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种长相的分子人类学信息
6 个评论
古西北類型,西藏B組(中顱型),康區的東藏類型。藏南是西藏B組,類似仰山素姬這種圓顱型的。仰山素姬這種類型初看第一眼覺得歐化,但圓顱型,又和典型的歐羅巴人種(原始歐洲人種,克羅馬農人)的正顱+長顱相距甚遠。歐羅巴人種(原始歐洲人種,克羅馬農人)的源頭應該是ANE ancient northern eurasian,ANS ancient northern siberian,又和馬耳他男孩R1*有關
1.
1921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on)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並在當地發掘出許多彩陶。在比較了當地彩陶和中亞阿什哈巴德附近發現的安諾文化彩陶、烏克蘭的特里波列文化彩陶,以及甘肅一帶發現的彩陶之後,安特生在《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文中提出,從中亞開始,彩陶的成品年代逐漸接近當代,說明中國陶器的製作技術是從中亞傳入的,因此中國文化亦有可能是從中亞傳入的。
2.
当1921年春天安特生在仰韶村南的深沟发现细致的彩陶竟然跟石器一起出现,他无法解释,备感沮丧。等他回到北平地质调查所,查阅RaphaelPumpelley 在中亚Ashkhaba附近之绿洲Anau 的发掘报告Explorations in Turkestan expedition of1904,Prehistoric civilizations of Anau,遂有所体会,同年秋天再赴仰韶村从事系统发掘(Andersson 1947,1~4页),于是提出仰韶彩陶西来之说。安特生比较仰韶与Anau和乌克兰Tripolje 的彩陶,采取英国考古家Hobson等人的断代,认定河南彩陶是西方的彩陶经草原带东传而来的(Andersson,1923,34~40页)。安特生的说法,尤其关于西方彩陶的考古发现,很快获得T.J.Arne的补充(1925。根据Arne的研究,自Anau以西,经外高加索(Transcaucasia、伊朗西南Elam地区的Susa、TepeMussian ,两河流域下游的Abu Shahrain,至Tripolje这一横贯东西的路线上,另外伊朗南方的Baluchistan和印度的Deccan等都有彩陶发现。这些遗址加上1923~1924年安特生在甘肃的发掘调查,一幅洋洋大观的东西彩陶分布图就出现了(参Childe,1926,176页)。
3.
中国先秦人种古西北类型
先秦时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的甘青地区,向北可扩展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向东在稍晚时期渗透进陕西关中平原及邻近地区。在西北地区分布的古代居民有:宁夏海原菜园墓地的新石器时代居民,青海乐都柳湾墓地的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居民,甘肃宁定杨洼湾墓地的齐家文化居民,青海民和阳山墓地的半山文化居民,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酒泉干骨崖墓地和民乐东灰山墓地的早期青铜时代居民,青海民和核桃庄墓地的辛店文化居民,青海循化阿哈特拉山墓地的卡约文化居民等。值得注意的是古西北类型居民与现代华北居民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说明古西北类型居民在现代华北人体质特征形成过程中做出了较大的基因贡献。早在20世纪上半叶,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便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他把甘肃史前居民称作“原中国人(Proto-Chinese)”,就已指出了二者的相关性。
https://donsmaps.com/malta.html
機翻(金星是錯翻,應該是Venus):
歐洲和亞洲的舊石器時代藝術分為兩大類:壁畫藝術和便攜式藝術。壁畫藝術集中在法國西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北部。便攜式藝術的傳統,主要是像牙和鹿角雕刻,橫跨西歐到北亞和中亞。有人認為,共享雕刻和圖像傳統的廣闊領土是文化接觸和共同宗教信仰的證據。一些最著名的例子是所謂的維納斯雕像。此處所示的一個這樣的小雕像來自馬耳他遺址,可追溯到距今 23 000 年左右。它由猛獁象的象牙雕刻而成,猛獁像是一種已滅絕的大象,在歐洲和亞洲的冰河時代苔原上成群遷徙,非常適合狩獵。像大多數舊石器時代的雕像雕刻一樣,圖像以高度程式化的方式雕刻成圓形。通常,有誇張的特徵,例如乳房和臀部,這可能是生育能力的象徵。高度 87 毫米。
馬耳他維納斯雕像
Mal'ta(西伯利亞)的金星圖,同上圖。
請注意這個小雕像右胸上的羽狀葉形標記,以及底部鑽的孔,大概是為了讓它可以作為吊墜佩戴。
手臂在乳房下方相連,沒有標出手,而且這個人像頭上套著一個毛皮兜帽。腿顯示在小雕像的底部會合。
手臂下方似乎是一條由相連的圓盤組成的腰帶。
請注意這件作品上明顯的凸起臀部,這是許多 Mal'ta 小雕像的決定性特徵。
馬耳他雕像最奇特的特徵之一是面部特徵的表現,我們應該記住,這種表現在前面幾組人物中是例外的:在 18 個不是草圖的頭像上,11 個具有清晰的面部特徵, 並概述了另外三個。
眼睛、鼻子和嘴巴有時會被小心地描繪出來,儘管耳朵被濃密的頭髮或髮型遮住了。頭部位置與大多數歐洲小雕像所觀察到的不同,其中,事實上,頭部略微向前彎曲,並由細而明顯的頸部支撐,其寬度通常小於或等於三分之二的頭部。
在馬耳他,頭部是軀幹的直接延伸,與軀幹相連的是不顯眼的頸部,頸部的厚度因頭髮或從兩側垂至肩部的髮型而增加。馬耳他雕像的軀幹也不同於歐洲小雕像,因為歐洲維納斯雕像的特徵通常是與女性氣質或母性相關的身體部位體積過大:大乳房,最常見的是懸垂,大而突出肚子暗示懷孕了。馬耳他的情況並非如此:一半以上的小雕像沒有乳房;另一方面,它們沒有體積,而只是在胸部刻有輪廓,輪廓還顯示了下垂的乳房;在肚子上,沒有標明的肚臍總是平的。
與腹部一樣,骨盆幾乎不比胸部寬,而且通常不會因遺傳而出現脂肪增生(大臀部)或局部脂肪沉積。恥骨三角形總是以小 V 的形式或大三角形的形式呈現,讓人聯想到 Mizyn 的超程式化雕像,但沒有外陰的表現。
在後部,臀部是正常的。顯示了背部的小部分,有時非常高。如果我們通過側面觀察它們來比較 Kostenki 的小雕像和 Mal'ta 的小雕像,我們首先會觀察到臀部和大腿之間的台階,這是不存在的,或者只是在馬耳他數字。相比之下,我們看到一個陡峭的高度或上方的台階Mal'ta 雕像的臀部。正是這種高度,再加上一些小雕像的腿部有一定的延伸,表明馬耳他的許多女性小雕像都處於半坐姿的假設。
大多數馬耳他雕像都有手臂,有時只是素描,但通常沒有萎縮,這與許多歐洲維納斯雕像的手臂不同。手不見了。必須強調的是,手臂的位置,沿著身體向下,擱在肚子上,與歐洲團體的雕像相同。下肢被簡化了,儘管比例正確,但它們通常被簡化為一種或多或少以一個點結尾的紡錘體。大腿並不比腿特別粗。膝蓋和腳的關節從未被指出。
腿彼此分開通常以每側的淺切口為標誌,僅在一種情況下,兩個切口連接在一種細長的鈕扣孔中。需要注意的是還有四個人偶腳穿孔。
這些小雕像的最後一個描述元素是他們的服裝和裝飾。
這些情況似乎是有區別的:
a.馬耳他的大多數小雕像,就像歐洲的小雕像一樣,沒有衣服或裝飾的痕跡。但這些形式有時很重,而且常常很“模糊”,暗示著一件衣服可能緊緊地包裹著整個身體:無論如何,裸體的印像不如歐洲小雕像那麼令人信服。
b. 幾個小雕像無疑穿著:整個身體,包括頭部 - 除了臉 - 都均勻地覆蓋著可以解釋為屬於相當緊身衣服的裝飾。這種裝飾是由新月形的小杯斗形成的或者,更常見的是,通過“囚犯服裝”類型的橫向切口,從頭頂向下延伸到腳部。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打扮的小雕像並沒有乳房,但恥骨三角被清楚地切割:它們確實是女性小雕像。
歐洲維納斯雕像是這種,和西伯利亞馬耳他村沒大差别
https://d3d9mb8xdsbq52.cloudfront.net/s3/201209/125213ova.jpg
https://donsmaps.com/images24/maltahermitageplateback.jpg
眼鏡蛇cobra,大扁頭,熱帶動物,證明馬耳他古人正在從熱帶北上不久,還遺留熱帶的文化,其後成為了Q美洲印第安人,R印歐人祖先
在西伯利亚马耳他村发现的这具2岁到4岁的男孩遗体, 开始被以为是一个畸形的年轻人, 可能有什么遗传异常。后来发现这实际上是两具尸体,一个刚生下的婴儿和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葬在一起。大男孩的遗骨旁一件有装饰的骨板。很多骨板的图饰都可以被解释为对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记录’,可能是最早的’历‘calendar.另一个解释这两个尸体的父亲是部落的’历法‘解释人, 或是’历正‘。
1.
1921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on)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並在當地發掘出許多彩陶。在比較了當地彩陶和中亞阿什哈巴德附近發現的安諾文化彩陶、烏克蘭的特里波列文化彩陶,以及甘肅一帶發現的彩陶之後,安特生在《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文中提出,從中亞開始,彩陶的成品年代逐漸接近當代,說明中國陶器的製作技術是從中亞傳入的,因此中國文化亦有可能是從中亞傳入的。
2.
当1921年春天安特生在仰韶村南的深沟发现细致的彩陶竟然跟石器一起出现,他无法解释,备感沮丧。等他回到北平地质调查所,查阅RaphaelPumpelley 在中亚Ashkhaba附近之绿洲Anau 的发掘报告Explorations in Turkestan expedition of1904,Prehistoric civilizations of Anau,遂有所体会,同年秋天再赴仰韶村从事系统发掘(Andersson 1947,1~4页),于是提出仰韶彩陶西来之说。安特生比较仰韶与Anau和乌克兰Tripolje 的彩陶,采取英国考古家Hobson等人的断代,认定河南彩陶是西方的彩陶经草原带东传而来的(Andersson,1923,34~40页)。安特生的说法,尤其关于西方彩陶的考古发现,很快获得T.J.Arne的补充(1925。根据Arne的研究,自Anau以西,经外高加索(Transcaucasia、伊朗西南Elam地区的Susa、TepeMussian ,两河流域下游的Abu Shahrain,至Tripolje这一横贯东西的路线上,另外伊朗南方的Baluchistan和印度的Deccan等都有彩陶发现。这些遗址加上1923~1924年安特生在甘肃的发掘调查,一幅洋洋大观的东西彩陶分布图就出现了(参Childe,1926,176页)。
3.
中国先秦人种古西北类型
先秦时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的甘青地区,向北可扩展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向东在稍晚时期渗透进陕西关中平原及邻近地区。在西北地区分布的古代居民有:宁夏海原菜园墓地的新石器时代居民,青海乐都柳湾墓地的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居民,甘肃宁定杨洼湾墓地的齐家文化居民,青海民和阳山墓地的半山文化居民,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酒泉干骨崖墓地和民乐东灰山墓地的早期青铜时代居民,青海民和核桃庄墓地的辛店文化居民,青海循化阿哈特拉山墓地的卡约文化居民等。值得注意的是古西北类型居民与现代华北居民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说明古西北类型居民在现代华北人体质特征形成过程中做出了较大的基因贡献。早在20世纪上半叶,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便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他把甘肃史前居民称作“原中国人(Proto-Chinese)”,就已指出了二者的相关性。
https://donsmaps.com/malta.html
機翻(金星是錯翻,應該是Venus):
歐洲和亞洲的舊石器時代藝術分為兩大類:壁畫藝術和便攜式藝術。壁畫藝術集中在法國西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北部。便攜式藝術的傳統,主要是像牙和鹿角雕刻,橫跨西歐到北亞和中亞。有人認為,共享雕刻和圖像傳統的廣闊領土是文化接觸和共同宗教信仰的證據。一些最著名的例子是所謂的維納斯雕像。此處所示的一個這樣的小雕像來自馬耳他遺址,可追溯到距今 23 000 年左右。它由猛獁象的象牙雕刻而成,猛獁像是一種已滅絕的大象,在歐洲和亞洲的冰河時代苔原上成群遷徙,非常適合狩獵。像大多數舊石器時代的雕像雕刻一樣,圖像以高度程式化的方式雕刻成圓形。通常,有誇張的特徵,例如乳房和臀部,這可能是生育能力的象徵。高度 87 毫米。
馬耳他維納斯雕像
Mal'ta(西伯利亞)的金星圖,同上圖。
請注意這個小雕像右胸上的羽狀葉形標記,以及底部鑽的孔,大概是為了讓它可以作為吊墜佩戴。
手臂在乳房下方相連,沒有標出手,而且這個人像頭上套著一個毛皮兜帽。腿顯示在小雕像的底部會合。
手臂下方似乎是一條由相連的圓盤組成的腰帶。
請注意這件作品上明顯的凸起臀部,這是許多 Mal'ta 小雕像的決定性特徵。
馬耳他雕像最奇特的特徵之一是面部特徵的表現,我們應該記住,這種表現在前面幾組人物中是例外的:在 18 個不是草圖的頭像上,11 個具有清晰的面部特徵, 並概述了另外三個。
眼睛、鼻子和嘴巴有時會被小心地描繪出來,儘管耳朵被濃密的頭髮或髮型遮住了。頭部位置與大多數歐洲小雕像所觀察到的不同,其中,事實上,頭部略微向前彎曲,並由細而明顯的頸部支撐,其寬度通常小於或等於三分之二的頭部。
在馬耳他,頭部是軀幹的直接延伸,與軀幹相連的是不顯眼的頸部,頸部的厚度因頭髮或從兩側垂至肩部的髮型而增加。馬耳他雕像的軀幹也不同於歐洲小雕像,因為歐洲維納斯雕像的特徵通常是與女性氣質或母性相關的身體部位體積過大:大乳房,最常見的是懸垂,大而突出肚子暗示懷孕了。馬耳他的情況並非如此:一半以上的小雕像沒有乳房;另一方面,它們沒有體積,而只是在胸部刻有輪廓,輪廓還顯示了下垂的乳房;在肚子上,沒有標明的肚臍總是平的。
與腹部一樣,骨盆幾乎不比胸部寬,而且通常不會因遺傳而出現脂肪增生(大臀部)或局部脂肪沉積。恥骨三角形總是以小 V 的形式或大三角形的形式呈現,讓人聯想到 Mizyn 的超程式化雕像,但沒有外陰的表現。
在後部,臀部是正常的。顯示了背部的小部分,有時非常高。如果我們通過側面觀察它們來比較 Kostenki 的小雕像和 Mal'ta 的小雕像,我們首先會觀察到臀部和大腿之間的台階,這是不存在的,或者只是在馬耳他數字。相比之下,我們看到一個陡峭的高度或上方的台階Mal'ta 雕像的臀部。正是這種高度,再加上一些小雕像的腿部有一定的延伸,表明馬耳他的許多女性小雕像都處於半坐姿的假設。
大多數馬耳他雕像都有手臂,有時只是素描,但通常沒有萎縮,這與許多歐洲維納斯雕像的手臂不同。手不見了。必須強調的是,手臂的位置,沿著身體向下,擱在肚子上,與歐洲團體的雕像相同。下肢被簡化了,儘管比例正確,但它們通常被簡化為一種或多或少以一個點結尾的紡錘體。大腿並不比腿特別粗。膝蓋和腳的關節從未被指出。
腿彼此分開通常以每側的淺切口為標誌,僅在一種情況下,兩個切口連接在一種細長的鈕扣孔中。需要注意的是還有四個人偶腳穿孔。
這些小雕像的最後一個描述元素是他們的服裝和裝飾。
這些情況似乎是有區別的:
a.馬耳他的大多數小雕像,就像歐洲的小雕像一樣,沒有衣服或裝飾的痕跡。但這些形式有時很重,而且常常很“模糊”,暗示著一件衣服可能緊緊地包裹著整個身體:無論如何,裸體的印像不如歐洲小雕像那麼令人信服。
b. 幾個小雕像無疑穿著:整個身體,包括頭部 - 除了臉 - 都均勻地覆蓋著可以解釋為屬於相當緊身衣服的裝飾。這種裝飾是由新月形的小杯斗形成的或者,更常見的是,通過“囚犯服裝”類型的橫向切口,從頭頂向下延伸到腳部。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打扮的小雕像並沒有乳房,但恥骨三角被清楚地切割:它們確實是女性小雕像。
歐洲維納斯雕像是這種,和西伯利亞馬耳他村沒大差别
https://d3d9mb8xdsbq52.cloudfront.net/s3/201209/125213ova.jpg
https://donsmaps.com/images24/maltahermitageplateback.jpg
眼鏡蛇cobra,大扁頭,熱帶動物,證明馬耳他古人正在從熱帶北上不久,還遺留熱帶的文化,其後成為了Q美洲印第安人,R印歐人祖先
在西伯利亚马耳他村发现的这具2岁到4岁的男孩遗体, 开始被以为是一个畸形的年轻人, 可能有什么遗传异常。后来发现这实际上是两具尸体,一个刚生下的婴儿和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葬在一起。大男孩的遗骨旁一件有装饰的骨板。很多骨板的图饰都可以被解释为对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记录’,可能是最早的’历‘calendar.另一个解释这两个尸体的父亲是部落的’历法‘解释人, 或是’历正‘。
去分子人类学贴吧问多好 这里能有几个人知道
不过看你说的地域范围估计是环渤海 胶东人一路北迁嘛 那可能是东夷人血统 描述的生理特征也符合
不过看你说的地域范围估计是环渤海 胶东人一路北迁嘛 那可能是东夷人血统 描述的生理特征也符合
這種類型有點像………………Dalai Blama
已隐藏
23魔方论坛有很多大神,我也是在那里学到不少东西。
https://www.23mofang.com/community
https://www.23mofang.com/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