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校,你的品葱
(内文有些许据透)
今天看完这部游戏改编的话题之作,来讲讲一些个人感想。由于本片不大可能在对岸上映,尽所能不暴雷地分享吧。
《返校Detention》所说的,究竟是什麽故事呢?其标题,已透露了一切。希望回到纯真而无忧的青春年华,却发现大错铸成,只能被迫禁锢。
但是,只要愿意记住,就不会遗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主角还是成功的回到翠华中学,完成了自我赎罪。
******
《返校》到底好不好看?
我自己觉得,以台湾威权时代为背景的作品,是很需要翻新、改造,以及增加商业化要素。除了观众对技术的要求提高,也是因为世代差距,让这件事情变得有门槛。
《返校》好看吗?我想是有点成也游戏、败也游戏。片中许多视角以及场景,极具游戏特色。对于玩家而言,还有不少彩蛋可寻找。也因为如此,有许多透过操作,来获得剧情提示的环节。在游戏之中显得趣味又有层次,但换到电影的演出上,反而有些平铺直叙。
不过,对于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很适合从《返校》看起。它讲述了一起时代杀人的悲剧,但并不艰涩难懂。《返校》不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是《悲情城市》这类经典,而是颇具台湾特色的惊悚小品。
******
同学你有没有听过读书会呀?
如果在品葱待得够久,观影过程会获得强烈的既视感。
有个主要的场景,是学校裡头的一群老师与学生,秘密地定期集结。然而,他们并不是在搞什麽热血革命运动。而只是找个方式,教授、讨论被政府所禁止的书籍。
来参加与会的成员,也未必对阅读那麽有兴趣。有些人来参加读书会,根本在一旁偷閒玩乐。而有的人脑中,则飘着粉红色泡泡,整天想着放学后跑去谈恋爱。
如果这部片不是要回到翠华中学,而是要返回品葱。我想导演还没拍到的,应该有动不动拿起扫帚打来打去的桥段。还有每周分享心得时,没有人贡献出什麽绝世着作,而是各个崩溃大喊「世界要完啦!」之类的场面......。
******
「把书包打开来看看!」
另外,有共鸣感的,或许是那头代表党国的怪物。
一方面,它是真的,是电影裡头所出现的警总、警车,以及在学校裡头的教官。另一方面,它又是假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象徵对于触犯政治禁忌的恐惧。在夜晚的时候,化身成为追逐在后的吃人鬼魅。
就像在品葱,甚至是任何中国网路社群都一样。五毛到底存不存在,当机是不是来自政府的攻击,并非重点。最恐怖的,是无时无刻不被监视的感觉、随时随地都会被举报的危险。
最后,就是活生生被折磨成疑神疑鬼的神经质。与其铭记,不如淡忘。当个不知纷扰、岁月静好的麻木之人。
******
我的返校,你的品葱
于我而言,《返校》是另一场探索认同,思索身处时代意义的旅程。即使不曾身历其境,也可轻易从当下的政治氛围之中,察觉过去的噤声对社会所造成的创伤。
然而,如果是品葱上的诸君,那大概无法回去,而是处在Detention的状态了。没有办法向后退去,也无法往前迈进任何一步,只能日復一日地在原地打转。
现实世界很难改变,个人的想法,却可以控制。那麽,愿意记忆起来不被遗忘的,最后又将有多少呢?
(完)
今天看完这部游戏改编的话题之作,来讲讲一些个人感想。由于本片不大可能在对岸上映,尽所能不暴雷地分享吧。
《返校Detention》所说的,究竟是什麽故事呢?其标题,已透露了一切。希望回到纯真而无忧的青春年华,却发现大错铸成,只能被迫禁锢。
但是,只要愿意记住,就不会遗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主角还是成功的回到翠华中学,完成了自我赎罪。
******
《返校》到底好不好看?
我自己觉得,以台湾威权时代为背景的作品,是很需要翻新、改造,以及增加商业化要素。除了观众对技术的要求提高,也是因为世代差距,让这件事情变得有门槛。
《返校》好看吗?我想是有点成也游戏、败也游戏。片中许多视角以及场景,极具游戏特色。对于玩家而言,还有不少彩蛋可寻找。也因为如此,有许多透过操作,来获得剧情提示的环节。在游戏之中显得趣味又有层次,但换到电影的演出上,反而有些平铺直叙。
不过,对于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很适合从《返校》看起。它讲述了一起时代杀人的悲剧,但并不艰涩难懂。《返校》不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是《悲情城市》这类经典,而是颇具台湾特色的惊悚小品。
******
同学你有没有听过读书会呀?
如果在品葱待得够久,观影过程会获得强烈的既视感。
有个主要的场景,是学校裡头的一群老师与学生,秘密地定期集结。然而,他们并不是在搞什麽热血革命运动。而只是找个方式,教授、讨论被政府所禁止的书籍。
来参加与会的成员,也未必对阅读那麽有兴趣。有些人来参加读书会,根本在一旁偷閒玩乐。而有的人脑中,则飘着粉红色泡泡,整天想着放学后跑去谈恋爱。
如果这部片不是要回到翠华中学,而是要返回品葱。我想导演还没拍到的,应该有动不动拿起扫帚打来打去的桥段。还有每周分享心得时,没有人贡献出什麽绝世着作,而是各个崩溃大喊「世界要完啦!」之类的场面......。
******
「把书包打开来看看!」
另外,有共鸣感的,或许是那头代表党国的怪物。
一方面,它是真的,是电影裡头所出现的警总、警车,以及在学校裡头的教官。另一方面,它又是假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象徵对于触犯政治禁忌的恐惧。在夜晚的时候,化身成为追逐在后的吃人鬼魅。
就像在品葱,甚至是任何中国网路社群都一样。五毛到底存不存在,当机是不是来自政府的攻击,并非重点。最恐怖的,是无时无刻不被监视的感觉、随时随地都会被举报的危险。
最后,就是活生生被折磨成疑神疑鬼的神经质。与其铭记,不如淡忘。当个不知纷扰、岁月静好的麻木之人。
******
我的返校,你的品葱
于我而言,《返校》是另一场探索认同,思索身处时代意义的旅程。即使不曾身历其境,也可轻易从当下的政治氛围之中,察觉过去的噤声对社会所造成的创伤。
然而,如果是品葱上的诸君,那大概无法回去,而是处在Detention的状态了。没有办法向后退去,也无法往前迈进任何一步,只能日復一日地在原地打转。
现实世界很难改变,个人的想法,却可以控制。那麽,愿意记忆起来不被遗忘的,最后又将有多少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