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主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这第一个挑战,就是相对中国式的“改良型专制社会”,民主社会有可能失去原有的功利优越性。
这所谓“改良”,是指放弃公有制,将公民被剥夺的经济自由有限度地归还给他们,充分利用外资与国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发挥专制政府无视民意高效决策的优越性,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基础建设与工业化,从而促成令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一切经济奇迹相形失色的长达30年的两位数高增长,使得城市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迅速超过欧美。
百姓都是讲究实惠的。早在2000年写出《盲人摸象说民主》的经典著作时,我就指出,中国人的一个错觉,是把“民主”与“致富”联系在一起,以为后者是前者的结果,这就是他们的“民主热情”的由来。其实民主只是合理分割社会财富的手段,本身并不能致富,唯有资本主义才能致富。所以,如果中国人保持这种错觉,当他们看到实行民主的国家不能迅速致富,而专制国家反而能够更快地致富时,他们就很可能丧失对民主的热情。
作出这些论述时,中国还没真正发起来,不幸的是,16年后,这预言果然成真。
与之相伴生的第二个挑战是,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制约是否具有功利上的优越性?
毋庸置疑,这种制约,确保了民主政府相对于专制政府的廉洁,确保了社会的健康度。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也迟滞了政府的决策。
几年前我和朋友去台湾,在某个公园里和一位国军老兵聊天,他就认为论搞基础建设,大陆的决策速度很快,是台湾不能比的。无论是修桥还是筑路,说干就干,转瞬间就建起来。若是在台湾,立法院吵个三年五载都未必有结果。后来和一位荷兰记者聊天,他也发过类似议论,说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因为重修,关闭了好多年,那速度简直慢到让人无法容忍,而中国就没有这问题,云云。
我不否认这必然伴随着野蛮拆迁以及其他不合理决策,但总的权衡下来,似乎应该说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在这方面各有利弊。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个弊端,就是显示了越来越民粹化的趋势。政客们根本不是19世纪英国那些老成谋国之辈,而是为谋求选票而媚俗邀宠,怕得罪选民而不敢坚持正确立场。
例如英国国会大多数议员都知道,脱欧将严重打击英国经济,包括卡梅伦在内都反对脱欧。卡梅伦那白痴之所以要提出公投,是想以此向欧盟施压,迫使欧盟作出对英国的让步。结果欧盟让步后,他还要去玩火,弄出了他完全没想到的结果,只好灰溜溜下台。政府还没启动脱欧程序,经济便出现断崖式暴跌。公投结果一出来,英镑兑美元就从1.5跌到1.2,至今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英格兰银行(央行)制定的利率也暴跌(这对房奴倒是个利好消息)。
根据公投前国会通过的法案,公投结果只对国会具有参考价值,并无法律约束力。所以,国会完全可以以压倒多数否决脱欧。可新上去的霉首相尽管本人是个留欧派,却不敢提请国会决定留在欧盟内。却声称她将尊重民意启动脱欧程序。这比什么都能说明现代民主政客是何等的没骨头,唯一念兹在兹的就是怎么讨好选民,谋求选战胜利。
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那位要说了,你否认历史潮流,否认民主理论的科学性,与世界发展大势完全相反。如果民主理论不是科学,那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专制国家变成了民主国家?
我完全同意您观察到的事实,不过,这个现象并不能证明民主理论就是科学理论,只证明了民主制度在功利上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而已。但“具有功利优越性”与“是科学的”是两个不同概念。这就像插秧机比人插秧更优越,但你不能说人插秧违反了科学一样。
我早在旧作中指出了,这个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相对专制理论而言,民主理论具有极大的功利优越性:它主张的自由经济理论,充分照顾并利用了人的自私生物本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它“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与煽惑力,能轻易颠覆与之相反的说教,使得专制国家的劳苦大众再不甘心作人下人;它的民主政治的巧妙设计,为社会各阶级和平争权夺利提供了谈判桌,构成了真正的社会维稳软件,使得社会矛盾能够及时化解,不至于积蓄下来变成引爆整个社会的危机,避免了中国式周期大血崩。至今未被动摇的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还是它的维稳功能。看来,它要在和平竞赛中胜出,靠的也就只有这一条了。换言之,大家可以企盼的,不是民主制度最终战胜改良型专制制度,而是专制制度因为缺乏自稳能力,大规模内讧爆发而自己垮掉。如此而已。
这所谓“改良”,是指放弃公有制,将公民被剥夺的经济自由有限度地归还给他们,充分利用外资与国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发挥专制政府无视民意高效决策的优越性,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基础建设与工业化,从而促成令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一切经济奇迹相形失色的长达30年的两位数高增长,使得城市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迅速超过欧美。
百姓都是讲究实惠的。早在2000年写出《盲人摸象说民主》的经典著作时,我就指出,中国人的一个错觉,是把“民主”与“致富”联系在一起,以为后者是前者的结果,这就是他们的“民主热情”的由来。其实民主只是合理分割社会财富的手段,本身并不能致富,唯有资本主义才能致富。所以,如果中国人保持这种错觉,当他们看到实行民主的国家不能迅速致富,而专制国家反而能够更快地致富时,他们就很可能丧失对民主的热情。
作出这些论述时,中国还没真正发起来,不幸的是,16年后,这预言果然成真。
与之相伴生的第二个挑战是,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制约是否具有功利上的优越性?
毋庸置疑,这种制约,确保了民主政府相对于专制政府的廉洁,确保了社会的健康度。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也迟滞了政府的决策。
几年前我和朋友去台湾,在某个公园里和一位国军老兵聊天,他就认为论搞基础建设,大陆的决策速度很快,是台湾不能比的。无论是修桥还是筑路,说干就干,转瞬间就建起来。若是在台湾,立法院吵个三年五载都未必有结果。后来和一位荷兰记者聊天,他也发过类似议论,说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因为重修,关闭了好多年,那速度简直慢到让人无法容忍,而中国就没有这问题,云云。
我不否认这必然伴随着野蛮拆迁以及其他不合理决策,但总的权衡下来,似乎应该说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在这方面各有利弊。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个弊端,就是显示了越来越民粹化的趋势。政客们根本不是19世纪英国那些老成谋国之辈,而是为谋求选票而媚俗邀宠,怕得罪选民而不敢坚持正确立场。
例如英国国会大多数议员都知道,脱欧将严重打击英国经济,包括卡梅伦在内都反对脱欧。卡梅伦那白痴之所以要提出公投,是想以此向欧盟施压,迫使欧盟作出对英国的让步。结果欧盟让步后,他还要去玩火,弄出了他完全没想到的结果,只好灰溜溜下台。政府还没启动脱欧程序,经济便出现断崖式暴跌。公投结果一出来,英镑兑美元就从1.5跌到1.2,至今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英格兰银行(央行)制定的利率也暴跌(这对房奴倒是个利好消息)。
根据公投前国会通过的法案,公投结果只对国会具有参考价值,并无法律约束力。所以,国会完全可以以压倒多数否决脱欧。可新上去的霉首相尽管本人是个留欧派,却不敢提请国会决定留在欧盟内。却声称她将尊重民意启动脱欧程序。这比什么都能说明现代民主政客是何等的没骨头,唯一念兹在兹的就是怎么讨好选民,谋求选战胜利。
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那位要说了,你否认历史潮流,否认民主理论的科学性,与世界发展大势完全相反。如果民主理论不是科学,那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专制国家变成了民主国家?
我完全同意您观察到的事实,不过,这个现象并不能证明民主理论就是科学理论,只证明了民主制度在功利上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而已。但“具有功利优越性”与“是科学的”是两个不同概念。这就像插秧机比人插秧更优越,但你不能说人插秧违反了科学一样。
我早在旧作中指出了,这个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相对专制理论而言,民主理论具有极大的功利优越性:它主张的自由经济理论,充分照顾并利用了人的自私生物本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它“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与煽惑力,能轻易颠覆与之相反的说教,使得专制国家的劳苦大众再不甘心作人下人;它的民主政治的巧妙设计,为社会各阶级和平争权夺利提供了谈判桌,构成了真正的社会维稳软件,使得社会矛盾能够及时化解,不至于积蓄下来变成引爆整个社会的危机,避免了中国式周期大血崩。至今未被动摇的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还是它的维稳功能。看来,它要在和平竞赛中胜出,靠的也就只有这一条了。换言之,大家可以企盼的,不是民主制度最终战胜改良型专制制度,而是专制制度因为缺乏自稳能力,大规模内讧爆发而自己垮掉。如此而已。
42 个评论
简单啊,自由社会只要壮士断腕,排华一把,你看中国这种严重缺乏自生消费能力的经济体系还能维持下去么。到...
笑,楼主的文章谈的不就是这个问题么?问题就在于民主社会你做不到壮士断腕,把华一排。这得专制社会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