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关于海外民运的感想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之前 YouTube 上很火的一个“大舌头”的录音,其中有一段评价海外民运我觉得很到位,意思是这群人“上不接天子”——高层没人搭理他们,“下不接地气”——普通人的诉求他们不了解,所以不用理他们,他们成不了气候。
事实也确实这样。如今的很多海外民运人士大都是 89 那会儿跑出去的,他们当时的勇气当然值得倾佩,但那个时候中国还封闭,他们顶多就是短暂在 80 年代文化热得到了一点启蒙,眼界和见识并不见得多好。很多人流亡到欧美之后,居然几十年都不能好好掌握当地语言,除了骂共产党外没什么长进,也不能怪别人的嘲笑。
而且他们因为久居海外,没有中国大陆的实际经验,早就不知道自己在攻击什么东西了,一直在打空靶子,支持他们的也大都是没什么现实感,天天幻想“时机到了”反攻大陆的。
个人觉得,海外民运如果想改变现在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明白,人在海外是没办法搞革命的,也太不接地气了。最好的方向是放弃直接改变大陆,而是让世界警惕大陆,好好学外语,用当地的语言对当地民众做宣传,办几个媒体,并且坚守 Journalism,没事别造谣,这样才能建立信用。
虽说这群海外民运人士算是“前辈”,但我几乎不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任何东西,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不少年轻留学生中英文俱佳,也不喜欢中国共产党,但他们宁愿给 NY Times 等外媒写稿,也不会去联络海外民运。如果海外民运人士能虚心学习,重新建立信用,说不定能吸引到一批新的菁英。
另外,如果长期耕耘,或许也有可能在国外建立除了共产党和法轮功之外的一个相对更有信誉的组织,还能帮助一下新移民融入社会什么的。
说归说,我觉得那群海外民运人士已经没有了学习能力,还是指望新一代吧。
事实也确实这样。如今的很多海外民运人士大都是 89 那会儿跑出去的,他们当时的勇气当然值得倾佩,但那个时候中国还封闭,他们顶多就是短暂在 80 年代文化热得到了一点启蒙,眼界和见识并不见得多好。很多人流亡到欧美之后,居然几十年都不能好好掌握当地语言,除了骂共产党外没什么长进,也不能怪别人的嘲笑。
而且他们因为久居海外,没有中国大陆的实际经验,早就不知道自己在攻击什么东西了,一直在打空靶子,支持他们的也大都是没什么现实感,天天幻想“时机到了”反攻大陆的。
个人觉得,海外民运如果想改变现在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明白,人在海外是没办法搞革命的,也太不接地气了。最好的方向是放弃直接改变大陆,而是让世界警惕大陆,好好学外语,用当地的语言对当地民众做宣传,办几个媒体,并且坚守 Journalism,没事别造谣,这样才能建立信用。
虽说这群海外民运人士算是“前辈”,但我几乎不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任何东西,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不少年轻留学生中英文俱佳,也不喜欢中国共产党,但他们宁愿给 NY Times 等外媒写稿,也不会去联络海外民运。如果海外民运人士能虚心学习,重新建立信用,说不定能吸引到一批新的菁英。
另外,如果长期耕耘,或许也有可能在国外建立除了共产党和法轮功之外的一个相对更有信誉的组织,还能帮助一下新移民融入社会什么的。
说归说,我觉得那群海外民运人士已经没有了学习能力,还是指望新一代吧。
14 个评论
支持海外民运人士,愿他们把自由和民主带来给中国。
西方这趟浑水我是一定要淌的,淌过之后才发现普世价值的伟大。
西方这趟浑水我是一定要淌的,淌过之后才发现普世价值的伟大。
民运这波人其实处于美华鄙视链最底层,比轮子都低。
美国的一代移民来源主要两种:合法的f1/j1/h1b转绿卡,这些人基本都是都过高等教育有白领工作的,他们肯定不喜欢共产党(毕竟用脚投票),但党的存在对他们可有可无,指望他们捐钱投入精力搞民运未免过于天真,相对来说他们更在意美国政治,毕竟包叔隔了个太平洋。
非法的一般是旅游/短时签到期后撕护照黑下来,或者就干脆是轮船偷渡(这种90年代开始就很少了)。这些人是轮子/华人教会的目标人群,他们没有脱离华人社区的能力。
民运是不可能招到第一类人的。对于第二类人来说,民运存在的意义就是政庇绿卡。所以美国民运代表的产业链其实是偷渡客,黑工雇主,移民律师的结合。这产业其实也不小,但是完全上不了台面。
美国的一代移民来源主要两种:合法的f1/j1/h1b转绿卡,这些人基本都是都过高等教育有白领工作的,他们肯定不喜欢共产党(毕竟用脚投票),但党的存在对他们可有可无,指望他们捐钱投入精力搞民运未免过于天真,相对来说他们更在意美国政治,毕竟包叔隔了个太平洋。
非法的一般是旅游/短时签到期后撕护照黑下来,或者就干脆是轮船偷渡(这种90年代开始就很少了)。这些人是轮子/华人教会的目标人群,他们没有脱离华人社区的能力。
民运是不可能招到第一类人的。对于第二类人来说,民运存在的意义就是政庇绿卡。所以美国民运代表的产业链其实是偷渡客,黑工雇主,移民律师的结合。这产业其实也不小,但是完全上不了台面。
老民运已经不行了,第一是出国时间长了,没有动力搞民运了。第二是一部分人自己也已经被蓝金黄了。以后的世界,政治变革要靠年轻人,这也是反送中,桑博格等事件表现出来的一个特征
老民运已经不行了,第一是出国时间长了,没有动力搞民运了。第二是一部分人自己也已经被蓝金黄了。以后的世...
感觉他们没人才,跟不上变化
感觉他们没人才,跟不上变化
老民运本来成组织的就非常少,有些成立了组织也逐渐变得人浮于事了。至于才华,也许一部分人刚刚出国的时候还有一些,但是这么多年来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才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鄙人愚见反送中式的去中心化政治运动模式将是未来的主流。
确实有这样一群人 但不要用“海外民运”一以概之
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海外是不好的”或者“民运是不好的”小粉红即视感
有一点语言陷阱的成分在里面
我们认同的一些海外推主 播主 包括品葱 何尝不是“海外民运”的一部分呢
我的意见是不用太操心
这件事也是遵循市场机制的
自然会有新生力量将他们顶下去 而不会是他们成为上限压制他人
而且这不是已经发生了很久吗
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海外是不好的”或者“民运是不好的”小粉红即视感
有一点语言陷阱的成分在里面
我们认同的一些海外推主 播主 包括品葱 何尝不是“海外民运”的一部分呢
我的意见是不用太操心
这件事也是遵循市场机制的
自然会有新生力量将他们顶下去 而不会是他们成为上限压制他人
而且这不是已经发生了很久吗
品葱算不算是海外民运?品葱有没有墙国网民?
补足20字
补足20字
确实有这样一群人 但不要用“海外民运”一以概之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海外是不好的”或者“民运是不好的”...
我觉得“海外民运”这个词指涉还挺清晰的。我没说海外民运不好,也不觉得应该用成功的概念去评判他们,但他们的做法、处境和他们的目标明显不符就是了。
感觉他们没人才,跟不上变化
小弟窃以为,搞政治,理论水平、执行能力、团结程度,缺一不可。看一个政治群体能不能成功,就看这三点,应该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其实,朝鲜脱北者应该成为中国移民的一个学习榜样。
在核武器时代,分散的个体很难和庞大的独裁政权得进行抗争。
(当然,精准打击独裁者领导人如果有用的话,还是能看见一个希望。)
首先,到了海外,先保证自己衣食住行。
其次,多利用外语,在国际上发声。露面也好,不露面网络信息传递也好,提供中共的独裁背后的支撑。其实从武汉疫情来看,中共的独裁政权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任何跨国公司在此之后,都会再三考虑这种信息不透明、没有法律保障的环境是不是值得成为日后拓宽的市场或者供应链的一环节。
在核武器时代,分散的个体很难和庞大的独裁政权得进行抗争。
(当然,精准打击独裁者领导人如果有用的话,还是能看见一个希望。)
首先,到了海外,先保证自己衣食住行。
其次,多利用外语,在国际上发声。露面也好,不露面网络信息传递也好,提供中共的独裁背后的支撑。其实从武汉疫情来看,中共的独裁政权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任何跨国公司在此之后,都会再三考虑这种信息不透明、没有法律保障的环境是不是值得成为日后拓宽的市场或者供应链的一环节。
我觉得根本问题是缺乏凝聚力,缺乏一杆旗,民国时期不想要国民党,人们就依靠共党这个显而易见的组织,但现在没有这样的组织,或者说组织都太小,太分散,不成气候,国内外支持民运的人很多,但基本要么在网上发泄一下,要么移民乐不思中。连轮子的组织力都比一般的民运强。
海外民運已經過氣了﹗
除了作為失敗的反面例子沒有作用
反攻大陸是肯定要做的
真正用軍事力量做,不是嘴炮
所以先要解決錢和人手的問題
除了作為失敗的反面例子沒有作用
反攻大陸是肯定要做的
真正用軍事力量做,不是嘴炮
所以先要解決錢和人手的問題
每日点评海外民运任务达成:1/1
与国际接轨的社会活动瓦房店化,最终成就了瓦房店的GDP。
瓦房店市场经济,贵族们赚了钱。
瓦房店女权,拉皮条的赚了钱。
瓦房店民运,搞成募捐是一点儿都不奇怪的。
瓦房店市场经济,贵族们赚了钱。
瓦房店女权,拉皮条的赚了钱。
瓦房店民运,搞成募捐是一点儿都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