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番禺惨案凶手原是官媒记者 维权十多年无果终酿血案

广州市番禺区锺村中心小学校园惨案发生后,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伤者,但疑犯王海波和另两名小学生依然伤重不治身亡。但一直到案发后的30多个小时后,官方依然严密封锁了疑犯的真实信息。不过目击者拍摄的现场图片很快使疑犯的真实身份曝光。

据知情人吴先生透露,警方通报的王姓疑犯,真名叫王海波,今年47岁,毕业于国内排名前十的重点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广州日报集团旗下的《信息时报》当记者,但几年后,其因为遭《信息时报》一些负责人的打压而离职,跳糟到了《新快报》,期间一直为《信息时报》的劳资纠纷维权。大约12年前王海波又从《新快报》离职,此后其生活就陷入困境,加上维权,王海波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和越来越严厉的打压,并导致妻离子散。吴先生指,王海波的老同事对于他向无辜儿童下毒手异常震惊,并谴责这种行为。

吴先生说:就是他性格比较内向,他原来是在《信息时报》,后面来了《新快报》。他是因为跟《信息时报》的劳资纠纷,闹了10多年,一直到处去上访,后面还被搞成被重点监控。就是很多人就觉得呢,这样是死有馀辜,但他们不会去考虑一个人被迫害10多年了,正常的都被搞疯掉。他后面确实就不太正常了,有一次,相关部门就把他关在酒店里,他还在里面放火呢。

吴先生指,王海波血案不但引发传媒人的震惊和谴责,也引起了一片的狐兔之悲。他指出,很多传媒人当初是被所谓的新闻理想和情怀吸引进入了传媒圈,满怀激情的要为弱者鼓与呼,但在残酷现实的迎头撞击下,不但新闻理想破灭,随著年龄增加被抛弃,大多数老记者连基本就业和生存都面临困境。

吴先生说:他离开《新快报》的时候是35岁了,如果记者你没有混上去,基本上很难呆得下去的了。就像这种,平时也不会有几个钱,10多年是没有固定职业的。说他家庭状况其实很差的,就他老婆是走掉了的,就剩他一个人带著小孩呀。当时年轻的时候,很有情怀很有理想,结果其实很多记者都是晚境很凄凉的。这个是普遍的。

本台记者专门就此致电《信息时报》,希望了解他们与王海波的劳资纠纷的详情,但该报社人力资源部的人士以不知情为由,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信息时报:甚么时候的,我怎么不知道呀。你是哪里呀?我也不认识你呀。我新来的,不能把电话随便告诉你呀,你需要电话你就打到前台去谘询吧。

本台记者再次采访锺村街道办,试图了解王海波如何突破严密维稳到小学制造恐袭,但该机构一直拒绝接听电话。而一直管控记者和传媒的广东省委宣传部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则称她这个部门不管这个事。然后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同为广州前记者的刘水也指出,现在传媒沦为蹩脚的宣传机器,在舆论管控和功利主义的双重挤压下,国内记者们前景黯淡已是不争的事实。

刘水说:有哪一家媒体现在做得比较出色嘛?没了。就是在职业前景上他们看不到那种新闻理想吧,或者是职业前景。在现在这个社会,完全是一种功利主义嘛。就他,哎呀,这种事真的非常少见了。

近年,大陆多处发生以学校和学生为目标的袭击事件,凶徒以驾车冲撞、持刀砍杀学生等手段达致报复社会、制造影响的效果。其中,今年7月的贵州巴士司机自杀式坠湖和6月的广西苍梧旺甫镇中心小学保安持刀伤人案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者在本月初开庭,凶手一审被判死刑。
3
分享 2020-09-24

5 个评论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以前我认为,今天的张献忠就像几百年前的张献忠一样,出身流氓无产者。但现在我要修正这个看法。高学历高层次的人,也可以变身张献忠。张献忠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有,等待着机会报复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斬不了習近平和高官,地方官都斬不了,只能斬小孩

官媒記者也算體制內,混成這樣,胡叼盤算混得很好了,很多殃視女主播和官上牀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以前我认为,今天的张献忠就像几百年前...

恁国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张献忠,只是需要觉醒而已~
张献忠的黄金时代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以前我认为,今天的张献忠就像几百年前...


高学历没有高收入就是渣。黄巢能考上秀才的,难道不算高学历么?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