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情觀察: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人員構成改變釋放出什麼信號?
央視有個節目叫《海峽兩岸》。
這節目通常會請一位主持人、兩位嘉賓。嘉賓一個是中國方面涉台涉美研究員、另一個則是台灣方面親國民黨泛藍的名嘴或政治人物,針對沒什麼實際意義的事進行討論。
如下圖所示






節目雖然叫《海峽兩岸》,但內容討論的全部都是台灣這邊的,主要口徑就是批駁民進黨,就連國民黨在台灣執政時,也是在批駁在野的民進黨。可見其名曰兩岸,實際上是海峽對岸。他們片頭會吹吹讚歌,台商、台青在中國受到老大哥關照如何如何;但從來沒對中國本地政治事件進行過深度討論。
本月15號以後,這節目出現明顯變化,請到的嘉賓出現一人或者兩人皆只為中國方面有關人員的現象。
第一次是5月15號,接著賴岳謙又出現兩次。
5月15:嘉賓于強(中)一人。
5月16:賴岳謙(台)及陳桂清(中)。
5月17:賴岳謙及(台)陳桂清(中)。
5月18:朱松岭(中)及張華(中)。
5月19:朱松岭(中)及張華(中)。
5月20:朱衛東(中)。
5月21:朱衛東(中)及于強(中)。
5月22:謝楠(中)及張彬(中)。
由於個人精力有限,鄙人去翻這個節目,只往回翻了兩個半月,即3月1號到5月22號之間。這兩個半月都是一位中國嘉賓、一位台灣嘉賓的傳統樣式。一直到5月15號首次出現嘉賓僅一人。
此節目人員構成的變化說明什麼?
1.中國方面不再邀請台灣嘉賓?
2.台灣方面由於各種原因,沒人願意去上這個節目?
3.東森的攝影棚由於台灣政府政策,使用上受到限制?
這節目通常會請一位主持人、兩位嘉賓。嘉賓一個是中國方面涉台涉美研究員、另一個則是台灣方面親國民黨泛藍的名嘴或政治人物,針對沒什麼實際意義的事進行討論。
如下圖所示






節目雖然叫《海峽兩岸》,但內容討論的全部都是台灣這邊的,主要口徑就是批駁民進黨,就連國民黨在台灣執政時,也是在批駁在野的民進黨。可見其名曰兩岸,實際上是海峽對岸。他們片頭會吹吹讚歌,台商、台青在中國受到老大哥關照如何如何;但從來沒對中國本地政治事件進行過深度討論。
本月15號以後,這節目出現明顯變化,請到的嘉賓出現一人或者兩人皆只為中國方面有關人員的現象。
第一次是5月15號,接著賴岳謙又出現兩次。
5月15:嘉賓于強(中)一人。
5月16:賴岳謙(台)及陳桂清(中)。
5月17:賴岳謙及(台)陳桂清(中)。
5月18:朱松岭(中)及張華(中)。
5月19:朱松岭(中)及張華(中)。
5月20:朱衛東(中)。
5月21:朱衛東(中)及于強(中)。
5月22:謝楠(中)及張彬(中)。
由於個人精力有限,鄙人去翻這個節目,只往回翻了兩個半月,即3月1號到5月22號之間。這兩個半月都是一位中國嘉賓、一位台灣嘉賓的傳統樣式。一直到5月15號首次出現嘉賓僅一人。
此節目人員構成的變化說明什麼?
1.中國方面不再邀請台灣嘉賓?
2.台灣方面由於各種原因,沒人願意去上這個節目?
3.東森的攝影棚由於台灣政府政策,使用上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