥荒的爆发,在外宾商店最被需要的商品成了面粉--人们成袋地买走面粉,外宾商店时常断货,各家商店恳请管委会加强供应。外宾商店1933年的计划进口量巨大--达到了1000万卢布,但面粉不在其列--苏联当时还在向西方市场倾销谷物,在进口计划中仅仅在糁的名目下采购了少量大米。在 1933年的进口计划中,以肉类和动物油脂为主的粮食进口额仅占 16%。超过一半(55%)的进口资金被用于采购纺织品一面料、针织品、服饰用品,剩下的用于采购鞋子、皮革,以及各种东西-留声机、照相机、钟表、打字机、美国汽车。
1932-1933年外宾商店的进口结构证明,进口并不是为了缓解国内的大饥荒。外宾商店并未在境外采购当时主要的食品--面粉、糁、植物油,而是通过盘剥定量配给和国有营利性商贸机构从国内本就贫乏的供应中获取这些食品。例如,1933年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与劳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维·米·莫洛托夫电报批准了从各地的供应储备及领导储备中向外宾商店拨付面粉、糁和大米:政府没有把这些储全部拿出来供应,是为了利用这些商品抽取人民的外汇。在饥荒的那几年,外宾商店进口的粮食对于饥饿中的国家而言微不道:1933年,计划采购425吨油、1000箱鸡蛋、300吨奶酪、1000吨猪肉、500吨牛肉92如果把这些分配给1.6亿人,那就能得出外宾商店进口业务微不足道的结论。更何况,1933年1000万卢布的进口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而已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监察人民委员部的委员会在1933年检查了外宾商店,他们要求其减少进口量。委员会指责外宾商店倾销本国食品,仓库里的日用品长期积压,而偷盗行为规模巨大,由此要求将进口压缩到200万卢布,其中50万卢布用于采购工业品。””在上级干涉之下,进口计划被大幅削减。
1933年,外宾商店在境外只采购了 400万卢布的商品,但卖给饥民获得了2100万金卢布!在境外的牛奶采购价为5戈比1升,而在国内的销售价为16-20戈比/升;奶酪采购价为45戈比1千克,销售价为1卢布90戈比/千克;咖啡采购价为50戈比,销售价为3卢布50戈比至4卢布。国家从饥民所需商品的采购和销售价差上所获的“油水”更加惊人。在境外的肉类采购价为13戈比/千克,销售价则为1卢布75戈比/千克,销售价约为采购价的14倍!1933年,对于进口商品的加价比例为:腌猪肉和羊毛--150%,柑橘--200%,调味品--400%,服饰百货--300%,大米和可可豆--500%,棉花、钟表和留声机--250%。
1934年的计划允许外宾商店采购240万卢布进口商品。这个计划9个月就完成了,似乎,外宾商店又向政府讨来了50万卢布的额外进口额。领导人试图通过进口商品维持顾客对外宾商店的消费兴趣-事实上在饥荒消退后消费兴趣已大幅下降。根据193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超过一半的进口量为食物,主要是精致的食品:咖啡、可可、无花果、扁桃、橄榄油、调味料、柑橘、腌猪肉、猪肉、牛奶、奶油、奶酪、鸡蛋。1934年,外宾商店管委会实施了“进口工业化”方针:考虑到在国内生产成品对于解决外汇更有利,外宾商店在境外的采购大部分为原料和半成品。在外宾商店工作转变措施中,在新的条件下,贸易人民委员罗森戈尔茨下令仿制进口样品,实质上就是抄袭西方:“在为外宾商店生产的企业中设立专门的样品室,产品应当按照样品生产。从进口计划中划拨5000卢布用于进口上文所指的样品。”为了在国内生产具有“进口品质”的商品,外宾商店开始在境外采购设备,例如,用来生产1930年代中叶流行的无檐帽的机器。
--------【苏联的外贸商店】
不说粮食,排大队就一定是买食物吗?商店是卖日用品的地方,日用品暂时紧俏不一定排长队,就像我们现在核酸封城,如果不是动不动就封,一封就封死特谁他妈没事去超市大扫荡啊,苏联在非饥荒年代一样是排长队,有一本美国记者在70年代造访苏联写的一本传记【俄国人】第二章就提到了排队的现象:(非常的生动形象)
外国人在估计苏联的生活水平时,总觉得很难选定用以衡量这种水平的尺度。根据苏联过去的情况看来,它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但是根据工业化的欧美国家的情况看来,它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正如格特鲁德·施罗德所说的,“虽然取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成绩,苏联人民1970年的生活水平只能抵上美国的三分之一,相当于英国、法国或西德的一半左右,可能比意大利或日本还要低一点,大大低于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东欧共产党国家。”这个差距可能会在七十年代中期有所缩小,但也不过是略为缩小一点而已。不仅是生活在俄国人中的西方人有这样的反应。一位在俄国工作过几年的东德科学家也对我吐露,他“对普通俄国人的生活如此贫困感到震惊”。其他一些东欧国家的人也有类似的反应。
苏联官方就经济先后缓急次序所作出的抉择,对俄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首先提出的要求是提供统计数字来比较一下苏联和西方的生活水平,他们常常对房租的惊人低廉而吃饭穿衣要花那么许多钱产生深刻印象。我记得有一次在飞往塔什干途中同一位妇女的谈话。她镶有九颗金牙,同丈夫一起在纺织厂工作。她说,他们俩一个月总共挣得二百一十卢布(二百八十美元)。一家三口(他们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吃饭就要花去三分之二的收入,而两间一套的住房只要十二卢布(十六美元)。余下的五十六卢布(七十五美元)就用在衣着、交通、娱乐、香烟以及交一些微不足道的税上。
但是,这些数字并不能反映苏联消费者生活的真相,也不能反映俄国人每天为购物备受折磨和美国人那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别。我的俄国朋友们听说美国郊区的家庭妇女每周两次乘上面包车赶到超级市场或市中心的商业区去买食品,都觉得很有趣。因为他们总是每天都要上商店去买食品,常常要走很多路,而且还得跑好几家商店,一家买面包,另一家买奶制品,再一家买肉,等等。有些人愿意到市中心的商业区去买食品,因为那里的几个超级市场供应的商品比较丰富,然后还得费力地拖着大包小包坐公共汽车成地铁回家。其他一些人之所以不得不到市中心商业区去买东西,是因为许多新住宅区虽然已经分配给居民住了两、三年,却还没有供应生活必需品的商店,住房建设和商业布局配合得很差。我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人发牢骚说,为了修一双鞋或者其他一些必要的小修小补竟要走一哩路。
苏联经济尽管经过各种修修补补的改革,但仍然是按照上面的计划来经营管理,而不是为了满足下面的消费者的需要,因此造成了商品品种不齐,花色单调。商品是为了完成计划,而不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这种荒唐的现象有时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列宁格勒可能有堆积如山的越野滑雪鞋,却几个月买不到洗餐具用的肥皂。在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我看到手风琴供应充足,但是,当地老百姓却抱怨说有好几个星期买不到普通的汤匙以及俄国式茶炊。我认识一家莫斯科的人家,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工夫拚命到处寻找,要买一只小孩用的尿盆,而无线电收音机却在市场上存货过剩。在罗斯托夫六月里最热的一天正午,气温高达华氏九十四、五度,可是,冷饮摊却在下午两点钟就全都收摊了,一位导游者告诉我说,这是因为整个地区的冰淇淋都脱销了,而且每天都是如此。一位来访的美国记者想买几颗打火机上用的电石,吸烟的俄国人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电石在莫斯科已缺货两个月了。
缺货的商品确实是数不胜数。虽然不是永久性的缺货,但是,谁也没法预料什么时候有货,诸如牙膏、毛巾、斧头、锁、吸尘器、陶瓷餐具壁炉柴架、地毯以及从烘烤面包器或照相机到汽车等的零配件、时新服装以及美观大方的鞋子,只消提一提苏联报纸上列举的一小部分就够了。我在苏联各州旅行时,还看到了象肉类这种基本食物匮乏的情况。在下瓦托夫斯克和布拉茨克这样的城市,到了冬天,食品商店里的肉品部干脆关门大吉,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的家在加里宁市附近,这个城市有三十八万人,位于莫斯科西北一百五十哩。他告诉我,他每次回家探望父母,总要带一些肉回去,因为在加里宁市除了熏红肠和香肠外,什么东西都买不到。
俄国人为了对付这种情况已经创造出一整套的窍门了。他们知道有些苏联工厂特别是波罗的海沿岸加盟共和国的工厂出产一些好东西,如稍为入时的女式服装、鲜艳的男衬衫、优质的睡袋、收音机以及小型马达等,只要这些商品一出现,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莫斯科的一个中年妇女还告诉我说机关职员们如何组织合伙买东西的互助团体(类似美国家庭妇女合资购买一辆汽车),然后每天轮流为大家购买食品。她又说,在她们办公室的这个小“集体”中,有人甚至在吃午饭时间去为大家买主食品,以免每一个人在下班以后还要到商店去你推我挤地排队受累。妇女们还经常在上班时间轮流溜出去,到市中心区的大商店去侦察一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商品,如果发现东西很多需要大量购买,就赶快回来通风报信讨救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倒卖投机活动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看到一个妇女,网线袋里装着二十支一般人很爱用的南斯拉夫信号牌牙膏上了公共汽车。乘客们就立即七嘴八舌地问她是在什么地方买到的,有几个人就悄悄地提出愿意多出几个钱向她买几支。
在最近的美国历史上,人们真正体验到不辞艰辛地熬夜买东西的滋味的就只有那么一次,那是在1973 --1974年冬季发生汽油危机的时候。天还没亮,人们就在加油站前排队。当时在美国产生了一阵民族自怜感。但那是暂时的现象,而且只是为了一种商品而排队。请想一想买各种各样东西都要排队、时时刻刻都要排队的情况,你就可以了解到,苏联人买东西就象一年到头都在抢购圣诞节物品一样了。按照一般标准,苏联妇女每天要花两小时排队,一星期七天,她们每天所受的罪比美国家庭主妇每周在超级市场所受的一两次罪还多一倍。我从苏联报纸上看到,俄国人每年光在排队买东西上就花掉了三百亿个工时,这还不包括花在裁缝店、理发店、邮局、储蓄所、干洗店、各种空瓶回收站等候的几十亿个工时。但仅就三百亿个工时来说,就足以使一千五百万工人按每周四十个工时计算劳动一年了。
我就亲耳听说过有些人为了买四个菠萝排了九十分钟的队;为在公园里乘坐两分钟的空中转轮等了三小时;为买三棵卷心菜排了三个半小时,结果是在快要轮到他买时,卷心菜已卖光了;为了登记日后可以买到的一张地毯站了十八小时;为了在购买汽车的单子上登上个名字,在冰天雪地的十二月排一整夜的队,实际交货还得等十八个月,即使这样也算是十分走运的了。队伍之长可以从几码到半个街区,乃至将近一哩;而且往往是以使人难熬的爬行速度前进。我们有些住在莫斯科西南区的朋友,曾看到一支四人一排的队伍,穿过一大片公寓区,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他们给这个场面拍下了照。他们估计排队登记买地毯的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因为这种机会在莫斯科的那个地区一年也只有一次。有些人在雪地上点起篝火来取暖,木头的噼噼啪啪声和不断谈话的喧闹声吵得我们的朋友通宵不能入睡。
尽管排队是这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的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还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排队心理有它自己的一种吸引力。俄国人一再告诉我说,谁只要看到前面有人急急忙忙地排进了队伍,他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那里准在出售值得为之排队的东西。至于出售什么东西,那是无关紧要的。先排进了队伍,再打听卖什么。等你排到了前面,就会知道在卖些什么,也许在此之前人家会传话告诉你。一位女律师对我说,有一次她见到一支庞大的队伍,从莫斯科百货商店的前门排到后门,她问问队尾的人在出售些什么东西,“他们有的回答说不知道,有的向我嚷嚷,叫我别打扰。我往前走了二三十码,再问问排队的人,还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最后我就不再问了。”
不知道岁数大的苏联人会不会也像洼地的某些老年人回忆起这段往事甚至能够有种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啊之类的怀念,就我身边确实就有怀念上山下乡吃大锅饭的老年人,被历史进程深埋至此仍心存感激,所以我挺赞成上边的评论, 你找一个岁数大点的俄罗斯人问问不就知道了么,那肯定的是最容易证实的方法,但是他们对这段往事持什么样的态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外还是同人不同命,吃特供的体制内是看不到这些糟心事儿的,苏联人排队不排队,你看看早期的中国不就有那个逼数了吗,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意味着没被计划到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连三年大饥荒都有人一板一眼的给洗白,老历史虚无主义了,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粉红被铁拳砸遍了还要用最后一口气骂一句资本,没挨砸说西方报道是抹黑是宣传战,被砸疼了跑西方微博下边叫爸爸救我,这种人铁证在眼前也要辩一辩,辩不过就学赵立坚,他们的信息来源全是过过筛子的,你像沈志华这种苏联研究专家的书现在大多都买不到了,就是让这种人嘴硬到死的。
这是畜牧业的情况👆
苏联人民在山羊爱好者斯大林同志的英明指导下饲养山羊。超过了1916年产量!
#先写一点给大家看看,苏联(俄)的乐子还有不少,待会再发上来
#更新1
但是,如果你突然认为自50年代末以来,农业的情况正在好转,那就不要抱太大希望了。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使俄罗斯免于饥饿的是粮食进口。而且规模巨大--约为所需数量的三分之一。例如,在1984-85年,进口粮食占4500多万吨。小麦、玉米、大麦、大米、牛肉、糖都被大量进口。
#更新2
1933年苏联人均预期寿命男性为11.6岁 女性10.3岁;而刚刚经过内战洗礼的1920年,苏俄人均预期寿命男性为20.5岁,女性19.5岁
#更新3
这次再用苏联的数据找个槽点
制定GOELRO计划(苏联的电气化计划)的工程师们在收集1916年的相关数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显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动机来夸大帝国时期的数字。此外,他们的数字并不是统计了整个国家,而是指以下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工业区、伏尔加流域区、乌拉尔和顿巴斯。(也就是帝俄掌控的主要工业区
即使是这样的不完整的统计数据显示,1916年的电力生产为47.3亿千瓦时的水平。而在1928年,苏联生产了(同样,根据苏联官方数据)50亿千瓦时,刚刚超过16年水平
只盯着粮食产量来看问题显然是非常愚蠢的,香港的粮食产量几乎为零,所以呢?香港人有饿死吗?
粮食人均消费量就更是一个笑话了,我消费100kg,你消费0kg,人均起来还是50kg。
商店大排长队真是西方宣传的吗?为什么不看看俄罗斯自己的宣传呢?可以去看看普京自己的宣传。
除非你非得说俄罗斯恶意要黑前苏联,那也没办法。
饿死人的事情本来就是史实,有大量的人证物证,不是苏联拿几个造假的数据就可以掩盖的。
粮食人均消费量就更是一个笑话了,我消费100kg,你消费0kg,人均起来还是50kg。
商店大排长队真是西方宣传的吗?为什么不看看俄罗斯自己的宣传呢?可以去看看普京自己的宣传。
除非你非得说俄罗斯恶意要黑前苏联,那也没办法。
饿死人的事情本来就是史实,有大量的人证物证,不是苏联拿几个造假的数据就可以掩盖的。
因为1959-1961年中国粮食大量对外出口和对外援助,推论出中国没有饿死人,毛泽东周恩来都不敢这么说。知乎狗腿子跪舔的却更厉害。
找个四五十岁的俄罗斯人问问当年的情况就完了,哪儿那么多废话。
找个四五十岁的俄罗斯人问问当年的情况就完了,哪儿那么多废话。
_ _ 我真懶得與撒謊成性的共匪擺事實講道理, 也不想分析虛假的[宣傳]. 就説個定性的李森科, 此人是完整加强版的袁隆平之流. 搞出個李森科主義禍害前蘇聯知識界.
_ _ 然後有人跟我吹如此倒錯的蘇俄, 糧食產量云云建議去看精神科. 就算糧食如匪幫宣傳的十倍百倍又如何, 蘇俄沒特供嘛, 分配體系的低效是災難性的.
_ _ 即便如今的自由國度也會零星偶發個體的營養不良、熱量不足, 比如單親孩子、個人重大變故什麽的, 幸好有福利、慈善、NGO 等補位. 而美化當時俄國人飢饉的苦難說並不存在糧食短缺, 不只我會嘲笑、譏諷這些人還要罵這些人.
_ _ 鑒於宵小袁隆平并無太大實際危害, 我無暇討伐他, 但李森科、袁隆平等在精神上可説遺禍不小, 當時就耽誤了人們發現與解決問題, 而後又有遺留勢力阻礙科研發展. 但首要的還是先爭取自由反對奴役吧.
_ _ 然後有人跟我吹如此倒錯的蘇俄, 糧食產量云云建議去看精神科. 就算糧食如匪幫宣傳的十倍百倍又如何, 蘇俄沒特供嘛, 分配體系的低效是災難性的.
_ _ 即便如今的自由國度也會零星偶發個體的營養不良、熱量不足, 比如單親孩子、個人重大變故什麽的, 幸好有福利、慈善、NGO 等補位. 而美化當時俄國人飢饉的苦難說並不存在糧食短缺, 不只我會嘲笑、譏諷這些人還要罵這些人.
_ _ 鑒於宵小袁隆平并無太大實際危害, 我無暇討伐他, 但李森科、袁隆平等在精神上可説遺禍不小, 當時就耽誤了人們發現與解決問題, 而後又有遺留勢力阻礙科研發展. 但首要的還是先爭取自由反對奴役吧.
居然有人引用苏联的数据认真讨论,那就直接可以不看了。信苏联提供的数据的人非傻既坏,还有必要跟他辩论么?
1960-1962年,中国也没饿死人,一个都没有。说中国饿死几千万都是西方人宣传战的效果。
骂他是走资派,排队领取物资明明是共产主义人人平等,人人有份的体现,古巴朝鲜现在还在排队呢,操你妈的居然说不排队,当是自由散漫的资本主义呢?
苏联人商店买不到东西除了生产还有流通体系的低销
经历了上海封城的中国人多少应该回忆起一些
小同志倒是可以思考乌克兰这样的大粮仓斯大林时代为什么饿死了上千万
经历了上海封城的中国人多少应该回忆起一些
小同志倒是可以思考乌克兰这样的大粮仓斯大林时代为什么饿死了上千万
同志們都讓一讓!
我來說一句:根據畝產萬斤的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9年自然災害時期實現世界糧食產量第一
平均下來每人可以消費2萬斤糧食 折合10噸 遠遠超過蘇聯等所謂的社會主義老大哥
---------------------------------------------------------------------------------
可惜樓主吃這麼多糧食 腦子一點也不見發育 希望各位革委會的同志想想辦法 治好樓主的精神病
我來說一句:根據畝產萬斤的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9年自然災害時期實現世界糧食產量第一
平均下來每人可以消費2萬斤糧食 折合10噸 遠遠超過蘇聯等所謂的社會主義老大哥
---------------------------------------------------------------------------------
可惜樓主吃這麼多糧食 腦子一點也不見發育 希望各位革委會的同志想想辦法 治好樓主的精神病
一片大好,欣欣向荣,还有马克思主义护身,那尼玛苏联是怎么解体的。
怎么看都是共产主义解放全世界的形势。
😹😹😹😹
怎么看都是共产主义解放全世界的形势。
😹😹😹😹
糧食產量跟是否有人餓死不是完全正相關
還得看流通跟分配
古人都知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還得看流通跟分配
古人都知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別問問就是蘇聯人民天生喜歡排隊唄,哪怕貨櫃琳瑯滿目,也要排隊進去,享受秩序的快感
苏联的经济模式不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产量高没有用,如何让商品在市场流通才是关键。简单说就是带有管制分配色彩的经济模式,它不按照供需关系流通商品,所以完全有可能某个时间段出现供应紧缺的问题,可能会也就是几天,恰好那天排队领面包被西方记者拍下来作为宣传素材。
按人均来看,地球的粮食也够吃啊,看来可以说服外星友人地球不存在饥荒了…
共产主义国家喜欢计算人均,计算总值,
拉出 收入-人口 图表一看,一半人口还活在贫困线上。
饿死几千万人不得了,放到总值里一看,没事才%2。
镇压开枪打死人?四舍五入等于0好不好。
拉出 收入-人口 图表一看,一半人口还活在贫困线上。
饿死几千万人不得了,放到总值里一看,没事才%2。
镇压开枪打死人?四舍五入等于0好不好。
苏联粮食并不短缺,商店大排长队都是西方宣传战的效果吗?
可见,这种问题直接问ai效果不会好。因为ai要照顾苏联五毛、自干五、理中客、粉红的玻璃心。提示词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也就是传说中的 prompt engineering。例如还是这个例子,可以试试这样问:
我不要judge,你就给出客观的assessment就可以了。短缺 or 不短缺
然后就可以啪啪打脸黄俄五毛、自干五、理中客、粉红了
关于苏联时期的粮食供应情况,存在不同的观点。
可见,这种问题直接问ai效果不会好。因为ai要照顾苏联五毛、自干五、理中客、粉红的玻璃心。提示词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也就是传说中的 prompt engineering。例如还是这个例子,可以试试这样问:
我不要judge,你就给出客观的assessment就可以了。短缺 or 不短缺
根据目前可以获取的历史资料来看,关于苏联时期的粮食供应情况,可以做出以下客观评估:
1. 苏联早期(1917年-1930年代)确实出现过严重的粮食供应短缺和大规模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是不充足的。
2. 从1960年代开始,随着 колхоз制度的推行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长。供应情况有所改善。
3. 但即便于1960-1980年代,苏联的粮食供应也无法满足需求。分配体系不健全依然导致了地区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粮食供应仍较为紧张。
4. 1980年代晚期,随着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又有所加剧。购物队伍等问题再次突出。
5. 整体来看,尽管苏联粮食产量取得了一定提高,但供应仍较为紧张,短缺问题持续存在并有周期性恶化。不能简单描述为“不短缺”。
综上所述,本人对这个问题的评估是,苏联时期长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粮食供应短缺,这一点是有事实证据支持的。但短缺的程度在不同时期存在波动。
然后就可以啪啪打脸黄俄五毛、自干五、理中客、粉红了
不用反駁,蘇聯雖然物資緊缺,但是沒有到遍地餓殍的地步。1990年蘇聯還開了第一家麥當勞。
你在墻內接受的教育,是當局刻意引導讓你覺得是蘇聯倒台的原因是老百姓沒有麵包吃,而迴避了蘇聯人民對於蘇聯不滿的真正原因。
你在墻內接受的教育,是當局刻意引導讓你覺得是蘇聯倒台的原因是老百姓沒有麵包吃,而迴避了蘇聯人民對於蘇聯不滿的真正原因。
从常识来判断
苏联的物资交换方式不是自由市场的自由贸易 而是由国家垄断的统购统销
普通人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 支纳人自己就吃过粮票 对于这点道理还不明白?
供销社也不一定有货卖 即便你有粮票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苏联的物资交换方式不是自由市场的自由贸易 而是由国家垄断的统购统销
普通人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 支纳人自己就吃过粮票 对于这点道理还不明白?
供销社也不一定有货卖 即便你有粮票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无依之地
黑名单
我觉得苏联人排队买面包不是因为面包少,缺粮,大伙哄抢,而是在苏联式共产主义模式下商品流通效率低下,你即便能产出这么多商品物资,也不能保证各大卖场市场能拥有这么多的商品,所以在这种分配机制下,市场上就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吧。
現在情況找個俄羅斯人問問。
以前情況。全球人均糧食也不少,但是每年都有餓死的。討論人均有意義嗎?
三年自然災害 其實那幾年糧食也沒減產,中國人還是餓死幾千萬。糧食哪去了!
支援外國兄弟,給茅台釀酒了。
以前情況。全球人均糧食也不少,但是每年都有餓死的。討論人均有意義嗎?
三年自然災害 其實那幾年糧食也沒減產,中國人還是餓死幾千萬。糧食哪去了!
支援外國兄弟,給茅台釀酒了。
苏联工业化农村所用的外汇是强抢农民,造成饥荒,农村人口少了三分之二 其实是饿死的吧,结果被说成效率提高。
产量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结果农村人口被饿死三分之二,其实就是粮食大规模出口导致的。这也可以间接说明 为何苏联粮食出口大国 而自己人却要排队买面包。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确实是效率提高了。人也饿死了。
产量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结果农村人口被饿死三分之二,其实就是粮食大规模出口导致的。这也可以间接说明 为何苏联粮食出口大国 而自己人却要排队买面包。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确实是效率提高了。人也饿死了。
三年大吃饱的时候农村人大批饿死,城市人反而好很多。难道是因为城市负责产粮而农村在制造工业品?
事实证明,粉红的本质是一群没经费到国外旅游,也没能力交外国友人,国际视野只有B站知乎爱奇艺的清国人。到俄罗斯的乡村或镇上随便找个大爷大妈问一下当年有没有排长队不就行了?俄罗斯人都说有长队,乌克兰人都说有饥荒,你一个支人还帮苏联洗地呢?
苏联粮食一直都在短缺,直到苏联解体后,粮食生产量才恢复到苏联成立前的水平,八十年代苏联一直依靠石油出口,大量进口粮食,才免于饥荒。而且我们要明白,无论沙皇俄国还是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结果一搞了社会主义就开始大量饿死人,最后还要依靠石油贸易进口美国粮食,这还不能说明苏联体制的糟糕吗?
转一个苏联笑话。
一个人问他的朋友:“教科书上说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美国也能实现社会主义吗?”
他的朋友回答:“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去哪里进口粮食?”
转一个苏联笑话。
一个人问他的朋友:“教科书上说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美国也能实现社会主义吗?”
他的朋友回答:“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去哪里进口粮食?”
這種人就是那種會信上海封城大吃飽的。
可惜沒在上海餓過肚子。
可惜沒在上海餓過肚子。
中国有剩余粮食援助亚非拉,所以饿死人是西方宣传战的结果
為什麼要去反駁他呢? 就和三年大饑荒一樣, 明明餓死那麼多人, 他卻說我們東北,我們北京沒有見到餓死人的, 你這就是造謠!他只堅信他腦子裏那一套東西, 你擺再多證據在他面前也是沒有用的.
都饿死几千万了怎么还有粮食出口到欧洲呢?难道是它们逼的吗?
现在全球不缺粮,一样有人饿死。
苏联不缺粮,一样饿死人,说明了共产主义是多么可怕与邪恶。
苏联不缺粮,一样饿死人,说明了共产主义是多么可怕与邪恶。
苏联并没有解体
所谓解体都是西方宣传的结果
所谓解体都是西方宣传的结果
这个好回答,就是说苏联什么都强,最后把自己给强死了;这个中国要引以为戒。
傻逼会发表弱智言论,而和傻逼争论的人更是傻逼中的傻逼
产量没问题,说明是物流运输的问题呗。远东那块路太烂,维护成本又高,运输效率就一直上不来,今天的俄罗斯也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谁都跟中共一样把民脂民膏投入基建的。
波粉还是柬埔寨人是朗诺图的呢
这种根本没必要反驳
这种根本没必要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