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念书单满分文解析:菜鸡语文老师钦老师视角
其实应该叫“迫真语文老师”。
取自卡尔维诺小说《树上的男爵》,暗用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典。小说主人公出身意大利的男爵家庭,庄园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树林。为逃离家庭的桎梏,自少年时的某一天起,爬到树上生活,从此没有回到地面。他在树上仍与世人交谈,为社群服务,恋爱并失恋。小说明线结局:男爵临死前抓住一个热气球,消失在天空。暗线结局:今日意大利不再有遮天蔽日的树林。
卡尔维诺和昆德拉都属于现代派作家,十余年前开始在中国文艺青年中迅速流行。其中卡尔维诺是40年前王小波首先介绍的。卡尔维诺现在处于“圈内无人不晓,圈外知者寥寥”的状态,昆德拉名气略大一些。啊,小众得恰到好处!仅这一个标题,已经赢得钦老师的心。不过仅这一个标题,也确实已经在文学知识上胜过绝大部分中学生。
钦老师已经猜到:接下来是一篇散文,而不是流水线生产的“高考议论文八股”。钦老师没有猜错。
指出问题:家庭、社会规范来自传统,但是现代社会中的传统不再能指导实践。给出解法:像树上的男爵那样生活。引用海德格尔原句,钦老师没读过,但是不能不说用典恰当。
第二段的头一句上承第一段,不赘述。“但”字之后解释为何不能直接“上天”,还要留在树上。“达达主义”四个字多余,好的语文老师会把那句话改成“乃至走向虚无”。但是高考阅卷时间紧,钦老师没看见。
这里是第一次递进。大意:虽然家庭、社会规范缺乏指导意义,但是个人的认识仍然来自于与他人的交互。用典仍然恰当直接,虽然每次都是只用字面意,但是这样的阅读量确实万中无一。
“祓除”,“祓魅”(也有译作““祓魔”的),哲学翻译腔啦,钦老师读大学的时候可是读了不少呢!“祓除”这个词,大概意思是“以与精神仪式类似的手段去除”,用在这里挺恰当的。当然钦老师阅卷的时候,也是一扫而过。
又一次递进!真让钦老师目不暇接。上一段讲个人不能,也不可,放弃与社会的交互。这一段回到《树上的男爵》典故,论证社会过程对自我的充实。最后一句从反方面点出“社会性虚无主义”的又一弊病:你把社会规范给扔到沼气池里,你岂不是要以自我意识代替焉?于是你就会被自我意识溅的满脸喷粪。相反,与社会的交互能提供审视自我的外部视角。
以上三段概括起来:社会充实自我,不仅充实自我的意义,还充实对自我的审视。
社会提供审视自我的外部视角,但是这个外部视角必然受社会规范的钳制。来自社会规范的视角的真正问题在于,规范提供的视角不用思辨即可运用,也就是“廉价”。“自我”要摒弃的就是这种“廉价”。说实话,钦老师就算不是语文老师,也觉得这一段颇有真知灼见。
到这一段为止,自我在社会中充实 - 社会回馈以审视 - 批判这种审视以澄清自我,整个逻辑链条已经讲清楚了。
这两段就是所谓“结尾升华”。大体上总括上面段落,并强调体验胜于言说,所以一时偏离这种理想的链条也无妨。这叫散文的“旁逸斜出”,需要火候的。“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似乎有一点反贼的意味。至于什么“婞直”,离骚典故嘛,哪个语文老师不喜欢呢。中西文学都读过,不容易的。
所以钦老师决定,给他一个满分!(现在想想,扣两分更合适些。)这是一篇层次丰富,结构清晰而婉转的散文,掉书袋掉得也深得我心。论点阐发确实欠完整,可这就是“掉书袋”的作用啊,你算上书袋不就完整了么。因为一个书袋背后就是一本书,甚至一套思想体系。用典的简洁性就在于此。
墙内网友对那些“论证等于举例”的“高考八股议论文”甘之如饴,说那叫“言之有物”,其实那种文章,通篇下来什么也没有论证,更没有阐发,更没有抒情,应该得0分的。不过啊,也都是钦老师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毕竟他们连课外书都不读,只能教他们这样写。背公式套公式咯。
墙内语文教育,几乎每一处都畸形。这篇念书单满分文简直是最不畸形的产物了,墙内网友们对着它疯狂输出,比文章本身要畸形的多。
都已经庆丰八年,还是这样的文章拿满分,你们就知足吧。等到庆丰十八年的时候,你们猜猜什么样的文章拿满分呢?
高考题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标题:生活在树上
取自卡尔维诺小说《树上的男爵》,暗用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典。小说主人公出身意大利的男爵家庭,庄园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树林。为逃离家庭的桎梏,自少年时的某一天起,爬到树上生活,从此没有回到地面。他在树上仍与世人交谈,为社群服务,恋爱并失恋。小说明线结局:男爵临死前抓住一个热气球,消失在天空。暗线结局:今日意大利不再有遮天蔽日的树林。
卡尔维诺和昆德拉都属于现代派作家,十余年前开始在中国文艺青年中迅速流行。其中卡尔维诺是40年前王小波首先介绍的。卡尔维诺现在处于“圈内无人不晓,圈外知者寥寥”的状态,昆德拉名气略大一些。啊,小众得恰到好处!仅这一个标题,已经赢得钦老师的心。不过仅这一个标题,也确实已经在文学知识上胜过绝大部分中学生。
钦老师已经猜到:接下来是一篇散文,而不是流水线生产的“高考议论文八股”。钦老师没有猜错。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指出问题:家庭、社会规范来自传统,但是现代社会中的传统不再能指导实践。给出解法:像树上的男爵那样生活。引用海德格尔原句,钦老师没读过,但是不能不说用典恰当。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第二段的头一句上承第一段,不赘述。“但”字之后解释为何不能直接“上天”,还要留在树上。“达达主义”四个字多余,好的语文老师会把那句话改成“乃至走向虚无”。但是高考阅卷时间紧,钦老师没看见。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这里是第一次递进。大意:虽然家庭、社会规范缺乏指导意义,但是个人的认识仍然来自于与他人的交互。用典仍然恰当直接,虽然每次都是只用字面意,但是这样的阅读量确实万中无一。
“祓除”,“祓魅”(也有译作““祓魔”的),哲学翻译腔啦,钦老师读大学的时候可是读了不少呢!“祓除”这个词,大概意思是“以与精神仪式类似的手段去除”,用在这里挺恰当的。当然钦老师阅卷的时候,也是一扫而过。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又一次递进!真让钦老师目不暇接。上一段讲个人不能,也不可,放弃与社会的交互。这一段回到《树上的男爵》典故,论证社会过程对自我的充实。最后一句从反方面点出“社会性虚无主义”的又一弊病:你把社会规范给扔到沼气池里,你岂不是要以自我意识代替焉?于是你就会被自我意识溅的满脸喷粪。相反,与社会的交互能提供审视自我的外部视角。
以上三段概括起来:社会充实自我,不仅充实自我的意义,还充实对自我的审视。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社会提供审视自我的外部视角,但是这个外部视角必然受社会规范的钳制。来自社会规范的视角的真正问题在于,规范提供的视角不用思辨即可运用,也就是“廉价”。“自我”要摒弃的就是这种“廉价”。说实话,钦老师就算不是语文老师,也觉得这一段颇有真知灼见。
到这一段为止,自我在社会中充实 - 社会回馈以审视 - 批判这种审视以澄清自我,整个逻辑链条已经讲清楚了。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这两段就是所谓“结尾升华”。大体上总括上面段落,并强调体验胜于言说,所以一时偏离这种理想的链条也无妨。这叫散文的“旁逸斜出”,需要火候的。“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似乎有一点反贼的意味。至于什么“婞直”,离骚典故嘛,哪个语文老师不喜欢呢。中西文学都读过,不容易的。
所以钦老师决定,给他一个满分!(现在想想,扣两分更合适些。)这是一篇层次丰富,结构清晰而婉转的散文,掉书袋掉得也深得我心。论点阐发确实欠完整,可这就是“掉书袋”的作用啊,你算上书袋不就完整了么。因为一个书袋背后就是一本书,甚至一套思想体系。用典的简洁性就在于此。
墙内网友对那些“论证等于举例”的“高考八股议论文”甘之如饴,说那叫“言之有物”,其实那种文章,通篇下来什么也没有论证,更没有阐发,更没有抒情,应该得0分的。不过啊,也都是钦老师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毕竟他们连课外书都不读,只能教他们这样写。背公式套公式咯。
墙内语文教育,几乎每一处都畸形。这篇念书单满分文简直是最不畸形的产物了,墙内网友们对着它疯狂输出,比文章本身要畸形的多。
都已经庆丰八年,还是这样的文章拿满分,你们就知足吧。等到庆丰十八年的时候,你们猜猜什么样的文章拿满分呢?
65 个评论

瑤瑤心想,慶豐十八年,可能不用寫文章了吧(敏感到寫文章必定衝塔,可用字詞寥寥無幾,沒法寫了啊噗哈哈哈)
瑤瑤心想,慶豐十八年,可能不用寫文章了吧(敏感到寫文章必定衝塔,可用字詞寥寥無幾,沒法寫了啊噗哈哈哈...
文革时也要写文章,但是白卷可以上大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9%93%81%E7%94%9F
这个考生是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熟读到那种可以随笔就“典”到自己的作文里的程度的。
但是你想一想,学生能读完的作品第一是有限的,第二是你读的都是允许你读的。
所以你说它有突破其实它没什么突破,它犀利不及鲁迅皮毛,它文风还不及《赤兔》。
作文引题就是个大问题,探讨现实生活规避人生意义,活生生把学生扒皮,逼着你拷问自己的得与失。
这就是现在大陆教育的风向,要教你活在当下,把人与天地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彻底斩断。
但是你想一想,学生能读完的作品第一是有限的,第二是你读的都是允许你读的。
所以你说它有突破其实它没什么突破,它犀利不及鲁迅皮毛,它文风还不及《赤兔》。
作文引题就是个大问题,探讨现实生活规避人生意义,活生生把学生扒皮,逼着你拷问自己的得与失。
这就是现在大陆教育的风向,要教你活在当下,把人与天地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彻底斩断。
这个考生是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熟读到那种可以随笔就“典”到自己的作文里的程度的。...
學生也不好望他犀利如魯迅,但確實不值滿分。
學生也不好望他犀利如魯迅,但確實不值滿分。
据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介绍,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中国知网显示,浙江教学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中小学师生,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育类报刊社。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点评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后两位老师的给分比较公正。“阅卷组长”往好了说是爱才无方,往坏了说是滥用权力,捏造政绩,把考生两次扔到车轮下:第一次是给满分,第二次是作为政绩公布出来。还好到目前为止,该生的姓名还没有被泄露出来。
欽明君教書為業嗎?用典不要緊,但要自然,若不能水乳交融,則宜藏拙。既是應試,不必求思想銳利,然而觀其文筆,通篇堆砌大詞,大詞之間又不相洽,句式單調,句法生硬,意思都講不清楚,真的不值高分,更罔論滿分。當然比爛則沒得說。畢竟他還識字,且勝過習姓小學生。
欽明君教書為業嗎?用典不要緊,但要自然,若不能水乳交融,則宜藏拙。既是應試,不必求思想銳利,然而觀其...
我是理工男,不过中学时候颇花了一些工夫揣摩语文老师的阅卷心理,自以为颇有所得。于是揣摩着他们的心意,胡诌了这样一篇文章。
我是理工男,不过中学时候颇花了一些工夫揣摩语文老师的阅卷心理,自以为颇有所得。于是揣摩着他们的心意,...
學言語治療的瑤瑤很羨慕理工科的人兒~太輕松了呀
这样太过谦虚了。虽然我知道文言里敬语多,但我还是承当不起。
閣下謙讓,擔當得起。非閣下尋而示之,在下無由知其事之本末也。文言敬語為常,非為貌恭,誠有所敬焉。
我是理工男,不过中学时候颇花了一些工夫揣摩语文老师的阅卷心理,自以为颇有所得。于是揣摩着他们的心意,...
自析時事與物理(不是physics,是事物之道理)而論之,貴論良有所得。自文章而言之,有所不敢苟同者。其文濫用社會科學術語與文學語為甚,句法章法又乏善可陳。看得出作者博聞強記。若能用對力氣,必非常物。可惜了。
學言語治療的瑤瑤很羨慕理工科的人兒~太輕松了呀
理工科要學好也不容易的。在於用心與否。瑤君非修習護理科耶?
學言語治療的瑤瑤很羨慕理工科的人兒~太輕松了呀
貴問遭合併鎖定,不得回覆。在下懼奉言他問之下,瑤君將不得知之,故於此奉言,伏望欽明君恕之。「習氏狼條脊甲」之事,正如其他共氏民,不懂漢文。故為共氏民也。人已言之,用名必然不敬。然用其姓未必不敬,如「岳家軍」,但「某氏」不是敬稱,猶今語「姓某的」。漢文不分詞,看不出是「習氏狼-條-脊甲」(習姓惡狼的那條脊柱護甲)抑或「習氏-狼-條脊甲」,而且「甲」也無甲蟲之義。譚德塞非知退,報不報導而已。
自析時事與物理(不是physics,是事物之道理)而論之,貴論良有所得。自文章而言之,有所不敢苟同者...
我这篇胡诌的“语文老师评论”,阁下将它看作一篇第一人称小说就好了。你对这篇“满分文”的评价我完全同意。
在我看来,白话文是一门未老先衰的语言。文言以“词性活用”弥补中文难以组织长句的先天不足,而白话文失去“词性活用”的同时,没有来得及把西文组织长句的本领学到手。另外,白话文可供调遣的词汇不足,助词单调。当时周作人意识到以上问题,所以提倡白话应该借鉴文言和外语。鲁迅致力于“硬译”,似乎也出于此意。
无奈白话文学草创不到40年,共匪窃国,然后“整文风”、搞运动,于是空洞呆板、虚张声势的共产中文大行其道。如今每当我提笔,总遮不住共产中文的烙印。
“社科体”近些年来在中文学界流行。以我观察,大概起源于共产中文使用者对西方学术专著的粗劣翻译。博闻强记而粗通英文的人,很容易模仿上手。易得而唬人,所以成为时尚。我希望浙江这位考生只是逢场作戏而已,不过理智而言,这个烙印可能已经在他脑海中了。
对于白话文的继续完善,我很想听听阁下的意见,不知可否赐教?文言文完善可用,可是对我个人而言,实在与所思所想相去甚远。
看各位装逼也是可以的。装着装着也未免着了相。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据说这是不识字的慧能看了他大师兄写的后有感而发请别人帮忙写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据说这是不识字的慧能看了他大师兄写的后有感而发请别人帮忙写的。
看各位装逼也是可以的。装着装着也未免着了相。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说这是...
这个典故出自《六祖坛经》,是慧能在讲坛上的自述。慧能当着千百弟子的面,讲他当年如何用四句诗让师兄无地自容,请问算不算“装逼”呢?
如果这都不算装逼,而我们在此自娱自乐一番却算“装逼”,那您老也太抬举我们了。
其實我是毫無感覺,不知為何這些天炒得如此熱,大抵還是轉移視線需要。
字面用典,用詞生僻,都是考試裡展示“才華”的套路。
考場作文+高中生獲得豁免權,那就只有讚不能噴,否則各種帽子就要上來。
到這裡便已殊無趣味了,不過既然談了那就來點真格的吧。
用典不能說誤,但是百典成文無己言,那本身就只有兩種結局,一是百典文面甚至可以有齟齬,但其真髓一以貫之,告訴世間我重新定義了這文字,賦百典以真解,則全文自身即為觀點;二就是此文的,各典文面上捏著鼻子說他通是可以的,到這地步其實與搕𢶍無異(不會有人覺得生僻字很了不起吧不會吧不會吧),做不到第一點的結果就是各家真意根本不一,甚至相抵觸,所謂用典無誤不過是對著縫合怪大談造物精妙的皇帝新衣之辭,今人現演,何等現眼!而作者還要更甚,題目要他就話題抒發自己觀點,他抒發了什麼?“我看過很多書我覺得他們都有點道理的”,沒了。就這?
再細較之,這用典光Wittgenstein就是亂引,維氏向來為民哲追捧,那就題目的議題而言,PI中的following the rule, PLA等節段,其論精深,其言顯淺,就是不(學術地)懂那麼一點維氏的民哲恐怕都會首先想到這些內容,而不是TLP P7。實際上此文的寫法本身就是嚴重反維氏的。用TLP P7不就一點,裝逼嘛,民哲誰沒玩過。但可惜坊間翻譯皆有誤,本來應該是“言語所不能及者,固不可語之也”,如今通行,作者所引,都是背後那層隱喻直接捅破,完全沒有原來“文面—主題談語言的邊界—回到文面隱喻生活”,一句三得輾轉反復的精妙了——害葛這玩生僻字掉書袋呢,你引的百年前的人都玩到這水準啦!
其實主題是這樣開始的:寫字最重要不過字為心聲,本末倒置的文字不過零分。上面的都是廢話牢騷而已。
這位考生,可評價他有相當好的“閱讀量”,不過維氏一節可知都是為了裝逼和掉書袋的慶豐玩法。其人頑文字,仇漢語,毒世間,而純為己利,惡毒至此,並且獲得了高考滿分的“殊榮”,恐怕只會強化這種心態、作派,將來支國社會不過又多一張維為之輩而已。
字面用典,用詞生僻,都是考試裡展示“才華”的套路。
考場作文+高中生獲得豁免權,那就只有讚不能噴,否則各種帽子就要上來。
到這裡便已殊無趣味了,不過既然談了那就來點真格的吧。
用典不能說誤,但是百典成文無己言,那本身就只有兩種結局,一是百典文面甚至可以有齟齬,但其真髓一以貫之,告訴世間我重新定義了這文字,賦百典以真解,則全文自身即為觀點;二就是此文的,各典文面上捏著鼻子說他通是可以的,到這地步其實與搕𢶍無異(不會有人覺得生僻字很了不起吧不會吧不會吧),做不到第一點的結果就是各家真意根本不一,甚至相抵觸,所謂用典無誤不過是對著縫合怪大談造物精妙的皇帝新衣之辭,今人現演,何等現眼!而作者還要更甚,題目要他就話題抒發自己觀點,他抒發了什麼?“我看過很多書我覺得他們都有點道理的”,沒了。就這?
再細較之,這用典光Wittgenstein就是亂引,維氏向來為民哲追捧,那就題目的議題而言,PI中的following the rule, PLA等節段,其論精深,其言顯淺,就是不(學術地)懂那麼一點維氏的民哲恐怕都會首先想到這些內容,而不是TLP P7。實際上此文的寫法本身就是嚴重反維氏的。用TLP P7不就一點,裝逼嘛,民哲誰沒玩過。但可惜坊間翻譯皆有誤,本來應該是“言語所不能及者,固不可語之也”,如今通行,作者所引,都是背後那層隱喻直接捅破,完全沒有原來“文面—主題談語言的邊界—回到文面隱喻生活”,一句三得輾轉反復的精妙了——害葛這玩生僻字掉書袋呢,你引的百年前的人都玩到這水準啦!
其實主題是這樣開始的:寫字最重要不過字為心聲,本末倒置的文字不過零分。上面的都是廢話牢騷而已。
這位考生,可評價他有相當好的“閱讀量”,不過維氏一節可知都是為了裝逼和掉書袋的慶豐玩法。其人頑文字,仇漢語,毒世間,而純為己利,惡毒至此,並且獲得了高考滿分的“殊榮”,恐怕只會強化這種心態、作派,將來支國社會不過又多一張維為之輩而已。
你可以嘗試把這篇文章翻譯成英文,就會知道多麼空虛了......邏輯不連貫,topic sentence是哪句都不知道
一个高中生,连社会都没进,你能指望他能写出什么有多少大实话的文章
我不否认这篇文章推砌辞藻,但是起码作者是看过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不管是哲学还是什么,这人就“高考作文”这个东西,整明白了
他能拿满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高考作文是什么,新八股,文人写八股是什么,太监透批,装也给你阅卷老师装的明明白白的
上面几楼还有老哥仔细分析这篇文章是好是坏,哈哈,大可不必,你要喜欢看太监做爱,那我没话说
我不否认这篇文章推砌辞藻,但是起码作者是看过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不管是哲学还是什么,这人就“高考作文”这个东西,整明白了
他能拿满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高考作文是什么,新八股,文人写八股是什么,太监透批,装也给你阅卷老师装的明明白白的
上面几楼还有老哥仔细分析这篇文章是好是坏,哈哈,大可不必,你要喜欢看太监做爱,那我没话说
貴問遭合併鎖定,不得回覆。在下懼奉言他問之下,瑤君將不得知之,故於此奉言,伏望欽明君恕之。「習氏狼條...
我以後一定會養一個習氏狼條脊甲的噗哈哈哈,我覺得這個命名挺好的哇,就是不知道那個科學家怎麽樣了
理工科要學好也不容易的。在於用心與否。瑤君非修習護理科耶?
言語治療呀(●—●)有些東西好難哇
一个高中生,连社会都没进,你能指望他能写出什么有多少大实话的文章我不否认这篇文章推砌辞藻,但是起码作...
這其實很支式邏輯,加一大堆定語然後“原諒他”,那不原諒指出問題的反而就錯了?
何況就是你說的,這種事情整得越明白,越會整,這個人越可能邪惡。總不能“他帶著鐐銬殺人居然能想出這姿勢”就吹捧一下他聰明會變通吧?
《烧鹅成菜时间与海尔波普彗星在植物学的角度有何联系》
《胡安德富卡板块与fishman拾音器工艺的辩证关系》
《我是如何使用习近平外交理念加速参宿四红巨星化的》
《胡安德富卡板块与fishman拾音器工艺的辩证关系》
《我是如何使用习近平外交理念加速参宿四红巨星化的》
通篇读下来,就感觉到八个字:
宵寐非祯,札闼洪休
明明可以用平实的话说清楚,非要搞得云山雾绕,不知所云。
宵寐非祯,札闼洪休
明明可以用平实的话说清楚,非要搞得云山雾绕,不知所云。
这个考生是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熟读到那种可以随笔就“典”到自己的作文里的程度的。...
你肯定没有看文章也没不知道他到底引用了什么
我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得满分不过份。从文章里能看出作者中西文学功底很不错,在这种年纪算很好了。
如同找工作时,把自己简历写得能完全展现出自己的优缺点,能让考官侧目,这至少说明这份简历是成功的。
但要以文由心生的角度看,这文显然不佳,只是一堆卖弄文骚的辞藻堆砌。
可是作者毕竟还只是个大孩子,生活阅历寥寥,怎能苛求他写出震人心灵之文?
换我是批卷老师也会给他高分,奖励他能从书中思考感悟到某些东西,能认真翻查那些难懂古词。
如同找工作时,把自己简历写得能完全展现出自己的优缺点,能让考官侧目,这至少说明这份简历是成功的。
但要以文由心生的角度看,这文显然不佳,只是一堆卖弄文骚的辞藻堆砌。
可是作者毕竟还只是个大孩子,生活阅历寥寥,怎能苛求他写出震人心灵之文?
换我是批卷老师也会给他高分,奖励他能从书中思考感悟到某些东西,能认真翻查那些难懂古词。
我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得满分不过份。从文章里能看出作者中西文学功底很不错,在这种年纪...
莫名其妙,生活閱歷不行就不能只講自己的見聞嗎?我從初中之後執筆成文未有一次違背本心,這難道有什麼好吹的,就做人的一點基本修養罷了。
言語治療呀(●—●)有些東西好難哇
抱歉記錯。有人帶頭免彎路,難處不妨請教前輩。一己之力有限。
抱歉記錯。有人帶頭免彎路,難處不妨請教前輩。一己之力有限。
今天贊滿了,明天見哦
我这篇胡诌的“语文老师评论”,阁下将它看作一篇第一人称小说就好了。你对这篇“满分文”的评价我完全同意...
讀書人若多能如您一般反躬自省,共黨中文誠不足為患。在下愧蒙厚愛,謹此略陳管見,請您斧正。
中文學不來西式長句,如同西文學不來中文句法。莊子說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語言不順應自身規律,會淪為東施效顰。終如邯鄲學步,並其所本有而俱失。
文言白話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互滋養。陰陽隔絕則生機消亡。文言也分體裁,日用文字如明清奏摺,離白話易懂之句法章法已為不遠,但保有文言精確而豐富之詞語。上乘語體文也不是土話,更不是共黨中文,反而頗為凝練精巧,深得文言神韻。想不必車軲轆話才算自然合心。文言白話都可以,關鍵在詞語精審而切合體裁,體裁切合用途,行文清楚不囉嗦。
白話文源遠流長,不待民初才有。遠之唐宋語錄,近之明清小說,都是白話文之無盡藏。民國以降那種躁進之白話,反而不是正途。共黨中文之謬種實已暗生,只是當時舊基尚厚,而且共毒尚未擴至全體。要寫好白話,可以多讀明清小說,水滸之活潑,紅樓之優雅,三言之工巧,都是白話文典範。
社科及理工術語有其專業用途,但學科之外不宜使用。當代中文喜用術語又常用錯,正正可見當代華人是假科學,華人政府欺民成性,如「內循環」云云。這不單是中共,只是中共最甚。西方語文雖然也在墮落,但濫用術語遠沒如此病入膏肓。語體文之治法,竊以為是學科術語限於學科之內,平日行文務求平實,回歸真正之白話,不要故弄玄虛,要避免悖理之大詞怪詞及生硬之長句,真正像以前老百姓那樣平白,又有古代文人之條理與不煩,並斟用雅言俗語。不知您意下如何?
讀書人若多能如您一般反躬自省,共黨中文誠不足為患。在下愧蒙厚愛,謹此略陳管見,請您斧正。中文學不來西...
通常我們正常人看那些共黨的理論啊文章啊什麽的,都是一頭霧水,這大概就是新話?
我感觉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人文)下,这个体制下的东西没什么好讲的。别的没了。
今天贊滿了,明天見哦
用讚字好一些。贊是贊成,讚是讚美。瑤君若閒,學學古希臘文或拉丁文不錯的。歐洲之傳統文化也。
通篇读下来,就感觉到八个字:明明可以用平实的话说清楚,非要搞得云山雾绕,不知所云。
不止不止,假洋鬼子上身,「服寐于宵匪克在禎,肆服札于闥以洪休」。😥
用讚字好一些。贊是贊成,讚是讚美。瑤君若閒,學學古希臘文或拉丁文不錯的。歐洲之傳統文化也。
瑤瑤除了學習當地語言,最近也在涉獵意大利語哦
讀書人若多能如您一般反躬自省,共黨中文誠不足為患。在下愧蒙厚愛,謹此略陳管見,請您斧正。中文學不來西...
您说得对。文言、白话、“现代文”,都是中文,都可以拿来参照。关键是参照好的,而不是以古今论优劣。“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民国作家躁进,在所难免。事物新生,总是先求其可用,然后雕琢。无奈未及雕琢,就被房间里的新生大象踩成肉饼。我不过对中文稍有热情,所以偶尔留意,以免自己被劣质的语言毒害而不自知。我主业不在此,所以平时看到遍地的共产中文,也只能皱皱眉罢了。
通常我們正常人看那些共黨的理論啊文章啊什麽的,都是一頭霧水,這大概就是新話?
“有些恶意的宣传家,故意混淆这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提倡所谓“一次革命论”,用以证明什么革命都包举在三民主义里面了,共产主义就失了存在的理由;用这种“理论”,起劲地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反对八路军新四军和陕甘宁边区。其目的,是想根本消灭任何革命,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性,反对抗日的彻底性,而为投降日寇准备舆论。这种情形,是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地造成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
类似于这样的。
“有些恶意的宣传家,故意混淆这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提倡所谓“一次革命论”,用以证明什么革命都包举在三...
看完了,我滿臉噴糞,懵逼,看不懂哇
您说得对。文言、白话、“现代文”,都是中文,都可以拿来参照。关键是参照好的,而不是以古今论优劣。“贵...
在下謹贊同貴說。若以古今為取捨之依據,就不是以是非為依歸了,則錯謬必不可免。民初人有宏大志氣,但迫於時勢,犯了無數大錯,至今遺害未消。我們身為後人,不應因此妄自尊大,賤視前人之苦難與艱辛,而應心懷感激,以為殷鑑,不要重蹈覆轍,否則等著我們者恐怕是更大之災難。錢賓四說「歷史之溫情與敬意」,良有以也。愛親敬人,做好本業,然後才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您勉勵於此,必有所成。
瑤瑤除了學習當地語言,最近也在涉獵意大利語哦
下學可以上達,上學也可以下達。以今通古和以古通今都是正道。努力!歐西諸語頗似中文各方言,通一而易通餘,通餘更助精一。貴課程有規定要學外語嗎?是通用之言語治療還是特定語言?瑤君日後學成而執業,可能會見到好多愚滯者,心懷仁恕,則能遠離禍患。
我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得满分不过份。从文章里能看出作者中西文学功底很不错,在这种年纪...
可能適合給中上分數。中等因為他辭理乖拙,偏上顧及他博聞強記。若是高分,則恐後學競為妖文。若是低分,則恐後學廢書不觀。科場評卷是垂示天下,直接左右日後士子風氣,不可不慎。
@未定义字符串
可能適合給中上分數。中等因為他辭理乖拙,偏上顧及他博聞強記。若是高分,則恐後學競為妖文。若是低分,則...
博闻强记为加分项。加分本就很主观。以此,我认为非高分不能加分。评中等可,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点39分,此人为名师矣。
博闻强记为加分项。加分本就很主观。以此,我认为非高分不能加分。评中等可,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点39分,...
謝謝您賜教。在下不清楚大陸考制與成績分野。僅就原則論,具體加減多少分可由考官決定,但甚麼方面加分,甚麼方面減分,應有清楚規定,否則即使考官不舞弊,寬嚴過於不一,仍是不公平。如果只能在中等與高分間選,在下也寧可給中等。不過中共國向來逆理而行。
謝謝您賜教。在下不清楚大陸考制與成績分野。僅就原則論,具體加減多少分可由考官決定,但甚麼方面加分,甚...
高考這樣的考試肯定是有標準的。但是中共國的標準尤其是文科評價標準並不成其為標準也是肯定的。而所謂作文中體現的考生素質的“加分”,則不論標準如何,當然只會是評卷老師的印象分,這點我想即使不是中共國也是不言自明的“原則”。既然是印象分,那首先這個人要沒問題+考卷優秀才輪得到考慮印象分,總不能我寫篇媲美笑笑生的官能短篇因為字寫得好或者海綿體充血度高老師就要加分對吧。
題外話一點,本身我等就不是打分的人,預設這種立場才是毫無意義。正因為此文已經求仁得仁,已經獲得了墻內滿分的利益,所以只要不是最終定分的老師,講什麼科場限制體制限制也是事理顛倒——他已經因為這種辯護所用的原因獲得最大的利益了。既然人在墻外說話,又不是閱卷人,還是在網上,還不能暢所欲言,要項上之物何為?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你们难道就没怀疑这是赵家人?
阅卷这一步纪律严格,电子化程度高,牵涉人员众多。赵家人做手脚不会在这一步。整个阅卷组人员是不碰卷子的,他们只能看到电脑上扫描出来的匿名答案。阅卷电子化以后,高考分数做手脚需要的能量,已经远小于把二代直接塞进名校的能量。
后两个老师给55分是毫无问题的。39是二类下,明显不公平。出现5分以上分差由阅卷组长定度,给60分满分并不合适。
要想作弊,除非提前知道题目,然后背一篇这样的文章。但是如此作弊不保险,因为如果未出现阅卷分歧(例如所有老师都给了50分),作文不会呈递到组长手中。
你链接里这位网友毫无证据就要人肉他人(而且是少年学生),恨不得抛开别人肚子看看里面有几碗粉,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文明古國淪落到需要瘋狂引用外國哲學家,負分!
高考這樣的考試肯定是有標準的。但是中共國的標準尤其是文科評價標準並不成其為標準也是肯定的。而所謂作文...
謝謝您回答。中共國無道,自然不足為法。在下只是借其事以探討正道。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竊以為考官應抑一己之喜惡,是其是而非其非,才足為考官。國家社羣需要經營,網壇也是。所以雖然未必有干現實痛癢,在下仍以為忠謹克制為上。道理對而語氣不善,常人大多會反脣相譏而更固執己見,而發言若無益於人,似乎不如緘默。以上皆一己管見,謹與您商榷。
謝謝您回答。中共國無道,自然不足為法。在下只是借其事以探討正道。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竊以為考官應抑...
用中文的鄉願足夠多了,做噴子易於思維抵擋大環境
用英文的标准评价,,核心论点到底是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好像正反你都赞同,引用了一堆东西,却没有解释,看似有那么一点reasoning,但又逻辑模糊,可能是中式逻辑,踩了一堆GRE作文里典型的逻辑谬误,看起来好像很好但是根本不具有说服力,whats your point?引用多你就是对的?奇怪的字多你就很precise?真是支性十足的文章. 绕了半天就想表达老子看过很多书懂很多字尽管我没什么观点也不怎么讲理,但是老子最牛比.
[url=/article/item_id-461390#][/url]
[url=/article/item_id-461390#][/url]
聞此憶一好笑事。僕少幼時能疾書。及試,有餘暇,乃謄所作文章於另一卷上,為二先生批閱,得分相遠。後刊優劣文章,頒發各班,其一見於「一類作文」,另者見於「二類作文」,成一時笑柄。是後者潦草愈於前耶? 僕熟視之,未之信也。抑唯閱卷之人異也。平日無恆執,雖升科考,能不如是乎?
謝謝您賜教。在下不清楚大陸考制與成績分野。僅就原則論,具體加減多少分可由考官決定,但甚麼方面加分,甚...
[url=/article/item_id-461390#][/url]
聞此憶一好笑事。僕少幼時能疾書。及試,有餘暇,乃謄所作文章於另一卷上,為二先生批閱,得分相遠。後刊優劣文章,頒發各班,其一見於「一類作文」,另者見於「二類作文」,成一時笑柄。是後者潦草愈於前耶? 僕熟視之,未之信也。抑唯閱卷之人異也。平日無恆執,雖升科考,能不如是乎?
用中文的鄉願足夠多了,做噴子易於思維抵擋大環境
鄉愿,德之賊也。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quote][url=/article/item_id-461390#][url=/article/...[/quote][/url]
真珠授豕,能無是乎。同笑。小人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誠不足訝。捷給如君則不憂時限,若手拙輩,雖習得史游急就,必見哂時流而黜棄也。曾不若建虜。不笑不足為道也。
真珠授豕,能無是乎。同笑。小人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誠不足訝。捷給如君則不憂時限,若手拙輩,雖習得史游急就,必見哂時流而黜棄也。曾不若建虜。不笑不足為道也。
鄉愿,德之賊也。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你说得对,谨受教。
浙江满分科场文频繁用典,惜墨如金且行文晦涩,让一般人难以理解;而且此文结构不甚清晰,论证亦非有力,于科举为佳作,于学术则不然。我参加高考时,扣去其他题目扣分,作文约55分,用骈散结合的浅近文言写成,没有一处用典,就连押韵也不用平水韵而用今韵。因为我知道自己写的是议论文,不是朦胧诗。
其實我是毫無感覺,不知為何這些天炒得如此熱,大抵還是轉移視線需要。字面用典,用詞生僻,都是考試裡展示...
我看到他引用維特根斯坦那句話就知道整篇文章是裝逼無疑了,最諷刺的是他自己說要對不可言說之物保持沉默,然而他整篇文章就是將通篇在對自己不懂的東西指點江山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你们难道就没怀疑这是赵家人?
小王从小被爸爸逼着读书,读了很多,但小王都不大懂。
爸爸说,没事,你背会记住就行。快要高考了,小王作文一直很烂,不知道怎么办。
爸爸给他找来在北大读金融的表哥,传授经验。
表哥说:“我明天要去LA,和大摩的ED谈一个AI的PE项目。这句话你听得懂吗?”
小王心里说:“ED不就是阳痿吗?”
但嘴巴上说:“完全不知道你特么在说什么,但感觉挺高大上的。”
表哥说:“这就对了。”
小王明白了什么,爸爸又给他找来市委研究室的笔杆子老李。
老李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切实借鉴资本主义世界的治理教训,秉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光辉。这句话你看得懂吗?”
小王说:“好像看懂一点,但到底说的是啥,我还是不明白。”
老李说:“这就对了。”
小王悟了。
浙江高考作文题,小王把爸爸逼他看的,他自己背诵的那些外国人名和词句,全都一股脑往上搬。
写完后,扫了一眼,发现连自己都看不懂。他很满意。
作文《生活在树上》被扫描进了阅卷电脑里。
阅卷老师小周看到了这篇作文,乍一看,卧槽,看不懂。
再看一遍,还是看不懂。
小周心想,这特么啥玩意,应该是零分。
但一想:“作文上的这些东西,看上去挺高大上的。我打零分,组长问我为什么打零分。如果我说看不懂,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文化?现在考生也不容易,给个平均分吧。”
小周大笔一挥,39分。
阅卷老师老吴看到这篇作文,扫了一遍,没看懂。
老吴又看了一遍,卧槽,还是看不懂。
老吴心想:“这特么什么玩意?真想打零分。但我好歹当了十几年的语文阅卷老师,还是省里的一级语文教师,居然看不懂?打零分不妥,别说打零分,就是打30分,和别人相差分数过大,也得被组长询问原因。其他人为了省事、不返工,肯定打的是平均分。组长问原因,难道我说看不懂?那岂不是很掉价?”
老吴正想打个38分,回头一想:“不对,如果我也打38分,如何体现出我一级语文教师的与众不同呢?打38分,岂不是说明我和其他傻逼一样,看不懂这篇文章的妙处?”老吴决定了,打55分。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老吴很满意。
两个阅卷老师分差太大,作文被传送到了阅卷组长那里去。
阅卷组长扫了一遍,卧槽,居然看不懂。
阅卷组长赶紧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人在注意自己的窘态,心里稍安。
组长又细致读了一遍,发现还是看不懂,心理开始犯难了。想了想,先不发表个人看法,先问问两个阅卷老师。
小周说:“这篇作文体现了这名考生哲学理论水平很高,知识很渊博,对人生的理解很有高度。但遗憾是逻辑性不佳,契合主题不明显。所以,我打了39分。”
老吴眼睛一转,说:“小周就是年轻啊,这位考生不但哲学理论水平很高,知识渊博,其实作文中,每个哲人说的话,都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论证逻辑链条。虽然考生没有明确点生活在树上的主题,但都紧紧围绕人生的意义来谈,非常契合作文主旨。”
老吴又说:“对于哲学,我还是有些研究的。小周年轻,这里面很多哲理的深刻含义,可能还未体会啊。”
小周脸红了红,但无法反驳。特么的,连看都看不懂,反驳个屁。
组长问:“老吴你的评价很高嘛,那为啥不打满分呢?”
老吴顿时觉得不妙,急中生智道:“从哲学理论的历史沿革来看,作文引用的很多哲人和哲理,并非最佳选择,还有完善的空间。”
老吴对自己的机智很满意。小周和老吴看着组长,眼睛里充满着闪烁的目光。
组长明白,这不是在请自己定夺,而是想看看自己这个组长,有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对这篇文章进行专业的点评。
组长微微一笑,心里道:“跟我比,你们还嫩了点。”
组长缓缓说道:“这篇作文比你们想的要好得多,文中提到的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等人,都是在人生哲理方面有大成的哲学家。这篇作文,深刻反映了考生的哲学深邃思想,深刻体会。简直不像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学生的作文,像是一个对人生有深刻思考的老哲学家的体会。他能够迅速抓住如此多知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实属不易啊。逻辑上讲,他没有说一句废话,紧紧围绕作文中心主旨,都是探讨人生意义,每一段,每一句之间,逻辑承接很严密。至于老吴说的,还有完善空间,我想,虽然确实有完善空间,对一些哲学家思想的理解还比较机械和稚嫩,但比起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越了。”
组长一锤定音:“满分作文。”
小周和老吴离开组长办公室,小周问老吴:“老吴,陈组见识就是高啊,不亏是大学教授。”
老吴撇了小周一样,没说话。心里想:“都特么装逼,故作什么深沉?”
下學可以上達,上學也可以下達。以今通古和以古通今都是正道。努力!歐西諸語頗似中文各方言,通一而易通餘...
我來西歐的時候當地語言b2,準備c1了(我一邊念大學一邊繼續進修語言呀)
心有靈犀+1 ~品蔥系統近期可能有點故障。欽明君是帖主,有人回覆其帖,照理會收到通知。
我沒有收到你的通知哇,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