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建到底是饱和还是不足?
看知乎总是能看到不同的观点,有的说基建已经基本饱和,继续投资对于GDP促进不大,也有说,基建还是起步阶段,投资建设的空间还很多。


首先「基建」已经无法做为基建,资金、受益人都不是来自基层。当经济更坏的时候,能够有幸参与基建劳动的人也只占人口中的少数,这种情况下基建中的所谓底层劳动者都不是来自基层了。这个时候基建完全和基层无关,根本不是基建。
从长远来说基建成果仍然可以被基层使用从而产生基建效益,但是投资回收期很漫长。
如果将社会看做金字塔,就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基建完全不是发生在基层,而是在金字塔腰部。就是说金字塔上层会很快发现基建在破坏整个金字塔!
从一个人来比喻就是基建就是他不断增大的肚皮,他想减肥也不可能。
上述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连基建工程中的最低劳动者都不再算是社会中的基层人民?这是经济与政治彻底不合理的时候发生的,就是目前中国的情况。
所以,基建其实已经不是基建。是肥胖病人的大肚子,也是社会金字塔上的「腰部建设」。
这只是一个直观比喻的说法,类似问题的深入探讨还请研究经济学专著。另外一个问题中的答案也可以参考: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9914 (是否中国的基建行业已不会兴盛太久? )
从长远来说基建成果仍然可以被基层使用从而产生基建效益,但是投资回收期很漫长。
如果将社会看做金字塔,就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基建完全不是发生在基层,而是在金字塔腰部。就是说金字塔上层会很快发现基建在破坏整个金字塔!
从一个人来比喻就是基建就是他不断增大的肚皮,他想减肥也不可能。
上述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连基建工程中的最低劳动者都不再算是社会中的基层人民?这是经济与政治彻底不合理的时候发生的,就是目前中国的情况。
所以,基建其实已经不是基建。是肥胖病人的大肚子,也是社会金字塔上的「腰部建设」。
这只是一个直观比喻的说法,类似问题的深入探讨还请研究经济学专著。另外一个问题中的答案也可以参考: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9914 (是否中国的基建行业已不会兴盛太久? )
中国的基建,从2012年之后,就都不产生经济效益了,完全都是为了维稳了,花的也是未来子孙后代的钱,消费的也是政府未来的信用,而收益几乎为零,甚至为了维护每年还要巨额倒贴,所有的成本,全部都通过通胀转嫁给“不努力”的底层。
有沒有飽和:沒有 能不能繼續蓋:可以
敢不敢繼續蓋:不敢 理由:該蓋的地方都蓋了
現狀:新的基建已經無法損益平衡~蓋越多 財政負擔越重
拿高鐵當例子~能賺錢的路線只有幾條 剩下的都是賠錢貨 需要中央
支持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中央能無限制支持一個賠錢貨 顯然不可能
偏遠地區蓋高鐵可以嗎? 可以 不過每月虧損誰來出這筆錢?
結論:大基建基本已經到頭 就算有錢 中央也不會大規模投資
敢不敢繼續蓋:不敢 理由:該蓋的地方都蓋了
現狀:新的基建已經無法損益平衡~蓋越多 財政負擔越重
拿高鐵當例子~能賺錢的路線只有幾條 剩下的都是賠錢貨 需要中央
支持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中央能無限制支持一個賠錢貨 顯然不可能
偏遠地區蓋高鐵可以嗎? 可以 不過每月虧損誰來出這筆錢?
結論:大基建基本已經到頭 就算有錢 中央也不會大規模投資
很多人只看到了大城市东部,中部西部很多地方还没有高速公路,公路,火车站,机场,城市看着也破破烂烂的。中国的基建和美国,日本很多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没有,按粉蛆的所谓社会主义理论,因为匪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像各国政府的“万恶资本主义”只算计账面盈亏,不去照顾欠发达地区,所以要不惜代价地让所有村庄通网、所有乡镇通高速、所有县城通高铁
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远哩。
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远哩。
之前不好說,但疫情之後應該會不夠,不多點基建失業率數字不好看阿
當然是不足啦。
像法德,鐵路通到每一個小鎮。支那平原和丘陵地區有嗎?
機場,起碼每一個/兩個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就可以合夥修一個,支那有嗎?
城市交通非常差,就是快速路不足造成。
支那基建明明不足,但現在扔下去沒效果,原因不是基建問題,而是缺乏基建的地方本來經濟就太差,而支那政治和經濟制度使得自由貿易十分困難,這些地方修了基建也是白搭。鐵路開進來,貨運客運價格居高不下,沒人用,完蛋。修個機場,沒航線,完蛋。修公路,前後加個收費站,太貴了沒人來,完蛋。能榨取價值的只有人口起碼500萬以上的超級城市。
對比外國,人口幾十萬的城市比比皆是,經濟活力可比支那幾百萬人的。
像法德,鐵路通到每一個小鎮。支那平原和丘陵地區有嗎?
機場,起碼每一個/兩個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就可以合夥修一個,支那有嗎?
城市交通非常差,就是快速路不足造成。
支那基建明明不足,但現在扔下去沒效果,原因不是基建問題,而是缺乏基建的地方本來經濟就太差,而支那政治和經濟制度使得自由貿易十分困難,這些地方修了基建也是白搭。鐵路開進來,貨運客運價格居高不下,沒人用,完蛋。修個機場,沒航線,完蛋。修公路,前後加個收費站,太貴了沒人來,完蛋。能榨取價值的只有人口起碼500萬以上的超級城市。
對比外國,人口幾十萬的城市比比皆是,經濟活力可比支那幾百萬人的。
不存在饱和不饱和一说,其实情况是这样的,举3个例子。
例子1、“一个人月赚5000块(GDP),座公交找生意,交通费每月500块。然后为了方便找生意贷款买车(搞基建),月供+用车每月4000块,就剩1000块紧巴巴的过日子。熬了一两年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每月赚10000块,车贷也还掉了,每月交通费2000块(养路成本),还剩8000过日子,开开心心”
例子2、“一个人月赚5000块,座公交找生意,交通费每月500块。然后为了方便找生意贷款买车,月供+用车每月4000块,就剩1000块紧巴巴的过日子。生意并没有更好,紧巴巴的过了几年还了贷款,要么继续开着车日子过得差点,要么车子仍一边过会原来的日子(路不养了,不要了)。”
例子3、“一个人月赚5000块,座公交找生意,交通费每月500块。然后为了方便找生意贷款买车,月供+用车每月4000块,就剩1000块紧巴巴的过日子。生意变得更差了,然后饿死了。”
(这里假设车是不能卖的,因为基建造完几乎也是无法出售的。)
总结,搞基建的发出来的钱是要还的,新基建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上增幅货币的窟窿,并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例1)。填不上会导致严重的通胀,变穷(例2),还钱的时侯遇上经济萎缩,返贫(例3)。
例子1、“一个人月赚5000块(GDP),座公交找生意,交通费每月500块。然后为了方便找生意贷款买车(搞基建),月供+用车每月4000块,就剩1000块紧巴巴的过日子。熬了一两年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每月赚10000块,车贷也还掉了,每月交通费2000块(养路成本),还剩8000过日子,开开心心”
例子2、“一个人月赚5000块,座公交找生意,交通费每月500块。然后为了方便找生意贷款买车,月供+用车每月4000块,就剩1000块紧巴巴的过日子。生意并没有更好,紧巴巴的过了几年还了贷款,要么继续开着车日子过得差点,要么车子仍一边过会原来的日子(路不养了,不要了)。”
例子3、“一个人月赚5000块,座公交找生意,交通费每月500块。然后为了方便找生意贷款买车,月供+用车每月4000块,就剩1000块紧巴巴的过日子。生意变得更差了,然后饿死了。”
(这里假设车是不能卖的,因为基建造完几乎也是无法出售的。)
总结,搞基建的发出来的钱是要还的,新基建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上增幅货币的窟窿,并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例1)。填不上会导致严重的通胀,变穷(例2),还钱的时侯遇上经济萎缩,返贫(例3)。
中国基建不看盈利能力,亏损越多越显示出政绩,在不产生投资回报的地方进行了超大规模投资,而在优质资产上都投入泽远远不足。这就叫社会主义损有余而补不足,结构比如是维持不下去财政断供饿死人
能讓韭菜們更肥、收割起來更好的基建可能剩的不多,讓韭菜們生活的更方便,但對收成沒什麼影響的燒錢基建可能還很多。

已隐藏
永远不会饱和,只要农民工不消失
你没看之前又出一个基建项目
你没看之前又出一个基建项目
印钱搞基建
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
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十
国内的“科学”算法,没法估计,因为定义不清楚,根本没法分类,修路才算?高铁这么大的投资和工程,就算到基建?就是为了打包走流程,做工程投标好控制而已。一般都是放在中央财政,因为中国的分税制,实现上和地方利益牽連太多了。
基建存在饱和这一说?
当前回答字数不足20,是否回复为讨论?
当前回答字数不足20,是否回复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