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德国的关系怎么样?是否也像中日一样彼此仇恨?
俄国不与德国平行,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俄罗斯并不是欧洲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俄国与整个欧洲平行。
在沙俄时代,德意志贵族是沙俄帝国最重要的技术,外资和外部秩序来源。因为拿破仑三世的表演性外交和波兰问题,导致法俄联盟没能及时建立--这是德国统一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第一批和战斗力最强的苏维埃恐怖分子是讲德语的,后来他们被以斯大林同志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干部派清洗掉了--苏维埃恐怖集团一开始靠的都是外人,就像第一批契卡中最忠诚的是拉脱维亚人,他们最后也都德匹下完蛋了。
二战后苏联及其附庸主导了中东欧地区(东普鲁士,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苏台德,匈牙利,多瑙施瓦本等)对于德意志族的大规模驱逐和屠杀。牺牲者可能多达百万级别。这个问题在数字上有争议,冷战后有学者估计真实牺牲者的数据应该在五十万左右,但也只是一种说法。这个问题我没有细致研究过。据我所知的是苏联再匈牙利强制驱逐德意志人造成了一万多人死亡,苏台德德意志人迁移大概是2-3万)。东欧德意志人强制迁移问题和苏军暴行是冷战时代西德的一个宣传重点--主要推动力当然是政治边界的固化和冷战时代的反苏需要。中东欧德意志人问题在冷战之后逐步退出舆论,捷克等国也都对此进行了道歉。俄罗斯似乎没有--尤其是普京上台之后。冷战后200多万被流放至中亚和俄罗斯远东部分的德意志人移民德国,数量远超任何一个目前以外籍身份居住在德国的穆斯林族群。
冷战后德国统一,虽然德国依旧没有武装,但是敢于制造既成事实,利用北约的力量肢解了南斯拉夫,彻底清算塞尔维亚--对比冷战结束初期的台海和半岛,我们很明显能够体会到处于世界秩序核心地带欧美的德国,在对于形势的利用上是远高于亚洲人的。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极度虚弱,需要德国的资金和技术。德国配合美国战略,承担了全球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暨对于苏联遗产的破产清算aka对于前苏联中东欧卫星国和俄罗斯的援助和改造任务,并且将以波兰捷克匈牙利为代表的前苏联卫星国扶植成为全球化体系最成功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商业界获利丰厚,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德俄经贸关系密切,德国不明确主张全面对抗俄国--暨所谓的“通俄”。俄罗斯上层也大规模移民德国。
随着全球化体系的崩溃,德俄关系将重新趋于紧张。解除武装的德国,未来的路线应该是一如既往地作为输出核心和仲裁者,配合经济区域化,支持波兰等前线国家,力图稳固东部边界。德国人和所有真正的欧洲人一样,是很难将人际关系等同于国际关系的。除了极少数新右翼,纳粹和被忽悠瘸了的价值观混乱的人之外,绝大多数普通德国人对于俄国政权没有任何好感,但不会因此仇恨普通俄罗斯人。
PS:小小的一个更正,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条约大概不是布列斯特条约,近现代的话应该是协约国与匈牙利王国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割让72%的领土,57%人口,前十大城市中的五个,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唯一的出海口。三分之一的马扎尔人(342万)被划分在匈牙利以外。
在沙俄时代,德意志贵族是沙俄帝国最重要的技术,外资和外部秩序来源。因为拿破仑三世的表演性外交和波兰问题,导致法俄联盟没能及时建立--这是德国统一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第一批和战斗力最强的苏维埃恐怖分子是讲德语的,后来他们被以斯大林同志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干部派清洗掉了--苏维埃恐怖集团一开始靠的都是外人,就像第一批契卡中最忠诚的是拉脱维亚人,他们最后也都德匹下完蛋了。
二战后苏联及其附庸主导了中东欧地区(东普鲁士,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苏台德,匈牙利,多瑙施瓦本等)对于德意志族的大规模驱逐和屠杀。牺牲者可能多达百万级别。这个问题在数字上有争议,冷战后有学者估计真实牺牲者的数据应该在五十万左右,但也只是一种说法。这个问题我没有细致研究过。据我所知的是苏联再匈牙利强制驱逐德意志人造成了一万多人死亡,苏台德德意志人迁移大概是2-3万)。东欧德意志人强制迁移问题和苏军暴行是冷战时代西德的一个宣传重点--主要推动力当然是政治边界的固化和冷战时代的反苏需要。中东欧德意志人问题在冷战之后逐步退出舆论,捷克等国也都对此进行了道歉。俄罗斯似乎没有--尤其是普京上台之后。冷战后200多万被流放至中亚和俄罗斯远东部分的德意志人移民德国,数量远超任何一个目前以外籍身份居住在德国的穆斯林族群。
冷战后德国统一,虽然德国依旧没有武装,但是敢于制造既成事实,利用北约的力量肢解了南斯拉夫,彻底清算塞尔维亚--对比冷战结束初期的台海和半岛,我们很明显能够体会到处于世界秩序核心地带欧美的德国,在对于形势的利用上是远高于亚洲人的。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极度虚弱,需要德国的资金和技术。德国配合美国战略,承担了全球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暨对于苏联遗产的破产清算aka对于前苏联中东欧卫星国和俄罗斯的援助和改造任务,并且将以波兰捷克匈牙利为代表的前苏联卫星国扶植成为全球化体系最成功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商业界获利丰厚,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德俄经贸关系密切,德国不明确主张全面对抗俄国--暨所谓的“通俄”。俄罗斯上层也大规模移民德国。
随着全球化体系的崩溃,德俄关系将重新趋于紧张。解除武装的德国,未来的路线应该是一如既往地作为输出核心和仲裁者,配合经济区域化,支持波兰等前线国家,力图稳固东部边界。德国人和所有真正的欧洲人一样,是很难将人际关系等同于国际关系的。除了极少数新右翼,纳粹和被忽悠瘸了的价值观混乱的人之外,绝大多数普通德国人对于俄国政权没有任何好感,但不会因此仇恨普通俄罗斯人。
PS:小小的一个更正,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条约大概不是布列斯特条约,近现代的话应该是协约国与匈牙利王国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割让72%的领土,57%人口,前十大城市中的五个,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唯一的出海口。三分之一的马扎尔人(342万)被划分在匈牙利以外。
用俄罗斯和德国的关系类比中国和日本并不合适。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更类似于俄国和波兰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更类似于俄国和波兰的关系。
俄國作爲當今陸權國家之一, 沒人能與其關係好.
所以經濟、科技都受影響. 基本靠吃蘇聯老本,
而蘇聯科學、技術體系又主要是劫掠自納粹德國.
現在德國作爲歐盟一員, 大半個月前俄、白俄兩國又挑動難民危及波蘭,
料想德俄兩國在普京治下, 最多維持個表面過得去的程度吧,
也就是德國不會給俄啥關鍵技術, 也不會注資俄國經濟.
實際上除了大陸沒人願意搭理俄國, 尤其是在搶了烏克蘭土地之後, 更屬國際毒瘤之一.
所以經濟、科技都受影響. 基本靠吃蘇聯老本,
而蘇聯科學、技術體系又主要是劫掠自納粹德國.
現在德國作爲歐盟一員, 大半個月前俄、白俄兩國又挑動難民危及波蘭,
料想德俄兩國在普京治下, 最多維持個表面過得去的程度吧,
也就是德國不會給俄啥關鍵技術, 也不會注資俄國經濟.
實際上除了大陸沒人願意搭理俄國, 尤其是在搶了烏克蘭土地之後, 更屬國際毒瘤之一.
关系非常紧密,俄罗斯与德国有斗争有合作,也从不煽动民族主义搞什么历史痛感。人家俄国人对战争的理解全面而深刻,《布列斯特要塞》《高个儿》等电影描写的卫国战争,以及《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录片,你能看到的更多是战争的残酷,包括《斯大林格勒》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摆在第一位的是战争的残酷,而不是仇恨。
一戰德國促成了蘇聯的成立,在歷史宣傳上蘇聯不太會說自己賣國。
而蘇聯反攻時,也犯下大量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和強姦,所以聽過一說法是雙方的恩怨已經在二戰時了斷。
當然,現實情況是冷戰時期,東德作為蘇聯的小弟,更是東西對壘的最最前線。
刻意憎恨自己的盟友不太好。
而蘇聯反攻時,也犯下大量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和強姦,所以聽過一說法是雙方的恩怨已經在二戰時了斷。
當然,現實情況是冷戰時期,東德作為蘇聯的小弟,更是東西對壘的最最前線。
刻意憎恨自己的盟友不太好。

国际关系最重要一条,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中共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维护政权合法性煽动洗脑教育仇恨全世界,包括自身人民内斗。
中共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维护政权合法性煽动洗脑教育仇恨全世界,包括自身人民内斗。
俄罗斯普通民众不光没仇恨德国,反而处处“精德”,纷纷用脚投票奔赴曾经不共戴天的敌人。首先,当年的仇当年就报了,红军一路打到柏林可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最后连德国及其仆从国能拆走的财富都运回苏联了。当然法西斯在苏联国土上也没少作孽,一报还一报了。
而现在对于德国的态度也远谈不上仇恨,毕竟现在的德国跟上世纪纳粹时代的德国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对于同种同源的乌克兰的愤怒甚至远超德国。
而现在对于德国的态度也远谈不上仇恨,毕竟现在的德国跟上世纪纳粹时代的德国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对于同种同源的乌克兰的愤怒甚至远超德国。
德国和苏联本来就不是世仇。列宁对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十分赞赏,并在苏联大力实行。也可以说,希特勒和苏联共同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瓜分波兰,两军在波兰的布列斯特会师,并一起举行阅兵。只是美英错误判断,让苏联这个法西斯成了反法西斯英雄。中日也并非世仇。日本曾用十几万人命帮清朝从俄罗斯手中夺回东北铁路,所以清政府允许日本关东军在中国驻防。毛泽东就更是感谢日本屠杀中国人,让他当成了皇帝。
列宁不是德皇威廉二世的间谍吗,在沙俄推行的马克思主义那一套也是德国人的杰作。两国之间的关系类似当年的苏联和中国,都是一方向另一方输出革命,期间都经历了从协作共赢到不欢而散再到反目成仇,最后又重修旧好这样?
列宁可以在心中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视之为服务于更高尚的共产主义事业,而非德意志帝国政府的肮脏战争目标的战术,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似乎说得通。但如果陪审团成员都是普通的俄国人,而战争仍在进行的话,很难想象这种辩护能在审判中站住脚。克伦斯基的司法部摆出的证据非常充足——很多证据直到最近才在俄罗斯的档案馆被重新发掘出来。
不论列宁的真实意图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他在1917年得到了德国的后勤和财务支持,而且他的行为,从煽动俄国军队的反战情绪,到提议无条件停火,都对俄国在柏林的战时敌人有利。这些行为还给俄国自身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从1918年的领土分割,到民众在长达数十年的令人窒息的布尔什维克独裁统治下遭受的痛楚。
官方感情錯綜複雜不好說
但是俄國民間到與一般國家無異,有好人有壞人
去俄國時覺得就是一般的國家,一般交流
在國外俄國人也很普通的溶入大家
聊天出遊,也問過我對中國的關係,雖然他認為台灣跟中國合併後經濟可以提升,但是也是尊重我對台灣的看法
認同台灣人決定台灣的未來
分別時正常地與大家擁抱道別
反觀中國人極少成功融入群體,總是孤僻的在角落說自己被排擠
但是俄國民間到與一般國家無異,有好人有壞人
去俄國時覺得就是一般的國家,一般交流
在國外俄國人也很普通的溶入大家
聊天出遊,也問過我對中國的關係,雖然他認為台灣跟中國合併後經濟可以提升,但是也是尊重我對台灣的看法
認同台灣人決定台灣的未來
分別時正常地與大家擁抱道別
反觀中國人極少成功融入群體,總是孤僻的在角落說自己被排擠
不接壤矛盾自然少;苏军攻入德国以牙还牙也算是复仇了
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在还算不错。德国经常在美国的制裁清单上给俄国开口子,比如北溪二美国一直反对,也一直没有完全叫停。德国现在需要俄罗斯的能源,俄罗斯也需要欧洲投资与技术。因此不愿意把把彼此关系闹的太僵。
德俄关系不像中日,俄国历史上亲德派势力就非常强大,沙皇一家的血统恐怕德国血统比俄国多的多,希特勒的偶像腓特烈大帝,如果不是沙皇彼得三世极度亲德战中转变政策,甚至只会德语不会俄语,腓特烈大帝就要以彻底失败告终了。希特勒的最后时刻,也一直以为罗斯福的死能重演腓特烈大帝的奇迹,据说希特勒死前的卧室都挂着腓特烈大帝的画像。
德俄关系不像中日,俄国历史上亲德派势力就非常强大,沙皇一家的血统恐怕德国血统比俄国多的多,希特勒的偶像腓特烈大帝,如果不是沙皇彼得三世极度亲德战中转变政策,甚至只会德语不会俄语,腓特烈大帝就要以彻底失败告终了。希特勒的最后时刻,也一直以为罗斯福的死能重演腓特烈大帝的奇迹,据说希特勒死前的卧室都挂着腓特烈大帝的画像。
俄国和德国历史上就有不少交际, 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个德国人. 虽然二战的时候打的死去活来, 但是苏联该报的仇全都报了, 并且斯大林和希特勒明明是同时开弓瓜分波兰, 也称不上什么真正的仇人. 东德还是苏联时期极其重要的技术窗口和间谍中心, 俄国和欧盟关系好的时候也是默克尔从中运作, 北溪+拆核电改天然气这种骚操作怎么看都是在通俄. 俄国人也是用脚投票整天往德国跑, 和中日这种煽动仇恨的关系完全不是一码事
罗曼诺夫王朝很多皇后都是德国人,其中有一代雄主叶卡捷琳娜。沙俄皇族的德国血统要比斯拉夫血统多。
两国在历史上经常是盟友,比如拿破仑战争。沙俄的科学启蒙也是依靠德国。
苏联在和纳粹德国撕破脸之前也是从德国偷了不少技术。
两国在历史上经常是盟友,比如拿破仑战争。沙俄的科学启蒙也是依靠德国。
苏联在和纳粹德国撕破脸之前也是从德国偷了不少技术。
冷战时期,东德和西德是美苏对抗的前沿
冷战以后,德国东西合并,但军事被北约限制,目前仍无法东山再起,俄罗斯有和美国对抗的军事实力,但势力范围已大幅缩小,德俄中间的几个东欧国家,例如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等是目前反俄的主要力量,德国虽然仍视俄罗斯为战略敌人,但是利益上冲突很少,而德俄在经贸上有明显的互补关系,一个有资源缺技术,一个有技术缺资源。
冷战以后,德国东西合并,但军事被北约限制,目前仍无法东山再起,俄罗斯有和美国对抗的军事实力,但势力范围已大幅缩小,德俄中间的几个东欧国家,例如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等是目前反俄的主要力量,德国虽然仍视俄罗斯为战略敌人,但是利益上冲突很少,而德俄在经贸上有明显的互补关系,一个有资源缺技术,一个有技术缺资源。

已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