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tuber浏览器】所联想到的问题

既然 tuber浏览器 能够做到对内容进行识别、过滤,
那么 GFW 为何却不能做到对内容识别的识别和过滤?
(详细解释一下,我指的是精确到内容的过滤,针对网页url的过滤肯定是可行的)

按理说,ccp 利用 GFW 篡改 Google 之类的网站,让人民“看似正常”地访问,远比单纯地拦截要好得多。
2
分享 2020-10-11

7 个评论

浏览器运行于用户客户端,相比旁路设备,能做的当然多了。最重要的区别是,如果浏览器有问题,那么它能直接发起中间人攻击,HTTPS 的加密传输形同虚设。
Tuber是浏览器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解密HTTPS看到网页内容,当然也就能修改。
因为浏览器本身就是客户端了, 客户端上的审查和传输没什么关系了, 而gfw是中间人只能拿到加密数据, 说白了就是tuber数据传输还是包括了敏感数据的, 只是选择性的显示内容罢了
早期中共确实是这么做的,会对维基和谷歌访问特定内容进行屏蔽,比如64,别的都能正常访问,时间段大概是10年左右,后面中共不满意这样的效果,先后屏蔽了谷歌和各种语言版本的维基,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内容屏蔽的效果已经不好了,现在可以用esni +https让isp完全搞不清你在看什么,所以土共选择了一刀切
>>Tuber是浏览器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解密HTTPS看到网页内容,当然也就能修改。


嗯,后来意识到了,谢谢
>>因为浏览器本身就是客户端了, 客户端上的审查和传输没什么关系了, 而gfw是中间人只能拿到加密数据,...


前面的是我忘记了,中间人攻击会被客户端(浏览器)报错。
不过后半句说题外话,据说审查是在服务器进行的。
个人认为是GFW即使修改了内容也无法阻止用户自己在平台上上传,毕竟平台都是境外的,不受中共管控。比如用tuber上twitter,屏蔽了64相关消息,但是如果有用户注册推特,并且在推特上发表相关内容,这样的话tuber就没招了,毕竟中共无法像管控微博那样管控推特。国内允许的内容都得是百分百无风险的,比如阉割后的电影、动漫这种,百分百不会出差错。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