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边区鸦片的种植贸易问题(下)

大家好久不见。

本系列的上篇中篇在此,没看过前文的可以先看看前文,已经忘记前文的也可以先回顾前文。

下篇主要讲述的是重点是 特货贸易与晋陕边区经济。算是一个总的回顾。

正文开始:



前文我们给出了晋陕边区的特产贸易规模,现在我们再来谈谈边区为什么始终无法摆脱特产贸易。在介绍特产对于边区的意义之前,我们先谈一谈边区边盐的价格问题。

网上广泛流传的“辟谣”文章称:

抗战开始以后,由于日军封锁沿海,盐在这一时期到真正成了紧俏物资,最狠的时候,连自贡这么土且古老的产盐地都开始满负荷运转了。在抗战那种环境下,盐可比鸦片膏子赚钱。民国29年夏,因淮、沪盐被日军控制,陕中、豫西地区食盐供应紧张,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想从陕甘宁边区运花马池盐接济。经何遂介绍,缪秋杰在重庆海关宴请中共领导人董必武、叶剑英和博古。席间谈妥,由何遂的长子以盐务总局代表身份赴边区洽办,以花马池盐换取边区所需的棉布等日用品。这是公盐部分,共产党靠它赚明钱,剩下的就是走私私盐。


这说法可真是把人笑煞,前面贴出的进出口数字已经很清楚了。边区每年出口的边盐总额仅仅是进口布棉总额的几分之一,全靠边盐换回布棉?除非缪秋杰是猪头三!而且从利润上来看边盐利润非常菲薄。潞盐沦陷的确给边盐带来了外销的机会,但也仅仅是带来了机会而已,边区贩盐不但没有大赚稍不小心还要赔钱。为什么呢?



一是路途遥远是运费占比太高,单看成本就划不来。

二是国民政府也是官方垄断食盐销售,边区即使费劲巴力的把边盐运到口岸,国民政府膀不动身不摇,只要加加税瞬间就把利润榨取干净了,边区虽然掌握货源倒成了廉价的打工仔。


关于边盐问题我们就不多说了,这个问题展开的话可以写的比特产问题还长(因为资料可以公开查到)。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以下文件,看看陕甘宁基层各县算的运盐明细账:


《绥德专署的报告》P322-323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3》

《延川县政府运盐工作报告(第二号)(节录)》P47

《安定县运盐工作第一次总结报告(节录)》P70-82

《合水县运盐报告》P105-106

《固临县呈文》P117-118

《甘泉县运盐总结报告》P179

《甘泉县府的报告》P381

《华池县府运盐工作报告》P392-393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4》

《边区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运私盐与分配公盐的报告》P139

《一九四三年运盐工作总结》P407

《延长县政府关于六区四三年九月份第一次运盐检查情况报告》P355-P358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



总的来说食盐要从边区北部产盐区运到南方国统区口岸销售一来一回要走十余天,人吃马喂连带住宿消耗极大。陕甘宁边区为了支撑30万驮以上的年销量不得不采取全区总动员的方式,是个畜生就拉去背盐,牛马骡驴都拉去了。而这么做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和职业的运输人员(边区所谓长脚)不同,一般的牲畜和普通农民(边区所谓短脚)并不适合长期出远门运货,强行运输的话往往造成牲畜死伤,民夫运费大大超支。

当时兼任绥德地方领导的王震,在尝试运盐一段时间后郁闷的说:“偌大损失款项如何维持?”

更要命的是边盐价格也不高,早期边盐价格仅仅是同重量粮食价格的70%,后期盐价上涨也不过是同重量粮价的1.5倍而已,并不如何值钱。边区为什么不能趁着日军封锁内陆,把盐价暴涨一下捞一大笔呢?不是边区不想,做不到而已。

西北并非只有陕甘宁产盐,紧邻边区北部食盐产地的内蒙地区也大量产盐,内蒙王爷也不是弱智,如果盐价飞涨,蒙盐也不是吃素的。同时青盐(宁夏出产的盐)品质不逊于边盐,运输距离比边区远不了多少。而且西北各地也多出土盐,品质虽差,胜在价格低廉。在这种情况下边盐实难提价。辛辛苦苦开采的边盐运出边区一看,人家的卖价比自己的成本都低,这生意还怎么做呢?

即便边区不惜一切代价,在完全亏本的状态下搞食盐外销。民众从劳动力上也负担不了,以1943年为例,当年边区外销食盐30万驮,外销金额15.7亿,贸易逆差缺口39.5亿。单纯从进出口平衡的角度来看至少还要外销75.5万驮食盐,也就是说即便完全不考虑亏损的因素,外销食盐的数量也要达到105.5万驮。

1941年边区曾做过统计,当年边区外销边盐近30万驮,全边区共有劳动力30万,花在运盐上的平均时间为15天,加上自卫军训练、开会放哨、担架运输、建筑零星、优待代前、挑水砍柴等义务劳动加上自己种地时间,一共需要380天……可一年仅有365天。也就是说按照1941年的劳动强度,已经开始危害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了。如果再额外运销75.5万驮,则又需要多加37.75天的义务劳动,全年花在运盐上的时间要达到50多天!人可以忍耐,更要命的是边区驮畜总共才11万头,是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人受得了畜生也受不了啊。另外边区运盐最好选在植物生长茂盛的季节,因为这时可以让驮畜自寻草料,即所谓“放青”,如果在天气寒冷的深秋或冬季运盐则牲畜草料费用太高,基本全是赔本。而草木茂盛的时节又多是农忙季节,所以难以组织足够的劳动力进行长途运输。这个时候让农民和牲畜放弃农活,花50多天跑在外地运盐是极不现实的。

退一步说,即便真的组织起这么大的运力,边区的盐产量也跟不上,边区的盐是池盐,要靠不断浇淋冲刷获得,还要多存放一段时间化去硝质。1944年边区大幅提高食盐产量,试图多进行外销。结果出了不少颜色发黄发黑的次盐,这种盐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劣质的土盐西北各地自己就能生产,不必麻烦边区费心了。事实上边区的产盐量是有上限的!不是说你想开采一万吨,就出一万吨优质食盐。再退一步说话,即便边盐出来了,老百姓也放弃一切全力运盐了。到边境还是会出问题,你的外销市场在哪里?边区目前外销的30万驮食盐已经可以满足900万人的吃盐需求,要是骤然增加75.5万驮就要新开辟2300万人的市场,那就要把边盐卖到河南,山西去了,这运费就更高昂了,这足以让边盐丧失一切价格优势……

所以谢觉哉对边盐大量外销的结论是:

“陕西全省说是九百多万人,甘肃全省六百多万人,青海百把万人,宁夏七、八十万人,绥远忘记了,大概只二、三百万人,整个西北不够两千万人。即令我们有权力把青海吉兰太池、察罕池以及各地小盐池封闭,勒令尽吃花马池盐也还不够……一切决定于条件。我们现有的条件(主观客观及没有铁路河流等),好可能销四、五十万驮,不好也可销二、三十万驮。然而我们却空想销到百万到二百万驮。现实是无情的,逼得我们不得不从二百万驮而一百五十万驮,而百万驮,而七十万驮,而六十万驮,而三、四十万驮。然而军费的大亏空怎么办? 以前没想到,以后不想想到。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负担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毛泽东语)。”
————注释一


所以说妄图靠边盐解决贸易平衡是不切实际的。成本问题无法解决,劳动力、牲畜负担问题无法解决,产能无法解决,甚至连销路都无法解决,根本就是空想嘛。

如不依靠特产,边区还有一个法子——把8万军政人员大大缩减。按照中央下发的精兵简政原则,每个地区军政人员不宜超过人口的3%,那陕甘宁8万多军政人员必须削减到4.5万,但考虑到边区机关众多,又需要部队防止国民政府发动袭击。边区始终无法减少军政人员。故而……


真正的言论自由,这里还很不够。前天市青联一位同志黄儒汉来谈,他说运盐的事,区乡级干部多不了解,须要一些有知识的去帮助他们。我料他心中有语,颇露出对运盐不十分赞成的意思,于是他就告诉我乡村青年逃避运盐早晨赶着牲口躲向山沟等事。
————注释二


“人民有利益,人民自己不会去,还要公家来催?”

“这次去驮盐的牲口,准得剥皮吃肉,要带着刀子、盐、花椒去。我只有一个驴,死了也不去,要罚就罚。”——安定县老百姓

————注释三



我们来看盐业公司的利润大不大,他花了大批资金,费了许多时间,取得毛利不过百分之九,实际上是赔本的,假若把此项资金用到其他工农商业上,亦不会不赚钱。
————注释四


你瞧直到44年边盐都不怎么赚钱,抗战胜利之后就更不要说了,边区贸易公司负责人,后来的边区财政厅厅长、共和国贸易部副部长范子文是这么说的:

战争(本人注:指抗战)结束,交通恢复后,淮盐即将运销河南,潞盐亦必运销西安渭河北岸及南岸一部分地区,边区食盐外销市场,必然大大缩小,在外面火车汽车与边区驴骡运输相形之下,我们是不能作胜利竞争的……我食盐市场形势,既然完全改变,统销自无存在与继续的条件了,如若勉强维持,在内地运销上,还须付出大量现金购买内地运销之食盐,造成只有买进,而无卖出之巨大损失。此种损失,且非一时之积压与冻结资金以及物价金融变动损失可比,而是在政局稳定之下,根本就无恢复统销市场大量外销的可能。
————注释五


那还……玩……个……屁……呀!

既然边盐利润如此菲薄,边区为什么还要坚持食盐外销呢,难道边区真的如此热爱为国统区人民服务,还是有劳民伤财的瘾头?都不是,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就要从边区金融的角度找原因,我会在后面做简要介绍。和价格低,利润薄的边盐不同。特产单位价格极高,利润率也相当不错。特产的价格高到什么程度呢?

甘泗淇(本人注:此人中篇出现过)是这样说的:

买卖特货要用白洋(一两2.5元、3元、5元、6元白洋,零买7元一两)。今年晋西北大约出90万两到100万两,每两平均四元白洋,共计400万白洋。我们不禁止白洋流通,则榆林商人拿白洋来买XX(本人注:原文如此)活跃金融和禁止用白银是自己封锁了自己。
————注释六


https://i.imgur.com/oMeEZHN.jpg

https://i.imgur.com/kUHOdLL.jpg

表格来源:《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 金融贸易编》P724-725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110元银元=1两赤金=20两药品

也就是说1两特产=5.5枚银元(最好玩的是此表中还专门有中药材一项,80斤中药材可以换1两赤金,可见1947年晋绥边区出口78万两的“药品”价格是同重量中药材单价的64倍……中药材的出口额,仅占晋绥出口额的0.26%,呵呵。至于占晋绥出口额22%的金子是怎么来的,前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这是晋绥产地的价格,如果经陕甘宁转手出口又能卖到什么价格呢?

“特产……抛弃成本约占三分之一……到河东买货是一本二利的。”(此句详见中篇注释二十)

“边区特产存货己极稀少,明年卖货须向晋西北或敌区去买,按50%利润计算,故除去一半”(此句详见中篇注释二十六)


下面还有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总经理,物资局局长,建国后任对外贸易部部长、党组书记的叶季壮的说法:

特产是赚大钱的买卖,目前的贬价与真正成本之比例为三与一,将来新货上市之后,估计可能得到五与一之比(即一本四利,是一次买卖计算)高价少售赚钱多呢?还是贬价多售赚钱多呢?根据各方面情报:特产己成为游资囤积货的对象(关中有此报告,带备区绅商则已公开要求准其囤积特产)。如果价格政策和各方面工作做得对,特产推销的前途是很大的。因此,如果我们从远处大处全面的来看问题,则特产不只是在目前要贬值,即在将来也要贬值,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对不对,是否有主观主义的毛病?请大家多多研究
——注释七



也就除去成本,特产可以赚取100%,200%甚至400%的利润!取个中数按200%计算,也就是说边区1两特产可以卖到12枚银元。考虑到1.5枚银元可以换1两银子。1两特产的售价可达8两白银。如果按现在白银3.92元人民币一克的价格计算。1两特产的售价可达 980元,1斤的价格就是15680元人民币了! 难怪特产价格可以达到边盐价格的3000-4800倍!

这是特产和边盐的实物比价,和其他物品比呢?

当时居住在延安近郊的作家萧军(居家男人,一笔笔账算的细)是这么写的:


1943.10.17猪肉3斤每斤350元

1943.11.19羊肉五斤,200元一斤。

1943.11.28白菜10元1斤

1943.12.24一两烟土要卖2万多,一只铁锹9000元。

1943.12.26 20斤辣椒(可卖100元法币一斤,这里300一斤,一元法币可换10元边币,一元白洋100元法币。)七斤蜂蜜(1500一斤),可赚7000元。

1943.44.1.7 250元2斤枣,150元2斤葱,两个火烧100元。

1944. 2.8 有些人正在吃洋烟

1944. 2.15刘光喜最近还在贩卖鸦片烟,买了6两鸦片,3万多一两,后来赔了。这里的乡村和我过去的家乡是没有什么两样的,烟和赌博到处暗流着。

1944. 2.29王兴姚夫妻也在吃洋烟,一两洋烟一石小米。

————注释八



我们可以看出1两特产要卖2万多(此处显然是边币),可换57斤猪肉,或者100斤羊肉呢,是同重量猪肉价格的900倍,你说值钱不值钱?1两洋烟换1石小米(注:边区一石为300斤)是小米价格的4800倍,也就很正常了。如按萧军的算法,1943年秋冬1两特产的售价可达到25枚银元(按前文1943年秋特产售价2500法币/100=25枚银元计算),这个价格的确达到叶季壮局长所说的“一本四利”的程度了,不过这么一来特产价格过高,容易滞销。难怪叶局长要劝同事降降价格“贬价多售赚钱”特产价格如此高昂,利润如此丰沛,难怪晋绥和陕甘无法自拔。

边盐因为价格低运费高,加之国民政府垄断食盐销售导致利润菲薄。边区特产则成功的避开了以上两点。

举个例子:同样是运送150斤货物。如果说边盐售价是500元,特产的售价就是240万。人吃马喂都是450元,对边盐来说物流成本大的难以忍受,对特产来说物流成本则可忽略不计,运费相对来讲是很低的。当然,特产因为价值极高,是要做武装保护的!晋陕一年才出口10万来斤,要是让人劫了道岂不是郁闷。即便是外地的特产客商也会请军队护送一下,以策安全。358旅、359旅皆曾承运此项业务。

至于国民政府垄断……特产这东西本来就是非法的,都是避开民国政府稽查的……当然客商外出时给封锁线上的部队行贿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段子有机会再说。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特产的出口占比、价格、对抵消贸易逆差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谈谈特产对边区金融的影响,当然谈的会很简略,因为边区金融实在是个很大的话题:

皖南事变后,国共双方关系彻底破裂,边区数日之后即公然宣布发行自己的货币边币(按道理边区是不能发行自己的货币的,之前是遮遮掩掩的发行光华票,属于小打小闹。皖南事变后发行边币之后也要打着维护法币的招牌)。只有通过发行自己的货币,边区才能以开动印钞机的方式赚全辖区老百姓的钱,同时再通过操纵汇率控制一下进出口贸易。

当然,对老百姓可不能这么说。 边区政府对发行边币的官方解释是:


第一,是为了抗议国民党本年一月皖南大惨案

第二,最近半年来国民党顽固分子加紧对边区财政经济的封锁。譬如不给八路军发饷啦,不准外边汇款或带款子进入边区啦等等。他们不让法币流进来,逼得我们自己不得不想办法,于是就一边爽性不用法币,一边就发边钞来代替法币。

第三个理由,就是法币跌得太凶了,今天手里一百元法币,第二天就会变成九十元、八十元……甚至还要更少,不让人民使用,就可以使人民免去法币跌价的损失。
——注释九


结果乖乖隆地洞,除了抗议皖南大惨案算还是个理由,后两条简直成了笑话。

1941年1月发行时制订的法币对边币汇率是1:1,至1941年12月市价已经跌倒1:2.52至1943年6月跌到1:3.5,11月跌到1:8,后来1944年边区干脆发行流通券按20边币兑换1流通券的方式收回边币。

因为边币贬值的比法币还快,老百姓根本不喜欢边币,普通人想方设法把边币换成法币。造成法币大量涌入边区,倒是边区为了保护印钞机全力阻止法币流入,四处稽查看谁敢私自使用法币。但因为边币信用实在不佳,边区各军队机关纷纷带头拒用边币,做生意只收法币,同时因为边区固定汇率牌价(例如1943年1月至12月官方牌价全年都是1:2.1,而市价早已跌至1:9,萧军在乡下还晓得是1:10呢)货币黑市也繁荣起来了。简直要活活气死边区银行。
————注释十



1.所有公私商店不敢公开拒绝使用边币,但他们还是尽量避用边币。

2.公营商店(原作者注:光华商店除外)有的不积极响应这工作,另有个别合作社提高物价如群众合作社有个脚夫向他买毛巾,开口讲伍元法币,给他边币他要高价了。

关中分区专员 仲勋(本人注:就是一尊他爹)
副专员张鹏图
四月二十八日
————注释十一


最近延安市有些机关竟明目张胆的作黑市买卖;有些机关竞暗中使用法币,因此法币更强烈的占领市场,这不特有碍稳定金融,稳定物价政策的推行,而且长此下去很容易引导边币走到绝路。

行长朱理治
副行长黄亚光
六月三日P244-245
——注释十二


四月十七日西北财经办事处,又在银行大楼召集延市公营商店经理联席会。贺师长亲临训示,说明顽方(本人注:指国统区)倾销白洋,倾销土布的阴谋,宣布严禁公营商店买卖白洋与捣乱边币,要求公商遵守统购办法,坚决执行物资政策与金融政策,一致进行对敌、顽(本人注:指代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经济一斗争。并号召公商将资金转向农村贩运土产品。坚持这一新措施的结果,延安机关、部队暂时不拿现款买货,也不敢再做法币黑市买卖了。
——注释十三


物资局系统整个拒用边币,甚至写信给后勤部,卖石油(本人注:当时边区真的有油田)都要法币。这一政策的结果,不仅使边币失掉信用,而且激起民众的莫大反感。如去年四月临镇一友区(本人注:这里指代国统区)小贩,因盐业公司拒用边币,公开反抗,一天时间把黑市从七元提到九元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简单的现象。
——注释十四


我们前面说到边区为什么不赚钱也要坚持边盐贸易,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要赚一赚汇率差:

因为边盐出售给边区贸易机关,脚户只能获得边币,而牌价和黑市价之间的汇率差就被边区暗中吃了。这就和苏联末期、我国改革开放前、朝鲜现在一样,因为进口需求太大,人为拉高本币币值。当然这一招只能在牌价与黑市价相差不大的时候玩玩,真到两者相差悬殊的时候,这招就会玩脱了。

比如脚户将一驮边盐运到盐业公司,出售得到5000边币,按边区的牌价相当于给了2500法币,不少了。其实这5000边币在黑市上只能换回500法币。脚户相当于被骗走2000法币!表面上看边区贸易机关也是平买平卖一分钱没挣,其实这2000边币补贴到畸形的汇率差中了。但请记住边区人民不是弱智。

在黑市价和官方价相差悬殊的时候,脚户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稽查不严的时候直接走私,避开边区贸易部门直接和国统区贸易,吃回那2000法币。在这种情况下脚户甚至会反过来和盐业公司打价格战,他们为了尽快出货可以不必卖到2500法币。比如800法币就可以出手,总归比在盐业公司出售合适多了。盐业公司再兴冲冲的拿着之前囤积的边盐准备按汇率以2500法币出手,结果发现行市都已经被走私货打烂了,2500法币的价格根本卖不出去。只好含恨以压价出售,烧鸡大窝脖被迫承认黑市价格,捞不到太大的汇率差。

第二种、稽查严格的时候脚户们直接关门歇业,给盐业公司卖盐巨亏,绕道走私你抓我。那我不做生意了成嘛?

正是由于以上两点原因造成了1943年关中无人卖盐,陇东大量走私食盐的奇观。

边区虽然利润菲薄但依然坚持边盐销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边盐和特产,国统区几乎不需要边区的其他东西(即便是边盐也是可以替代的)。但边区对国统区的布棉却有很大需求,边区上下老老少少总不能光屁股吧。于是哪怕明知道受了极不平等的剥削,也要咬牙出口自身资源。这就和早年中国靠出口资源换取日本家用电器,现在非洲靠出口资源换取中国家用电器一样。谁都知道这么做吃亏,不过谁让你得使用人家的产品呢。

我没学过经济,上面有关边盐的经济分析都是我根据边区情况归纳总结出来的。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对不对,是否有主观主义的毛病?请大家多多研究。

如果说边盐都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从而使边区不忍放弃,特产就要加上个更字了。换取物资(主要是布棉)货币(法币、白洋、黄金),稳定边区金融秩序,从而维持边币发行,银行开门,印钞机轰鸣的重任就要交给黑白二物了。事实上每当边区金融出现动荡,背后都有特产的影子,要么是特产换回的外汇物资不足导致汇率下跌。要么就是汇率下跌需要特产紧急援助。特产一来,虽不说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但对于缓解症状还是有极大帮助的。

一九四二年的发行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月到三月这个阶段的客观情况是这样,(一)特产统一了,大批可以抵法币。(二)政府重中禁止法币流通的命令,各地又成立了货币交换所,因此边币流通范围扩大了。(三)国民党区开始限价,大批货物流入边区,因此,边币相对地稳定了,物价也稳定了。

第二阶段是四月至七月,这个阶段的客观情况是这样,(一)特产与食盐的统一,遭受破坏,因此,边、法币比价不断下跌,五月跌到二元九,六月为三元二,物价上涨也快,四月比三月涨了百分之三十八。P35

一九四三年九月上旬食盐走私猖撅,特产代销的漏洞已大,银行法币已告竭乏,兑换极少,法币黑市上涨,延安由三元五直到四元五,富一县达五元五,且有续涨之势…… 为了稳定金融物价,办事处于十二月一于七日提交西北局通过如下决定。一、速卖一万二千五百斤特产,派干部下去。二、票子不发,三、三个月不发经费,四、一律不准机关、部队、学校兑换法币,所有法币要兑给银行,五、公营商店统一管理,各分区的公营商店统一组织起来,支持边币,六、防止财经机关的坏分子捣乱,各负责同志审查自己的财经干部。

这样我们的财政难关可以渡过,逐渐走上稳定金融物价的道路上来。
——注释十五


综上所述,特产在边区贸易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平衡严重的贸易逆差,稳定边币汇率,维护边区金融稳定,获取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换回边区必须的布棉以及法币、白洋、黄金等重要物资。




最后是特产贸易的终结。





一晃八九个年头过去了,1949年年初,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天下大势已然确定。西北野战军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对西北国统区的最后作战即将开始。随着解放区的扩大,不同根据地之间的特货贸易规则被确立,相关的贸易仍在进行,但特产种植已经不再被允许了。晋绥和陕甘宁边区的特产贸易终于要结束了。

戊、特货问题:

一、特货运销应采严格管理政策,某区特货须用友区协助销售时,应通过各该区财经最高负责机关协商办理,不得自行在友区内地市场或口岸销售,否则一经查获,即可没收。

二、有个别区域,特货数量已感饱胀,各友区均须大力开展新的推销口岸,大量输出,以解决财政困难。

三、陕甘宁晋绥特货,须由晋察冀、冀鲁豫与山东协助推销,其推销比例可参照推销能力与各本区现存特货数量定之。

四、推销办法,分为下列三种:

①陕甘宁晋绥日前财政急需之布棉可以相当数量之特货换取之,由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分担之,山东一可以盐交晋察冀或晋冀鲁豫,该乙区代交布棉,交换数量及交换比例由财办定之。

②陕甘宁晋绥对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区所负贸易差额经双方同意,得以特货及其他物资清偿。

③陕甘宁晋绥得委托三区代销,特货可作成本价格,推销利润采分红办法,其具体比例协议定之,晋绥本年收购困难,可采共同投资合营收购办法,或财政借助办法解决之。
——注释十六


在1949年年初西北财经发出了最后的报告:

特货问题:

至四九年十二月止,特货库存除十五万两作为提砒子用外,实存仅十八万两(口岸库内及华北代销数不在内),估计四九年四月左右则将全部售罄至于向民间吸收一部,估计困难很多,主要因群众知道以后再不种植,奇货可居,不愿脱手,我们虽把价格提至一匹花布(农币70万至75万元)换一两,但仍低于黑市价格,除非再行提价,并以现款、花布搭配,但吸收希望仍不大。

由于西北贫瘠,特货七、八年来向为西北支持财政,稳定金融,周转贸易的杠杆。一九四二年以来,凭藉着这种特种经营解决了财政经费的百分之七十上下,换入入口物资历年来供给了党政军百分之六十至八十以上,供给市场百分之四十至二十,银行外汇之绝大部分过去也依靠了它的出口换巨这些都相对地减经了人民负担和支援了革命事业。在一九四八年,除华北援助之外,也还主要地是依靠它使我们渡过了财政困难的一年,如果现在忽尔停止了这种经营,则今后将用何种力量来周转贸易和支持金融,实为一很大困难问题,除非西安解放以后,我们从接收及其以后的建设上另图出路,但在今年五至七月青黄不接的时间,必须得到其他解放区的援助才能渡过,谨此提出这个问题希望申央指示。
——注释十七


之后边区财政厅也发出了这么一份公文:

石、罗局长:
西北全部解放特货已无销路自应查禁,但对缉私查获之毒品应规定一定价格,以利工作进行,特提出以下几个意见,希即将缉私条例护以修正:

白如冰(注: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厅长)
刘墉如(注: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
11月12日
——注释十八


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财源的逐渐增加,西北根据地的特货贸易落下了最后的帷幕。

最后以萧军的一句话结束全篇,这是他听南汉宸报告边区制作鸦片烟膏后的一句感悟:

“革命的花是从最卑污的粪壤里开出来的。”








注释一:《谢觉哉日记》1941.7.19

注释二:《谢觉哉日记》1941.7.19

注释三:1941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4》

注释四:《一九四四年一至四月食盐产销(运)情况》 盐务局1944.5——————《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 第五篇1944-1945》

注释五:《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9》P285

注释六:《晋西北最近的金融情况(摘要)》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 金融贸易编》P110

注释七:《物资政策问题》座谈会中叶局长的发言提纲,1943年5月————《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四编 商业贸易》P432

注释八:《萧军全集》第十八卷.日记

注释九:陕甘宁边区政府印发《关于法币问题的解释》的训令(持字第467号)一九四一年五月六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3》P244-247

注释十:南汉宸:《与中国记者谈话》1949年7月3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五篇金融》P112

注释十一:《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P171

注释十二:《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

注释十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五编金融》P564

注释十四:《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四编 商业贸易》P77

注释十五:王思华:《金融与物价》1943年12月————《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五篇金融》P139-141

注释十六:《华北各解放区目前财经关系调整办法》〔一九四九年)————《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总论篇)》P709-710

注释十七:《1948年西北财经情况及目前问题》(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九日)————《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总论篇)》P805

注释十八:《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关于对查收毒品提出几个意见的函》————《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P128
44
分享 2020-04-12

21 个评论

事实上,边区的鸦片种植对于边区内部的影响同样重大。比如说,边区军队曾经因为走私鸦片和边区政府引发了非...
期待您的新作!這個黨的錢一直來路不明,都是害中國人賺錢,可悲中國人還幫他們奪天下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