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长期亏损,为什么那样巨大的债务危险被人视而不见?
财新网28日发表评论文章,提醒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高铁网络和过低的高铁运输密度(运输收入)预示着重大金融风险,可能成为撞击中国经济的灰犀牛。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
文章透露,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但除京沪、京广通道上的高铁运输能力得到较高利用外,其它高铁项目的运能大量闲置,存在严重亏损。例如,兰新高铁尽管有每天开行160对以上高铁列车的能力,但每天只开行4对高铁列车,其运输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电费。
文章表示,全国高铁的平均运输密度在1700万人公里/公里左右。即使运输密度最高的京沪高铁4800万人公里/公里,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9000万人公里/公里的世界最高密度仍有很大差距。
文章说,中国十多年间建设的高速铁路已经是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半个世纪建设的高速铁路总和的2倍以上。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高铁网络和过低的高铁运输密度(运输收入)预示着重大金融风险。
“即使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京沪高铁,是用2200亿的资产创造100亿元左右的年利润,资产利润率也不到5%,与银行的基准利率相差无几。”
根据文章,虽然中铁总的客运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1693亿元,全年或达3400亿,但截至2018年9月,中铁总的负债已高达5.28万亿,再考虑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高铁的债务,已经形成的巨额高铁债务或引发国家的金融风险。
此外,文章还说,大量投资用于高铁建设势必减少普通铁路的建设,这已经导致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严重恶化。如,中国铁路货运周转量的市场份额(不包括远洋运输)从2005年的50%,下降至2016年的17.1%。而公路货运周转量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到2016年49%的市场份额。
高速铁路不过是比较快的铁路,正因为要快,所以对高铁线路的稳定性、平顺性要求非常高,由此导致高速铁路的造价是普通铁路的2-3倍。因为要快,就要尽可能减轻高铁列车的重量,中国高铁的轴重为17吨,而普通铁路的轴重为23吨,高铁只能运人而不能运货,更不能运送坦克导弹。因此,只有在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通道,才可能有足够大的高铁客运需求,客运收入才可能覆盖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
文章透露,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但除京沪、京广通道上的高铁运输能力得到较高利用外,其它高铁项目的运能大量闲置,存在严重亏损。例如,兰新高铁尽管有每天开行160对以上高铁列车的能力,但每天只开行4对高铁列车,其运输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电费。
文章表示,全国高铁的平均运输密度在1700万人公里/公里左右。即使运输密度最高的京沪高铁4800万人公里/公里,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9000万人公里/公里的世界最高密度仍有很大差距。
文章说,中国十多年间建设的高速铁路已经是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半个世纪建设的高速铁路总和的2倍以上。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高铁网络和过低的高铁运输密度(运输收入)预示着重大金融风险。
“即使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京沪高铁,是用2200亿的资产创造100亿元左右的年利润,资产利润率也不到5%,与银行的基准利率相差无几。”
根据文章,虽然中铁总的客运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1693亿元,全年或达3400亿,但截至2018年9月,中铁总的负债已高达5.28万亿,再考虑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高铁的债务,已经形成的巨额高铁债务或引发国家的金融风险。
此外,文章还说,大量投资用于高铁建设势必减少普通铁路的建设,这已经导致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严重恶化。如,中国铁路货运周转量的市场份额(不包括远洋运输)从2005年的50%,下降至2016年的17.1%。而公路货运周转量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到2016年49%的市场份额。
高速铁路不过是比较快的铁路,正因为要快,所以对高铁线路的稳定性、平顺性要求非常高,由此导致高速铁路的造价是普通铁路的2-3倍。因为要快,就要尽可能减轻高铁列车的重量,中国高铁的轴重为17吨,而普通铁路的轴重为23吨,高铁只能运人而不能运货,更不能运送坦克导弹。因此,只有在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通道,才可能有足够大的高铁客运需求,客运收入才可能覆盖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高铁的建设确实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巨额债务和长期亏损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高铁网络的迅速扩展,虽然大大缩短了各大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但背后的财务压力却日益增大。
首先,高铁项目的建设成本极为高昂,从基础设施的铺设到列车的采购,再到日常的维护和运营,每一项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些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和贷款,而高额贷款利息进一步增加了财务负担。
其次,尽管高铁票价相对较高,但由于运行成本高,加上部分线路的客流量不足,导致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例如,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铁线路,由于旅客密度低,运营收入远远不足以抵消支出,形成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此外,高铁的高昂维护成本也是一大挑战。高铁列车和轨道的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高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尽管一些高铁项目可能最终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业和物流方面,但从当前的财务状况来看,高铁整体上仍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潜在的金融风险。
首先,高铁项目的建设成本极为高昂,从基础设施的铺设到列车的采购,再到日常的维护和运营,每一项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些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和贷款,而高额贷款利息进一步增加了财务负担。
其次,尽管高铁票价相对较高,但由于运行成本高,加上部分线路的客流量不足,导致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例如,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铁线路,由于旅客密度低,运营收入远远不足以抵消支出,形成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此外,高铁的高昂维护成本也是一大挑战。高铁列车和轨道的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高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尽管一些高铁项目可能最终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业和物流方面,但从当前的财务状况来看,高铁整体上仍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潜在的金融风险。
它们要的就是亏损,基础设施将来进入维护期,肯定大面积亏损
然后它们就可以把基础设施以很便宜的价格私有化
这就叫冰棍论
比如未来的砖家论证,三峡大坝有多处裂缝,维护费太高。那么三峡就可以私有化了,比如卖1个亿
高铁也一样,总之,打1折私有化就解决了(先破产,然后裁掉90%的员工,把退休职工甩给破产的地方政府)
这是万能解法
然后它们就可以把基础设施以很便宜的价格私有化
这就叫冰棍论
比如未来的砖家论证,三峡大坝有多处裂缝,维护费太高。那么三峡就可以私有化了,比如卖1个亿
高铁也一样,总之,打1折私有化就解决了(先破产,然后裁掉90%的员工,把退休职工甩给破产的地方政府)
这是万能解法
英国很多铁路项目投票几年都通不过,通过了建设还可能要十年。好多留学生就死骂英国效率低,但是看了中国高铁的事故和亏损,我才体会到哪个是负责任的国家。
高铁是维稳项目,如果你不给农民工回家的交通工具,你就得承担他们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那样花的更多,造一辆火车,让他们奉献完劳动力就滚回老家是最省钱的选择。
又不是欠的外债有什么好担心的。。。人民币债务,印钱就能解决
中国不是民主社会,公民在社会决策中并无参与权。因此,公民就没有要为公共决策承担责任的意识。
我关心还是不关心,那有什么意义呢?债务风险再大,关我P事。
在所有公众的心中,你建了高铁,那很好,方便我出行,至于负债会不会最终落到我头上,反正我有没有话语权,那无所谓了,没破产的时候,我能用一天算一天,破产了,我能躲就躲,能逃就逃,谈不掉,我能忍就忍,忍不了……恩,最后大家同归于尽和
最后,张献忠就产生了。
我关心还是不关心,那有什么意义呢?债务风险再大,关我P事。
在所有公众的心中,你建了高铁,那很好,方便我出行,至于负债会不会最终落到我头上,反正我有没有话语权,那无所谓了,没破产的时候,我能用一天算一天,破产了,我能躲就躲,能逃就逃,谈不掉,我能忍就忍,忍不了……恩,最后大家同归于尽和
最后,张献忠就产生了。
除基建之外再无刺激良方而已……哪怕知道基建拉动经济的拐点已过。
五毛说,高铁多借点债没关系,今天不建,等以后更贵就没得建了
面子比里子重要,高铁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共政绩在科技和经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成为支撑中共合法性的现实依据之一。
所有国家铁路客运都是亏钱的公益事业,赚钱的是货运。问题是国内铁路分配取决于上面拍脑袋,经济政策左转下旧体制更加顽固,导致大量货运力持续被浪费,最终加剧了铁路整体亏损。
只要向国内民众传播人民币资产下跌的消息 就可以动摇中共的统治基础
兲朝畸形發展高鐵不是依據經濟需要而進行建設,是典型馬列專制制度的特殊產物。
這條路在蘇聯和毛共時代已經被證明是走不通的。兲朝近年的發展正是遠離馬列政治教條才取得的成果。共匪畸形發展高鐵,實際是在自我放血,扼殺經濟發展動力。
談到面子問題,好像金胖的平壤和平壤地鐵更具有代表性。
從共匪生存的長遠角度看,如同吸煙上癮了,這是一種慢性自殺行為。
這條路在蘇聯和毛共時代已經被證明是走不通的。兲朝近年的發展正是遠離馬列政治教條才取得的成果。共匪畸形發展高鐵,實際是在自我放血,扼殺經濟發展動力。
談到面子問題,好像金胖的平壤和平壤地鐵更具有代表性。
從共匪生存的長遠角度看,如同吸煙上癮了,這是一種慢性自殺行為。
國債在一個不斷增長的經濟環境不是一個問題. 問題是經濟不再增長
中共在乎的是美元,国内的什么债务,通胀,印钱都无所谓
因为还有钱 等财政恶化到养路费都拿不出来 有些线路大概会停用
高鐵是個戰略基建來的
他們會預計未來幾十年內不會容易回本
更重要是帶動跨城經濟,例如降低偏遠地區的貨運成本(甘肅和新疆....?),以及提升通勤效益(京上鐵路)
不過是不是亂建造是另一回事
他們會預計未來幾十年內不會容易回本
更重要是帶動跨城經濟,例如降低偏遠地區的貨運成本(甘肅和新疆....?),以及提升通勤效益(京上鐵路)
不過是不是亂建造是另一回事
反正有面子就對了,人民幣債務割割韭菜不就得了,厲害國的一大面子代表高鐵必須有。

已隐藏
送大家一句歌词:
虽然我没坐动车,也早晚逃不过死亡。
虽然我没坐动车,也早晚逃不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