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下这里的台湾网友特别是支持台湾独立或者诸夏的台湾网友。对民进党和蔡英文现在也打着中华民国这个旗号有啥看法?
现在民进党和蔡英文的观点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其实这个观点对于本人来说还是可以接受。还有我觉得现在很多台湾人对中华民国这个国号不认同,应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一中原则导致中华民国在国际上不被普遍承认而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压,用这个国号在国际上走不出去,所以就产生想改宪法改国号改法理领土的想法。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不打压中华民国的话,相信应该没几个台湾人是想改国号改宪法的。大家觉得呢
對我來說,本質上已經算是兩個國家了
基本上民國70年代解嚴前後出生從小在台灣長大的台灣人,對中國是沒有什麼家鄉認同的
而對於中華民國或是改成其他國家名稱,我倒是沒什麼意見
只不過這部分有些人認為,中華民國 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文都是China,
而現在普遍的英文字義上,對於China這個單詞都會先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國際上會造成台灣人困擾,我們也不想要被混淆,
所以有些人主張正名或是改國號
對於統一,我個人是不期待,或甚至說不希望有這事發生
畢竟兩國國情現在差異已經越來越大,
華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習慣了台灣的自由空氣,絕對沒辦法適應中國政權的治理方式
(我大概一開口就會被制裁)
所以雙方無論是誰統誰,我都不太樂見啦
另外補充就長遠史觀來說,我對於台灣定位的看法
台灣島說真的是個很倒楣的小島,
荷蘭人路過佔領,明朝人當秘密基地,清國隨手撿起來,現在換成流亡政權接管,
前前後後的6個外來政權,都把台灣島當成自己國家的附屬基地,忙著鞏固自身權位,開拓疆土掠奪資源
(就連現在的某政黨也還是想著要回歸祖國啊)
沒有人在乎過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啊QAQ 對台灣有家鄉認同感的人們心裡覺得苦,
雖然一直都有台灣本土的聲音,但也是到近幾年,台灣本土的聲勢才越來越大,
現在也只能期待未來台灣透過民主的方式改變這個島,或說這個國家
基本上民國70年代解嚴前後出生從小在台灣長大的台灣人,對中國是沒有什麼家鄉認同的
而對於中華民國或是改成其他國家名稱,我倒是沒什麼意見
只不過這部分有些人認為,中華民國 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文都是China,
而現在普遍的英文字義上,對於China這個單詞都會先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國際上會造成台灣人困擾,我們也不想要被混淆,
所以有些人主張正名或是改國號
對於統一,我個人是不期待,或甚至說不希望有這事發生
畢竟兩國國情現在差異已經越來越大,
華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習慣了台灣的自由空氣,絕對沒辦法適應中國政權的治理方式
(我大概一開口就會被制裁)
所以雙方無論是誰統誰,我都不太樂見啦
另外補充就長遠史觀來說,我對於台灣定位的看法
台灣島說真的是個很倒楣的小島,
荷蘭人路過佔領,明朝人當秘密基地,清國隨手撿起來,現在換成流亡政權接管,
前前後後的6個外來政權,都把台灣島當成自己國家的附屬基地,忙著鞏固自身權位,開拓疆土掠奪資源
(就連現在的某政黨也還是想著要回歸祖國啊)
沒有人在乎過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啊QAQ 對台灣有家鄉認同感的人們心裡覺得苦,
雖然一直都有台灣本土的聲音,但也是到近幾年,台灣本土的聲勢才越來越大,
現在也只能期待未來台灣透過民主的方式改變這個島,或說這個國家
個人支持台獨,但不介意任何人或政黨現在打著中華民國旗號行壯大台灣之實。
面對中共這個神經病,不覺得需要耗費任何精力去對抗五毛粉紅的諷刺(不然支共喊武統那麼多年,還不是自打嘴巴)。台灣目前就是個實質獨立的狀態,努力加強自己的實力最重要,而剩下的最後一里路,當然是等天時地利人和俱全之後實行也不遲(需要得到大多數台灣人的認同,現在應該還有三成的人可能偏統一)。
任何事情,當然要計算如何花費最小代價獲得(就像中共可能覺得買下台灣比打下台灣代價更小),人民的納稅錢不可以亂花。不管是什麼旗號,現在用起來比其它旗號成本代價更小,就算心裡不舒服,也要勉而為之。
面對中共這個神經病,不覺得需要耗費任何精力去對抗五毛粉紅的諷刺(不然支共喊武統那麼多年,還不是自打嘴巴)。台灣目前就是個實質獨立的狀態,努力加強自己的實力最重要,而剩下的最後一里路,當然是等天時地利人和俱全之後實行也不遲(需要得到大多數台灣人的認同,現在應該還有三成的人可能偏統一)。
任何事情,當然要計算如何花費最小代價獲得(就像中共可能覺得買下台灣比打下台灣代價更小),人民的納稅錢不可以亂花。不管是什麼旗號,現在用起來比其它旗號成本代價更小,就算心裡不舒服,也要勉而為之。
我是支持蔡英文的做法,從政治現實來看,現在國號叫什麼不是重點,臺灣實質上已經呈現獨立狀態;而臺派當然還是主張整體去中華民國的脈絡化,但是藍營基於民族情感(應該吧,也可能是基於阿共的錢)並不接受這件事,畢竟藍綠兩邊都是同胞,這樣的做法算是最大公約數吧。不管藍綠,我們都在同艘船上(應該吧),更何況改國號憲法還有可能激怒中共。
不過若真的沒有中共打壓,對我來說反而是會更想要獨立建國改國號憲法的。臺灣從來都是被迫接受外來政權的統治,誰佔領了就給誰吃豆腐,要不然就被割去當殖民地,「光復」之後國民黨也只想著反攻大陸,把臺灣當作一個作戰基地ㄧ樣實行專制統治,沒有一個政權是人民自決建立的。獨立建國就是想做到完全的人民自決,從歷史、語言到教育以及法律等等完全去掉被殖民的框架。不過要做到這樣可能很困難,因為對臺派而言的在地是指臺灣,但是對某些藍營而言所謂故鄉是指一整朵的秋海棠(就先不管他們是傾向被統還是光復淪陷區域了)
不過若真的沒有中共打壓,對我來說反而是會更想要獨立建國改國號憲法的。臺灣從來都是被迫接受外來政權的統治,誰佔領了就給誰吃豆腐,要不然就被割去當殖民地,「光復」之後國民黨也只想著反攻大陸,把臺灣當作一個作戰基地ㄧ樣實行專制統治,沒有一個政權是人民自決建立的。獨立建國就是想做到完全的人民自決,從歷史、語言到教育以及法律等等完全去掉被殖民的框架。不過要做到這樣可能很困難,因為對臺派而言的在地是指臺灣,但是對某些藍營而言所謂故鄉是指一整朵的秋海棠(就先不管他們是傾向被統還是光復淪陷區域了)
台灣之命運2018
摘錄 明鏡訪談劉仲敬(20170605):顛覆大一統中國史觀 中的其中一段與同志分享
主持人:台灣有華獨和台獨之分。華獨就是,還是承認“中華民國”的國號,但是認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僅僅限於臺澎金馬,以“中華民國”的國號實現台灣的獨立;台獨就是,認為中華民國只是一個外來政權,是一個殖民者,就跟那些日本人當年殖民台灣一樣,所以他們是想以“台灣共和國”為國號使台灣獨立。這兩種思想在台灣也正在交織著,但是蔡英文像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綜合體。你是怎麼樣看台灣最近幾年的本土主義的發展?尤其是有關《三藩市和約》跟台灣地位的關係問題。
劉仲敬:華獨和台獨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東西。可以說華獨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武器,它沒有實體的;台獨則是標準的歐洲意義上的民族發明,或者說是文化民族主義的產生。它首先是把比如說是德語的一種方言,像波西米亞語,發明成為國語,然後把講波西米亞語的人發明成為一個文化民族 — — 這個文化民族在政治上講仍然是首先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然後在哈布斯堡多元帝國的統治之下 — — 在文化民族產生了政治自決以後,漸漸地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國會中間取得了自己的特殊地位,最後在哈布斯堡王朝解體的過程中把文化民族變成了政治國族。“國族”這個概念,一般來說就是指的有政治機構或者國際承認的政權,而民族就不一定。哈布斯堡王朝自然可以有多個有自我意識的民族,能不能夠建立國族,那還要看政治上的發展。
台灣文化民族的發展,實際上是十九世紀歐洲各民族創造的一個標準過程。最初這些人只是居民,講某一種特殊方言的居民,他們的語言只是方言,而不是國語,他們也沒有明確的民族意識,只有地方的鄉土意識;最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眾對政治的參與,原先只講方言、對一般政治不感興趣的老百姓漸漸地參加了高級政治,發現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然後感到自己的文化共同體有必要改組為政治共同體,最後就產生了民族,又由民族建立了國家。現在台灣就是處在那種民族共同體的自我認同正在產生、正在走向民族國家道路上的階段。這個是一個普遍規律,無論是歐洲 — — 特別是東歐國家,還是中東,還是基輔羅斯的各邦,穆斯林各邦,走的都是這條路,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是按照這種方式展開的,步驟一點也沒有錯。
但是華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華獨是一個特殊現象,是二戰和冷戰的遺留問題在東亞造成的一個特殊現象。只不過它正好有利於台獨的政治目的,所以就可以說是變成了台獨的一個盔甲,給台獨增添了一個武器,使台獨處在比比如說波西米亞獨立運動、波蘭獨立運動更有利的地位。因為波蘭、波西米亞或者是今天的庫爾德這些,它們的文化民族主義要想變成政治民族主義,它缺少一個擋箭牌,也就是說它在國際體系上面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家,要建國還需要一些努力;但是台獨就不一樣,它有一個華獨 — — 也就是“中華民國”這個框架可以為他們服務。但這個框架不是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而是他們像寄居蟹一樣,正好撿到了這樣一個框架,可以為他們的目的服務。
華獨,就是“中國民國只包括臺澎金馬”這個概念,它是艾奇遜國務卿和吉田茂首相提出來的,它不是蔣介石和中華民國提出來的,也不是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也不是陳水扁和蔡英文提出來的。他們提出來的原因就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戰勝日本的各國本來應該開一次國際會議解決戰後問題,這是國際關係的常規,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但是列強在1919年6月才簽署《凡爾賽條約》,中間那半年就是英法這些各個列強商討如何解決德國戰敗以後的遺留問題的會議,本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家也應該開這樣一次會議,這就是三藩市會議和《三藩市和約》;但是會議還沒有召開,兩大戰勝國 — — 蘇聯和美國就鬧翻了,然後朝鮮戰爭爆發,國民黨逃到了台灣,在二戰時期根本不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了中華民國的大陸部分的領土。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尷尬的問題:首先,以美國為首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根本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蘇聯的傀儡,它在性質上講像滿洲國是日本的傀儡一樣,除了蘇聯集團以外誰也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權參加對日的條約,中華民國在臺北仍然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有權參加對日的交涉;但是在現實上它又沒有辦法管理中國大陸的事務,管理不了山東福建的事務,這些事務在一個非法政權 — — 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統治下。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最後杜勒斯國務卿和吉田茂首相就採取了變通的做法:在《三藩市和約》之下設立一個子條約,就是1952年的《臺北和約》,讓中華民國和日本國兩國之間的懸案不列入《三藩市和約》這個正式條約,而是列入《三藩市和約》的附屬條約《臺北和約》。《臺北和約》的正式內容是,結束中華民國和日本國之間的戰爭,恢復兩國之間的正常邦交。一個非正式的附加條款規定,我們這個條約上面說的“中華民國”只限於臺澎金馬這個地方。蔣介石是一再聲稱說,他的管轄範圍包括整個大中國,包括新疆、西藏、滿洲和十八省在內的所有的土地,但因為他事實上管不了那麼多,而條約是要能夠執行的,所以這個附屬條款就規定,我們所指的“中華民國”只是指臺澎金馬。於是就產生了後來李登輝所謂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的領土為臺澎金馬”這種現象。
這樣的結果就是,只要中華民國仍然是聯合國成員國和國際社會承認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樣也行;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當於滿洲國,是大家都不承認的傀儡政權。但是最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跟蘇聯鬧翻了,這時候大家不能再說它是蘇聯的傀儡政權了,而美國和日本出於現實需要,也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交涉,但是他們又不願意推翻、而且也不能推翻戰後形成的整個安排,於是就形成了各自表述。這個各自表述就體現於尼克森和基辛格跟毛澤東和周恩來談的那個《上海公報》,以及日本田中內閣跟周恩來談的那個《中日聯合聲明》。
我們要想想,為什麼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跟日本內閣談判的時候簽了一個正式的《臺北和約》,而美國和日本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聯合聲明呢?答案是,聯合聲明在國際法當中的級別比條約要低一級,它是一個各自表述。北京雖然要求你們完全不承認臺北,但是日本和美國如果要想背棄三藩市和約體系,那就要推翻整個戰後安排,他們不會考慮這樣做。整個戰後安排比中國國共兩黨之間的衝突、比台灣問題要重要得多,牽涉到全世界。你要想推翻整個條約,那就好像說是,我為了給廚房裏面加一個抽油煙機,就把整個房子給燒了,另外建房子一樣,這不可能,廚房小而房子大,世界大而東亞小。台灣和中國之間的糾紛頂多是中亞一隅之地的事情,而美國和日本要簽署的《三藩市和約》是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條約,所以北京政府的要求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但是事實上雙方有一些共同利益要講,於是辦法就是各自表述。就是,美國發表一個聲明說,我對這些問題是這麼看的,然後北京政府也發表一個聲明說,我對這些問題是那麼看的,我們雙方的看法不同,但是我們都瞭解對方的看法,然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去求同存異,有分歧的問題我們各自保留意見,沒有分歧的問題我們共同解決。日本跟中國也是這樣的《中日聯合聲明》,《中日聯合聲明》和《中美聯合公報》都是各自表述。現在與海基會交涉,也是各自表述。這就是性質上的不同。因此台灣在國際法當中、在戰後國際安排中的地位實際上是比北京要高一級。這是一個先來後到的問題。
這個安排本來是為了蔣介石父子的中華民國政府準備的,但是台灣在民主化以後,政權實際上已經轉移到台灣文化民族主義者的手中,於是這個工具本來是冷戰當中臺北政權用來維護冷戰秩序、打擊北京政權的工具,現在就變成為台灣文化民族主義和台獨服務的工具了。而美國和日本在它們不可能捨棄《三藩市和約》框架的情況下,無論它們對台灣獨立的文化民族主義是怎麼看的,它們都不得不負責保護以中華民國名義出現的這個三藩市和約體系之下存在的政治結構。相反,波蘭人或者是庫爾德人就得不到這樣的地位,列強沒有義務要保護他們自己建立起來的政權。這是台獨跟其他民族發明不同的地方,也是它特別佔便宜的一個地方。
主持人:在目前的這種國際形勢下,以“台灣共和國”名義出現的台獨勢力,你覺得它的前途怎麼樣?
劉仲敬:台灣民族主義,從政治角度來講,沒有必要放棄也沒有動機放棄“中華民國”這個框架,因為這是它的一個資產,等於是天上掉下來送它的一個資產。如果沒有這個框架的話,他們就要做到十九世紀波蘭人或者現在庫爾德人那種狀態了,這對於他們是一個平白無故的損失。無論民間人士怎麼看,掌握政權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說他們絕不會無緣無故做讓自己吃虧的事情。已經得到的東西,他為什麼要送給別人呢。“中華民國”和“台灣共和國”只是一個名字上的差別,而“中華民國”就有能量動員三藩市體制的全部力量,等於是動員全世界最富裕、最強大的國際社會主流派的力量來保護它的安全。對於它來說就是,別人平白無故地送了他一個金剛盾在手上,他為什麼要把這個金剛盾砸了,然後自己費心費力地去生產一個遠不如這個金剛盾好的木頭盾牌呢?所以對他們來說是不划算的。
島內的文化民族主義,實際上是利用“台灣共和國”、“台灣民族主義”和“中華民國”這個名詞上的差異,起到凝聚民氣和動員選票的作用。他們如果上了臺,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盾牌。但是在沒有上臺以前,他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做做文章,來凝聚民氣,強化台灣文化民族主義,增加自己在台灣議會選舉和各種選舉當中的地位,這是一個內政方面的選舉策略。其實美國和所有的民族國家也都有,例如美英戰爭的時候,美國國內的鷹派就強烈譴責華盛頓政府對英國太軟弱,強調我們要更強硬一些,因此爭得了不少選票。所有的國家,只要是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都有這樣的選舉策略,但是他們上臺以後並不會真的實現這個策略。
除非發生一種情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共產主義解體的緣故、或者是因為內亞問題、或者是因為傳統的王朝更迭問題瓦解了,在這個真空期必然是群雄並起,沒有一個能夠負責任的成員能夠繼承它在國際上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共和國”,然後製造既成事實。大陸方面無論是建立了新的王朝還是做出了其他什麼安排,至少要三、五十年,等三、五十年過了以後,既成事實就已經造成了。這是他們的合理策略,而且是成功機會極大的一個策略。
主持人:但是現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在台灣也根本謀求不到國際地位,除去二十多個小的邦交國之外,掛上這個名號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基本上沒有幫助,所以島內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實際意義起了很多的疑問。剛才你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屏障,你覺得現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實際意義還有哪些可以再闡述一下。
劉仲敬: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並不是依靠它的二十幾個邦交國,而是依靠它在三藩市和約體系和美日亞太安全體系當中的地位。這個安全體系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包括台灣海峽這條國際水道在內的,1997年和以後的美日安全協議都是把它包括在內的。所以美國和日本儘管不想要傷害北京的面子,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在實際上是把台灣海峽納入安全體系之內的。對於他們來說,如果台灣更改國號,這就是說在沒有實際上的好處的情況下平白無故地增加一些糾紛,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他們要的是裏子,不是面子。中華民國是留給北京的一個面子,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空面子而引起實際上的糾紛,因此他們並不贊成台灣廢掉“中華民國”這個國號;而台灣在三藩市和約體系中間所需要的是安全保障,是安全方面的安排,這個安全方面的安排是隱性的,它不需要用“台灣共和國”這個國號來取代“中華民國”。
就好像是,在歐洲安全體系當中,低地各省的安全是由英國保證的,低地各省就是佛蘭德 — — 今天比利時 — — 之類的各省,無論是法蘭西的省份還是西班牙的省份,它的安全都是由英格蘭王國負責保證的。即使是名義上的主權者,例如西班牙的腓力國王或者是法國的腓力國王和查理國王企圖出兵這個名義上屬於西班牙王國或者是法蘭西王國的省份,那麼英國就要對西班牙和法蘭西宣戰,使他們不能這麼做。最後在歐洲普遍建立民族國家的狀態下,這個地方終於建立起了比利時王國。比利時王國甚至沒有像台灣這樣的台灣本土派,沒有一個比利時本土派的支持。它產生的唯一原因就是,大英帝國需要它存在,需要它鎖住法蘭西通向英吉利海峽和北海的道路,英國不允許任何歐洲大陸列強控制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無論你是誰。在以前民族國家觀念不流行的時候,那麼佛蘭德只要是幾個公國和省份就足夠了,只要它事實上在英國的控制之下,名義上在誰的控制下無關緊要;等民族國家通行、這種方式不大適合以後,英國人就索性讓它獨立,建立了獨立的比利時王國。
台灣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從安全角度來講,它是日本戰敗以後美日控制的西太平洋安全體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必然環節,所以在政治上和安全上講,它必須是從屬於美日聯盟,就像是佛蘭德從屬於英格蘭王國一樣。如果名義上的中國政府願意讓台灣做一個省份而從屬於美日的話,那他們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就像英格蘭沒有必要讓佛蘭德伯爵宣佈脫離法蘭西王國那樣,這是白白浪費資源的事情;但是如果法國像拿破崙或者是西班牙像腓力國王一樣,一定要把法蘭西或者西班牙統一起來,把佛蘭德拿下來,那麼英國人就要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大家非要搞國家統一不可,那比利時乾脆就建立一個獨立國家再說,這樣一來,你名義上的權力都還沒有。台灣就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京允許台灣事實上獨立,那麼美日沒有必要讓台灣在法理上獨立;但是如果北京要一不做二不休,像拿破崙一樣,形成一個橫貫亞洲大陸的霸權勢力,那麼僅僅為了讓這個大陸性的霸權不至於對海洋勢力構成威脅的話,台灣就非得正式獨立不可。所以這是一個很微妙的狀態,誰進一步誰就輸:台灣如果不滿足於現在的事實獨立,非要在法理上獨立不可,那麼美日就會轉過來反對它,它就輸了;而大陸如果不願意接受現在的台灣的事實獨立、而且非要事實上統一的話,那麼美日也會轉過來反對它,它也就輸了。
中華民國在台灣只是過渡時期的權宜之計,類似阿根廷聯邦在烏拉圭東岸,不可能無限期維持現狀。主權即排他性殺人權。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建立在中華民國屠殺日本殖民地居民的政治資本上
摘錄 明鏡訪談劉仲敬(20170605):顛覆大一統中國史觀 中的其中一段與同志分享
主持人:台灣有華獨和台獨之分。華獨就是,還是承認“中華民國”的國號,但是認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僅僅限於臺澎金馬,以“中華民國”的國號實現台灣的獨立;台獨就是,認為中華民國只是一個外來政權,是一個殖民者,就跟那些日本人當年殖民台灣一樣,所以他們是想以“台灣共和國”為國號使台灣獨立。這兩種思想在台灣也正在交織著,但是蔡英文像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綜合體。你是怎麼樣看台灣最近幾年的本土主義的發展?尤其是有關《三藩市和約》跟台灣地位的關係問題。
劉仲敬:華獨和台獨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東西。可以說華獨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武器,它沒有實體的;台獨則是標準的歐洲意義上的民族發明,或者說是文化民族主義的產生。它首先是把比如說是德語的一種方言,像波西米亞語,發明成為國語,然後把講波西米亞語的人發明成為一個文化民族 — — 這個文化民族在政治上講仍然是首先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然後在哈布斯堡多元帝國的統治之下 — — 在文化民族產生了政治自決以後,漸漸地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國會中間取得了自己的特殊地位,最後在哈布斯堡王朝解體的過程中把文化民族變成了政治國族。“國族”這個概念,一般來說就是指的有政治機構或者國際承認的政權,而民族就不一定。哈布斯堡王朝自然可以有多個有自我意識的民族,能不能夠建立國族,那還要看政治上的發展。
台灣文化民族的發展,實際上是十九世紀歐洲各民族創造的一個標準過程。最初這些人只是居民,講某一種特殊方言的居民,他們的語言只是方言,而不是國語,他們也沒有明確的民族意識,只有地方的鄉土意識;最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眾對政治的參與,原先只講方言、對一般政治不感興趣的老百姓漸漸地參加了高級政治,發現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然後感到自己的文化共同體有必要改組為政治共同體,最後就產生了民族,又由民族建立了國家。現在台灣就是處在那種民族共同體的自我認同正在產生、正在走向民族國家道路上的階段。這個是一個普遍規律,無論是歐洲 — — 特別是東歐國家,還是中東,還是基輔羅斯的各邦,穆斯林各邦,走的都是這條路,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是按照這種方式展開的,步驟一點也沒有錯。
但是華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華獨是一個特殊現象,是二戰和冷戰的遺留問題在東亞造成的一個特殊現象。只不過它正好有利於台獨的政治目的,所以就可以說是變成了台獨的一個盔甲,給台獨增添了一個武器,使台獨處在比比如說波西米亞獨立運動、波蘭獨立運動更有利的地位。因為波蘭、波西米亞或者是今天的庫爾德這些,它們的文化民族主義要想變成政治民族主義,它缺少一個擋箭牌,也就是說它在國際體系上面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家,要建國還需要一些努力;但是台獨就不一樣,它有一個華獨 — — 也就是“中華民國”這個框架可以為他們服務。但這個框架不是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而是他們像寄居蟹一樣,正好撿到了這樣一個框架,可以為他們的目的服務。
華獨,就是“中國民國只包括臺澎金馬”這個概念,它是艾奇遜國務卿和吉田茂首相提出來的,它不是蔣介石和中華民國提出來的,也不是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也不是陳水扁和蔡英文提出來的。他們提出來的原因就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戰勝日本的各國本來應該開一次國際會議解決戰後問題,這是國際關係的常規,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但是列強在1919年6月才簽署《凡爾賽條約》,中間那半年就是英法這些各個列強商討如何解決德國戰敗以後的遺留問題的會議,本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家也應該開這樣一次會議,這就是三藩市會議和《三藩市和約》;但是會議還沒有召開,兩大戰勝國 — — 蘇聯和美國就鬧翻了,然後朝鮮戰爭爆發,國民黨逃到了台灣,在二戰時期根本不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了中華民國的大陸部分的領土。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尷尬的問題:首先,以美國為首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根本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蘇聯的傀儡,它在性質上講像滿洲國是日本的傀儡一樣,除了蘇聯集團以外誰也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權參加對日的條約,中華民國在臺北仍然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有權參加對日的交涉;但是在現實上它又沒有辦法管理中國大陸的事務,管理不了山東福建的事務,這些事務在一個非法政權 — — 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統治下。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最後杜勒斯國務卿和吉田茂首相就採取了變通的做法:在《三藩市和約》之下設立一個子條約,就是1952年的《臺北和約》,讓中華民國和日本國兩國之間的懸案不列入《三藩市和約》這個正式條約,而是列入《三藩市和約》的附屬條約《臺北和約》。《臺北和約》的正式內容是,結束中華民國和日本國之間的戰爭,恢復兩國之間的正常邦交。一個非正式的附加條款規定,我們這個條約上面說的“中華民國”只限於臺澎金馬這個地方。蔣介石是一再聲稱說,他的管轄範圍包括整個大中國,包括新疆、西藏、滿洲和十八省在內的所有的土地,但因為他事實上管不了那麼多,而條約是要能夠執行的,所以這個附屬條款就規定,我們所指的“中華民國”只是指臺澎金馬。於是就產生了後來李登輝所謂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的領土為臺澎金馬”這種現象。
這樣的結果就是,只要中華民國仍然是聯合國成員國和國際社會承認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樣也行;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當於滿洲國,是大家都不承認的傀儡政權。但是最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跟蘇聯鬧翻了,這時候大家不能再說它是蘇聯的傀儡政權了,而美國和日本出於現實需要,也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交涉,但是他們又不願意推翻、而且也不能推翻戰後形成的整個安排,於是就形成了各自表述。這個各自表述就體現於尼克森和基辛格跟毛澤東和周恩來談的那個《上海公報》,以及日本田中內閣跟周恩來談的那個《中日聯合聲明》。
我們要想想,為什麼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跟日本內閣談判的時候簽了一個正式的《臺北和約》,而美國和日本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聯合聲明呢?答案是,聯合聲明在國際法當中的級別比條約要低一級,它是一個各自表述。北京雖然要求你們完全不承認臺北,但是日本和美國如果要想背棄三藩市和約體系,那就要推翻整個戰後安排,他們不會考慮這樣做。整個戰後安排比中國國共兩黨之間的衝突、比台灣問題要重要得多,牽涉到全世界。你要想推翻整個條約,那就好像說是,我為了給廚房裏面加一個抽油煙機,就把整個房子給燒了,另外建房子一樣,這不可能,廚房小而房子大,世界大而東亞小。台灣和中國之間的糾紛頂多是中亞一隅之地的事情,而美國和日本要簽署的《三藩市和約》是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條約,所以北京政府的要求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但是事實上雙方有一些共同利益要講,於是辦法就是各自表述。就是,美國發表一個聲明說,我對這些問題是這麼看的,然後北京政府也發表一個聲明說,我對這些問題是那麼看的,我們雙方的看法不同,但是我們都瞭解對方的看法,然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去求同存異,有分歧的問題我們各自保留意見,沒有分歧的問題我們共同解決。日本跟中國也是這樣的《中日聯合聲明》,《中日聯合聲明》和《中美聯合公報》都是各自表述。現在與海基會交涉,也是各自表述。這就是性質上的不同。因此台灣在國際法當中、在戰後國際安排中的地位實際上是比北京要高一級。這是一個先來後到的問題。
這個安排本來是為了蔣介石父子的中華民國政府準備的,但是台灣在民主化以後,政權實際上已經轉移到台灣文化民族主義者的手中,於是這個工具本來是冷戰當中臺北政權用來維護冷戰秩序、打擊北京政權的工具,現在就變成為台灣文化民族主義和台獨服務的工具了。而美國和日本在它們不可能捨棄《三藩市和約》框架的情況下,無論它們對台灣獨立的文化民族主義是怎麼看的,它們都不得不負責保護以中華民國名義出現的這個三藩市和約體系之下存在的政治結構。相反,波蘭人或者是庫爾德人就得不到這樣的地位,列強沒有義務要保護他們自己建立起來的政權。這是台獨跟其他民族發明不同的地方,也是它特別佔便宜的一個地方。
主持人:在目前的這種國際形勢下,以“台灣共和國”名義出現的台獨勢力,你覺得它的前途怎麼樣?
劉仲敬:台灣民族主義,從政治角度來講,沒有必要放棄也沒有動機放棄“中華民國”這個框架,因為這是它的一個資產,等於是天上掉下來送它的一個資產。如果沒有這個框架的話,他們就要做到十九世紀波蘭人或者現在庫爾德人那種狀態了,這對於他們是一個平白無故的損失。無論民間人士怎麼看,掌握政權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說他們絕不會無緣無故做讓自己吃虧的事情。已經得到的東西,他為什麼要送給別人呢。“中華民國”和“台灣共和國”只是一個名字上的差別,而“中華民國”就有能量動員三藩市體制的全部力量,等於是動員全世界最富裕、最強大的國際社會主流派的力量來保護它的安全。對於它來說就是,別人平白無故地送了他一個金剛盾在手上,他為什麼要把這個金剛盾砸了,然後自己費心費力地去生產一個遠不如這個金剛盾好的木頭盾牌呢?所以對他們來說是不划算的。
島內的文化民族主義,實際上是利用“台灣共和國”、“台灣民族主義”和“中華民國”這個名詞上的差異,起到凝聚民氣和動員選票的作用。他們如果上了臺,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盾牌。但是在沒有上臺以前,他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做做文章,來凝聚民氣,強化台灣文化民族主義,增加自己在台灣議會選舉和各種選舉當中的地位,這是一個內政方面的選舉策略。其實美國和所有的民族國家也都有,例如美英戰爭的時候,美國國內的鷹派就強烈譴責華盛頓政府對英國太軟弱,強調我們要更強硬一些,因此爭得了不少選票。所有的國家,只要是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都有這樣的選舉策略,但是他們上臺以後並不會真的實現這個策略。
除非發生一種情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共產主義解體的緣故、或者是因為內亞問題、或者是因為傳統的王朝更迭問題瓦解了,在這個真空期必然是群雄並起,沒有一個能夠負責任的成員能夠繼承它在國際上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共和國”,然後製造既成事實。大陸方面無論是建立了新的王朝還是做出了其他什麼安排,至少要三、五十年,等三、五十年過了以後,既成事實就已經造成了。這是他們的合理策略,而且是成功機會極大的一個策略。
主持人:但是現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在台灣也根本謀求不到國際地位,除去二十多個小的邦交國之外,掛上這個名號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基本上沒有幫助,所以島內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實際意義起了很多的疑問。剛才你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屏障,你覺得現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實際意義還有哪些可以再闡述一下。
劉仲敬: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並不是依靠它的二十幾個邦交國,而是依靠它在三藩市和約體系和美日亞太安全體系當中的地位。這個安全體系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包括台灣海峽這條國際水道在內的,1997年和以後的美日安全協議都是把它包括在內的。所以美國和日本儘管不想要傷害北京的面子,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在實際上是把台灣海峽納入安全體系之內的。對於他們來說,如果台灣更改國號,這就是說在沒有實際上的好處的情況下平白無故地增加一些糾紛,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他們要的是裏子,不是面子。中華民國是留給北京的一個面子,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空面子而引起實際上的糾紛,因此他們並不贊成台灣廢掉“中華民國”這個國號;而台灣在三藩市和約體系中間所需要的是安全保障,是安全方面的安排,這個安全方面的安排是隱性的,它不需要用“台灣共和國”這個國號來取代“中華民國”。
就好像是,在歐洲安全體系當中,低地各省的安全是由英國保證的,低地各省就是佛蘭德 — — 今天比利時 — — 之類的各省,無論是法蘭西的省份還是西班牙的省份,它的安全都是由英格蘭王國負責保證的。即使是名義上的主權者,例如西班牙的腓力國王或者是法國的腓力國王和查理國王企圖出兵這個名義上屬於西班牙王國或者是法蘭西王國的省份,那麼英國就要對西班牙和法蘭西宣戰,使他們不能這麼做。最後在歐洲普遍建立民族國家的狀態下,這個地方終於建立起了比利時王國。比利時王國甚至沒有像台灣這樣的台灣本土派,沒有一個比利時本土派的支持。它產生的唯一原因就是,大英帝國需要它存在,需要它鎖住法蘭西通向英吉利海峽和北海的道路,英國不允許任何歐洲大陸列強控制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無論你是誰。在以前民族國家觀念不流行的時候,那麼佛蘭德只要是幾個公國和省份就足夠了,只要它事實上在英國的控制之下,名義上在誰的控制下無關緊要;等民族國家通行、這種方式不大適合以後,英國人就索性讓它獨立,建立了獨立的比利時王國。
台灣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從安全角度來講,它是日本戰敗以後美日控制的西太平洋安全體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必然環節,所以在政治上和安全上講,它必須是從屬於美日聯盟,就像是佛蘭德從屬於英格蘭王國一樣。如果名義上的中國政府願意讓台灣做一個省份而從屬於美日的話,那他們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就像英格蘭沒有必要讓佛蘭德伯爵宣佈脫離法蘭西王國那樣,這是白白浪費資源的事情;但是如果法國像拿破崙或者是西班牙像腓力國王一樣,一定要把法蘭西或者西班牙統一起來,把佛蘭德拿下來,那麼英國人就要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大家非要搞國家統一不可,那比利時乾脆就建立一個獨立國家再說,這樣一來,你名義上的權力都還沒有。台灣就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京允許台灣事實上獨立,那麼美日沒有必要讓台灣在法理上獨立;但是如果北京要一不做二不休,像拿破崙一樣,形成一個橫貫亞洲大陸的霸權勢力,那麼僅僅為了讓這個大陸性的霸權不至於對海洋勢力構成威脅的話,台灣就非得正式獨立不可。所以這是一個很微妙的狀態,誰進一步誰就輸:台灣如果不滿足於現在的事實獨立,非要在法理上獨立不可,那麼美日就會轉過來反對它,它就輸了;而大陸如果不願意接受現在的台灣的事實獨立、而且非要事實上統一的話,那麼美日也會轉過來反對它,它也就輸了。
身為台獨分子,雖然非常不喜歡中華民國這個稱呼,但有常言道:「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所以我現在不會去細分到底是台獨還是華獨,因為不論哪有獨,都必須聯手去對抗中共及國民黨。等台灣不再陷入隨時被賣掉的窘境後,國號要用什麼那就再來談。只要台灣被賣了,那什麼獨都一樣了。現在不比當年,我認為該求的是最大公約數。
個人對於中華民國或台灣都不反感
只希望能夠在國際間不被打壓,畢竟在我看來事實上就是獨立的了。
只希望能夠在國際間不被打壓,畢竟在我看來事實上就是獨立的了。

好吧 作為台灣人 並且加入了反賊基地(本群)
我有義務說明一下 我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想法與看法,基本和上面回應的台灣兄弟是一樣的
台灣?中華民國?這其實無所謂的
只要不被共匪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我都可以接受
中國人?台灣人? 我也不在意 只要我還有批評國家領導人的自由(或權利)我都可以接受
啥?不能批評領導人,又要被(中國人)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你乾脆讓我去死⋯⋯
避免誤會 就算叫中華民國或台灣國啥的, 沒有批評國家領導人的權利,我一樣不要,要嗎移民,要嗎去死!
去年年底出差大陸(地點 依品蔥習慣法 不能說)呆了5個月,馬的天天被大陸人問立場,問看法,我啥啦才回應,當我不知到好歹嗎,總而言之壓抑的環境我不喜歡!
大概這樣
我有義務說明一下 我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想法與看法,基本和上面回應的台灣兄弟是一樣的
台灣?中華民國?這其實無所謂的
只要不被共匪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我都可以接受
中國人?台灣人? 我也不在意 只要我還有批評國家領導人的自由(或權利)我都可以接受
啥?不能批評領導人,又要被(中國人)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你乾脆讓我去死⋯⋯
避免誤會 就算叫中華民國或台灣國啥的, 沒有批評國家領導人的權利,我一樣不要,要嗎移民,要嗎去死!
去年年底出差大陸(地點 依品蔥習慣法 不能說)呆了5個月,馬的天天被大陸人問立場,問看法,我啥啦才回應,當我不知到好歹嗎,總而言之壓抑的環境我不喜歡!
大概這樣

保护伞和伪装色罢了,类似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如果有人問我Where you come from
相信基本上大多數台灣人都是回答Taiwan
而同時我們會因為在國外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感動
每次看國際賽事都會注意一下是不是用國旗
我的認同感大致是這樣
然後我相信隨著時代推進
台灣會越來越少人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基本上現在大概也只有王炳中和老人會這樣覺得了吧
相信基本上大多數台灣人都是回答Taiwan
而同時我們會因為在國外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感動
每次看國際賽事都會注意一下是不是用國旗
我的認同感大致是這樣
然後我相信隨著時代推進
台灣會越來越少人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基本上現在大概也只有王炳中和老人會這樣覺得了吧
我觉得大陆的反共人士对于台湾有太多的期望,全然不顾台湾人的承受能力,如果连14亿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只有2300万人的台湾怎么可能为你去做呢
身為80後在牆外出生長大的台灣人,除了歷史課本教育中國史外,對中國沒懷念感,更別說想重回祖國懷抱,
其實大部分台灣人(漢人)都清楚 ,我們祖先都是中國人流亡過來的,我自己也認同我是華夏子孫,但大一統是不可能的以現狀來說 。
為何?
1.從小到大,中共對我們做了什麼, 無止盡的飛彈對準台灣?
2.沒有任何優勢展現強國對我方的幫助,而是無止盡的打壓。
3.呼吸了自由的空氣,卻要我們放棄這樣的環境回到豬圈般的生活。
4.中國在國際上的評價,並不會讓台灣人感到驕傲甚至幻想會更好。
5.即便經濟在強勢,我們都清楚,那都是我們同胞當了墊腳石,給中共揮霍的本錢。
只要中共不敢低頭認錯,修改適合人權的環境,大一統的夢想恕台灣人都不會配合的。
其實大部分台灣人(漢人)都清楚 ,我們祖先都是中國人流亡過來的,我自己也認同我是華夏子孫,但大一統是不可能的以現狀來說 。
為何?
1.從小到大,中共對我們做了什麼, 無止盡的飛彈對準台灣?
2.沒有任何優勢展現強國對我方的幫助,而是無止盡的打壓。
3.呼吸了自由的空氣,卻要我們放棄這樣的環境回到豬圈般的生活。
4.中國在國際上的評價,並不會讓台灣人感到驕傲甚至幻想會更好。
5.即便經濟在強勢,我們都清楚,那都是我們同胞當了墊腳石,給中共揮霍的本錢。
只要中共不敢低頭認錯,修改適合人權的環境,大一統的夢想恕台灣人都不會配合的。
只要獨立在中共的體系外一切都好
國名要用甚沒意見
國家正常化最重要
不管用甚麼名字中共都會打壓的XD
國名要用甚沒意見
國家正常化最重要
不管用甚麼名字中共都會打壓的XD
共匪巴不得你改国号。“中华民国”这个国号恰好是共匪的痛点,一方面时刻提醒着共匪得国不正,一方面可以自称两岸都是中国人,只是政权不同,使得共匪难以扣“台独”帽子
现在台湾本来就是事实独立状态,用中华民国做掩护有利无害
现在台湾本来就是事实独立状态,用中华民国做掩护有利无害
台独派最白痴的论述就是改了名字就可以解决台湾定位问题。还竟然有很多人信。
就這麼說吧,台灣目前大部分人還是支持維持現狀,那能理解能支持中華民國,但這份支持中華民國是把它當成台灣國的想法,你千萬不要認為他是支持我是中國人這種話。
台灣政治只有兩派,一派國民黨背後一堆共諜,喊著愛中華民國,民進黨喊著中華民國台灣,背後喊著台灣獨立。
獨立是被逼出來的,對生活在台灣來說,除了各國沒邦交外,生活跟一般國家沒什麼差別,本來就是獨立的。
台灣政治只有兩派,一派國民黨背後一堆共諜,喊著愛中華民國,民進黨喊著中華民國台灣,背後喊著台灣獨立。
獨立是被逼出來的,對生活在台灣來說,除了各國沒邦交外,生活跟一般國家沒什麼差別,本來就是獨立的。
中國是一個專制極權的國家,國土越大,奴隸越多
陳獨秀說過,中國被瓜分是沒什麼好可惜的,惡國不如亡國好。專制者越強老百姓越慘。近代列強的入侵當然是入侵,但是是入侵了一個本來就奴役人的國家,而使得改變得以發生。。。
所以,我支持台灣以任何的方式獨立,不管是台灣國也好,中華民國也好,實際上台灣就是獨立的
台灣人,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下架國民黨,不然等共產黨來了,到時候再想抗爭,那就不是選票能解決的了
陳獨秀說過,中國被瓜分是沒什麼好可惜的,惡國不如亡國好。專制者越強老百姓越慘。近代列強的入侵當然是入侵,但是是入侵了一個本來就奴役人的國家,而使得改變得以發生。。。
所以,我支持台灣以任何的方式獨立,不管是台灣國也好,中華民國也好,實際上台灣就是獨立的
台灣人,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下架國民黨,不然等共產黨來了,到時候再想抗爭,那就不是選票能解決的了
我自己對中華民國跟台灣都是認同的,現階段我們已經不代表中國,在國際上都稱呼我們Taiwan,未來如果能繼續中華民國是我的期望,但如果民意是建立台灣本土政權那也無所謂,我所希望的是這塊土地不被共匪奪取。
我本着人类主义,认为只要一个地区的人过得幸福,独不独立我作为一个个体真不在乎,反而亲切感受到现在内地的黑暗,还希望他们千万别回归。
台湾执政者没一个会放弃中华民国的。
改了国号有什么用,好像共匪不打压了一样。民国国号现在是防御盔甲,以后还能做武器。现在有个敌人在这,因为它颜色不好看就丢掉岂不很蠢。
放眼未来,共匪迟早有一天要完。搏一搏,单车变摩托,2300万小国寡民的总统直接变成14亿人总统多爽,而台独会断了这个可能。
改了国号有什么用,好像共匪不打压了一样。民国国号现在是防御盔甲,以后还能做武器。现在有个敌人在这,因为它颜色不好看就丢掉岂不很蠢。
放眼未来,共匪迟早有一天要完。搏一搏,单车变摩托,2300万小国寡民的总统直接变成14亿人总统多爽,而台独会断了这个可能。
台湾碰上大陆共匪这种又横又贪的极权,被打压是必然的,无可逃脱。
台湾如因不想被打压,而选择改国号,比如改成“台湾国”,那就是政治自杀:你给共匪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武力攻台的借口,背上破坏台海和平、挑动内战的锅。所以台湾改国号很蠢的。
打着中华民国的国号,中共就是建政而非建国;台湾政权依旧有合法性,气得共匪牙根痒痒;又怕美国拳头粗不敢打台湾,没辙还能气死它,顺便在国际社会中暴露了共匪又坏又怂的本性,哈哈
台湾人要有韧性,有耐心,不能浮躁娇气。因为台湾太小太弱,不借助外力无法单独对抗中共,所以台湾没得选:忍耐+灵活,或者死。现如今就像蔡总统说的,你们在对抗中共的第一线。台湾更要各位小心,不要惹共匪这种刺头。最好“祸水西引”让它啃俄罗斯、印度、中亚啊,然后被人一顿合起伙胖揍,哈哈,这样最好
台湾丢几个邦交国算啥;台湾2300万人这么重要,美国人不舍得放弃,不就完了嘛。你看,共匪现在被除了朝鲜伊朗之外全世界的自由国家当变态流氓看,还被世界领袖美国脱钩+围堵,匪这么惨都不要着急,台湾着什么急?台湾人难过就看看共匪国,去哪里都有签证,是不是就觉得舒服一点啦?
台湾也要有信心。别看共匪现在猖狂,哪个极权倒台前不狂的?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台湾人最多忍个10年,共匪已经把危机攒这么大了,一倒不就结了嘛
台湾如因不想被打压,而选择改国号,比如改成“台湾国”,那就是政治自杀:你给共匪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武力攻台的借口,背上破坏台海和平、挑动内战的锅。所以台湾改国号很蠢的。
打着中华民国的国号,中共就是建政而非建国;台湾政权依旧有合法性,气得共匪牙根痒痒;又怕美国拳头粗不敢打台湾,没辙还能气死它,顺便在国际社会中暴露了共匪又坏又怂的本性,哈哈
台湾人要有韧性,有耐心,不能浮躁娇气。因为台湾太小太弱,不借助外力无法单独对抗中共,所以台湾没得选:忍耐+灵活,或者死。现如今就像蔡总统说的,你们在对抗中共的第一线。台湾更要各位小心,不要惹共匪这种刺头。最好“祸水西引”让它啃俄罗斯、印度、中亚啊,然后被人一顿合起伙胖揍,哈哈,这样最好
台湾丢几个邦交国算啥;台湾2300万人这么重要,美国人不舍得放弃,不就完了嘛。你看,共匪现在被除了朝鲜伊朗之外全世界的自由国家当变态流氓看,还被世界领袖美国脱钩+围堵,匪这么惨都不要着急,台湾着什么急?台湾人难过就看看共匪国,去哪里都有签证,是不是就觉得舒服一点啦?
台湾也要有信心。别看共匪现在猖狂,哪个极权倒台前不狂的?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台湾人最多忍个10年,共匪已经把危机攒这么大了,一倒不就结了嘛
台湾独立肯定是对的,但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人会心虚也是理所当然的。
蔡英文的做法我覺得很好,先守住主權之後才有換名的機會。
雖然我很想要看到臺灣獨立,但現階段首要的是取得國際的信任建立實質獨立,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順水推舟。
雖然我很想要看到臺灣獨立,但現階段首要的是取得國際的信任建立實質獨立,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順水推舟。
身為台獨者,我支持正名為台灣國!
絕對不會覺得台灣跟中華民國的稱呼是沒差別的
隨者國民黨赤化之後,中華民國也早已是個空殼了
我在國外都是說自己是台灣人,從來不會說自己是中華民國人
因為對非華人來說,根本搞不清楚PRC跟ROC的差別
(華人也會覺得沒有差別,都一國的,怒:目)
國際上大家都很清楚所謂的"中國"指的就是PRC
說PRC、ROC兩個中國的都是自欺欺人
寄信只寫ROC沒寫Taiwan的話,不小心還會寄去中國
後來我都乾脆只寫Taiwan劃掉ROC
我不討厭華人,在他鄉遇到不論是中國人、東南亞和海外華人
因為同文同種還是很有親切感
但絕對不要稱呼我為"中國"人,因為我們是不同國家的
就像美國人跟英國人即使同文同種也不可能會搞混國別
絕對不會覺得台灣跟中華民國的稱呼是沒差別的
隨者國民黨赤化之後,中華民國也早已是個空殼了
我在國外都是說自己是台灣人,從來不會說自己是中華民國人
因為對非華人來說,根本搞不清楚PRC跟ROC的差別
(華人也會覺得沒有差別,都一國的,怒:目)
國際上大家都很清楚所謂的"中國"指的就是PRC
說PRC、ROC兩個中國的都是自欺欺人
寄信只寫ROC沒寫Taiwan的話,不小心還會寄去中國
後來我都乾脆只寫Taiwan劃掉ROC
我不討厭華人,在他鄉遇到不論是中國人、東南亞和海外華人
因為同文同種還是很有親切感
但絕對不要稱呼我為"中國"人,因為我們是不同國家的
就像美國人跟英國人即使同文同種也不可能會搞混國別
做為華統派,總覺得他們似乎在暗中推動獨立...
不過在國民黨高層被親共XX把持的狀況下,當務之急是把親共XX趕下台,把KMT拉回華統的路線上來,至於獨派...此刻中共威脅、滲透的急迫性已不只大於被臺獨派顛覆的急迫性,而且已經嚴重到無法同時一方面壓制獨派,一方面反共,這問題不得不暫時先放著,直到KMT(或替代政黨)回到正軌,再回來處理臺獨派和華獨派的問題
不過在國民黨高層被親共XX把持的狀況下,當務之急是把親共XX趕下台,把KMT拉回華統的路線上來,至於獨派...此刻中共威脅、滲透的急迫性已不只大於被臺獨派顛覆的急迫性,而且已經嚴重到無法同時一方面壓制獨派,一方面反共,這問題不得不暫時先放著,直到KMT(或替代政黨)回到正軌,再回來處理臺獨派和華獨派的問題

已隐藏
中華民國和台灣都沒差吧~之前都是喊中華民國萬萬歲的,會有想要改名就因為現在共產黨打壓太利害,讓中華民國說不出話來,所以才有一大票人想改名。

中文中华民国,英文taiwan就好。反正老外没几个知道China的词源
沒辦法不打啊,因爲她是中華民國總統啊,中華民國憲法下的啊,要想搞什麽必須先廢憲法啊,不過要是改憲法那不就和包雜一樣了嗎?這是其一,第二條就是,蔡大媽只是民進黨内部派系妥協的產物,要不也不會弄出個無黨籍的副總統,墻内大家估計不知道什麽叫政黨民主選舉,一個政黨,出了個現任總統,居然黨内選舉下任誰出來選總統的時候還閙的辣麽厲害,比如米國共和黨難道不讓串兒普繼續連任還要換個人?這不是什麽黨内民主,這是政黨政治的笑話啊。不過如果乃們非要認爲這是民主也行,畢竟還要選一下嘛。至於蔡大媽或者説民進黨是什麽,我早就説了好多次了,民進黨就是台灣地綠色共產黨啊,不但政策學赤匪,用的人也是赤匪子孫,再看一選舉赤匪就助選民進黨,多明顯啊,別看赤匪天天罵民進黨,不是有句話叫打是親罵是愛嗎?,赤匪還天天罵米國呢,子女老婆二奶可是爭先恐后的去米國,是不是啊,不要看它罵誰,要看最後誰受益,赤匪一駡民進黨,年輕無腦粉就投民進黨,獲勝以後,赤匪繼續罵,既可以轉移視綫,又可以讓小粉紅有的放矢,小粉紅的力量可不能小瞧,用好了給赤匪當炮灰,用不好就是推翻赤匪的生力軍,所以要找個目標讓小粉紅瀉火。
上面那位朋友,還是最好把人家王炳忠名字寫對。至少對人有一個基本尊重。
她現在當然打這個旗號,不要當陳水扁式的「麻煩製造者」。蔡總統要是不聽話,不配合整個美國的大戰略,好好的當華人民主燈塔,而是在那邊一門心思的玩台獨,韓國瑜真的會贏的,中共都已經在再對中時系媒體再中國的銀袋子下手了。
高赞答案说的都不错。
只补充一下,还有一系列技术性细节,现阶段ROC的壳不可丢,国际形式不断变化,可以丢的时候再丢。
只补充一下,还有一系列技术性细节,现阶段ROC的壳不可丢,国际形式不断变化,可以丢的时候再丢。
我觉得大陆的反共人士对于台湾有太多的期望,全然不顾台湾人的承受能力,如果连14亿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只有2300万人的台湾怎么可能为你去做呢
—-—————————
我觉得台湾的独立人士对于美国有太多的期望,全然不顾台美国人的承受能力,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大洋彼岸的其他人怎么可能为你去做呢
(手动狗头)
—-—————————
我觉得台湾的独立人士对于美国有太多的期望,全然不顾台美国人的承受能力,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大洋彼岸的其他人怎么可能为你去做呢
(手动狗头)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为什么新教基督教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宗教组织?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486825
答案就是新教基督教最先放弃教条宗教主义,在宗教改革中主动契合时代潮流,与民主,法制,科学,人文相互合作、妥协。我们从以上的叙述里就可以看到,他主动放弃森严的等级制度,主动放弃逼捐,主动放弃和主联络及祷告的垄断权,主动放弃对人文情怀和个人价值的干涉。结果他衰落了吗?没有! 反而生机勃勃! 相对的有些人锱铢必较,拿得起放不下,天天就在算计我怎么把圣杯抱好了,怎么把权杖拿稳了,怎么把民众控制了,结果呢?
宗教的世俗面和政治,可以是非常相近的。
我记得有一部美剧叫《反恐24小时》,里面的特工和探员专门打击恐怖分子,剧中很多次,特工的家属被恐怖分子抓了,威胁他们作出“保护自己家人,还是保护国家利益的选择”
老美的电视剧很有意思,里面的人物都选择了保护家人优先以保护国家利益。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种家人优于国家的宣传思想和流行文化之下,美国真处于民族危机时刻,却涌现了无数的奉献者和殉道者。
相比之下天朝天天告诉你“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天朝的电视剧天天宣扬面对类似冲突,英雄们如何舍弃小家,舍弃个体,去保护集体,但是真到了国家民族危亡时刻,是个什么B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新教基督教的成功,和美国世俗政治的成功,其秘诀是一样一样一样的,那就是个体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集体你不能拧着民众来,你别高高在上的教育、限制和勒索民众,谁比谁傻?谁比谁脑沟皱纹浅怎么的?你总忽悠我,我就不信了,你再强硬的把我按趴下忽悠我,我总有一天站起来了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