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性别教育(男子中学、女子中学)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一次听到“女中”这种词汇时我还吃惊:中学还有分男女的?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有个专业名词叫做“单性别教育”,二十世纪之前是主流,近代少了,但是最近又多了。

Single-sex education is most popular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regions) such as Singapore, Ireland, the United Kingdom, Hong Kong, South Africa and Australia; also in Chile, Israel, South Korea and in many Muslim majority countries


你们怎么看?会让孩子选择单性别学校吗?我是反对的
云云眾生 台灣人無意間在Google找到品蔥 非常喜歡這裡的交流氣氛
我自己高中是純女校。
男女分校和男女混校各有優缺點  ←雖然這句話像廢話,但我真的只能這麼說。

如果要給自己小孩選擇的話,我不建議中學6年都男女分校,這樣會讓孩子的世界太狹窄。
我會傾向讓小孩中學的6年期間可以3年分校(或分班)+3年混校。
例如:初中混校3年+高中分校3年,或是反過來,初中分校3年+高中混校3年亦可。台灣有很多人是這樣的。
我認為這會得到最廣闊的人生體驗,讓小孩自己兩種學校都念過之後就會知道從這兩種地方各自有什麼感受。
男女分校/分班的那三年是人生中很獨特的體驗,因為以後的人生不會再有相同的體驗 (除了男生當兵)

目前台灣大部份的國中都是混校/混班,只有少數天主教背景的私立國中會男女分校。
而很多高中仍保留日治時代男女分校的風格。即使很多高中已經改成男女混校,有些學校仍然實施男女分班。
我的家人是讀男女混校的高中,學生們可以自己選擇要讀男生班/女生班/男女混班。
高中男校和女校之間也常會辦聯誼活動,所以並不是完全沒有接觸異性的機會。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驗,我國中的時候男女混班,那青春期嘛,女生最大的困擾就是身材已經開始發育。
胸部大的女生就常被叫「大奶妹」、「乳牛」這些綽號。
每次體育課測跑步時,「大奶妹」氣喘吁吁的跑步,操場旁邊就會站一群男生發出怪聲或笑聲,說「大奶妹來了,晃很大喔」

現在寫這些,會覺得「啊真是青春的回憶」、「真是一群屁孩」。
其實男生並沒有惡意,他們只是想表達對大奶妹的欣賞。
但在國中那個時間點,若你是大奶妹本人,你會覺得非常困擾和自卑,恨不得把自己的胸部切掉。
有時甚至會招來同性的忌恨,明明沒做什麼也可能會被其他女生說「很騷,很愛勾引男生,別跟她做朋友」這一類的攻擊或排擠。
在那種環境下為了生存,很多女生都會想辦法讓自己不要太「突出」 (不管是身體器官,或是競選幹部這種出風頭的事),不能太強也不能太笨,以免被盯上。

但到了純女校,你不需要為這種事煩惱,在那裡沒人會在乎你的胸部是大還是小。大家會更把焦點放在課業表現或是運動表現上,崇拜會念書又運動強的學姐們。
在純女校的女生也無法裝死或裝笨,因為你裝柔弱也不會有男生來替你承擔什麼,班級裡的每個人都需要出來承擔一些事,每個人都必須向同伴證明自己有能力,太愛裝死的女生會被討厭或是被邊緣化,沒人想跟這種人同組或出去玩。
女生在無男生的環境下會被半強迫發展成一個更強的人。

然而純女校的缺點就是「太像無菌室」的環境,這個環境很美好,像理想的烏托邦,但真實世界並不是這樣的,總有一天還是去面對現實,無論是異性的騷擾或是同性的攻擊本來就是要想辦法學著去面對的。所以我認為3年的烏托邦體驗已經夠了,最後還是要進到男女混校的真實環境去學習成長。
男女分校是从前西方基督教传统影响至今的,目前西方国家的大多数男女分校也是基督教/天主教学校。我个人认为宗教教育的影响比男女分校的影响更大,是好是坏因人而异了。我个人不会让孩子上这些学校只是因为宗教原因。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清末民国那批西方国家传教士来中国建了很多女子学校,这是因为,中国当时的传统只有男孩上学,事实上就是男校。以上海为例,目前的市一到市十中学以前全部都是女校,文革的时候全部改成男女混校,文革结束后,某个领导认为保留一所女校,因此上海至今有一所公立的非宗教形式的女校。

澳洲当地的男校女校全都是私立,公立学校全部都是混校。但是,与中国的女校不同的是,澳洲的男校女校的社交活动丰富多样,他们经常与异性同学交流玩耍,所以并不能说社交圈被封闭了。
能在青春期避開異性的眼光,自由成長也不算壞事,至少在學校上學階段不用擔心被異性指指點點(雖然他們自己不覺得怎樣,但確實會影響到女性同學學習的心態跟成效,反過來其實女性也會影響到男性的專注度),有三年能不受性別影響,專心追求個人成就也是人生僅有三年的經驗,很烏托邦,但人生有幾年是在烏托邦下成長也不壞。

至於會不會造成異性相處困難就……一般其實也就高中三年會男女分校,國小到國中九年,以及大學四年還是男女混校,連課後的補習班也是這情況,再者,其實各個縣市的學校本身就會藉由社團交流,並不會因此完全接觸不到異性就是了。要造成變成完全不會跟異性相處的結果還是有難度啦。

至少我個人就讀男校改制的男女混校超有感的……身為工科高中少數的女學生還真的不一起變成男生會很難相處,跟隔壁師大附中的女同學們一起當男女比懸殊下少數性別的好姊妹,相處方式跟一般比例接近一比一的男女混校高中真的有差。

是不壞的經歷啦,但確實每種學校最後成長出來的人性格會出現差距,女校的女性真的普遍比較有個人自信且不在乎異性給的社會性別框架,男校改制的混校出身的女性次之,男女混校的女性真的就比較會出現社會刻板印象的溫柔女性狀況,同儕性別比例在青春期間對人格塑造多少還是有影響的,而且其實蠻明顯。

男性跟純男校的情況交給有讀過的男性解答了。
男/女校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令學生在成長期間缺少接觸異性的機會



香港的男/女校本身多數是比較好的學校,一部分學生家庭背景比較來講好一點,學生自己也主動開朗外向,而且聯校活動不少。這些學校比較出眾的學生不擔心沒有接觸異性的機會

但比較普通或者比較內向的學生(比方說在中學時期沒有戀愛經驗的),我見到的成年進大學後很多都有和異性相處困難的問題。尤其是女校生,非常害羞/性格奇怪/大齡獨身/恐男/恐怖情人/戀父/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濫交的比例都很高




簡單來講這東西我覺得是不適合東亞人的,因為東亞文化本來就對兩性關係保守,再不讓年青人和異性相處可能他們一輩子都學不會和異性正常相處。
典型的旧时代反人类的产物,没必要洗白了。这要是能洗白,那可真的是一个倒退的信号。
ismynewmail [漢奸想當大漢奸] 极权压迫所有人, 反抗的间隙我还要尽情嘲弄它的一切. 苏联笑话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644
除非我年幼的家人主張要單性教育, 我不會强迫他(她).
NZRdlClr5 嗆聲完了改回來了
樓主哪國的?中國也有男校女校啊
個人覺得辦得下去就辦
事實上很多歷史上的單一性別學校都會因為少子化生源不夠導致經營困難
反正有男校女校,也有男女共讀,不爽不要讀啊
像伊頓我記得就是男校,但一堆人想讀想讓孩子去讀。父母有沒有逼兒子去男校是家務事,就算有也不能怪罪男校的存在,因為這種爛父母不逼孩子上男校也會逼他做其他的事。以學校經營方針的角度說,只要你樂意、你有能力,我有選擇不讀你這種學校的權利,那就好了
不過要是給我選,我是不想讀女校的啦
小小小 就是要刨根问底
反对的都是男的吧,我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我觉得有存在的必要,但没有普及的必要,应该有特殊人群会有着需要
第三新索多玛 每个骂过‘你妈逼“的人都构成强奸罪。不然为什么某些人对屠支派意见那么大?
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而是一项历史上曾经有益,现在则不值得反对的传统。
我们熟知的“男女都能做”是建立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的。倒回过去,很多男校其实是培养公民战士,女校是培养家庭妇女——注意女性大规模进入工厂是二战的事了——因此男女不能合校在当时是很理所当然的事。
那为什么现在还要坚持这种无用的传统?很简单,因为现在混性别学校那么多,把单性别学校改过来并不能为你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但是成本却是这些学校无法负担的。
男校女校绝对不是好事,我认为男女不应该人为隔开,应该在成长过程中正常地接触认识,而且中小学阶段正常的恋爱对于个人人生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
其实东亚不搞性别隔离的危害是大于搞性别隔离的。

首先是黄种人的兽性和暴力性本来就很强,特别是黄种人的男性,其实本质是十分暴戾的,黑人也许是血性足,自控能力差,但是头脑简单,黄种人是阴狠残忍,戾气重,很难说没有黑人可怕。

当然这种种族天性加上性别加成是极其可怕的,特别是东亚人maoa基因高发,普遍有残忍冷酷反社会的特点,女性还会被雌激素拯救一下,男性则更加保守自闭阴狠。

其次是哺乳动物天生需要稳定安静的环境育幼,也就是意味着,人类女性天性里对安静和谐,感情稳定的需求是远高于男性的,而女性对暴力的记忆和愤怒也比男性强烈很多。

在没有文化教育和约束的环境里,比如中国的环境是鼓励坏小子,鼓励男童的暴力和破坏性的,中共国搞的所谓解放,其实是让妇女和幼儿大面积地处于男性暴力的阴影下,带来了代际积累的精神病,也据说25号宇宙现象,最终在这一代儿童和下一代身上集中爆发,带来人口大面积崩溃。
窝佬路过的 In primis venerare Deos.
单性别教育在多数情况下,比较照顾女孩,比如女校竞选学生会干部的时候,女孩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受到微妙的打压,同时也较为容易培养女性领导力等。但是单性别教育一来需要家长对这项传统的支持和理解,不然很多学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就只能改为男女共学,比如现在日本很多学校。二来,嬉皮士文化后,单性别学校容易产生同性恋问题,这点也让不少家长担忧,种下他们对单性别教育的质疑,最后导致单性别学校逐渐转制而消亡。
大明之音 黑名单 武裝保衛中華民國
太平天國的男女分營是好事還是壞事?
所有違反人性的制度都是壞事!
冬天的野火也不弱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上这种单性别的学校不利于学习社交啊,我说句实在的谈恋爱也是需要学习,这种单性别学校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情商低不会谈恋爱的,不会谈恋爱也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这要影响一辈子的。

我从我女儿上幼儿园起,我就鼓励她多和男同学交流,要做到既要多和异性交流,又不能让自己吃亏。这年头甭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得情商够格,才能在社会上吃得开。
reddit_suck 爱因斯坦:“支那人正因为他们的生育能力而受到无情的经济机器的严酷处罚。”
按照支那现在的男女比例,女生不上女校是等着被强奸吗?
ccp250 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一百年前男女分校还可以,现在男女分校不太好。
已润的阿葱 观察 已被封号,本想在这个魔怔网站给屠支思想减减速,被封号了我也只能普渡至此。祝反对我的弱智费拉轮蛆百世轮回印度非洲得以脱支。小号斗争的道路被管理员堵上了,再见。
完全是封建残留,扩大性别差异,是想让学生长大以后也隔绝跟异性的交流吗?台蛙别来这发感想散文了,又长又臭。
klaudiuswho 新注册用户
这是违反人性来着,人都是越禁越好奇的,成人尚不能控制,更何况小孩呢。这是倒退着走路吗?
說不上是不是好事,但也不是壞事。

如果能上得了大學的話,在大學也能認識到異性。很多男校女校出身的上了大學也能正常和異性相處、找到異性伴侶。這在香港就很普遍啊,而且單性別學校又不是把你關在學校裡完全接觸不到異性,親戚鄰居路人都有異性,只是交流沒那麼頻繁罷了。以香港來說,很多學生放學也要補習,補習班裡肯定有異性的。有些中學在聖誕節還會舉辦聯校聖誕舞會,也是能認識到異性的地方。
男孩要放養 女孩要貴養 要認識男孩 找些中產課外活動就好了
高中的時候讀過,有好有不好,好處是同學之間是非少了,能專心讀書。不好處是不能鍛鍊跟異性的相處,可能以後談戀愛吃虧一點。
绝对绝对是好事,这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更加鉴定勇敢
多一种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支持。

会让孩子选择单性别学校吗?这个问题无法假设。因为孩子必须接受西方教育,不能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你得让我看看这个单性别学校是什么成色,而不是光靠一个单性别学校的招牌来招生。

我估计如果在支国,大多数家长还是会选择单性别学校。因为“谈恋爱影响学习耽误终生”是主流观点。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既来之则润之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5-22
  • 浏览: 1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