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汉肺炎疫苗(陈薇团队)论文在《柳叶刀》发表,价值几何?

柳叶刀原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208-3/fulltext

论文标题:“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type-5 vectored COVID-19 vaccine: a dose-escalation, open-label, non-randomised, first-in-human trial”

墙内新闻报道(转自澎湃新闻):
5月22日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

论文称,研究显示,前述以腺病毒Ad5为载体的新冠疫苗,在给志愿者接种后28天时,显示出免疫原性和人体耐受性。在健康成年人中,对SARS-CoV-2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接种疫苗后第28天达到峰值;快速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从接种疫苗后的第14天开始有记录。

根据研究,已发现首个达到1期临床试验的COVID-19疫苗是安全、耐受性良好的,并且能够在人类中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这项针对108名健康成年人的开放标签试验显示,经过28天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评估。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证明它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抵抗SARS-CoV-2感染。

在《柳叶刀》方面提供的资料中,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表示,这些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单剂量的新型5型腺病毒载体COVID-19(Ad5-nCoV)疫苗可在14天之内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使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

但陈薇同时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开发COVD-19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触发前述免疫反应的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于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

稍早前,5月22日中午,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方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 cn)表示,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关于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

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

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

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陈薇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tony231 80后医生
谢谢司机邀请
我简单看了下原文,非基础背景,只能就这篇文章结果说说
链接是: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208-3/fulltext#

不关心文章内容,只关心结论的:
结果一般,只是有免疫反应,但不良反应率非常高。
这是临床一期,最终起码要等二期甚至三期中期结果出来才能看,目前看希望不大,问题下面会说。

文章结果的“转述”
1. table 2, 不良反应的问题,发生频率很高,低中高剂量组最低的高剂量组也有75%,总体81%,下面全部说的是总体

主要不良反应分别是疼痛(54%),发热(46%),乏力(44%)和头疼(39%)

其中高剂量组,虽然0-7d和0-28d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严重不良反应比例最高(17%)这是非常可怕的。。可能你没病死反而被不良反应折腾死了。

2. table 3,抗体数值不高,预计还是要上大剂量,但是会带来上述问题。
14天组间无差异,是因为入组病人少,这个也要看下一步的二期三期。

3. figure 1, 28天应答率只有60%,我觉得不理想。

4. 这个只是针对60岁以下人群,60岁以上人群,抗体后续的留存,严重不良反应大规模上了以后的情况,都未知。而众所周知,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是非常恐怖的。如果不能对他们产生作用,那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我只能说的出这些了,欢迎专业人士指出错误或者补充。
Trash paper for accomplishing the political assignment. Nothing useful. 

不如直接注射冠状病毒,还有可能是无症状的。第二期已经注射完毕,小白鼠的命不是命。
比乎上面有一个在美国疫苗公司工作的人看上去还有点靠谱
我看他回答中国这疫苗用的比较古老的技术,副作用比以前失败的埃博拉疫苗还强,还有可能病毒还保留有自我复制能力,总体不看好

另外,他提到中国的疫苗技术是从加拿大引进过来的,现在最先进的mRNA疫苗技术中国还没有,目前正在尝试从加拿大继续引进

我认为美国应该谨慎考虑它的盟友不断向中国出口技术的危险性
这都是拿什么人在做实验,感觉好危险

字数字数
我想知道如果到时候美国疫苗研发出来后,时间上领先太多。中共会一直挺着等国内的疫苗吗?宁死不打美国疫苗
有勞聖駕 親自評論 親自點讚
我聽說Moderna的疫苗好像目前看來效果不錯?https://www.nbcnews.com/science/science-news/coronavirus-vaccine-week-s-update-moderna-inovio-more-n1213291

牛津疫苗貌似並沒有使恆河猴產生有效抗體,但是接種疫苗的猴子感染病毒都沒有明顯症狀,全部康復,而沒有接種的猴子都死了。目前有1000人參與了人體實驗,我認識有人做了志願者,據說接種晚感覺良好沒有不良反應。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葱膜2047id同名。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0-05-28
  • 浏览: 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